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5147A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5147A
CN106055147A CN201610355428.7A CN201610355428A CN106055147A CN 106055147 A CN106055147 A CN 106055147A CN 201610355428 A CN201610355428 A CN 201610355428A CN 106055147 A CN106055147 A CN 106055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ant
gap
touch
vacant pie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54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5147B (zh
Inventor
郑启涛
胡明
张明
许世峰
朱雨
田新斌
刘纯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554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5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5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51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3784 priority patent/WO2017202069A1/zh
Priority to US15/558,747 priority patent/US1064955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5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5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属于触控面板制造领域。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黑矩阵位于衬底基板边缘的环形区域;形成有黑矩阵的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透明导电图形,透明导电图形的外边缘和黑矩阵的内边缘存在重叠区域,透明导电图形包括: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Rx,以及多个空置块,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相互绝缘;其中,位于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可视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本发明能够解决触控面板的触摸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实现改善触控面板的触摸效果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用于触控面板的制造。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单片式触控面板(英文:One Glass Solution;简称:OGS)是在衬底基板(通常为保护玻璃)上依次形成黑矩阵(英文:Black Matrix;简称:BM)、氧化铟锡(英文:Indium TinOxide;简称:ITO)图形所得到的触控面板。
目前的OGS中的ITO图形包括: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Rx,以及多个空置(Dummy)块,也称独立块,该多个Dummy块用于调节Tx和Rx之间的互电容,改善可视区域(英文:View Area;简称:VA)的光学效果。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相互绝缘,且形成多个十字结构,每个十字结构以及位于该十字结构四角的Dummy区内的多个Dummy块组成一个触控单元。通常一个Dummy区内设置三个相互间隔的Dummy块。
但是,由于BM材质中含有碳元素,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因而形成有BM的区域比VA更易发生静电击穿(英文:Electro-Static discharge;简称:ESD)现象,使得形成有BM的区域(简称:BM区)中,Tx或Rx与Dummy块更容易发生短路(Short),从而影响Tx和Rx电容的大小,进而影响触控面板的触摸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的触摸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衬底基板边缘的环形区域;
形成有所述黑矩阵的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透明导电图形,所述透明导电图形的外边缘和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缘存在重叠区域,所述透明导电图形包括: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Rx,以及多个空置块,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相互绝缘;
其中,所述空置区中位于所述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均大于位于所述可视区域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
可选的,所述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形成多个十字结构,每个十字结构以及位于所述十字结构四角的空置区内的多个空置块组成一个触控单元;
其中,每个位于所述重叠区域中的第一空置区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均大于位于所述可视区域的第二空置区中空置块的分布密度,所述第一空置区域和所述第二空置区在不同触控单元中的相对位置相同。
可选的,所述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大于30um。
可选的,所述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为100um。
可选的,所述透明导电图形中任一图形单元的边角为圆角。
可选的,所述重叠区域中的多个空置块的面积从远离到靠近主触控线依次减小,所述主触控线为Tx或Rx。
可选的,所述透明导电图形为轴对称图形,且存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可选的,第一空置块为所述重叠区域中与第一主触控线相邻的空置块,所述第一主触控线为所述Tx和所述Rx的某一个,
围绕所述第一空置块的间隙包括:所述第一空置块与所述的第一主触控线形成的间隙、所述第一空置块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一空置块与黑矩阵的内边界形成的第二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主触控线的设置方向,所述第一间隙从所述透明导电图形的边界延伸出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界预设距离,所述第二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界,所述预设距离与所述可视区域中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透明导电图形还包括翅膀线,所述翅膀线为从第二主触控线上延伸出的,且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主触控线的设置方向不同的从触控线,所述第二主触控线为所述Tx和所述Rx的某一个,
第二空置块为所述重叠区域中与所述第二主触控线、所述翅膀线均相邻的空置块,第三空置块为所述重叠区域中与所述第二主触控线不相邻且与所述翅膀线均相邻的空置块,
围绕所述第二空置块的间隙包括:所述第二空置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主触控线、所述翅膀线形成的间隙、所述第二空置块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三间隙,以及所述第二空置块与黑矩阵的内边界形成的第四间隙;
