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76127U - 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76127U
CN206776127U CN201720424706.XU CN201720424706U CN206776127U CN 206776127 U CN206776127 U CN 206776127U CN 201720424706 U CN201720424706 U CN 201720424706U CN 206776127 U CN206776127 U CN 206776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ing room
phellinus
steam oven
ultrasonic humidifier
plat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247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媛
余晓红
胡虹
胡在进
邵秋云
叶德荣
周顺宝
倪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247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76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76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761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包括培养室本体,还包括蒸汽炉、超声波加湿器、菌棒架和控制器,蒸汽炉和超声波加湿器均设置在培养室的外部并分别与所述培养室的两个侧墙面邻近,菌棒架和控制器均设置在培养室里面;蒸汽炉上还连有蒸汽管道;超声波加湿器上还连接有加湿管道,培养室的内壁还铺设有喷水管,加湿管道的一端与超声波加湿器相连,另一端与喷水管相连接,控制器内还分别设有主控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超声波加湿器和蒸汽炉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桑黄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但是现有技术的桑黄栽培产量低、种植难度大,不易管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桑黄培养室具有操作简单,产量高,自动化管理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
背景技术
桑黄别名猢狲眼、桑耳、针层孔菌、桑臣等,是一种真菌,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桑黄古人称之为“树舌”,通常寄生于桑树、松树、杨树、桦、栎等树身腐朽之处。造成心材白腐,多年生,虽然寄生在树木上的真菌均可被称为树舌,但只有寄生于桑树上的树舌才是正宗的桑黄,而其它则只能作为桑黄的替代品,且药效与桑黄有所不同。
据《药性论》记载:桑黄性甘平、无毒、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闭经。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在杨、柳、桦、栎等树干上也有生长。分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桑黄是一种名贵中药,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主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近年来,随着桑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报道,桑黄的用量日益加大,特别是韩、日对我国野生资源掠夺式的收购,野生桑黄资源的储备越来越少。随着人们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桑黄抗肿瘤保健品将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解决上述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满足医药对桑黄的需求,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也正在兴起,但粗放型的栽培模式,技术还不够成熟,造成产量低,形成的子实体质量差,生长周期长等问题,耗工大、经济效益差,无法做到自动管理控制,难以推广,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的技术栽培模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桑黄培养难度大、产量低、生产周期长、工人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包括培养室本体,还包括蒸汽炉、超声波加湿器、菌棒架和控制器,蒸汽炉和超声波加湿器均设置在培养室的外部并分别与培养室的两个侧墙面邻近,菌棒架和控制器均设置在培养室里面;蒸汽炉上还连有蒸汽管道,蒸汽管道的一端与蒸汽炉的蒸汽出口相连,蒸汽管道的另一端贯穿于与蒸汽炉相邻的侧墙面并伸入培养室的内部;超声波加湿器上还连接有加湿管道,加湿管道位于培养室的外部,培养室的内壁还铺设有喷水管,加湿管道的一端与超声波加湿器的出水口相连,加湿管道的另一端贯穿于与超声波加湿器相邻的侧墙面并与喷水管相连接,喷水管上还设有多个喷水孔;控制器内还分别设有主控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上的湿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上的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超声波加湿器和蒸汽炉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工作时,当培养室内的温度没有达到预定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便将温度信号传递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从而将蒸汽炉启动进行加热,温度超过一定值后,主控模块便将蒸汽炉关闭;同样,当培养室内的湿度没有达到预定的湿度时,湿度传感器便将湿度信号传递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便开启超声波加湿器进行加湿;当湿度达到预定的值时,主控模块便将加湿器进行关闭;这样可以做到自动保湿控温,大大提高了桑黄的科学培养,减小了人工劳动。