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1183U - 车辆底盘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底盘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1183U
CN207141183U CN201721150011.3U CN201721150011U CN207141183U CN 207141183 U CN207141183 U CN 207141183U CN 201721150011 U CN201721150011 U CN 201721150011U CN 207141183 U CN207141183 U CN 207141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mpartment
vehicle frame
mounting platfor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500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万贵
孙秀芹
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500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1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1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1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底盘和车辆,车辆底盘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桥,车辆底盘包括设置在车架上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车厢的安装平台车架,安装平台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车厢位置的定位结构,车架和车桥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车桥和车架沿Z向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以能够通过调节机构改变安装平台车架在Z向上的位置。在使用状态下将所需安装的车厢通过车厢台架放置于在Z向上至少高于安装平台车架和定位结构的高度上,将车辆底盘置于车厢底部并通过调节机构调整车桥和车架沿Z向的相对位置,使得车辆底盘的安装平台车架抵接于车厢底部,此时通过定位结构对车厢起到限位作用,能够完成车辆底盘与车厢的装配。由此能够反复更换车厢,提高运输效率。

Description

车辆底盘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底盘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底盘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中大型车辆如载货汽车、客车、如垃圾车等的作业用车中,通常车辆底盘和车厢固定为一体而不可实现拆卸。特别是对于长途载货汽车,缩短货物装卸等待时间是有效提高货物运输效率的主要途径,而现有中由于车厢固定在货车底盘上,由此需要在不同地点反复执行对于车厢的装卸货物作业,由此所需装卸货物时间较长,具有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换车厢而提高运输效率的车辆底盘以及包括该车辆底盘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底盘,该车辆底盘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该车架上的车桥,所述车辆底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车厢的安装平台车架,所述安装平台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车厢位置的定位结构,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车桥和所述车架沿Z向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以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机构改变所述安装平台车架在所述Z向上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为空气悬架。
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为升降器。
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车架上以用于定位车厢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平台支架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车架的车厢安装面上的定位销,以能够通过与车厢上的定位槽或定位孔配合而实现车厢相对于所述安装平台车架的定位。
所述定位销包括用于与车厢底部的定位槽或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头部、从该定位头部延伸且贯通所述安装平台车架和所述车架的螺纹杆部以及位于所述车架底部并与该螺纹杆部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定位头部形成为背向延伸的长方形体。
可选地,所述定位销在所述车厢安装面靠近边缘的四个边角位置设置有四个。
可选地,所述安装平台车架包括相互交叉布置的横梁和纵梁,所述安装平台车架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车厢前端接触的限位挡块。
可选地,所述限位挡块由缓冲材料制成以用于缓冲所述车辆底盘与车厢的对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厢和如上所述的车辆底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在车架和车桥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车桥和所述车架沿Z向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并且在车架上设置具有用于定位车厢位置的定位装置的安装平台车架,由此,在使用状态下,首先将所需安装的车厢通过中空的车厢台架放置于在Z向上至少高于安装平台车架以及定位结构的高度上,之后将车辆底盘置于车厢底部并通过调节机构调整车桥和车架沿Z向的相对位置,使得车辆底盘的安装平台车架抵接于车厢底部,此时,通过定位结构能够对车厢起到限位作用,从而能够完成车辆底盘与车厢的装配,而对于从车辆底盘上拆卸车厢的工作过程与上述装配过程相反。由此,通过如上所述的车辆底盘能够反复更换车厢,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显示有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底盘的车辆的简略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底盘中的安装平台车架的简略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底盘中的定位销的连接状态图一;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底盘中的定位销的连接状态图二;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底盘和车厢的装配流程图一;
图10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底盘和车厢的装配流程图二;
图11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底盘和车厢的装配流程图三;
图12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辆底盘和车厢的装配流程图四。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架 2 车厢
3 安装平台车架 4 定位销
5 限位挡块 6 空气悬架
7 车厢台架 31 车厢安装面
32 横梁 33 纵梁
41 定位头部 42 螺纹杆部
