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8170U - 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8170U
CN207098170U CN201720759435.3U CN201720759435U CN207098170U CN 207098170 U CN207098170 U CN 207098170U CN 201720759435 U CN201720759435 U CN 201720759435U CN 207098170 U CN207098170 U CN 207098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housing
along
lock body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594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江华
尹豪迈
王随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594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8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8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81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所述二次锁包括锁本体、安装部及锁止部。所述锁本体具有轴向和纵向。所述安装部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以可沿所述锁本体的纵向预组装至安装壳体并保持在该安装壳体上。所述锁止部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轴向连续延伸设置,并可在所述二次锁沿所述锁本体的轴向移动时与安装壳体轴向阻挡配合。本实用新型二次锁的结构精简且能够实现稳固组装。

Description

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件,特别是一种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一般通过金属材质的连接端子设置在机械结构的相应壳体上,从而实现特定的电连接。相应机械结构的壳体的稳固组装,则是实现稳定电连接的前提。因而,如何便利于将相应的壳体稳固组装一体则成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组装稳固的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锁。所述二次锁包括锁本体、安装部及锁止部。所述锁本体具有轴向和纵向。所述安装部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以可沿所述锁本体的纵向预组装至安装壳体并保持在该安装壳体上;,所述锁止部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轴向连续延伸设置,并可在所述二次锁沿所述锁本体的轴向移动时与安装壳体轴向阻挡配合。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具有沿所述锁本体的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用于与安装壳体的滑轨配合设置,以使得所述二次锁相对于安装壳体可移动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支撑墙及凸台。所述支撑墙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纵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凸台自所述支撑墙沿所述锁本体的横向向内突出,并与所述锁本体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凸台、所述支撑墙与所述锁本体围成所述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底部设置有引导斜面,使得所述凸台与所述支撑墙构造为一倒钩。
优选地,所述的二次锁还包括横向限位部。所述横向限位部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并与所述支撑墙横向正对且间隔设置。
优选地,一对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锁本体的横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锁止部包括悬臂及止挡部。所述悬臂的一端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轴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止挡部设置在所述悬臂的另一端,并沿所述锁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二次锁还包括推板。所述推板自所述锁本体轴向突出设置。
优选地,所述二次锁为一体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锁及用于支撑连接端子的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壳本体及导向部。所述壳本体具有轴向。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并沿所述壳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部自所述锁本体的纵向可安装至所述导向部上,并可沿所述壳本体的轴向往复移动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向部包括沿所述壳本体的轴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安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可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使所述二次锁沿所述导轨可移动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支撑墙及凸台。