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1851U - 搭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搭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1851U
CN206961851U CN201590000464.0U CN201590000464U CN206961851U CN 206961851 U CN206961851 U CN 206961851U CN 201590000464 U CN201590000464 U CN 201590000464U CN 206961851 U CN206961851 U CN 206961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housing
lap device
battery unit
rotar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900004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永益
梁汀淳
朴芝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u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1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1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搭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搭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多个旋转轴,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多个电线卷线筒,插入于多个旋转轴,并卷绕有电线;以及电线固定部,设置于壳体,并固定从多个电线卷线筒解绕的电线。

Description

搭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搭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速度的搭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主要从石油、煤炭、核能、天然气等获得大部分的能量,这种化石及核能能源被预测将在不远的将来枯竭。因此,世界各国正在加紧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其中太阳能发电因为能够在阳光照耀的任何地方获得电,并且不同于其他发电方式,完全无公害,因此更加受到关注。
为了进行太阳能发电,需要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半导体元件,其被称为太阳能电池。
通常,仅通过单位太阳能电池只能产生约0.5V的最大电压,因此,需要将太阳能电池串联连接来使用。如此将单位太阳能电池连接而进行组件化的组件称作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工序,电池单元测试(cell test)工序、搭接(tabbing)工序、敷层(lay-up)工序、层压(lamination)工序及组件测试工序。
第一,在电池单元测试工序中,对具有各种电气特性的电池单元进行测试后,进行区分,从而将具有相似电气特性的电池单元进行分类,第二,在搭接工序中,为了串联连接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电池接合导体带。
第三,在敷层工序中,将在搭接工序所制造的一列的太阳能电池重新横向排列,得到希望的形状后,层叠低铁钢化玻璃、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背板(back sheet)等。
第四,在层压工序中,在高温下对所层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材料进行真空压制,使得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够抗冲击,并具有防水性。
最后,在组件测试工序中,测试所完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否正常工作。
另一方面,搭接工序作为上述工序中最核心的工序,如果带状线(ribbon)中间断开或没有正常接合,则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就无法使用,因此搭接工序决定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质量。
简略观察搭接工序的话,从带状材卷取机(ribbon reel)所供给的两股带状材被切割,将助焊剂(flux)涂覆于太阳能电池或带状材,所切割的带状材通过夹具(gripper)放置于太阳能电池后,太阳能电池与带状材被焊接(soldering)。
近来,太阳能电池单元正趋于薄型化。随着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薄型化,在移送太阳能电池单元时,可能会由于压力而损坏太阳能电池单元。此外,在焊接太阳能电池单元时,太阳能电池单元可能会由于热量而发生弯曲,导致太阳能电池单元发生损坏。
