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9975U -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踏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踏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9975U
CN206969975U CN201720761870.XU CN201720761870U CN206969975U CN 206969975 U CN206969975 U CN 206969975U CN 201720761870 U CN201720761870 U CN 201720761870U CN 206969975 U CN206969975 U CN 206969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axle bed
front beam
fastening part
wheel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18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健司
竹本启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618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69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9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99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客输送设备及其踏板装置,该踏板装置(102)包括踏板(202)、前横梁(212)、前轮轴座(214)以及速紧螺栓(220)。速紧螺栓包括螺杆部(402)、头部(404)、轴座部(406)、手柄(408)以及转轴(409)。手柄由柄部(408a)和紧固部(408b)构成。手柄可旋转地连接在轴座部。手柄立起时紧固部与螺杆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手柄放倒时的该间距。在前横梁设有可以使速紧螺栓纵向穿过的圆形通孔。螺杆部穿过圆形通孔与前轮轴座螺纹连接。当螺杆部拧入预定深度后,将手柄立起可在前横梁与紧固部之间插入垫板,将手柄放倒,紧固部可通过垫板对前横梁施加压力,使前横梁和前轮轴座固定在一起。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踏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客输送设备及其踏板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自动扶梯以及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设备已经普遍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自动扶梯包括复数个梯级。这些梯级由梯级链环状连接,并在梯级链的牵引下循环移动,从而输送乘客。通常,每个梯级有4个轮子,2个后轮直接装在梯级上,2个前轮通过前轮轮轴与梯级链连接在一起。而前轮轮轴通过轴座与前横梁或者三角架相连接。例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1-247285号所公开的梯级,该梯级10的主要部件包括乘客承载部11、踢板部12以及侧部补强部13(相当于三角架)。在梯级10的一侧下部的两侧,设有后轮14。在梯级的另一侧,通过连接件15(相当于轴座)设有前轴16。前轴16穿过梯级链17,在其端部安装有可自由旋转的前轮18(参见该公报【0016】段)。从该公报的附图1可见,侧部补强部13通过螺栓与连接件15相连接,从而使梯级10通过前轴16以及梯级链17与其他的梯级10连接到一起。
在自动扶梯的使用过程中,如果连接前横梁(或者三角架等)与前轮轴座的螺栓松动脱落,例如上述专利公报中连接侧部补强部13和连接件15的螺栓松动脱落,就可能造成梯级的主要部件脱落,甚至造成人身事故。所以,在安装梯级时,为了使螺栓的预紧力达到所需的范围,对该螺栓的拧紧力矩有严格的要求。另外,维修自动扶梯时,经常需要将一部分梯级卸下,维修后再将梯级安装上。所以,连接前横梁(或者三角架等)与前轮轴座的螺栓也需要经常卸下又装上。而在每次安装时都需要重新调节该螺栓的拧紧力矩,这将使安装作业的时间变长。
此外,卸下的螺栓容易滚动滑落。为了防止螺栓滑落,作业人员需要费心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也将拖长作业的时间。以上虽然只例举了自动扶梯的梯级,对于自动人行道的踏板也存在有类似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乘客输送设备的踏板装置,其可以减轻装卸踏板装置时的负担。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踏板装置包括:踏板、前横梁、前轮轴座、以及连接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前轮轴座的速紧螺栓。所述速紧螺栓包括螺杆部、头部、轴座部、手柄以及转轴,所述手柄由柄部和紧固部构成,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轴座部。所述紧固部与所述螺杆部之间的间距随所述手柄的旋转位置而变化,所述手柄旋转到纵向位置时的所述间距大于所述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时的所述间距。在所述前横梁,设有可以使所述速紧螺栓纵向穿过的圆形通孔。所述螺杆部穿过所述前横梁的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前轮轴座螺纹连接。