43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Y向、Z向”通常是指车辆的“Y向即横向方向、Z向即高度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底盘,该车辆底盘包括车架1和安装在该车架1上的车桥,所述车辆底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车厢2的安装平台车架3,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车厢2位置的定位结构,所述车架1和所述车桥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车桥和所述车架1沿Z向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以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机构改变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在所述Z向上的位置。通过在车架1和车桥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车桥和所述车架1沿Z向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并且在车架1上设置具有用于定位车厢2位置的定位装置的安装平台车架3,由此,在使用状态下,首先将所需安装的车厢2通过中空的车厢台架放置于在Z向上至少高于安装平台车架3以及定位结构的高度上,之后将车辆底盘置于车厢2底部并通过调节机构调整车桥和车架1沿Z向的相对位置,使得车辆底盘的安装平台车架3抵接于车厢2底部,此时,通过定位结构能够对车厢2起到限位作用,从而能够完成车辆底盘与车厢2的装配,而对于从车辆底盘上拆卸车厢2的工作过程与上述装配过程相反。由此,通过如上所述的车辆底盘能够反复更换车厢2,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在此,对于调节机构可以采用多种合理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调节车桥和车架1之间的沿Z向的相对位置的功能即可。在此,例如,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为空气悬架6。在此,所述空气悬架6可以采用现有的空气悬架,即,该空气悬架以空气弹簧作为弹性元件或主要弹性件元件的悬架,采用空气悬架6调节车桥与车架1之间的沿Z向上的相对位置,以改变车身高度,从而能够便于拆装车厢2,同时能够提高车辆底盘的操控性和舒适性,重量轻、行驶平稳等优点。此外,空气弹簧6的软硬程度能根据需要自动调节(例如通过调节空气弹簧6上设置的减震器的软硬度来实现),高速行驶时,空气弹簧6变硬提高车辆的稳定性,遇到较差路况时,空气弹簧6变软,提高车辆的舒适性,通过空气弹簧6的调节还可以保证车厢2高度恒定,有利于保护货物安全。
或者,再如,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为升降器。在此,升降器连接于车桥和车架1而实现调整车桥和车架1沿Z向的相对位置的功能,在满足实现上述功能的前提下,所述升降器可以以多种适当的结构来实现。例如可以采用驱动缸等驱动装置与杠杆机构的相互配合而实现调整车桥和车架1沿Z向的相对位置。又如,升降器可以采用滚柱丝杠、滚柱丝杠等螺旋机构与其他结构的配合而实现上述功能。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所述升降器还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结构。
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上以用于定位车厢2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平台支架3的位置。在此,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的车厢安装面31上的定位销4,以能够通过与车厢2上的定位槽或定位孔配合而实现车厢2相对于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的定位。其中,所述定位销4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安装平台车架3连接,即,例如,如图5至图8所示,可选地,所述定位销4包括用于与车厢2底部的定位槽或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头部41、从该定位头部41延伸且贯通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和所述车架1的螺纹杆部42以及位于所述车架1底部并与该螺纹杆部42螺纹配合的螺母43,所述定位头部41形成为背向延伸的长方形体。由此定位销4通过可以贯通安装平台车架以及车架而使得螺母43位于车架1下方而便于操作。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定位销4在初始状态下能够使得定位头部41的长方形体沿Y向延伸布置,在此,当车厢2底部上形成有定位槽的情况下,沿Z向依次向下形成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形成为圆形且直径不小于定位头部41的延伸尺寸,第二定位槽形成为沿Y向延伸的孔且Y向尺寸不小于定位头部41的延伸尺寸,由此,在定位销4的定位头部41插入到定位槽内而位于第一定位槽内时,如图7和图8所示,通过使定位销4进行旋转90°而使得定位头部41旋转而止挡在第二定位槽上,并且通过紧固螺母43而使定位头部41无法从第二定位槽中脱离,从而完成装配。而在车厢2底部形成有贯通的定位孔的情况下,可以使得该定位孔形成为沿Y向延伸且延伸长度不小于定位头部41的延伸尺寸,这种情况下与上述定位槽的安装原理相同。由此不仅能够提高与车厢2的安装效率而且还能够实现可靠安装。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对于定位结构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结构,例如,对于定位头部41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菱形、不规则形等。另外,可选地,所述定位销4在所述车厢安装面31靠近边缘的四个边角位置设置有四个,从而能够在安装平台车架3的车厢安装面31上稳固地固定车厢2。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水平定位机构也可以通过其他适当的结构来实现。
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上的垂直定位结构以用于定位车厢2相对于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的Z向位置。例如,所述垂直定位结构可以为设置在安装平台车架3的相对侧壁上并沿Z向延伸的限位板,该限位板上可以形成有用于插入到车厢2对应位置的凹槽内的限位凸起,其中限位板可以铰接于安装平台车架3上以能够实现相对于安装平台车架3的旋转而便于安装车厢2。由此,在将车厢2置于安装平台车架3上时,将限位板相对于安装平台车架3旋转而使得限位凸起能够限位到车厢2的相应侧壁的凹槽内,从而定位车厢2相对于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的Z向位置。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合理地设计垂直定位结构。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包括相互交叉布置的横梁32和纵梁33,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车厢2前端接触的限位挡块5。其中,安装平台车架3通过横梁32和纵梁33相互交叉布置而形成,从而在保证安装平台车架3的强度的前提下节省成本、降低车辆底盘的整体重量。另外,安装平台车架3可以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于车架1上。在车辆底盘安装车厢2的过程中,限位挡块5止挡车厢2的前端而使得车厢2能够位于安装平台车架3的正上方,由此能够便于对准定位销4和车厢2底部对应位置的凹槽。另外,在限位挡块5对应于车厢2的一侧表面上可以形成有突出的限位凸起,在此,可以不形成如上所述的垂直定位结构而通过限位挡块5上的限位凸起和安装平台车架3上的定位销4的共同配合而能够同时定位车厢2沿Z向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的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合理地布置。
可选地,所述限位挡块5由缓冲材料制成以用于缓冲所述车辆底盘与车厢2的对接。该缓冲材料可以由树脂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厢2和如上所述的车辆底盘。
