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09437U -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09437U
CN207009437U CN201720662263.8U CN201720662263U CN207009437U CN 207009437 U CN207009437 U CN 207009437U CN 201720662263 U CN201720662263 U CN 201720662263U CN 207009437 U CN207009437 U CN 207009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energy
saving
rgb
packaging bod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22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绍立
孔平
孔一平
袁信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ISDOW REACHES INDUSTRY Co Ltd
Shandong Prosperous 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ISDOW REACHE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ISDOW REACHE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ISDOW REACHE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622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09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09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09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光芯片、绿光芯片以及蓝光芯片,所述红光芯片的正级和负极单独引出,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共阳极或共阴极。所述节能型RGB‑LED封装模组,具有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所述节能型RGB‑LED封装体上的发光单元数量至少为二个。所述节能型RGB‑LED显示屏,具有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的芯片驱动方式,将红光芯片与蓝、绿光芯片的驱动电路分开,为红光芯片提供单独的电源驱动,降低了驱动电压,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SMD LED(Surface Mounted 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封装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间距显示屏主要采用2121、1515、1010、0808等型号封装器件,均为4引脚器件,红绿蓝光芯片的一个阳极或阴极,通过共阳极或共阴极方式并联一起,另外一个引脚单独引出。红绿蓝光芯片的特性要求,红光芯片驱动电压为2V左右,蓝绿光芯片的驱动电压为3V左右,而对于目前市场上的小间距产品,应用端一般采用5V电压驱动,红绿蓝光芯片分别串联不同阻值的分压电阻。该方案虽然简单易行,但有两大缺陷:一是分压电阻产生了大量的无用功耗,大大增加了应用端产品的整体功耗;二是分压电阻产生的热量,增加应用端产品的散热负担,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旨在解决现有的RGB-LED产品应用端功耗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光芯片、绿光芯片以及蓝光芯片,所述红光芯片的正级和负极单独引出,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共阳极或共阴极。
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中,所述红光芯片的驱动电压为2-3V;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的驱动电压为3-4V。
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包括共极区、第一芯片固定区、第二芯片固定区、第一极区以及第二极区,所述绿光芯片或蓝光芯片固定在第一芯片固定区上,其余两个芯片固定在第二芯片固定区上,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分别与共极区电连接,固定在第一芯片固定区的芯片与第一芯片固定区电连接,所述红光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二芯片固定区以及第二极区电连接,固定在第二芯片固定区的另一个芯片与第一极区电连接。
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中,所述功能区上均设置有贯穿基板的通孔,所述基板底部与通孔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下焊盘,所述功能区与对应的下焊盘通过通孔实现电性连接,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填充物。
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中,所述功能区和下焊盘上设置有镀层。
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中,所述基板为金属底板,所述功能区之间由绝缘框架连接,所述金属底板底部与功能区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焊盘,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
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中,所述绝缘框架在发光单元周围形成碗杯结构,所述碗杯内设置有第二保护层。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模组,其中,具有如上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所述节能型RGB-LED封装体上的发光单元数量至少为二个。
一种节能型RGB-LED显示屏,其中,具有如上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改变传统的芯片驱动方式,将红光芯片与蓝、绿光芯片的驱动电路分开,为红光芯片提供单独的电源驱动,降低了驱动电压,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功耗;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单元采用3颗芯片,其中2个芯片共用一个热沉,另一个芯片单独一个热沉,即增加了一个直接散热的热沉,相对的降低了发光单元的热阻,提高了器件的散热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模组,将多个发光单元集中到一个封装模组上,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的RGB-LED的电性连接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的RGB-LED封装体的电性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的正面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的背面