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7840U - 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87840U
CN206987840U CN201720341203.6U CN201720341203U CN206987840U CN 206987840 U CN206987840 U CN 206987840U CN 201720341203 U CN201720341203 U CN 201720341203U CN 206987840 U CN206987840 U CN 206987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e plate
lower template
water stop
buried water
water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412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锡良
徐强
刘春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econd Bureau Construction Co.,Ltd.
China Railway No 2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China Railway No 2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China Railway No 2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412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87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87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87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二衬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包括上模板和设于上模板下方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可拆卸式连接并能绕连接轴翻转,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为放置中埋式止水带的空间,所述下模板与设于二衬台车端头的连接板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模板与二衬台车端头固定相连后,在进行中埋式止水带固定时,当止水带放入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后,只需直接翻转上模板即可将止水带夹紧,简化止水带固定施工过程,提高止水带固定施工效率和质量,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该装置在拆模时只需翻转上模板,而不必完全拆卸上模板,有利于提高拆模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二衬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衬砌防排水系统是隧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防水系统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工程质量。现行隧道设计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有初期支护与二衬之间的防水层、防水层与初期支护之间的排水管以及拱墙衬砌混凝土环向施工缝之间的止水系统。拱墙衬砌混凝土环向施工缝之间的止水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一种是采用中埋式止水带。
中埋式止水带是隧道二衬施工缝防水措施的一种,也是目前较为流行、通用的设计做法。现有中埋式止水带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U形钢筋卡具,双层钢筋将止水带夹住并弯成L形,固定于二次衬砌端模上,拆除端模后将钢筋与止水带一同调直,此种方式在固定止水带前需要加工定型钢筋,并焊接于端模,空间狭小焊接较困难,且止水带埋设位置很难控制,经常出现止水带被全部埋入混凝土中或是完全脱落现象,影响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质量和施工进度;二是衬砌端头采用固定钢模与活动木模将止水带居中夹住,此种方式每次须在现场加工大量木模,固定木模较繁琐,用大量木模形成的二衬端头易造成混凝土蜂窝麻面或空洞等问题,且增加工序操作步骤和工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在隧道二衬施工时,现有中埋式止水带固定方式存在止水带固定质量不稳定、施工工序繁琐以及增加工程成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该装置与二次衬砌端模板相结合,能确保止水带位置居中,止水带固定质量稳定,固定过程简易,减少木模板的加工及拆装,提高二衬施工效率,有效避免二衬端头质量通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包括上模板和设于上模板下方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可拆卸式连接并能绕连接轴翻转,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为放置中埋式止水带的空间,所述下模板与设于二衬台车端头的连接板相连。
该装置通过下模板上的连接板与二衬台车端头固定相连后,在进行中埋式止水带固定时,当止水带放入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后,只需直接翻转上模板即可将止水带夹紧;与采用U形钢筋固定止水带相比,省去U形钢筋加工及安装环节,也无需在拆模后对止水带进行调直工作,简化止水带固定施工过程,提高止水带固定质量;与采用钢模配木模固定止水带相比,省去大量木模加工及拼装环节,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该装置在拆模时只需绕连接轴翻转上模板,而不必完全拆卸上模板,有利于提高拆模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模板、下模板分别设有上肋板、下肋板,所述上肋板和下肋板通过螺栓连接。采用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加强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刚度,同时上模板和下模板采用螺栓连接后,使用时在翻转上模板将止水带夹住后拧紧螺栓即可,拆模时只需松开螺栓后再将上模板绕螺栓翻转即可,这样也能使拆模操作更加方便容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模板与中埋式止水带相贴合的面上设有止推台阶,该止推台阶与下模板前端面的距离为中埋式止水带宽度值的一半。