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1442U - 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1442U
CN207191442U CN201720491314.5U CN201720491314U CN207191442U CN 207191442 U CN207191442 U CN 207191442U CN 201720491314 U CN201720491314 U CN 201720491314U CN 207191442 U CN207191442 U CN 207191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
energy absorption
absorption equipment
plate
crash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13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平生
郭宗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HANTIAN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Institute Of General Aviation Gua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Institute Of General Aviation Gua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Institute Of General Aviation Gua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7204913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1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1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1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座椅底座,所述座椅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卡接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底部卡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弹性弧板,所述弹性弧板的一侧绞接触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一侧连接有磁铁固定板,所述磁铁固定板靠近底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和弹性弧板连接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底部套接有活塞杆,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护基底,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性能稳定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高,适合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缓冲吸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航天器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保证航天员的人生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在载人飞船着陆冲击中,座椅缓冲系统对宇航员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着陆是载人航天活动的最后步骤,也是载人航天任务成败的最终标志,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经降落伞减速后的稳定下降速度约在6~8m/s ,返回舱以此速度着陆将产生较大的冲击过载,可能对宇航员造成损伤,因此,需要安装着陆缓冲机构吸收返回舱在着陆时的能量,如今航天座椅缓冲系统技术已逐渐成熟,但仍然存在成本较高,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较低等问题,因此一种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成为了本次设计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解决了现有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成本较高,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较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座椅底座,所述座椅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卡接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底部卡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弹性弧板,所述弹性弧板的一侧绞接触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一侧连接有磁铁固定板,所述磁铁固定板靠近底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和弹性弧板连接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底部套接有活塞杆,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护基底,所述防护基底的中部卡接有吸能槽,所述吸能槽的一侧设置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内部靠近磁铁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油槽顶部的中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套轴,所述套轴的内部套接在缓冲杆的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与弹性弧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有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铁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能槽的底部安装有复位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滑槽与固定块均设置有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受力杆的底部套接有弹簧固定筒,所述弹簧固定筒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组,所述弹簧组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面塞体。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首先根据同性相斥的电磁铁原理,使两块电磁铁在滑块与缓冲弹簧的同步作用下进行初步的缓冲吸能,然后通过设计的弹性弧板和活塞挤压缓冲来吸收剩余的能量,通过设计的出油槽有效的的提高了活塞杆的滑动性,防护基底与壳体有效的保护了装置,提高了其使用效率,连接杆与套轴提高了装置工作时候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成本较高,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较低等问题,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受力板;2、壳体;3、缓冲杆;4、固定板;5、缓冲滑块;6、连接杆;7、弹性弧板;8、活塞杆;9、出油槽;10、吸能槽;11、座椅底座;12、套轴;13、缓冲弹簧;14、第一电磁铁;15、第二电磁铁;16、滑槽;17、固定块;18、受力杆;19、防护基底;20、复位阀;21、斜面塞体;22、弹簧杆;23、弹簧组;24、弹簧固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座椅底座11,座椅底座1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顶部卡接有受力板1,受力板1的底部卡接有缓冲杆3,缓冲杆3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弹性弧板7,弹性弧板7的一侧绞接触有缓冲弹簧13,缓冲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14,第一电磁铁14的一侧连接有磁铁固定板4,磁铁固定板4靠近底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电磁铁15,第二电磁铁15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13和弹性弧板7连接有受力杆18,受力杆18的底部套接有活塞杆8,壳体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护基底19,防护基底19的中部卡接有吸能槽10,吸能槽10的一侧设置有出油槽9,出油槽9内部靠近磁铁固定板4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6。
进一步,出油槽9顶部的中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套轴12,套轴12的内部套接在缓冲杆3的外壁,从而提高缓冲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第一电磁铁14和第二电磁铁15与弹性弧板7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有四个。
进一步,磁铁固定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滑块5,使其缓冲过程中保持平衡,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吸能槽10的底部安装有复位阀20,使再次使用时候更加方便。
