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8855U - 一种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8855U
CN207068855U CN201720915313.9U CN201720915313U CN207068855U CN 207068855 U CN207068855 U CN 207068855U CN 201720915313 U CN201720915313 U CN 201720915313U CN 207068855 U CN207068855 U CN 207068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arrier
lead district
lead
district
cov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153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燕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ingyu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153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8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8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8855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3847 priority patent/WO2019019716A1/zh
Priority to TW107210016U priority patent/TWM569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28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 H01L23/31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 H01L23/49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wire-like arrangements or pins or r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semiconductor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having a PN or PIN j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屏,包括:引线区,其中:所述引线区包含第一引线区以及第二引线区;所述第一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互不接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显示屏引线区中的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可以分别覆盖绝缘层,且绝缘层之间互不接触,这样,在正极引线或负极引线上覆盖的绝缘层脱落时,不会影响其他绝缘层脱落,进而避免正极引线与负极引线相互接触,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有效降低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电腐蚀的几率,提高产品的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
背景技术
PMOLED(英文全称:Pass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中文名称:被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是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的一种,具有自发光、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制作过程较简单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显示以及照明领域。
通常,针对PMOLED显示屏而言,在制作PMOLED显示屏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绝缘胶对显示屏引线区中的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进行绝缘,以保证在对引线区通电后,显示屏可以正常发光显示。具体地,可以将绝缘胶均匀地涂抹在引线区的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上,使得引线区上覆盖有一整块的绝缘层,进而实现对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的绝缘。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一整块的绝缘层而言,绝缘层的一部分区域脱落后,很容易导致整块绝缘层脱落,在整块绝缘层脱落的情况下,引线区的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很容易相互接触,这样,在对引线区通电后,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很容易被损坏并出现电腐蚀的现象,造成显示屏显示异常,产品良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绝缘胶对显示屏引线区中的引线绝缘后,在绝缘层脱离时,容易造成引线区的引线电腐蚀,导致显示屏显示异常,产品良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引线区,其中:
所述引线区包含第一引线区以及第二引线区;
所述第一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互不接触。
优选地,所述引线区包含一个所述第一引线区,所述第一引线区上覆盖有所述第一绝缘层,或,所述引线区包含多个所述第一引线区,每一个所述第一引线区上分别覆盖有所述第一绝缘层;
所述引线区包含一个所述第二引线区,所述第二引线区上覆盖有所述第二绝缘层,或,所述引线区包含多个所述第二引线区,每一个所述第二引线区上分别覆盖有所述第二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的所述第一引线区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的所述第二引线区的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线区为所述引线区中正极引线所在的区域,所述第二引线区为所述引线区中负极引线所在的区域;或,
所述第一引线区为所述引线区中负极引线所在的区域,所述第二引线区为所述引线区中正极引线所在的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不小于0.01毫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范围为3.1微米至3.9微米,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范围为3.1微米至3.9微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使用的绝缘胶为有机绝缘胶或无机绝缘胶,所述第二绝缘层使用的绝缘胶为有机绝缘胶或无机绝缘胶。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包括引线区,其中:所述引线区包含第一引线区以及第二引线区;所述第一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互不接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显示屏引线区中的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可以分别覆盖绝缘层,且绝缘层之间互不接触,这样,在正极引线或负极引线上覆盖的绝缘层脱落时,不会影响其他绝缘层脱落,进而避免正极引线与负极引线相互接触,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有效降低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电腐蚀的几率,提高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在制作PMOLED显示屏的过程中,通常可以使用绝缘胶对显示屏引线区中的引线(包括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进行绝缘处理。在使用绝缘胶对引线区的引线进行绝缘处理后,引线区的引线上会覆盖有绝缘胶形成的一整块绝缘层。
