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6087U - 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6087U
CN207106087U CN201721063672.2U CN201721063672U CN207106087U CN 207106087 U CN207106087 U CN 207106087U CN 201721063672 U CN201721063672 U CN 201721063672U CN 207106087 U CN207106087 U CN 207106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swing arm
spring base
spring
rear 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36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纬
王更胜
廖美颖
程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36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6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6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6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包括摆臂和弹簧座,弹簧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摆臂上。由于弹簧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摆臂上,因此可以在确保不损坏摆臂的前提下更换新的弹簧座,以更改弹簧座的高度,从而有效地改善悬架的行程;同时,由于新的弹簧座相对于原有的弹簧座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更改弹簧座的顶部端面的角度和面积,从而有利于改善悬架的受力状况以及摆臂的受力状况。此外,在设计初期,可以通过多次更换弹簧座进行试验,以寻找最合适的悬架行程以及最优的悬架受力状态和摆臂受力状态,从而节省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汽车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中的弹簧座一般都是一体冲压成型后再焊接在后下摆臂上,由于焊接在后下摆臂上的弹簧座不可拆卸,因此导致无法在不损坏后下摆臂的前提下更换新的弹簧座,从而导致无法更改弹簧座的高度以及弹簧座的顶部端面的角度和面积,进而导致无法改善悬架的行程以及悬架和后下摆臂的受力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汽车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中的弹簧座由于不可拆卸而无法更换的技术问题,以改善悬架的行程以及悬架和后下摆臂的受力状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包括摆臂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座的底部边缘上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环形凸起部,所述弹簧座通过所述环形凸起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凸起部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第一通孔,所述摆臂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环形凸起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摆臂上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底部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座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座包括弹簧座基座和弹簧座端盖,所述弹簧座端盖倾斜连接在所述弹簧座基座的顶部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座基座和所述弹簧座端盖分别独立成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摆臂包括摆臂上板和摆臂下板,所述摆臂上板连接在所述摆臂下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还包括衬套,所述摆臂下板的一端上设有套管,所述衬套套接在所述套管内;所述摆臂下板的另一端上设有后轴节连接开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摆臂下板的顶部上设有后稳定杆拉杆连接部,所述摆臂上板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后稳定杆拉杆避让孔。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悬架,包括上述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摆臂的测试装置,包括多个弹簧座,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弹簧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上。
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弹簧座的高度不同;或多个所述弹簧座的顶面的倾斜角度不同;或多个所述弹簧座的顶面的面积不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包括摆臂和弹簧座,弹簧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摆臂上。由于弹簧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摆臂上,因此可以在确保不损坏摆臂的前提下更换新的弹簧座,以更改弹簧座的高度,从而有效地改善悬架的行程;同时,由于新的弹簧座相对于原有的弹簧座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更改弹簧座的顶部端面的角度和面积,从而有利于改善悬架的受力状况以及摆臂的受力状况。此外,在设计初期,可以通过多次更换弹簧座进行试验,以寻找最合适的悬架行程以及最优的悬架受力状态和摆臂受力状态,从而节省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与下车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摆臂;11、安装腔;111、第二通孔;12、摆臂上板;121、后稳定杆拉杆避让孔;13、摆臂下板;131、套管;132、后轴节连接开口;133、后稳定杆拉杆连接部;2、弹簧座;21、弹簧座基座;211、环形凸起部;212、第一通孔;22、弹簧座端盖;3、衬套;
10、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20、后横向稳定杆;30、后稳定杆拉杆;40、后螺旋弹簧;50、后缓冲块;60、后减振器;70、后轴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描述是针对图1进行限定的,当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的放置方式发生改变时,其相应的方位描述也将根据放置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10,包括摆臂1和弹簧座2,所述弹簧座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弹簧座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因此可以在确保不损坏所述摆臂1的前提下更换新的所述弹簧座2,以更改所述弹簧座2的高度,从而有效地改善悬架的行程;同时,由于新的所述弹簧座2相对于原有的所述弹簧座2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更改所述弹簧座2的顶部端面的角度和面积,从而有利于改善所述悬架的受力状况以及所述摆臂1的受力状况。