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的正面结构简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的背面结构简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模组的正面结构简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模组的正面结构简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RGB-LED显示屏的正面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共阳极;2、红光芯片阴极;3、绿光芯片阴极;4、蓝光芯片阴极;5、蓝、绿芯片共阳极;6、红光芯片阳极;7、基板;8、红光芯片;9、绿光芯片;10、蓝光芯片;11、共极区;12、第一芯片固定区;13、第二芯片固定区;14、第一极区;15、第二极区;16、通孔;17、下焊盘;18、填充物;19、保护层;20、镀层;21、粘合层;22、LED芯片;23、绝缘框架;24、焊盘;25、碗杯结构;26、第二保护层;27、LED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现有的一种RGB-LED的电性连接图,其中RGB-LED三颗芯片并联,共阳极1,在实际应用中,输入5V电压,其中在每个芯片处会分别串联一个不同阻值的分压电阻,起到降低电压的作用。
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的电性连接图,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光芯片阳极6和红光芯片阴极2单独引出,蓝、绿芯片共阳极5的方式,将驱动电压需求较小的红光芯片单独引出,输入较低的电压,以此降低功耗。蓝、绿芯片除可共阳极外,还可采用共阴极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在实际应用中,红光芯片阳极输入2-3V驱动电压,蓝、绿芯片共阳极5输入3-4V的驱动电压。想比较传统的采用分压电阻的形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驱动电压低,且无分压电阻的功耗,大大降低了LED器件的总功耗。
参见图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包括基板7以及设置在基板7上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光芯片8、绿光芯片9以及蓝光芯片10,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包括共极区11、第一芯片固定区12、第二芯片固定区13、第一极区14以及第二极区15。绿光芯片9固定在第一芯片固定区12上,红光芯片8和蓝光芯片10固定在第二芯片固定区13上,绿光芯片9分别与共极区11和第一芯片固定区12电连接,红光芯片8分别与第二芯片固定区13和第二极区15电连接,蓝光芯片10分别与共极区11和第一极区14电连接。在实际应用中,蓝光芯片10和绿光芯片9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可以互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所述功能区上均设置有贯穿基板7的通孔16,基板7底部与通孔16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下焊盘17,所述功能区与对应的下焊盘17通过通孔16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封装体通过下焊盘17实现与外部电路的电性连接。在实际应用中,通孔16作为LED芯片的热沉,降低了热阻,在本实施例中,红光芯片8和蓝光芯片10共用一个通孔16绿光芯片9使用一个通孔16,即相比传统的封装体,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一个通孔,相对降低了基板7的热阻,提高了器件的散热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为方便后续的模压工序,通孔16内填充有填充物18。参见图6-图7,填充物18的种类及形式可有多种类型。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填充物18优选地采用油墨或者树脂,进一步地,采用半塞工艺,填充物18并不填满通孔16,节约成本。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选用油墨或树脂塞孔,塞孔之后上面和下面铺镀镀层20,优选地,镀层20为镀金层或镀银层,导电效果好。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功能区和下焊盘17上设置有镀层20,进一步增强其导电性。
参见图5,所述发光单元表面设置有保护19,保护层19的材料优选为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材料等,进一步地,可以添加扩散粉、色剂或者其他添加剂材料,增强发光效果。
参见图8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节能型的RGB-LED封装体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基板7为金属底板,所述功能区之间由绝缘框架23连接,基板7底部与功能区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焊盘24,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基板7上设置有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光芯片8、绿光芯片9以及蓝光芯片10,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包括共极区11、第一芯片固定区12、第二芯片固定区13、第一极区14以及第二极区15。蓝光芯片10固定在第一芯片固定区12上,红光芯片8和绿光芯片9固定在第二芯片固定区13上,蓝光芯片10分别与共极区11和第一芯片固定区12电连接,红光芯片8分别与第二芯片固定区13和第二极区15电连接,绿光芯片9分别与共极区11和第一极区14电连接。在实际应用中,蓝光芯片10和绿光芯片9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可以互换。
优选地,参见图10,绝缘框架23在发光单元周围形成碗杯结25,碗杯结构的设置可以增强所述封装体的机械强度,并使发光面唯一,增强发光效果。优选地,碗杯结构25内设置有第二保护层26。第二保护层26的材料优选为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材料等,进一步地,可以添加扩散粉、色剂或者其他添加剂材料,增强发光效果。
参见图11-图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模组,其中,具有如上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所述节能型RGB-LED封装体上的发光单元数量至少为二个。将多个发光单元集成到一个封装模组上,可以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节约生产成本。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发光单元的数量为4个。申请人已于申请专利名称为“QFN表面贴装式RGB LED封装支架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201710194274.2)和“一种表面贴装式RGB-LED封装模组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201710194308.8)的专利。本实用新型将发光单元集成到封装模组上的原理同上述两个专利。