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5573U - 一种限滑差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滑差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5573U
CN207145573U CN201721154183.8U CN201721154183U CN207145573U CN 207145573 U CN207145573 U CN 207145573U CN 201721154183 U CN201721154183 U CN 201721154183U CN 207145573 U CN207145573 U CN 207145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gear
gear
planetary
end cap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541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兆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inzhou Yi 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inzhou Yi 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inzhou Yi 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inzhou Yi 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541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5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5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5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限滑差速器,所述左端盖通过左螺杆穿过左螺纹孔插接在左行星齿轮的中心,所述左螺杆远离左行星齿轮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左螺帽,所述右主动齿轮远离右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圆环,所述主动齿轮的周向啮合连接有多个右行星齿轮,所述右螺杆远离右行星齿轮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右螺帽,防止了汽车在转向时容易打滑,在螺旋式的左行星齿轮、左主动齿轮、螺旋式的右行星齿轮和右主动齿轮的作用下,实现汽车在转弯时,驱动轮两侧扭力合理分配,一般情况下,可以把85%的内侧轮的扭力传输到外侧车轮,从而避免内侧轮打滑,实现主动转弯,减少侧倾,加快转弯速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限滑差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限滑差速器。
背景技术
主减速器是汽车动力系统中重要的部件总成,在主减速器总成中都装有差速器,其作用是使汽车转弯时两驱动轮相对地面无滑动运动。装用现有的差速器的汽车在泥泞湿滑或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当一个驱动轮和地面摩擦力小于前行或后退阻力时,该驱动轮开始打滑。现有的差速器在工作时两个驱动轮的驱动力矩相等,所以汽车在驱动轮打滑时不能前行或者不能后退。发现有一些涉及限滑差速器的报道,但是,这些限滑差速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结构复杂、限滑效果不理想、故障率高等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限滑差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限滑差速器,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结构复杂、限滑效果不理想、故障率高等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滑差速器,包括左主动齿轮和右主动齿轮,左主动齿轮和右主动齿轮结构相同,且左主动齿轮和右主动齿轮呈对称设置,所述左主动齿轮靠近右主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左支架,右主动齿轮靠近左主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支架,所述右支架和左支架相向的一端均开设有圆槽,圆槽内插接有多个弹垫,所述右支架和左支架相向一端的两个弹垫相互贴合,所述左主动齿轮远离左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左圆环,左圆环插接在左端盖内,左端盖的侧端面开设有多个左螺纹孔,所述左主动齿轮的周向啮合连接有多个左行星齿轮,所述左端盖通过左螺杆穿过左螺纹孔插接在左行星齿轮的中心,所述左螺杆远离左行星齿轮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左螺帽,所述右主动齿轮远离右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圆环,右圆环插接在右端盖内,右端盖的侧端面开设有多个右螺纹孔,所述主动齿轮的周向啮合连接有多个右行星齿轮,所述右端盖通过右螺杆穿过右螺纹孔插接在右行星齿轮的中心,所述右螺杆远离右行星齿轮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右螺帽,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固定连接在主壳体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弹垫的数量多于四个,且弹垫固定卡在圆槽内。
优选的,所述左行星齿轮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左行星齿轮等距环形分布在左主动齿轮的周向。
优选的,所述右行星齿轮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右行星齿轮等距环形分布在右主动齿轮的周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限滑差速器,当汽车其中一只驱动轮打滑时,动力传输到该差速器上时,汽车两边的轮胎受到的扭力大小不同,使得右支架和左支架内相互贴合的两个弹垫受压分离,主要动力传输到打滑的驱动轮上,防止了汽车在转向时容易打滑的问题,起到了限滑作用,在螺旋式的左行星齿轮、左主动齿轮、螺旋式的右行星齿轮和右主动齿轮的作用下,实现汽车在转弯时,驱动轮两侧扭力合理分配,可以把85%的内侧轮的扭力传输到外侧车轮,从而避免内侧轮打滑,实现主动转弯,减少侧倾,加快转弯速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限滑差速器,包括左主动齿轮6和右主动齿轮11,左主动齿轮6和右主动齿轮11结构相同,且左主动齿轮6和右主动齿轮11呈对称设置,左主动齿轮6靠近右主动齿轮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左支架4,右主动齿轮11靠近左主动齿轮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支架2,右支架2和左支架4相向的一端均开设有圆槽,圆槽内插接有多个弹垫3,弹垫3的数量多于四个,且弹垫3固定卡在圆槽内,右支架2和左支架4相向一端的两个弹垫3相互贴合,左主动齿轮6远离左支架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左圆环,左圆环插接在左端盖7内,左端盖7的侧端面开设有多个左螺纹孔,左主动齿轮6的周向啮合连接有多个左行星齿轮5,左行星齿轮5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左行星齿轮5等距环形分布在左主动齿轮6的周向,左端盖7通过左螺杆8穿过左螺纹孔插接在左行星齿轮5的中心,左螺杆8远离左行星齿轮5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左螺帽9,右主动齿轮11远离右支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圆环,右圆环插接在右端盖12内,右端盖12的侧端面开设有多个右螺纹孔,主动齿轮11的周向啮合连接有多个右行星齿轮10,右行星齿轮10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右行星齿轮10等距环形分布在右主动齿轮11的周向,右端盖12通过右螺杆13穿过右螺纹孔插接在右行星齿轮10的中心,右螺杆13远离右行星齿轮10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右螺帽14,左端盖7和右端盖12固定连接在主壳体1的左右两侧,左行星齿轮5和右行星齿轮10为螺旋式行星齿。
