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46320U - 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46320U
CN207046320U CN201720746565.3U CN201720746565U CN207046320U CN 207046320 U CN207046320 U CN 207046320U CN 201720746565 U CN201720746565 U CN 201720746565U CN 207046320 U CN207046320 U CN 207046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driven
return device
security check
check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465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IVIL AVIATION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IVIL AVIATION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IVIL AVIATION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IVIL AVIATION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465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46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46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463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设置的提升装置、传送装置、安检机、取物架、放落装置,所述放落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提升装置的入口端通过回传装置连接,所述回传装置包括一端与所述放落装置的入口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提升装置的出口连接的传送带、驱动传送带自所述放落装置的出口向所述提升装置的入口传送的回传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人工将托盘从安检机的出口转运到入口造成工作量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旅途的乘客在进入机场安检时,对于安检的行李物品一般需要放在托盘内,通常的做法是在安检机(X光机)的入口处设置一个平台供旅客放置包裹和零星小件物品放置的托盘,然后将托盘送入安检机接受检查,托盘经过安检机安检后通过一个斜坡在自重作用下滑落至一个低矮平台上,期间乘客经过安检通道接受安检。托盘到达出口处,乘客将包裹及小件物品取出,空托盘需要人工收聚并送至安检机入口处备用。安检现场出入口之间的距离一般有7米左右,人工将托盘从出口运到入口,工作人员需要来回往返,造成工作量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避免人工往返转运托盘,降低工作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提升装置、传送装置、安检机、取物架、放落装置,所述放落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提升装置的入口端通过回传装置连接,所述回传装置包括一端与所述放落装置的入口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提升装置的出口连接的传送带、驱动传送带自所述放落装置的出口向所述提升装置的入口传送的回传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乘客从提升机构处取下空的托盘,将行李放入后,盛有行李的托盘在传送装置的运输下从安检机入口进入以进行安检,安检完毕后行李移动到取物架,乘客把行李从托盘内取出,把空的托盘放在放落装置上,空的托盘被放落装置从高处带到低处并从出口进入回传装置的传送带,空的托盘在回传装置的作用下被运输到提升装置,再由提升装置把空的托盘运到高处的安检机的入口处,以供乘客取用,形成循环,快速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传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设置于电机输出轴端部且位于所述传送带一端的回传主动带轮、位于所述传送带另一端并与所述回传主动带轮带传动连接的回传从动带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工作带动回传主动带轮转动,回传主动带轮通过与传动带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通过摩擦力带动回传从动带轮转动,传送带与托盘有相对运动趋势,托盘受到摩擦力带动其与传送带一起向前运动,从而将托盘从放落装置运输到提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下方且位于所述回传主动带轮与所述回传从动带轮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承辊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承辊二对传送带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传送带由于过长在自身重力和托盘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凹陷现象,防止传送带的上下两层接触造成磨损,提高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机架、对称安装在提升机架上用于将所述托盘提起的提升机构、用于带动提升机构自提升机架内侧向外侧传输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提升机构之间用于将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传递到提升机构的带传动机构一、以及支撑所述托盘的第一夹持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机架将整个提升装置支离地面一定高度,方便人们从提升装置处取用托盘,降低弯腰幅度。