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7308U - 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及车辆机舱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及车辆机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7308U
CN207157308U CN201720768519.3U CN201720768519U CN207157308U CN 207157308 U CN207157308 U CN 207157308U CN 201720768519 U CN201720768519 U CN 201720768519U CN 207157308 U CN207157308 U CN 207157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beam assembly
rear cross
vehicle cabin
cross beam
cross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85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檀庆榜
王同领
罗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685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7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7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7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及车辆机舱,所述横梁总成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的端部和同侧的所述后横梁的端部朝向彼此倾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梁总成,能够增加机舱纵梁的压溃吸能部分,利于提高整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而且该横梁总成的结构刚度及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及车辆机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及车辆机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汽车发动机舱内通常设置有横梁总成,以用于安装汽车的电机、电机控制器及变速器等。
目前,车辆发动机舱内的横梁总成的结构一般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大致平行的前横梁10和后横梁20,以及连接前横梁10和后横梁20的纵梁30,该机舱横梁总成类似于“井”字型结构,其中,前横梁10和后横梁20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在机舱的纵梁上。
但是,目前的横梁总成的结构形式,由于两横梁之间的距离受中间布置的电机及其它零部件布置空间的限制,由此限定了前、后横梁端部在机舱纵梁上的安装点之间的距离,而前、后横梁的安装点之间的纵梁部分不能发生变形吸能,会影响整车碰撞安全性能;而且由于两根横梁为平行结构设计,两横梁两端的空间利用率低。另外,由于该“井”字型结构的横梁总成与纵梁连接形成为大致平行四边形的结构,车辆发生碰撞时机舱“井”字型结构容易造成结构失稳。
为此,需要改善目前车辆机舱中的横梁总成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及车辆机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影响整车碰撞安装性能以及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的端部和同侧的所述后横梁的端部朝向彼此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分别包括平行部及位于所述平行部两端的倾斜部;
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所述平行部彼此平行,所述前横梁的所述倾斜部和所述后横梁的所述倾斜部朝向彼此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连接有三根加强梁。
进一步的,三根所述加强梁中两侧的所述加强梁分别连接在所述平行部与所述倾斜部之间的过渡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和/或所述后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在车辆机舱的纵梁上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所述前横梁或所述后横梁上固定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梁总成,通过设置前、后横梁的端部朝向彼此倾斜,可减少前、后横梁的端部在机舱内纵梁上的安装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位于前、后横梁安装点之间的不能发生变形吸能的纵梁部分,由此提高整车的碰撞安全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梁总成能够提高结构刚度及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机舱,所述车辆机舱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横梁总成。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机舱中还设置有两根纵梁,所述车辆机舱横梁总成的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两根所述纵梁上。
所述车辆机舱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的横梁总成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辆机舱用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横梁总成安装在车辆机舱的纵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车辆机舱用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横梁总成安装在车辆机舱的纵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前横梁;20-后横梁;30-加强梁。
1-前横梁;2-后横梁;3-第一加强梁;4-第二加强梁;5-第三加强梁;6-定位支架;61-定位孔;7-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提到方位词如“前后”是相对于汽车车身而言的,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方向为“前”,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后”;所提到的方位词“上、下”是相对于汽车车身的“上、下”方向;所提到的“纵梁”是指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梁,“横梁”是指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机舱用横梁总成,该横梁总成包括前横梁1和后横梁2,其中,所述前横梁1的端部和同侧的所述后横梁2的端部朝向彼此倾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梁总成,通过设置前、后横梁的端部朝向彼此倾斜,可减少前、后横梁的端部在机舱内纵梁上的安装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位于前、后横梁安装点之间的不能发生变形吸能的纵梁部分,也就是说,机舱纵梁的压溃吸能区域增加,由此提高了整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而且,由于两横梁的端部朝向彼此倾斜,能够提高两横梁端部的空间利用率,利于机舱内零部件的布置;此外,由于两横梁的端部朝向彼此倾斜,前后横梁与两侧的纵梁连接可形成类似“六边形”的结构,该结构相比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形式,能够提高整体的结构刚度及结构稳定性。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前横梁1和后横梁2分别包括平行部11及位于平行部11两端的倾斜部12。其中,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所述平行部11彼此平行,前横梁1的所述倾斜部12和后横梁2的所述倾斜部12朝向彼此倾斜。这样,前、后横梁的倾斜部12在纵梁上的安装点的距离可大大减小(两侧的距离可减少大约100mm)。
