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2366U - 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 - Google Patents

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2366U
CN206812366U CN201720294960.2U CN201720294960U CN206812366U CN 206812366 U CN206812366 U CN 206812366U CN 201720294960 U CN201720294960 U CN 201720294960U CN 206812366 U CN206812366 U CN 206812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lique top
angle
slide opening
ejector rod
w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49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福龙
龙天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isi Vehic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eisi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eisi Vehic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eisi Vehi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49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2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2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2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包括模组,模组包括设有安装槽的模板、及嵌设于安装槽内的模仁,模板设有第一滑孔,模仁设有避空腔室及与第一滑孔、避空腔室均连通的第二滑孔;斜顶件,斜顶件包括斜顶杆、及与斜顶杆的一端连接并用于将产品顶出脱模的斜顶头,斜顶头位于第二滑孔内;内滑块组件,内滑块组件包括可滑动设置于避空腔室内的内滑块,内滑块与斜顶头顶出配合;及顶出组件,顶出组件与斜顶杆远离斜顶头的另一端驱动连接;其中,当进行产品顶出脱模时,内滑块收缩以避让出避空腔室区域,斜顶杆由顶出组件驱动斜向上顶出,斜顶头由第二滑孔移动至避空腔室内使产品顺利脱模。

Description

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领域中,由于某些注塑产品的结构比较复杂,例如带有大角度卡扣的零件,采用常规的斜顶方式并不能确保产品正常脱模。因而大角度卡扣的延伸长度较长,缺少足够的避让空间,导致斜顶顶出脱模时头部会与产品发生碰撞干涉,出现铲胶、产品无法脱模,斜顶损坏等问题。此外,有时还会由于大角度倒扣与模仁的结合过于紧密,导致强脱模时产品或模具发生损坏,影响产品质量及模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能够提高斜顶足够的顶出空间,避免脱模时与产品发生碰撞干涉而造成铲胶、斜顶损坏等问题,确保产品的脱模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包括:
模组,所述模组包括设有安装槽的模板、及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模仁,所述模板设有第一滑孔,所述模仁设有避空腔室及与所述第一滑孔、所述避空腔室均连通的第二滑孔;
斜顶件,所述斜顶件包括可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孔和所述第二滑孔内的斜顶杆、及与所述斜顶杆的一端连接并用于将产品顶出脱模的斜顶头,所述斜顶头位于所述第二滑孔内;
内滑块组件,所述内滑块组件包括可滑动设置于所述避空腔室内的内滑块,所述内滑块与所述斜顶头顶出配合;及
顶出组件,所述顶出组件与所述斜顶杆远离所述斜顶头的另一端驱动连接;
其中,当进行产品顶出脱模时,所述内滑块收缩以避让出所述避空腔室区域,所述斜顶杆由所述顶出组件驱动斜向上顶出,所述斜顶头由所述第二滑孔移动至所述避空腔室内使产品顺利脱模。
上述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通过在模组的模板上开设第一滑孔,在模仁上开设相互连通的避空腔室和第二滑孔、并保证第二滑孔与第一滑孔连通,之后将斜顶件的斜顶杆穿设于第二滑孔内并使斜顶头位于第二滑孔内,同时使内滑块组件的内滑块滑动设置于避空腔室内并与斜顶头可顶出配合。因而当进行产品顶出脱模时,通过内滑块收缩将避空腔室所在区域避让出,从而使斜顶头顶出产品时由第二滑孔移动至避空腔室内,以具备充足的脱模空间,如此不仅可以避免与产品发生碰撞干涉,影响产品的脱模质量,同时不会造成模具损坏,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
下面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顶头设有第一接触面,所述内滑块设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密封配合。因而通过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的密封配合,当进行产品的注塑成型时,避免注塑溶液渗透入两者的配合间隙中而不仅会导致产品无法正常脱模,同时还会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孔的内孔壁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斜顶头限位配合。因而当斜顶件完成产品顶出脱模之后进行回退时,通过斜顶头与定位部的挡接,实现对斜顶件的复位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滑块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内滑块驱动连接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装设有行程开关。