因此,需要改进这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公开于韩国登记专利公报第10-1058399号(授权日:2011.08.16,发明名称:搭接串接装置及搭接串接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改进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速度的搭接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多个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多个电线卷线筒,插入于多个所述旋转轴,并卷绕有电线;以及电线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固定从多个所述电线卷线筒解绕的所述电线。
可以是,所述电线固定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上侧。
可以是,所述旋转轴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配置成两列,所述旋转轴的列形成为向所述壳体的上侧展开的形态,从而防止在所述电线从所述电线卷线筒解绕时所述电线之间相互干涉。
可以是,所述搭接装置还包括旋转防止部,该旋转防止部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部,防止所述旋转轴旋转。
可以是,所述旋转防止部是结合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部的摩擦轮,并以相邻的所述摩擦轮相互摩擦的方式设置,从而防止所述旋转轴旋转。
可以是,所述电线固定部包括:固定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侧;以及多个固定架部,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排列成一列,限制所述电线。
可以是,所述固定架部包括:固定杆,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向上侧突出,并形成有供所述电线的端部插入的插入孔;以及固定帽,结合于所述固定杆,使所述电线固定于所述固定杆。
可以是,所述搭接装置还包括轮,所述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部,使所述壳体移动。
可以是,所述搭接装置还包括:框架,形成有收纳部,以便所述壳体以能够取出的方式设置;以及送线电动机,设置于所述收纳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旋转轴的端部。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缩短电线卷线筒的更换时间,因此具有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速度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电线组能够精确地定位于电池单元,因此具有能够减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不良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简略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构成图。
图2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简略示出电池单元和电线的连接形态的侧视图。
图3为简略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电线供给装置中简略示出卷线筒更换装置的截面图。
图5为简略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卷线筒更换装置的截面图。
图6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卷线筒更换装置中简略示出卷线筒更换装置设置于框架的收纳部之前的状态的构成图。
图7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卷线筒更换装置中简略示出卷线筒更换装置结合于框架的收纳部的状态的构成图。
图8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简略示出固定夹钳、移动夹钳及线传送器的侧视图。
图9为简略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10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固定夹钳和切割器的立体图。
图11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电线插入于固定夹钳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电线限制于固定夹钳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3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固定夹钳中电线被切割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4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移动夹钳的立体图。
图15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电线插入于移动夹钳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6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电线限制于移动夹钳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7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工作状态图。