所述支撑墙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纵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凸台自所述支撑墙沿所述锁本体的横向向内突出,并与所述锁本体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凸台、所述支撑墙与所述锁本体围成所述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二次锁还包括横向限位部。所述横向限位部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并与所述支撑墙横向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横向限位部与所述支撑墙之间,以可彼此横向阻挡配合。
优选地,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自所述导向部向内横向突出设置,并与所述导向部围成一台阶。所述横向限位部可与所述台阶阻挡配合。
优选地,所述横向限位部设置有对配台阶。所述对配台阶与所述台阶阻挡配合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本体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支撑台横向相对设置,并围成一限位槽。所述横向限位部的底端纵向突出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
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导轨与所述壳本体纵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壳本体围成一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锁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部包括凸台。所述凸台沿所述锁本体的横向向内突出延伸至所述缺口内。
优选地,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自所述导向部的顶端纵向向下延伸设置,用以引导所述凸台自所述引导槽安装至所述缺口内。
优选地,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止退部。所述止退部设置成:当所述二次锁安装在所述壳本体上时,与所述二次锁的后端轴向正对设置,以阻止所述二次锁自所述安装壳体上退出。
优选地,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锁位保持部。所述锁位保持部设置成:当所述二次锁安装在所述壳本体上时,并与所述二次锁的所述锁止部的前端面沿所述锁本体的轴向正对设置,以将所述二次锁保持在预组装位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一对限位臂。所述一对限位臂横向间隔设置。所述锁止部容置在所述一对限位臂之间的间隔内,并与该一对限位臂可横向阻挡配合地设置。所述锁位保持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一对限位臂。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对配端子的对配壳体。所述对配壳体包括对配壳本体及锁止配合部。所述锁止配合部自所述对配壳本体沿所述对配壳体的纵向向外突出设置。当所述对配壳本体与所述壳本体轴向对接配合时,所述锁位保持部与所述锁止配合部可轴向阻挡配合地设置,以将所述对配壳体与所述安装壳体组装一体。
优选地,当所述对配壳本体与所述壳本体轴向对接配合时,所述锁止配合部可移动至与所述锁止部纵向抵接,并纵向向上抬升所述锁止部,以解除所述锁止部与所述锁位保持部的轴向阻挡地设置。所述锁止部可移动至越过所述锁位保持部,直至与所述锁位保持部可轴向向后阻挡配合地设置,以保持在终锁位置。
优选地,所述锁止部具有至少一个锁止台阶面。所述锁止台阶面与所述锁位保持部的前端轴向及纵向阻挡配合地设置。
优选地,当所述二次锁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上时,所述锁本体的轴向与所述壳本体的轴向平行,且所述锁本体的纵向与所述壳本体的纵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及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对配壳体及对配端子。所述对配壳体包括对配壳本体及锁止配合部。所述锁止配合部自所述对配壳本体沿所述锁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所述对配壳本体与所述壳本体轴向对接配合。所述锁位保持部与所述锁止配合部可轴向阻挡配合地设置,以将所述对配壳体与所述安装壳体组装一体。所述对配端子设置在所述对配壳体上,并与所述连接端子接触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二次锁通过安装部相对于安装壳体纵向向下预组装在安装壳体上,从而便利于运输及节省组装工序。所述二次锁通过锁止部能够从预组装在安装壳体的预锁位置轴向移动至终锁位置。所述二次锁能够避免自安装壳体的轴向后端始终保持向前端推进的安装路径,便利于精简相应的构造且能够使得所述二次锁的纵向高度尺寸得到缩减而节省了纵向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二次锁在另一个视角示出了锁本体的底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与图1的二次锁组装一体的安装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安装壳体在另一个视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壳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壳体组件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壳体组件的纵向向下的投影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壳体组件沿E-E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7的壳体组件沿F-F线的剖视图。