围绕所述第三空置块的间隙包括:所述第三空置块与所述翅膀线形成的间隙和所述第三空置块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五间隙;
其中,所述第三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主触控线的设置方向,所述第三间隙从所述翅膀线与所述第二空置块的间隙处开始,直至延伸出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界预设距离终止,所述第四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界,所述第五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翅膀线的设置方向,所述预设距离与所述可视区域中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透明导电图形由氧化铟锡ITO制成。
可选的,所述衬底基板为透明玻璃。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衬底基板边缘的环形区域;
形成有所述黑矩阵的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透明导电图形,所述透明导电图形的外边缘和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缘存在重叠区域,所述透明导电图形包括: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Rx,以及多个空置块,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相互绝缘;
其中,所述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大于30um。
可选的,所述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为100u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由于透明导电图形中存在位于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可视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由于位于重叠区域W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较大,也即是,在单位面积中,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个数较多,重叠区域中的每个空置块的面积相对较小,在Tx或Rx与空置块发生短路时,由于BM区上,空置块的面积较小,对Tx和Rx电容的大小的影响较弱,从而有效减少了对触控面板的触摸效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未对BM进行阴影标示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全部区域位于图1-1中VA的触控单元L1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6分别存在部分区域为位于图1所示的重叠区域的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触控单元L2、L3、L4和L5的结构示意图;
图7至图10为存在部分区域分别位于图1所示的重叠区域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的触控单元L6、L7、L8和L9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带有翅膀线的透明触控电极的触控单元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翅膀线的透明触控电极的触控单元的局部示意图;
图13是一种传统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形成BM的衬底基板的截面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形成BM的衬底基板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10的结构示意图,触控面板10包括:
衬底基板(图1-1中未标示),该衬底基板可以为透明玻璃。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有BM101,BM101位于衬底基板边缘的环形区域(图1-1中的阴影区域)。
形成有BM101的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透明导电图形102(图1-1中虚线框中的图形),透明导电图形102的外边缘和BM的内边缘存在重叠区域W,为了更为清晰地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图1-2为图1-1中未对BM进行阴影标示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透明导电图形102包括: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Tx1021和多条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Rx1022,以及多个空置块1023,多条横向设置的Tx1021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1022相互绝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Tx1021和Rx1022可以是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的同层设置的图形,通过设置间隙使两者绝缘。进一步的,透明导电图形102还包括:多个导电桥1024,该多个导电桥用于连接该多个横向设置的Tx。
其中,位于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VA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本发明实施例中,空置块的分布密度指的是在单位面积内空置块分布的紧密程度。单位面积内空置块的个数越多,其分布密度越大。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透明导电图形中存在位于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VA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由于位于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较大,也即是,在单位面积中,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个数较多,重叠区域中的每个空置块的面积相对较小,在Tx或Rx与空置块发生短路时,由于BM区上,空置块的面积较小,对Tx和Rx电容的大小的影响较弱,从而有效减少了对触控面板的触摸效果的影响。
进一步的,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形成多个十字结构M。如图2所示,每个十字结构M以及位于十字结构M四角的空置区N(该空置区类似于矩形区,图2以矩形虚线框示意性标出)内的多个空置块1023组成一个触控单元。示例的,透明导电图形102可以由ITO制成。可选的,透明导电图形102为轴对称图形,且存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对称轴。如图1-2所示,该透明导电图形102近似于矩形,这样可以保证触控面板的光学性能的一致性。
如图1-2所示,空置区中位于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均大于位于VA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例如,图1-2中位于重叠区域W中的的部分空置区N1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VA的空置区N2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本发明实施例中,VA也即是透明导电图形上除重叠区域之外的区域。