因而通过给驱动内滑块移动的动力件安设行程开关,可以准确控制内滑块的启停动作,从而有效控制斜顶件和内滑块的运动先后顺序,进而避免开合模时斜顶件与内滑块发生碰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顶件的顶出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为 25~45度。因而使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可以适用于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带有大角度卡扣的产品脱模,适用范围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孔与所述斜顶杆之间配合形成摆动间隙。因而通过使斜顶杆在将产品顶出的过程中具有一定范围的摆动间距,从而确保产品的侧面倒扣位能够完整脱模,以避免与斜顶杆发生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孔的孔壁与所述斜顶杆导向配合。如此可以通过第一滑孔的孔壁对斜顶杆起到导向作用,确保斜顶杆的纵向顶出移动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脱模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出组件包括动力件、顶针、推板、顶针板及设有导向孔的支撑板,所述顶针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件驱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与所述顶针板抵接,所述推板压设于顶针板上,所述斜顶杆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推板上。如此可以实现斜顶件的稳步顶出和回退,有利于模具机构的使用性能和产品的脱模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板上设有容置槽,所述斜顶件还包括斜顶座,所述斜顶座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斜顶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因而通过在安装槽内设置斜顶座,并使斜顶座与斜顶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如此可以有效降低装配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出组件还包括用于提高顶针板和推板移动稳定性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顶针板和所述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因而通过在顶针板和推板的两侧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导向作用,可以提高顶针板和推板的移动稳定性,确保斜顶杆和斜顶杆的顶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的内滑块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的产品脱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模组,110、模板,111、安装槽,112、第一滑孔,120、模仁,121、避空腔室,122、第二滑孔,122a、定位部,200、斜顶件,210、斜顶杆,220、斜顶头,221、第一接触面,230、斜顶座,300、内滑块组件,310、内滑块,311、第二接触面,320、动力件,321、行程开关,400、顶出组件,410、顶针, 420、推板,421、容置槽,430、顶针板,440、支撑板,441、导向孔,450、第一挡板,460、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展示的一种实施例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包括:模组100,所述模组100包括设有安装槽111的模板110、及嵌设于所述安装槽111内的模仁120,所述模板110设有第一滑孔112,所述模仁120设有避空腔室121及与所述第一滑孔112、所述避空腔室均连通的第二滑孔122;斜顶件200,所述斜顶件200包括可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孔112和所述第二滑孔122内的斜顶杆210、及与所述斜顶杆210的一端连接并用于将产品顶出脱模的斜顶头220,所述斜顶头220位于所述第二滑孔122内;内滑块组件300,所述内滑块组件包括可滑动设置于所述避空腔室内的内滑块310,所述内滑块310与所述斜顶头220顶出配合;及顶出组件400,所述顶出组件400与所述斜顶杆210远离所述斜顶头220的另一端驱动连接;其中,当进行产品顶出脱模时,所述内滑块310收缩以避让出所述避空腔室121区域,所述斜顶杆 210由所述顶出组件400驱动斜向上顶出,所述斜顶头220由所述第二滑孔122 移动至所述避空腔室内使产品顺利脱模。
上述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通过在模组100的模板110上开设第一滑孔112,在模仁120上开设相互连通的避空腔室121和第二滑孔122、并保证第二滑孔122与第一滑孔112连通,之后将斜顶件200的斜顶杆210穿设于第二滑孔122内并使斜顶头220位于第二滑孔122内,同时使内滑块组件300 的内滑块310滑动设置于避空腔室内并与斜顶头220可顶出配合。因而当进行产品顶出脱模时,通过内滑块310收缩将避空腔室121所在区域避让出,从而使斜顶头220顶出产品时由第二滑孔122移动至避空腔室内,以具备充足的脱模空间,如此不仅可以避免与产品发生碰撞干涉,影响产品的脱模质量,同时不会造成模具损坏,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中,模组100可选是后模组,因而内抽斜顶模具机构还包括与后模组配合的前模组,前模组与后模组可相对闭合或打开,且两者配合形成有用于产品注塑成型的成型腔室,第一滑孔112、避空腔室121均与成型腔室相通。