图10为图5的壳体组件设置有对配壳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壳体组件纵向向下的投影示意图。
图12a为图11的壳体组件在对配壳体在安装初始状态时沿H-H线的剖视图。
图12b为图12a的壳体组件在对配壳体安装到位时,使得锁止配合部纵向向上抵接锁止部的示意图。
图12c为图12b的壳体组件在二次锁移动至终锁位置,使得对配壳体的锁止配合部与安装壳体的锁位保持部阻挡配合,且使得二次锁的锁止部与安装壳体的锁位保持部阻挡配合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锁101。所述二次锁101包括锁本体10、安装部30及锁止部50。所述安装部30设置在所述锁本体10,并可纵向安装至下述安装壳体200上。所述锁止部50设置在所述锁本体10上,并可与安装壳体200轴向阻挡配合。
所述锁本体10用于支撑所述二次锁101的其他结构。所述锁本体10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支撑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本体10大致呈横向延伸的板状。为减少所述二次锁101相对于安装壳体200安装至终锁位置的阻力,部分或全部所述锁本体10与所述安装壳体200间隔设置。
所述安装部30自所述锁本体10的纵向突出设置,以沿所述锁本体10的纵向方向预组装在安装壳体200上。所述安装部30可相对于安装壳体200沿轴向可往复移动地设置,从而带动所述锁止部50实现与对配壳体200的终锁锁止配合及解除终锁锁止配合。所述安装部30具体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相对于对配壳体200纵向组装及轴向移动即可。譬如,所述安装部30可以仅为相对于对配壳体200的滑槽(图中未示出)滑动的滑板或立柱。
为了增强所述二次锁101与对配壳体200组装一体的稳固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30包括支撑墙32及凸台34。所述支撑墙32自所述锁本体10沿该锁本体10的纵向向下连续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墙32为沿所述锁本体10的轴向延伸的平板状。所述凸台34自所述支撑墙32沿所述锁本体10的横向向内连续延伸设置。也即是,所述凸台34与所述支撑墙32形成一L形台阶。当然,所述凸台34与所述支撑墙32也可以形成一倒钩。相应地,所述支撑墙32的顶部设置有止挡平面,从而与对配壳体200形成稳固阻挡配合。所述凸台34与所述锁本体10正对且纵向间隔设置。也即是,所述凸台34与所述锁本体10提供对安装壳体200的纵向限位。相应地,所述凸台34、所述支撑墙34与所述锁本体10依次连接,并围成一滑槽(即U型槽)36。所述滑槽36的开口朝向所述二次锁101的内部。为了便利于组装,所述凸台34的底部设置有引导斜面34a。所述引导斜面34a自纵向安装方向向外倾斜延伸设置,从而使得所述凸台34与所述支撑墙32构造为一倒钩。
为了提升所述二次锁101与安装壳体200横向保持一体的稳固性能,所述与所述安装部30还包括横向阻挡部38。所述横向阻挡部38自所述锁本体10沿该锁本体10的纵向突出设置。所述横向阻挡部38与所述支撑墙32横向正对且间隔设置,从而与所述支撑墙32共同实现对安装壳体200的横向限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阻挡部38大致为平板状。所述横向阻挡部38与所述凸台34纵向间隔设置,从而使得所述滑槽36形成一缺口,以便利于组装至对配壳体200上。为了进一步便利于将所述二次锁101组装至安装壳体200上,所述横向阻挡部38与所述凸台34横向间隔设置,且彼此纵向间隔设置。更具体地,所述横向阻挡部38与所述凸台34横向及纵向错位设置。
所述安装部30的数量根据需要而选择,可以仅为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二次锁101与安装壳体200稳固保持一体的性能,两个(一对)所述安装部30横向间隔设置。具体地,两个所述安装部30横向正对设置,一并与所述锁本体10围成开口纵向朝下的大致U槽状。
所述锁止部50设置在所述锁本体10上,并沿该锁本体10的轴向向前连续延伸设置。所述锁止部50根据所述二次锁50整体安装至安装壳体200上,可相对于该安装壳体200沿所述锁本体10的轴向往复移动地设置。所述锁止部50的前端50a可以与对配壳体200轴向阻挡配合,以阻止对配壳体200被错误地轴向向前移动至终锁位置,从而将所述二次锁101保持在预锁位置。
所述锁止部50的具体形状结构造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阻挡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所述锁止部50的弹性形变性能以便利于解除预锁配合而移动终锁位置,所述锁止部50包括悬臂52及止挡部54。所述悬臂52设置在所述锁本体10上,并沿所述锁本体10的轴向连续延伸设置。为了进一步提升弹性形变性能,所述悬臂5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锁本体10的底面12上,并延伸至与所述锁本体10的底面12纵向间隔设置。也即是,所述悬臂52相对于所述锁本体10大致延伸为L状。所述止挡部54设置在所述悬臂52的另一端上,沿所述锁本体10的纵向向下突出设置。所述止挡部54具有前端面54a。所述前端面54a可以安装壳体200轴向向前阻挡配合,从而将所述二次锁101保持在预锁位置。所述止挡部54具有止挡面54b。所述止挡面54b可与对配壳体200轴向向后和/或纵向向下阻挡配合,从而将对配壳体200保持在终锁位置。为了增强阻挡性能,所述止挡面54b包括至少一个台阶面54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台阶面542、542b连续设置,并轴向向前倾斜设置。
为了进一步便利于所述二次锁101的拆装,所述二次锁101还包括推板70。所述推板70设置在所述锁本体10上,并沿所述锁本体10的纵向突出设置,从而便利于承受沿所述锁本体10的轴向施加的外力。当外力沿所述锁本体10的轴向施加在所述推板70上时,所述推板70带动所述二次锁101轴向往复移动地设置。所述推板70大致为平板状。
为了提升所述二次锁101的稳固性能,所述二次锁101为一体件。为了进一步便利于制造及提升电绝缘性能,所述二次锁101为注塑件。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实施例一记载的所述二次锁101组装一体的安装壳体200。
