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46172U -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46172U
CN206946172U CN201720114371.1U CN201720114371U CN206946172U CN 206946172 U CN206946172 U CN 206946172U CN 201720114371 U CN201720114371 U CN 201720114371U CN 206946172 U CN206946172 U CN 206946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camera module
microscope base
base
integ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143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珠
赵波杰
陈振宇
郭楠
田中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143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46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46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46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一摄像模组,其包括:至少一一体基座组件,其中所述一体基座组件包括一一体基座和一线路板,所述一体基座一体封装于所述线路板;至少一感光元件;至少一镜头;至少一滤光元件镜座;和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配合所述一体基座形成一光窗,为所述感光元件提供光线通路,其中所述滤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其中所述镜头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

Description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模组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摄像模组是智能电子设备的不可获缺的部件之一,举例地但不限于智能手机、相机、电脑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电子设备。而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对摄像模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些年来,智能电子设备产生突飞猛进的发展,日益趋向轻薄化,而摄像模组要适应其发展,也越来越要求多功能化、轻薄化、小型化,以使得智能电子设备可以做的越来越薄,且满足设备对于摄像模组的成像要求。因此摄像模组生产厂商持续致力于设计、生产制造满足这些要求的摄像模组。
模塑封装技术是在传统COB封装基础上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封装技术。如图1A所示,是利用现有模塑封装技术封装的电路板。在这种结构中,将模塑部1通过模塑封装的方式封装于电路板2,然后将芯片3连接于电路板2,滤光片4被安装于所述模塑部1。其中模塑部1包覆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5,从而减少摄像模组的电子元件5独立占用的空间,使得摄像模组的尺寸能够减小,且解决电子元器件上附着的灰尘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的问题。
参照图1B是传统COB封装的电路板。相对于传动的COB封装技术,模塑封装技术具众多的优势,比如通过所述模塑部1替代镜座7,减少电子元件5的独自占用空间,减小摄像模组尺;避免电子元件5上附着灰尘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等,可是同时这种结构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滤光片是现代摄像膜组中及其重要的一个元件,滤光片过滤光线中的红外光,使得光线更加接近人眼观察的效果。由于滤光片容易被损伤、且在整个摄像模组的造价中占的比重较大,面积越大,越昂贵,且滤光片的面积越大,制造精度越难控制,因此模塑封装技术中,滤光片成为一个实施难点。
首先,相对于传统COB封装方式,模塑封装方式通过模塑部包覆电子元件5,利用了电子元件5的空间位置,可是模塑部相对于COB的镜座,增大了上部滤光片4的安装空间,也就是说,模塑封装需要的滤光片4的面积较大。
具体地来说,参照图1B,传统的COB中滤光片被安装于所述镜座7,由于镜座7是后期安装于电路板2上的,因此可以制造为不同形状,比如向内延伸,从而可以在保证感光区域不被遮挡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小滤光片的面积,从而在保证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方便安装,且小面积的滤光片价格更低,使得整体摄像模组的成本降低,而模塑封装中,模塑部1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于电路板2,模塑部由下至上一体延伸,因此滤光片4的面积由模塑部1开口决定,需要的滤光片4的面积较大。
其次,在模塑封装方式中,参照图1A,滤光片4需要被安装于所述模塑部1的凹槽6内,而基于模塑封装工艺,对于拐角的形状较难控制,也就是说,形成所述凹槽6的槽壁,尤其是槽壁相接的位置,可能出现变形,如出现毛刺,从而不能为所述滤光片4提供良好的安装条件,无法保证平整,且容易损伤滤光片。且对于传统的镜座7,具有内凹槽8,也就是说所述镜座7可以向内延伸,提供搭载滤光片4的位置,且使得所述滤光片4的安装面积减小。而由于模塑是一次成型,在通过模具制造的过程中存在拔模问题,因此传统的镜座结构并不能通过模塑的方式制造,而只能通过模具注塑的方式制造,因此模塑封装限于一些特定的结构,比如不带所述内凹槽8的模塑部1。传统镜座和模塑封装镜座以及对应的成型工艺之间,各自存在一些相对的优缺点,因此需要将两二者的优势进行结合。
第三,即使所述模塑部1形成平台状,而不形成所述凹槽6,可以保证表面较好的平整性,为所述滤光片4提供较好的安装条件。可是在这种结构中,一方面滤光片4需要和其他的部件比如镜头或驱动器协调分配所述封装部,这种情况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其他部件很容易在安装的过程中损伤滤光片;另一方面,滤光片距离所述镜头距离较近,镜头中的镜片很容易碰触滤光片,且增大了镜头的后焦距。
此外,所述电路板上需要安装所述感光元件、所述电子元件以及模塑部,这些部件的布局方式会影响需要电路板的面积,而基于封装部的成型方式,通常厚度会大于传统镜座的厚度,因此增大了在电路板上的占据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和摄像模组的一体基座相配合,为所述摄像模组的不同部件提供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为滤光片提供适宜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滤光元件不需要被直接安装于摄像模组的一体基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支撑槽,所述滤光元件适于被安装于所述支撑槽,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位置相对下沉。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接合槽,所述接合槽适于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与所述一体基座的相对高度降低,使得所述滤光元件更加邻近摄像模组的感光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主体和一内延臂,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主体下部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部包括一下沉臂,所述下沉臂自所述主体纵向延伸,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横向延伸,分别形成所述接合槽和所述支撑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上延壁,所述上延壁约束、限位所述摄像模组的驱动器或镜头的位置,使得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其中通过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缓解所述滤光元件被直接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时受到的应力作用,保护滤光元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摄像模组,其包括:至少一一体基座组件,其中所述一体基座组件包括一一体基座和一电路板,所述一体基座一体封装于所述电路板;至少一感光元件;至少一镜头; 至少一滤光元件镜座;和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配合所述一体基座形成一光窗,为所述感光元件提供光线通路,其中所述滤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其中所述镜头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容纳口,所述容纳口连通于所述光窗,以使得当所述滤光元件遮挡于所述容纳口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支撑槽,连通于所述容纳口,所述支撑槽适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和至少一内延臂,所述内延臂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部分地、横向地、向内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接合槽,适于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以便于通过所述一体基座支撑所述滤光元件镜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至少一下沉臂和至少一内延臂,所述下沉臂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地一体延伸形成所述结合槽,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转向地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位置下沉。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相邻两所述内延臂形成一拐角,所述拐角自所述光窗向外延伸,以便于增加在所述拐角位置的光通量。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下沉臂向邻近所述感光元件的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的位置下沉邻近所述感光元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向内延伸,以便于减小所述滤光元件的安装面积。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至少一安装槽和至少一缺口,所述安装槽连通于所述光窗,所述缺口连通于所述光窗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包括至少一接合边和至少一延展边,所述接和边适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延展边适于延伸于所述缺口形成一封闭环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两安装槽和两缺口, 所述安装槽连通于所述光窗,所述缺口连通于所述光窗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包括两接合边和两延展边,两所述接和边适于结合于两所述安装槽,两所述延展边适于延伸于两所述缺口形成一封闭环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三个安装槽,三所述安装槽形成一U型结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包括三接合边,三所述接和边形成一U型结构,适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四个安装槽,各所述安装槽连通于所述光窗,形成一方形结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适于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的两所述安装槽相对,两所述缺口相对,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两所述接和边相对,两所述延展边相对。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的两所述安装槽相邻,两所述缺口相邻,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两所述接和边相邻,两所述延展边相邻。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一安装槽和三缺口,所述安装槽连通于所述光窗,所述缺口连通于所述光窗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包括一接合边和三延展边,所述接和边适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三所述延展边适于延伸于三所述缺口形成一封闭环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至少一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顶部至少部分地、凸起地向上延伸。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包括一驱动器,所述镜头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器,所述限位凸起呈环形结构,适于限位所述驱动器于外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上延壁,所述上延壁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地、向上延伸形成一限位口。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包括一驱动器,所述镜头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器,所述限位口适于限位所述驱动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限位口适于限位所述镜头。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上延壁和一下延壁,所述上延壁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地、向上延伸形成一限位口,所述下延壁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地向下延伸形成一下包口。