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培植,菌棒架是由多块隔板组成,隔板包括板面、底座和插槽,板面为长方体结构,底座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组成,两个横杆分别位于板面两端的下部,两个横杆的轴线与板面的轴线相垂直,底座与板面固定连接,板面的上部还设有两个插槽,两个插槽相互平行,插槽分别位于横杆的正上方并且尺寸与横杆相互适配,使用时,隔板与隔板之间相互配合使用,桑黄菌种培植在隔板的板面上。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接受阳光的照射,以及便于培养室内空气新鲜,培养室的后墙面上还设有窗户和换气扇,换气扇位于窗户的上部,后墙面的底部还设有通风口。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适应菌棒架,墙体后面开设两扇窗户,两扇窗户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动喷水保湿,促进桑黄的蓬勃生长,喷水孔的孔径大小为2-5mm,两个喷水孔之间的间隔为20-50cm为最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与现有技术相比,制定了最适合于桑黄各个生长阶段最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光照、氧气等环境控制方法,通过精确控制培养室的相对湿度、温度、光照、氧气等,在保证桑黄菌丝生长、子实体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促进桑黄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具有产量高、子实体质量好、省时省力等优点,技术完善、具备可重复性、实现周年化生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3为菌棒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包括培养室本体,还包括蒸汽炉1、超声波加湿器2、菌棒架6和控制器5,蒸汽炉1和超声波加湿器2均设置在培养室的外部并分别与培养室的两个侧墙面邻近,菌棒架6和控制器5均设置在培养室里面;蒸汽炉1上还连有蒸汽管道11,蒸汽管道11的一端与蒸汽炉1的蒸汽出口相连,蒸汽管道11的另一端贯穿于与蒸汽炉1相邻的侧墙面并伸入培养室的内部;超声波加湿器2上还连接有加湿管道21,加湿管道21位于培养室的外部,培养室的内壁还铺设有喷水管22,加湿管道21的一端与超声波加湿器2的出水口相连,加湿管道21的另一端贯穿于与超声波加湿器2相邻的侧墙面并与喷水管22相连接,喷水管22上还设有多个喷水孔23,喷水孔23的孔径大小为2mm,两个喷水孔之间的间隔为20cm;如图2所示,培养室的后墙面上还设有两扇窗户4和一个换气扇3,换气扇3位于窗户4的上部,后墙面的底部还设有两个通风口7。如图3所示,菌棒架6是由5块隔板61组成,隔板61包括板面611、底座和插槽613,板面611为长方体结构,底座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612组成,两个横杆612分别位于板面611两端的下部,两个横杆612的轴线与板面611的轴线相垂直,底座与板面固定连接,板面611的上部还设有两个插槽613,两个插槽613相互平行,插槽613分别位于横杆612的正上方并且尺寸与横杆612相互适配,使用时,上一个隔板与下一个隔板之间相互插合使用,桑黄菌种培植在隔板的板面611上;控制器5内还分别设有主控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上的湿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上的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超声波加湿器2和蒸汽炉1分别与控制器5相连接。菌丝生长阶段温度以24~28℃、空气相对湿度50%~60%;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在18~26℃、湿度在80%~9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包括培养室本体,还包括蒸汽炉1、超声波加湿器2、菌棒架6和控制器5,蒸汽炉1和超声波加湿器2均设置在培养室的外部并分别与培养室的两个侧墙面邻近,菌棒架6和控制器5均设置在培养室里面;蒸汽炉1上还连有蒸汽管道11,蒸汽管道11的一端与蒸汽炉1的蒸汽出口相连,蒸汽管道11的另一端贯穿于与蒸汽炉1相邻的侧墙面并伸入培养室的内部;超声波加湿器2上还连接有加湿管道21,加湿管道21位于培养室的外部,培养室的内壁还铺设有喷水管22,加湿管道21的一端与超声波加湿器2的出水口相连,加湿管道21的另一端贯穿于与超声波加湿器2相邻的侧墙面并与喷水管22相连接,喷水管22上还设有多个喷水孔23,喷水孔23的孔径大小为5mm,两个喷水孔之间的间隔为50cm;培养室的后墙面上还设有两扇窗户4和一个换气扇3,换气扇3位于窗户4的上部,后墙面的底部还设有两个通风口7。菌棒架6是由5块隔板61组成,隔板61包括板面611、底座和插槽613,板面611为长方体结构,底座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612组成,两个横杆612分别位于板面611两端的下部,两个横杆612的轴线与板面611的轴线相垂直,底座与板面固定连接,板面611的上部还设有两个插槽613,两个插槽613相互平行,插槽613分别位于横杆612的正上方并且尺寸与横杆612相互适配,使用时,上一个隔板与下一个隔板之间相互插合使用,桑黄菌种培植在隔板的板面611上;控制器5内还分别设有主控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上的湿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上的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超声波加湿器2和蒸汽炉1分别与控制器5相连接。菌丝生长阶段温度以24~28℃、空气相对湿度50%~60%;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在18~26℃、湿度在80%~90%。

Claims (5)