此外,在设计初期,可以通过多次更换所述弹簧座2进行试验,以寻找最合适的悬架行程以及最优的悬架受力状态和摆臂受力状态,从而节省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使所述弹簧座2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簧座2的底部边缘上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环形凸起部211,所述弹簧座2通过所述环形凸起部21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通过在所述弹簧座2上设置所述环形凸起部211,并使所述环形凸起部21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从而实现所述弹簧座2与所述摆臂1的可拆卸连接。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实现所述环形凸起部21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环形凸起部21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第一通孔212,所述摆臂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111,所述环形凸起部21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1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111上。通过在所述环形凸起部211上设置所述第一通孔212以及在所述摆臂1上设置所述第二通孔111,并使所述第一通孔21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111上,从而实现所述环形凸起部211与所述摆臂1的可拆卸连接。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实现第一通孔21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111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摆臂1上设有安装腔11,所述第二通孔111设于所述安装腔11的底部上。通过在所述环形凸起部211上设置所述第一通孔212以及在所述安装腔11上设置所述第二通孔111,并使所述第一通孔21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111上,从而实现所述环形凸起部211与所述安装腔11的可拆卸连接。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为了实现所述弹簧座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簧座2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从而实现所述弹簧座2与所述摆臂1的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将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1和所述第二通孔111后,将螺栓的螺杆与螺母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通孔212与所述第二通孔111的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弹簧座2与所述摆臂1的可拆卸地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簧座2也可以通过卡接或者螺钉连接等方式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只需满足便于所述弹簧座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即可,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了在所述弹簧座端盖22运动至水平位置时,确保后缓冲块50的底部能够垂直抵靠在所述弹簧座端盖22的顶部上,以使所述后缓冲块50在所述悬架运动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受力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簧座2包括弹簧座基座21和弹簧座端盖22,所述弹簧座端盖22倾斜连接在所述弹簧座基座21的顶部上。通过将所述弹簧座端盖22倾斜设置在所述弹簧座基座21上,以确保在所述弹簧座端盖22运动至水平位置时,所述后缓冲块50的底部垂直抵靠在所述弹簧座端盖22的顶部上,从而使所述后缓冲块50在所述悬架运动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受力方向,进而确保所述后缓冲块50具有良好的受力状态。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簧座端盖22连接在所述弹簧座基座21的顶部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所述弹簧座2的成型,以降低成本,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座基座21和所述弹簧座端盖22分别独立成型。通过将所述弹簧座基座21和所述弹簧座端盖22分别独立成型,由于所述弹簧座端盖22可由平板直接切割形成,因此不需要对所述弹簧座端盖22进行开模,从而使得只需对所述弹簧座基座21进行开模即可,进而避免所述弹簧座2进行整体开模,以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更改所述弹簧座基座21的高度,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悬架的行程;同时,由于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更改所述弹簧座基座21的顶部端面的角度以及所述弹簧座端盖21的端面面积,从而有利于改善所述悬架的受力状况以及所述摆臂1的受力状况。
此外,在设计初期,可以通过多次更换所述弹簧基座21和所述弹簧座端盖22进行试验,以寻找最合适的悬架行程以及最优的悬架受力状态和摆臂受力状态,从而节省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为了便于所述摆臂1的成型,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摆臂1包括摆臂上板12和摆臂下板13,所述摆臂上板12连接在所述摆臂下板13上,所述安装腔11设于所述摆臂上板12上。通过将所述摆臂上板12和所述摆臂下板13分别成型,再将所述摆臂上板12焊接在所述摆臂下板13,以便于所述摆臂1的成型,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此外,由于连接后的所述摆臂上板12与所述摆臂下板13之间形成空腔封闭结构,从而提高了所述摆臂1的强度以及减轻了所述摆臂1的重量。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为了确保在汽车的车轮产生跳动时,所述摆臂1能够顺畅地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10还包括衬套3,所述摆臂下板13的一端上设有套管131,所述衬套3套接在所述套管131内;所述摆臂下板13的另一端上设有后轴节连接开口132。在汽车的车轮产生跳动时,车轮对所述摆臂下板13设有后轴节连接开口132的一端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摆臂下板13设有套管131的一端绕着所述衬套3顺畅地向上转动。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使悬架的后稳定杆拉杆30安装在所述摆臂下板13的顶部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摆臂下板13的顶部上设有后稳定杆拉杆连接部133,所述摆臂上板1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后稳定杆拉杆避让孔121。通过将所述后稳定杆拉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后稳定杆拉杆避让孔121,并连接在所述后稳定杆拉杆连接部133上,以实现所述后稳定杆拉杆30牢靠地安装在所述摆臂下板13的顶部上