本实施方式中,前横梁1和后横梁2之间连接有加强梁,优选地,前横梁1和后横梁2之间设置有三根加强梁,如图3中依次设置的第一加强梁3、第二加强梁4和第三加强梁5,该三根加强梁可有效提升整个机舱横梁总成的结构刚度与稳定性,而且三根加强梁可便于安装电机以及减速器等。其中,三根加强梁优选为平行设置,但并不限于平行。
优选地,三根所述加强梁中两侧的所述加强梁(即,第一加强梁3和第三加强梁5)分别连接在平行部11与倾斜部12之间的过渡部位,如此设置可使得该横梁总成的稳定性更好。
所述加强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孔,电机和减速器等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加强梁上。
本实施方式中,三根加强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在前横梁1和后横梁2上。当然,也可通过紧固件连接。
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该前横梁1和后横梁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舱中的纵梁上。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前横梁1和/或后横梁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在车辆机舱中的纵梁7上的定位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所述后横梁2上固定的定位支架6,所述定位支架6上设置有定位孔61,通过设置定位结构可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在车辆机舱中安装该横梁总成时,首先用定位销穿过定位支架6的定位孔61以及纵梁7上的定位孔,可将该横梁总成定位在待安装的安装位置,然后再通过螺栓将前、后横梁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该定位支架6仅起定位作用,在连接完毕后,定位支架6不起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机舱,所述车辆机舱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横梁总成。
所述车辆机舱中还设置有两根纵梁7,所述车辆机舱横梁总成的前横梁1和后横梁2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两根纵梁7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机舱,其中的横梁总成的结构刚度及稳定性好,而且机舱纵梁的压溃吸能区域增加,能够较好地变形吸能,利于提高整车的碰撞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包括前横梁(1)和后横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的端部和同侧的所述后横梁(2)的端部朝向彼此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分别包括平行部(11)及位于所述平行部(11)两端的倾斜部(12);
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的所述平行部(11)彼此平行,所述前横梁(1)的所述倾斜部(12)和所述后横梁(2)的所述倾斜部(12)朝向彼此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之间连接有三根加强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三根所述加强梁中两侧的所述加强梁分别连接在所述平行部(11)与所述倾斜部(12)之间的过渡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和/或所述后横梁(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在车辆机舱的纵梁(7) 上的定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所述前横梁(1)或所述后横梁(2)上固定的定位支架(6),所述定位支架(6)上设置有定位孔(61)。
9.一种车辆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机舱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横梁总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机舱中还设置有两根纵梁(7),所述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的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两根所述纵梁(7)上。
CN201720768519.3U 2017-06-28 2017-06-28 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及车辆机舱 Active CN207157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8519.3U CN207157308U (zh) 2017-06-28 2017-06-28 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及车辆机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8519.3U CN207157308U (zh) 2017-06-28 2017-06-28 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及车辆机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7308U true CN207157308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2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8519.3U Active CN207157308U (zh) 2017-06-28 2017-06-28 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及车辆机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73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9495A (zh) * 2018-12-28 2019-04-19 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9495A (zh) * 2018-12-28 2019-04-19 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CN109649495B (zh) * 2018-12-28 2024-01-12 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面包车中机舱横梁安装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10024B1 (ko) 차체의 전방 연결구조
CN106275086B (zh) 一种汽车机舱总成
EP0551269A1 (en) BOW PART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4197035U (zh) 汽车前副车架总成结构及车身
CN212797095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CN207826349U (zh)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车身
CN203593053U (zh) 用于车辆的碰撞保护系统
CN104527704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头车排障装置
CN102398559B (zh) 客车正碰溃缩机构
CN106240641A (zh) 一种小型电动车前舱防撞结构
JP2019093805A (ja) 車両下部構造
CN205059737U (zh) 一种汽车底盘全框式前托架
CN207157308U (zh) 用于车辆机舱的横梁总成及车辆机舱
CN211731556U (zh) 前副车架总成
CN204279474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头车排障装置
CN204623579U (zh)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
CN211364480U (zh) 一种前保格栅安装结构
CN203332232U (zh) 纯电动汽车地板结构
CN107487367A (zh) 动力总成托架和电动汽车
CN206871180U (zh) 前方车体结构
CN203078455U (zh) 一种车辆前端行人保护装置及车辆
CN202727963U (zh) 汽车水箱框架
CN206049800U (zh) 一种小型电动车前舱防撞结构
CN210912613U (zh) 具有吸能功能的前副车架及汽车
CN204527323U (zh) 一种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