CN207208193U - 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08193U
CN207208193U CN201721024719.4U CN201721024719U CN207208193U CN 207208193 U CN207208193 U CN 207208193U CN 201721024719 U CN201721024719 U CN 201721024719U CN 207208193 U CN207208193 U CN 207208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reinforcer
engine room
forward engine
vehicle forw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247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毅
庄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247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08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08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08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包括:纵梁本体,所述纵梁本体上设有车辆前机舱部件,所述纵梁本体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部以连接所述车辆前机舱部件,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相连以与所述第一本体共同支撑所述车辆前机舱部件;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至少设在所述纵梁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纵梁本体相连以增强所述纵梁本体的悬置刚度,所述加强件沿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至少一部分止抵所述纵梁本体的一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通过在纵梁本体的一侧设置具有足够长度的加强件,增强了车辆前机舱纵梁本体的悬置刚度。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和具有该前机舱纵梁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前机舱纵梁及其支架的刚度对安置在上面的各部件的动刚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安置发动机侧的悬置的右侧纵梁,其结构和刚度的设计对从发动机传递到车身的振动隔振有着重要影响。
纵梁悬置的刚度取决于悬置里面弹性隔振元件(如橡胶)的刚度和其车身侧支架的刚度,等效刚度为两者的串联。只有车身侧支架刚度足够,等效刚度才约等于弹性隔振元件的刚度。一般要求支架刚度大于弹性隔振元件刚度的10-15倍。因此,只有悬置车身侧支架具有足够的刚度,才能更好地起到衰减发动机振动的作用。
再者,在现有混合动力车型中,采用的发动机尺寸往往比纯汽油发动机的尺寸小。在车身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发动机与纵梁的距离增大,大大的降低了车身侧支架的刚度,使车辆在怠速和加速的工况下,引起一系列振动和轰鸣的NVH问题,严重影响车内成员的主观体验。
此外,在轻量化的背景下悬置车身侧支架也不宜过大或过重。因此,合理设计前机舱纵梁以及加强支架保证其刚度,又不过多的增加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前机舱纵梁组件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包括:
纵梁本体,所述纵梁本体上设有车辆前机舱部件,所述纵梁本体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部以连接所述车辆前机舱部件;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相连以与所述第一本体共同支撑所述车辆前机舱部件;
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至少设在所述纵梁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纵梁本体相连以增强所述纵梁本体的悬置刚度,所述加强件沿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至少一部分止抵所述纵梁本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的一端止抵所述第一本体邻近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所述加强件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强件沿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不少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包括:
加强件本体,所述加强件本体大致形成为长条形,所述加强件本体设有和所述纵梁本体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以连接所述加强件本体;
上板,所述上板与所述加强件本体上侧相连,所述上板设在所述纵梁本体的上侧;
下板,所述下板与所述加强件本体下侧相连,所述下板设在所述纵梁本体的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本体设有多条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且在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还包括:
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设在沿所述加强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以连接所述纵梁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与所述加强件本体两侧圆滑过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设在所述加强件沿所述纵梁本体宽度方向的上侧且与所述上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本体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设在所述纵梁本体的同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通过在纵梁本体的正面一侧设置一个具有足够长度的加强件,增强了车辆前机舱纵梁本体的悬置刚度,提高了前机舱纵梁本体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和纵梁本体的模态,有效衰减了车辆前机舱部件所产生的振动,降低车内噪声响应,提高驾驶舒适度,该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中的加强件具有良好的刚度,其结构简单且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的前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
纵梁组件100;
纵梁本体10;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第二安装孔13;
加强件20;加强件本体21;上板22;下板23;第一安装孔24;加强筋25;连接部26;
第一安装部30;第一安装本体31;第二安装本体32;第三安装孔33;