图18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搭接装置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说明搭接装置过程中,图中所示出的线的粗细或构成要素的大小等可能为了说明上的明确性和便利性而夸张示出。此外,后述的术语是考虑到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而定义的,其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的不同而可能不同。因此,对这种术语的定义应以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为基础来确定。
图1为简略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构成图,图2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简略示出电池单元和电线的连接形态的侧视图。
参照图1及图2,搭接装置包括电池单元供给装置(100)、电池单元移送部(200)、电线供给装置(300)及线传送器(500)。
电池单元供给装置(100)向电池单元移送部(200)侧移送层叠有多个电池单元(20)的储箱(未图示)。层叠于储箱的电池单元(20)通过转移装置被逐个向电池单元移送部(200)移送。
电线供给装置(300)将具备多个电线(41:参照图8)的电线组(40,参照图8)移送至线传送器(500)。每当电池单元(20)被供给至线电线(41)时,电线供给装置(300)供给电线组(40)。
电池单元移送部(200)设置有电池单元接收部(210)、视觉台(220)及校准台(230)。电池单元移送部(200)每移动一距离就将一个电池单元(20)供给至视觉台(220)和校准台(230)。此时,将电池单元移送部(200)的一距离设定为电池单元(20)的长度。视觉台(220)设置有视觉装置(未图示)。视觉装置读取电池单元(20)的位置,从而判断电池单元(20)是否位于正常位置。在视觉台(220)的电池单元(20)排出侧设置有校准台(230)。校准台(230)可以以与助焊剂区间重叠的方式形成或单独地形成。图1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助焊剂区间与校准台(230)重叠的情况。
在线传送器(500)上,在移送的同时焊接电线组(40)与电池单元(20)。此时,电线组(40)的一半程度层叠于先头电池单元(20),在电线组(40)的剩余一半上层叠有后续电池单元(20)。像这样,随着电池单元(20)与电线组(40)的连续层叠,电池单元(20)串联连接于电线组(40)。
图3为简略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简略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电线供给装置的构成图,图5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电线供给装置中简略示出卷线筒更换装置的截面图,图6为简略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卷线筒更换装置的截面图,图7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卷线筒更换装置中简略示出卷线筒更换装置设置于框架的收纳部之前的状态的构成图。
参照图3至图7,搭接装置的电线供给装置(300)包括框架(310)、卷线筒更换装置(320)及电线移送部(380)。卷线筒更换装置(320)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框架(310),可以在收纳电线卷线筒(345)的状态下定位于设待置状态。
卷线筒更换装置(320)包括壳体(330)、多个旋转轴(341)、多个电线卷线筒(345)、电线固定部(350)。
壳体(330)形成为箱子形态,以便收纳多个电线卷线筒(345)。壳体(330)包括一侧开口形态的壳体主体(332)和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于壳体主体(332)的开口部的门(334)。壳体主体(332)的内侧面形成有在门(334)打开的状态下支承旋转轴(341)的构造物(未图示)。旋转轴(341)以从构造物可以分离的方式设置。壳体主体(332)的上侧形成有通孔(332a),以便从电线卷线筒(345)解绕的电线(41)能够通过。
壳体(330)的下部设置有轮(335),以便能够容易地移动壳体(330)。轮(335)设置于壳体(330)的下部,因此能够容易地移动设置有多个电线卷线筒(345)的壳体(330)。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电线(41)的设置作业。
多个旋转轴(341)以横穿壳体(330)的内部的方式设置。旋转轴(341)的两端部通过壳体(330)得到支承。多个旋转轴(341)平行设置。各旋转轴(341)插入有至少一个电线卷线筒(345)。
旋转轴(341)沿壳体(330)的上下方向配置为两列。此时,旋转轴(341)的列形成为向壳体(330)的上侧展开的形态,从而在电线(41)从电线卷线筒(345)解绕时防止电线(41)之间相互干涉。
即,旋转轴(341)的列配置得以向壳体(330)的上侧展开的形态倾斜预定角度(θ),因此电线卷线筒(345)也排列为从壳体(330)的下侧向上侧去越来越展开的形态。下侧电线卷线筒(345)以相对靠近壳体(330)的中心部的方式配置,上侧电线卷线筒(345)以相对远离壳体(330)的中心部的方式配置。因此,从上侧电线卷线筒(345)解绕的电线(41)的角度形成得比从下侧电线卷线筒(345)解绕的电线(41)的角度大,从而从多个电线卷线筒(345)解绕的电线(41)不会相互干涉。进而,能够防止电线(41)相互干涉导致损坏或电线(41)发生缠绞。