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带传动机构一转动,与带传动机构一连接的提升机构将托盘从低处运送到高处,然后提升机构与托盘分离,托盘被第一夹持机构支撑,为人们提供可用空的托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固定在所述提升机架上的电机一、与电机一的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一、与主动齿轮一啮合的从动齿轮一、与从动齿轮一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二、与主动齿轮二啮合的从动齿轮二,所述主动齿轮二与所述从动齿轮二的直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一工作带动主动齿轮一转动,与主动齿轮一啮合的从动齿轮一转动,与主动齿轮一同轴的主动齿轮二随之转动,与主动齿轮二啮合的从动齿轮二转动,使得主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二反向啮合转动。由于主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二的直径相同,使得主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二的转速相同,主动齿轮一和从动齿轮一可以不同,选择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传动机构一包括与所述从动齿轮二同轴连接的主动带轮一、与主动带轮一通过皮带一带传动连接的从动带轮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齿轮二带动主动带轮一转动,主动带轮一通过皮带一带动从动带轮一转动,使得提升机架两侧的从动带轮一的转速保持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盘敞口沿周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托盘侧壁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与所述从动带轮一通过主动轴一连接的主动链轮、与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的从动链轮、穿设于从动链轮且两端通过轴承一与所述提升机架转动连接的从动轴一,所述链条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支撑在所述托盘的翻边下方的支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带轮一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从动链轮上的支片将托盘支起并提升到高处。由于托盘带有翻边便于人用手将托盘分开,加强筋提高了翻边的强度,避免翻边受到外力时折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两端固定在提升机架上且平行设置的挡杆和固定杆、安装在固定杆上并向挡杆转动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末端抵伸出所述挡杆内侧并抵至所述托盘的翻边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盘在提升机构的带动下从下向上运动,托盘的翻边向两侧挤压夹持件使得夹持件远离挡杆转动,当托盘的翻边与夹持件的末端分离后,夹持件在扭簧的作用下向挡杆转动,夹持件的末端夹持在托盘的翻边下方的外壁上,防止托盘掉落。由于挡杆对夹持件有限位作用,防止夹持件受到托盘重力时进一步转动,从而夹持件将托盘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对称设有一对耳板,所述夹持件通过销杆与耳板铰接,所述销杆上套设有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与固定杆可拆卸连接,当扭簧在频繁的扭转后失去作用时,便于将夹持件从固定杆上拆下,在销杆上更换扭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销杆一端设有挡条,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耳板固定连接和另一端限位在所述挡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在托盘的挤压下向外运动,挡条推动扭簧绕销杆转动,扭簧具有弹性能,当托盘与夹持件分离后,扭簧释放弹性能并带动夹持件转动复位,对托盘形成夹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自动将托盘从安检机的出口运输到入口处,减少了人工转运托盘的劳动强度;2.托盘从提升装置被取用后,会被放落装置送到回传装置上,并通过回传装置返回,托盘循环使用,减少托盘的数量;3.托盘在安检机的入口处从低处被提升到高处,避免人弯腰取用托盘,方便乘客取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托盘进行安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托盘进行安检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托盘的加强筋与翻边和侧壁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显示提升装置的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提升装置去掉提升机架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显示提升装置的提升夹持机构的爆炸图;