实际应用中,位于重叠区域中的可以是一个空置区的部分或全部,图1-1和图1-2是以位于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区均为部分空置区为例进行说明的。并且,透明导电图形102中的Tx和Rx的个数是根据触控面板的尺寸来适应性设置的,图1-1和图1-2只是以3个Tx和3个Rx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规律通常是空置块的面积正相关于该空置块与主触控线的距离,也即是,空置块越靠近主触控线,其面积越小。该主触控线可以为Tx或Rx。优选的,该重叠区域中的多个空置块的面积从远离到靠近主触控线依次减小。由于靠近主触控线的空置块的面积较小,当主触控线与该空置块发生短路时,对Tx和Rx电容的大小的影响较弱,从而有效减少了对触控面板的触摸效果的影响。
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透明导电图形的空置块的形状各异,通常是不规则形状,不一定能保证重叠区域中的多个空置块的面积从远离到靠近触控线依次减小。因此,通常保证重叠区域中靠近触控线的空置块的面积小于预设面积即可,该预设面积为在该空置块与触控线短路时,对Tx和Rx电容的大小的影响小于预设程度时,对应的面积。
图2至图10均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为全部区域位于图1-1中VA的触控单元L1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1可以看出,全部区域位于VA的触控单元的结构相同,均与触控单元L1的结构相同;图3至图6分别存在部分区域为位于图1所示的重叠区域的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触控单元L2、L3、L4和L5的结构示意图;图7至图10为存在部分区域分别位于图1所示的重叠区域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的触控单元L6、L7、L8和L9的结构示意图。
透明触控电极102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带有翅膀(wing)线的透明触控电极和不带有翅膀线的透明触控电极。其中,图1-1至图10中的透明触控电极102均为带有翅膀线的透明触控电极,由图1-1至图10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透明触控电极102还可以包括翅膀(wing)线,该翅膀线为从某一主触控线上延伸出的,且设置方向与该某一主触控线的设置方向不同的从触控线,该某一主触控线为Tx和Rx的某一个。设置有翅膀线的透明触控电极102的整体电阻较小,触控单元的衔接更顺畅。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带有翅膀线的透明触控电极的触控单元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一空置块为重叠区域中与第一主触控线相邻的空置块,第一主触控线为Tx和Rx的某一个,围绕第一空置块的间隙包括:第一空置块与第一主触控线形成的间隙、第一空置块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一间隙,以及第一空置块与BM的内边界形成的第二间隙。该相邻的空置块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示例的,假设图11中第一主触控线为Tx,第一空置块为A,围绕第一空置块A的间隙包括:第一空置块A与第一主触控线Tx形成的间隙a1、第一空置块A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一间隙a2,以及第一空置块A与BM的内边界形成的第二间隙a3。
示例的,假设图11第一主触控线为Rx,第一空置块为B,围绕第一空置块B的间隙包括:第一空置块B与第一主触控线Rx形成的间隙b1、第一空置块B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一间隙b2,以及第一空置块B与BM的内边界形成的第二间隙b3。
其中,第一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主触控线的设置方向,第一间隙从透明导电图形的边界延伸出BM的内边界预设距离,第二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BM的内边界,该预设距离与VA中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相等,通常为30um。这样可以保证VA的光学均匀性并且减少ESD的发生。该第二间隙的两个边界分别和BM的内边界存在一定距离,其中靠近VA的边界与BM的内边界的距离为上述预设距离F,另一个边界与该BM的内边界的距离可以为30um至90um,优选为30um。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翅膀线的透明触控电极的触控单元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2所示,透明导电图形还包括翅膀线,翅膀线为从第二主触控线上延伸出的,且设置方向与第二主触控线的设置方向不同的触控线,第二主触控线为Tx和Rx的某一个。
第二空置块为重叠区域中与第二主触控线、翅膀线均相邻的空置块,第三空置块为重叠区域中与第二主触控线不相邻且与翅膀线均相邻的空置块。
围绕第二空置块的间隙包括:第二空置块分别与第二主触控线、翅膀线形成的间隙、第二空置块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三间隙,以及第二空置块与BM的内边界形成的第四间隙;围绕第三空置块的间隙包括:第三空置块与翅膀线形成的间隙和第三空置块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五间隙。
示例的,假设图12假设第二主触控线为Tx,第二空置块为C,第三空置块为D,翅膀线为Tw,围绕第二空置块C的间隙包括:第二空置块C分别与第二主触控线Tx、翅膀线Tw形成的间隙c1、第二空置块C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三间隙c2,以及第二空置块C与BM的内边界形成的第四间隙c3;围绕第三空置块D的间隙包括:第三空置块D与翅膀线Tw形成的间隙d1和第三空置块D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五间隙d2。
其中,第三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主触控线的设置方向,第三间隙从翅膀线与第二空置块的间隙处开始,直至延伸出BM的内边界预设距离终止,第四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BM的内边界,第五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翅膀线的设置方向,该预设距离与VA中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相等,通常为30um。这样可以保证VA的光学均匀性并且减少ESD的发生。该第四间隙的两个边界分别和BM的内边界存在一定距离,其中靠近VA的边界与BM的内边界的距离为上述预设距离F,另一个边界与该BM的内边界的距离可以为30um至90um,优选的为30um。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重叠区域中与第二主触控线不相邻且与翅膀线均相邻的第三空置块,围绕其的间隙也可以不存在与翅膀线的设置方向平行的间隙,只要保证该第三空置块的面积较小即可,例如,图12中,第三空置块也可以为E,则第三空置块E与翅膀线形成的间隙e1和第三空置块E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五间隙e2,该第五间隙e2与翅膀线的设置方向不平行。
进一步的,在带有翅膀线的透明触控电极的触控单元中,如果有的触控单元的空置块仅与Tx或Rx相邻,该空置块的结构可以参考图11所示的第一空置块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采用图11和图12所示的空置块的构图方式来形成透明导电图形,可以保证与主触控线的相邻的空置块的面积较小,对Tx和Rx电容的大小的影响小于预设程度。并且形成该透明导电图形只需在构图工艺中将掩膜版的透光区域或不透光区域的形状进行调整,就可以得到该透明导电图形了。
进一步的,在存在翅膀线且实际允许的情况下,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规律也可以包括空置块的面积正相关于该空置块与翅膀线的距离,也即是,空置块越靠近翅膀线,其面积越小。