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一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至少部分 地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所述镜头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一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至少部分地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所述镜头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镜头被至少部分地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镜头被至少部分地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包括一镜筒壁形成一镜头室,适于安装所述镜头。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电路板包括至少一基板和至少一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被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一体基座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一体封装于所述基板。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选自组合:红外截止滤光片、蓝玻璃滤光片、晶圆级红外截止滤光片中的其中一个。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通过模塑成型的方式一体封装于所述电路板。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一内侧面,所述内侧面具有一倾斜角,以使得所述内侧面自所述电路板倾斜地向上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摄像模组,其包括:至少一一体基座组件,其中所述一体基座组件包括一一体基座和至少一线路板,所述一体基座一体封装于所述线路板;至少一感光元件;至少一镜头;和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其中所述滤光元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其中所述镜头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并且所述镜头贴合于所述一体基座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电子设备,其包括:一电子设备主体;和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摄像模组,各所述摄像模组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为组合: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脑设备、电视机、交通工具、照相机、监控装置中其中一个。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模塑封装的电路板。
图1B是现有COB封装的电路板。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剖示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分解图。
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部分组装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一变形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一个变形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剖示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一变形实施例。
图8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三个变形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第四个变形实施方式。
图11A、1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摄像模组的不同方向剖示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13A、13B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一个变形实施不同方向方式剖示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 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立体。
图16是图15的分解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剖示图。
图18A、18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不同方向剖示图。
图19A、19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不同方向剖示图。
图20A,20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不同方向剖示图。
图21A,2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优选实施例摄像模组的变形实施不同方向剖视图。
图22A、2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不同方向的剖示图。
图2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的剖示图。
图2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另一摄像模组剖视图。
图24是根据实用新型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分解图。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剖示图。
图2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个优选实施例摄像模组的剖视图。
图2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以上优选实施例的一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模塑封装工艺是摄像模组领域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应用工艺,虽然在其他领域是一种熟知技术,可是在摄像模组领域,尤其是对于近期流行的多镜片、高像素摄像模组,模塑封装工艺更显现出其优势和重要性,并且进入适宜应用的阶段,基于模塑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相对于传统的COB封装的摄像模组,通过模塑封装形成镜座,替代了传统的单独镜座,可以减小摄像模组的尺寸、提供平整的安装面等优势,可是替代模塑封装形成的替代镜座需要承担原有镜座的功能,比如安装滤光元件,如前所述,模塑封装形成的镜座却不宜于直接安装滤光元件。另一方面,电路板上的感光元件、电子元器件的布局方式会影响摄像模组的尺寸,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和阵列摄像模组及其滤光元件镜座,其中在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和阵列摄像模组中引入滤光元件镜座,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和一体基座相配合,承担传统的镜座的功能,使得在应用一体封装工艺的基础上,比如模塑地一体成型工艺,可以为滤光元件、驱动器或镜头提供良好的安装条件,弥补一体封装工艺带来的安装问题,更加合理地布局电路板上的各部件,使得电路板的空间被充分地利用,进一步减小摄像模组的尺寸。
如图2至图4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100可以被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举例地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脑设备、电视机、交通工具、照相机、监控装置等,所述摄像模组100配合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对目标对象的图像采集和再现。
如图2至图4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100包括一一体基座组件10、一感光元件13、一镜头30和一滤光元件镜座40。
所述感光元件13电连接于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所述镜头30位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感光路径。
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包括一一体基座11和一电路板12,所述一体基座11一体封装于所述电路板12,举例地但不限于模塑地一体封装成型于所述电路板12,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从而所述一体基座11和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相互配合能够替换传统摄像模组的镜座或支架,并且不需要类似传统封装工艺中需要将镜座或支架通过胶水贴附于电路板。所述感光元件13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
所述一体基座11具有一光窗111和形成所述光窗111的一基座主体112,所述光窗111为所述感光元件13提供光线通路,所述基座主体112模塑地一体封装于所述电路板12。特别地,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窗111为一闭合环形结构,以便于为所述镜头30提供封闭的内环境。
所述电路板12包括一基板121,以及形成于所述基板121如通过SMT工艺贴装的多个电子元器件122,所述电子元器件122包括但不限于电阻、电容、驱动器件等。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11一体封装于所述基板121,并且一体地包覆于所述电子元器件122,从而防止类似传统摄像模组中灰尘、杂物粘附在所述电子元器件122上污染所述感光元件13而影响成像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变形实施例中,也有可能所述电子元器件122内埋于所述基板121,即所述电子元器件122可以不暴露在外。所述电路板的基板121可以是PCB硬板、PCB软板、软硬结合板、陶瓷基板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因为所述一体基座11可以完全包覆这些电子元器件122,所以电子元器件122可以不内埋于所述基板121,所述基板121只用于形成导通线路,从而使得最终制得的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得以厚度更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元器件122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周围,而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元器件122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布局,比如集中于一侧或者两侧,可以和所述感光元件13的设置位置以及后续的所述电连接元件133设置位置以及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形状相配合,从而更加合理地利用所述基板122上的空间位置,尽可能减小所述摄像模组的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电子元器件122的设置位置、类型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实际的剖视中,由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设置位置不同可能所述电子元器件在剖视中并不可见或可能只看到一侧,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与说明,所述电子元器件122在剖视中都可见,在这 方面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
更具体地,所述基板121具有一上表面1211和一下表面1212,所述上表面1211和所述镜头30的方向相对,所述下表面1212和所述镜头30的方向相背。所述感光元件13包括一正面131和一背面132,所述正面131与所述镜头30方向相对,用于进行感光作用,所述背面132与所述镜头30方向相背,用于安装于所述基板121的所述上表面1211。所述感光元件13通过至少一电连接元件133电连接于所述基板121。所述电连接元件133举例地但不限于金线、银线、铜线、铝线。所述电连接元件133可以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一侧、两侧、三侧或四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中,以设置四侧所述电连接元件133的实施方式为例进行示意,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元件13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侧、两侧或三侧,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电连接元件133的设置数量、位置、类型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感光元件13安装于所述基板121的方式举例地但不限于SMT工艺(Surface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工艺),以及通过COB(Chip On Board)打金线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基板121。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元件13被安装于所述基板121的方式开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内嵌、FC(Flip Chip,芯片倒装)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是,所述感光元件13和所述电路板12的连接、安装方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更具体地,所述感光元件13的所述正面131具有一感光区1311和一非感光区1312,特别地,所述非感光区1312环绕于所述感光区1311外围。所述感光区1311用于进行感光作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所述非感光区1312通过所述电连接元件133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电路板12。所述镜头30与所述感光元件13光学对齐地排列,光轴一致,使得穿过所述镜头30的光线能够经由所述光窗111到达所述感光元件13,进一步经过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电转化之后能够将电信号传递至所述电路板12,从而使得所述摄像模组100采集到图像信息。