为了便于对长期工作后出现损耗的斜顶头220进行更换,斜顶杆210与斜顶头220可选是拆卸连接的,例如斜顶杆210和斜顶头220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螺纹孔,通过螺钉与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实现斜顶头220与斜顶杆210的连接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斜顶杆210与斜顶头220也可以是其他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所述斜顶件200的顶出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为25~45度,本实施例可选的是38度,如此不仅便于产品的完全和有效脱模,同时可以使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可以适用于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带有大角度卡扣的产品脱模,适用范围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斜顶头220设有第一接触面221,所述内滑块310设有第二接触面311,所述第一接触面221与所述第二接触面311密封配合。因而通过第一接触面221与第二接触面311的密封配合,当进行产品的注塑成型时,斜顶杆210位于第二滑孔122内,内滑块310位于避空腔室121内,且两者均与成型产品接触的同时通过第一接触面221和第二接触面311紧贴,因而为了避免注塑溶液渗透入两者的配合间隙中,不仅会导致产品无法正常脱模,同时还会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可选地第一接触面221和第二接触面311均为平面,通过两个平面的紧密压接实现密封;或者第一接触面221和/或第二接触面311上装设有密封垫或密封胶层来实现密封。
请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孔122的内孔壁设有定位部122a,所述定位部122a与所述斜顶头220限位配合。因而当斜顶件200完成产品顶出脱模之后进行回退时,通过斜顶头220与定位部122a的挡接,实现对斜顶件200 的复位定位。具体的,定位部122a为与斜顶块的底面形状相适配的凹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孔122与所述斜顶杆210之间配合形成摆动间隙,即第二滑孔122的孔径大于斜顶杆210的直径,因而通过使斜顶杆210在将产品顶出的过程中具有一定范围的摆动间距,从而确保产品的侧面倒扣位能够完整脱模,以避免与斜顶杆210发生干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滑孔112的孔壁与所述斜顶杆210导向且间隙配合。如此可以通过第一滑孔112的孔壁对斜顶杆210起到导向作用,确保斜顶杆210的纵向顶出移动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脱模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小斜顶杆210与第一滑孔112孔壁间的摩擦力,提高斜顶杆210的移动可靠性。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滑块组件300还包括与所述内滑块 310驱动连接的动力件320,所述动力件320装设有行程开关321。因而通过给驱动内滑块310移动的动力件320安设行程开关321,可以准确控制内滑块310 的启停动作,从而有效控制斜顶件200和内滑块310的运动先后顺序,进而避免开合模时斜顶件200与内滑块310发生碰撞。
此外,所述顶出组件400包括动力件、顶针410、推板420、顶针板430及设有导向孔441的支撑板440,所述顶针410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件320驱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441并与所述顶针板430抵接,所述推板420压设于顶针板430上,所述斜顶杆210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推板420上。如此可以实现斜顶件200的稳步顶出和回退,有利于模具机构的使用性能和产品的脱模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420上设有容置槽421,所述斜顶件200还包括斜顶座 230,所述斜顶座230嵌设于所述安装槽111内并与所述斜顶杆210的端部转动连接。因而通过在安装槽111内设置斜顶座230,并使斜顶座230与斜顶杆210 的端部转动连接,如此可以有效降低装配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的,斜顶座230与斜顶杆210的转动连接关系可以是铰接、枢接、铆接等其中的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出组件400还包括用于提高顶针板430和推板420移动稳定性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450和第二挡板460,所述顶针板430和所述推板42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450和所述第二挡板460之间。因而通过在顶针板430和推板420的两侧设置第一挡板450和第二挡板460,通过第一挡板 450和第二挡板460的导向作用,可以提高顶针板430和推板420的移动稳定性,确保斜顶杆210和斜顶杆210的顶出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组,所述模组包括设有安装槽的模板、及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模仁,所述模板设有第一滑孔,所述模仁设有避空腔室及与所述第一滑孔、所述避空腔室均连通的第二滑孔;
斜顶件,所述斜顶件包括可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孔和所述第二滑孔内的斜顶杆、及与所述斜顶杆的一端连接并用于将产品顶出脱模的斜顶头,所述斜顶头位于所述第二滑孔内;
内滑块组件,所述内滑块组件包括可滑动设置于所述避空腔室内的内滑块,所述内滑块与所述斜顶头顶出配合;及
顶出组件,所述顶出组件与所述斜顶杆远离所述斜顶头的另一端驱动连接;
