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3579U -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3579U
CN204623579U CN201520261827.8U CN201520261827U CN204623579U CN 204623579 U CN204623579 U CN 204623579U CN 201520261827 U CN201520261827 U CN 201520261827U CN 204623579 U CN204623579 U CN 204623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automobile
front panel
panel
main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18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信文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618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23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3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3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包括:前围板以及设置于前围板下部并与发动机舱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固定连接的加强横梁,加强横梁与客舱地板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沿汽车发动机舱往客舱方向的加强纵梁。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以及设置于车身驾驶舱和发动机舱之间的如上所述的前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采用在前围板加强横梁和客舱底板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沿汽车纵向的加强纵梁的结构,可以在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将前围板所受到的纵向力通过加强纵梁传导到汽车后方,从而减少前围板的纵向力,避免前围板向客舱凹陷,危及客舱乘员安全。

Description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前围板是将客舱和发动机舱分开的主要结构,也是汽车在受到正面撞击时承受纵向力保护乘员安全的重要结构,其强度和纵向力的传导是乘员安全的保证。
现在汽车车身前围板为一个隔开客舱和发动机舱的基本与机身长度方向垂直的板状结构,其下部固定有加强横梁,加强横梁的两端与车身两侧并基本沿车辆纵向延伸的纵梁固定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汽车前围板在车辆受到正面碰撞时,容易往客舱凹陷,危及客舱乘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前围板在车辆受到正面碰撞时,容易往客舱凹陷的技术问题。
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包括:前围板以及设置于前围板下部并与发动机舱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固定连接的加强横梁,加强横梁与客舱地板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沿沿汽车发动机舱往客舱方向的加强纵梁。
上述前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加强纵梁设置为两根,一根连接在加强横梁和地板第一纵梁之间,另一根连接在加强横梁和地板第二纵梁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加强纵梁与发动机舱左第二纵梁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上述前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前围板面向汽车行进方向一侧设置加强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加强板为两块,分别设置于前围板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两块加强板的面积均大于前围板面积的一半,两个前围板拼接固定。
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以及设置于车身驾驶舱和发动机舱之间的如上所述的前围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前围板加强横梁和客舱底板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沿汽车纵向的加强纵梁的结构,可以在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将前围板所受到的纵向力通过加强纵梁传导到汽车后方,从而减少前围板的纵向力,避免前围板向客舱凹陷,危及客舱乘员安全。加强纵梁和机舱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设置的连接板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前围板的整体结构强度和优化了力传导路径,进一步降低了前围板向客舱凹陷的可能。前围板面向汽车行进方向的加强板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前围板的强度,降低了前围板向客舱凹陷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给出的汽车前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汽车前围结构纵向力传导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给出的具有加强板的汽车前围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加强板安装完毕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前围结构的汽车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
10、前围结构;                           11、前围板;
12、加强横梁;                           13、第一加强纵梁;
14、第二加强纵梁;                       15、连接板;
16、第一加强板;                         17、第二加强板;
21、第一纵梁;                           22、第二纵梁;
31、地板第一纵梁;                       32、地板第二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用新型中,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前、后”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纸面的前、后,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前围结构10,该前围结构10包括前围板和位于前围板下部的加强横梁12。前围板安装于发动机舱和客舱之间。如图1-2所示,图1-2观测方向为从车底往车顶方向,加强横梁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舱第一纵梁21、第二纵梁22固定。加强横梁12与客舱地板纵梁上端之间还固定连接有沿汽车发动机舱往客舱方向(图中所示为由上往下方向)的加强纵梁。
采用在加强横梁12和客舱地板纵梁上端之间固定连接加强纵梁的结构,可以加强前围板的结构强度并且在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将前围板受到的纵向力通过加强纵梁传递到客舱地板纵梁上,从而降低了前围板自身向客舱凹陷的可能,增加了客舱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汽车前围结构10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加强纵梁可以为第一加强纵梁13,其上、下两端分别搭接固定加强横梁12和客舱地板第一纵梁31上端。加强纵梁也可以为第二加强纵梁14,其上、下两端分别搭接固定加强横梁12和客舱地板第二纵梁32上端。加强纵梁还可以将上述第一加强纵梁13和第二加强纵梁14同时设置。
通过在地板第一纵梁31上端固定第一加强纵梁13和地板第二纵梁32上端固定第二加强纵梁14的方式,整个前围结构10的结构得以优化,整个结构强度非常均衡,对纵向力的传导也更好,因此,前围板也就更不容易往客舱凹陷,进一步增加了汽车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加强纵梁13与发动机舱第一纵梁21之间可以固定连接板15。同理的,第二加强纵梁14与发动机舱第二纵梁22之间也可以固定连接板15。连接板15的位置和个数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制。
通过连接板15的连接加强,第一加强纵梁13与发动机舱第一纵梁21之间,第二加强纵梁14与发动机舱第二纵梁22之间的结构得以加强,并且力的传导路径也有所增加,可以进一步降低单个零件所受到的纵向力,优化了力的传导路径,降低了前围板受到正面碰撞时往客舱方向凹陷的可能,提高了汽车安全性。
作为上述汽车前围结构10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4所示,图3-4观测方向为从车顶往车底方向,在前围板11的前侧(也即面向汽车行进方向)设置加强板。这样的加强板可以设置为一块,也可以为在前围板11左侧设置的第二加强板17和在右侧设置的第一加强板16两块加强板。
