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44007U - 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及扫路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及扫路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44007U
CN206844007U CN201720244218.0U CN201720244218U CN206844007U CN 206844007 U CN206844007 U CN 206844007U CN 201720244218 U CN201720244218 U CN 201720244218U CN 206844007 U CN206844007 U CN 206844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cker
acetabula device
upper plate
feeding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442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帅杰
董鲁波
程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7202442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44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44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44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及扫路车,包括吸管、吸盘本体和喂料机构,吸管与吸盘本体连通,喂料机构安装于吸盘本体;喂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接触到物体即可自动开启的喂料门,喂料门与上板构成向内侧倾斜的60~85°夹角;吸盘本体包括上板和设置于上板底面并位于喂料门后方的围板组件;上板、围板组件与喂料门合围成具有人字形结构的吸盘腔;上板具有一入口,吸管通过入口与吸盘腔连通。通过优化吸盘外形从而减轻整机重量,并且采用新型喂料机构提升吸拾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及扫路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卫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及扫路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大中小城市道路清洁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经过扫路车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内扫路车基本替代国外环卫车辆,同时环卫车辆市场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对环卫车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扫路车在环卫车辆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扫路车吸盘是扫路车的一个关键部件,其吸盘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扫路车的吸拾性能及整车的节能降噪。扫路车因受整车底盘额定载质量的限制,吸盘重量越小,整车的装载质量也就越大;吸盘重量越轻,扫路车的能耗也就越低,续航里程就会增加,相对应的排放也就会越小。
现有环卫车辆吸盘装置为一种梯形结构型式,包括喂料机构、梯形吸盘本体、吸盘本体上部的吸管三个部分。喂料机构为电推杆控制方式,喂料机构的前端与清扫路面的角度呈90°,吸盘里面设有吸盘内腔,风机通过吸管对吸盘内腔进行抽吸形成负压,吸盘周边外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周边垃圾吸拾到吸盘内部,当副发动机所带的风机正在工作时,夹带垃圾的混合气流被吸入到吸管,然后进入垃圾箱,实现垃圾的清扫收集。当路面垃圾较多,垃圾直径较大时,环卫车辆在工作时要不定期的开启喂料机构,以实现垃圾的清扫收集,喂料机构开启受操作驾驶员的主观控制,人为因素有时会导致路面垃圾不能很好的吸拾。同时现有扫路车的吸盘结构由于比较笨重,同时管道阻力较大,影响混合气流的进入,产生相同负压时需要较大抽吸能力的风机才能保证抽吸效果,与之带来的扫路车的噪声及能耗较大。
现有扫路车喂料机构受扫路车驾驶员的主观因素控制,吸拾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同时梯形结构吸盘体积重量大、管道阻力大等缺点,影响混合气流的吸入效果及整车轻量化。当吸盘前端有大块物料堆积时,喂料机构的电动推杆运动,吸盘喂料口开启,大块物料进入吸盘内部,经过吸管被风机吸入垃圾箱内部。在相同吸力的情况下,能效比率高,不利于整车节能减排,能耗比高导致扫路车燃油经济性差,相应的噪声及振动大,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以及作业周边的生态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及扫路车,通过优化吸盘外形从而减轻整机重量,并且采用新型喂料机构提升吸拾性能。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包括吸管、吸盘本体和喂料机构,吸管与吸盘本体连通,喂料机构安装于吸盘本体;喂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接触到物体即可自动开启的喂料门,喂料门与上板构成向内侧倾斜60~85°;吸盘本体包括上板和设置于上板底面并位于喂料门后方的围板组件;上板、围板组件与喂料门合围成具有人字形结构的吸盘腔;上板具有一入口,吸管通过入口与吸盘腔连通。
进一步地,围板组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侧板和连接在侧板中间的后板;侧板之间形成一钝角大小的夹角;侧板与后板之间圆弧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侧板具有向外侧延伸的裙边,裙边的底面具有若干高度可调节的导流块。
进一步地,围板组件还包括底板和尾板;尾板位于后板的前方,其两侧分别与侧板圆弧过渡连接;底板与后板和尾板的底部连接从而覆盖后板与尾板之间形成的区域。