如图13所示,图13是一种传统的触控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为了图13的清晰,未对BM进行阴影标示),触控面板20包括: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有BM,BM位于衬底基板边缘的环形区域;形成有BM的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透明导电图形201,透明导电图形201的外边缘和BM的内边缘存在重叠区域,透明导电图形201包括: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Rx,以及多个空置块,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相互绝缘,且形成多个十字结构。每个十字结构以及位于十字结构四角的空置区内的多个空置块组成一个触控单元;透明导电图形201中每个触控单元L0的结构相同,相关技术中,通常将触控单元称为Pixel(英文:像素),图13的透明导电图形201实际上是由同一个Pixel阵列而来。示例的,每个触控单元L0的结构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触控单元的结构L1。
因此,将图1-1、图1-2或图3至图10中提供的触控单元与图13提供的触控单元进行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中,BM与透明导电图形的重叠区域中空置块的分布密度明显大于传统的触控面板20的分布密度。也即是,在单位面积中,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个数较多,每个空置块的面积相对较小,在Tx或Rx与空置块发生短路时,由于BM区上,空置块的面积较小,对Tx和Rx电容的大小的影响较弱,从而有效减少了对触控面板的触摸效果的影响。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改变的是透明导电图形的非显示区域上的空置块的结构,不影响其VA的显示。
传统的触控面板20中,为了改善VA的光学效果,VA中相邻的各个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通常为30um(微米),为了保证触控面板整体结构的均一性,透明导电图形上所有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均设置为固定的宽度,也即是30um。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形单元可以为构成透明导电图形的最小独立图形,如空置块、Tx等。
但是,发明人经过多次的实验证实,在透明导电图形和BM的重叠区域中,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越大,产生短路的概率越低,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该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可以大于30um。这样会有效降低重叠区域短路的概率。
但是,实际应用中,BM区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增大时,单个触控单元的节点互容值会增大,当间隙宽度过大时(例如大于100um),节点电容值的增大过多,这样BM区的节点电容值普遍比VA的节点电容值大很多,导致透明导电图形的均匀性差,影响触控面板边缘区域的触摸性能。由于与Tx、Rx分别连接的驱动集成电路(英文: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芯片所能支持的间隙宽度的上限为100um(也即是,在间隙宽度为100um以内时,节点电容值在驱动IC芯片的可接受范围内,此时对触控面板边缘区域的触摸性能影响不大),为了保证驱动IC芯片的有效驱动,优选的,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10中,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为100um。VA的间隙宽度依然可以为30um。
需要说明的是,导体表面有电荷堆积时,电荷密度与导体表面的形状有关,由于尖锐处曲率大,电力线密集,电荷密度在平缓的部位小,在尖的部位最大。因此,导体的尖端容易聚集电荷,当电荷密度达到一定的量值后,电荷产生的电场会很大,就容易会出现尖端放电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尖端放电现象的产生,透明导电图形中任一图形单元的边角为圆角,而圆角相对于尖锐的锐角,其曲率较小,实现图形的平滑过渡,能够减少电荷聚集,避免尖端放电现象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透明导电图形中存在位于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VA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由于位于重叠区域W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较大,也即是,在单位面积中,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个数较多,重叠区域中的每个空置块的面积相对较小,在Tx或Rx与空置块发生短路时,由于BM区上,空置块的面积较小,对Tx和Rx电容的大小的影响较弱,从而有效减少了对触控面板的触摸效果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如图15所示,该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301、在衬底基板上形成BM,该BM位于衬底基板边缘的环形区域。
示例的,可以通过沉积或涂覆工艺在衬底基板上形成BM层,再对该BM层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处理得到BM。其中,一次构图工艺可以包括光刻胶涂覆、曝光、显影、刻蚀和光刻胶剥离等工艺。
形成BM101的衬底基板103的截面视图如图16所示,俯视图如图17所示。
步骤302、在形成有BM的衬底基板上形成透明导电图形,透明导电图形的外边缘和BM的内边缘存在重叠区域,透明导电图形包括: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Rx,以及多个空置块,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相互绝缘。
示例的,可以通过沉积或涂覆工艺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透明导电层,再对该透明导电层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处理得到透明导电图形。其中,一次构图工艺可以包括光刻胶涂覆、曝光、显影、刻蚀和光刻胶剥离等工艺。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302之前或步骤3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多个导电桥,该多个导电桥用于连接该多个横向设置的Tx,该多个横向设置的Tx能够通过该导电桥进行信号的传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5次构图工艺,也称5mask(中文:掩膜),或者6次构图工艺,也称6mask,形成该触控面板。在通过5次构图工艺形成该触控面板的场景中,该导电桥由金属(Metal)材质形成;在通过6次构图工艺形成该触控面板的场景中,该导电桥由ITO材质形成,与透明导电图形的形成材质相同。具体的构图工艺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形成导电桥和透明导电层的衬底基板俯视图可以如图1-1或图1-2所示。
其中,位于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VA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形成多个十字结构,每个十字结构以及位于十字结构四角的空置区内的多个空置块组成一个触控单元。其中,每个位于重叠区域中的第一空置区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均大于位于VA的第二空置区中空置块的分布密度,第一空置区域和第二空置区在不同触控单元中的相对位置相同。
可选的,位于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大于30um。
可选的,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为100um。
可选的,透明导电图形中任一图形单元的边角为圆角。