图7为实施例中提升装置提起托盘状态的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中安检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分拣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分拣装置的传送带在传送辊组之间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中分拣装置的带传动机构与传送辊组的局部爆炸图;
图12为实施例中托盘复检装置的第一传送辊组结构的轴测图;
图13为实施例中放落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中放落装置的涡轮与槽轮连接关系的局部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中放落装置的涡轮支撑托盘的正视图;
图16为实施例中回传装置的传送机构的轴测图;
图17为实施例中回传装置的传送机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提升装置;11、提升机架;111、出盘口;112、支柱一;113、支撑板一;1131、横杆;12、第一驱动机构;121、电机一;122、主动齿轮一;123、从动齿轮一;124、主动齿轮二;125、从动齿轮二;13、带传动机构一;131、主动带轮一;132、皮带一;133、从动带轮一;14、提升机构;141、主动链轮;142、主动轴一;1421、轴承一;143、链条;1431、支片;144、从动链轮;145、从动轴一;15、提升夹持机构;151、挡杆;152、固定杆;1521、耳板;15211、穿孔一;153、销杆;154、扭簧;155、夹持件;1551、挡条;1552、穿孔二;16、支撑辊组;161、辊轴一;162、滚筒一;2、传送装置;21、置物台;22、水平带式输送机;23、上升带式输送机构;24、辊式输送机构;3、安检机;31、门帘;32、警示灯;4、分拣装置;41、分拣机架;411、支撑板二;412、支柱二;413、轴承孔;42、自由辊组;421、轴承二;43、液压缸;44、框架;441、支板一;45、第二驱动机构;451、电机二;452、主动带轮二;453、皮带二;454、从动带轮二;46、带传动机构二;461、主动带轮三;462、皮带三;463、从动带轮三;464、支承辊一;5、复检装置;51、第一传送辊组;511、复检机架;5111、支撑板三;512、动力辊;513、第三驱动机构;5131、电机三;5132、主动带轮四;5133、皮带四;5134、从动带轮四;52、检查台;53、第二传送辊组;6、取物架;61、取物台;62、斜坡;63、滑道;7、放落装置;71、放落机架;711、放盘口;712、支柱三;713、支撑板四;7131、长条形孔;72、微型电机;73、主动带轮五;74、皮带五;75、从动带轮五;76、槽轮;761、导向槽;762、凸条;77、连接轴;78、涡轮;781、支撑杆;8、回传装置;81、支板二;82、传送带;83、回传主动带轮;84、回传从动带轮;85、支承辊二;9、托盘;91、翻边;9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具有复检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托盘9,沿托盘9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提升装置1、传送装置2、安检机3、分拣装置4、取物架6、放落装置7、连接放落装置7出口和提升装置1入口的回传装置8、以及连接分拣装置4和传送装置2的复检装置5。乘客从提升装置1取下托盘9并将手提行李放入,盛有行李的托盘9被传送装置2传输经过安检机3进行安检。当行李安检合格后乘客在取物架6处从托盘9取出行李,空的托盘9被手动转移到放落装置7堆叠,堆叠的托盘9由放落装置7逐个放置在回传装置8上,单个的空托盘9被重新运送到提升装置1入口处备用。当行李安检不合格时,行李从安检机4出来被传输到分拣装置4时,工作人员启动分拣装置4将可疑的行李托盘9运送到复检装置5,由工作人员开包进行检查,人工检查完毕后,可疑的行李托盘9被重新输送到传送装置2,以便行李再次经安检机3检测。
参考图1和图3,托盘9为整体呈长方体且顶部敞口的壳体,托盘9采用聚乙烯通过注塑工艺成型。托盘9的四周侧壁带有拔模斜,使得托盘9的敞口面积大于底面,这样托盘9可以方便的堆叠在一起。在托盘9的敞口处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翻边91,翻边91与侧壁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92,若干加强筋92环绕翻边91分布,每个侧壁上至少分布有两个加强筋92,以提高翻边91与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翻边91在外力作用下折断的可能。
加强筋92的宽度小于翻边91的宽度,使得加强筋92被翻边91遮住,避免加强筋92凸出形成尖端。加强筋92的从翻边91延伸到托盘9侧壁高度的1/3-1/2位置,使得当两个托盘9叠放在一起时,下方托盘9的翻边91抵至上方托盘9的加强筋92底部,上方的托盘9被悬空支撑,避免两个托盘9出现卡固的现象,使得堆叠的两个托盘9在重力作用下即可轻松地分开。