进一步地,喂料门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喂料门对称设置并形成一钝角大小的夹角,另一个喂料门设置于两个对称设置的喂料门之间。
进一步地,喂料门为橡胶板。
进一步地,上板为人字形结构,其具有一前轮廓线和一后轮廓线,喂料门沿前轮廓线设置,围板组件沿后轮廓线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后轮和一对侧轮,后轮通过一轮架设置于吸盘本体的后部,侧轮分别通过一安装板安装于吸盘本体的两侧端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具有锥形风道的圆锥管,锥形风道的截面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吸管通过圆锥管连接至上板的入口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扫路车,包括机身,机身上安装有上述吸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优化吸盘外形从而减轻整机重量,并且采用新型喂料机构提升吸拾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吸盘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吸盘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吸盘装置的结构仰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吸盘装置中吸盘本体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吸盘本体的结构仰视图;
图6为图4所示吸盘本体的结构前视图。
附图标记:
10吸管;10a主风道;20吸盘本体;201上板;201a入口;202侧板;203后板; 204底板;205尾板;206裙边;207导流块;30喂料机构;301旁侧喂料门;302中间喂料门;40圆锥管;50后轮;60侧轮;70安装板;80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6所示,一种扫路车,包括机身,机身上安装吸盘装置。吸盘装置包括吸管10、吸盘本体20和喂料机构30,吸管10与吸盘本体20连通,喂料机构30安装于吸盘本体20;喂料机构30包括三个接触到物体即可自动开启的喂料门,喂料门与上板201构成向内侧倾斜60~85°夹角;喂料门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垃圾的类型设置合适的角度,最佳倾斜角度为75°。吸盘本体20包括上板201和设置于上板201底面并位于喂料门后方的围板组件;上板201、围板组件与喂料门合围成具有人字形结构的吸盘腔;上板201具有一入口201a,吸管10通过入口201a与吸盘腔连通形成物体吸入的主风道10a。通过对吸盘本体20的形状进行优化,使其内部的吸盘腔形成人字形构造,相比较现有的梯形结构而言,减少了吸盘本体20的体积。同时,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喂料机构30垂直设置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喂料门以倾斜方式设置便于喂料门的自动开启,能够促进垃圾的快速收集,减少人为因素导致吸盘喂料前端垃圾堆积,将复杂的喂料机构30简单化,有效提高了吸拾性能。
作为优选方案,围板组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侧板202和连接在侧板202中间的后板203;侧板202之间形成一钝角大小的夹角;侧板202与后板203之间圆弧过渡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侧板202具有向外侧延伸的裙边206,裙边206的底面具有若干高度可调节的导流块207。导流块207与路面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吸扫作业现场进行调节,进而控制吸盘本体20下方的进风量以实现补风,达到最优的吸拾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围板组件还包括底板204和尾板205;尾板205位于后板203的前方,其两侧分别与侧板202圆弧过渡连接;底板204与后板203和尾板205的底部连接从而覆盖后板203与尾板205之间形成的区域。采用这种方式,在主风道10a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原有吸盘腔的结构,减少入口201a后方的区域面积,避免物体在后方堆积,提高吸拾效率,提高整车性能。
作为优选方案,喂料门为橡胶板,喂料门分为一个中间喂料门302和两个旁侧喂料门301,两个旁侧喂料门301对称设置并形成一钝角大小的夹角,中间喂料门302设置于两个旁侧喂料门301之间。喂料门均通过悬挂板可活动的挂接于上板201,从而实现在接触到物体时自动开启使物体进入吸盘腔。作为优选方案,由于橡胶板具有可变形性,因此喂料门也可以采用一整块橡胶板悬挂于上板201。
作为优选方案,上板201为人字形结构,其具有一前轮廓线和一后轮50廓线,喂料门沿前轮廓线设置,围板组件沿后轮50廓线设置。该人字型结构的上板201能够有效减轻吸盘重量、增加整车续航里程、提升扫路车作业时间。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一后轮50和一对侧轮60,后轮50通过一轮架80可左右转动的安装于吸盘本体20的后部,侧轮60分别通过一安装板70安装于吸盘本体20的两侧端部。通过增加车轮,使吸盘装置成为独立的装置,提高了机动性。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具有锥形风道的圆锥管40,锥形风道的截面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吸管10通过圆锥管40连接至上板201的入口201a处。