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52139U - 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52139U
CN206952139U CN201720713408.2U CN201720713408U CN206952139U CN 206952139 U CN206952139 U CN 206952139U CN 201720713408 U CN201720713408 U CN 201720713408U CN 206952139 U CN206952139 U CN 206952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ing
carriage
line
dipping form
melt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34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 Di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 Di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 Di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 Di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134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52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52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521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其通过在热熔炉的两侧设置环形的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使其上的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可以循环流动,并通过搅拌出料装置对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进行自动注液,可以进行发泡铝铝锭铸造,配合在热熔炉后端设置的转移输出装置将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铸造出的发泡铝铝锭推送到铝锭输出线上进行自动输出,解决了发泡铝铝锭全职的铸造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发泡铝铝锭铸造过程中的铝液熔融到发泡铝铸造直至发泡铝铝锭自动输出的全制动化流水线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铝铝锭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泡沫金属是一种新型多用途材料,常用多孔金属材料的材质有青铜、镍、钛、铝、不锈钢,以及其他金属和合金,在所有多孔金属材料中受到特别重视的是泡沫铝。现代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泡沫铝的制备技术日趋完善,制造成本不断降低。以泡沫铝为代表的泡沫金属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功能结构材料,它具有优良的机械阻尼、消声降噪、吸能、电磁屏蔽等功能,而且质轻、坚固、耐热、美观,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高科技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今世界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制备泡沫铝的方法有多种,根据制备过程中铝的状态可以分为三大类:液相法、固相法和电沉积法;其中液相法中的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铝的基本原理为:将发泡剂加入熔融的铝或铝合金当中,发泡剂受热在高温下分解并释放出气体,气体滞留于金属熔体中,凝固后成为泡沫金属。
在专利号为CN103993194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发泡铝的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其就是液相法制备发泡铝,其包括两个连续熔化铝的中频炉,每个中频炉分部通过移动浇道连接有拌合炉,每台拌合炉对应两条发泡铝生产线,实现四条生产线同时进行生产,但是其无法实现从铝熔融到铸造发泡铝铝锭输出的全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其在铝液注入模具与发泡铝铝锭输出过程中,仍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其通过在热熔炉的两侧设置环形的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使其上的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可以循环流动,并通过搅拌出料装置对第一铸造 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进行自动注液,可以进行发泡铝铝锭铸造,配合在热熔炉后端设置的转移输出装置将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铸造出的发泡铝铝锭推送到铝锭输出线上进行自动输出,解决了发泡铝铝锭全职的铸造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发泡铝铝锭铸造过程中的铝液熔融到发泡铝铸造直至发泡铝铝锭自动输出的全制动化流水线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包括热熔炉,还包括:
第一铸造线,所述第一铸造线设置于所述热熔炉的一侧,其为环形设置,且其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一铸造铝模,该第一铸造铝模用于承载铝液并铸造铝锭;
第二铸造线,所述第二铸造线相对于所述第一铸造线设置于所述热熔炉的另一侧,其为环形设置,且其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二铸造铝模,该第二铸造铝模用于承载铝液并铸造铝锭;
铝锭输出线,所述铝锭输出线设置于所述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之间,其位于所述热熔炉的后侧,该铝锭输出线用于输出所述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铸造出的发泡铝铝锭;
搅拌出料装置,所述搅拌出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热熔炉的出料端并与其连通,其用于对该热熔炉输出的铝液进行搅拌,并将铝液输送至所述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内,该搅拌出料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安装于该安装架上的搅拌组件与出料组件;
转移输出装置,所述转移输出装置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铸造线与铝锭输出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铸造线与铝锭输出线之间,其包括第一推送组件、第二推送组件以及定量输出组件。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铸造铝模与所述第二铸造铝模交错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铸造铝模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铸造铝模。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铸造线还包括:
第一输送架,所述第一输送架为环形设置,其位于所述热熔炉的一侧;
若干第一输送车,所述第一输送车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架上,其沿该第一输送架移动,且其靠近所述热熔炉的一侧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铸造铝模铰接,该 第一输送车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方形口,该第一方形口位于所述第一铸造铝模的正下方;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车的前后端,其均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车靠近所述热熔炉的一侧,且其齿牙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热熔炉;
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均与所述第一齿条一一对应设置,其位于该第一齿条的一侧,且其与该第一齿条平行设置,该第一齿条的齿牙开口方向竖直朝上。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铸造线还包括:
第二输送架,所述第二输送架为环形设置,其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架设置于所述热熔炉的另一侧;
若干第二输送车,所述第二输送车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架上,其沿该第二输送架移动,且其靠近所述热熔炉的一侧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铸造铝模铰接,该第一输送车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二方形口,该第二方形口位于所述第二铸造铝模的正下方;
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车的前后端,其均设置于该第二输送车靠近所述热熔炉的一侧,且其齿牙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热熔炉。
作为改进,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热熔炉的前端,该搅拌组件包括:
第一搅拌箱,所述第一搅拌箱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其与所述热熔炉连通,其内转动设置有第一搅拌桨,该第一搅拌桨搅拌所述第一搅拌箱内的铝液;
第二搅拌箱,所述第二搅拌箱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其与所述第一搅拌箱连通,其内转动设置有第二搅拌桨,该第二搅拌桨搅拌所述第二搅拌箱内的铝液;
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方式同步带动所述第一搅拌桨与第二搅拌桨同步转动;
第一阀门组,所述第一阀门组设置于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搅拌箱与所述热熔炉连通的管道以及所述第二搅拌箱与所述第一搅拌箱连通的管道上,其用于控制所述热熔炉与所述第一搅拌箱的连通以及所述第二搅拌箱与所述第一搅拌箱的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出料组件设置于所述搅拌组件的前端,该出料组件包括:
第一暂存仓,所述第一暂存仓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铸造线的一侧,其末端管道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一铸造铝模的上方;
第二暂存仓,所述第二暂存仓设置于靠近第二铸造线的一侧,其末端管道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二铸造铝模的上方;
第二阀门组,所述第二阀门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暂存仓以及第二暂存仓与所述第二搅拌箱连通的三通管道上,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暂存仓与所述第二搅拌箱的连通以及所述第二暂存仓与所述第二搅拌箱的连通;
第三阀门组,所述第三阀门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暂存仓末端的管道上以及所述第二暂存仓末端的管道上,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暂存仓与第二暂存仓的末端管道的开合。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推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架上,该第一推送组件包括:
第一推送气缸,所述第一推送气缸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热熔炉后侧的第一输送架的上,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车的下方,且其气缸推杆上铰接设置有第一推送块;
第一侧推气缸,所述第一侧推气缸通过第一三角架与该第一输送架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其气缸推杆上连接设置有第一侧推块。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推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架上,该第二推送组件包括:
第二推送气缸,所述第二推送气缸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热熔炉后侧的第二输送架的上,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车的下方,且其气缸推杆上铰接设置有第二推送块;
第二侧推气缸,所述第二侧推气缸通过第二三角架与该第二输送架固定连接,且其气缸推杆上连接设置有第二侧推块。
作为改进,所述定量输出组件设置于所述铝锭输出线的上方,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铸造线以及第三铸造线连接,该定量输出组件包括:
输出架,所述输出架安装于所述铝锭输出线上,其中部位置出设置有输出部;
承载辊,所述承载辊设置于所述输出架的两侧,其于所述铝锭输出线平行设置,且其两端与所述输出架通过铰接杆铰接;
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辊的两侧,其一端与所述输出架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承载辊的铰接杆连接;
第一导向输送架,所述第一导向输送架设置于所述输出架靠近第一输送架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架固定连接,且该第一导向输送架正对所述第一推送组件设置,其与第一输送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辊;
第二导向输送架,所述第二导向输送架设置于所述输出架靠近第二输送架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架固定连接,且该第二导向输送架正对所述第二推送组件设置,其与第二输送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辊。
作为改进,还包括:
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位于所述搅拌出料装置的前方,其位于所述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之间,其用于对所述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进行加热保温;