参考图4和图5,提升装置1整体呈长方体,采用不锈钢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锈蚀性。提升装置1包括位于外侧呈长方体结构的提升机架11、安装在提升机架11上的第一驱动机构12、通过带传动机构一13与第一驱动机构12连接的提升机构14、靠近提升机构14设置的提升夹持机构15、以及位于提升机架11底部水平设置的支撑辊组16。提升机架11上远离支撑辊组16的一面设有出盘口111,出盘口111的横截面积略大于托盘9的最大轮廓面积。出盘口111周围竖直设有若干支柱一112,支柱一112焊接固定在提升机架11上。提升机架11在提升机构14与第一驱动机构12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一113,以便对第一驱动机构12进行支撑固定。
第一驱动机构12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一113上的电机一121、设置于电机一121的输出轴端部的主动齿轮一122、与主动齿轮一122啮合的从动齿轮一123、与从动齿轮一123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二124、与主动齿轮二124啮合的从动齿轮二125,电机一121与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主动齿轮一122和从动齿轮一123的直径不同,主动齿轮二124和从动齿轮二125的直径相同。当电机一121工作时带动主动齿轮一122转动,与主动齿轮一122啮合的从动齿轮一123转动,与从动齿轮一123同轴的主动齿轮二124开始转动,与主动齿轮二124啮合的从动齿轮二125转动,主动齿轮二124与从动齿轮125的转速相同。
带传动机构一13有两副且对称分布在第一驱动机构12的两侧,带传动机构一13包括与主动齿轮二124或从动齿轮二125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带轮一131、与主动带轮一131通过皮带一132带传动连接的从动带轮一133。
提升机构14有四副分成两对,两对提升机构14对称分布出盘口111两侧。提升机构14包括与从动带轮一133通过主动轴一142连接的主动链轮141、与主动链轮141通过链条143连接的从动链轮144、穿设于从动链轮144且两端支撑在提升机架11上的从动轴一145,主动轴一142上的主动链轮141有两个,从动轴一145上的从动链轮144有两个,两个主动链轮141之间的距离和两个从动链轮144之间的距离小于出盘口111的长度。主动轴一142和从动轴一145的两端分别与提升机架11通过轴承一1421转动连接。
参考图5和图6,提升夹持机构15共有四副分成两对,每对提升夹持机构15位于两个链条143之间。提升夹持机构15包括两端焊接固定在支柱一112上的挡杆151,在支柱一112上位于挡杆151下方平行设置有固定杆152,固定杆152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对平行的耳板1521,耳板1521之间设有夹持件155。耳板1521上设有穿孔一15211,夹持件155靠近耳板1521的一端设有穿孔二1552,夹持件155通过销杆153依次穿过穿孔一15211和穿孔二1552与耳板1521转动连接。夹持件155与耳板1521之间设有扭簧154,扭簧154套设于销杆153上。夹持件155上靠近穿孔二1552位置侧面设有长条形的挡条1551,扭簧153的一端抵至挡条1551上和另一端固定在耳板1521上,使得夹持件155在扭簧153的作用下向挡杆151转动并紧压在挡杆151上。夹持件155呈长条形,远离耳板1521一端呈弧形,避免出现尖锐点。夹持件155压在挡杆151上时,弧形的一端凸出挡杆151的内侧面。
参考图5和图7,沿着链条143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对支片1431,支片1431与链条143通过焊接固定。支片1431为L形的不锈钢片,支片1431凸出链条143一段距离,使得支片1431可以伸入到托盘9的翻边91下方进行支撑的同时避免支片1431划伤托盘9侧壁。相邻两个支片1431之间的距离大于托盘9的高度,使得两侧的支片1431将一个托盘9从支撑辊组16上支起一定高度后,下一对支片1431刚好接触下一个托盘9的翻边91,避免影响将下一个托盘9放置到支撑辊组16上。支撑辊组16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辊轴一161和安装在辊轴一161上的滚筒一162,辊轴一161的两端与提升机架11转动连接,使得托盘9从外部滑入到支撑辊组16上时,托盘9与支撑辊组16之间是滚动摩擦,摩擦力更小。
电机一121工作带动主动齿轮一122转动,与主动齿轮一122啮合的从动齿轮一123转动,与从动齿轮一123同轴固定的主动齿轮二124转动,与主动齿轮二124啮合的从动齿轮二125同步转动。分别与主动齿轮二124和从动齿轮二125同轴连接的两个主动带轮一131反向转动,与主动带轮一131带传动连接的从动带轮一133转动。从动带轮一133带动主动轴一142转动,固定在主动轴一142上的主动链轮141自提升机架11内侧向外侧转动,从动链轮144在链条143的作用下转动,固定在链条143上的支片1431在内侧面匀速地上升。托盘9两侧的支片1431支撑在托盘9的翻边91下方,托盘9随着支片1431的上升一起向上运动。
由于设置在提升机架11两侧的夹持件155之间的端部距离小于托盘9的翻边91之间的距离,托盘9推动夹持件155向远离挡杆151一侧转动,当托盘9的翻边91通过夹持件155端部时,夹持件155受到的推力消失,夹持件155在扭簧154的作用下向挡杆151转动,夹持件155的端部支撑在翻边91下方或夹持在托盘9的侧壁上,从而托盘9被提升夹持机构15支撑固定。
当一个托盘9随着支片1431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下一对支片1431将下一个托盘9同样支起。在前一个托盘9被夹持件155支撑后,下一个托盘9在升高过程中同样推动夹持件155向远离挡杆151一侧转动,上一个托盘9失去支撑并落在下一个托盘9上,当下一个托盘9的翻边91运动到夹持件155上方时,两个托盘9被提升夹持机构15夹持固定,最上方的托盘9的高度增加。重复上述步骤,若干托盘9从支撑辊组16被提升到提升机架11顶部的出盘口111供乘客取用。
