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7143U -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7143U
CN206757143U CN201720126730.5U CN201720126730U CN206757143U CN 206757143 U CN206757143 U CN 206757143U CN 201720126730 U CN201720126730 U CN 201720126730U CN 206757143 U CN206757143 U CN 206757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zzling screen
eyeglass
imaging lens
surface layer
perfo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267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誌文
周明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6200576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M545257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61010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633380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7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714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光学镜片组包含至少二镜片以及至少一遮光片。二镜片分别包含接合结构,用以对正二镜片,其中各接合结构包含一承接面以及一圆锥面。二镜片的承接面互相对应连接,且二镜片的圆锥面互相对应连接,借以于二镜片间形成承接空间,且承接空间与光轴的垂直距离较各圆锥面与光轴的垂直距离短。遮光片承接于承接空间中,且具有一多边形开孔,其中遮光片的外径小于各镜片的外径,且遮光片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各镜片的圆锥面的最小直径。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获得品质较佳的光学影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光学镜片组的成像镜头以及具有上述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学镜片组以及成像镜头,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光学镜片组以及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搭载有成像装置的个人化电子产品及移动通讯产品的普及,连带带动小型化成像镜头的兴起,对具有高解析度与优良成像品质的小型化成像镜头的需求也大幅攀升。
一般装载于成像镜头中的遮光片是用于遮蔽成像镜头内部不必要的光线。然而,在高强度光源环境下进行拍摄时,现有遮光片的遮蔽效果有限,容易产生非实际影像光斑。
再者,一般装载于成像镜头中的遮光片,是配置于二相邻镜片间,但由于相邻镜片间的搭接结构以及各镜片分别与遮光片的嵌合结构不稳定,往往导致镜片及遮光片受外力而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可使直拍强光源的使用状态下,获得品质较佳的光学影像,较精准地遮蔽特定光束,使光源的成像效果与肉眼观察到的影像较相近。再者,通过接合结构及承接空间对正镜片与搭接遮光片,提高制造精度并避免元件受外力而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镜片组,包含至少二镜片以及至少一遮光片。二镜片分别包含一接合结构,用以对正二镜片,其中各接合结构包含一承接面以及一圆锥面。二镜片的承接面互相对应连接,且二镜片的圆锥面互相对应连接,借以于二镜片间形成一承接空间,且承接空间与光轴的垂直距离较各圆锥面与光轴的垂直距离短。遮光片承接于承接空间中,且具有一多边形开孔,其中遮光片的外径小于各镜片的外径,且遮光片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各镜片的圆锥面的最小直径。多边形开孔具有多个内边,且相邻的各二内边形成的外角中小于90度者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9.0度<θ<33.0度。借此,可使直拍强光源的使用状态下,获得品质较佳的光学影像,较精准地遮蔽特定光束,使光源的成像效果与肉眼观察到的影像较相近。
依据前段所述的光学镜片组,其中遮光片可为一复合遮光片,其包含一第一表面层、一第二表面层以及一内部基材层。第一表面层具有一第一开孔。第二表面层具有一第二开孔。内部基材层具有一基材开孔,内部基材层位于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之间,且连接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第一开孔、第二开孔与基材开孔沿光轴对应设置形成多边形开孔。内部基材层可为塑胶层,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可皆为黑色含碳层。各镜片的圆锥面与光轴的夹角为β,其满足下列条件:0度<β<40度。各镜片可还包含一平直面,对应于承接空间,且与光轴垂直。光学镜片组中至少一镜片透过其上的圆锥面与遮光片对正。遮光片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为遮光片的外径为其满足下列条件: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含一镜筒以及上述的光学镜片组,其中光学镜片组设置于镜筒内。光学镜片组的遮光片的多边形开孔与镜筒的一最小中心开孔对应,且最小中心开孔为成像镜头的一光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上述的成像镜头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含一镜筒以及一光学镜片组,其中光学镜片组设置于镜筒内。光学镜片组包含多个镜片以及至少一遮光片,其中遮光片具有一多边形开孔,且多边形开孔与镜筒的一最小中心开孔对应。多边形开孔具有多个内边,遮光片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为各内边的长度为s,镜片的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以及5≤N≤9。借此,配合满足上述特征的遮光片,可以使直拍强光源的使用环境时,获得品质较佳的光学影像,可较精准地遮蔽特定光束使光源的成像效果与肉眼观察到的影像较相近。