所述安装壳体200包括壳本体220及导向部240。所述壳本体220用于支撑包括导向部240在内的其他结构。所述壳本体220还可以用于支撑连接端子(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220大致为矩形块状。所述壳本体220沿所述锁本体10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壳本体220具有安装孔221。所述安装孔221轴向延伸设置,以容纳连接端子。为了与对配壳体300稳固组装一体,所述壳本体220的前端设置有安装腔2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200为注塑一体件。
请参阅图5至图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壳体组件201。所述壳体组件201包括安装壳体200及根据实施例一记载的所述二次锁101。所述二次锁101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200上。
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9,所述导向部240用于与所述安装部30组装配合,并引导所述安装部30沿所述锁本体10轴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导向部240可以为滑槽或滑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240包括沿所述锁本体10的轴向延伸的导轨241。所述导轨241用于限制所述安装部30的滑槽36的移动路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241为与所述滑槽36的矩形容纳空间相适应的长板状。为了便利于稳固的保持所述安装部30,部分或全部所述导向部240与所述锁壳本体220纵向间隔设置,并围成一缺口245。所述缺口245可以为沿所述锁本体10的轴向延伸的槽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245横向延伸至部分贯穿所述导轨241而呈一导向通孔。所述缺口245用于容纳并引导所述安装部30的所述凸台34,并使得所述凸台34与所述导向部240纵向阻挡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所述导向部240横向间隔设置,以同时引导并支撑一对所述安装部30。具体地,一对所述导向部240轴向对称设置,并使得下述一对所述安装引导槽244背对设置。
为了便利于所述安装部30安装至所述导向部240上,所述导向部240上设有安装引导槽244。所述安装引导槽244至所述导向部240的顶端纵向向下延伸,从而可以使得所述安装部30省力地滑落至预锁位置,并使得所述凸台34安装至容纳在所述缺口245内。
所述对配壳体200还包括支撑台252。所述支撑台252自所述导向部240向内横向突出设置,并与所述导向部240围成一台阶。所述横向限位部38可与所述台阶阻挡配合。相应地,所述横向限位部38设置有对配台阶382。所述对配台阶382与所述台阶阻挡配合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本体220上设置有限位台阶292。所述限位台阶292与所述支撑台252横向相对设置,并围成一限位槽。所述横向限位部38的底端384纵向突出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从而进一步增强对所述对配壳体200对所述二次锁101的支撑及限位性能。
所述安装壳体200还包括锁位保持部260。所述锁位保持部260设置在所述对配壳本体220上。所述锁位保持部260可与所述锁止部50轴向正对设置,从而实现对所述锁止部50的阻挡,从而将所述二次锁101保持在预锁位置。具体地,所述锁位保持部260与所述锁止部50的止挡部54轴向正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位保持部260具有预锁阻挡面262。所述预锁阻挡面262可与所述止挡部54的前端面54a正对且轴向阻挡配合。所述前端面54a位于所述锁止部50的前端。所述预锁阻挡面262沿所述锁本体10的横向及纵向延伸呈一平面。所述锁位保持部260还包括终锁保持面264。所述终锁保持面264受到所述止挡部54的抵接,从而保持在终锁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位保持部260为设置在下述一对限位臂272上的横梁。具体地,所述锁位保持部260的两端分别连接下述一对限位臂272的相正对的两侧壁。
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二次锁101的横向保持性能,所述安装壳体200还包括一对限位臂272。所述限位臂272设置在所述壳本体220上。一对所述限位臂272横向间隔设置,从而容纳所述锁止部50并实现对该锁止部50的横向限位阻挡。所述一对限位臂272的一端自所述壳本体220延伸设置呈一悬臂。
为了增强将所述二次锁101保持预锁组装在所述安装壳体200上的稳固性能,所述安装壳体200还包括止退部282。所述止退部282设置在所述壳本体220上,并与所述安装部30的后端和/或所述锁本体10的轴端轴向正对设置,以阻止所述二次锁101自所述安装壳体200上退出。也即是,所述止退部282阻止所述二次锁101自所述安装壳体200分离。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止退部282、284分别呈肋条状,设置在所述壳本体220的两外侧壁上,并与所述安装部30的所述支撑墙32的后端阻挡配合。进一步地,一个止退部286与所述锁止部50的悬臂52的后端52a正对设置。具体地,所述止退部286为两端分别连接一对所述限位臂272的横板状。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0及图11,作为实施例二的变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壳体组件301。与实施例二相比,所述壳体组件301还包括对配壳体300。所述对配壳体300与所述安装壳体200对配并组装一体。
所述对配壳体300包括对配壳本体310及锁止配合部330。所述对配壳本体330用于支撑对配端子302。所述锁止配合部330自所述对配壳本体310沿所述锁本体10的纵向突出设置。所述对配壳本体310与所述壳本体220轴向对接配合。所述锁位保持部260与所述锁止配合部330可轴向阻挡配合地设置,以将所述对配壳体300与所述安装壳体200组装一体。所述对配壳本体310具有轴向延伸的管腔312。所述管腔312为管壁313围成。所述管腔312用于容纳对配端子302。所述管腔312的一端为与所述安装壳体200的安装腔225对接并连通的开口。所述管腔312的另一端为安装板314所密封。所述安装部314具有大于所述管腔225的横向及纵向尺寸。