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摄像模组100包括一滤光元件50,用于过滤穿过所述镜头30的光线。所述滤光元件50举例地但不限于红外截止滤光元件、蓝玻璃滤光片、晶圆级红外截止滤光片、全透片、可见光过滤片。所述滤光元件5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位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线通路。所述摄像模 组还可以包括一驱动器60,如音圈马达、压电马达等。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器60,以便于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即AF(Active Focus)摄像模组。所述驱动器60包括至少一引脚61,所述驱动器60通过所述引脚61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所述引脚61可以是单引脚、双引脚、单排引脚或双排引脚中的一种。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以双引脚为例进行示意,但是并不是限制。引脚通常位于靠近边缘的位置,从图3位置中的A-A线对应的位置剖视,对应图2剖视图,而所述引脚61在对应图2剖视图中并不可见,但为了便于理解与说明,在对应的剖视中都用虚线示意引脚61的存在,如示意所述引脚61的投影位置,并不是示意所述引脚61实际的位置,后续附图情况类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引脚61的类型、形状以及设置位置,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滤光元件5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且下沉于所述一体基座11的所述光窗111内。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的所述一体基座11具有一顶表面113,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的所述顶表面113,所述驱动器6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一体基座11的所述顶表面113平面地延伸,换句话说,所述一体基座11形成一平台结构,无台阶凸起,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被安装于所述平台结构。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方式中,所述一体基座11的所述顶表面113平面地延伸,而无明显的弯折角,因此在一体封装的过程中,比如模塑的过程,可以获得更加平整地、无毛刺的安装面,为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提供平整的安装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滤光元件50,比如蓝玻璃滤光片,是比较脆弱、且相对昂贵的元件,容易破裂,因此保护所述滤光元件50在摄像模组制造过程中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和所述一体基座11采用不同的制造工艺进行制造,如注塑和传递模塑,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和所述一体基座具有不同的硬度,表面柔性不同,比如可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具有更好的柔性,从而当所述滤光元件5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时,相对于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的情形,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时受到的应力作用更小,从而更适宜安装所述滤光元件50,使得滤光元件50被损伤或出现碎裂现象。也就是说,所述滤 光元件镜座40缓解了所述滤光元件50可能受到的外部应力作用,比如直接粘接于所述一体基座11时受到的应力。
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具有至少一支撑槽41和至少一接合槽42,所述支撑槽41用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50,所述接合槽42用于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所述支撑槽41连通于所述光窗111,形成一容纳口411,用于容纳所述滤光元件50。所述接合槽42环绕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底部外围。换句话说,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具有所述容纳口411,用于容纳所述滤光元件50,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感光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滤光元件50被安装于所述支撑槽41,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相对高度降低,使得所述滤光元件50不会或较少凸出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从而不会增加所述摄像模组的高度,且不易碰触所述镜头50或所述驱动器60。
换句话说,所述支撑槽41形成一内环路,以便于将所述滤光元件50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内侧,位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线通路。所述接合槽42形成一外环路,以便于向外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11,通过所述一体基座11为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提供安装位置。
更具体地,所述接合槽42的形状和所述一体基座11形状相匹配,以便于将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稳定地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
进一步,参照图2至图4,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至少一内延臂44和至少一下沉臂45,所述下沉臂45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转弯地、纵向下地一体延伸,以便于所述滤光元件50的安装位置沉入所述光窗111。所述内延臂44自所述下沉臂45弯折地、横向一体延伸,以便于为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水平方向的安装位置,使得所述滤光元件50和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轴一致。特别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包括四个一体连接的内延臂44和四个一体连接的下沉臂45,各所述内延臂44和各所述下沉臂45在不同的位置延伸形成环形一体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
换句话说,所述下沉臂45转向一体延伸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的内侧,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和所述下沉臂45的底侧形成所述接合槽42,以便于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11,所述内延臂44横向地延伸于所述下沉臂45的内侧,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和所述内延臂44的顶侧形成所述支撑槽41,以便 于支撑所述滤光元件5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所述接合槽42的形状与所述一体基座11形成的所述光窗111的形状一致,所述支撑槽41的形状与所述滤光元件50的形状一致。特别地,所述滤光元件50为方形结构,所述支撑槽41的俯视图为一环形结构,比如方环形。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具有一容纳口411,用于容纳所述滤光元件50,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50位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感光路径。具体地,所述镜座主体43和所述内延臂44形成所述容纳口411,也就是说,所述内延臂44的延伸长度决定所述滤光元件50需求的最小面积。值得一提的是,在模塑封装工艺中,由于不能形成所述内延臂44,因此需要的滤光元件的面积都较大,或者说相对于传统镜座需求的滤光元件面积增大,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延臂44向内延伸,因此使得所述滤光元件50的需求面积减小,使得滤光元件镜座40的优势和一体封装的优势相结合。
举例地,参照图2,相对两侧的所述内延臂44之间的距离标记为L,则滤光元件的直径只需要大于L,就可以被搭载于所述内延臂44之间,而不需要去搭载于所述基座主体112,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40的需求面积减小。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下沉臂45的延伸距离影响所述滤光片在所述光窗111中的下沉深度,而所述内延臂44的延伸距离影响安装的所述滤光元件50的面积大小。比如,当所述下沉臂45延伸距离越大时,所述滤光元件50在所述光窗111中的位置越向下沉,距离所述感光元件13的距离越小,而对应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后焦距越小;当所述内延臂44延伸距离越大时,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所述容纳口411越小,需要的所述滤光元件50的面积越小,从而更加容易获取适宜的所述滤光元件50,且安装方便,降低所述摄像模组的成本。当然,所述下沉臂45的延伸距离需要结合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比如减小后焦距的基础上不使其出现暗点,如灰尘的影像;而所述内延臂44的延伸距离需要考虑所述摄像模组光线通路以及所述感光元件13的所述感光区1311和所述非感光区1312以及所述电路板12的剩余宽度等因素,比如在使得内延臂44向内延伸时,在所述滤光元件50较小的情况下,所述内延臂44不会遮挡所述感光元件13的所述感光区311,不会过多遮挡进入的光线通量,且可以在所述电路板12封装剩余较宽的位置延伸较多,而在所述电路板12封装剩余宽度较小的位置延伸较 小,从而在保证成像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所述滤光元件50的面积。
所示滤光元件镜座40的形状和所述一体基座11的形状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11为近似规则对称结构,比如方环形,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为对称结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为规则形状,各所述内延臂44形状一致,各所述下沉臂45形状一致。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由于需要包覆的所述电子元器件122的位置不同,所述一体基座11的内部具有向内凸出的位置,宽度不一,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可以设置相应的凹槽或凸出的位置,或者使得所述内延臂44的长度不同,以适应所述一体基座11的形状,适应所述感光元件13所在的位置,且便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5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平台,且可以通过胶水厚度来调整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平整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11封装于所述电路板12的所述上表面1211,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11可以延伸至所述电路板12的侧面和/或底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一体基座11的一体成型范围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和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组装过程中,参照图4,先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所述一体基座11,而后将所述滤光元件50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进而将带有所述滤光元件50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从而相对方便地完成所述滤光元件50的安装过程。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21为平整的板状,所述感光元件13被贴附于所述基板121的所述上表面121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21可以具有一内凹槽,所述感光元件13被容纳于所述内凹槽,以减小所述感光元件13凸出于所述基板121的高度。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21可以具有一通孔,连通于所述基板121的两侧,所述感光元件13被容纳于所述通孔,以使得所述感光元件13和所述基板121的相对位置可调,比如上表面1211或下表面1212一致地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21可以具有一通路,所述通路呈阶梯状结构,所述感光元件13通过芯片倒装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通路。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21可以具有一加固孔,所述模塑部延伸进入所述加固孔,增强所述一体基座11组件10的结构强度。在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电路板12包括一背板,所述背板被叠层地设置于所述基板121的底部,以增强所述一体基座11组件10的结构强度和散热性能,所述背板举例地但不限于一金属板。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包括一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被包裹于所述一体基座11外部或环绕于内侧,以增强所述摄像模组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2还可以有其他各种变形,以增加或增强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的性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电路板12的结构变形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所述驱动器6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也就是说,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器60和所述一体基座11之间。