参考图1和图2,传送装置2包括从提升装置1到安检机3之间依次连接设置的置物台21、水平带式输送机构22、上升带式输送机构23以及辊式输送机构24。置物台21采用不锈钢制作,表面相对光滑,使得乘客把行李放在置物台21上的托盘9内后,轻松地推动托盘9移动到水平带式输送机构22,方便省力。水平带式输送机构22和上升带式输送机构23为带式输送机,如鲁旺达004型带式输送机;辊式输送机构24可采用如上海菊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供应的GDT-5517型辊式输送机。水平带式输送机构22的传输带水平设置,上升带式输送机构23的传输带倾斜向上设置。传输带为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可以采用多层挂胶棉帆布作骨架,表面覆盖性能良好的橡胶材料,经硫化而制成。传输带与托盘9接触的一面设有花纹,以增加传输带的表面粗糙度,增大传输带与托盘9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托盘9在传输带上发生打滑现象。传输带两侧设有挡板,避免托盘9从传输带上掉落。相邻两侧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托盘9的宽度约2cm,使得托盘9只能沿一个方向放置并被传送,避免出现托盘9旋转造成被卡住的情况。结合图3,挡板的高度率低于托盘9上的加强筋92底部,避免加强筋92与挡板发生摩擦造成磨损。
托盘9被传送装置2输送到安检机3,安检机3为HI-SCAN6046si型手提行李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包括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和显示器,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将X射线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并在显示器上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可直接观察到行李内是否存在违禁物品。结合图8,安检机3的入口和出口设有门帘31,门帘31为铅胶皮帘,具有减少安检机3内X射线泄漏的作用,降低外溢的X射线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风险。安检机3上位于出口处设有警示灯32,以便发现可疑行李时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
参考图1和图9,托盘9从安检机3的出口被传输到分拣装置4,若行李安检合格,托盘9被传输到取物架6,否则工作人员启动分拣装置4将可疑行李所在的托盘9选出。分拣装置4包括分拣机架41、安装在分拣机架41上的自由辊组42、设置于自由辊组42下方的带传动机构二46、支撑带传动机构二46的框架44、安装在框架44上用于驱动带传动机构二46的第二驱动机构45、以及安装在框架44下方的液压缸43。液压缸43与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以便通过外部的控制器控制液压缸43的活塞杆的升降。
结合图9和图11,分拣机架41呈长方体,采用不锈钢制作。分拣机架41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支柱二412,若干支柱二412之间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板二411,液压缸43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二411上,以便支撑板二411对液压缸43进行支撑固定。分拣机架41的两侧顶部设有一排轴承孔413,自由辊组42的每个辊筒两端通过轴承二421与轴承孔413转动连接。托盘9在自身惯性作用下运动到自由辊组42上时,自由辊组42与托盘9之间摩擦,自由辊组42转动,托盘9的动能转化为自由辊组42的动能,从而使得托盘9自然停下以便乘客取拿行李。
框架44整体呈长方体,采用不锈钢板焊接制作,框架44顶部焊接有若干平行的支板一441,支板一441沿着自由辊组42的相邻两个辊筒之间的空隙设置。框架44与液压缸43的活塞杆端部通过焊接固定。第二驱动机构45包括位于框架44内部并通过螺栓固定的电机二451、固定在电机二451的输出轴端部并位于框架44外侧的主动带轮二452、与主动带轮二452通过皮带二453带传动连接的从动带轮二454。电机二451与外部的控制器电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二451,电机二451工作带动主动带轮二452转动,主动带轮二452通过皮带二453带动从动带轮二454转动,从动带轮二454带动带传动机构二46运转。
带传动机构二46包括与从动带轮二454同轴连接的主动带轮三461、与主动带轮三461通过若干皮带三462带传动连接的若干从动带轮三463、沿支板一441长度方向设置并转动连接于支板一441上的若干支承辊一464,若干从动带轮三463分别位于支板一441的两端并与主动带轮三463构成三角形,主动带轮三463为一个圆柱体,支承辊一464与皮带三462相对滚动。结合图10和图11,皮带三462和从动带轮三463的宽度小于自由辊组42的相邻两个辊筒之间的最小间距,使得皮带三462可以从相邻两个辊筒之间穿过。从动带轮二454带动主动带轮三461转动,主动带轮三461通过皮带三462带动从动带轮三463转动,使得皮带三462沿着垂直于自由辊组42的传输方向运转。
结合图2和图10,若行李安检不合格,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使得液压缸43的活塞杆升起并将框架44向上顶起一段距离,皮带三462和从动带轮三463从自由辊组42的相邻两个辊筒之间伸出,此时托盘9被皮带三462支起脱离自由辊组42。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二451,使得皮带三462将托盘9从自由辊组42上运输到复检装置5上。
