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0903U - 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0903U
CN207150903U CN201721004010.8U CN201721004010U CN207150903U CN 207150903 U CN207150903 U CN 207150903U CN 201721004010 U CN201721004010 U CN 201721004010U CN 207150903 U CN207150903 U CN 207150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photo resistance
light intensity
control circuit
switch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040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040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0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0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0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该控制电路包括:光敏电阻,用于在前大灯开关闭合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第一开关模块,与光敏电阻连接,用于根据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近光灯的点亮或关闭;第二开关模块,与第一开关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远光灯的点亮或关闭。由此,在车辆会车时,根据光线强度即可实现远光灯、近光灯之间的自动切换,不仅避免了驾驶员手动操作的麻烦,而且降低了因手动操作延时或忘记关闭远光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提升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此外,该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便于安装实现。

Description

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前大灯包括近光灯和远光灯,通常近光灯的照射距离为10~30米,远光灯的照射距离为80~120米。前大灯的类型主要有普通的卤素大灯、氙气大灯、LED大灯,其中LED大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类型,灯光的亮度也较强。增强前大灯的亮度,本可以提高驾驶员在夜间行车的安全性,但当夜间车辆会车时,如果驾驶员未按交通法规正确使用近远光灯时,将很容易导致夜间交通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个别驾驶员未能正确使用近远光灯而导致的夜间交通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包括:
光敏电阻,用于在前大灯开关闭合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
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光敏电阻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近光灯的点亮或关闭;
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远光灯的点亮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近光灯点亮,在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近光灯关闭;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远光灯关闭,在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远光灯点亮。
可选地,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随所述光线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二端子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负极。
可选地,所述光敏电阻具有用于连接电源正极的第一端子和用于连接电源负极的第二端子;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光敏电阻的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用于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连接所述近光灯的正极;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用于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连接所述远光灯的正极。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电源正极;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电源正极。
可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和/或,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电容,与所述光敏电阻并联。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前大灯开关,用于用户手动开启前大灯;
所述前大灯,包括近光灯和远光灯;
本公开提供的所述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
电源,用于为所述近光灯和所述远光灯供电。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后视镜,其中,所述光敏电阻设置在所述后视镜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中设置有光敏电阻,这样,当用户开启前大灯开关时,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可以根据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分别控制近光灯的点亮或关闭、远光灯的点亮或关闭。这样,在车辆会车时,根据光线强度即可实现远光灯、近光灯之间的自动切换,不仅避免了驾驶员手动操作的麻烦,而且降低了因手动操作延时或忘记关闭远光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提升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此外,该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便于安装实现。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光敏电阻的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框图。
如图1所示,该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光敏电阻11,用于在前大灯开关闭合(例如,用户通过手动闭合前大灯开关)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第一开关模块13,与该光敏电阻1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近光灯14的点亮或关闭;第二开关模块15,与第一开关模块13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远光灯16的点亮或关闭。另外,当前大灯开关闭合时,默认地,远光灯16被点亮。