当所述螺杆部拧入预定深度后,将所述手柄旋转到纵向位置时,可在所述前横梁与所述紧固部之间插入垫板,将所述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时,所述紧固部可通过所述垫板对所述前横梁施加压力,使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前轮轴座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踏板装置包括:踏板、前横梁、前轮轴座、以及连接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前轮轴座的速紧螺栓。所述速紧螺栓包括螺杆部、头部、轴座部、手柄以及转轴,所述手柄由柄部和紧固部构成,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轴座部。所述紧固部与所述螺杆部之间的间距随所述手柄的旋转位置而变化,所述手柄旋转到纵向位置时的所述间距大于所述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时的所述间距。在所述前横梁,设有可以使所述速紧螺栓纵向穿过的长形通孔,所述手柄的宽度小于所述长形通孔的长度,但大于所述长形通孔的宽度。所述螺杆部穿过所述前横梁的所述长形通孔与所述前轮轴座螺纹连接。当所述螺杆部拧入预定深度后,使所述手柄的宽度方向朝向所述长形通孔的宽度方向,将所述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便可以使所述紧固部对所述前横梁施加压力,使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前轮轴座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乘客输送设备,其具有上述踏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踏板装置的速紧螺栓当其螺杆部拧入预定深度后,只要将其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便可以形成所需的预紧力,使前横梁和前轮轴座固定在一起。所以,不需要使用力矩扳手调节螺栓的拧紧力矩,从而减轻了装配维修人员的作业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乘客输送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踏板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简略地表示图2中速紧螺栓220附近的结构。
图4是简略地表示将手柄立起时的速紧螺栓220的三视图。
图5是简略地表示将手柄放倒时的速紧螺栓220的三视图。
图6简略地表示使用速紧螺栓连接前横梁和前轮轴座的过程(1)。
图7简略地表示使用速紧螺栓连接前横梁和前轮轴座的过程(2)。
图8简略地表示使用速紧螺栓连接前横梁和前轮轴座的过程(3)。
图9简略地表示将梯级的主要部分安装到前轮轴座或者从前轮轴座卸下的过程。
图10是用以说明速紧螺栓可以防止松动的示意图。
图1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踏板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表示将图11中的速紧螺栓顺时针拧动90°后的状态。
图13表示将图12中的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从而连接前横梁和前轮轴座的状态。
<附图中的标记>
100-自动扶梯、101-桁架、102-梯级、104-梯级链、106-栏板、108-扶手带、112-驱动机、114-驱动链轮、116-驱动链、118-牵引链轮、202-踏板、204-踢板、206-三角架、208-后轮、212-前横梁、212a-圆形通孔、212b-长形通孔、214-前轮轴座、214a-螺纹孔、214b-凹部、216-垫板、216a-开口、220-速紧螺栓、402-螺杆部、404-头部、406-轴座部、408-手柄、408a-柄部、408b-紧固部、409-转轴、902-前轮轮轴、904-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乘客输送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乘客输送设备是一种自动扶梯。自动扶梯100具有桁架101、梯级102、梯级链104、栏板106、扶手带108以及驱动机112。
桁架101横跨在建筑物的下层地板和上层地板之间,以其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设置在建筑物,是支撑自动扶梯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体。桁架101具有位于下端部的下水平段,位于上端部的上水平段,以及位于下水平段和上水平段之间的倾斜段。在桁架101的上水平段内,设置有驱动机112。驱动机112由原动机和减速器等组成。
梯级102设置在桁架101内。复数个梯级102由梯级链104环状连接。驱动机112的驱动链轮114通过驱动链116带动牵引链轮118。牵引链轮118通过梯级链104牵引梯级102,使其循环移动,从而在下层地板与上层地板之间输送乘客。栏板106和扶手带108设置在梯级102移动方向的左右两侧。扶手带108与梯级102同步移动。栏板106和扶手带108用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图2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踏板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说明书中,当“乘客输送设备”的实施例为“自动扶梯”时,所谓“踏板装置”是指由梯级及其周围相关零部件所构成的装置,当“乘客输送设备”的实施例为“自动人行道”时,所谓“踏板装置”是指由踏板及其周围相关零部件所构成的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踏板装置的第1实施例,图2简略地表示图1中的梯级102的一个实施例。图2相当于梯级102的侧视图。为了叙述方便,在本说明书中,将图2所示梯级的右方作为梯级的“前”,将图2所示梯级的左方作为梯级的“后”。