以下参照附图9至图12对本公开的车辆中底盘和车厢2的装配过程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首先,将车厢2置于中空的车厢台架7上,该车厢台架7的支撑面高于安装平台车架3以及定位结构的高度上,在此可以通过调节机构调节车桥和车架1沿Z向的相对位置以使得车辆底盘的高度低于车厢台架7的支撑面。之后如图10所示,将车辆驶入车厢台架7以使得底盘置于车厢2底部,之后如图11所示,安装平台车架3的前端的限位挡块5与车厢2的前侧发生对接,此时,使得安装平台车架3的位于车厢安装面31上的定位销4与车厢2底部的定位槽或定位孔相互对准,在此,可以通过调整车辆的位置来实现,或者也可以在车厢台架7的底部设置滑轮从而通过调整车厢台架7的位置来实现。之后,如图12所示,通过调节机构调整车桥和车架1沿Z向的相对位置,使得车辆底盘的安装平台车架3上升而抵接于车厢2底部,此时,通过定位销4和车厢2底部的定位槽或定位孔的配合以及限位挡块5和车厢2前侧的配合而能够对车厢2起到可靠限位作用,之后从车厢台架7中驶出车辆,从而能够完成车辆底盘与车厢2的装配,而对于从车辆底盘上拆卸车厢2的工作过程与上述装配过程相反。由此,通过如上所述的车辆底盘能够反复更换车厢2,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底盘,该车辆底盘包括车架(1)和安装在该车架(1)上的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车厢(2)的安装平台车架(3),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车厢(2)位置的定位结构,所述车架(1)和所述车桥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车桥和所述车架(1)沿Z向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以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机构改变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在所述Z向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空气悬架(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升降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上以用于定位车厢(2)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平台车架(3)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的车厢安装面(31)上的定位销(4),以能够通过与车厢(2)上的定位槽或定位孔配合而实现车厢(2)相对于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的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4)包括用于与车厢(2)底部的定位槽或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头部(41)、从该定位头部(41)延伸且贯通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和所述车架(1)的螺纹杆部(42)以及位于所述车架(1)底部并与该螺纹杆部(42)螺纹配合的螺母(43),所述定位头部(41)形成为背向延伸的长方形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4)在所述车厢安装面(31)靠近边缘的四个边角位置设置有四个。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包括相互交叉布置的横梁(32)和纵梁(33),所述安装平台车架(3)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车厢(2)前端接触的限位挡块(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块(5)由缓冲材料制成以用于缓冲所述车辆底盘与车厢(2)的对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车厢(2)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底盘。
CN201721150011.3U 2017-09-08 2017-09-08 车辆底盘和车辆 Active CN207141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0011.3U CN207141183U (zh) 2017-09-08 2017-09-08 车辆底盘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0011.3U CN207141183U (zh) 2017-09-08 2017-09-08 车辆底盘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1183U true CN207141183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78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50011.3U Active CN207141183U (zh) 2017-09-08 2017-09-08 车辆底盘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1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1194A (zh) * 2018-04-13 2019-10-25 上海地捷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中的车厢与底盘动态对接的方法与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1194A (zh) * 2018-04-13 2019-10-25 上海地捷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中的车厢与底盘动态对接的方法与装置
CN110371194B (zh) * 2018-04-13 2022-03-22 上海地捷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中的车厢与底盘动态对接的方法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34466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运输装置
CN206871219U (zh) 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底盘结构及具有其的自动导引运输车
CN207291549U (zh) 一种六轮agv避震底盘
CN207141183U (zh) 车辆底盘和车辆
CN210774721U (zh) 碰撞试验台车
JP2012528761A (ja) トラック張力の調節装置
CN112710475A (zh) 碰撞试验台车
CN103950360B (zh) 一种扫地车前轮避震装置
CN203294193U (zh) 车身悬置装置和卡车
CN206029811U (zh) 一种用于客车后桥装配的工装车
CN203766934U (zh) 一种基于复合式车桥结构的移动机器人制孔平台
CN206640442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发电机小车
CN207106210U (zh) 一种重载电动牵引车蓄电池安装结构
CN215704997U (zh) 一种印刷机安装固定用底座
CN204341954U (zh) 轮胎翻转机
CN204284811U (zh) 具有良好通过性能的轮式支架
CN104495328A (zh) 轮胎翻转机
CN204749967U (zh) 一种维修作业工程车
CN207917010U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外的避震巡检车
CN210852406U (zh) 一种全自动泊车机器人用车轮平衡装置
CN102092258A (zh) 三车轴联动的悬架系统
CN208663024U (zh) 一种前悬减震器刹车盘组装机的拧紧装置
CN206869845U (zh) 一种客车前后桥负荷装置
CN204284813U (zh) 具有良好通过性能的发电机总成
CN205414778U (zh) 双向夹持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Shahe town Shayang Road, Niu Niu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Road, sand Ya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