电线卷线筒(345)上卷绕有电线(41)。卷绕有电线(41)的电线卷线筒(345)整体形成为圆柱形。电线(41)可具有大致1.0-2.0mm的直径。电线(41)与条带状的电极线相比直径相对小,因此能够在电池单元(20)上形成为与电线(41)连接的电极更小。因此,能够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电线固定部(350)设置于壳体(330),固定有从多个电线卷线筒(345)解绕的电线(41)。电线固定部(350)固定有电线(41),因此能够在配置多个电线卷线筒(345)后,定位于待设置状态。因此,能够更迅速地在电线供给装置(300)中设置电线(41),从而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率。
电线固定部(350)设置于壳体(330)的上侧。电线固定部(350)设置于壳体(330)的上侧,因此在电线(41)设置于电线供给装置(300)时,作业者能够在直立状态下从电线固定部(350)解开电线(41)。因此,能够加快电线(41)的设置速度。
电线固定部(350)包括设置于壳体(330)的固定部件(351)以及在固定部件(351)上排列为一列并限制有电线(41)的多个固定架部(353)。固定架部(353)在固定部件(351)上排列为一列,因此能够以对应电线卷线筒(345)的设置位置的方式将电线(41)固定于相应的固定架。例如,从第一电线卷线筒(345)解绕的电线(41)固定于最左侧的固定架部(353),从第二电线卷线筒(345)解绕的电线(41)固定于下一个固定架部(353),从第n个电线卷线筒(345)解绕的电线(41)固定于从最左侧的固定架部(353)起第n个固定架部(353)。因此,多个电线(41)从多个电线卷线筒(345)同时解绕并被向电线移送部(380)移送时,多个电线(41)被平行地移送,因此能够防止在电线(41)之间相互干涉或交错的状态下移送。
固定架部(353)从固定部件(351)向上侧突出,包括形成有供电线(41)的端部插入的插入孔(354a)的固定杆(354)和结合于固定杆(354)并将电线(41)固定于固定杆(354)的固定帽(355)。电线(41)的端部插入到固定杆(354)的插入孔(354a)后,将固定帽(355)套在固定杆(354)上,则电线(41)的端部限制于固定杆(354)。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电线(41)的限制及限制解除,因此能够缩短电线(41)的设置时间。
卷线筒更换装置(320)还包括设置于旋转轴(341)的一端部以防止旋转轴(341)的旋转的旋转防止部(360)。旋转防止部(360)防止旋转轴(341)旋转,因此能够防止电线卷线筒(345)旋转。因此,在电线(41)限制于固定架部(353)时,能够防止电线(41)的端部随着电线卷线筒(345)旋转而从固定架部(353)脱落。另外,能够防止在卷线筒更换装置(320)移动时电线卷线筒(345)由于冲击而旋转。
旋转防止部(360)可以是结合于旋转轴(341)的一端部的摩擦轮(363)。摩擦轮(363)以相邻的摩擦轮(363)之间相互摩擦的方式设置,从而防止旋转轴(341)旋转。多个摩擦轮以与相邻的摩擦轮相互摩擦的方式设置,因此相互限制,以使得所有旋转轴(341)均无法旋转。因此,能够增加电线卷线筒(41)的旋转限制力。
框架(310)上形成有收纳部(311),以便壳体(330)以可以取出的方式设置。框架部(310)上设置有移送辊(384),以便电线(41)从电线卷线筒(345)解绕的同时移动。
收纳部(311)上设置有送线电动机(315)。送线电动机(315)的轴(316)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旋转轴(341)的端部。随着送线电动机(315)的驱动,旋转轴(341)和电线卷线筒(345)旋转,因此电线(41)能够经过电线移送部(380)向线传送器(500)侧移送。电线移送部(380)包括按压辊(382)和移送辊(384)。
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线供给装置的作用。
多个电线(41)从设置于框架(310)的收纳部(311)的卷线筒更换装置解绕的同时供给至线传送器。在线传送器(500)中焊接多个电线(41)与电池单元(20),从而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
此时,设置于框架(310)的卷线筒更换装置(320)和其他卷线筒更换装置(320)向装载有电线卷线筒(345)处移送。在壳体主体(332)中打开门(334),将电线卷线筒(345)插入到旋转轴(341)。此时,电线卷线筒(345)限制于旋转轴(341),以与旋转轴(341)一起旋转。
电线卷线筒(345)全部设置于壳体(330)的内部后,从电线卷线筒(345)解开电线(41)并固定至固定架部(353)。此时,将电线(41)的端部插入并放进于固定杆(354)的插入孔(354a)后,将固定帽(355)结合于固定杆,则电线(41)的端部固定于固定架部(353)。接着,将摩擦轮(363)设置于旋转轴(341)的端部,从而防止电线卷线筒(345)旋转。
壳体(330)随着移动而移动至框架(310)的收纳部(311)附近。此时,卷线筒更换装置(320)位于等设置位置。
当在设置于框架(310)的收纳部(311)的卷线筒更换装置(320)的所有电线卷线筒(345)中,完全用尽电线(41)时,将使用中的卷线筒更换装置(320)从框架的收纳部(311)分离。另外,将摩擦轮(363)从待机中的卷线筒更换装置(320)分离。摩擦轮(363)从卷线筒更换装置(320)分离后,旋转轴(341)的端部从壳体(330)的一面突出。
