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89688U - 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89688U
CN207189688U CN201721170853.5U CN201721170853U CN207189688U CN 207189688 U CN207189688 U CN 207189688U CN 201721170853 U CN201721170853 U CN 201721170853U CN 207189688 U CN207189688 U CN 207189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upport
block
iob
connection
electro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08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峰
张国林
喻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comb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comb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comb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708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89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89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89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包括支承架,配合连接在支承架上的挡块以及固定安装在支承架上的连接输出块和吸附装置,所述挡块和连接输出块依次固定连接在支承架的一侧上,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电磁吸紧块和传感器,所述电磁吸紧块和传感器安装在支承架的另一侧上。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吸紧块产生电磁力吸取工件,同时传感器触碰到工件表面来判断是否成功吸取,电磁铁式端拾器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能够同时实现对轮毂吸取和缓冲功能,并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对机构的冲击。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
背景技术
在轮毂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搬运工件。目前常用的技术就是在机械臂末端配有端拾器,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在工件表面,提升工件进行搬运,目前的端拾器的吸盘均为真空吸盘,是在橡胶皮碗或软质塑料碗中形成负压,依靠与大气的压力差而将工件吸紧。其缺点是真空泵及其配套设备成本较高;吸盘的密封性低,可靠性差;而且单个吸盘的吸紧力有限,需要有多个吸盘同时工作,不易控制,也增加了发生故障的机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电磁铁式端拾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包括支承架,配合连接在支承架上的挡块以及固定安装在支承架上的连接输出块和吸附装置,所述挡块和连接输出块依次固定连接在支承架的一侧上,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电磁吸紧块和传感器,所述电磁吸紧块和传感器安装在支承架的另一侧上。
所述电磁吸紧块包括电磁吸头、活动杆、固定螺栓、弹簧,所述电磁吸头的外形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电磁吸头为若干个,每一电磁吸头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的顶端上,所述活动杆的外测圆弧面上套接着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底端部分形成有螺纹段,所述活动杆的螺纹段上配合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为若干个,若干个固定螺栓分为两组;一组固定螺栓固定旋接在活动杆螺纹段的内侧,之后活动杆的螺纹段穿过支承架由另一组固定螺栓固定,所述弹簧的一侧端面抵接在电磁吸头的底端平面上;另一侧端面抵接在一组固定螺栓的一侧端面上。
所述支承架为圆盘状结构,所述支承架的中间部位上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支承架的盘面上开设有长方形通槽,所述长方形通槽为若干个,相邻的两个长方形通槽之间的夹角相等,每一长方形通槽的向内侧沿线指向支承架的圆心上,每一长方形通槽的一侧长边框上形成有方形肋板,所述方形肋板呈垂直结构,方形肋板的一侧板形成在长方形通槽上,方形肋板的另一侧板与挡块固定连接在一起,方形肋板的另一侧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每一所述长方形通槽的对应两侧短边框上形成有圆弧过度面。
所述挡块包括底板,以及形成在底板两侧边框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一侧边框与底板的对应边框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且侧板与底板呈垂直状态,两个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为若干个,相邻的两个螺纹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一个侧板通过螺钉穿过螺纹孔后固定连接在方形肋板另一侧板的连接孔上。
所述连接输出块为长方体块状结构,所述连接输出块为若干个,每一连接输出块的向内侧沿线指向支承架的圆心上,每一连接输出块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承架的盘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对应固定孔,每一连接输出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承架盘面的一侧上,相邻的两个连接输出块之间有两个挡块。