1.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包括培养室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炉、超声波加湿器、菌棒架和控制器,所述蒸汽炉和所述超声波加湿器均设置在所述培养室的外部并分别与所述培养室的两个侧墙面邻近,所述菌棒架和所述控制器均设置在所述培养室里面;所述蒸汽炉上还连有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蒸汽炉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蒸汽管道的另一端贯穿于与所述蒸汽炉相邻的侧墙面并伸入所述培养室的内部;所述超声波加湿器上还连接有加湿管道,所述加湿管道位于所述培养室的外部,所述培养室的内壁还铺设有喷水管,所述加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加湿管道的另一端贯穿于与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相邻的侧墙面并与所述喷水管相连接,所述喷水管上还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喷水孔;所述控制器内还分别设有主控模块、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湿度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上的湿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上的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超声波加湿器和所述蒸汽炉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架是由多于一块的隔板组成,所述隔板包括板面、底座和插槽,所述板面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横杆组成,两个所述横杆分别位于所述板面两端的下部,两个所述横杆的轴线与所述板面的轴线相垂直,所述底座与所述板面固定连接,所述板面的上部还设有两个插槽,两个所述插槽相互平行,所述插槽分别位于所述横杆的正上方并且尺寸与所述横杆相互适配,使用时,隔板与隔板之间相互配合使用,桑黄菌种培植在隔板的板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室的后墙面上还设有窗户和换气扇,所述换气扇位于所述窗户的上部,所述后墙面的底部还设有通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为两扇,所述两扇窗户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的孔径大小为2-5mm,两个所述喷水孔之间的间隔为20-50cm。
CN201720424706.XU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76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4706.XU CN206776127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4706.XU CN206776127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76127U true CN206776127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0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2470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76127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761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8816A (zh) * 2018-12-08 2019-04-16 信阳市菌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村闲置房种植桑黄技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8816A (zh) * 2018-12-08 2019-04-16 信阳市菌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村闲置房种植桑黄技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1024A (zh) 一种花菇的种植方法
CN102696401A (zh) 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方法
CN106358755A (zh) 一种香菇羊肚菌葛根的套种栽培方法
CN107711287B (zh) 一种用液体菌种生产黑木耳的方法及定量接种装置
CN104641941A (zh) 一种桑枝栽培白毛木耳的方法
CN107439226A (zh) 一种羊肚菌室内栽培的方法
CN203661757U (zh) 一种金线莲水培装置
CN206776127U (zh) 一种自动保湿控温的桑黄培养室
CN206713486U (zh) 一种食用菌保温培育箱
CN107750832A (zh) 一种金针菇培养箱
CN106489522A (zh) 一种草菇房及其应用方法
KR20090059203A (ko) 사포닌 함유 화고 표고버섯재배용 조성물 및 연중 재배방법
CN106818203A (zh) 高效绿色培育羊肚菌立体箱及羊肚菌的箱内培育方法
CN106489520A (zh) 一种采用绵竹竹屑培养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CN203851548U (zh) 新型灵芝养殖棚
CN103988710A (zh) 一种塑料大棚黑木耳培育方法
CN103392509A (zh) 一种平菇床栽时可实现四面出菇的方法
CN209594443U (zh) 一种蘑菇种植制冷循环系统
CN113711850A (zh) 一种银耳栽培方法、银耳、培养基及应用
CN106613325A (zh) 绿色培育平菇立体箱及箱内培育平菇的方法
CN108990695B (zh) 一种利用水源热泵恒温机控制大棚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CN106588290A (zh) 一种金针菇培养料
CN207284526U (zh) 一种坑道式食用菌集数大棚
CN206181865U (zh) 一种草菇房
CN215380393U (zh) 一种便于喷水量调控的毛木耳种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4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