将待机中的卷线筒更换装置(320)设置于框架(310)的收纳部(311)。此时,旋转轴(341)的突出的端部连接于送线电动机(315)的轴(316)。接着,从固定架部(353)分离电线(41)后,从电线卷线筒(345)解开电线(41)并将其连接至缠绕于移送辊(384)的电线(41)。此时,从电线卷线筒(345)解绕的电线(41)与缠绕于移送辊(384)的电线(41)能够通过焊接相互连接。完成将电线卷线筒(345)的电线(41)与缠绕于移送辊(384)的电线(41)连接的作业后,驱动送线电动机(315),从而能够重新开始将电线(41)供给至线传送器(500)。
如上所述,以多个电线卷线筒(345)内置于壳体(330)的状态使卷线筒更换装置(320)处于待设置状态,因此能够缩短将电线卷线筒(345)设置于电线供给装置(300)的时间。即,待机状态的卷线筒更换装置(320)中填充有电线卷线筒(345),因此能够省略进行电线卷线筒(345)的更换作业时多次将多个电线卷线筒(345)从装载处移动至框架(310)的时间。
另外,待机中的卷线筒更换装置(320)装入框架(310)的收纳部(311)时,卷线筒更换装置(320)的旋转轴(341)与送线电动机(315)的轴(316)一次性结合,因此无需将多个电线卷线筒(345)单别地设置于送线电动机(315)。因此,能够缩短电线卷线筒(345)的设置时间。
另外,在待机中的卷线筒更换装置(320)中,所有的电线卷线筒(345)的电线(41)限制于固定架部(353),因此将电线(41)从固定保持件分离后,使其与缠绕于移送辊(384)的电线(41)连接即可。因此,能够缩短电线(41)设置于移送辊(384)的时间。
图8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简略示出固定夹钳、移动夹钳及线传送器的侧视图,图9为简略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俯视图。
参照图8及图9,搭接装置还包括固定夹钳(410)、移动夹钳(430)、临时接合装置(440)及切割器(420)。固定夹钳(410)、移动夹钳(430)及切割器(420)设置于线传送器(500)与电线供给装置(300)之间。临时接合装置(440)设置于线传送器(500)。
具备从电线移送部(380)移送的多个电线(41)的电线组(40)供给至线传送器(500)。线传送器(500)上供给有电线组(40)和电池单元(20)。由于电线(41)形成得细,因此连接电线(41)的电池单元(20)的电极能够形成得小。因此,能够实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小型化。
电线移送部(380)包括多个按压辊(382)和多个移送辊(384)。多个电线(41)通过相应的按压辊(382)和相应的移送辊(384)单独移送。
电池单元(20)从电池单元(20)供给部供给至线传送器(500)。在线传送器(500)中,电池单元(20)在每次移送一个距离的同时被焊接。线传送器(500)通过将移送传送带部(540)以环状轨道移送而移送电池单元(20)。
图10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固定夹钳和切割器的立体图,图11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电线插入于固定夹钳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2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电线限制于固定夹钳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3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固定夹钳中电线被切割的状态的主视图。
参照图10至图13,固定夹钳(410)设置于线传送器(500)与电线移送部(380)之间。固定夹钳(410)把持从电线移送部(380)移送的电线组(40)。固定夹钳(410)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线传送器(500)的一侧。
在固定夹钳(410)上,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固定齿部(412、146),以便供从电线供给装置(300)移送的电线组(40)插入。固定齿部(412、146)之间分别逐一插入有电线(41)。固定齿部(412、146)沿电线组(40)的宽度方向每隔一定间隔配置。
固定夹钳(410)包括第一固定夹持部件(411)和第二固定夹持部件(415)。
第一固定夹持部件(411)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齿部(412),以便供电线组(40)插入。第一固定齿部(412)以向上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第二固定夹持部件(415)上以与第一固定齿部(412)对置配置的方式形成有第二固定齿部(416)。第二固定齿部(416)与第一固定齿部(412)相对移动,从而对电线组(40)进行限制或解除限制。第二固定齿部(416)以与第一固定齿部(412)对置的方式向上侧突出。
图14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移动夹钳的立体图,图15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电线插入于移动夹钳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6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中示出电线限制于移动夹钳的状态的主视图。
参照图14至图16,移动夹钳(430)把持限制于固定夹钳(410)的电线组(40)并将其从固定夹钳(410)分离。在移动夹钳(430)上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设置多个移动齿部(432、432),以便供插入于固定夹钳(410)的固定齿部(412、146)的电线组(40)插入。移动齿部(432、432)之间分别逐一插入电线(41)。移动齿部(432、432)沿电线组(40)的宽度方向每隔一定间隔配置。移动夹钳(430)通过沿电线组(40)的宽度方向与固定夹钳(410)相对移动而对电线组(40)进行限制或解除限制。