通过在下模板上设置止推台阶,在安放止水带时,只需将止水带推至与止推台阶相接触后,然后夹紧止水带,使止水带安放位置更加准确,从而有利于保证止水带在施工缝两侧的宽度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止推台阶的凸起高度为中埋式止水带厚度值的1/4~1/2。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在夹紧止水带时,由于止水带被压缩而出现止推台阶与上模板干涉的现象,从而导致止水带无法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沿长度方向均呈拱形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该装置在使用时,上模板就位后能够与衬砌外轮廓相适应,减少上模板与接触面的间隙,从而减少用小木条封堵该间隙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模板为横截面呈L型的钢模,所述下模板为横截面呈倒L型的钢模。采用这样的设计避免采用非常厚的钢板来加工制造以实现挡住衬砌端的混凝土,从而有利于减轻上模板和下模板的重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外沿设有用于加固整个装置的钢管。通过将钢管一端搭在二衬台车上,一端撑在隧道壁上,从而实现对整个装置的辅助加固,避免上模板出现移位以及整个装置出现晃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通过下模板与二衬台车端头固定相连后,在进行中埋式止水带固定时,当止水带放入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后,只需直接翻转上模板即可将止水带夹紧;与采用U形钢筋固定止水带相比,省去U形钢筋加工及安装环节,也无需在拆模后对止水带进行调直工作,简化止水带固定施工过程,提高止水带固定质量;与采用钢模配木模固定止水带相比,省去大量木模加工及拼装环节,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该装置在拆模时只需翻转上模板,而不必完全拆卸上模板,有利于提高拆模速度;
2、通过在下模板上设置止推台阶,在安放止水带时,只需将止水带推至与止推台阶相接触后,然后夹紧止水带,使止水带安放位置更加准确,从而有利于保证止水带在施工缝两侧的宽度一致;
3、通过将上模板和下模板沿长度方向均呈拱形结构,这样该装置在使用时,上模板就位后能够与衬砌外轮廓相适应,减少上模板与接触面的间隙,从而减少用小木条封堵该间隙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下模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的安装图。
图中标记:1-上模板,11-上肋板,2-下模板,21-下肋板,22-止推台阶,23-下模板前端面,3-中埋式止水带,4-连接板,5-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包括上模板1和设于上模板下方的下模板2,其中上模板1为横截面呈L型的钢模,下模板2为横截面呈倒L型的钢模,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分别设有上肋板11、下肋板21,所述上肋板11和下肋板21通过螺栓连接,使上模板能绕下模板翻转,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设有放置中埋式止水带3的空间,所述下模板2通过螺栓与焊接于二衬台车端头的连接板4固定相连,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外沿采用钢管5加固,将钢管一端搭在二衬台车上,一端撑在隧道壁上,从而实现对整个装置的辅助加固,避免上模板出现移位以及整个装置出现晃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2上设有止推台阶22,该止推台阶22与下模板前端面23的距离为中埋式止水带宽度值的一半。通过在下模板上设置止推台阶,在安放止水带时,只需将止水带推至与止推台阶相接触后,然后夹紧止水带,使止水带安放位置更加准确,从而有利于保证止水带在施工缝两侧的宽度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推台阶22的凸起高度为中埋式止水带厚度值的1/4~1/2。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在夹紧止水带时,由于止水带被压缩而出现止推台阶与上模板干涉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沿隧道横截面方向呈圆弧形结构。采用这样的设计使该装置在使用时,上模板就位后能够与衬砌外轮廓相适应,减少上模板与接触面的间隙,从而减少用小木条封堵该间隙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具体地,如图3所示,将多个固定装置的下模板分别通过螺栓与二衬台车端头的连接板固定相连后,所有固定装置呈隧道断面形式分布。在进行中埋式止水带固定时,当止水带放入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后,将止水带侧边推至与止推台阶相接触后,翻转上模板将止水带夹紧后,拧紧上肋板与下肋板之间的连接螺栓,采用钢管对上模板和下模板外沿进行加固,当上模板与衬砌外轮廓之间有缝隙时用较少量小木条封堵并固定牢固,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松动上肋板与下肋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将上模板翻转至下模板一侧,衬砌台车前行约50cm后,将二衬端头凿毛后,继续行走衬砌台车至下一循环。
该装置具有与采用U形钢筋固定止水带相比,省去U形钢筋加工及安装环节;与采用钢模配木模固定止水带相比,省去大量木模加工及拼装环节。传统止水带固定,需要1-2人扶住长30m的止水带,1-2人固定模板,1人加工木模或U形钢筋等材料,而采用该装置施工时,只需1-2人居中止水带,1人翻转模板,旋紧螺栓,便可进行后续加固。
该装置下模板只需一次安装在衬砌台车上后,翻转上模板即可实现中埋式止水带的安装固定,大大减少施工步骤;中埋式止水带固定时,直接翻转上模板即可夹紧,全环加固采用钢管径向、环向穿透,木楔子调节,施工过程简便,易操作,增加高空作业安全性;拆模时,不会出现像木模板一样与衬砌混凝土结合太紧的现象,提高端头混凝土质量,而且在拆模时只需翻转上模板,而不必完全拆卸上模板,有利于提高拆模速度,拆模后,止水带呈现顺直居中状态,不需要再调直止水带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和设于上模板下方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可拆卸式连接并能绕连接轴翻转,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为放置中埋式止水带的空间,所述下模板与设于二衬台车端头的连接板相连,所述下模板与中埋式止水带相贴合的面上设有止推台阶,该止推台阶与下模板前端面的距离为中埋式止水带宽度值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下模板分别设有上肋板、下肋板,所述上肋板和下肋板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台阶的凸起高度为中埋式止水带厚度值的1/4~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沿长度方向均呈拱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为横截面呈L型的钢模,所述下模板为横截面呈倒L型的钢模。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外沿设有用于加固整个装置的钢管。