本限滑差速器,当汽车其中一只驱动轮打滑时,动力传输到该差速器上时,汽车两边的轮胎受到的扭力大小不同,使得右支架2和左支架4内相互贴合的两个弹垫3受压分离,动力传输到打滑的驱动轮上,较少的动力传输到不打滑的驱动轮上,防止了汽车在打滑时容易转向的问题,起到了限滑作用,在螺旋式的左行星齿轮5、左主动齿轮6、螺旋式的右行星齿轮10和右主动齿轮11的作用下,实现汽车在转弯时,驱动轮两侧扭力合理分配,可以把85%的内侧轮的扭力传输到外侧车轮,从而避免内侧轮打滑,实现主动转弯,减少侧倾,加快转弯速度的目的。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限滑差速器,包括左主动齿轮(6)和右主动齿轮(11),左主动齿轮(6)和右主动齿轮(11)结构相同,且左主动齿轮(6)和右主动齿轮(11)呈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动齿轮(6)靠近右主动齿轮(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左支架(4),右主动齿轮(11)靠近左主动齿轮(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支架(2),所述右支架(2)和左支架(4)相向的一端均开设有圆槽,圆槽内插接有多个弹垫(3),所述右支架(2)和左支架(4)相向一端的两个弹垫(3)相互贴合,所述左主动齿轮(6)远离左支架(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左圆环,左圆环插接在左端盖(7)内,左端盖(7)的侧端面开设有多个左螺纹孔,所述左主动齿轮(6)的周向啮合连接有多个左行星齿轮(5),所述左端盖(7)通过左螺杆(8)穿过左螺纹孔插接在左行星齿轮(5)的中心,所述左螺杆(8)远离左行星齿轮(5)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左螺帽(9),所述右主动齿轮(11)远离右支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圆环,右圆环插接在右端盖(12)内,右端盖(12)的侧端面开设有多个右螺纹孔,所述右主动齿轮(11)的周向啮合连接有多个右行星齿轮(10),所述右端盖(12)通过右螺杆(13)穿过右螺纹孔插接在右行星齿轮(10)的中心,所述右螺杆(13)远离右行星齿轮(10)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右螺帽(14),所述左端盖(7)和右端盖(12)固定连接在主壳体(1)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垫(3)的数量多于四个,且弹垫(3)固定卡在圆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行星齿轮(5)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左行星齿轮(5)等距环形分布在左主动齿轮(6)的周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行星齿轮(10)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右行星齿轮(10)等距环形分布在右主动齿轮(11)的周向。
CN201721154183.8U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限滑差速器 Active CN207145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4183.8U CN207145573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限滑差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4183.8U CN207145573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限滑差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5573U true CN207145573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78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54183.8U Active CN207145573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限滑差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55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7764A1 (zh) * 2018-08-23 2020-02-27 曹洪 一种自动限制差速比及增大扭矩的差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7764A1 (zh) * 2018-08-23 2020-02-27 曹洪 一种自动限制差速比及增大扭矩的差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36636U (zh) 一种轮辋随动的可变半径车轮
CN107225909B (zh) 一种变形车轮及传动装置
US20210199184A1 (en) Differential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restricting differential ratio and increasing torque
CN207145573U (zh) 一种限滑差速器
CN103192899A (zh) 一种可重构的轮螺行驶系统
CN204020566U (zh) 一种四轮驱动车的传动装置
CN203544113U (zh) 差动式履带联合收获机械行走传动装置
KR102579099B1 (ko) 작은 부피의 기계적 디퍼렌셜을 갖는 스티어링 시스템
CN107054460A (zh) 一种四轮差速转向机构及车辆
CN104495699A (zh) 一种带自平衡并可灵活转向的工程车
CN105501318B (zh) 行星差速全地形履带轮结构
CN202349146U (zh) 一种差速器
CN207000581U (zh) 一种四轮差速转向机构及车辆
CN204114057U (zh) 一种基于单向轴承的后轮差动机构
CN102943860B (zh) 一种滑动齿轮式差速器
CN204300277U (zh) 汽车驱动桥变速比差速器防滑结构
CN207045066U (zh) 一种变形车轮及其传动装置
CN207145568U (zh) 一种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
CN108945138A (zh) 一种机器人使用的轮式双驱行走平台
WO2009034754A1 (ja) 作業車両
CN104175795A (zh) 一种安装有可变形轮的行走机构
CN203670671U (zh) 一种变扭差速器
CN203809639U (zh) 一种差速锁
CN105584960A (zh) 液力四驱越野叉车
CN202926991U (zh) 一种滑动齿轮式差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ohsiung Beilun District 315800 in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city Chong Fu Road No. 60

Patentee after: Ningbo Yi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Longxing village five 315111 villages and towns in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NINGBO QUZHOU YI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