优化了主风道10a的结构,有利于降低风阻,提高吸拾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包括吸管、吸盘本体和喂料机构,所述吸管与所述吸盘本体连通,所述喂料机构安装于所述吸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本体包括上板和设置于所述上板底面并位于所述喂料门后方的围板组件;所述上板、围板组件与喂料门合围成具有人字形结构的吸盘腔;所述上板具有一入口,所述吸管通过所述入口与所述吸盘腔连通;所述喂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接触到物体即可自动开启的喂料门,所述喂料门与所述上板构成向内侧倾斜60~85°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组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侧板和连接在所述侧板中间的后板;所述侧板之间形成一钝角大小的夹角;所述侧板与所述后板之间圆弧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具有向外侧延伸的裙边,所述裙边的底面具有若干高度可调节的导流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组件还包括底板和尾板;所述尾板位于所述后板的前方,其两侧分别与所述侧板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后板和所述尾板的底部连接从而覆盖所述后板与所述尾板之间形成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门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喂料门对称设置并形成一钝角大小的夹角,另一个喂料门设置于两个对称设置的喂料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门为橡胶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为人字形结构,其具有一前轮廓线和一后轮廓线,所述喂料门沿所述前轮廓线设置,所述围板组件沿所述后轮廓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后轮和一对侧轮,所述后轮通过一轮架设置于所述吸盘本体的后部,所述侧轮分别通过一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吸盘本体的两侧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锥形风道的圆锥管,所述锥形风道的截面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吸管通过圆锥管连接至所述上板的入口处。
10.一种扫路车,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吸盘装置。
CN201720244218.0U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及扫路车 Active CN206844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4218.0U CN206844007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及扫路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4218.0U CN206844007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及扫路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4007U true CN206844007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0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44218.0U Active CN206844007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及扫路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440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6427A (zh) * 2018-01-31 2018-06-15 江苏天普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式清扫车行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6427A (zh) * 2018-01-31 2018-06-15 江苏天普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式清扫车行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06671Y (zh) 洗扫车双吸口吸尘装置
CN201037241Y (zh) 高速气流清扫除尘车
CN104674734B (zh) 吸嘴和环卫机械
CN105040616B (zh) 扫路车用吸嘴和扫路车
CN102704426A (zh) 扫路车吸嘴及扫路车
CN106337383A (zh) 吸嘴装置和清洁车辆
CN206844007U (zh) 一种扫路车的吸盘装置及扫路车
CN201704661U (zh) 一种洗扫车抽吸盘装置
CN102767150B (zh) 清洁用吸嘴和清洁车
CN202595685U (zh) 扫路车吸嘴及扫路车
CN205934816U (zh) 一种新型道路清洁车高速气流吸污装置
CN206408572U (zh) 一种吸盘装置及扫路机
CN210857071U (zh) 一种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
CN110080147B (zh) 一种压差式分类吸拾清扫车
CN203716094U (zh) 一种吸口偏置式垃圾吸盘以及设有该吸盘的扫路车
CN105625240A (zh) 洁净用吸嘴和洁净车
CN102828482A (zh) 一种吸尘式小型垃圾清扫车
CN101343866A (zh) 扫路车循环风尘土分离装置
CN202730698U (zh) 一种吸尘式小型垃圾清扫车
CN209907290U (zh) 一种带有滚刷、橡胶板调节装置的组合式吸尘盘及吸尘车
CN202323843U (zh) 扫路机的吸尘装置
CN203782629U (zh) 扫地机
CN103628437A (zh) 道路清扫装置
CN201372419Y (zh) 扫路车的吸尘装置
CN103410112B (zh) 清洁用吸嘴和清洁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1

Address after: No.26 tuolansha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UG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4 26 Jinshan Road, Jinshan Bridg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