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9522A - 一种草菇房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草菇房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89522A CN106489522A CN201610940754.4A CN201610940754A CN106489522A CN 106489522 A CN106489522 A CN 106489522A CN 201610940754 A CN201610940754 A CN 201610940754A CN 106489522 A CN106489522 A CN 1064895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nch
- singer
- bull
- volvariella volvacea
- roo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54—Roof garden systems; Roof coverings with high solar reflectan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32—Roof garden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草菇房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地板、墙壁、房顶、散热板;所述房顶、墙壁、地板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草菇房,所述散热板安装在草菇房内。本发明通过在草菇房的墙壁上安装有散热板,使草菇房能够在不吹风的前提下控制草菇房的温度,保证了草菇房的湿度,有利于提高草菇的生物转化率同时实现草菇种植全年无季节限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种植草菇的草菇房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草菇栽培分为室内栽培、室外栽培两种。草菇室内栽培可在专门搭建的草菇泡沫房进行,菇房可搭多层床架,亦可直接在地板栽培。
目前,草菇栽培大多数是利用泡沫房栽培技术。存在着多种问题。严重的影响了草菇的生物转化率。如:1)耗费大量的人工,“上床铺料”、“播种”,需要耗费大量人工繁重劳动在多层菇架(一般6层)上料、播种;播种时栽培料温度36度,人工处在高温度环境工作。2)智能控制水平低;“菌丝期管理→出菇期管理”的“温度、湿度、CO2、光照”完全凭温度计、湿度传感器检测结果,之后人工进行开启风机降湿,或人工喷水加湿;没有对栽培房的CO2浓度检测,只是凭感觉,人在栽培房感觉“憋气”时就人工打开风机排气,没有光照时间和强度进行检测和控制。这样的环境因素控制不利于草菇的生长,导致草菇的生物转化率不高,一般低于20%。3)难以实现工厂化;草菇栽培周期一般为15天,其中不同的栽培阶段温度的变化从25-36度,传统的栽培,只是每年依靠天气的气温相对合适时进行栽培,夏天、冬天则很难栽培。若要采用“空调”的方式进行控制栽培料的温度,草菇栽培过程忌风吹。而且吹风容易导致空气干燥而无法达到湿度要求,种种技术问题导致草菇难以实现工厂化周年栽培且导致了草菇的生物转化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菇房,该草菇房通过在墙壁上安装有散热板,使草菇房能够在不吹风的前提下控制草菇房的温度,保证了草菇房的湿度,有利于提高草菇的生物转化率同时实现草菇种植全年无季节限制。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草菇房,包括地板、墙壁、房顶、散热板;所述房顶、墙壁、地板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草菇房,所述散热板安装在草菇房内。所述散热板为专利号为2012101668923中所述的散热板。
优选地,所述房顶和墙壁均由聚氨酯冷库板建造而成;所述地板包括挤塑板和水泥地面;水泥地面铺设在挤塑板的上面。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冷库板的厚度为100mm;所述挤塑板厚度为50mm。
优选地,所述散热板安装在墙壁上,散热板完全覆盖整面墙壁。
优选地,所述草菇房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空气源双向热泵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草菇房的竖直中轴线上,距离地板的距离为1.5–2.5m。
优选地,所述草菇房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恒温换气机组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位于草菇房的竖直中轴线上,距离地板的距离为0.8–1.2m。
优选地,所述草菇房内还设置有光强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草菇房内的屋顶设置有照明灯,草菇房的水泥地面上设置有喷水装置;光强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照明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湿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第四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第四信号输出端与喷水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草菇房的长为13-15m,宽为6-8m,高为2.5-3m;草菇房内设置有若干个物料架;所述物料架用于盛放种植草菇的物料,物料架由若干盛放层组成,物料盛放在盛放层上;所述物料架宽为1-1.4m,盛放层之间的距离为50-70cm。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草菇房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培养草菇的物料放入草菇房内,物料的堆放厚度为50-70mm;
2)对物料进行灭菌;具体地,将草菇房内温度升高至70-90℃,保持20-24h;
3)灭菌后,当温度降至30-35℃时进行草菇接种;
4)接种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菌丝5-7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培养时温度保持在30-35℃,控制湿度为70-80%,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1000-1500ppm;
5)进入出菇管理,出菇天数为8-10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出菇温度保持在28-33℃,控制湿度在85-95%,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600-1000ppm;光照强度为95-105Lux;
6)收获草菇。
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培养草菇的物料放入草菇房内,物料的堆放厚度为60mm;
2)对物料进行灭菌;具体地,将草菇房内温度升高至80℃,保持24h;
3)灭菌后,当温度降至33℃时进行草菇接种;