如图4所示,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悬架,包括后横向稳定杆20、后稳定杆拉杆30、后螺旋弹簧40、后缓冲块50、后减振器60、后轴节70以及上述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10;所述后稳定杆拉杆30的一端穿过所述后稳定杆拉杆避让孔121并连接在所述后稳定杆拉杆连接部133上,所述后横向稳定杆2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稳定杆拉杆30的另一端上;所述后螺旋弹簧40支撑在所述环形凸起部121的顶部上,所述后缓冲块50容置在所述后螺旋弹簧40内并抵靠在所述弹簧座端盖122的顶部上;所述后减振器60设于所述悬架的后下臂结构10的外侧;所述后轴节70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轴节连接开口132上。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摆臂的测试装置,包括多个弹簧座2,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弹簧座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由于所述弹簧座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1上,使得可以在确保不损坏摆臂1的前提下更换新弹簧座2,以实现对所述摆臂1进行测试,从而寻找最合适的悬架行程以及最优的悬架受力状态和摆臂受力状态,进而节省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有效地改善所述悬架的行程,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弹簧座2的高度不同。由于多个所述弹簧座2的高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更换所述弹簧座2来调整所述悬架的高度,进而有效地改善了所述悬架的行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改善所述悬架的受力状况以及所述摆臂1的受力状况,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弹簧座2的顶面的倾斜角度不同。由于多个所述弹簧座2的顶面的倾斜角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更换所述弹簧座2来改善悬架受力状态和摆臂受力状态,从而寻找最优的悬架受力状态和摆臂受力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改善所述悬架的受力状况以及所述摆臂1的受力状况,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弹簧座2的顶面的面积不同。由于多个所述弹簧座2的顶面的面积不同,因此可以进一步通过更换所述弹簧座2来改善悬架受力状态和摆臂受力状态,从而进一步寻找最优的悬架受力状态和摆臂受力状态。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10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车轮上跳的过程中,车轮对所述摆臂1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摆臂1绕着所述衬套3向上旋转,以使所述弹簧座基座21上跳压缩所述后螺旋弹簧40,从而使得所述弹簧座端盖22抵靠在所述后缓冲块50上;当在所述车轮达到上跳极限时,所述弹簧座端盖22将所述后缓冲块50压死,从而形成限位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10、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10包括摆臂1和弹簧座2,弹簧座2可拆卸地连接在摆臂1上。由于弹簧座2可拆卸地连接在摆臂1上,因此可以在确保不损坏摆臂1的前提下更换新的弹簧座2,以更改弹簧座2的高度,从而有效地改善悬架的行程;同时,由于新的弹簧座2相对于原有的弹簧座2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更改弹簧座2的顶部端面的角度和面积,从而有利于改善悬架的受力状况以及摆臂1的受力状况。此外,在设计初期,可以通过多次更换弹簧座2进行试验,以寻找最合适的悬架行程以及最优的悬架受力状态和摆臂受力状态,从而节省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的底部边缘上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环形凸起部,所述弹簧座通过所述环形凸起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部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第一通孔,所述摆臂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环形凸起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底部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上。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包括弹簧座基座和弹簧座端盖,所述弹簧座端盖倾斜连接在所述弹簧座基座的顶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基座和所述弹簧座端盖分别独立成型。
8.一种摆臂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弹簧座,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弹簧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摆臂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摆臂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簧座的高度不同;
或多个所述弹簧座的顶面的倾斜角度不同;
或多个所述弹簧座的顶面的面积不同。
10.一种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
CN201721063672.2U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 Active CN207106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3672.2U CN207106087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3672.2U CN207106087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6087U true CN207106087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3672.2U Active CN207106087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60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0154A (zh) 车辆悬架支撑结构
CN206106845U (zh) 一种后独立悬架组件
CN207241346U (zh)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系统
CN207106087U (zh) 一种悬架的后下摆臂结构、悬架及摆臂的测试装置
CN208277784U (zh) 扭力梁及车辆
CN211592743U (zh) 一种大型矿用汽车柔性减震走台
CN108706055A (zh) 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装置及汽车
CN207157399U (zh) 一种电动车前轮支撑架
CN206501675U (zh) 稳定杆总成固定结构
CN205439874U (zh) 一种车用负刚度减震系统
CN214356026U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转向架的轴箱悬挂装置
CN205533953U (zh) 一种新型减震垫
CN203868234U (zh) 加强型汽车减震器
CN204278978U (zh) 一种减振器安装支架
CN206934677U (zh) 一种立式健身沙袋
CN206953924U (zh) 新能源汽车后减震器固定顶座
CN106523561A (zh) 一种沙漏弹簧及增强车辆横向稳定性的方法
CN207106146U (zh) 一种轻型商用车的发动机悬置支架
CN107235079B (zh) 一种副车架的减震结构
CN206983653U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
CN206501671U (zh) 减振器上支撑安装结构
CN115503410B (zh) 一种弹簧控制臂,弹簧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CN107725654A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悬架减震装置
CN211196366U (zh) 一种半挂车第一悬挂位下翼板加强板
CN204664282U (zh) 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