其中,当进行产品顶出脱模时,所述内滑块收缩以避让出所述避空腔室区域,所述斜顶杆由所述顶出组件驱动斜向上顶出,所述斜顶头由所述第二滑孔移动至所述避空腔室内使产品顺利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头设有第一接触面,所述内滑块设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孔的内孔壁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斜顶头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块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内滑块驱动连接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装设有行程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件的顶出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为25~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孔与所述斜顶杆之间配合形成摆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孔的孔壁与所述斜顶杆导向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包括动力件、顶针、推板、顶针板及设有导向孔的支撑板,所述顶针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件驱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与所述顶针板抵接,所述推板压设于顶针板上,所述斜顶杆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推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上设有容置槽,所述斜顶件还包括斜顶座,所述斜顶座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斜顶杆的端部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还包括用于提高顶针板和推板移动稳定性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顶针板和所述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CN201720294960.2U 2017-03-23 2017-03-23 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 Active CN206812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4960.2U CN206812366U (zh) 2017-03-23 2017-03-23 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4960.2U CN206812366U (zh) 2017-03-23 2017-03-23 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2366U true CN206812366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1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4960.2U Active CN206812366U (zh) 2017-03-23 2017-03-23 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23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0110A (zh) * 2018-07-26 2019-01-04 杜弗尼工程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模大角度大移动行程的斜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0110A (zh) * 2018-07-26 2019-01-04 杜弗尼工程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模大角度大移动行程的斜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94020A1 (en) A demolding mechanism of a plastic bottle cap mold and a method therefor
CN206493516U (zh) 带有金属嵌件的注塑模具
CN108859001B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09483829B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平衡式顶出装置
CN105269776B (zh) 一种用于精确行程控制的外扣机机构
CN206812366U (zh) 大角度卡扣的内抽斜顶模具机构
CN104227997A (zh) 脱模装置及汽车保险杠模具
CN207889073U (zh) 一种带弹性直顶的二次顶出模具
CN107310105B (zh) 一种实现奶粉盖模内贴标的延迟顶出模具结构
CN208645923U (zh) 具有倒扣滑块内脱机构的汽车前大灯面罩注塑模具
CN107379441A (zh) 开模方向与顶出方向成角度的模具
CN204160714U (zh) 脱模装置及汽车保险杠模具
CN107713194A (zh) 一种上拉头机
CN209552375U (zh)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102825739A (zh) 顶出距离可连续变化的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CN107088993B (zh) 汽车轮护板的脱模装置
CN108422628A (zh) 双角度斜顶滑块集成联动抽芯机构
CN107053581A (zh) 用于汽车密封条的注塑模具
CN101134352B (zh) 一种模具及模内注塑钢片在模具中定位的方法
CN204076704U (zh) 一种具有倒扣的产品脱模结构
CN209552365U (zh) 用于大倒扣脱模的推板斜销脱模机构
CN203665877U (zh) 一种行位司筒机构
CN202781728U (zh) 顶出距离可连续变化的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CN202781726U (zh) 塑胶模具的顶出机构
CN220146595U (zh) 一种倒灌模具拉板顶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