4)接种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菌丝6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培养时温度保持在33℃,控制湿度为75%,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1250ppm;
5)进入出菇管理,出菇天数为9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出菇温度保持在30℃,控制湿度在91%,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900ppm;光照强度为100Lux;
6)收获草菇。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草菇房的墙壁上安装有散热板,使草菇房能够在不吹风的前提下控制草菇房的温度,保证了草菇房的湿度,有利于提高草菇的生物转化率同时实现草菇种植全年无季节限制。
2、本发明通过在草菇房上设置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光强度传感器,能够用于检测培养草菇时候的各项培养条件使草菇生长在最适合的环境中,使草菇的生物转化率可达30-40%。
3、本发明通过控制草菇房的大小,并且结合在草菇房的墙壁上安装散热板,能够有效的减少安装散热板所用的固定架,提高了草菇房的空间使用率,同时还兼顾了草菇房内的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降低了草菇房的造价。
附图说明
图1草菇房正视图。
图2物料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板;11、水泥地面;12、挤塑板;2、墙壁;3、散热板;4、房顶;5、空气源双向热泵;6、恒温换气机组;7、物料架;71、盛放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草菇房,包括地板1、墙壁2、房顶4、散热板3;所述房顶4、墙壁2、地板1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草菇房,所述散热板3安装在草菇房内。所述散热板3为专利号为2012101668923中所述的散热板。所述房顶4和墙壁2均由聚氨酯冷库板建造而成;所述地板1包括挤塑板12和水泥地面11;水泥地面11铺设在挤塑板12的上面。所述聚氨酯冷库板的厚度为100mm;所述挤塑板12厚度为50mm。所述散热板3安装在墙壁2上,散热板3完全覆盖整面墙壁2。所述草菇房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空气源双向热泵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草菇房的竖直中轴线上,距离地板1的距离为1.5m。所述草菇房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恒温换气机组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位于草菇房的竖直中轴线上,距离地板1的距离为0.8m。所述草菇房内还设置有光强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草菇房内的屋顶4设置有照明灯,草菇房的水泥地面11上设置有喷水装置;光强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照明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湿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第四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第四信号输出端与喷水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草菇房的长为13m,宽为6m,高为2.5m;草菇房内设置有若干个物料架7;所述物料架7用于盛放种植草菇的物料,物料架7由若干盛放层71组成,物料盛放在盛放层71上;所述物料架7宽为1m,盛放层71之间的距离为50cm。在墙壁2靠近房顶4位置还安装有恒温换气机组6,该机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持草菇房内的温度稳定和维持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浓度。散热板3的入口和出口均与空气源双向热泵5相连,如此,能够最有效的节约能源,实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草菇房,包括地板1、墙壁2、房顶4、散热板3.;所述房顶4、墙壁2、地板1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草菇房,所述散热板3安装在草菇房内。所述散热板3为专利号为2012101668923中所述的散热板。所述房顶4和墙壁2均由聚氨酯冷库板建造而成;所述地板1包括挤塑板12和水泥地面11;水泥地面11铺设在挤塑板12的上面。所述聚氨酯冷库板的厚度为100mm;所述挤塑板12厚度为50mm。所述散热板3安装在墙壁2上,散热板3完全覆盖整面墙壁2。所述草菇房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空气源双向热泵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草菇房的竖直中轴线上,距离地板1的距离为2.5m。所述草菇房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恒温换气机组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位于草菇房的竖直中轴线上,距离地板1的距离为1.2m。所述草菇房内还设置有光强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草菇房内的屋顶4设置有照明灯,草菇房的水泥地面11上设置有喷水装置;光强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照明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湿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第四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第四信号输出端与喷水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草菇房的长为15m,宽为8m,高为3m;草菇房内设置有若干个物料架7;所述物料架7用于盛放种植草菇的物料,物料架由若干盛放层71组成,物料盛放在盛放层71上;所述物料架7宽为1.4m,盛放层71之间的距离为70cm。在墙壁2靠近房顶4位置还安装有恒温换气机组6,该机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持草菇房内的温度稳定和维持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浓度。散热板3的入口和出口均与空气源双向热泵5相连,如此,能够最有效的节约能源,实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草菇房,包括地板1、墙壁2、房顶4、散热板3;所述房顶4、墙壁2、地板1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草菇房,所述散热板3安装在草菇房内。所述散热板3为专利号为2012101668923中所述的散热板。所述房顶4和墙壁2均由聚氨酯冷库板建造而成;所述地板1包括挤塑板12和水泥地面11;水泥地面11铺设在挤塑板12的上面。