移动夹钳(430)包括第一移动夹持部件(431)和第二移动夹持部件(435)。
第一移动夹持部件(431)上形成有第一移动齿部(432),以便供电线组(40)插入。第一移动齿部(432)以向上侧突出的方式形成。
第二移动夹持部件(435)上以与第一移动齿部(432)对置配置的方式形成有第二移动齿部(436)。第二移动齿部(436)与第一移动齿部(432)相对移动,从而对限制于第一固定齿部(412)与第二固定齿部(416)的电线组(40)进行限制。第二移动齿部(436)以与第一移动齿部(432)对置的方式向上侧突出。
移动夹钳(430)把持电线组(40)后拉拽电线组(40)并将其移送至线传送器(500)的先头电池单元(20)。此时,线传送器(500)的电池单元(20)位于焊接区间(513),先头电池单元(20)的上表面上层叠通过移动夹钳(430)移送的电线组(40)。
移动夹钳(430)设置得比线传送器(500)的上表面高,以便能够将电线(41)移送至线传送器(500)。移动夹钳(430)的下侧配置有固定夹钳(410)。移动夹钳(430)以往复移动至线传送器(500)的焊接区间(513)的方式设置。另外,移动夹钳(430)以可上下升降的方式设置,以便固定夹钳(410)把持电线组(40)后上升。
先头电池单元(20)上层叠电线组(40)后,后续电池单元(20)层叠于电线组(40)的没有先头电池单元(20)的部分。此时,电线组(40)的长度方向的一半程度接触于先头电池单元(20)的上表面,电线组(40)的长度方向的剩余一半程度接触于后续电池单元(20)的下表面。
临时接合装置(440)设置于线传送器(500),临时接合电线组(40)与后续电池单元(20)。临时接合装置(440)将电线组(40)临时接合于后续电池单元(20),因此在通过线传送器(500)移送后续电池单元(20)和电线组(40)时,无需为了防止电线组(40)的位置变化而按压电线组(40)与后续电池单元(20)。另外,电线组(40)以临时接合于后续电池单元(20)的状态移送,因此即使不按压电线组(40)与后续电池单元(20)也能够防止电线(41)发生拧绞或扭曲等位置变化。另外,无需设置另外的用于按压电线组(40)与后续电池单元(20)的按压装置。
切割器(420)上以与固定夹钳(410)的固定齿部(412、146)交错的方式形成有切割齿部(422)。在电线组(40)与电池单元(20)接合后,切割器(420)随着切割齿部(422)与固定齿部(412、146)沿电线(41)的宽度方向相对移动而切割电线组(40)。切割器(420)的形态可进行多种变更。
参照图8及图9,在线传送器(500)上连续形成临时接合区间(511)和焊接区间(513)。临时接合区间(511)和焊接区间(513)连续形成,因此在临时接合区间(511)中临时接合电线组(40)与后续电池单元(20)的同时能够在焊接区间(513)中焊接电线组(40)与先头电池单元(20)。因此,无需另外的时间用于临时接合电线组(40)与后续电池单元(20),从而线传送器(500)的移送速度不会下降。
临时接合区间(511)上配置有临时接合装置(440)。临时接合装置(440)形成于线传送器的临时接合区间,因此空出线传送器(500)的上侧,从而能够提高其他装置的设置自由度。
临时接合装置(440)可以是向电线组(40)施加热量而将电线组(40)临时接合于电池单元的临时接合加热器(441)。临时接合加热器(441)使电线组(40)局部熔化而将电线组(40)临时接合于后续电池单元(20),因此电线组(40)能够稳定地固定于后续电池单元(10)。
临时接合加热器(441)以与电线组(40)的宽度方向并排的方式配置,从而能够同时临时接合电线组(40)。因此,能够将电线组(40)一次性临时接合于后续电池单元(20)。
临时接合加热器(441)沿电线组(40)的宽度方向排列,沿电线组(40)的移送方向排列多个。临时接合加热器(441)排列多个,因此在各电线(41)中,多个部分固定于后续电池单元(20)。因此,电线组(40)更稳定地固定于后续电池单元(20),从而能够防止电线组(40)从后续电池单元(20)分离。
线传送器(500)上设置有真空装置(550),以便能够以真空压吸附电线组(40)和电池单元(20)。在电线组(40)与后续电池单元(20)被临时接合时,真空装置(550)使电线组(40)和后续电池单元(20)吸附于移送传送带部(540)。此时,在电线组(40)位于后续电池单元(20)的下表面的状态下,后续电池单元(20)吸附至移送传送带部(540),因此后续电池单元(20)在按压电线组(40)的状态下被临时接合。因此,电池单元(20)与电线组(40)的临时接合特性提高。
线传送器(500)的上侧设置有焊接销(560),以便在焊接电线组(40)与先头电池单元(20)时按压电线组(40)。焊接销(560)以可上下升降的方式设置。另外,线传送器(560)的上侧设置有焊接加热器(570),以便能够加热电线组(40)与先头电池单元(20)。
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作用及控制方法。
图17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工作状态图,图18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搭接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7及图18,先头电池单元(20)供给至线传送器(500)(S21)。此时,电池单元移送部(200)将电池单元(20)从校准台(240)供给至线传送器(500)。将电线组(40)从电线供给装置(300)的电线移送部(380)移送至固定夹钳(410)。
电线组(40)的端部限制于固定夹钳(410)(S22)。电线组(40)的端部限制于固定夹钳(410),因此电线组(40)能够紧紧地维持张力。