进一步,滑槽1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17,滑槽16与固定块17均设置有四个。
进一步,受力杆18的底部套接有弹簧固定筒24,弹簧固定筒24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组23,弹簧组23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杆22,弹簧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面塞体2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结构合理,使用简单,当飞船着陆冲击时候,座椅底座11给受力板1施加作用力,从而通过套接在套轴12内部的缓冲杆13向下位移,从而通过弹性弧板7弯曲,使缓冲弹簧13作用到第一电磁铁14,由于同性相斥原理,带动第二电磁铁15与缓冲滑块5向下位移,然后使受力杆18带动活塞杆8向下滑动,通过出油槽9与弧形塞体21将能垂直力转化为横向力进行缓冲,接下来活塞杆8进入到吸能槽10内,通过防护基底19使其稳定,从而完成缓冲吸能工作,最后通过调节复位阀20,使其恢复成原来的工作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座椅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底座(1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顶部卡接有受力板(1),所述受力板(1)的底部卡接有缓冲杆(3),所述缓冲杆(3)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弹性弧板(7),所述弹性弧板(7)的一侧绞接触有缓冲弹簧(13),所述缓冲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14),所述第一电磁铁(14)的一侧连接有磁铁固定板(4),所述磁铁固定板(4)靠近底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电磁铁(15),所述第二电磁铁(15)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13)和弹性弧板(7)连接有受力杆(18),所述受力杆(18)的底部套接有活塞杆(8),所述壳体(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护基底(19),所述防护基底(19)的中部卡接有吸能槽(10),所述吸能槽(10)的一侧设置有出油槽(9),所述出油槽(9)内部靠近磁铁固定板(4)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6)。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槽(9)顶部的中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套轴(12),所述套轴(12)的内部套接在缓冲杆(3)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14)和第二电磁铁(15)与弹性弧板(7)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有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固定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滑块(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槽(10)的底部安装有复位阀(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17),所述滑槽(16)与固定块(17)均设置有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18)的底部套接有弹簧固定筒(24),所述弹簧固定筒(24)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组(23),所述弹簧组(23)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杆(22),所述弹簧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面塞体(21)。
CN201720491314.5U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 Active CN207191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1314.5U CN207191442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1314.5U CN207191442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1442U true CN207191442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3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1314.5U Active CN207191442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144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8375A (zh) * 2018-10-16 2019-01-04 章志尚 一种建筑喷涂机械手用立柱升降机构
CN109339404A (zh) * 2018-10-16 2019-02-15 章志尚 一种缓冲立柱升降机构
CN109502015A (zh) * 2018-12-23 2019-03-22 朱光玺 一种用于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的起落架减震结构
CN113562179A (zh) * 2021-08-30 2021-10-29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采用挤压管式吸能器的抗坠毁座椅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8375A (zh) * 2018-10-16 2019-01-04 章志尚 一种建筑喷涂机械手用立柱升降机构
CN109339404A (zh) * 2018-10-16 2019-02-15 章志尚 一种缓冲立柱升降机构
CN109138375B (zh) * 2018-10-16 2020-10-30 章志尚 一种建筑喷涂机械手用立柱升降机构
CN109339404B (zh) * 2018-10-16 2020-11-03 章志尚 一种缓冲立柱升降机构
CN109502015A (zh) * 2018-12-23 2019-03-22 朱光玺 一种用于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的起落架减震结构
CN113562179A (zh) * 2021-08-30 2021-10-29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采用挤压管式吸能器的抗坠毁座椅
CN113562179B (zh) * 2021-08-30 2023-10-27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采用挤压管式吸能器的抗坠毁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91442U (zh) 一种航空座椅缓冲吸能装置
CN206623988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架缓冲装置
CN205078692U (zh) 摩擦阻尼式支承垫
CN109898681B (zh) 一种高承载力抗拉耗能隔震装置
CN20780909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04187234U (zh) 一种并联机构隔振与位移保护装置
CN101012007A (zh) 两级串联双腔缓冲器
CN109367430B (zh) 一种抗冲击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10725598A (zh) 一种摩擦复合型屈曲约束耗能支撑
CN109533297B (zh) 基于油气缓冲和抗坠毁装置的运载器着陆机构及其方法
CN205206072U (zh) 一种剪切式软钢耗能支撑
CN203926580U (zh) 一种具备抗振功能的串补机构
CN204570981U (zh) 粘滞耗能式防屈曲支撑
CN104674975A (zh) 摩擦耗能式防屈曲支撑
CN104674974A (zh) 粘滞耗能式防屈曲支撑
CN110254721A (zh) 一种空中投放缓冲平台
CN102826442A (zh) 集装箱吊具缓冲装置、集装箱吊具及集装箱起重机
CN211622802U (zh) 一种摩擦复合型屈曲约束耗能支撑
CN108916296A (zh) 一种换流阀阀厅
CN214007877U (zh) 一种串并联结构的磁流变缓冲器
CN212133465U (zh) 运载火箭垂直回收软着陆缓冲装置
CN206943127U (zh) 一种液压锁定装置
CN109138567B (zh) 双调谐型惯容系统
CN207110101U (zh) 一种减振耗能支撑构件
CN104895993B (zh) 一种多腔体反冲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30

Address after: 330000 north of Yingxiong Avenue,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office building) (628, 6th floor)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HANTIAN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6060 14th floor, Huijin center, Xinyuan West Road, Duanzhou District,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OQING GUANGYINGKE GENERAL AVI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