所述聚氨酯冷库板的厚度为100mm;所述挤塑板12厚度为50mm。所述散热板3安装在墙壁2上,散热板3完全覆盖整面墙壁2。所述草菇房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空气源双向热泵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草菇房的竖直中轴线上,距离地板1的距离为2m。所述草菇房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恒温换气机组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位于草菇房的竖直中轴线上,距离地板1的距离为1m。所述草菇房内还设置有光强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草菇房内的屋顶4设置有照明灯,草菇房的水泥地面11上设置有喷水装置;光强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照明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湿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第四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第四信号输出端与喷水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草菇房的长为14m,宽为7m,高为2.8m;草菇房内设置有若干个物料架7;所述物料架7用于盛放种植草菇的物料,物料架7由若干盛放层71组成,物料盛放在盛放层71上;所述物料架7宽为1.2m,盛放层71之间的距离为60cm。在墙壁2靠近房顶4位置还安装有恒温换气机组6,该机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持草菇房内的温度稳定和维持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浓度。散热板3的入口和出口均与空气
实施例4
实施例1-3所述的草菇房的运行过程,具体为:温度传感器检测草菇房内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传输只中央处理器中,当温度过高时,中央处理器发出信号至空气源双向热泵,空气源双向热泵向散热板通入冷水,反之则通入热水。同理,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将二氧化碳浓度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当草菇房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中央处理器输出信号至恒温换气机组,将草菇房内的空气排出并且注入新鲜的空气,注入的空气经过过滤除菌。湿度传感器将草菇房内的湿度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器,若湿度低于设定范围,中央处理器则控制喷水装置进行喷水,若湿度达到要求则关闭喷水装置。光强度传感器将草菇房内的光照强度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当光照强度过低时,中央处理器发出信号至照明灯将其打开,反之则关闭照明灯。如此,实现了对草菇房的湿度、温度、光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的自动控制,创造了一个适宜草菇生长的环境,提高了草菇的生物转化率。
实施例5
一种种植草菇的方法,选择实施例1所述的草菇房,实施以下步骤:
1)将培养草菇的物料放入草菇房内,物料的堆放厚度为50mm;
2)对物料进行灭菌;具体地,将草菇房内温度升高至70℃,保持20h;
3)灭菌后,当温度降至30℃时进行草菇接种;
4)接种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菌丝5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培养时温度保持在30℃,控制湿度为70%,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1000ppm;
5)进入出菇管理,出菇天数为8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出菇温度保持在28℃,控制湿度在85%,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600ppm;光照强度为95Lux;
6)收获草菇。
实施例6
一种种植草菇的方法,选择实施例2所述的草菇房,实施以下步骤:
1)将培养草菇的物料放入草菇房内,物料的堆放厚度为70mm;
2)对物料进行灭菌;具体地,将草菇房内温度升高至90℃,保持24h;
3)灭菌后,当温度降至35℃时进行草菇接种;
4)接种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菌丝7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培养时温度保持在35℃,控制湿度为80%,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1500ppm;
5)进入出菇管理,出菇天数为10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出菇温度保持在35℃,控制湿度在95%,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1000ppm;光照强度为105Lux;
6)收获草菇。
实施例7
一种种植草菇的方法,选择实施例3所述的草菇房,实施以下步骤:
1)将培养草菇的物料放入草菇房内,物料的堆放厚度为60mm;
2)对物料进行灭菌;具体地,将草菇房内温度升高至80℃,保持24h;
3)灭菌后,当温度降至33℃时进行草菇接种;
4)接种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菌丝6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培养时温度保持在33℃,控制湿度为75%,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1250ppm;
5)进入出菇管理,出菇天数为9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出菇温度保持在30℃,控制湿度在91%,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900ppm;光照强度为100Lux;
6)收获草菇。
验证实施例
对实施例5-7中的方法和所采用的草菇房进行种植草菇,并且对草菇的生物转化率进行测定,将所测得的生物转化率与现有技术的进行对比,生物转化率=草菇重量/物料干重*100%;结果如下表1。
表1、实施例4-6所种植的草菇的生物转化率
组别 | 生物转化率 |
实施例5 | 34% |
实施例6 | 35% |
实施例7 | 38% |