风冷装置,所述风冷装置位于所述搅拌出料装置的后方,其安装于所述热熔炉两侧的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上,其用于对所述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进行冷却,且其上方通过管道与所述保温装置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热熔炉的出料端设置搅拌出料装置,并配合在热熔炉后侧设置的铝锭输出线与转移输出装置,使在第一铸造线上循环移动的第一铸造铝模与在第二铸造线上移动的第二铸造铝模从铝液注入到铸造完成的发泡铝铝锭的输出的全自动化流水作业,提高发泡铝铝锭铸造的生产速度,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发泡铝生产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出料装置与第一铸造线以及第二铸造线的配合,利用搅拌组件对含有发泡剂的铝液进行充分的搅拌发泡,搅拌完成后,出料组件对第一铸造线上的第一铸造铝模注入定量铝液,随后出料组件自动切换铝液流出方向,对第二铸造线上的第二铸造铝模注入定量铝液,之后搅拌组件再度切换方向对第一铸造线的第一铸造铝模注入定量铝液,如此交替工作,实现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同时连续进行铝锭铸造以及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的定量注液;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之间设置转移输出装置, 利用转移输出装置中的第一推送组件与第二推送组件分别将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上的发泡铝铝锭依次推送到定量输出组件上,再依靠定量输出组件逐一将发泡铝铝锭输出到铝锭输送线上进行统一输送;
(4)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搅拌箱后端的三通管道上设置第二阀门组,并通过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上的齿条组件对该第二阀门组进行控制,使其可以在第一组装线与第二铸造线运转时,自动切换搅拌组件内铝液的出料方向,实现其依次对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进行铝液出料的技术效果;
(5)第一铸造线上的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线上的第二铸造铝模交错设置,是因为考虑到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在铝液注入的先后顺序,以及第一铸造线与第二铸造线铸造出的铝锭在后期输出时,需要使用同一输出线,进行输出,间隔设置的第一铸造铝模与第二铸造铝模,既可以为铝液注入提高时间差,也可以为铝锭的转移输送提供时间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连续生产、流水作业,自动化程度高以及减少人工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发泡铝流水化作业的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铸造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铸造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输送车与第二输送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出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出料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转移输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推送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推送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F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定量输出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G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推送组件与第二推送组件推送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保温装置与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1: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如图1所示,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包括热熔炉1,还包括:
第一铸造线2,所述第一铸造线2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其为环形设置,且其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一铸造铝模21,该第一铸造铝模21用于承载铝液并铸造铝锭7;
第二铸造线3,所述第二铸造线3相对于所述第一铸造线2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的另一侧,其为环形设置,且其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二铸造铝模31,该第二铸造铝模31用于承载铝液并铸造铝锭7;
铝锭输出线4,所述铝锭输出线4设置于所述第一铸造线2与第二铸造线3之间,其位于所述热熔炉1的后侧,该铝锭输出线4用于输出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铸造出的发泡铝铝锭7;
搅拌出料装置5,所述搅拌出料装置5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的出料端并与其连通,其用于对该热熔炉1输出的铝液进行搅拌,并将铝液输送至所述第一铸造 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内,该搅拌出料装置5包括安装架51以及安装于该安装架51上的搅拌组件52与出料组件53;
转移输出装置6,所述转移输出装置6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铸造线2与铝锭输出线4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铸造线3与铝锭输出线4之间,其包括第一推送组件61、第二推送组件62以及定量输出组件63。
其中,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与所述第二铸造铝模31交错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铸造铝模2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铸造铝模3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铸造铝模21沿第一铸造线2循环流动,在移动搅拌出料装置5处时,铝液自移动搅拌装置5内注入到第一铸造铝模21内,进行发泡铝铝锭铸造,当第一铸造线2的第一铸造铝模21完成铝液取料后,搅拌出料装置5切换铝液的出料方向,对第二铸造线3的第二铸造铝模31注入铝液,之后搅拌出料装置5再次切换出料方向,又对第一铸造线2的第一铸造铝模21注入铝液,如此交替工作,实现第一铸造线2与第二铸造线3同时连续自动进行铝锭铸造。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31铸造出的发泡铝铝锭7分别沿第一铸造线2与第二铸造线3移动至转移输出装置6时,第一推送组件61将第一铸造铝模21内的发泡铝铝锭7转移输送到定量输出组件63内,而第二铸造铝模31内的发泡铝铝锭7由第二推送组件62转移输送到输出组件63内,由于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间隔设置,第一铸造线2与第二铸造线3上的发泡铝铝锭7就会依次推送到定量输出组件63上,再由定量输出组件63逐一输出到铝锭输出线4输出,实现第一铸造线2与第二铸造线3铸造出的发泡铝铝锭7的连续自动输出。