移动夹钳(430)略微下降后,对限制于固定夹钳(410)的电线组(40)进行限制(S23)。移动夹钳(430)限制电线组(40)的端部后,固定夹钳(410)解除对电线组(40)的限制。固定夹钳(410)解除对电线组(40)的限制,因此电线组(40)成为自固定夹钳(410)能够自由移动的状态。
移动夹钳(430)略微上升后,将电线组(40)移送至线传送器(500)(S25)。电线组(40)与配置于线传送器(500)的先头电池单元(20)的上表面对应。此时,移动夹钳(430)继续把持电线组(40)的端部。
后续电池单元(20)层叠于线传送器(500)的电线组(40)。此时,后续电池单元(20)层叠于电线组(40)的不与先头电池单元(20)对应的部分(S26)。此时,先头电池单元(20)配置于线传送器(500)的焊接区间(511),后续电池单元(20)配置于线传送器(500)的临时接合区间(511)。
临时接合装置(440)临时接合后续电池单元(20)与电线组(40)(S27)。此时,临时接合加热器(441)驱动的同时,真空装置(550)将先头电池单元(20)、后续电池单元(20)及电线组(40)向移送传送带部(540)吸附。因此,电线组(40)的后方侧固定于后续电池单元(20),从而能够防止电线组(40)的后方侧发生拧绞或扭曲等位置变化。另外,电线组(40)的前方侧通过焊接销(560)固定于先头电池单元(20),因此能够防止电线组(40)的前方侧发生位置变化。
因此,在将电线组(40)临时接合于电池单元(20)后,移送电线组(40)和电池单元(20)的情况下,无需设置另外的按压装置用于防止电线组(40)的位置变化。
完成后续电池单元(20)与电线组(40)的临时接合后,切割器(420)随着与固定夹钳(410)相对移动而切割电线组(40)(S128)。电线组(40)被临时接合后,切割器(420)切割电线组(40),因此能够防止在切割电线组的期间电线组(40)发生位置变化。
完成电线组(40)的切割后,移动夹钳(430)向原位置复位(S29)。此时,移动夹钳(430)位于移动夹钳(430)的上侧,以便能够重新对限制于固定夹钳(410)的电线组(40)进行限制。
线传送器(500)每被移送一距离时,执行上述的电线组(40)的移送和临时接合。因此,电线组(40)随着线传送器(500)被移送的同时,电池单元(20)串联连接于电线组(40)。
如上所述,在固定夹钳(410)把持电线组(40)的状态下,移动夹钳(430)接收从固定夹钳(410)传递的电线(41),移动夹钳(430)将电线组(40)移送至线传送器(500),因此电线组(40)以被紧紧地拉拽的状态供给至线传送器(500)。因此,电线组(40)能够精确地定位于电池单元(20)的电极位置,从而能够减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不良率。
另外,电线组(40)临时接合于线传送器(500)的电池单元(20)后,随着线传送器(500)被移送,因此能够防止在移送电线组(40)和电池单元(20)时电线组(40)发生拧绞或扭曲等位置变化。因此,能够减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不良率。另外,无需另外设置按压电线组与电池单元的按压装置而用于防止电线组的位置变化。
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虽然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这只是示例性的,该技术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根据此可进行多种变形及等同的其他实施例。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保护范围应通过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Claims (9)

1.一种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多个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多个电线卷线筒,插入于多个所述旋转轴,并卷绕有电线;以及
电线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固定从多个所述电线卷线筒解绕的所述电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固定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配置成两列,所述旋转轴的列形成为向所述壳体的上侧展开的形态,从而防止在所述电线从所述电线卷线筒解绕时所述电线之间相互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搭接装置还包括旋转防止部,该旋转防止部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部,防止所述旋转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防止部是结合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部的摩擦轮,并以相邻的所述摩擦轮相互摩擦的方式设置,从而防止所述旋转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固定部包括:
固定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侧;以及
多个固定架部,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排列成一列,限制所述电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架部包括:
固定杆,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向上侧突出,并形成有供所述电线的端部插入的插入孔;以及