另外,本说明书中,在描述产品的组成部分(例如,零部件、部位等)的位置、方向时使用的“上”、“下”、“左”、“右”等表述,原则上是表示附图中各组成部分的相对的位置、方向。除在本说明书中记载有明确的注释或限定之外,这些表述不表示绝对的位置、方向。
梯级102包括踏板202、踢板204、三角架206、前横梁212、前轮轴座214以及速紧螺栓220。踏板202、踢板204以及三角架206通过支架、螺栓、螺母等连接部件相互连接在一起(图2中没有示出)。踏板202、踢板204以及三角架206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三角架206的后下方安装有后轮208。前横梁212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件与踏板202和三角架206固定在一起。
前横梁212通过速紧螺栓220与前轮轴座214相连接。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图2中虽然没有示出,在前轮轴座214安装有前轮轮轴。前轮轮轴与梯级链连接在一起,并在其两端设有前轮。换言之,每个梯级102通过前轮轮轴与梯级链104相连接(参见图1),而梯级链104将复数个梯级102环状连接,并在牵引链轮118的牵引下循环移动。
图3简略地表示图2中速紧螺栓220附近的结构。为了说明速紧螺栓220连接前横梁212与前轮轴座214的方式,在此首先说明速紧螺栓220的结构。
图4是简略地表示将手柄立起时的速紧螺栓220的三视图。图5是简略地表示将手柄放倒时的速紧螺栓220的三视图。在图4及图5中,左上方的图为正视图,相当于从图3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该图中的速紧螺栓220。在图4及图5中,右上方的图是左视图。图3中的速紧螺栓220的方向和状态与图5中的左视图相同。在图4及图5中,左下方为俯视图。
如图4及图5所示,速紧螺栓220包括螺杆部402、头部404、轴座部406、手柄408以及转轴409。手柄408由柄部408a和紧固部408b构成。手柄408通过转轴409可旋转地连接在轴座部406。头部404是个圆柱体,其直径大于螺杆部402的直径。头部404是为了设置轴座部406而设置的。头部404的形状不限定在圆柱体。在能够保证轴座部406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不妨碍手柄408在所需的范围内旋转的条件下,头部404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的紧固部408b是圆柱体。紧固部408b的中心轴虽然与转轴409的中心轴相平行,但是紧固部408b以偏心的方式安装在转轴409。所以,紧固部408b与螺杆部402之间的间距随手柄408的旋转位置而变化。例如,如图4所示,当手柄408旋转到纵向位置时,紧固部408b与螺杆部402之间的间距为D1。如图5所示,当手柄408旋转到横向位置时,紧固部408b与螺杆部402之间的间距变为D2。D1大于D2。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手柄的“纵向位置”和“横向位置”不是指手柄的绝对方向和位置。所谓手柄的“纵向位置”是指柄部的长度方向与螺杆部的轴心线平行(如图4所示)或者接近平行的位置。所谓手柄的“横向位置”是指柄部的长度方向与螺杆部的轴心线垂直(如图5所示)或者接近垂直的位置。在本说明书中,将手柄旋转到纵向位置也称“将手柄立起”,将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也称“将手柄放倒”。
图6简略地表示使用速紧螺栓连接前横梁和前轮轴座的过程(1)。图7简略地表示使用速紧螺栓连接前横梁和前轮轴座的过程(2)。图8简略地表示使用速紧螺栓连接前横梁和前轮轴座的过程(3)。图6至图8表示使用速紧螺栓220连接前横梁212和前轮轴座214的过程的不同阶段。图6的上方为正视图,下方为俯视图。图6的正视图相当于图3所示的箭头A方向的视图。只是图6表示手柄408立起的状态,而图3表示手柄408放倒的状态。
如图6所示,在前横梁212设有圆形通孔212a。圆形通孔212a的直径Φh大于速紧螺栓220的头部404的直径Φb。速紧螺栓220能够纵向穿过的圆形通孔212a。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纵向穿过”是指速紧螺栓在手柄旋转到纵向位置的状态下穿过前横梁的通孔。
如图6所示,在前轮轴座214设有螺纹孔214a和凹部214b。速紧螺栓220的螺杆部402穿过前横梁212的圆形通孔212a与前轮轴座214的螺纹孔214a配合进行螺纹连接。当把螺杆部402拧入预定深度后,将手柄408旋转到纵向位置,然后在前横梁212与紧固部408b之间插入垫板216。垫板216是带有开口216a的“匚”形板。开口216a的宽度Wp大于轴座部406的宽度Wz,但小于紧固部408b的宽度Ws。垫板216沿着图6中箭头所示方向插到前横梁212与紧固部408b之间。
图7表示插入垫板216之后的状态。由于这时手柄408处于纵向位置,如上所述,紧固部408b与螺杆部402之间的间距较大,所以紧固部408b与垫板216之间还存在有一定的间隙。前轮轴座214的凹部214b是为了容纳速紧螺栓220的头部404而设置的退避部。如果前横梁212具有足够的厚度,能够使圆形通孔212a容纳头部404,也可以不设置凹部214b。