可选的,透明导电图形为轴对称图形,且存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具体解释可以参考上述装置实施例中的相应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由于透明导电图形中存在位于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VA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由于位于重叠区域W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较大,也即是,在单位面积中,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个数较多,重叠区域中的每个空置块的面积相对较小,在Tx或Rx与空置块发生短路时,由于BM区上,空置块的面积较小,对Tx和Rx电容的大小的影响较弱,从而有效减少了对触控面板的触摸效果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40,如图18所示,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图18未标示)。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有BM401,BM位于衬底基板边缘的环形区域;
形成有BM的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透明导电图形402,透明导电图形的外边缘和BM的内边缘存在重叠区域,透明导电图形包括: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Rx,以及多个空置块,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相互绝缘;
其中,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大于30um。
可选的,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为100um。图18以100um为例进行了标示。
传统的触控面板20中,如图13所示,为了改善VA的光学效果,VA中相邻的各个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通常为30um(微米),为了保证触控面板整体结构的均一性,透明导电图形上所有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均设置为固定的宽度,也即是30um。
但是,发明人经过多次的实验证实,在透明导电图形和BM的重叠区域中,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越大,产生短路的概率越低,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该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可以大于30um。这样会有效降低重叠区域短路的概率。
但是,实际应用中,BM区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增大时,单个触控单元的节点互容值会增大,当间隙宽度过大时(例如大于100um),节点电容值的增大过多,这样BM区的节点电容值普遍比VA的节点电容值大很多,导致透明导电图形的均匀性差,影响触控面板边缘区域的触摸性能。由于与Tx、Rx分别连接的驱动集成电路(英文: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芯片所能支持的间隙宽度的上限为100um(也即是,在间隙宽度为100um以内时,节点电容值在驱动IC芯片的可接受范围内,此时对触控面板边缘区域的触摸性能影响不大),为了保证驱动IC芯片的有效驱动,优选的,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10中,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为100um。VA的间隙宽度依然可以为30um。
需要说明的是,导体表面有电荷堆积时,电荷密度与导体表面的形状有关,由于尖锐处曲率大,电力线密集,电荷密度在平缓的部位小,在尖的部位最大。因此,导体的尖端容易聚集电荷,当电荷密度达到一定的量值后,电荷产生的电场会很大,就容易会出现尖端放电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由于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大于30um有效降低重叠区域短路的概率,并且,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为100um时,能够在保证驱动IC芯片的有效驱动的前提下,实现尽量减少重叠区域短路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相邻”是指两个图形通过间隙绝缘,但是挨得最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衬底基板边缘的环形区域;
形成有所述黑矩阵的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透明导电图形,所述透明导电图形的外边缘和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缘存在重叠区域,所述透明导电图形包括: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Rx,以及多个空置块,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相互绝缘;
其中,位于所述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可视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形成多个十字结构,每个十字结构以及位于所述十字结构四角的空置区内的多个空置块组成一个触控单元;
其中,所述空置区中位于所述重叠区域中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均大于位于所述可视区域的空置块的分布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大于30u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为10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导电图形中任一图形单元的边角为圆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区域中的多个空置块的面积从远离到靠近主触控线依次减小,所述主触控线为Tx或Rx。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图形为轴对称图形,且存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空置块为所述重叠区域中与第一主触控线相邻的空置块,所述第一主触控线为所述Tx和所述Rx的某一个,
围绕所述第一空置块的间隙包括:所述第一空置块与所述的第一主触控线形成的间隙、所述第一空置块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一空置块与黑矩阵的内边界形成的第二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主触控线的设置方向,所述第一间隙从所述透明导电图形的边界延伸出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界预设距离,所述第二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界,所述预设距离与所述可视区域中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图形还包括翅膀线,所述翅膀线为从第二主触控线上延伸出的,且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二主触控线的设置方向不同的从触控线,所述第二主触控线为所述Tx和所述Rx的某一个,
第二空置块为所述重叠区域中与所述第二主触控线、所述翅膀线均相邻的空置块,第三空置块为所述重叠区域中与所述第二主触控线不相邻且与所述翅膀线均相邻的空置块,
围绕所述第二空置块的间隙包括:所述第二空置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主触控线、所述翅膀线形成的间隙、所述第二空置块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三间隙,以及所述第二空置块与黑矩阵的内边界形成的第四间隙;
围绕所述第三空置块的间隙包括:所述第三空置块与所述翅膀线形成的间隙和所述第三空置块与相邻的空置块形成的第五间隙;