复检装置5包括与分拣装置4垂直连接的第一传送辊组51、与辊式输送机构24垂直连接的第二传送辊组53、连接第一传送辊组51和第二传送辊组53的检查台52。检查台52为不锈钢板焊接呈长方体,以便工作人员将其上的行李进行开包检查。检查台5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送辊组51和第二传送辊组53通过螺栓连接。第一传送辊组51与第二传送辊组53的结构相同,但传输方向相反。
结合图12,第一传送辊组51包括复检机架511、设置在复检机架511上的动力辊512、安装在复检机架511上并带动动力辊512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513。复检机架511为不锈钢板焊接制作成长方体结构,复检机架511上水平设置有支撑板三5111。动力辊512的两端转动连接与复检机架511的顶端,在动力辊512附近平行设置有若干自由辊筒。第三驱动机构513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三5111上的电机三5131、位于复检机架511外侧并固定在电机三5131的输出轴端部的主动带轮四5132、与主动带轮四5132通过皮带四5133带传动连接的从动带轮四5134,从动带轮四5134与动力辊512同轴固定连接,电机三5131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
结合图2和图12,当不合格的行李由分拣装置4运输到复检装置5时,托盘9先与第一传送辊组51接触。工作人员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电机三5131工作,电机三5131带动主动带轮四5132转动,主动带轮四5132通过皮带四5133带动从动带轮四5134转动,从动带轮四5134带动动力辊512向检查台52方向转动。动力辊512通过与托盘9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托盘9向检查台52运动,以便工作人员取拿托盘9内的行李到检查台52。工作人员在检查台52对行李开包检查后,将行李放入托盘9并推至第二传送辊组53。工作人员根据传送装置2上的托盘9传输情况,选择恰当时间启动第二传送辊组53将托盘9运输到辊式输送机构24,以便对托盘9内的行李进行复检。
行李安检合格后,托盘9移动到取物架6。参考图1和图2,取物架6包括与分拣装置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取物台61、与放落装置7连接的滑道63、设置在取物台61和滑道63之间的斜坡62。取物架6采用不锈钢板焊接制作,表面光滑,减少对托盘9的阻力,使得托盘9在惯性作用下从分拣装置4移动到取物台61以拿取行李,空的托盘9可以从斜坡62滑下。乘客推动托盘9沿滑道63移动,并手动将托盘放到放落装置7中。根据需要,可以在滑道63上安装厚度测试仪,如海创高科HC-HD90楼板厚度检测仪,厚度测试仪与外部的监控系统电连接,使得托盘9经过厚度测试仪时,对托盘9的厚度进行扫描检测,当托盘9的厚度突然增加时,表示托盘9内存在未取出的物品,监控系统可以及时提醒乘客。
参考图13,放落装置7包括放落机架71、安装固定在放落机架71上的微型电机72、设置在微型电机72输出轴端部的主动带轮五73、与主动带轮五73通过皮带五74带传动连接的从动带轮五75、与从动带轮五75通过连接轴77固定连接的槽轮76、与槽轮76连接的涡轮78。放落机架71为不锈钢板焊接制作,放落机架71的顶部设有放盘口711,放盘口711略大于托盘9的轮廓面积,以便托盘9顺利的从放盘口711落入到放落机架71内部。放盘口711的四周设有支柱三712,以进一步增加放落机架71的强度。放落机架71上焊接有水平的支撑板四713,以便对微型电机72进行支撑固定。支撑板四713上设有供皮带五74穿过的长条形孔7131。
微型电机72采用台松2IK6A-A型感应电机,微型电机72通过螺栓与支撑板四713固定连接。结合图13和图14,连接轴77上的槽轮76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从动带轮五75的两侧。槽轮76沿周向方向设有导向槽761,导向槽761被设置在其中的凸条762隔断。涡轮78通过转轴支撑在放落机架71上,转轴与放落机架71转动连接。涡轮78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支撑杆781,支撑杆781为圆杆,支撑杆78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导向槽761的宽度,使得支撑杆781可以沿导向槽761相对滑移,使得槽轮76转动一周时,凸条672带动支撑杆781转动一定角度。重复此步骤,蜗轮78间歇性的转动。
结合图14和图15,位于水平位置的支撑杆781支撑在托盘9的翻边91下方,位于其上方的相邻的一个支撑杆781的末端此时处于上方的托盘9的翻边91下方边缘,当槽轮76转动一周时,带动水平位置的支撑杆781向下运动,被支撑杆781支撑的托盘9失去支撑并在自身作用下掉落。同时上方的支撑杆781运动到水平支撑位置,上方的托盘9被新的支撑杆781支撑固定。重复此步骤,则堆叠的托盘9被分开单独放落。
参考图1和图16,回传装置8位于安检系统的底部,回传装置8的一端位于放落装置7正下方并用螺栓与放落装置7固定连接,位于提升装置1正下方并用螺栓与提升装置7固定连接。结合图16和17,回传装置8包括传送带82、传送带82两端设置的回传主动带轮83和回传从动带轮84。位于传送带82下方并平行回传主动带轮83设置的若干支承辊二85,以便对传送带82起到支撑作用。回传主动带轮83通过外部的电机驱动。传送带82的两侧设有支板二81,回传主动带轮83、回传从动带轮84以及若干支承辊二85的两端与支板二81转动连接。
结合图15和图17,传送带82的传输速度为V,落在传送带82上的沿传送带82长度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托盘9的中心距离为S,S大于托盘9的最大长度尺寸,相邻两个托盘9的下落间隔时间为T,则T=S/V,下落间隔时间T为槽轮76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从而使得前一个托盘9被传送带82运出离开后,下一个托盘9才被放落,避免前一个托盘9对其后的托盘9放落过程造成影响。
