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1244U - 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1244U
CN207191244U CN201720859967.4U CN201720859967U CN207191244U CN 207191244 U CN207191244 U CN 207191244U CN 201720859967 U CN201720859967 U CN 201720859967U CN 207191244 U CN207191244 U CN 207191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guard
mounting post
wall portion
side wall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599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杰
胡海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ENL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ailg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ailg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ailg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599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1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1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1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包括前挡泥板和后挡泥板,前挡泥板的后端设置有一体的用于与后挡泥板的前端连接的连接部,后挡泥板的前端盖设与连接部上,后挡泥板与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前挡泥板内部腔体的深度大于后挡泥板的内部腔体的深度。本实用新型由于前挡泥板深度增加,覆盖面积增大,挡泥效果好的同时,能有效的防止电动车雨天行驶时泥沙堵塞在挡泥板处。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挡泥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一种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电动车在雨天行驶过程中,前、后轮高速旋转,带起的泥沙四处飞溅,现有的挡泥板一般为一块弧形的板式结构,结构比较简单,过多的淤泥会堵塞在挡泥板处,阻止车轮的转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分体式挡泥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包括前挡泥板和后挡泥板,前挡泥板的后端设置有一体的用于与后挡泥板的前端连接的连接部,后挡泥板的前端盖设与连接部上,后挡泥板与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前挡泥板内部腔体的深度大于后挡泥板的内部腔体的深度。
进一步的,前挡泥板包括前顶壁部和一对前侧壁部,前顶壁部的中间向上鼓起且其横截面为圆弧形状,前顶壁部和前侧壁部一体连接,前顶壁部的两个侧边分别与前侧壁部的一边固接,前侧壁部朝外倾斜。
进一步的,靠近电动车车叉的前侧壁部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固定块,前侧壁部上相应的设置有固定螺纹孔,固定螺纹孔贯穿前侧壁部和固定块,前侧壁部上的固定螺纹孔为沉孔。
进一步的,后挡泥板包括后顶壁部和一对对称设置的后侧壁部,后顶壁部向上鼓出且其横截面为圆弧形状,后侧壁部分别固接在后顶壁部的两个边缘上且朝向轮胎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后挡泥板的前端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突出于内侧壁的第一安装柱和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柱,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有后挡泥板安装螺纹孔,第一安装柱位于后顶壁部的中部,第二安装柱分别设置在后侧壁部上,连接部上相应的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对应的第一安装柱孔和第二安装柱孔,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伸入到第一安装柱孔和第二安装柱孔内,连接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对应的第三安装柱和第四安装柱,第一安装柱孔和第二安装柱孔为穿过连接板伸入到第三安装柱、第四安装柱内的盲孔,第三安装柱和第四安装柱的轴向方向上还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安装螺纹孔,连接板安装螺纹孔分别贯穿第三安装柱和第四安装柱,连接板安装螺纹孔还贯穿第一安装柱孔和第二安装柱孔。
进一步的,连接部包括竖直板和弧形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形状与后挡泥板前部的形状匹配,竖直板的上部固接在前挡泥板的后端面上,竖直板朝向轮胎的方向延伸,竖直板的下部端面与连接板的前端面固接,连接板朝着远离前挡泥板的方向延伸,后挡泥板固定在前挡泥板上后,后挡泥板的前端面与竖直板的端面贴合。
进一步的,后挡泥板的后端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还提及了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的分体式挡泥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具有以下优势:
(1)由于前挡泥板深度增加,两侧设有前侧壁部,覆盖面积增大,挡泥效果好的同时,能有效的防止电动车雨天行驶时泥沙堵塞在挡泥板处;