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和所述驱动器60都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的所述顶表面113。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的邻近内侧位置,所述驱动器60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邻近外侧的位置,从而所述驱动器60和所述一体基座11协调分配所述一体基座11的所述顶表面113。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所述驱动器60,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器60,从而形成一可以自动调节焦距的动焦摄像模组AF,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所述摄像模组不包括所述驱动器60,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FF,所述镜头30被直接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摄像模组的类型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滤光元件镜座40可以以传统镜座的制造方式进行制造,根据一体基座11尺寸设计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尺寸。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制造,也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制造,比如通过粘接的方式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各部分,即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所述内延臂44、所述下沉臂45可以为相同的材质,也可以为不同的材质。附图中为了清楚的说明,通过不同的线条来表示各部分,但是并不是材料或结构的限制。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可以用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50,也 可以用于安装所述镜头30或所述马达6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上的安装部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7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一个变形实施方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一体基座11A内部倾斜地向上延伸,形成开口逐渐增大的所述光窗111A。更具体地,所述一体基座11A具有一内侧面114A,所述内侧面114A与所述摄像模组的中心光轴形成一倾斜角α,从而使得所述光窗111A的开口逐渐增大,以便于所述一体基座11A的制造成型。其中α的大小范围是3°~30°,在一些实施例中,α的数值选自3°~15°、15°~20°、或20°~30°。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的所述接合槽42A具有一接合角α1,所述接合角α1与所述倾斜角相对应,以便于所述接合槽42A的形状与所述内侧面114A的倾斜形状相适应,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安装更加稳定。
换句话说,所述下沉臂45A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A转向地、倾斜向下地延伸,从而形成与所述倾斜角相适应的所述接合角α1。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延臂44A在所述下沉臂45A转向地、水平地延伸,形成一支撑角β,所述支撑角β大于90°,便于所述滤光元件50的安装。当然,带有所述倾斜角的所述一体基座11上也可以安装没有所述接合角α1和所述支撑角β的滤光元件镜座40。
如图8A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具有一支撑槽41B,所述支撑槽41B连通于所述一体基座11B的所述光窗111,为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安装位置。换句话说,所述滤光元件50被安装于所述支撑槽41B。
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和至少一内延臂44B,所述内延臂44B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较低处横向一体地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41B。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被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11。
也就是说,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不包括所述下沉臂45,以及不具有所述接合槽42,因此相对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滤光元件50的安装位置并不下沉于所述光窗111内。但是通过所述内延臂44B的延伸距离,同样可以减小需要的所述滤光元件50的面积,且所述滤光元被容纳于所述支撑槽41B,使得所述滤光元件 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的相对高度降低。
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一变形实施例。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1具有一支撑槽41B1和一贴装槽48B1槽,分别为所述镜头30和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安装位置。
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1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1和至少一内延臂44B1,所述内延臂44B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1较低处横向一体地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41B1和所述贴装槽48B1。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1还包括一镜头部49B1,所述镜头部49B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1一体地向上延伸,以便于容纳所述镜头3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元件50以倒贴的方式贴装于所述内延臂44B1。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部49B1内部平整,无螺纹结构,适于安装一无螺纹的所述镜头30。
也就是说,当所述摄像模组100为定焦摄像模组时,所述镜头30可以直接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1内部,从而限位所述镜头30。特别地,所述镜头部49B1和所述镜头30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安装、调整所述镜头30。
图8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实施例。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2具有一支撑槽41B2和一贴装槽48B2槽,分别为所述镜头30和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安装位置。
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2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2和至少一内延臂44B2,所述内延臂44B2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2较低处横向一体地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41B2和所述贴装槽48B2。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2还包括一镜头部49B2,所述镜头部49B2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2一体地向上延伸,以便于容纳所述镜头3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元件50以倒贴的方式贴装于所述内延臂44B2。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部49B1内部具有螺纹结构,适于安装一带螺纹的所述镜头30。
也就是说,当所述摄像模组100为定焦摄像模组时,所述镜头30可以直接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2内部,从而限位所述镜头30。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仅作为举例来说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可能变形方式,说明所述镜头30可以被直接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1、 40B2内部,但是并不是限制。
如图9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三个变形实施方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具有至少一拐角441C,所述拐角441C被设置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转角位置,以便于所述滤光元件50的安装,减小所述摄像模组成像中的尖锐转角带来的边缘暗影。更具体地,相邻两内延臂44C形成一拐角441C,所述拐角441C向外延伸,以便于增加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转角位置的光通量。换句话说,相邻所述内延臂44C形成一向外延伸的所述拐角441C,以便于增加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在所述拐角441C位置的光通量,减少边缘暗影。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拐角441C可以为扩展的方形角,举例地但不限于,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四个转角位置设置四个相应的扩展方形角。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拐角441C也可以是圆弧角,增加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在转角的光通量。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所述拐角441C,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拐角441C的形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0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四个变形实施方式。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具有至少一限位凸起46P,所述限位凸起46P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顶部至少部分地、凸起地向上延伸。进一步,所述限位凸起46P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的顶面至少部分地、凸起地向上延伸,以便于限位被安装的元件、阻挡灰尘或光线进入摄像模组内部。所述限位凸起46P举例地但不限于限位所述驱动器60或所述镜头30。特别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46P被设置于所述镜座主体43中间部位,将所述镜座主体43的顶部分隔为两部分,外侧用于安装所述驱动元件,所述镜头位于内侧。在这种方式中,所述限位凸起可以定位所述驱动元件的位置,减少所述驱动器60的偏移,且在组装过程中,可以防止安装所述驱动器60的胶水溢流到内部而沾染镜头或内部元件。特别地,所述限位凸起46P可以是一环形凸起,从而整体上定位所述驱动器60,阻挡胶水溢流到内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46P表面可以设置螺纹,以便于直接安装所述镜头30。且当所述限位凸起46P外侧设置螺纹时,适于较大孔径的所述镜头30。
如图11A至图12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 及其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所述一体基座11D包括一基座主体112D形成至少一光窗111D,为所述感光元件13提供光线通路。进一步,所述基座主体112D具有至少一开口1121D,所述开口1121D连通所述光窗111D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补充于所述开口1121D,从而形成侧面封闭的所述光窗111D。
换句话说,在这种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主体112D并不是闭合结构,而是开放结构,而通过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的补充,使得所述基座主体112D封闭。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包括至少一延伸腿433D,所述延伸腿433D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D一体地向下延伸至所述基板121,以便将所述开口1121D封闭。举例地但不限于,所述延伸腿433D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基板121和/或所述基座主体112。
具体地,所述基座主体112D形成一U型结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主体接合于所述基座主体112D的U型结构,且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的所述延伸腿433D补充于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位置,从而使得所述一体基座11D闭合,形成一封闭的内环境。