该机场行李安检机的自动回盘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乘客安检时,从提升装置1上取下一个托盘9放置在置物台21上,将手提行李和小件物品放入到托盘9内,轻推托盘9到水平带式输送机构22上。托盘9经传送装置2下向安检机3运输。托盘9经过安检机3安检合格后运动到自由辊组42被减速停止,乘客将托盘9移动到取物台61并取出托盘9内的行李及小件物品,以免影响后续托盘9的传输。然后轻推托盘9,托盘9沿着斜坡62滑落到放落机架71顶面并被挡住。
取物架6的堆叠夹持机构65将托盘9夹持,堆叠驱动机构64带动托盘9移动到放落装置7的放盘口711上方,顶脱组件654将托盘9从堆叠夹持机构65顶落,托盘9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叠落在下方的托盘9上。
堆叠的托盘9在放落装置7的作用下一个个被放置在回传装置8上,然后托盘9被运输到提升装置1的支撑辊组16。托盘9在提升装置1的作用下重新被运到出盘口111,以便供乘客取用托盘9。
若托盘9经过安检机3安检时不合格,托盘9运动到自由辊组42处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分拣装置4,分浆装置4将托盘9转移到复检装置5,工作人员对可疑的行李进行开包检查,检查完毕后将托盘9推送到第二传送辊组53,托盘9被输送到传送装置2并再次经安检机3安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提升装置(1)、传送装置(2)、安检机(3)、取物架(6)、放落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落装置(7)的出口端与所述提升装置(1)的入口端通过回传装置(8)连接,所述回传装置(8)包括一端与所述放落装置(7)的入口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提升装置(1)的出口连接的传送带(82)、驱动传送带(82)自所述放落装置(7)的出口向所述提升装置(1)的入口传送的回传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传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设置于电机输出轴端部且位于所述传送带(82)一端的回传主动带轮(83)、位于所述传送带(82)另一端并与所述回传主动带轮带传动连接的回传从动带轮(8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82)下方且位于所述回传主动带轮(83)与回传从动带轮(84)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承辊二(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1)包括提升机架(11)、对称安装在提升机架(11)上用于提起托盘(9)的提升机构(14)、用于带动提升机构(14)自提升机架(11)内侧向外侧传输的第一驱动机构(12)、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和提升机构(14)之间用于将第一驱动机构(12)的动力传递到提升机构(14)的带传动机构一(13)、以及用于支撑托盘(9)的第一夹持机构(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包括安装固定在所述提升机架(11)上的电机一(121)、与电机一(121)的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一(122)、与主动齿轮一(122)啮合的从动齿轮一(123)、与从动齿轮一(123)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二(124)、与主动齿轮二(124)啮合的从动齿轮二(125),所述主动齿轮二(124)与所述从动齿轮二(125)的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传动机构一(13)包括与所述从动齿轮二(125)同轴连接的主动带轮一(131)、与主动带轮一(131)通过皮带一(132)带传动连接的从动带轮一(1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9)敞口周围设有翻边(91),所述翻边(91)与所述托盘(9)侧壁连接处设有加强筋(92);所述提升机构(14)包括与所述从动带轮一(133)通过主动轴一(142)连接的主动链轮(141)、与主动链轮(141)通过链条(143)传动的从动链轮(144)、穿设于从动链轮(144)且两端通过轴承一(1421)与所述提升机架(11)转动连接的从动轴一(145),所述链条(143)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支撑在所述托盘(9)的翻边(91)下方的支片(143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5)包括两端固定在提升机架(11)上且平行设置的挡杆(151)和固定杆(152)、安装在固定杆(152)上并向挡杆(151)转动的夹持件(155),所述夹持件(155)末端抵伸出所述挡杆(151)内侧并抵至所述托盘(9)的翻边(91)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52)的两端对称设有一对耳板(1521),所述夹持件(155)通过销杆(153)与耳板(1521)铰接,所述销杆(153)上套设有扭簧(15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155)靠近所述销杆(153)一端设有挡条(1551),所述扭簧(154)的一端与所述耳板(1521)固定连接和另一端限位在所述挡条(1551)上。