如图2与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铸造线2还包括:
第一输送架22,所述第一输送架22为环形设置,其位于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
若干第一输送车23,所述第一输送车23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架22上,其沿该第一输送架22移动,且其靠近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铰接,该第一输送车23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方形口231,该第一方形口231位于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的正下方;
第一齿条24,所述第一齿条24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车23的前后端,其均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车23靠近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且其齿牙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热熔炉1;
第二齿条25,所述第二齿条25均与所述第一齿条24一一对应设置,其位于该第一齿条24的一侧,且其与该第一齿条24平行设置,该第一齿条24的齿牙开口方向竖直朝上。
如图3与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铸造线3还包括:
第二输送架32,所述第二输送架32为环形设置,其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架22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的另一侧;
若干第二输送车33,所述第二输送车33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架32上,其沿该第二输送架32移动,且其靠近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铸造铝模31铰接,该第一输送车33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二方形口331,该第二方形口331位于所述第二铸造铝模31的正下方;
第三齿条34,所述第三齿条34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车33的前后端,其均设置于该第二输送车33靠近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且其齿牙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热熔炉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铸造铝模21可以沿与第一输送车23的铰接部位进行旋转倾斜,使第一铸造铝模21内的发泡铝铝锭7倒出。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二铸造铝模31可以沿与第二输送车33的铰接部位进行旋转倾斜,使第二铸造铝模31内的发泡铝铝锭7倒出。
如图5与图9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组件52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的前端,该搅拌组件52包括:
第一搅拌箱521,所述第一搅拌箱521与所述安装架51固定连接,其与所述热熔炉1连通,其内转动设置有第一搅拌桨522,该第一搅拌桨522搅拌所述第一搅拌箱521内的铝液;
第二搅拌箱523,所述第二搅拌箱523所述安装架51固定连接,其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连通,其内转动设置有第二搅拌桨524,该第二搅拌桨524搅拌所述第二搅拌箱523内的铝液;
搅拌电机525,所述搅拌电机525通过链轮链条传动方式同步带动所述第一 搅拌桨522与第二搅拌桨524同步转动;
第一阀门组526,所述第一阀门组526设置于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与所述热熔炉1连通的管道以及所述第二搅拌箱523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连通的管道上,其用于控制所述热熔炉1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的连通以及所述第二搅拌箱523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的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搅拌电机525带动第一搅拌桨522与第二搅拌桨524同步旋转,对第一搅拌箱521与第二搅拌箱523内的铝液进行搅拌,使铝液内包含的发泡剂充分分解并释放出气体,使气体滞留在铝液中,是铝液充分发泡。
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阀门组526包括:
第一球阀5261,所述第一球阀5261设置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与所述热熔炉1连通的管道上;
第二球阀5262,所述第二球阀5262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箱523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连通的管道上;
第一齿轮5263,所述第一齿轮5263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51靠近第一铸造线2的一侧,其通过链轮链条联动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球阀5261以及第二球阀5262伸出管道外的转轴连接。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球阀5261控制第一搅拌箱521与所述热熔炉1连通的管道,第二球阀5262控制第二搅拌箱523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连通的管道,而第一齿轮5263则与第二齿条25啮合配合,当第一输送车23后端的第二齿条25与第一齿轮5263啮合时,通过链轮链条联动,第一球阀5261与第二球阀5262被旋转90°,第一搅拌箱521与所述热熔炉1连通的管道以及第二搅拌箱523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连通的管道被打开,热熔炉1中的铝液进入到第一搅拌箱521内,而第一搅拌箱521内原有的铝液则进入到第二搅拌箱523内对第二搅拌箱523进行补充,当第一输送车23前端的第二齿条25与第一齿轮5263啮合时,第一球阀5261与第二球阀5262再次被旋转90°,第一搅拌箱521与所述热熔炉1连通的管道以及第二搅拌箱523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连通的管道被关闭。
如图5、图10与图1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料组件53 设置于所述搅拌组件52的前端,该出料组件53包括:
第一暂存仓531,所述第一暂存仓531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铸造线2的一侧,其末端管道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的上方;
第二暂存仓532,所述第二暂存仓532设置于靠近第二铸造线3的一侧,其末端管道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二铸造铝模31的上方;
第二阀门组533,所述第二阀门组533设置于所述第一暂存仓531以及第二暂存仓532与所述第二搅拌箱523连通的三通管道535上,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暂存仓531与所述第二搅拌箱523的连通以及所述第二暂存仓532与所述第二搅拌箱523的连通;
第三阀门组534,所述第三阀门组53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暂存仓531末端的管道上以及所述第二暂存仓532末端的管道上,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暂存仓531与第二暂存仓532的末端管道的开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暂存仓531用于接取第二搅拌箱523内流出的铝液,并将铝液注入到第一铸造铝模21内,而第二暂存仓532用于接取第二搅拌箱523内流出的铝液,并将铝液注入到第二铸造铝模31内。
如图5与图8所示,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二阀门组533包括:
第三球阀5331,所述第三球阀5331设置于所述三通管道535的交叉处;
第二齿轮5332,所述第二齿轮5332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51靠近第一铸造线2的一侧,其通过链轮链条联动以及锥齿轮传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三球阀2311伸出管道外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具体说明的是,通过旋转第三球阀5331,可以控制第二搅拌箱523与第一暂存仓531或第二暂存仓532连通,使搅拌组件21将铝液输出到第一暂存仓531或第二暂存仓532内,第一暂存仓531或第二暂存仓532内存满铝液刚好足够一个第一铸造铝模21或一个第二铸造铝模31取料。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初始时,第一铸造线2中的第一输送车23后端的第一齿条24与第二齿轮5332啮合,第三球阀5331被旋转180°,第二搅拌箱523与第一暂存仓531连通,第一暂存仓531内充满铝液,当第一铸造线2中的输送车23前端的第一齿条24与第二齿轮5332啮合时,第三球阀5331再被旋转180°,第二搅拌箱523与第二暂存仓532连通,铝液自第二搅拌箱523流入到 第二暂存仓532,并将第二暂存仓532充满,同时第一暂存仓531内的铝液流入到第一铸造铝模21内,当下第一输送车23后端的第一齿条24与第二齿轮5332啮合时,第三球阀5331被旋转180°,第二搅拌箱523再次与第一暂存仓531连通,将第一暂存仓531充满铝液,而此时第二暂存仓532内的铝液流入到第二铸造铝模31内,如此重复。
如图10与图1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阀门组534包括:
第四球阀5341,所述第四球阀534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暂存仓531末端的管道上与所述第二暂存仓532末端的管道上;
第三齿5342,所述第三齿轮5342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51的两端,其位于所述第四球阀5341的下方,且其与该第四球阀5341连接。
进一步说明的是,当第一暂存仓531上的第三齿轮5342与第一铸造线2中的第一输送车23后端的第一齿条24啮合时,第一暂存仓531上的第四球阀5341旋转90°,第一暂存仓531末端的管道打开,对第一铸造铝模21进行铝液注入,当第一暂存仓531上的第三齿轮5342与第一铸造线2中的第一输送车23前端的第一齿条24啮合时,第一暂存仓531上的第四球阀5341旋转90°,第一暂存仓531末端的管道关闭。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当第二暂存仓532上的第三齿轮5342与第二铸造线3中的第二输送车33后端的第三齿条34啮合时,第二暂存仓532上的第四球阀5341旋转90°,第二暂存仓532末端的管道打开,对第二铸造铝模31进行铝液注入,当第二暂存仓532上的第三齿轮5342与第二铸造线3中的第二输送车33前端的第三齿条34啮合时,第二暂存仓531上的第四球阀5341旋转90°,第二暂存仓531末端的管道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暂存仓531与第二暂存仓532取料的时间均为一个第一输送车23整体经过第三齿轮5342的时间,其时间与第一暂存仓531与第二搅拌箱523连通的时间以及第二暂存仓532与第二搅拌箱523连通的时间相同,且对应管道的铝液流速也相同,故第二搅拌箱523对第一暂存仓531每次输入的铝液均输送到了第一铸造铝模21内,第二搅拌箱523对第二暂存仓532每次输入的铝液均输送到了第二铸造铝模31内,实现了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的定量铝液输出。
值得具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搅拌箱521、第二搅拌箱523、第一暂存仓531、第二暂存仓532以及其之间连接的管道均采用的是高保温材料制造,可以有效的保证铝液温度。
如图12、图13与图1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推送组件61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架22上,该第一推送组件61包括:
第一推送气缸611,所述第一推送气缸611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后侧的第一输送架22的上,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车23的下方,且其气缸推杆上铰接设置有第一推送块612;
第一侧推气缸613,所述第一侧推气缸613通过第一三角架614与该第一输送架2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其气缸推杆上连接设置有第一侧推块61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送车23将第一铸造铝模21带动至第一推送气缸611处时停止,第一推送气缸611从第一方形口231内伸出,通过第一推送块612将第一铸造铝模21推动翻转,之后配合第一侧推气缸613进行侧推,通过弹性材料制造的侧推块615撞击第一铸造铝模21的底部,将其内的发泡铝铝锭7震荡倒出。
如图12、图15与图16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推送组件62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架32上,该第二推送组件62包括:
第二推送气缸621,所述第二推送气缸621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后侧的第二输送架32的上,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车33的下方,且其气缸推杆上铰接设置有第二推送块622;
第二侧推气缸623,所述第二侧推气缸623通过第二三角架624与该第二输送架32固定连接,且其气缸推杆上连接设置有第二侧推块625。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输送车33将第二铸造铝模31带动至第二推送气缸621处时停止,第二推送气缸621从第二方形口331内伸出,通过第二推送块622将第二铸造铝模31推动翻转,之后配合第二侧推气缸623进行侧推,通过弹性材料制造的侧推块625撞击第二铸造铝模31的底部,将其内的发泡铝铝锭7震荡倒出。