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11D和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共同承担摄像模组的镜座的功能,使得一体封装的优势和滤光元件镜座40D的功能相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摄像模组的尺寸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所述电路板12上的所述电子元器件122的排布、所述电连接元件133的设置位置、所述一体基座11的封装位置等需要合理的布置,在充分利用所述基板121的同时,使得元件布局占据面积最小,从而进一步减小所述摄像模组的尺寸。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在布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的方向进行一体封装,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利用电子元件的空间位置,同时减少所述电气元器件和所述电连接元件133的之间的电磁影响,而在未设置所述电气元器件的一侧设置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充分利用所述基板121上的剩余位置。另一方面,通过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的粘接过程,可以调整、补充所述一体基座11D的平整性,为所述摄像模组提供良好的安装条件。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基板121上需要设置所述感光元件13、所述电子元器件122、所述电连接元件133、所述一体基座11D、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而所述电子元器件122、所述电连接元件133、所述一体基座11D和所述滤光元 件镜座40D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周边。换句话说,所述基板121具有多个安装区1213,所述安装区1213围绕于所述感光元件13外侧。为了提高所述基板121上的空间利用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集中设置于所述基板121上的一侧的所述安装区1213或两侧的所述安装区1213,而在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的所述安装区1213通过所述一体基座11D进行一体封装,进而通过所述一体基座11D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进行包覆,而在未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和/或所述电连接元件133的所述安装区1213,连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从而通过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利用所述基板121上较窄的位置,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和所述一体基座11D相配和形成所述光窗111D,为所述感光元件13提供光线通路。也就是说,所述感光元件13并不是布置于所述基板121的中心位置,而是偏向于一侧,形成不同宽度的所述安装区1213,从而方便集中地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的所述延伸腿433D连接于未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以及所述电连接元件133的较窄的位置,而较宽的所述安装区1213安装所述电子元器件122和所述电连接元件133,并且一体成型所述一体基座11D,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比如,所述感光元件两侧的宽度为W1和W2,W1小于W2,在较窄的W1一侧连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的所述延伸腿433D,而在较宽的W2一侧,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从而使得所述电子元器件122集中设置于较宽的一侧。
举例地但不限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的组装过程可以是先将所述感光元件13贴附于所述基板121,且在设置于设计所述感光元件13的安装位置,比如邻近一侧安装形成不同宽度的所述安装区1213,而后在所述安装区1213,比如较宽的所述安装区安装所述电子元器件122,进步一通过一体封装在至少具有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所述安装区1213一体封装形成所述一体基座11D,而后将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D。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先将所述电子元器件贴附于所述预定的位置,如预定的所述安装区1213,而后安装所述感光元件13。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因此相对于所述一体基座11D的成型方式,可以获得较小的壁厚,也就是说,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的所述延伸腿的厚度d1可以小于所述一体基座的厚度d2,从而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所述基板121上的不同宽度的各所述安装区1213。
如图13A至14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变形实施方式。所述一体基座11E包括一基座主体112E,所述基座主体112E形成至少一光窗111E,为所述感光元件13提供光线通路。进一步,所述一体基座11E具有两开口1121E,各所述开口1121E连通于所述光窗111E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E补充两所述开口1121E,将所述光窗111E的侧面进行封闭。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E包括两延伸腿433E,各所述延伸腿433E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E一体地向下延伸至所述基板121,以便将各所述开口1121E封闭。举例地但不限于,各所述延伸腿433E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基板121和/或所述基座主体112。
更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主体112E为平行结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E接合于所述基座主体112E的平行结构,且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所述延伸腿433E补充于所述平行结构的两端开口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基座主体112E闭合形成一封闭的内环境。
如图15和图16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一体基座11Q包括一基座主体112Q,所述基座主体112Q形成至少一光窗111Q,为所述感光元件13提供光线通路。进一步,所述一体基座11Q具有两开口1121Q,各所述开口1121Q连通于所述光窗111Q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Q补充于两所述开口1121Q,将所述光窗111Q周围进行封闭。不同于上述实施例方式的是,两所述开口1121Q位置相对,且倒呈梯形结构,以便于定位、安装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Q。换句话说,两所述开口1121Q将所述基座主体112Q分隔为相对的两部分,而当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Q被安装于所述基座主体112Q时,所述基座主体121Q的两部分通过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Q闭合。
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Q包括两延伸腿433Q,各所述延伸腿433Q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Q一体地向下延伸至所述基板121,以便于将所述开口1121Q封闭。具体地,两所述延伸腿相对设置,且为倒梯形结构,适于补充于所述开口1121Q。举例地,当安装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Q时,所述延伸腿433Q被限位于所述开口1121Q。也就是说,各所述开口1121Q由下至上开口逐渐增大,所述延伸腿433Q由下至上,逐渐变宽,补充于所述开口1121Q,从而使得所述 开口1121Q闭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口1121Q的形状以及大小仅作为举例来说明可以被实施的方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特别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元器件122可以被集中设置于一侧,并且被至少部分所述基座主体112Q包覆,且被较宽的所述基座主体112Q包覆,而未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的一侧对应较窄的所述基座主体112Q。所述滤光元件镜座被40Q安装于所述基座主体43Q上,并且所述延伸腿433Q补充于两部分之间的所述开口1121Q。
更进一步,所述基座主体112Q具有至少一开口面1122Q,且相对两所述开口面1122Q形成所述开口1121Q。所述开口面1122Q自所述基板121倾斜地一体向上延伸,以便于形成倒梯形的所述开口1121Q。相应地,所述延伸腿433Q具有至少一补充面4331Q,所述补充面4331Q与所述开口面1122Q相对应,以便于将所述延伸腿形状互补地补充于所述开口1121Q,将所述光窗111Q周围封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延伸腿的所述补充面4331Q和所述开口112Q的所述开口面1122Q之间可以存在间隙,以便于施加粘结介质,比如胶水,但是所述间隙的大小或有无,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特别地,所述延伸腿433Q和所述补充面4331Q和所述基座主体112Q的所述开口面1122Q之间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
如图17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及其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所述一体基座11F具有一安装槽115F,所述安装槽115F连通于所述光窗111F。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安装槽115F为环形连通槽,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5F。
具体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所述接合槽42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11F的所述安装槽115F,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被支撑容纳于所述支撑槽41内。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具有的预定厚度,从而使其不易于碰触位于上方的部件,比如驱动器60或镜头30。优选地,当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5F时,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顶面和所述基座主体112F的顶面一致,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不会凸出于所述基座主体112F,且不易触碰到位于上方的驱动器60或镜头30。当然,在本实用新型 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上表面可以凸出于所述基座主体112F,从而可以配合不同尺寸的所述驱动器60,限位所述驱动器60,并且防止在安装所述驱动器时的胶水溢流到内侧,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更具体地,所述一体基座11F包括多个凸起台阶116F,凸出于所述基座主体112F。所述凸起台阶116F自所述基座主体112F向上部分地延伸,形成所述安装槽115F。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一体基座11F包括四个所述凸起台阶116F,各所述凸起台阶116F转向地一体闭合连接。所述驱动器60至少部分地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F,从而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所述驱动器60通过至少一引脚61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F,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各所述凸起台阶116F的横向宽度一致,形成的所述安装槽115F的宽度一致,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的厚度可以根据所述支撑槽41的尺寸设计,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主体各方向的宽度一致。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台阶116F的宽度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主体的宽度可以根据所述安装槽115F的宽度设计。
如图18A和18B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所述一体基座11G具有至少一安装槽115G和至少一缺口117G,所述安装槽115G连通于所述光窗111G,所述缺口117G连通于所述光窗111G和外部。换句话说,所述安装槽115G为开放的连通槽,并不是闭合结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5G。更具体地,所述安装槽115G为U型槽,且U型开口对应所述缺口117G。
具体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11G的所述安装槽115G,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G被支撑于所述支撑槽41G内。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G具有的预定厚度,从而使其不易于碰触位于上方的部件,比如驱动器60或镜头30。优选地,当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5G时,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的顶面和所述基座主体112G的顶面一致,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不会凸出于 所述基座主体112G,且不易触碰到位于上方的驱动器60或镜头30。