CN201720746565.3U 2017-06-24 2017-06-24 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46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6565.3U CN207046320U (zh) 2017-06-24 2017-06-24 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46565.3U CN207046320U (zh) 2017-06-24 2017-06-24 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46320U true CN207046320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93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4656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46320U (zh) 2017-06-24 2017-06-24 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4632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3057A (zh) * 2018-04-19 2018-08-28 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分拣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902262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江苏中云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传送系统
CN110902263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江苏中云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托盘回传系统
CN112245638A (zh) * 2020-09-30 2021-01-22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安检回筐消杀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3057A (zh) * 2018-04-19 2018-08-28 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分拣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902262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江苏中云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传送系统
CN110902263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江苏中云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托盘回传系统
CN112245638A (zh) * 2020-09-30 2021-01-22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安检回筐消杀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51218U (zh) 具有复检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CN207046458U (zh) 具有托盘提升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CN207046454U (zh) 具有托盘放落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CN207046320U (zh) 具有托盘回传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CN207051506U (zh) 具有分拣装置的行李安检系统
CN210735213U (zh) 一种辊道式输送机
WO2017084329A1 (zh) 物品分拣装置及输送系统
CN105035688B (zh) 一种物料盘自动输送装置
CN206142376U (zh) 手套全自动输送检数机
CN208217859U (zh) 一种板材自动上料系统
CN110465500B (zh) 一种快递货物自动安检装置
CN207242650U (zh) 一种智能仓储的储货架
CN103419313A (zh) 全自动手套点数码沓机
CN107804692A (zh) 一种用于物流分拣的输送装置
CN107585501B (zh) 一种用于物流分拣的输送装置
CN109382329B (zh) 一种方板尺寸和重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837962B (zh) 一种卫生瓷立体存储输送线
CN210701232U (zh) 油管漏磁探伤机
CN208931699U (zh) 一种水果级选及装箱称重装置
CN207451035U (zh) 一种轮胎自动化生产线用薄款升降合流机构
CN205621760U (zh) 太阳能电池板返修生产线
CN210730213U (zh) 一种卷芯长度自动测试机
CN208419891U (zh) 一种全自动玻璃检测、理片生产系统
CN202290480U (zh) 用于涂覆线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03496200U (zh) 全自动手套点数码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