请一并参阅图12a,所述锁止配合部330为突出设置在所述管壁313外表面。所述锁止配合部330为卡扣状。所述锁止配合部330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从而便利于安装及阻挡。所述锁止配合部330具有倾斜引导面332及对配阻挡面334。所述倾斜引导面332便利于组装至使得所述对配阻挡面334与所述锁位保持部260的预锁阻挡面262阻挡配合,从而实现所述对配壳体300与所述安装壳体200组装一体。
请一并参阅图12b,所述锁止配合部330移动至与所述锁止部50纵向抵接,并纵向向上抬升所述锁止部50,以解除所述锁止部50与所述锁位保持部的轴向阻挡地设置。具体地,所述锁止配合部330纵向向上抬升所述止挡部54,并使得所述锁止配合部330的所述倾斜引导面332与所述止挡部54抵接配合。
请一并参阅图12c,所述二次锁101受到外力推动,从而使得所述止挡部54移动至与所述锁位保持部260的终锁保持面264阻挡配合。具体地,所述止挡部54的止挡面54b抵接在所述终锁保持面264上,从而增强所述锁位保持部260对所述锁止配合部330的保持力。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连接端子(未示出)及如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记载的壳体组件201(或301)。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200上。具体地,所述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安装孔22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为与对配端子302对配的公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如实施例三记载的所述对配壳体300及对配端子302。所述对配端子302容置在所述管腔312内,且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14上。所述对配端子302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所述对配端子302为公端子。
需要说明的是,如为特别指明,在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顶、低”、“一、另一”均为相对概念,仅用于结合附图以便利于说明各个部件的相对空间位置。其中,二次锁101自纵向向下(即图8中自上而下)的方向预组装至安装壳体200上,从而保持在预锁位置。然后,二次锁101自安装壳体200的后端向前端(自图8中的右侧向向左侧)推进至终锁位置。另外,图1中示出了“轴向、纵向及横向”的相对方向关系。具体地,轴向也即是对配端子302延伸及插接配合的方向,也即是图7的上下长度方向。纵向,则为图8示出的上下方向。横向,则为图7的左右宽度方向,也即是图8示出的上下方向。另外,当所述二次锁101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200上时,所述锁本体10的轴向与所述壳本体220的轴向平行,且所述锁本体10的纵向与所述壳本体220的纵向平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27)

1.一种二次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本体,所述锁本体具有轴向和纵向;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以可沿所述锁本体的纵向预组装至安装壳体并保持在该安装壳体上;及
锁止部,所述锁止部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轴向连续延伸设置,并可在所述二次锁沿所述锁本体的轴向移动时与安装壳体轴向阻挡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具有沿所述锁本体的轴向延伸的滑槽;
所述滑槽用于与安装壳体的滑轨配合设置,以使得所述二次锁相对于安装壳体可移动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包括支撑墙及凸台;
所述支撑墙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纵向连续延伸设置;
所述凸台自所述支撑墙沿所述锁本体的横向向内突出,并与所述锁本体纵向间隔设置;
所述凸台、所述支撑墙与所述锁本体围成所述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的底部设置有引导斜面,使得所述凸台与所述支撑墙构造为一倒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横向限位部,所述横向限位部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并与所述支撑墙横向正对且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锁本体的横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部包括悬臂及止挡部;
所述悬臂的一端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轴向连续延伸设置;
所述止挡部设置在所述悬臂的另一端,并沿所述锁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推板,所述推板自所述锁本体轴向突出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锁为一体件。
10.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4、6、7、8或9所述的二次锁;及
安装壳体,用于支撑连接端子;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壳本体及导向部;
所述壳本体具有轴向;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并沿所述壳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