(2)本实用新型的挡泥板设置成分体式,方便加工的同时,方便更换,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前挡泥板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前挡泥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后挡泥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挡泥板;11、前顶壁部;12、前侧壁部;121、固定块;1211、固定螺纹孔;13、连接部;131、竖直板;132、连接板;1321、第三安装柱;1321′、第一安装柱孔;1322、第四安装柱;1322′、第二安装柱孔;133、连接部安装螺纹孔;2、后挡泥板;21、后顶壁部;22、后侧壁部;23、第一安装柱;23′、后挡泥板安装螺纹孔;24、第二安装柱;24′、后挡泥板安装螺纹孔;25、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包括前挡泥板1和后挡泥板2,前挡泥板1的后端设置有一体的用于与后挡泥板2的前端连接的连接部13,后挡泥板2的前端盖设与连接部13上,后挡泥板2与连接部1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前挡泥板1内部腔体的深度大于后挡泥板2的内部腔体的深度。前挡泥板1和后挡泥板2覆盖在车轮的上方。
如图1、3、4所示,前挡泥板1包括前顶壁部11和一对前侧壁部12,前顶壁部11的中间向上鼓起且其横截面为圆弧形状,前顶壁部11和前侧壁部12一体连接,前侧壁部12类似于三角形,前顶壁部11的两个侧边分别与前侧壁部12的一边固接。前侧壁部12朝外倾斜,前侧壁部12相对于前侧壁部12与前顶壁部11的连接处的切线的夹角为10-15度。靠近电动车车叉的前侧壁部12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固定块121,前侧壁部12上相应的设置有固定螺纹孔1211,固定螺纹孔1211与固定块121同轴心,固定螺纹孔1211贯穿前侧壁部12和固定块121。前侧壁部12上的固定螺纹孔1211为沉孔。固定螺栓穿过固定螺纹孔1211后与电动车的车叉螺栓固接。
如图3、4所示,连接部13设置在远离电动车车叉的一端的前挡泥板1的端部上,连接部13包括竖直板131和弧形的连接板132,连接板132的形状与后挡泥板2前部的形状匹配。竖直板131的上部固接在前挡泥板1的后端面上,竖直板131朝向轮胎的方向延伸,竖直板131的下部端面与连接板132的前端面固接,连接板132朝着远离前挡泥板1的方向延伸。后挡泥板2的前端面与竖直板131的端面贴合。
如图3所示,后挡泥板2包括后顶壁部21和一对对称设置的后侧壁部22,后顶壁部21向上鼓出且其横截面为圆弧形状,后侧壁部22分别固接在后顶壁部21的两个边缘上且朝向轮胎的方向延伸。后侧壁部22的长度小于前侧壁部22的长度。后挡泥板2的前端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突出于内侧壁的第一安装柱23和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柱24。第一安装柱23和第二安装柱24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有后挡泥板安装螺纹孔(23′、24′)。第一安装柱23位于后顶壁部21的中部,第二安装柱24分别设置在后侧壁部22上。连接部13上相应的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柱23和第二安装柱24对应的第一安装柱孔1321′和第二安装柱孔1322′,第一安装柱23和第二安装柱24伸入到第一安装柱孔1321′和第二安装柱孔1322′内。连接部1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柱23和第二安装柱24对应的第三安装柱1321和第四安装柱1322,第一安装柱孔1321′和第二安装柱孔1322′为分别穿过连接板132伸入到第三安装柱1321、第四安装柱1322内的盲孔。第三安装柱1321和第四安装柱1322的轴向方向上还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安装螺纹孔133,连接板安装螺纹孔133分别贯穿第三安装柱1321和第四安装柱1322,连接板安装螺纹133孔还贯穿第一安装柱孔1321′和第二安装柱孔1322′。后挡泥板2的后端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防护罩25,防护罩25防止泥水的飞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后挡泥板2和前挡泥板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前挡泥板1固定在电动车的车叉上。由于前挡泥板1的腔体深度比后挡泥板2的深度深,所以淤泥到了前挡泥板1处不容易堵塞。由于后挡泥板2和前挡泥板1采用分体式连接,如果其中一个坏掉了可以只换另外一个,同时后挡泥板2和前挡泥板1采用分体式连接也更方便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挡泥板(1)和后挡泥板(2),前挡泥板(1)的后端设置有一体的用于与后挡泥板(2)的前端连接的连接部(13),后挡泥板(2)的前端盖设与连接部(13)上,后挡泥板(2)与连接部(1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前挡泥板(1)内部腔体的深度大于后挡泥板(2)的内部腔体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前挡泥板(1)包括前顶壁部(11)和一对前侧壁部(12),前顶壁部(11)的中间向上鼓起且其横截面为圆弧形状,前顶壁部(11)和前侧壁部(12)一体连接,前顶壁部(11)的两个侧边分别与前侧壁部(12)的一边固接,前侧壁部(12)朝外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挡泥板,其特征在于:靠近电动车车叉的前侧壁部(12)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固定块(121),前侧壁部(12)上相应的设置有固定螺纹孔(1211),固定螺纹孔(1211)贯穿前侧壁部(12)和固定块(121),前侧壁部(12)上的固定螺纹孔(1211)为沉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后挡泥板(2)包括后顶壁部(21)和一对对称设置的后侧壁部(22),后顶壁部(21)向上鼓出且其横截面为圆弧形状,后侧壁部(22)分别固接在后顶壁部(21)的两个边缘上且朝向轮胎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后挡泥板(2)的前端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突出于内侧壁的第一安装柱(23)和一对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柱(24),第一安装柱(23)和第二安装柱(24)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