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节能型RGB-LED显示屏,具有如上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随着小间距LED显示屏的发展,像素间距越来越小,单位面积上的封装器件数量越来越多,单颗封装体上节约的功耗体现在LED显示屏上,其降低的功耗将是数量级的增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RGB-LED显示屏,采用如上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将极大地降低显示屏的功耗。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光芯片、绿光芯片以及蓝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芯片的正级和负极单独引出,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共阳极或共阴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芯片的驱动电压为2-3V;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的驱动电压为3-4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包括共极区、第一芯片固定区、第二芯片固定区、第一极区以及第二极区,所述绿光芯片或蓝光芯片固定在第一芯片固定区上,其余两个芯片固定在第二芯片固定区上,所述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分别与共极区电连接,固定在第一芯片固定区的芯片与第一芯片固定区电连接,所述红光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二芯片固定区以及第二极区电连接,固定在第二芯片固定区的另一个芯片与第一极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上均设置有贯穿基板的通孔,所述基板底部与通孔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下焊盘,所述功能区与对应的下焊盘通过通孔实现电性连接,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填充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和下焊盘上设置有镀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金属底板,所述功能区之间由绝缘框架连接,所述金属底板底部与功能区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焊盘,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在发光单元周围形成碗杯结构,所述碗杯结构内设置有第二保护层。
9.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所述节能型RGB-LED封装体上的发光单元数量至少为二个。
10.一种节能型RGB-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节能型RGB-LED封装体。
CN201720662263.8U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Active CN207009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2263.8U CN207009437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2263.8U CN207009437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09437U true CN207009437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46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2263.8U Active CN207009437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094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3911A (zh) * 2017-06-08 2017-11-24 山东晶泰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CN112864299A (zh) * 2020-11-10 2021-05-28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极引脚分开的全彩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3911A (zh) * 2017-06-08 2017-11-24 山东晶泰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CN107393911B (zh) * 2017-06-08 2023-09-15 山东捷润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CN112864299A (zh) * 2020-11-10 2021-05-28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极引脚分开的全彩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3911A (zh)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CN207852672U (zh) 一种四连体rgb-led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CN202948972U (zh) 一种白光led模组封装结构
CN108091644A (zh) 一种led高密显示光源器件的封装结构
CN104393145A (zh) 一种低热阻、高亮度、陶瓷基白光led
CN102130227A (zh) Led光学透镜的荧光粉涂覆工艺及采用该光学透镜的白光led的封装工艺
CN207009437U (zh) 一种节能型rgb‑led封装体、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CN205406565U (zh) 一种csp led
CN103022326B (zh) Led发光二极管的集约封装方法
CN103367346A (zh) 一种新型大功率led光源及其实现方法
CN106531731A (zh) 一种无支架led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6340542U (zh) 一种qfn表面贴装式rgb‑led封装模组
CN206947335U (zh) 一种倒装rgb‑led封装模组及其显示屏
CN203150541U (zh) 一种基于cob封装的led光源
CN106847803A (zh) 一种集成ic的表面贴装式rgb‑led封装模组
CN106058021A (zh) 芯片级封装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22667A (zh) 一种led光源模块及其封装工艺
CN204271135U (zh) 光电转换效率高的光源模组
CN201936912U (zh) 空封贴片白光数码管
CN204834620U (zh) 一种热沉结构双载体led驱动电路封装件
CN206595258U (zh) 一种集成ic的表面贴装式rgb‑led封装模组
CN102610600B (zh) 纳米银焊膏封装大功率白光发光二极管led模块及其封装方法
CN203377265U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
CN202695440U (zh) Led集成光源
CN202523758U (zh) 直接发出白光的发光二极管晶圆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