在本公开中,该光敏电阻11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后视镜上,示例地,如图2所示,该光敏电阻11设置在车辆的后视镜2的背面,这样,可以使得其检测到的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不受自身前大灯光线的影响,从而提升了光线强度检测的精度。并且,该光敏电阻11的阻值可以随其检测到的光线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即,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越强,光敏电阻11的阻值越大,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越弱,光敏电阻11的阻值越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开关模块13控制近光灯14点亮,第二开关模块15控制远光灯16关闭,即,自动将远光灯16切换至近光灯14;在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变为小于该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开关模块13控制近光灯14关闭,第二开关模块15控制远光灯16点亮,即,自动将近光灯14切换至远光灯16。另外,上述的近光灯14和远光灯16可以例如是LED灯、卤素灯、氙气灯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可以是用户设定的值,也可以是默认的经验值,在本公开中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中设置有光敏电阻,这样,当用户开启前大灯开关时,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可以根据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分别控制近光灯的点亮或关闭、远光灯的点亮或关闭。这样,在车辆会车时,根据光线强度可实现远光灯、近光灯之间的自动切换,不仅避免了驾驶员手动操作的麻烦,而且降低了因手动操作延时或忘记关闭远光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提升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此外,该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便于安装实现。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上述光敏电阻11可以具有用于连接电源18正极的第一端子111和用于连接电源18负极的第二端子112。并且,如图3A所示,第一开关模块13可以包括第一三极管131,其中,该第一三极管131的基极与光敏电阻11的第一端子111连接,第一三极管131的集电极用于连接电源18正极,第一三极管131的发射极用于连接近光灯14的正极,近光灯14的负极用于连接电源18负极;第二开关模块15可以包括第二三极管151,其中,该第二三极管151的基极与上述第一三极管131的集电极连接,该第二三极管151的集电极用于连接电源18正极,第二三极管151的发射极用于连接远光灯16的正极,该远光灯16的负极用于连接电源18负极。另外,第一三极管131可以采用NPN型三极管,和/或,第二三极管151可以采用NPN型三极管。此外,上述电源18可以例如是12V的直流电源。
图3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B所示,上述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电阻17,上述光敏电阻11的第一端子111连接第一电阻17,以用于通过第一电阻17连接电源18正极,光敏电阻11的第二端子112用于连接电源18负极。
如图3B所示,假设用户夜间行驶时已将前大灯开关12闭合,并且,默认地,远光灯16被点亮,这样,当夜间车辆会车时,即当车辆前方有迎面行驶的车辆时,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会增强,光敏电阻11的阻值也会随之增大,由于第一三极管131的基极电压U131=U18-U18/(R17+R11)*R17(其中,U18为电源18的电压,R11为光敏电阻11的阻值、R17为第一电阻17的阻值),因此,当光敏电阻11的阻值R11增大时,第一三极管131的基极电压U131也会随之提升,并在该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光线强度阈值时,第一三极管131的基极电压U131会提升至大于或等于导通电压(例如,0.7V),进而使该第一三极管131导通,与其连接的近光灯14点亮。与此同时,当第一三极管131导通时,第二三极管151的基极电压会下降至小于上述的导通电压,进而使该第二三极管161截止,与其连接的远光灯16关闭。
之后,当车辆会车结束后,即车辆前方没有迎面行驶的车辆,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将会减弱,第一三极管131的基极电压随之降低,并在该光线强度小于上述设定的光线强度阈值时,第一三极管131的基极电压下降至小于上述的导通电压(例如,0.7V),进而使该第一三极管131截止,与其连接的近光灯14关闭。与此同时,当第一三极管131截止时,第二三极管151的基极电压会提升至大于或等于上述的导通电压,进而使该第二三极管161导通,与其连接的远光灯16点亮。
图4A和图4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上述第一开关模块13还可以包括第二电阻132,第一三极管131的集电极连接该第二电阻132,以用于通过该第二电阻132连接电源18正极;上述第二开关模块15还可以包括第三电阻152,第二三极管151的集电极连接该第三电阻152,以用于通过该第三电阻152连接电源18正极。这样,可以保证输入无电压时,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能够可靠截止,并且在电源电压较大时,可以避免近光灯和远光灯因电流过大而被烧坏。
当车辆连续与多个车辆会车时,将会造成近远光灯频繁切换,这样会导致视觉障碍。为解决该问题,如图5A和图5B所示,可以在光敏电阻11的第一端子111和第二端子112之间并联一个电容19,以起到延时电路的作用,这样,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减弱至小于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时,近光灯14不会立即关闭,其还会继续照明一小段时间,然后再关闭,切换到远光灯16点亮,从而可以避免近远光灯频繁切换以影响到视觉效果。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包括:前大灯开关12,用于用户手动开启前大灯1;所述前大灯1,包括近光灯14和远光灯16;本公开提供的上述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电源18,用于为近光灯14和远光灯16供电。
可选地,上述车辆还可以包括后视镜2,其中,上述光敏电阻11设置在该后视镜2上。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敏电阻(11),用于在前大灯开关(12)闭合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
第一开关模块(13),与所述光敏电阻(1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近光灯(14)的点亮或关闭;