在前围板11的前侧设置加强板结构,加强了前围板11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汽车在受到正面碰撞时前围板11抗变形的能力增强,也即更不容易向客舱凹陷,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左右各设置一块加强板的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前围板11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前围板11抗变形能力,提高了安全性。
作为一种方式,第一加强板16和第二加强板17的面积均大于前围板11面积的一半,第一加强板16和第二加强板17搭接固定。
第一加强板16和第二加强板17搭接固定成一个整体罩住前围板11的加强板,增大了加强板的面积,提升了前围板11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抗变形的能力,降低了前围板11往客舱凹陷的风险。
上述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任意一种公知的固定连接方式,比如焊接,尤其是搭接焊,或者螺栓连接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如图5所示,图5观测方向为从车顶往车底方向,汽车的发动机舱和客舱之间安装了上述的前围结构10。
安装了上述前围结构10的汽车具有更好的纵向力传导路径和更高的结构强度。汽车在受到正向碰撞时前围板11更不容易向客舱凹陷,汽车安全性更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汽车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板以及设置于前围板下部并与发动机舱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固定连接的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与客舱地板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沿汽车发动机舱往客舱方向的加强纵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纵梁为两根,一根连接在所述加强横梁和地板第一纵梁之间,另一根连接在所述加强横梁和地板第二纵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纵梁与所述发动机舱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面向汽车行进方向一侧设置有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为两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前围板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加强板的面积均大于前围板面积的一半,所述两个前围板拼接固定。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以及设置于车身驾驶舱和发动机舱之间的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前围结构。
CN201520261827.8U 2015-04-27 2015-04-27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04623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1827.8U CN204623579U (zh) 2015-04-27 2015-04-27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1827.8U CN204623579U (zh) 2015-04-27 2015-04-27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3579U true CN204623579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2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1827.8U Active CN204623579U (zh) 2015-04-27 2015-04-27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235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01513A1 (zh) * 2015-12-16 2017-06-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107031728A (zh) * 2017-03-06 2017-08-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9204530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01513A1 (zh) * 2015-12-16 2017-06-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106882272A (zh) * 2015-12-16 2017-06-2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前机舱框架总成
EP3392123A4 (en) * 2015-12-16 2019-08-28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RONT CABIN UNDER ARRANGEMENT
US10543873B2 (en) 2015-12-16 2020-01-28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ront cabin frame assembly
CN107031728A (zh) * 2017-03-06 2017-08-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9204530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30B (zh) * 2017-06-30 2021-03-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01513A1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103770841B (zh)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结构
CN202728365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
CN205273623U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207826349U (zh)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车身
CN204871195U (zh) 一种整体车架结构
CN101823509A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骨架
CN204415518U (zh) 前舱纵梁后段结构与汽车
CN203345037U (zh)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结构
CN104044642A (zh) 车框结构
CN204623579U (zh)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
CN205769580U (zh) 一种承载式车架
CN204821716U (zh) 一种汽车机舱总成
CN20152034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
CN107487367B (zh) 动力总成托架和电动汽车
CN105151134A (zh) 一种轻型货车及其白车身结构
CN201834053U (zh) 汽车地板侧碰加强器
CN104554481A (zh) 车身前地板骨架及车辆
CN209126810U (zh) 汽车前纵梁结构以及包括其的汽车
CN111169268B (zh) 电池包侧碰保护框架及汽车
CN203020401U (zh) 一种汽车的车门立柱的连接结构和汽车
CN107416036B (zh) 一种汽车前机舱及汽车
CN101708737B (zh) 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
CN204821739U (zh) 纯电动汽车纵梁根部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05186312U (zh) 汽车前地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21

Address after: 102606 Beijing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Caiyu mining and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ew-energy automobile Company Limited by Shares

Address before: 101300 Beijing City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Beijing automobile industry R & D base B5-01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ibil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