有后挡泥板安装螺纹孔(23′、24′),第一安装柱(23)位于后顶壁部(21)的中部,第二安装柱(24)分别设置在后侧壁部(22)上,连接部(13)上相应的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柱(23)和第二安装柱(24)对应的第一安装柱孔(1321′)和第二安装柱孔(1322′),第一安装柱(23)和第二安装柱(24)伸入到第一安装柱孔(1321′)和第二安装柱孔(1322′)内,连接部(1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柱(23)和第二安装柱(24)对应的第三安装柱(1321)和第四安装柱(1322),第一安装柱孔(1321′)和第二安装柱孔(1322′)为分别穿过连接板(132)伸入到第三安装柱(1321)、第四安装柱(1322)内的盲孔,第三安装柱(1321)和第四安装柱(1322)的轴向方向上还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安装螺纹孔(133),连接板安装螺纹孔(133)分别贯穿第三安装柱(1321)和第四安装柱(1322),连接板安装螺纹孔(133)还贯穿第一安装柱孔(1321′)和第二安装柱孔(13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挡泥板,其特征在于:连接部(13)包括竖直板(131)和弧形的连接板(132),连接板(132)的形状与后挡泥板(2)前部的形状匹配,竖直板(131)的上部固接在前挡泥板(1)的后端面上,竖直板(131)朝向轮胎的方向延伸,竖直板(131)的下部端面与连接板(132)的前端面固接,连接板(132)朝着远离前挡泥板(1)的方向延伸,后挡泥板(2)固定在前挡泥板(1)上后,后挡泥板(2)的前端面与竖直板(131)的端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后挡泥板(2)的后端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防护罩(25)。
8.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挡泥板。
CN201720859967.4U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及电动车 Active CN207191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59967.4U CN207191244U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59967.4U CN207191244U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1244U true CN207191244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4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59967.4U Active CN207191244U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12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9307A (zh) * 2019-01-16 2020-07-24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分体式半挂车轮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9307A (zh) * 2019-01-16 2020-07-24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分体式半挂车轮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91244U (zh) 一种分体式挡泥板及电动车
CN209159588U (zh) 一种特种车辆用综合信息采集系统翻转屏
CN209241009U (zh)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装置
CN209112181U (zh) 一种转向架轴箱体结构、转向架和轨道车辆
CN208708035U (zh) 电器盒组件和车辆
CN206272386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挡泥板及汽车
CN202783424U (zh) 多层式车用挡泥板结构
CN214001806U (zh) 一种铸造转向角总成
CN202368732U (zh) 一种摩托车保险杠
CN205653727U (zh) 公路护栏
CN208453142U (zh) 一种后挡泥支架及摩托车
CN206691217U (zh) 一种汽车用可调节的挡泥板
CN206344878U (zh) 一种具有挡泥板的车架以及载货汽车
CN207156846U (zh) 一种轻质易装配的汽车后桥壳
CN22041071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用挡泥板
CN206031520U (zh) 一种车的前内轮罩
CN203548602U (zh) 一种传感器轴承
CN216211515U (zh) 一种新型智能警用交通违法检测仪
CN211766021U (zh) 电动车前轮挡泥水装置
CN209131704U (zh) 一种电动机旋转变压器防护罩
CN214750382U (zh) 一种旋转电磁式传感器的装配结构
CN209053656U (zh) 一种发动机耐磨挡油隔板
CN215399144U (zh) 一种电动车防转动车把组件
CN213730618U (zh) 多功能拆装翻转架
CN206885255U (zh) 一种共享单车及其集成有电子元器件的立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8

Address after: 301701 Tianjin District of Wuqing City Automobile Industrial Park Tianfu Road No. 9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HENL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01701 Tianjin District of Wuqing City Automobile Industrial Park Tianfu Road No. 9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TAILG VEHICLE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