所述传感器为一个,且置于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电磁吸头之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磁铁式端拾器的电磁吸紧块产生电磁力吸取工件,同时传感器触碰到工件表面来判断是否成功吸取,若没有工件再次吸取或检查原因,若有工件,进行搬运完成整个动作,电磁铁式端拾器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能够同时实现对轮毂吸取和缓冲功能,并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对机构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磁铁式端拾器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2为电磁铁式端拾器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包括支承架1,配合连接在支承架1上的挡块2以及固定安装在支承架1上的连接输出块3和吸附装置。
支承架1为圆盘状结构,支承架1的中间部位上开设有圆形通孔11,支承架1的盘面上开设有长方形通槽12,长方形通槽12为若干个,相邻的两个长方形通槽12之间的夹角相等,每一长方形通槽12的向内侧沿线指向支承架1的圆心上,每一长方形通槽12的一侧长边框上形成有方形肋板121,方形肋板121呈垂直结构,方形肋板121的一侧板形成在长方形通槽12上,方形肋板121的另一侧板与挡块2固定连接在一起,方形肋板121的另一侧板上开设有连接孔(图未示)每一长方形通槽12的对应两侧短边框上形成有圆弧过度面(图未标),长方形通槽12用于定位挡块2的位置和限制吸附装置的位置,从而可调节吸附装置,利于吸起大小不同的工件。
挡块2包括底板21,以及形成在底板21两侧边框的侧板22,两个侧板22的一侧边框与底板21的对应边框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且侧板22与底板21呈垂直状态,两个侧板22上开设有螺纹孔221,螺纹孔221为若干个,相邻的两个螺纹孔221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一个侧板22通过螺钉穿过螺纹孔221后固定连接在方形肋板121另一侧板的连接孔上,挡块2用于固定吸附装置的位置。
连接输出块3为长方体块状结构,连接输出块3为若干个,每一连接输出块3的向内侧沿线指向支承架1的圆心上,每一连接输出块3上开设有固定孔31,支承架1的盘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对应固定孔(图未标),每一连接输出块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承架1盘面的一侧上,相邻的两个连接输出块3之间有两个挡块2,连接输出块3的数量少于挡块2,连接输出块3可作为模块用于固定连接在机械臂末端,通过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可方便、快捷地安装在机械臂上,连接输出块3数量优化后且要保证连接在机械臂末端上不会断裂。
吸附装置包括电磁吸紧块4和传感器5,电磁吸紧块4和传感器5安装在支承架1的另一侧上,电磁吸紧块4包括电磁吸头41、活动杆42、固定螺栓43、弹簧6,电磁吸头41的外形为圆柱状结构,电磁吸头41为若干个,每一电磁吸头4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杆42的顶端上,活动杆42的外测圆弧面上套接着弹簧6,活动杆42的底端部分形成有螺纹段(图未标),活动杆42的螺纹段上配合连接有固定螺栓43,固定螺栓43为若干个,若干个固定螺栓43分为两组,一组固定螺栓43固定旋接在活动杆42螺纹段的内侧,之后活动杆42的螺纹段穿过支承架1上的长方形通槽12由另一组固定螺栓43固定,另一组固定螺栓43在固定活动杆42时由挡块2起到拧紧不转动的作用,弹簧6的一侧端面抵接在电磁吸头41的底端平面上;另一端抵接在一组固定螺栓43的一侧端面上,若干个电磁吸头41同时产生电磁力吸取工件,避免了真空吸盘存在的缺点,在吸取工件时弹簧6可抵抗活动杆42的冲击力,进而起到缓冲保护工件的作用。
传感器5为一个,且置于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电磁吸头41之间,传感器5用于辨别是否有工件被吸取,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有空行程。
工作时,首先根据工件大小,调整电磁吸紧块4在的长方形通槽12上的位置,利用支承架1上的连接输出块3快速安装在机械臂末端上,对准待搬运的工件,电磁吸头41产生电磁力吸取工件,同时传感器5触碰到工件表面来判断是否成功吸取,若没有工件再次吸取或检查原因,若有工件,进行搬运完成整个动作,电磁铁式端拾器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能够同时实现对轮毂吸取和缓冲功能,并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对机构的冲击。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6)

1.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包括支承架(1),配合连接在支承架(1)上的挡块(2)以及固定安装在支承架(1)上的连接输出块(3)和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2)和连接输出块(3)依次固定连接在支承架(1)的一侧上,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电磁吸紧块(4)和传感器(5),所述电磁吸紧块(4)和传感器(5)安装在支承架(1)的另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式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紧块(4)包括电磁吸头(41)、活动杆(42)、固定螺栓(43)、弹簧(6),所述电磁吸头(41)的外形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电磁吸头(41)为若干个,每一电磁吸头(4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杆(42)的顶端上,所述活动杆(42)的外测圆弧面上套接着弹簧(6),所述活动杆(42)的底端部分形成有螺纹段,所述活动杆(42)的螺纹段上配合连