图8表示进一步将手柄408旋转到横向位置后的状态。图8的上方为正视图,下方为俯视图。这时,紧固部408b与螺杆部402之间的间距变小,紧固部408b对垫板216施加向下的压力,并通过垫板216对前横梁212施加压力,从而使前横梁212与前轮轴座214固定在一起。这时,速紧螺栓220的预紧力(或者拧紧力矩)将达到所需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螺杆部拧入预定深度”是指最终将手柄放倒时能够使速紧螺栓的预紧力(或者拧紧力矩)达到所需范围的螺杆部拧入深度。这个“预定深度”可以根据相关零部件的形状、尺寸等参数计算而得到,也可以通过测试而得到。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梯级102只要将速紧螺栓220的螺杆部402拧入前轮轴座214的螺纹孔214a预定深度,在前横梁212与紧固部408b之间插入垫板216,再将手柄408旋转到横向位置,就可以使速紧螺栓220达到所需的预紧力(或者拧紧力矩),从而连接前横梁212和前轮轴座214。因此,不需要使用力矩扳手调节螺栓的拧紧力矩,从而减轻了装配维修人员的作业负担。
图9简略地表示将梯级的主要部分安装到前轮轴座或者从前轮轴座卸下的过程。如图所示,通常前轮轴座214通过前轮轮轴902与梯级链104相连接。在前轮轮轴902的两端设有前轮904。维修自动扶梯时,经常需要将一部分梯级102的主要部分(例如,踏板202、踢板204、三角架206等部分)卸下,维修后再将其装上。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梯级102只要将速紧螺栓220的手柄408立起,将垫板216抽出,再将连成一体的踏板202、踢板204、三角架206以及前横梁212等梯级102的主要部分一同向上抬起,就可以将这些部分从梯级链104卸下。
将卸下的梯级102的主要部分重新安装到梯级链104时,只要将速紧螺栓220的手柄408立起,将梯级102的主要部分一同从前轮轴座214的上方放下,使速紧螺栓220纵向穿过前横梁212的圆形通孔212a,然后在前横梁212与紧固部408b之间插入垫板216,再将手柄408放倒,就可以将梯级102的主要部分重新连接到梯级链104。
在装卸梯级102的主要部分时,不需要将速紧螺栓220从前轮轴座214卸下,不需要使用力矩扳手调节螺栓的拧紧力矩。另外,由于速紧螺栓220不需要从前轮轴座214卸下,所以不会有螺栓滚动滑落的现象发生。作业人员也不需要费心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螺栓的滚动滑落。
图10是用以说明速紧螺栓可以防止松动的示意图。在图10中,上图与图3相同,表示将速紧螺栓220的手柄408放倒,将前横梁212与前轮轴座214固定在一起的状态。下图是对应于上图的俯视图。在梯级102的使用过程中,如果速紧螺栓220出现松动,如图10下图的虚线所示,手柄408以及垫板216将向左(逆时针)旋转(在此,以速紧螺栓220为右旋螺栓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手柄408以及垫板216马上会碰到位于左侧的前横梁212的纵向部。前横梁212的该纵向部将阻止手柄408继续向左旋转,从而可以防止速紧螺栓220的松动脱落。
图1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踏板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以及附图中,付有与第1实施例相同标记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和作用与第1实施例相同、相对应或者相当,故在此将省略或简化对这些部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梯级102具有与图2所示第1实施例的梯级102基本相同的结构,即包括踏板202、踢板204、三角架206、前横梁212、前轮轴座214以及速紧螺栓220。速紧螺栓220包括螺杆部402、头部404、轴座部406、手柄408以及转轴409。速紧螺栓220用以连接前横梁212和前轮轴座214。
图11简略地表示图2中速紧螺栓220附近的结构。图11的上方为正视图,下方为俯视图。图11的正视图相当于图2所示的箭头A方向的视图。只是图11表示手柄408立起的状态,而图2表示手柄408放倒的状态。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前横梁212设有可以使速紧螺栓220纵向穿过的长形通孔212b。手柄408的宽度Ws小于长形通孔212b的长度L,但大于长形通孔212b的宽度B。速紧螺栓220的头部404的直径Φb小于长形通孔212b的宽度B。所以,如图11所示,当手柄408的宽度方向朝向长形通孔212b的长度方向时,速紧螺栓220可以纵向穿过长形通孔212b。速紧螺栓220的螺杆部402穿过前横梁212的长形通孔212b与前轮轴座214的螺纹孔214a配合进行螺纹连接。
图12表示将图11中的速紧螺栓顺时针拧动90°后的状态。具体地讲,图12表示把螺杆部402拧入预定深度后,使手柄408的宽度方向朝向长形通孔212b的宽度方向时的状态。这时,手柄408的紧固部408b的一部分处于前横梁212的上方。
图13表示将图12中的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从而连接前横梁和前轮轴座的状态。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将手柄408旋转到横向位置,便可以使紧固部408b直接对前横梁212施加压力,使前横梁212和前轮轴座214固定在一起。所以本实施例不需要第1实施例中使用的垫板216。
本实施例的梯级102只要将速紧螺栓220的螺杆部402拧入前轮轴座214的螺纹孔214a预定深度,并使手柄408的宽度方向朝向长形通孔212b的宽度方向,再将手柄408旋转到横向位置,就可以使速紧螺栓达到所需的预紧力(或者拧紧力矩),从而连接前横梁212和前轮轴座214。因此,不需要使用力矩扳手调节螺栓的拧紧力矩,从而减轻了装配维修人员的作业负担。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不需要垫板216,这不仅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而且能够减轻装配维修人员的作业负担。