更具体地,所述一体基座11G包括多个凸起台阶116G,凸出于所述基座主体112G。各所述凸起台阶116G自所述基座主体112G向上部分地延伸,形成所述安装槽115G。所述一体基座11G的至少一侧面不具有所述凸起台阶116G,形成所述缺口117G。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一体基座11G包括三个凸起台阶116,各所述凸起台阶116G转向地一体连接,形成各所述安装槽115G。也就是说,没有所述凸起台阶116G的一侧形成所述缺口117G。更具体地,三个所述凸起台阶116G转向地一体连接形成一U型凸起结构。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G包括至少一接合边431G和至少一延展边432G,所述接合边431G用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G,所述延展边432G用于填充于所述缺口117G。换句话说,所述延展边432G延伸进入所述缺口117G,使得所述缺口117G被填充,从而形成封闭内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G包括三接合边431G和一延展边432G,各所述接合边431G和所述延展边432G转向地一体连接,从而适应所述安装槽115G的形状。
所述下沉臂45G分别自所述接合边431G和所述延展边432G转向地、一体地向下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接合槽42G。所述内延臂44G自所述下沉臂45G转向地、一体地横向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支撑槽41G。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子元器件122被布置于所述电路板12主体的不同位置,而所述一体基座11G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在布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的位置,所述一体基座11G需要的厚度较大,且方便设置所述安装槽115G,而没有所述电子元器件122的位置可以设置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对所述电路板12尺寸,不适宜设置所述安装槽115G。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在三个所述接合边431G对应的所述一体基座11G布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所述一体基座11G的横向厚度较大,设置所述安装槽115G,而所述延展边432G对应的一侧的所述一体基座11G的横向厚度较小,不设置所述安装槽115G,而通过所述延展边432G来填充所述缺口117G,承担所述凸起台阶116G的作用。
所述驱动器60至少部分地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G,从而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所述驱动器60通过至少一引脚61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而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G,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更具体地,所述驱动器60的三边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G,而剩余的一边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的所述延展边432G。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60和所述延展边432G之间存在间隙,而通过胶水来密封所述间隙,从而为所述摄像模组形成封闭的内环境。换句话说,所述延展边432G表面高度低于所述凸起台阶116G的表面高度,且可以通过胶水补充高度差。特别地,所述驱动器6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G,且使得所述镜头30和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轴一致。
如图19A和19B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所述一体基座11H具有至少一安装槽115H,所述安装槽115H连通于所述光窗111H。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5H。更具体地,各所述安装槽115H形成U型结构,且U型无开口。
具体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的所述接合槽42H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11H的所述安装槽115H,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H被支撑于所述支撑槽41H内。
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为U型结构,且U型有开口,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的U型结构与各所述安装槽115H形成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H具有的预定厚度,从而使其不易于碰触位于上方的部件,比如驱动器60或镜头30。优选地,当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5H时,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的顶面和所述基座主体112H的顶面一致,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不会凸出于所述基座主体112H,且不易触碰到位于上方的驱动器60或镜头30。
更具体地,所述一体基座11H包括多个凸起台阶116H,凸出于所述基座主体112H。各所述凸起台阶116H自所述基座主体112H向上部分地延伸,形成所述安装槽115H。所述一体基座11H的至少一侧面不具有所述凸起台阶116H,形成所述缺口117H。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一体基座11H包括四个凸起台阶116H,其中三个所述凸起台阶116H转向地一体连接形成所述安装槽115H,另一所述凸起台阶116H自所述基座主体112H一体地向上延伸,且不形成所述安装槽115H。 也就是说,所述安装槽115H的U型结构的开口被其中的一个所述凸起台阶116H遮挡,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结构。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H包括至少一接合边431H,所述接合边431H用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H。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H包括三接合边431H,各所述接合边431H转向地一体连接,从而形成具有开口的U型结构,适应所述安装槽115H的形状。
所述下沉臂45H自所述接合边431H转向地、一体地向下延伸形成一接合槽42H,以便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H。所述内延臂44H自所述总线延伸臂转向地、一体地横向延伸形成一支撑槽41H,以便于为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安装位置。且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是,所述接合槽42H和所述支撑槽41H都为一边具有开口的U型结构,并不是闭合结构。也就是说,当所述滤光元件5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时,只有三边被固定,而其中一边直接抵靠于未形成所述安装槽115H的所述凸起台阶116H。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子元器件122被布置于所述电路板12主体的不同位置,而所述一体基座11H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在布置所述电子元件的位置,所述一体基座11H需要的厚度较大,且方便设置所述安装槽115H,而没有所述电子元器件122H的位置可以设置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所述电路板12尺寸,不适宜设置所述安装槽115H。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在三个所述接合边431H对应的所述一体基座11H布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所述一体基座11H的横向厚度较大,设置所述安装槽115H,而另一个未形成所述安装槽115的所述凸起台阶116H对应的一侧的所述一体基座11H的横向厚度较小。
所述驱动器60至少部分地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从而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所述驱动器60通过至少一所述驱动器60引脚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H,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更具体地,所述驱动器60的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H,其中三边被支撑于形成所述安装槽115H的所述凸起台阶116H,而剩余的一边被安装于未形成所述凸起台阶116H的所述凸起台阶116H。
换句话说,不同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是,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元件镜 座40去除所述延展边432G,而形成一开放的U型结构,所述一体基座11H的凸起台阶116H至少部分地向上延伸,形成一封闭的U型结构,而不形成所述缺口117G。
如图20A、20B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不同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是,所述一体基座11I包括两个凸起台阶116I,以及具有两个缺口117I,各所述凸起台阶116I转向地一体连接,形成所述安装槽115I。也就是说,没有所述凸起台阶116I的两侧侧形成所述缺口117I。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I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I包括至少一接合边431I和至少一延展边432I,所述接合边431I用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I,所述延展边432I用于填充于所述缺口117I。换句话说,所述延展边432I延伸进入所述缺口117I,使得所述缺口117I被填充,从而形成封闭内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I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I包括两接合边431I和两延展边432I,各所述接合边431I和所述延展边432I转向地一体连接,从而适应所述安装槽115I的形状。
所述下沉臂45I分别自所述接合边431I和所述延展边432I转向地、一体地向下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接合槽42I。所述内延臂44I自所述内延臂44I转向地、一体地横向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支撑槽41I。
进一步,所述一体基座11I的两所述凸起台阶116I与两所述接合边431I相邻接,两所述缺口117I相邻。也就是说,两所述凸起台阶116I构成一L型结构,从而形成L型的安装槽115I。所述缺口117I相邻,从而形成一L型延展口。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I的两所述接合边431I相邻,适于接合于L型的所述安装槽115I,两所述延展边432I相邻,适于填充L型的所述缺口117I,从而形成封闭的内环境。
所述驱动器60至少部分地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I,从而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所述驱动器60通过至少一所述引脚61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I,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更具体地,所述驱动器60的两边被支撑于形成所述安装槽115I的所述凸起台阶116I,而剩余的两边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I的所述延展边432I。
如图21A和21B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优选实施例摄像模组的 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变形实施方式。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是,两所述接合边431J相对,两所述缺口117J相对。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J的两所述接合边431J相对,适于两对的所述安装槽115J,两所述延展边432J相对,适于填充相对的两所述缺口117J,从而形成封闭的内环境。
如图22A和22B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不同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是,所述一体基座11K包括一个凸起台阶116K,以及具有三个缺口117K。所述凸起台阶116K自所述基座主体112K部分地、一体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安装槽115K。也就是说,没有所述凸起台阶116K的三侧形成所述缺口117K。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K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K包括至少一接合边431K和至少一延展边432K,所述接合边431K用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K,所述延展边432K用于填充于所述缺口117K。换句话说,所述延展边432K延伸进入所述缺口117K,使得所述缺口117K被填充,从而形成封闭内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K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K包括一接合边431K和三延展边432K,各所述接合边431K和所述延展边432K转向地一体连接,从而适应所述安装槽115K和所述缺口117K的形状。
所述下沉臂45K分别自所述接合边431K和所述延展边432K转向地、一体地向下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接合槽42K。所述内延臂44K自所述内延臂44K转向地、一体地横向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支撑槽41K。