如图12、图18与图19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量输出组件63设置于所述铝锭输出线4的上方,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铸造线2以及第三铸 造线3连接,该定量输出组件63包括:
输出架631,所述输出架631安装于所述铝锭输出线4上,其中部位置出设置有输出部6311;
承载辊632,所述承载辊632设置于所述输出架631的两侧,其于所述铝锭输出线4平行设置,且其两端与所述输出架631通过铰接杆铰接;
连接弹簧633,所述连接弹簧633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辊632的两侧,其一端与所述输出架63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承载辊632的铰接杆连接;
第一导向输送架634,所述第一导向输送架634设置于所述输出架631靠近第一输送架22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架2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架631固定连接,且该第一导向输送架634正对所述第一推送组件61设置,其与第一输送架2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辊6341;
第二导向输送架635,所述第二导向输送架635设置于所述输出架631靠近第二输送架32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架3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架631固定连接,且该第二导向输送架635正对所述第二推送组件62设置,其与第二输送架3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辊6351。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输送架634与第二导向输送架635均为倾斜设置,其低处与所述输出架631连接。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铸造铝模21内的发泡铝铝锭7输出后通过第一导向输送架634输送到输出架631中部的输出部6311内,由承载辊632承载住,之后第二铸造铝模31内的发泡铝铝锭7输出后通过第二导向输送架635输送到输出架631上,两个发泡铝铝锭7的重量叠加,使处于下部的承载辊332旋转,下部的发泡铝铝锭7输出到铝锭输出线4上输出,承载辊632由连接弹簧633带回将上部的发泡铝铝锭7承载住,如此重复,实现发泡铝铝锭7的逐一有序输出。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在第一铸造铝模21内的发泡铝铝锭7被第一推送组件61推送到第一导向输送架634上时,第一限位辊6341对发泡铝铝锭7进行限制,使其在推送过程中发生翻转,其光整平滑的一面与第一导向输送架634接触。
更进一步具体说明的是,在第二铸造铝模31内的发泡铝铝锭7被第二推送组件62推送到第二导向输送架635上时,第二限位辊6351对发泡铝铝锭7进行限制,使其在推送过程中发生翻转,其光整平滑的一面与第一导向输送架635 接触。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在盛取铝液进行铸造发泡铝铝锭7之前,其内部喷涂有脱模剂,利于发泡铝铝锭7从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上脱离。
实施例2: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的实施例二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种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0所示,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还包括:
保温装置8,所述保温装置8位于所述搅拌出料装置5的前方,其位于所述第一铸造线2与第二铸造线3之间,其用于对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进行加热保温;
风冷装置9,所述风冷装置9位于所述搅拌出料装置5的后方,其安装于所述热熔炉1两侧的第一铸造线2与第二铸造线3上,其用于对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进行冷却,且其上方通过管道与所述保温装置8连通。
如图2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保温装置8包括:
保温炉81,所述保温炉81设置于所述所述第一铸造线2与第二铸造线3之间,其位于所述搅拌出料装置5的前方;
保温箱82,所述保温箱82对称设置于所述保温炉81的两侧,其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架22以及第二输送架32固定连接,且其均通过管道与所述保温炉81连通,该保温箱82中部可穿过第一输送车23与第二输送车33。
进一步说明的是,保温炉81对保温箱82提供热量,第一输送车23与第二输送车33分别将第一铸造模21与第二铸造模32输送到保温箱82内进行保温加热。
如图2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冷装置9包括:
冷却箱91,所述冷却箱91对称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的两侧,其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架22以及第二输送架32固定连接,且其均通过管道与对应的保温箱82连通,该保温箱82中部可穿过第一输送车23与第二输送车33;
冷风机92,所述冷风将92设置于所述冷却箱91的下方,其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架22以及第二输送架32固定连接,其用于对经过冷却箱91的第一铸造模21与第二铸造模32进行冷却。
进一步说明的是,冷风机92将第一铸造模21与第二铸造模32上的热量通过管道输送到保温箱82内,对保温箱82内的第一铸造模21与第二铸造模32进行加热保温,实现废热回收利用。
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铸造线2运转其上的第一铸造铝模21通过保温箱82的加热保温后,随第一输送车23移动至出料组件53处,第一暂存仓531对第一铸造铝模21进行铝液注入,完成铝液注入的第一铸造铝模21随第一输送车23移动至冷却箱91处进行冷却,而此时第二铸造线3上的第二铸造铝模31通过保温箱82的加热后移动至出料组件53处,第二暂存仓532对第二铸造铝模31进行铝液注入,完成铝液注入的第二铸造铝模31随第二输送车33移动至冷却箱91处,而此时第一铸造铝模21内的铝液冷却变成发泡铝铝锭7,第一铸造铝模21随第一输送车23移动至第一推送组件61处,第一推送组件61将第一铸造铝模21内的发泡铝铝锭7推送到定量输出组件63处,之后第一铸造铝模21继续随第一输送车23移动回转到保温箱82处进行加热保温,重新进行发泡铝铸造,而第二铸造模31随第二输送车33移动至第二推组件62处,第二推送组件62将第二铸造模31内的发泡铝铝锭7推送到定量输出组件63处,并将之前由第一铸造模21输送的发泡铝铝锭7推送至铝锭输出线4上输出,而第二铸造模31输送的发泡铝铝锭由下一第一铸造模21内的发泡铝铝锭7推送至铝锭输出线4上,完成发泡铝铝锭7输出的第二铸造模31有第二输送车33带动移动至82处进行加热保温,重新进行发泡铝铸造,如此循环重复,流水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包括热熔炉(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铸造线(2),所述第一铸造线(2)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其为环形设置,且其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一铸造铝模(21),该第一铸造铝模(21)用于承载铝液并铸造铝锭(7);