所述安装部自所述锁本体的纵向可安装至所述导向部上,并可沿所述壳本体的轴向往复移动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包括沿所述壳本体的轴向延伸的导轨;
所述安装部设置有滑槽;
所述滑槽可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使所述二次锁沿所述导轨可移动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包括支撑墙及凸台;
所述支撑墙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纵向连续延伸设置;
所述凸台自所述支撑墙沿所述锁本体的横向向内突出,并与所述锁本体纵向间隔设置;
所述凸台、所述支撑墙与所述锁本体围成所述的滑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锁还包括横向限位部;
所述横向限位部自所述锁本体沿该锁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并与所述支撑墙横向正对且间隔设置;
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横向限位部与所述支撑墙之间,以可彼此横向阻挡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支撑台;
所述支撑台自所述导向部向内横向突出设置,并与所述导向部围成一台阶;
所述横向限位部可与所述台阶阻挡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限位部设置有对配台阶;
所述对配台阶与所述台阶阻挡配合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本体上设置有限位台阶;
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支撑台横向相对设置,并围成一限位槽;
所述横向限位部的底端纵向突出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导轨与所述壳本体纵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壳本体围成一缺口;
所述缺口沿所述锁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
所述安装部包括凸台;
所述凸台沿所述锁本体的横向向内突出延伸至所述缺口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
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引导槽;
所述引导槽自所述导向部的顶端纵向向下延伸设置,用以引导所述凸台自所述引导槽安装至所述缺口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止退部;
所述止退部设置成:当所述二次锁安装在所述壳本体上时,与所述二次锁的后端轴向正对设置,以阻止所述二次锁自所述安装壳体上退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锁位保持部;
所述锁位保持部设置成:当所述二次锁安装在所述壳本体上时,并与所述二次锁的所述锁止部的前端面沿所述锁本体的轴向正对设置,以将所述二次锁保持在预组装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一对限位臂;
所述一对限位臂横向间隔设置;
所述锁止部容置在所述一对限位臂之间的间隔内,并与该一对限位臂可横向阻挡配合地设置;
所述锁位保持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一对限位臂。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配壳体,用于支撑对配端子;所述对配壳体包括对配壳本体及锁止配合部;
所述锁止配合部自所述对配壳本体沿所述对配壳体的纵向向外突出设置;
当所述对配壳本体与所述壳本体轴向对接配合时,所述锁位保持部与所述锁止配合部可轴向阻挡配合地设置,以将所述对配壳体与所述安装壳体组装一体。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对配壳本体与所述壳本体轴向对接配合时,所述锁止配合部可移动至与所述锁止部纵向抵接,并纵向向上抬升所述锁止部,以解除所述锁止部与所述锁位保持部的轴向阻挡地设置;
所述锁止部可移动至越过所述锁位保持部,直至与所述锁位保持部可轴向向后阻挡配合地设置,以保持在终锁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部具有至少一个锁止台阶面;
所述锁止台阶面与所述锁位保持部的前端轴向及纵向阻挡配合地设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二次锁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上时,所述锁本体的轴向与所述壳本体的轴向平行,且所述锁本体的纵向与所述壳本体的纵向平行。
26.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9、21,或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及
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壳本体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配壳体,所述对配壳体包括对配壳本体及锁止配合部;
所述锁止配合部自所述对配壳本体沿所述锁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
所述对配壳本体与所述壳本体轴向对接配合;
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锁位保持部;
所述锁位保持部与所述锁止配合部可轴向阻挡配合地设置,以将所述对配壳体与所述安装壳体组装一体;及
对配端子,所述对配端子设置在所述对配壳体上,并与所述连接端子接触电连接。