如图1所示,显示屏包含引线区以及非引线区(图1中未示出非引线区),所述引线区中可以包含正极引线11以及负极引线12。针对所述引线区而言,在使用绝缘胶对所述引线区进行绝缘处理后,所述引线区的正极引线11以及负极引线12上覆盖有一整块的绝缘层13(图1中的灰色部分),绝缘层13可以起到对正极引线11以及负极引线12绝缘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绝缘层13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局部脱落的现象,此时,由于绝缘层13是一整块的绝缘层,因此,很容易造成整块绝缘层的脱落。在绝缘层13脱落后,正极引线11以及负极引线12在未被绝缘的情况下,很容易相互接触。这样,在对正极引线11以及负极引线12进行通电时(例如,对显示屏进行老炼处理时通电),由于正极引线11以及负极引线12相互接触,容易造成正极引线11以及负极引线12的电腐蚀,进而导致显示屏显示异常,产品良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引线区,其中:所述引线区包含第一引线区以及第二引线区;所述第一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互不接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显示屏引线区中的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可以分别覆盖绝缘层,且绝缘层之间互不接触,这样,在正极引线或负极引线上覆盖的绝缘层脱落时,不会影响其他绝缘层脱落,进而避免正极引线与负极引线相互接触,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有效降低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电腐蚀的几率,提高产品的良率。
下面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可以是PMOLED显示屏,也可以是其他使用绝缘胶对引线区中的引线进行绝缘的显示屏,不做具体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PMOLED显示屏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屏如下所示。
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屏可以包括引线区以及非引线区(图2中未示出非引线区),其中,所述引线区可以包含第一引线区21以及第二引线区22,所述非引线区可以包含所述显示屏的有效显示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引线区21可以是所述引线区中正极引线所在的区域,第二引线区22可以是所述引线区中负极引线所在的区域;或者,第一引线区21可以是所述引线区中负极引线所在的区域,第二引线区22是所述引线区中正极引线所在的区域,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图2中可以以第一引线区21是所述引线区中正极引线所在的区域,以及第二引线区22是所述引线区中负极引线所在的区域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引线区21上可以覆盖有第一绝缘层23(图2中深色阴影部分),第二引线区22上可以覆盖有第二绝缘层24(图2中浅色阴影部分),其中,第一绝缘层23与第二绝缘层24之间互不接触。也就是说,用于对所述引线区中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进行绝缘的绝缘层不再是一整块,而是可以按照引线的类型(即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使用互不接触的多个绝缘层分别对引线进行绝缘。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将用于对所述引线区中的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进行绝缘的绝缘层分块处理(即分为第一绝缘层23以及第二绝缘层24),分块后的绝缘层互不接触,并使用分块后的绝缘层分别对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进行绝缘,这样,可以在其中一块绝缘层脱落时,不影响其他绝缘层脱落,进而保证所述正极引线以及所述负极引线不会由于绝缘层的脱落相互接触,极大降低了引线被电腐蚀的几率,提高产品的良率。
例如,图2中,第一绝缘层23脱落掉后,第二绝缘层24不会脱落,这样,由于第二绝缘层24没有脱落,即使第一引线区21中的引线未被绝缘,第一引线区21中的引线也不会与第二引线区22中的引线相接触,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引线区21中的引线被电腐蚀,提高产品的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引线区包含的所述第一引线区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引线区可以是互不接触的),所述引线区包含的所述第二引线区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引线区可以是互不接触的),那么,为了有效避免所述引线区中的引线电腐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针对所述第一引线区,若所述引线区包含一个所述第一引线区,则所述第一引线区上可以覆盖有所述第一绝缘层;若所述引线区包含多个所述第一引线区,则每一个所述第一引线区上可以分别覆盖有所述第一绝缘层。
针对所述第二引线区,若所述引线区包含一个所述第二引线区,则所述第二引线区上可以覆盖有所述第二绝缘层;若所述引线区包含多个所述第二引线区,则每一个所述第二引线区上可以分别覆盖有所述第二绝缘层。
例如,图2中第一引线区21的个数是一个,第二引线区22的个数是两个,那么,第一引线区21上可以覆盖有第一绝缘层23,每一个第二引线区22上分别覆盖有第二绝缘层24。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在引线区上覆盖绝缘层时,针对同一个引线区,其上覆盖的绝缘层可以包含多个绝缘块,两个相邻的绝缘块之间可以相互接触,但是,其中一个绝缘块脱落并不会影响其相邻的绝缘块,这样,针对同一个引线区而言,可以更为有效地对其中的引线进行绝缘。
如图3所示,图3中第一绝缘层23可以包含两个相互接触的绝缘块231和绝缘块232,其中,绝缘块231以及绝缘块232的大小相同,并且,对称覆盖在第一引线区21上,对第一引线区21中的引线起绝缘作用。其中,在绝缘块231脱落时,并不影响绝缘块232,这样,可以有效地对第一引线区21中的引线进行绝缘。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3的形状可以与第一引线区21的形状相同,第二绝缘层24的形状可以与第二引线区22的形状相同,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第一绝缘层23与第二绝缘层24之间互不接触,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第一绝缘层23能够覆盖在第一引线区21上,并对第一引线区21的引线进行绝缘,第二绝缘层24能够覆盖在第二引线区22上,并对第二引线区22的引线进行绝缘。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3与第二绝缘层24之间可以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可以不小于0.01毫米(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第一绝缘层23与第二绝缘层24之间互不接触。
第一绝缘层23使用的绝缘胶的可以是有机绝缘胶(例如PI胶),也可以是无机绝缘胶(例如氧化硅胶),第二绝缘层24使用的绝缘胶可以是有机绝缘胶,也可以是无机绝缘胶,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种优选地方式,第一绝缘层23以及第二绝缘层24所使用的绝缘胶可以均为PI胶。
第一绝缘层23的厚度可以与第二绝缘层24的厚度相同。其中,第一绝缘层23的厚度(即第二绝缘层24的厚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原因是:若第一绝缘层23的厚度过小,则第一绝缘层23容易断裂;若第一绝缘层23的厚度过大,则不易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加工。
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地方式,第一绝缘层23的厚度范围可以在3.1微米至3.9微米之间,第二绝缘层24的厚度范围也可以在3.1微米至3.9微米之间。考虑实际应用,第一绝缘层23以及第二绝缘层24的厚度可以均为3.2μm±0.1μm。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包括:引线区,其中:所述引线区包含第一引线区以及第二引线区;所述第一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互不接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显示屏引线区中的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可以分别覆盖绝缘层,且绝缘层之间互不接触,这样,在正极引线或负极引线上覆盖的绝缘层脱落时,不会影响其他绝缘层脱落,进而避免正极引线与负极引线相互接触,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有效降低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电腐蚀的几率,提高产品的良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线区,其中:
所述引线区包含第一引线区以及第二引线区;
所述第一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引线区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互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区包含一个所述第一引线区,所述第一引线区上覆盖有所述第一绝缘层,或,所述引线区包含多个所述第一引线区,每一个所述第一引线区上分别覆盖有所述第一绝缘层;
所述引线区包含一个所述第二引线区,所述第二引线区上覆盖有所述第二绝缘层,或,所述引线区包含多个所述第二引线区,每一个所述第二引线区上分别覆盖有所述第二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的所述第一引线区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的所述第二引线区的形状相同。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线区为所述引线区中正极引线所在的区域,所述第二引线区为所述引线区中负极引线所在的区域;或,
所述第一引线区为所述引线区中负极引线所在的区域,所述第二引线区为所述引线区中正极引线所在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不小于0.01毫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范围为3.1微米至3.9微米,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范围为3.1微米至3.9微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层使用的绝缘胶为有机绝缘胶或无机绝缘胶,所述第二绝缘层使用的绝缘胶为有机绝缘胶或无机绝缘胶。
CN201720915313.9U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显示屏 Active CN207068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5313.9U CN207068855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显示屏
PCT/CN2018/083847 WO2019019716A1 (zh) 2017-07-26 2018-04-20 一种显示屏
TW107210016U TWM569870U (zh) 2017-07-26 2018-07-24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5313.9U CN207068855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8855U true CN207068855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6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15313.9U Active CN207068855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8855U (zh)
TW (1) TWM569870U (zh)
WO (1) WO20190197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19716A1 (zh) * 2017-07-26 2019-01-31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7074B2 (ja) * 2002-05-31 2007-1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080017773A (ko) * 2006-08-22 2008-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연성부재
CN101833905A (zh) * 2010-02-02 2010-09-15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装置
CN207068855U (zh) * 2017-07-26 2018-03-02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19716A1 (zh) * 2017-07-26 2019-01-31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9870U (zh) 2018-11-11
WO2019019716A1 (zh)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6214B (zh) 柔性显示装置的模组结构和柔性触控显示装置
CN102967975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943787B (zh) 一种oled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9359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14859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05607366B (zh) 防静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基板
CN204204861U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485351A (zh) 一种柔性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28493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EP3333891A1 (en) Array substrate having conductive planarization lay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6293200A (zh) 一种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057818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055147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CN207068855U (zh) 一种显示屏
CN104062814B (zh) 一种像素电极层、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779830A (zh) 一种金属氧化物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50775A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05015860U (zh) 触控面板
CN110112150A (zh) 阵列基板、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204167324U (zh) 一种oled显示器
CN101894857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8493354B (zh) Oled基板及显示装置
KR102166869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CN104656987A (zh) 具有金属网格的透明导电结构
US9082727B2 (en) Touch detecting structure,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detect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300 No. 188 Feng Feng Road, hi tech Zone, Jiangsu, Kunshan

Patentee after: Suzhou Qingyu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No. 188 Feng Feng Road, Kunshan hi tech Zone,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Visionox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