接有固定螺栓(43),所述固定螺栓(43)为若干个,若干个固定螺栓(43)分为两组;一组固定螺栓(43)固定旋接在活动杆(42)螺纹段的内侧,之后活动杆(42)的螺纹段穿过支承架(1)由另一组固定螺栓(43)固定,所述弹簧(6)的一侧端面抵接在电磁吸头(41)的底端平面上;另一侧端面抵接在一组固定螺栓(43)的一侧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式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1)为圆盘状结构,所述支承架(1)的中间部位上开设有圆形通孔(11),所述支承架(1)的盘面上开设有长方形通槽(12),所述长方形通槽(12)为若干个,相邻的两个长方形通槽(12)之间的夹角相等,每一长方形通槽(12)的向内侧沿线指向支承架(1)的圆心上,每一长方形通槽(12)的一侧长边框上形成有方形肋板(121),所述方形肋板(121)呈垂直结构,方形肋板(121)的一侧板形成在长方形通槽(12)上,方形肋板(121)的另一侧板与挡块(2)固定连接在一起,方形肋板(121)的另一侧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每一所述长方形通槽(12)的对应两侧短边框上形成有圆弧过度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铁式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2)包括底板(21),以及形成在底板(21)两侧边框的侧板(22),两个所述侧板(22)的一侧边框与底板(21)的对应边框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且侧板(22)与底板(21)呈垂直状态,两个所述侧板(22)上开设有螺纹孔(221),所述螺纹孔(221)为若干个,相邻的两个螺纹孔(221)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一个侧板(22)通过螺钉穿过螺纹孔(221)后固定连接在方形肋板(121)另一侧板的连接孔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式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输出块(3)为长方体块状结构,所述连接输出块(3)为若干个,每一连接输出块(3)的向内侧沿线指向支承架(1)的圆心上,每一连接输出块(3)上开设有固定孔(31),所述支承架(1)的盘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对应固定孔,每一连接输出块(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承架(1)盘面的一侧上,相邻的两个连接输出块(3)之间有两个挡块(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式端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5)为一个,且置于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电磁吸头(41)之间。
CN201721170853.5U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 Active CN207189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0853.5U CN207189688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0853.5U CN207189688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89688U true CN207189688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8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0853.5U Active CN207189688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89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4318B (zh) 一种真空吸盘机械手爪
CN102424271B (zh) 一种取料装置
CN203245888U (zh) 一种与吸盘配合的夹持装置
CN209009638U (zh) 一种真空吸盘装置
CN209008130U (zh) 上料撕膜机构
CN202935909U (zh) 一种清洗机硅片上料装置
CN204748389U (zh) 真空吸附治具
CN207275713U (zh) 一种旋转吸盘
CN202226383U (zh) 一种取料装置
CN102826383A (zh) 一种取放料组件
CN204938357U (zh) 一种产品上料和托盘回收机构
CN203371548U (zh) 一种软包抓取机器人
CN210260258U (zh) 用于板材分拣的抓手及机器人
CN207189688U (zh) 一种电磁铁式端拾器
CN203319262U (zh) 一种软包抓取机器人
CN103420159A (zh) 一种吸板机构
CN205574869U (zh) 一种倒挂式薄片自动供料装置
CN210972946U (zh) 一种吸塑盒的自动供料机构
CN205870567U (zh) 一种压合及拾取一体的工业机器人通用末端执行器装置
CN204772573U (zh) 一种真空吸盘机械手爪
CN205799565U (zh) 一种刹车片搬运的机器人通用末端执行器
CN206047700U (zh) 一种防止烟机面板掉落的机器人夹具
CN216731838U (zh) 一种柔性快递包裹抓取机械手
CN206417655U (zh) 一种金属薄板的分离抓取装置
CN211945388U (zh) 带有真空吸盘的码垛拆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8 Fu Sheng Road, Taiping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Han Nikon autom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Fu Man Road, homestead village, Wang Ting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Han Nikon autom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