所述驱动器60至少部分地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K,从而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所述驱动器60通过至少一所述引脚61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K,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更具体地,所述驱动器60的一侧被支撑于形成所述安装槽115K的所述凸起台阶116K,而剩余的三侧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K的所述延展边432K。
如图23A和24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可以是定焦摄像模组,不同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是,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L包括一上延壁46L,所述上延壁46L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L转向地、向上延伸,形成一限位口461L。所述限位口461L用于限位被安装的部件, 举例地但不限于驱动器60和镜头30。也就是说,在组装所述摄像模组时,将所述驱动器60或所述镜头30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所述限位口461L内,限位所述驱动器60或镜头30,从而使得驱动器60或所述镜头30与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轴一致。所述限位口461L的尺寸可以根据被安装的部件尺寸来确定。
换句话说,所述上延壁46L具有框架约束作用,使得所述驱动器60或所述镜头30等部件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时,不会产生过多偏离,保证所述摄像模组的光学系统的一致性。同时,所述上延壁46L可以防护被安装的部件,比如驱动器60或镜头30,防止外部不必要的碰触,使得所述驱动器60或所述镜头30安装稳定。且可以遮挡外部灰尘进入所述摄像模组内部。
进一步,当所述摄像模组为一动焦摄像模组时,参照图20B,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具有至少一引脚口462L,用于穿过所述引脚61。也就是说,当所述驱动器6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L的所述限位口461L时,所述驱动器60引脚穿过所述引脚口462L,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当然,当所述摄像模组为定焦摄像模组时,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L可以不设置所述引脚口462L。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引脚口462L在实际过中心线的剖视图中可能并不可见,但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以虚线示意所述引脚口462L可能的投影位置,所述引脚口462L的位置需要根据所述引脚61的位置来确定,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如图25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不同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是,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M包括一上延壁46M和一下延壁47M,所述上延壁46M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M转向地、向上延伸,形成一限位口461M,所述下延壁47M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M转向地、向下延伸形成一下包口471M。特别地,所述下延壁47M自所述上延壁46M一体地延伸,形成一整体的外挡壁。
所述限位口461M用于限位被安装的部件,举例地但不限于所述镜头30。所述下包口471M用于容纳所述一体基座11,也就是说,在组装所述摄像模组100时,将所述驱动器60或所述镜头30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M的所述限位口461M内,所述一体基座11被容纳于所述下包口471M内,所述上延壁46M限位、遮挡所述镜头30,从而使得所述镜头30与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轴一致,所述下延壁47M遮挡所述一体基座11,使得摄像模组整体结构比较规则,方便安装,且外形比较美观。所述限位口461M和所述下包口471M的尺寸可以 根据被安装的部件尺寸来确定,举例地但不限于所述驱动器60、所述镜头30以及所述一体基座11的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延壁47M可以延伸至所述电路板12M,举例地但不限于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更加稳定地被安装。
如图26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个优选实施例摄像模组。
所述一体基座11N包括一镜头壁118N,所述镜头壁118N自所述凸起台阶116N至少部分地向上延伸形成一镜头室1181N,适于安装所述镜头30,从而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进一步,所述凸起台阶116N和所述基座主体112N形成所述安装槽115N,用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所述镜头壁118N和所述凸起台阶116N形成另一安装槽115N,用于为所述镜头30提供安装位置。也就是说,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11N具有两个所述安装槽115N,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槽115N用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另一个所述安装槽115N用于安装所述镜头30。
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所述接合槽42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N,所述滤光元件5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所述支撑槽41。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另一所述安装槽115N。
所述镜头壁118为所述镜头30提供安装位置,约束所述镜头30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所述镜头30和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轴一致,提高安装的精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补充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配合摄像模组的所述一体基座11来共同承担传统的镜座的功能,因此在利用一体封装工艺的优势基础上,来弥补、改进一体封装中的应用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可以采用不同材料一体成型,比如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因此具有较好的平整性,且利用材料本身特性可以降低入射光线的反射率。此外,有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到,结合所述一体基座11的形状,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可以有多种变体,成型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不需要进行蚀刻等工艺,且不需要黑化或粗糙化处理。
图2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一应用示意图。所述摄像模组100可以被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300,所述电子设备300包括一电子设备主体200,所述摄像模组100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200,配合所述电子 设备主体200完成图像的采集和再现。所述电子设备300举例地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脑设备、电视机、交通工具、照相机、监控装置等,所述摄像模组100配合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对目标对象的图像采集和再现。图中所述摄像模组100应用于智能手机,辅助所述智能手机采集、再现图像信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47)

1.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一体基座组件,其中所述一体基座组件包括一一体基座和至少一线路板,所述一体基座一体封装于所述线路板;
至少一感光元件;
至少一镜头;和
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其中所述滤光元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其中所述镜头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并且所述镜头贴合于所述一体基座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还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镜座,所述滤光元件镜座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配合所述一体基座形成一光窗,为所述感光元件提供光线通路,其中所述滤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至少一容纳口,所述容纳口连通于所述光窗,以使得当所述滤光元件遮挡于所述容纳口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至少一支撑槽,连通于所述容纳口,所述支撑槽用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和至少一内延臂,所述内延臂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部分地、横向地、向内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至少一接合槽,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以便于通过所述一体基座支撑所述滤光元件镜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至少一下沉臂和至少一内延臂,所述下沉臂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地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接合槽,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转向地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位置下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相邻两所述内延臂形成一拐角,所述拐角自所述光窗向外延伸,以便于增加在所述拐角位置的光通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下沉臂向邻近所述感光元件的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的位置下沉邻近所述感光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向内延伸,以便于减小所述滤光元件的安装面积和使用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至少一安装槽和至少一缺口,所述安装槽连通于所述光窗,所述缺口连通于所述光窗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包括至少一接合边和至少一延展边,所述接合边接合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延展边延伸于所述缺口形成一封闭环境。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线路板包括至少一基板和至少一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被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一体基座包覆至少一所述电子元器件,一体封装于所述基板。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基座模塑成型于所述线路板。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使用注塑方式成型。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一内侧面,所述内侧面具有一倾斜角,以使得所述内侧面自所述线路板倾斜地向上延伸。
15.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一体基座组件,其中所述一体基座组件包括一一体基座和至少一线路板,所述一体基座一体封装于所述线路板;
至少一感光元件;
至少一镜头;
至少一驱动器,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驱动器;
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滤光元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其中所述镜头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并且所述驱动器贴合于所述一体基座的顶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还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镜座,所述滤光元件镜座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配合所述一体基座形成一光窗,为所述感光元件提供光线通路,其中所述滤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容纳口,所述容纳口连通于所述光窗,以使得当所述滤光元 件遮挡于所述容纳口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支撑槽,连通于所述容纳口,所述支撑槽用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和至少一内延臂,所述内延臂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部分地、横向地、向内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接合槽,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以便于通过所述一体基座支撑所述滤光元件镜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至少一下沉臂和至少一内延臂,所述下沉臂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地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接合槽,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转向地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位置下沉。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相邻两所述内延臂形成一拐角,所述拐角自所述光窗向外延伸,以便于增加在所述拐角位置的光通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下沉臂向邻近所述感光元件的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的位置下沉邻近所述感光元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向内延伸,以便于减小所述滤光元件的安装面积和使用面积。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至少一安装槽和至少一缺口,所述安装槽连通于所述光窗,所述缺口连通于所述光窗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包括至少一接合边和至少一延展边,所述接合边接合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延展边延伸于所述缺口形成一封闭环境。