CN201720341203.6U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Active CN206987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1203.6U CN206987840U (zh)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1203.6U CN206987840U (zh)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87840U true CN206987840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22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41203.6U Active CN206987840U (zh)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878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1848A (zh) * 2018-04-04 2018-07-20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衬砌施工用封堵装置
CN110778335A (zh) * 2019-11-06 2020-02-11 甘肃路桥第四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隧道二衬中埋式止水带安装装置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1848A (zh) * 2018-04-04 2018-07-20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衬砌施工用封堵装置
CN108301848B (zh) * 2018-04-04 2024-03-19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衬砌施工用封堵装置
CN110778335A (zh) * 2019-11-06 2020-02-11 甘肃路桥第四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隧道二衬中埋式止水带安装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778335B (zh) * 2019-11-06 2021-03-12 甘肃路桥第四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隧道二衬中埋式止水带安装装置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12793U (zh) 一种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安装固定装置
CN206987840U (zh) 一种隧道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CN207315411U (zh) 双侧壁导坑法暗挖隧道上曲下直中隔壁初支结构
CN204899938U (zh)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模板台车堵头板
CN101086184A (zh) 环形封闭构筑物模板支撑方法
CN103410329A (zh) 大跨度地下室混凝土顶板结构扁管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法
CN107524461A (zh) 一种提高隧道二次衬砌环向止水带防水效果的装置及方法
CN110512865A (zh) 一种梁模板支撑架、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736012A (zh) 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注浆装置
CN213682129U (zh) 深基坑单侧模架
CN212866066U (zh) 一种管廊墙体施工缝用模板
CN205839701U (zh) 一种伸缩缝处混凝土支模成套装置
CN110080299A (zh) 一种浅埋山岭隧道明挖施工工法
CN206694045U (zh) 一种隧道混凝土衬砌两级铰翻转自锁组合钢端模
CN206338075U (zh) 一种抗内水压力复合式盾构管片
CN205531348U (zh) 一种用于模板拼缝的加固装置
CN211228618U (zh) 地下结构矩形断面止水带固定装置
CN206189697U (zh) 一种组装式屋盖
CN206189694U (zh) 一种组装式屋盖
CN213204952U (zh) 一种顶板变形缝处模板搭设结构
CN205742617U (zh) 一种多腔体钢板剪力墙
CN111926857B (zh) 一种管廊墙体施工缝用模板及施工方法
CN201321721Y (zh) 砖混结构工程构造柱无架眼固模装置
CN208619124U (zh) 固定止水带的隧道衬砌台车端头模
CN206205900U (zh) 隧道衬砌施工有钢筋连接的封端简便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inniu District Kam Tong Road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31 No. 16

Co-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Second Bureau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Jinniu District Kam Tong Road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31 No. 16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NO.2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30

Address after: Jinniu District Kam Tong Road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31 No. 16

Co-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NO.2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Jinniu District Kam Tong Road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31 No. 16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Second Bureau Constru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