CN201720759435.3U 2017-06-27 2017-06-27 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8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9435.3U CN207098170U (zh) 2017-06-27 2017-06-27 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9435.3U CN207098170U (zh) 2017-06-27 2017-06-27 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8170U true CN207098170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54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5943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8170U (zh) 2017-06-27 2017-06-27 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817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9231A (zh) * 2018-05-21 2018-11-2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合
CN108879211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插件
CN108879164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插件
CN108879165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插件
CN109546442A (zh) * 2018-11-29 2019-03-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自动锁止的汽车线束插件
CN109586088A (zh) * 2018-11-29 2019-04-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接精准的汽车线束插件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9231A (zh) * 2018-05-21 2018-11-2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合
CN108879211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插件
CN108879164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插件
CN108879165A (zh) * 2018-06-29 2018-11-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插件
CN108879211B (zh) * 2018-06-29 2019-06-2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插件
CN108879164B (zh) * 2018-06-29 2019-06-2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插件
CN109546442A (zh) * 2018-11-29 2019-03-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自动锁止的汽车线束插件
CN109586088A (zh) * 2018-11-29 2019-04-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接精准的汽车线束插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98170U (zh) 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CN102035099B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9231346B2 (en) Connector
CN102163774B (zh) 连接器
US7204725B2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KR101788953B1 (ko) 커넥터
CN105576445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8858245B2 (en) Leakage protection socket with integrated baffle locking mechanism
US1044696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CN103378448B (zh) 连接器
KR101590735B1 (ko) 전기 커넥터
KR101984038B1 (ko) 케이블 커넥터와 실장 커넥터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및 이에 이용하는 커넥터
CN108376851B (zh) 带止动件的连接器
KR20110066103A (ko) 레버 커넥터
CN101901993B (zh) 线缆连接器
US2009021530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led device thereon
US9673561B2 (en) Connector and structure for fixing connector to wiring harness
CN1855635A (zh) 连接器
CN1196835A (zh) 具有双重锁定件的电连接器
CN107681299A (zh) 电子卡连接器
JP3097806B2 (ja) 端子挿入装置
US20100291789A1 (en) Connector-mounting construction
US7431596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old removal hole
EP1523072B1 (en) A connector, a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CN104641518B (zh) 可插接的过电压防护放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