本实施例的梯级102只要将速紧螺栓220的手柄408立起,并将手柄408的宽度方向朝向长形通孔212b的长度方向,也可以如图9所示简单地装卸梯级102的主要部分。而且,这时不需要将速紧螺栓220从前轮轴座214卸下,不需要使用力矩扳手调节螺栓的拧紧力矩。还可以防止螺栓滚动滑落。此外,与第1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手柄408旋转到横向位置后,在前横梁212的纵向部的阻止下也可以起到防止速紧螺栓220松动脱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手柄408的紧固部408b是圆柱体。但这不是对紧固部408b形状的限定。只要手柄408在立起时紧固部408b与螺杆部402之间的间距D1大于手柄408在放倒时紧固部408b与螺杆部402之间的间距D2,从而可以使紧固部408b在手柄408放倒时对前横梁212施加压力,将前横梁212与前轮轴座214连接在一起,紧固部408b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例如,紧固部408b可以是横断面为椭圆形或者凸轮形的柱体。
在梯级的第1实施例中,垫板216是带有开口216a的“匚”形板。这只是为了操作方便而设计的形状。只要垫板216能够将紧固部408b的压力传递到前横梁212,使前横梁212与前轮轴座214固定在一起,垫板216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作为垫板216也可以使用两张厚度相同的长方形垫板,分别从轴座部406的两侧插入到前横梁212与紧固部408b之间。
在梯级的第2实施例中,作为长形通孔212b虽然只例举了长圆孔,但这不是对长形通孔212b的形状的限定。只要手柄408的宽度Ws小于长形通孔212b的长度L,并大于长形通孔212b的宽度B,当手柄408的宽度方向朝向长形通孔212b的长度方向时,速紧螺栓220可以纵向穿过长形通孔212b,长形通孔212b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可以是长方形孔等。
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只用自动扶梯及其梯级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设备也包括自动人行道,本实用新型的踏板装置也包括自动人行道的踏板。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具有所有上述组成部分的实施例中。另外,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技术特征置换为其他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还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组成追加到其他的实施例中。此外,对每个实施例的组成的局部,可以用其他技术特征进行追加、置换,或者将其删除。

Claims (3)

1.一种乘客输送设备的踏板装置,其包括:踏板、前横梁、以及前轮轴座,
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前轮轴座的速紧螺栓,
所述速紧螺栓包括螺杆部、头部、轴座部、手柄以及转轴,所述手柄由柄部和紧固部构成,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轴座部,
所述紧固部与所述螺杆部之间的间距随所述手柄的旋转位置而变化,所述手柄旋转到纵向位置时的所述间距大于所述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时的所述间距,
在所述前横梁设有可以使所述速紧螺栓纵向穿过的圆形通孔,
所述螺杆部穿过所述前横梁的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前轮轴座螺纹连接,
当所述螺杆部拧入预定深度后,将所述手柄旋转到纵向位置时,可在所述前横梁与所述紧固部之间插入垫板,将所述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时,所述紧固部可通过所述垫板对所述前横梁施加压力,使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前轮轴座固定在一起。
2.一种乘客输送设备的踏板装置,其包括:踏板、前横梁、以及前轮轴座,
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前轮轴座的速紧螺栓,
所述速紧螺栓包括螺杆部、头部、轴座部、手柄以及转轴,所述手柄由柄部和紧固部构成,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轴座部,
所述紧固部与所述螺杆部之间的间距随所述手柄的旋转位置而变化,所述手柄旋转到纵向位置时的所述间距大于所述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时的所述间距,
在所述前横梁设有可以使所述速紧螺栓纵向穿过的长形通孔,所述手柄的宽度小于所述长形通孔的长度,但大于所述长形通孔的宽度,
所述螺杆部穿过所述前横梁的所述长形通孔与所述前轮轴座螺纹连接,
当所述螺杆部拧入预定深度后,使所述手柄的宽度方向朝向所述长形通孔的宽度方向,将所述手柄旋转到横向位置,便可以使所述紧固部对所述前横梁施加压力,使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前轮轴座固定在一起。
3.一种乘客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踏板装置。