固定帽,结合于所述固定杆,使所述电线固定于所述固定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搭接装置还包括轮,所述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部,使所述壳体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搭接装置还包括:
框架,形成有收纳部,以便所述壳体以能够取出的方式设置;
以及
送线电动机,设置于所述收纳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旋转轴的端部。
CN201590000464.0U 2015-11-10 2015-11-10 搭接装置 Active CN20696185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KR2015/012082 WO2017082438A1 (ko) 2015-11-10 2015-11-10 태빙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1851U true CN206961851U (zh) 2018-02-02

Family

ID=58696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90000464.0U Active CN206961851U (zh) 2015-11-10 2015-11-10 搭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1851U (zh)
WO (1) WO201708243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2610B2 (ja) * 2007-10-11 2013-04-1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薄膜太陽電池の製造装置
KR101113025B1 (ko) * 2010-03-26 2012-03-05 주식회사 아론 태양광 모듈의 리본 공급장치
JP2012015194A (ja) * 2010-06-29 2012-01-19 Npc Inc 太陽電池ストリング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接着剤貼付装置および接着剤貼付方法
US8703506B2 (en) * 2010-08-30 2014-04-22 Kyocera Corporation Solar cell module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solar cell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2240037U (zh) * 2011-07-11 2012-05-30 无锡市斯威克光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涂锡带焊接机用上料感应装置及焊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82438A1 (ko) 2017-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92538U (zh) 搭接装置
TWI498271B (zh) 線體捲裝線架、線體捲取方法及線體捲取裝置
JP5809899B2 (ja) 繊維束供給装置
CN103971920A (zh) 绕线机的夹持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2201488B (zh) 太阳能模块的焊带供给装置
WO2013122090A1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JP6179552B2 (ja) 被膜集合導線の製造方法
CN107068801B (zh) 太阳能电池板和附接太阳能电池板的互连器的设备和方法
KR20230018291A (ko) 전극 조립체 제조 장치 및 전극 조립체 제조 방법
JP5183691B2 (ja) 巻回素子の製造装置
EP2816651B1 (en) Conveyance device and conveyance method
CN206961851U (zh) 搭接装置
CN101145444B (zh) 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连续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
CN102922075A (zh) 电力电容器元件与内熔丝自动化焊接装置及方法
CN206241422U (zh) 焊接装置
KR101895747B1 (ko) 폐루프형 발전기 고정자코일용 테이핑장치
CN204232298U (zh) 一种电热丝组件以及电子烟
JP5130098B2 (ja) 巻線装置
US20040161663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KR102200988B1 (ko) 태빙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090099026A (ko) 금속선 형상체의 접속 방법 및 금속선 형상체의 접속 장치
TWI667800B (zh) 標籤裝置
JP2020147390A (ja) テーピング装置
CN206236690U (zh) 搭接装置
JP6297397B2 (ja) 高温超電導コイル巻線方法及びその高温超電導コイル巻線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