在食用菌领域中,与平菇、冬菇100%以上的生物转化率相比,草菇的生物转化率一直比较低,传统的种植方法的生物转化率一般只有15%,而且草菇种植过程更容易污染,同时,草菇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出菇时都会高于30度;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草菇产量低、价格贵、无法全年生产的重要原因;本发明通过提供了一种草菇房和相应的种植方法,使草菇的能够全年种植,并且使草菇的生物转化率高达38%。进一步的,发明人对草菇房以相应的种植方法再进行优化,草菇的生物转化率有望超过40%。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草菇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墙壁、房顶、散热板;所述房顶、墙壁、地板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草菇房,所述散热板安装在草菇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和墙壁均由聚氨酯冷库板建造而成;所述地板包括挤塑板和水泥地面;水泥地面铺设在挤塑板的上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草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冷库板的厚度为100mm;所述挤塑板厚度为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安装在墙壁上,散热板完全覆盖整面墙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草菇房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空气源双向热泵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草菇房的竖直中轴线上,距离地板的距离为1.5–2.5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草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草菇房还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恒温换气机组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位于草菇房的竖直中轴线上,距离地板的距离为0.8–1.2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草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草菇房内还设置有光强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草菇房内的屋顶设置有照明灯,草菇房的水泥地面上设置有喷水装置;光强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照明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湿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第四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第四信号输出端与喷水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草菇房的长为13-15m,宽为6-8m,高为2.5-3m;草菇房内设置有若干个物料架;所述物料架用于盛放种植草菇的物料,物料架由若干盛放层组成,物料盛放在盛放层上;所述物料架宽为1-1.4m,盛放层之间的距离为50-70cm。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菇房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培养草菇的物料放入草菇房内,物料的堆放厚度为50-70mm;
2)对物料进行灭菌;具体地,将草菇房内温度升高至70-90℃,保持20-24h;
3)灭菌后,当温度降至30-35℃时进行草菇接种;
4)接种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菌丝5-7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培养时温度保持在30-35℃,控制湿度为70-80%,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1000-1500ppm;
5)进入出菇管理,出菇天数为8-10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出菇温度保持在28-33℃,控制湿度在85-95%,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600-1000ppm;光照强度为95-105Lux;
6)收获草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草菇房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培养草菇的物料放入草菇房内,物料的堆放厚度为60mm;
2)对物料进行灭菌;具体地,将草菇房内温度升高至80℃,保持24h;
3)灭菌后,当温度降至33℃时进行草菇接种;
4)接种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菌丝6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培养时温度保持在33℃,控制湿度为75%,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1250ppm;
5)进入出菇管理,出菇天数为9天,向散热板通入冷水或热水使出菇温度保持在30℃,控制湿度在91%,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900ppm;光照强度为100Lux;
6)收获草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40754.4A CN106489522A (zh) | 2016-10-31 | 2016-10-31 | 一种草菇房及其应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40754.4A CN106489522A (zh) | 2016-10-31 | 2016-10-31 | 一种草菇房及其应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89522A true CN106489522A (zh) | 2017-03-15 |
Family
ID=58321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40754.4A Pending CN106489522A (zh) | 2016-10-31 | 2016-10-31 | 一种草菇房及其应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8952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37846A (zh) * | 2017-05-22 | 2017-08-11 | 柳州市跃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茶树菇栽培棚温湿度及光照度控制方法 |
CN107065751A (zh) * | 2017-05-22 | 2017-08-18 | 柳州市跃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茶树菇栽培棚温湿度及光照度控制系统 |
CN107092291A (zh) * | 2017-05-22 | 2017-08-25 | 柳州市跃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黑木耳栽培房温湿度控制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354522Y (zh) * | 2009-01-16 | 2009-12-02 | 西安市碑林区南菇北移食用菌研究所 | 鲜草菇工厂化生产栽培房 |