CN201720761870.XU 2017-06-28 2017-06-28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踏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69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1870.XU CN206969975U (zh) 2017-06-28 2017-06-28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踏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1870.XU CN206969975U (zh) 2017-06-28 2017-06-28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踏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9975U true CN206969975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06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187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69975U (zh) 2017-06-28 2017-06-28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踏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99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71497A1 (ja) * 2018-03-07 2019-09-12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付き乗客コンベア用ステッ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71497A1 (ja) * 2018-03-07 2019-09-12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付き乗客コンベア用ステップ
CN111741916A (zh) * 2018-03-07 2020-10-02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带锁定机构的乘客输送机用梯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12011100795B4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Einstellung der Spannung einer fexiblen Führung eines Bergbauaufzugs
DE102014110524B4 (de) Antriebswellen-Haltewerkzeug sowie Montageverfahren für eine Antriebswelle an einem Fahrzeug
DE60301578T2 (de) Spannvorrichtung für eine raupenkette
CN206969975U (zh) 乘客输送设备及其踏板装置
DE10257614B4 (de) Prüfstand und Prüfsystem zum Testen einer Vorrichtung zur Leistungsübertragung
US4014400A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detachably coupling a vehicle frame to a ground-engaging undercarriage
AT517451A4 (de) Prüfvorrichtung sowie Prüfstand mit einer derartigen Prüfvorrichtung
US3998488A (en) Connecting element for moving means
DE112013006771B4 (de) Raupenband-Koppeleinrichtung
DE112008000607T5 (de) Aufhängungslager für einen Hohlachskörper
DE102006007468A1 (de) Rohrverlegerunterrahmen und damit ausgestattete Arbeitsmaschine
DE1752001C3 (de) Zweiwalzen- Rundbiegemaschine
AT517873B1 (de) Seilbahnlaufwagen
DE3503302C2 (zh)
DE102011104431A1 (de) Abschleppeinrichtung für Nutzfahrzeug mit Leichtbautragstruktur
DE102017111719A1 (de) Verpackungsmaschine
DE3715128A1 (de) Fahrzeug mit einer sitzanordnung
CN106240532B (zh) 一种适用性广的汽车轮胎安装装置
DE4433731A1 (de) Schraubvorrichtung
EP0584187A1 (de) Winkelprüfvorrichtung und prüfstand zur prüfung von parametern der laufwerke eines kraftfahrzeuges
DE3517603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montieren von fahrzeugraedern
EP3414201B1 (de) Hubvorrichtung
CN110329803A (zh) 定位装置及板料装载定位方法
EP3000696A1 (de) Kupplungsvorrichtung, System mit einer solchen Kupplungsvorrichtung und Verwendung einer solchen Kupplungsvorrichtung
US20130125780A1 (en) Guide rail type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