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1085U -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1085U
CN207151085U CN201720345717.9U CN201720345717U CN207151085U CN 207151085 U CN207151085 U CN 207151085U CN 201720345717 U CN201720345717 U CN 201720345717U CN 207151085 U CN207151085 U CN 207151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hermal insulation
basic unit
optical fiber
composit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457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eika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eik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eika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eik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457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1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1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1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包括基层,基层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隔热胶片与纳米材料隔热层相贴合,与基层的上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电磁屏蔽层、光导纤维层和光敏色变层,与基层的下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与离型膜层相接,光导纤维层为无机防火光纤层,由若干个网格单元构成,光导纤维层与光敏色变层之间涂覆有阻燃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集电磁屏蔽、隔热、光敏变色与防火阻燃功能于一体,改善现有技术中电磁屏蔽效果差和功能欠缺的缺陷,结构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子产品内的部件之间相互接收的电磁波或从外部接收的电磁波都会对电子产品的运作产生严重干扰,影响其运行效率,且由于需屏蔽的电磁频谱越来越宽,对电磁屏蔽效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材料已无法满足当前电磁屏蔽的要求,电磁屏蔽材料从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的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目前电子产品外壳大多采用塑料制成,具有轻、薄和小的优势,但塑料制品的绝缘体属性使其完全不具备屏蔽电磁波的功效,因此设计一种具有电磁波屏蔽功能的塑料对电子产品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为保证有较高的屏蔽效能,市场上的抗电磁干扰薄膜通常采用两层以上的多层复合形式,主要由基层、绝缘层、金属网层、导电胶层和保护层组成,但大都存在结构设计欠妥、生产成本高、屏蔽性能差及功能多元化程度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磁屏蔽效果差和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包括基层,基层的上下表面分别与纳米材料隔热层相贴合,与基层的上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电磁屏蔽层、光导纤维层和光敏色变层,与基层的下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与离型膜层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材料隔热层有两个,两个纳米材料隔热层分别通过隔热胶片粘结基层的上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材料隔热层通过隔热材料制备而成,所述隔热材料包含纳米氧化锡锑或纳米氧化铟锡。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氧化锡锑的粒径为40-150nm,纳米氧化铟锡的粒径为30-200nm。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为导电金属箔,所述导电金属箔为1Cr18Ni9Ti、铜箔、镍箔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光导纤维层为由若干个网格单元构成的无机防火光纤层,光导纤维层与光敏色变层之间涂覆有阻燃剂。
进一步的,所述离型膜层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包括基层,基层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隔热胶片与纳米材料隔热层相贴合,与基层的上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电磁屏蔽层、光导纤维层和光敏色变层,与基层的下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与离型膜层相接,光导纤维层为无机防火光纤层,由若干个网格单元构成,光导纤维层与光敏色变层之间涂覆有阻燃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集电磁屏蔽、隔热、光敏色变与防火阻燃功能于一体,改善现有技术中电磁屏蔽效果差和功能单一的缺陷,结构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离型膜层;2-纳米材料隔热层;3-基层;4-电磁屏蔽层;5-光导纤维层;6-光敏色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名词解释:
共混法是将有机物(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的共混制备杂化材料。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包括离型膜层1、纳米材料隔热层2、基层3、电磁屏蔽层4、光导纤维层5和光敏色变层6,纳米材料隔热层2有两个,两个纳米材料隔热层2分别通过隔热胶片与基层3的上下表面相贴合,与基层3的上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2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电磁屏蔽层4、光导纤维层5和光敏色变层6,与基层3的下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2与离型膜层1相接。
离型膜层1用于保护纳米材料隔热层2、基层3、电磁屏蔽层4、光导纤维层5和光敏色变层6,其通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形成,可在使用本复合膜时直接撕掉,纳米材料隔热层2 由包含纳米氧化锡锑或纳米氧化铟锡的隔热材料与成膜剂通过共混法制备而成,纳米氧化锡锑的粒径为40-150nm,纳米氧化铟锡的粒径为30-200 nm,纳米材料隔热层2可通过将纳米氧化锡锑(ATO)与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成膜剂通过共混法制得,溶液pH值在6-9之间,或通过将纳米氧化铟锡、乙醇、有机硅涂料成膜剂和共溶剂混合并将溶液pH值调整到7-8之间制备而成,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少量缔合型增稠剂、水性流平剂、分散剂、偶联剂和/或表面功能改性剂,或通过超声波辅助分散,防止粒子团聚,纳米材料隔热层2具有较高的红外屏蔽性和良好的光透过率,可实现可见光透过和阻隔热射线的双重效果,基层3为导电金属箔,包括1Cr18Ni9Ti、铜箔、镍箔的任一种。
光导纤维层5为无机防火光纤层,由若干个网格单元构成,提高其与光敏色变层6的贴合性,增大接触面积,光导纤维层5与光敏色变层6 之间涂覆有阻燃剂,光敏色变层6采用感光变色色粉制备而成,感光变色粉为感光MC粉,粒径为1-10μm,利用太阳光或紫外光控制颜色的改变,用于在光照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可直接通过购买获得。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过程:
首先将包含纳米氧化锡锑或纳米氧化铟锡的隔热材料与成膜剂通过共混法制备得到的纳米材料隔热层2涂布在基层3的上下两个表面,随后将电磁屏蔽层4、光导纤维层5和光敏色变层6依次涂布在纳米材料隔热层2的上表面,将离型膜层1覆盖于另一个纳米材料隔热层2的下表面,完成多功能复合膜的制备。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离型膜层1、纳米材料隔热层2、基层3、光导纤维层5和光敏色变层6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计,用以实现最佳保护效果,本实用新型也不限定具体涂布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化学沉积、蒸镀、溅镀、胶带贴合或刮刀涂布等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包括离型膜层1、纳米材料隔热层2、基层3、电磁屏蔽层4、光导纤维层5和光敏色变层6,基层3 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隔热胶片与纳米材料隔热层2相贴合,与基层3的上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2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电磁屏蔽层4、光导纤维层5和光敏色变层6,与基层3的下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2与离型膜层1相接。
离型膜层1用于保护纳米材料隔热层2、基层3、电磁屏蔽层4、光导纤维层5和光敏色变层6,离型膜层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为30μm,可在使用本复合膜时直接撕掉,纳米材料隔热层2可通过将纳米氧化锡锑(ATO)与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成膜剂通过共混法制得,纳米氧化锡锑的粒径为100nm,溶液pH值在6-9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少量缔合型增稠剂、水性流平剂、分散剂、偶联剂和/或表面功能改性剂,或通过超声波辅助分散,防止粒子团聚,纳米材料隔热层2具有较高的红外屏蔽性和良好的光透过率,可实现可见光透过和阻隔热射线的双重效果,基层3为导电铜箔,光导纤维层5为无机防火光纤层,采用硅橡胶制备而成,由若干个网格单元构成,提高其与光敏色变层6的贴合性,光导纤维层5 与光敏色变层6之间涂覆有阻燃剂,光敏色变层6采用感光变色色粉制备而成,感光变色粉为感光MC粉,平均粒径为5μm,利用太阳光或紫外光控制颜色的改变,用于在光照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可直接通过购买获得。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过程:
首先将制备好的纳米材料隔热层2涂布在基层3的上下两个表面,随后将制备好的电磁屏蔽层4、光导纤维层5和光敏色变层6依次涂布在一个纳米材料隔热层2的上表面,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覆盖于另一个纳米材料隔热层2的下表面,完成多功能复合膜的制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包括基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3)的上下表面分别与纳米材料隔热层(2)相贴合,与基层(3)的上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2)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电磁屏蔽层(4)、光导纤维层(5)和光敏色变层(6),与基层(3)的下表面相贴合的纳米材料隔热层(2)与离型膜层(1)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隔热层(2)有两个,两个纳米材料隔热层(2)分别通过隔热胶片粘结基层(3)的上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隔热层(2)的材质为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包括纳米氧化锡锑或纳米氧化铟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锡锑的粒径为40-150nm,纳米氧化铟锡的粒径为30-2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3)为导电金属箔,所述导电金属箔为1Cr18Ni9Ti、铜箔、镍箔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层(5)为由若干个网格单元构成的无机防火光纤层,光导纤维层(5)与光敏色变层(6)之间涂覆有阻燃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层(1)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
CN201720345717.9U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 Active CN207151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5717.9U CN207151085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5717.9U CN207151085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1085U true CN207151085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5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45717.9U Active CN207151085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10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0521A (zh) * 2020-12-17 2021-05-07 江西弘信柔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pcb的银箔与离型膜的分离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0521A (zh) * 2020-12-17 2021-05-07 江西弘信柔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pcb的银箔与离型膜的分离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36428A1 (zh) 一种金属纳米线-抗氧化材料复合的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
Bai et al. Ti3C2Tx MXene-AgNW composite flexibl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 for EMI shielding
CN102527621B (zh) 一种雾度可调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370748B (zh) 导电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7522A (zh) 一种新型电磁屏蔽膜
CN103971784A (zh) 一种新型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6455A (zh) 一种纳米金属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
KR20110132858A (ko) 결정성 텅스텐 산화물 나노입자 분산형 졸겔(Sol-Gel) 코팅용액을 이용한 전기변색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858115A (zh) 贴片型吸波材料
Tan et al.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EM shielding materials
CN104021838B (zh) 一种聚噻吩/混合价金属氧化物协同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7151084U (zh) 一种新型电磁屏蔽膜
CN106852106A (zh)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
CN108316011A (zh) 一种基于纳米颗粒和纳米线复合改性的透明导电的智能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JP2013084628A (ja) 透明導電膜、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フレキシブル透明面電極
CN207151085U (zh)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多功能复合膜
CN109890190A (zh) 一种透明电磁屏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39235A (zh) 一种吸波扁平数据线
CN103996453A (zh) 一种高透过率纳米金属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
US20100040869A1 (e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7082090U (zh) 一种触摸屏用增透型防眩光防指纹膜
JP5405935B2 (ja) 透明導電性シート
CN10652779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6253025A (ja) 透明導電性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透明導電膜または透明導電体
CN104064282A (zh) 一种高透过率硬质纳米金属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