CN102679767A (zh) * | 2012-05-24 | 2012-09-19 | 广州德众液压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板 |
CN102696400A (zh) * | 2012-07-02 | 2012-10-03 |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草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
CN202799735U (zh) * | 2012-08-22 | 2013-03-20 | 绿源永乐(北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蘑菇房供暖系统 |
KR20130067926A (ko) * | 2011-12-14 | 2013-06-25 | 전라남도 장흥군(장흥군 농업기술센터장) | 표고버섯 재배를 위한 표준화 패널 재배사 |
CN205105828U (zh) * | 2015-11-13 | 2016-03-30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大棚温度控制系统 |
CN206181865U (zh) * | 2016-10-31 | 2017-05-24 | 广东圣之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草菇房 |
-
2016
- 2016-10-31 CN CN201610940754.4A patent/CN10648952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354522Y (zh) * | 2009-01-16 | 2009-12-02 | 西安市碑林区南菇北移食用菌研究所 | 鲜草菇工厂化生产栽培房 |
KR20130067926A (ko) * | 2011-12-14 | 2013-06-25 | 전라남도 장흥군(장흥군 농업기술센터장) | 표고버섯 재배를 위한 표준화 패널 재배사 |
CN102679767A (zh) * | 2012-05-24 | 2012-09-19 | 广州德众液压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板 |
CN102696400A (zh) * | 2012-07-02 | 2012-10-03 |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草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
CN202799735U (zh) * | 2012-08-22 | 2013-03-20 | 绿源永乐(北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蘑菇房供暖系统 |
CN205105828U (zh) * | 2015-11-13 | 2016-03-30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大棚温度控制系统 |
CN206181865U (zh) * | 2016-10-31 | 2017-05-24 | 广东圣之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草菇房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37846A (zh) * | 2017-05-22 | 2017-08-11 | 柳州市跃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茶树菇栽培棚温湿度及光照度控制方法 |
CN107065751A (zh) * | 2017-05-22 | 2017-08-18 | 柳州市跃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茶树菇栽培棚温湿度及光照度控制系统 |
CN107092291A (zh) * | 2017-05-22 | 2017-08-25 | 柳州市跃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黑木耳栽培房温湿度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86316B (zh) | 一种全自动智能有机芽苗菜种植箱 | |
CN205052256U (zh) |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智能降温大棚 | |
CN204616555U (zh) | 一种循环农业生产系统 | |
CN204426067U (zh) | 分布式光伏智能周年化香菇出菇大棚 | |
CN106489522A (zh) | 一种草菇房及其应用方法 | |
CN205071786U (zh) | 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 |
CN204762487U (zh) | 一种节能温室 | |
CN201354522Y (zh) | 鲜草菇工厂化生产栽培房 | |
CN203884372U (zh) | 一种日光温室型生态猪舍 | |
CN204536960U (zh) | 一种果蔬光湿度自动控制装置 | |
CN105557314A (zh) | 一种蘑菇种植大棚 | |
CN206294604U (zh) | 一种寒冷地区的屋顶绿化系统 | |
CN205681920U (zh) | 一种食用菌栽培出菇房 | |
CN206181865U (zh) | 一种草菇房 | |
CN206611879U (zh) | 一种智能温室大棚 | |
CN206260347U (zh) | 家庭阳台装配式立体栽培菌菜共生系统 | |
CN106577018A (zh) | 一种养鱼和种菇一体化大棚 | |
CN205897383U (zh) | 暖棚空气除湿节能装置 | |
CN205671174U (zh) | 一种无土栽培植物种植机 | |
CN212138587U (zh) | 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 | |
CN206547394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钢结构食用菌菇房 | |
CN206629492U (zh) | 一种节能型双孢菇培育厂空调系统 | |
CN203896889U (zh) | 用于高寒牧区使用的育苗温室 | |
CN206251661U (zh) | 一种新型食用菌种植大棚 | |
CN107173050A (zh) | 家庭阳台装配式立体栽培菌菜共生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Room 101, building 2, Lane 1, Daguanyua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00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SHENGZHI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4, pearl circuit 620, Guangzhou, Guangdong, Nansha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SHENGZHI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