第二开关模块(15),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3)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远光灯(16)的点亮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3)用于在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近光灯(14)点亮,在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近光灯(14)关闭;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15)用于在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远光灯(16)关闭,在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远光灯(16)点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电阻(11)的阻值随所述光线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17),所述光敏电阻(11)的第一端子(111)连接所述第一电阻(17),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阻(17)连接电源(18)正极,所述光敏电阻(11)的第二端子(112)用于连接所述电源(18)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电阻(11)具有用于连接电源(18)正极的第一端子(111)和用于连接电源(18)负极的第二端子(112);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3)包括第一三极管(131),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131)的基极与所述光敏电阻(11)的所述第一端子(111)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131)的集电极用于连接电源(18)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131)的发射极用于连接所述近光灯(14)的正极;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15)包括第二三极管(151),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151)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13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151)的集电极用于连接电源(18)正极,所述第二三极管(151)的发射极用于连接所述远光灯(16)的正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3)还包括第二电阻(132),所述第一三极管(13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132),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电阻(132)连接所述电源(18)正极;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15)还包括第三电阻(152),所述第二三极管(15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152),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电阻(152)连接所述电源(18)正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131)为NPN型三极管,和/或,所述第二三极管(151)为NPN型三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电容(19),与所述光敏电阻(11)并联。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前大灯开关(12),用于用户手动开启前大灯(1);
所述前大灯(1),包括近光灯(14)和远光灯(16);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
电源(18),用于为所述近光灯(14)和所述远光灯(16)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后视镜(2),其中,所述光敏电阻(11)设置在所述后视镜(2)上。
CN201721004010.8U 2017-08-11 2017-08-11 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Active CN207150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4010.8U CN207150903U (zh) 2017-08-11 2017-08-11 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4010.8U CN207150903U (zh) 2017-08-11 2017-08-11 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0903U true CN207150903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6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04010.8U Active CN207150903U (zh) 2017-08-11 2017-08-11 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0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1947B (zh) 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
CN205365395U (zh) 一种前照灯提醒与自动切换装置
US6483246B2 (en) Direction-indication-lamp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207150903U (zh) 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CN210554465U (zh) 汽车夜间超会车灯光安全自控装置
CN203267888U (zh) 汽车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控制装置
US8878446B2 (en) Light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headlamp and method and electrical circuit for operating same
CN204472672U (zh) 一种汽车夜间会车左前灯光自动调节装置
US5194779A (en) Headligh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203780401U (zh) 一种汽车后雾灯控制器
CN213167865U (zh) 一种辅助远光控制系统
TW201605671A (zh) 智慧型大燈切換系統
CN104648225B (zh) 汽车车灯自动调节装置
CN204279213U (zh) 汽车车灯感光自适应调节装置
CN108575022B (zh) 一种用于汽车启停状态下车灯开启电路
CN205951814U (zh) 用于汽车大灯的强制变光控制装置及汽车
CN103171483A (zh) 汽车远近光灯自动切换控制装置
CN105882502A (zh) 前挡风玻璃上车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546254Y (zh) 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
CN2214900Y (zh) 机动车远近光灯自动开关
CN112124189B (zh) 一种辅助远光控制系统
CN211308387U (zh) 车灯控制系统
CN217721535U (zh) 一种变光led灯
CN204249900U (zh) 一种车灯智能控制装置
CN203063788U (zh) 机动车大灯远近光自动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Shahe town Shayang Road, Niu Niu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Road, sand Ya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