前机舱部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基于以下事实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1主要由纵梁本体2、第一加强件3和第二加强件4组成,第一加强件3安装在纵梁本体2的正面一侧,第一加强件3沿纵梁本体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较短,不能给纵梁本体2提供足够的悬置刚度,导致车辆在怠速和加速的工况下,容易产生振动和轰鸣等问题,第二加强件4安装在纵梁本体2的反面一侧,增加了纵梁组件1的安装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纵梁组件1的整体重量,加大了纵梁本体2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的负荷。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对原有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1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100。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100。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100包括纵梁本体10和加强件20。
具体而言,纵梁本体10上设有车辆前机舱部件40,纵梁本体10包括:第一本体11,第一本体11上设有第一安装部30以连接车辆前机舱部件40,第二本体12,第二本体1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1的一端相连以与第一本体11共同支撑车辆前机舱部件40,加强件20至少设在纵梁本体10的一侧且与纵梁本体10相连以增强纵梁本体10的悬置刚度,加强件20沿纵梁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至少一部分止抵纵梁本体10的一端。
换言之,车辆前机舱部件40安装在纵梁本体10上,纵梁本体10用于支撑车辆前机舱部件40。纵梁本体10主要由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组成,第一本体11上加工有第一安装部30,车辆前机舱部件40通过第一安装部30安装在第一本体11上,第一安装部30可以形成为沿第一本体11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的第一安装本体31和第二安装本体32,第一安装本体31和第二安装本体32上分别加工有和前机舱部件40相对应第三安装孔33,第一安装部30和前机舱部件40可以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第二本体12加工在第一本体11的一端,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可以形成为一个整体,以便共同支撑车辆前机舱部件40,第一本体11可以大致形成为长条形,第二本体12可以大致形成为带有一定弧度的三角形。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加强件20可以至少安装在纵梁本体10的一侧,加强件20可以沿纵梁本体10的长度方向向纵梁本体10的一端延伸且至少可以有一部分止抵纵梁本体10的一端。通过在纵梁本体10的侧面安装加强件20,增强了纵梁本体10的悬置刚度,提高了纵梁本体10的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和纵梁本体10的模态,有效衰减了车辆前机舱部件40所产生的振动,降低车内噪声响应,提高驾驶舒适度。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100,通过在纵梁本体10的一侧设置一个具有一定长度的加强件20,增强了车辆前机舱纵梁本体10的悬置刚度,提高了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和前机舱纵梁模态,有效衰减了车辆前机舱部件40所产生的振动,降低车内噪声响应,提高驾驶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加强件20的一端止抵第一本体11邻近第二本体12的一端,加强件20的另一端沿第一本体11远离第二本体1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加强件20沿第一本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不少于第一本体1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也就是说,加强件20的一端可以安装在第一本体11中邻近第二本体12的一端,加强件20的另一端大致安装在第一本体11的中部位置,加强件20的长度可以不少于第一本体11长度的一半,加强件20的长度可以优选为第一本体11长度的一半,通过设置具有足够长度的加强件20,有效提高加强件20与纵梁本体1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能,进一步增强了纵梁本体10的悬置刚度,提高了纵梁本体10的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和纵梁本体10的模态,有效降低了因纵梁本体10模态带来的低频轰鸣风险,改善驾驶舒适度。此外,通过设置具有足够长度的加强件20,使纵梁组件100可以广泛用于连接各种不同尺寸大小的车辆前机舱部件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强件20包括加强件本体21、上板22和下板23。
具体地,加强件20本体大致形成为长条形,加强件本体21设有和纵梁本体10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4以连接加强件本体21,上板22与加强件本体21上侧相连,上板22设在纵梁本体10的上侧,下板23与加强件本体21下侧相连,下板23设在纵梁本体10的下侧。
换句话说,加强件20主要由加强件本体21、上板22和下板23构成,加强件20可以是长条形结构,加强件本体21上加工有两个和纵梁本体10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4,加强件本体21可以通过第一安装孔24固定在纵梁本体10上,加强件本体21的上侧加工有上板22,加强件本体21的下侧加工有下板23,通过在加强件本体21的上、下两侧分别加工有上板22和下板23,增大了加强件20和纵梁本体1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强件20和纵梁本体1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增强了纵梁组件100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加强件本体21设有多条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且在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加强筋25。通过在加强件本体21上加工多条加强筋25,提高加强件20结构的稳固性,增加了加强件20的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强件20还包括两个连接部26。
具体地,两个连接部26分别设在沿加强件本体2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以连接纵梁本体10。通过在加强件本体21的左右两侧加工有和纵梁本体10连接的连接部26,有效增加了加强件20和和纵梁本体10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了加强件20和纵梁本体1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增强了纵梁组件100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上板22和下板23与加强件本体21两侧圆滑过度。通过上板22和下板23分别与加强件本体21两侧圆滑过度连接,便于上板22和下板23分别在加强件本体21两侧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30设在加强件20沿纵梁本体10宽度方向的上侧且与上板22相连。
也就是说,第一安装部30可以加工在纵梁本体10的上侧,并且通过第三安装孔33和车辆前机舱部件40连接,加强件20中的上板22可以安装在第一安装部30上,使加强件20与纵梁本体10和第一安装部30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强了整个纵梁组件100的结构的稳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纵梁本体10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的第二安装孔13。通过设置第二安装孔13便于和车辆的其他部件相连,第二安装孔13在纵梁本体10上的具体的个数和位置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强件20与第一安装部30设在纵梁本体10的同一侧。