25.根据权利要求15至24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线路板包括至少一基板和至少一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被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一体基座包覆至少一所述电子元器件,一体封装于所述基板。
26.根据权利要求15至24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基座模塑成型于所述线路板。
27.根据权利要求15至24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使用注塑方式成型。
28.根据权利要求15至24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基座具 有一内侧面,所述内侧面具有一倾斜角,以使得所述内侧面自所述线路板倾斜地向上延伸。
29.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一体基座组件,其中所述一体基座组件包括一一体基座和至少一线路板,所述一体基座一体封装于所述线路板;
至少一感光元件;
至少一镜头;
至少一滤光元件镜座;和
至少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配合所述一体基座形成一光窗,为所述感光元件提供光线通路,并且所述一体基座的顶面只用于贴合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其中所述滤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其中所述镜头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基座的顶面全部被所述滤光元件基座覆盖。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基座的顶面的局部被所述滤光元件基座覆盖。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至少一容纳口,所述容纳口连通于所述光窗,以使得当所述滤光元件遮挡于所述容纳口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至少一支撑槽,连通于所述容纳口,所述支撑槽用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和至少一内延臂,所述内延臂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部分地、横向地、向内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至少一接合槽,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以便于通过所述一体基座支撑所述滤光元件镜座。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滤光 元件镜座主体、至少一下沉臂和至少一内延臂,所述下沉臂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地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接合槽,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转向地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位置下沉。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相邻两所述内延臂形成一拐角,所述拐角自所述光窗向外延伸,以便于增加在所述拐角位置的光通量。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下沉臂向邻近所述感光元件的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的位置下沉邻近所述感光元件。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向内延伸,以便于减小所述滤光元件的安装面积。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至少一安装槽和至少一缺口,所述安装槽连通于所述光窗,所述缺口连通于所述光窗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包括至少一接合边和至少一延展边,所述接合边接合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延展边延伸于所述缺口形成一封闭环境。
42.根据权利要求29至41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线路板包括至少一基板和至少一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被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一体基座包覆至少一所述电子元器件,一体封装于所述基板。
43.根据权利要求29至41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基座模塑成型于所述线路板。
44.根据权利要求29至41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使用注塑方式成型。
45.根据权利要求29至41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一内侧面,所述内侧面具有一倾斜角,以使得所述内侧面自所述线路板倾斜地向上延伸。
46.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子设备主体;和
一根据权利要求1至45中任一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摄像模组,各所述摄像模组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为组合: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脑设备、电视机、交通工具、照相机、监控装置中其中一个。
CN201720114371.1U 2016-10-14 2016-10-14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Active CN206946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4371.1U CN206946172U (zh) 2016-10-14 2016-10-14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4371.1U CN206946172U (zh) 2016-10-14 2016-10-14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CN201621124509.8U CN206725922U (zh) 2016-10-14 2016-10-14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24509.8U Division CN206725922U (zh) 2016-03-15 2016-10-14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46172U true CN206946172U (zh) 2018-01-30

Family

ID=6049958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14396.1U Active CN206948444U (zh) 2016-10-14 2016-10-14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CN201720114371.1U Active CN206946172U (zh) 2016-10-14 2016-10-14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CN201621124509.8U Active CN206725922U (zh) 2016-03-15 2016-10-14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14396.1U Active CN206948444U (zh) 2016-10-14 2016-10-14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24509.8U Active CN206725922U (zh) 2016-03-15 2016-10-14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069484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8430A (zh) * 2018-03-18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深度信息摄像模组及其基座组件、电子设备和制备方法
TWI730639B (zh) * 2020-02-25 2021-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512B (zh) * 2018-03-29 2022-07-1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滤光组件和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0661934B (zh) * 2018-06-29 2021-04-20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8769491A (zh) * 2018-07-25 2018-11-06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镜座、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9407443B (zh) * 2018-12-20 2021-03-1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模组
CN111770249A (zh) * 2019-04-02 2020-10-1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阻式感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636701B (zh) * 2019-10-29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41445A (zh) * 2020-01-19 2021-07-2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8430A (zh) * 2018-03-18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深度信息摄像模组及其基座组件、电子设备和制备方法
TWI730639B (zh) * 2020-02-25 2021-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48444U (zh) 2018-01-30
CN206725922U (zh)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46172U (zh)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CN206696574U (zh)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
CN107957649A (zh)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和阵列摄像模组
CN206725921U (zh)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
JP6952052B2 (ja) 統合パッケージング技術に基づい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アレイ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TWI706551B (zh) 基於一體封裝工藝的攝像模組和陣列攝像模組
CN206136071U (zh) 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
KR102321747B1 (ko) 카메라 모듈과 카메라 모듈을 갖는 전자설비 및 카메라 모듈 제조방법
TWI701493B (zh) 一體基座組件、基於一體封裝工藝的攝像模組和陣列攝像模組
WO2018028718A1 (zh)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和阵列摄像模组
CN206892433U (zh) 镜头和摄像模组
CN207765446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363159A (zh) 一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07460319U (zh) 摄像模组
CN107086263A (zh) 显示装置及其四面发光led
CN103246038B (zh) 一种镜头底座及摄像头模组
JP6188408B2 (ja) Led表示素子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CN204391150U (zh) 改良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CN109585464A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和制造方法
CN109862213A (zh) 一种线路板组件及摄像模组
CN107734215A (zh) 摄像模组及其模塑感光组件和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1403482B (zh) 高反射率发光二极管芯片反射灯罩的制造方法
CN107404605B (zh) 摄像模组
CN208581278U (zh) 摄像模组及其滤光组件、电路板组件和滤光组件半成品
CN206313866U (zh) 阵列摄像模组及其模塑感光组件以及带有阵列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