其中,所述第三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主触控线的设置方向,所述第三间隙从所述翅膀线与所述第二空置块的间隙处开始,直至延伸出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界预设距离终止,所述第四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界,所述第五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翅膀线的设置方向,所述预设距离与所述可视区域中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相等。
10.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
1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衬底基板边缘的环形区域;
形成有所述黑矩阵的衬底基板上形成有透明导电图形,所述透明导电图形的外边缘和所述黑矩阵的内边缘存在重叠区域,所述透明导电图形包括:多条横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线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线Rx,以及多个空置块,多条横向设置的Tx和多条纵向设置的Rx相互绝缘;
其中,所述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大于30u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区域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图形单元的间隙宽度为100um。
CN201610355428.7A 2016-05-25 2016-05-25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Active CN106055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5428.7A CN106055147B (zh) 2016-05-25 2016-05-25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PCT/CN2017/073784 WO2017202069A1 (zh) 2016-05-25 2017-02-16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US15/558,747 US10649558B2 (en) 2016-05-25 2017-02-16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ouch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5428.7A CN106055147B (zh) 2016-05-25 2016-05-25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5147A true CN106055147A (zh) 2016-10-26
CN106055147B CN106055147B (zh) 2019-10-01

Family

ID=57175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5428.7A Active CN106055147B (zh) 2016-05-25 2016-05-25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9558B2 (zh)
CN (1) CN106055147B (zh)
WO (1) WO201720206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1134A (zh) * 2016-06-21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屏
WO2017202069A1 (zh) * 2016-05-25 2017-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WO2018098680A1 (en) 2016-11-30 2018-06-0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8170327A (zh) * 2018-03-14 2018-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84036A (zh) * 2018-07-20 2018-12-11 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ilm sensor ITO图形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65297B1 (ko) * 2016-10-17 2023-08-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표시 장치, 터치 시스템, 터치 마스터 및 통신 방법
CN108513523B (zh) * 2018-03-30 2020-12-22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器件的抗静电失效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6939A (zh) * 2012-04-11 2013-10-30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板以及触控显示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US20140346027A1 (en) * 2013-05-21 2014-11-27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CN104182104A (zh) * 2013-05-27 2014-12-03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
CN204155245U (zh) * 2014-11-14 2015-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显示装置
CN104635992A (zh) * 2015-03-11 2015-05-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5193753U (zh) * 2015-10-21 2016-04-2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205721706U (zh) * 2016-05-25 2016-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4242B2 (ja) * 2008-04-09 2013-07-03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表示装置用製造方法
TW201229616A (en) * 2011-01-07 2012-07-16 Unidisplay Inc Touch panel
US9519810B2 (en) * 2012-07-31 2016-12-13 Datalogic ADC, Inc. Calibration and self-test in automated data reading systems
TW201413519A (zh) * 2012-09-27 2014-04-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面板
TW201421332A (zh) * 2012-11-30 2014-06-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TW201439829A (zh) * 2013-04-01 2014-10-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TW201445621A (zh) * 2013-05-24 2014-12-01 Wintek Corp 觸控感測電極結構及觸控裝置
US20140347319A1 (en) 2013-05-27 2014-11-27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TW201508579A (zh) * 2013-08-29 2015-03-01 Wintek Corp 裝飾基板以及觸控面板