换句话说,加强件20可以与第一安装部30共同安装在纵梁本体10的正面一侧,纵梁本体10的反面一侧可以不安装加强件20,降低了纵梁组件100的安装难度,由于可以不在纵梁本体10的反面一侧安装加强件20,减少了加强件20模具的开发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纵梁组件100的整体重量,减轻了纵梁本体10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的负荷。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100,通过在纵梁本体10的一侧设置一个具有足够长度的加强件20,增强了车辆前机舱纵梁本体10的悬置刚度,提高了纵梁本体10的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和纵梁本体10的模态,有效衰减了车辆前机舱部件40所产生的振动,降低车内噪声响应,提高驾驶舒适度,该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100中的加强件20具有良好的刚度,并且其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通过在纵梁本体10的一侧设置一个具有足够长度的加强件20,增强了车辆前机舱纵梁本体10的悬置刚度,提高了纵梁本体10的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和纵梁本体10的模态,有效衰减了车辆前机舱部件40所产生的振动,降低车内噪声响应,提高驾驶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梁本体,所述纵梁本体上设有车辆前机舱部件,所述纵梁本体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部以连接所述车辆前机舱部件;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相连以与所述第一本体共同支撑所述车辆前机舱部件;
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至少设在所述纵梁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纵梁本体相连以增强所述纵梁本体的悬置刚度,所述加强件沿所述纵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至少一部分止抵所述纵梁本体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一端止抵所述第一本体邻近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所述加强件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强件沿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不少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
加强件本体,所述加强件本体大致形成为长条形,所述加强件本体设有和所述纵梁本体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以连接所述加强件本体;
上板,所述上板与所述加强件本体上侧相连,所述上板设在所述纵梁本体的上侧;
下板,所述下板与所述加强件本体下侧相连,所述下板设在所述纵梁本体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本体设有多条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且在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还包括:
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设在沿所述加强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以连接所述纵梁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与所述加强件本体两侧圆滑过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设在所述加强件沿所述纵梁本体宽度方向的上侧且与所述上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本体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的第二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设在所述纵梁本体的同一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
CN201721024719.4U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7208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4719.4U CN207208193U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4719.4U CN207208193U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08193U true CN207208193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5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24719.4U Active CN207208193U (zh) 2017-08-16 2017-08-16 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08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0712A (zh) 一种具有吸振功能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软垫
KR102373163B1 (ko) 머플러용 리어 스포일러
CN207208193U (zh) 一种车辆前机舱纵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2071682U (zh) 加强型油箱支架总成
CN209852026U (zh) 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支架
CN212685213U (zh) 一种自对中的后电机悬置结构
CN104875596A (zh)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107719095A (zh) 一种发动机前悬置胶垫
CN207000145U (zh) 发动机悬置
CN206678758U (zh)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车身侧支架总成
CN113910886A (zh) 一种发动机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CN213479016U (zh) 衬套及拉杆悬置
CN211106923U (zh) 一种侧向大刚度悬置结构
CN206579464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悬置组件和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CN205930233U (zh)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前端安装机构
CN203623359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17514977U (zh) 一种gcu隔振支架
CN219948314U (zh)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03854494U (zh) 汽车发动机轻型支撑
CN217347959U (zh) 副车架、车架结构与汽车
CN206678759U (zh) 一种发动机右悬置车身侧支架总成
CN211519233U (zh) 右悬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107349U (zh) 车顶系统
CN204345893U (zh) 新型空调动力安装座
CN207291633U (zh) 电动汽车用电机后悬置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