第二铸造线(3),所述第二铸造线(3)相对于所述第一铸造线(2)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的另一侧,其为环形设置,且其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二铸造铝模(31),该第二铸造铝模(31)用于承载铝液并铸造铝锭(7);
铝锭输出线(4),所述铝锭输出线(4)设置于所述第一铸造线(2)与第二铸造线(3)之间,其位于所述热熔炉(1)的后侧,该铝锭输出线(4)用于输出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铸造出的发泡铝铝锭(7);
搅拌出料装置(5),所述搅拌出料装置(5)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的出料端并与其连通,其用于对该热熔炉(1)输出的铝液进行搅拌,并将铝液输送至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内,该搅拌出料装置(5)包括安装架(51)以及安装于该安装架(51)上的搅拌组件(52)与出料组件(53);
转移输出装置(6),所述转移输出装置(6)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铸造线(2)与铝锭输出线(4)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铸造线(3)与铝锭输出线(4)之间,其包括第一推送组件(61)、第二推送组件(62)以及定量输出组件(6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与所述第二铸造铝模(31)交错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铸造铝模(2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铸造铝模(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铸造线(2)还包括:
第一输送架(22),所述第一输送架(22)为环形设置,其位于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
若干第一输送车(23),所述第一输送车(23)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架(22)上,其沿该第一输送架(22)移动,且其靠近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铰接,该第一输送车(23)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方形口(231),该第一方形口(231)位于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的正下方;
第一齿条(24),所述第一齿条(24)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车(23)的前后端,其均设置于该第一输送车(23)靠近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且其齿牙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热熔炉(1);
第二齿条(25),所述第二齿条(25)均与所述第一齿条(24)一一对应设置,其位于该第一齿条(24)的一侧,且其与该第一齿条(24)平行设置,该第一齿条(24)的齿牙开口方向竖直朝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铸造线(3)还包括:
第二输送架(32),所述第二输送架(32)为环形设置,其相对于所述第一输送架(22)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的另一侧;
若干第二输送车(33),所述第二输送车(33)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架(32)上,其沿该第二输送架(32)移动,且其靠近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铸造铝模(31)铰接,该第一输送车(33)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二方形口(331),该第二方形口(331)位于所述第二铸造铝模(31)的正下方;
第三齿条(34),所述第三齿条(34)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车(33)的前后端,其均设置于该第二输送车(33)靠近所述热熔炉(1)的一侧,且其齿牙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热熔炉(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所述搅拌组件(52)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该搅拌组件(52)包括:
第一搅拌箱(521),所述第一搅拌箱(521)与所述安装架(51)固定连接,其与所述热熔炉(1)连通,其内转动设置有第一搅拌桨(522),该第一搅拌桨(522)搅拌所述第一搅拌箱(521)内的铝液;
第二搅拌箱(523),所述第二搅拌箱(523)所述安装架(51)固定连接,其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连通,其内转动设置有第二搅拌桨(524),该第二搅拌桨(524)搅拌所述第二搅拌箱(523)内的铝液;
搅拌电机(525),所述搅拌电机(525)通过链轮链条传动方式同步带动所述第一搅拌桨(522)与第二搅拌桨(524)同步转动;
第一阀门组(526),所述第一阀门组(526)设置于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与所述热熔炉(1)连通的管道以及所述第二搅拌箱(523)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连通的管道上,其用于控制所述热熔炉(1)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的连通以及所述第二搅拌箱(523)与所述第一搅拌箱(521)的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所述出料组件(53)设置于所述搅拌组件(52)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该出料组件(53)包括:
第一暂存仓(531),所述第一暂存仓(531)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铸造线(2)的一侧,其末端管道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的上方;
第二暂存仓(532),所述第二暂存仓(532)设置于靠近第二铸造线(3)的一侧,其末端管道悬空设置于所述第二铸造铝模(31)的上方;
第二阀门组(533),所述第二阀门组(533)设置于所述第一暂存仓(531)以及第二暂存仓(532)与所述第二搅拌箱(523)连通的三通管道(535)上,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暂存仓(531)与所述第二搅拌箱(523)的连通以及所述第二暂存仓(532)与所述第二搅拌箱(523)的连通;
第三阀门组(534),所述第三阀门组(53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暂存仓(531)末端的管道上以及所述第二暂存仓(532)末端的管道上,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暂存仓(531)与第二暂存仓(532)的末端管道的开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所述第一推送组件(61)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架(22)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推送组件(61)包括:
第一推送气缸(611),所述第一推送气缸(611)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后侧的第一输送架(22)的上,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车(23)的下方,且其气缸推杆上铰接设置有第一推送块(612);
第一侧推气缸(613),所述第一侧推气缸(613)通过第一三角架(614)与该第一输送架(2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其气缸推杆上连接设置有第一侧推块(615)。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所述第二推送组件(62)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架(32)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推送组件(62)包括:
第二推送气缸(621),所述第二推送气缸(621)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热熔炉(1)后侧的第二输送架(32)的上,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车(33)的下方,且其气缸推杆上铰接设置有第二推送块(622);
第二侧推气缸(623),所述第二侧推气缸(623)通过第二三角架(624)与该第二输送架(32)固定连接,且其气缸推杆上连接设置有第二侧推块(625)。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所述定量输出组件(63)设置于所述铝锭输出线(4)的上方,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铸造线(2)以及第三铸造线(3)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定量输出组件(63)包括:
输出架(631),所述输出架(631)安装于所述铝锭输出线(4)上,其中部位置出设置有输出部(6311);
承载辊(632),所述承载辊(632)设置于所述输出架(631)的两侧,其于所述铝锭输出线(4)平行设置,且其两端与所述输出架(631)通过铰接杆铰接;
连接弹簧(633),所述连接弹簧(633)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辊(632)的两侧,其一端与所述输出架(63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承载辊(632)的铰接杆连接;
第一导向输送架(634),所述第一导向输送架(634)设置于所述输出架(631)靠近第一输送架(22)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架(2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架(631)固定连接,且该第一导向输送架(634)正对所述第一推送组件(61)设置,其与第一输送架(2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辊(6341);
第二导向输送架(635),所述第二导向输送架(635)设置于所述输出架(631)靠近第二输送架(32)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架(3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架(631)固定连接,且该第二导向输送架(635)正对所述第二推送组件(62)设置,其与第二输送架(3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辊(635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装置(8),所述保温装置(8)位于所述搅拌出料装置(5)的前方,其位于所述第一铸造线(2)与第二铸造线(3)之间,其用于对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进行加热保温;
风冷装置(9),所述风冷装置(9)位于所述搅拌出料装置(5)的后方,其安装于所述热熔炉(1)两侧的第一铸造线(2)与第二铸造线(3)上,其用于对所述第一铸造铝模(21)与第二铸造铝模(31)进行冷却,且其上方通过管道与所述保温装置(8)连通。
CN201720713408.2U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52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3408.2U CN206952139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3408.2U CN206952139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52139U true CN206952139U (zh) 2018-02-02

Family

ID=61384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340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52139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521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0622A (zh) * 2019-06-24 2019-08-2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铸铁成形传输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0622A (zh) * 2019-06-24 2019-08-2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铸铁成形传输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2311A (zh) 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
CN1733945B (zh) 金属热处理量化淬火设备及利用该设备进行量化淬火的方法
CN207143318U (zh) 一种气体发泡法连续制备泡沫铝的生产系统
CN110666151B (zh) 一种活塞自动浇铸工艺
CN206952139U (zh) 一种发泡铝连续铸造生产流水线
CN107142391B (zh) 一种气体发泡法连续制备泡沫铝的生产系统
CN108907150A (zh) 一种循环式泡沫铝连续生产工艺及生产线
CN107130130B (zh) 双向发泡铝铝锭铸造连续生产线
CN203668491U (zh) 一种泡沫铝合金的连续生产设备
CN107081419A (zh) 一种发泡铝铝锭连续铸造生产加工工艺
CN206956134U (zh) 双向发泡铝铝锭铸造连续生产线
CN208437657U (zh) 一种窑道式泡沫铝连续生产线
CN110756777A (zh) 一种泡沫铝生产工艺线及其生产工艺
CN208067315U (zh) 一种高温液态金属冷凝器及液态金属浇注平台
CN110735061B (zh) 一种多线泡沫铝生产工艺线及其生产工艺
CN207205243U (zh) 一种自动化连续式发泡成型生产线
CN113857471A (zh) 一种高均匀性泡沫铝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07159871A (zh) 一种自动化连续式发泡成型生产线
CN207091492U (zh) 一种气体压缩铝液发泡装置
CN217044552U (zh) 一种泡沫铝板材双辊垂直连续成形设备
CN214950555U (zh) 熔炼、搅拌、增粘一体化熔化炉
JPH0829402B2 (ja) 連続鋳造方法
CN206811120U (zh) 一种发泡铝自动定量浇注生产线
CN107052309A (zh) 一种回转式发泡铝自动生产设备
CN218252871U (zh) 铝铁合金浇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