TW201512917A (zh) * 2013-09-23 2015-04-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TW201516781A (zh) * 2013-10-21 2015-05-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5278739A (zh) * 2014-07-17 2016-01-27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感测结构
CN106055147B (zh) * 2016-05-25 2019-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6939A (zh) * 2012-04-11 2013-10-30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板以及触控显示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US20140346027A1 (en) * 2013-05-21 2014-11-27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CN104182104A (zh) * 2013-05-27 2014-12-03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
CN204155245U (zh) * 2014-11-14 2015-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显示装置
CN104635992A (zh) * 2015-03-11 2015-05-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5193753U (zh) * 2015-10-21 2016-04-2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205721706U (zh) * 2016-05-25 2016-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2069A1 (zh) * 2016-05-25 2017-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US10649558B2 (en) 2016-05-25 2020-05-1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ouch device
CN106201134A (zh) * 2016-06-21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屏
CN106201134B (zh) * 2016-06-21 2019-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屏
US10437398B2 (en) 2016-06-21 2019-10-0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screen
WO2018098680A1 (en) 2016-11-30 2018-06-0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8431742A (zh) * 2016-11-30 2018-08-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162209B2 (en) * 2016-11-30 2018-12-2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EP3549000A4 (en) * 2016-11-30 2020-10-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SUBSTRATE, DISPLAY BOAR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IT
CN108431742B (zh) * 2016-11-30 2021-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170327A (zh) * 2018-03-14 2018-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84036A (zh) * 2018-07-20 2018-12-11 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ilm sensor ITO图形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5147B (zh) 2019-10-01
US20180181226A1 (en) 2018-06-28
WO2017202069A1 (zh) 2017-11-30
US10649558B2 (en)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5147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US10928959B2 (en)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404979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3955320B (zh) 触摸基板及触摸屏
CN10392675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10067612B2 (en) One glass solutio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panel display
US11188179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615463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CN206411639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显示装置
CN206833100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491211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25027A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468201A (zh) 触摸显示基板、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4216598A (zh) 触摸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CN106020562A (zh) 一种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外挂式触摸屏
CN106843616A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5117069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33398A (zh)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CN106293255A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1963713A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平面转换式液晶显示器
CN110471551A (zh) 触控显示器以及触控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CN205721706U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CN101819343B (zh) 彩色滤光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两者的制造方法
CN104267859A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CN104062815A (zh) 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