依据前段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遮光片可为一复合遮光片,其包含一第一表面层、一第二表面层以及一内部基材层,其中第一表面层具有一第一开孔,第二表面层具有一第二开孔,内部基材层具有一基材开孔,内部基材层位于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之间,且连接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第一开孔、第二开孔与基材开孔沿光轴对应设置形成多边形开孔。内部基材层可为塑胶层,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可皆为黑色含碳层。最小中心开孔可为成像镜头的一光圈。相邻的各二内边形成的外角中小于90度者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9.0度<θ<33.0度。
依据前段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所述镜片中至少二者分别包含一接合结构,用以对正所述二镜片,其中各接合结构包含一承接面以及一圆锥面。二镜片的承接面互相对应连接,且二镜片的圆锥面互相对应连接,借以于二镜片间形成一承接空间,且承接空间与光轴的垂直距离较各圆锥面与光轴的垂直距离短。遮光片承接于承接空间中,且遮光片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各镜片的圆锥面的最小直径。各镜片的圆锥面与光轴的夹角为β,其满足下列条件:0度<β<40度。遮光片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为遮光片的外径为其满足下列条件:成像镜头中至少一镜片透过其上的圆锥面与遮光片对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段所述的成像镜头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镜片组的组合示意图;
图1B绘示依照图1A实施方式中光学镜片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1C绘示依照图1A实施方式中光学镜片组的遮光片的立体图;
图1D绘示依照图1C实施方式中遮光片的平面图;
图1E绘示依照图1C实施方式中遮光片的爆炸图;
图1F绘示依照图1C实施方式中遮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2B绘示依照图2A实施方式中遮光片的示意图;
图3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片组的组合示意图;
图4B绘示依照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片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4C绘示依照第一实施例中一遮光片的示意图;
图4D绘示依照第一实施例中另一遮光片的示意图;
图5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组的一遮光片的示意图;
图6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组的一遮光片的示意图;
图7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组的一遮光片的示意图;
图8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示意图;
图9B绘示依照图9A中电子装置的透视图;
图9C绘示依照图9A中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9D绘示依照图9A中电子装置的系统示意图;
图10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1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镜片:1100、12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
接合结构:1110、1210、111、121a、121b、131
承接面:1111、1211、112、122a、122b、132
圆锥面:1112、1212、113、123a、123b、133
遮光片:1300、2010、2020、2030、140、150、240、340、440
多边形开孔:1301、2011
第一表面层:1311
第一开孔:1311a
第二表面层:1312
第二开孔:1312a
内部基材层:1313
基材开孔:1313a
承接空间:1400、2040、141、151
平直面:1401、1402、114、124a、124b、134
成像镜头:2000
镜筒:2001
最小中心开孔:2002
电子装置:3000
电子感光元件:3100、13
第一镜片:110
第二镜片:120
第三镜片:130
取像装置:10、31、41
成像镜头:11
驱动装置组:12
影像稳定模块:14
电子装置:20、30、40
闪光灯模块:21
对焦辅助模块:22
影像信号处理器:23
使用者界面:24
影像软件处理器:25
被摄物:26
镜片的外径:D1、D2
第一镜片的外径:D11
第二镜片的外径:D12
第三镜片的外径:D13
遮光片的外径:
镜片的圆锥面的最小直径:C1、C2
第一镜片的圆锥面的最小直径:C11
第二镜片的圆锥面的最小直径:C12a、C12b
第三镜片的圆锥面的最小直径:C13
相邻的二内边形成的外角中小于90度者:θ、θ1、θ2
镜片的圆锥面与光轴的夹角:β
第一镜片的圆锥面与光轴的夹角:β1
第二镜片的圆锥面与光轴的夹角:β2
遮光片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
内边的长度:s、s1、s2
镜片的数量:N
承接空间平行于光轴的宽度:R、R1、R2
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参照图1A、图1B以及图1C,其中图1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镜片组的组合示意图,图1B绘示依照图1A实施方式中光学镜片组的分解示意图,图1C绘示依照图1A实施方式中光学镜片组的遮光片1300的立体图。由图1A以及图1B可知,光学镜片组包含至少二镜片以及至少一遮光片1300,其中图1A实施方式中,光学镜片组包含二镜片1100、1200,并分别包含一接合结构1110、1210,用以对正二镜片1100、1200,使二镜片1100、1200的光轴对齐。接合结构1110、1210分别包含承接面1111、1211以及圆锥面1112、1212,而二镜片1100、1200的承接面1111、1211互相对应连接,且其圆锥面1112、1212互相对应连接,借以于二镜片1100、1200间形成一承接空间1400,且承接空间1400与光轴的垂直距离较各圆锥面与光轴的垂直距离短。遮光片1300承接于承接空间1400,其中遮光片1300的外径小于各二镜片1100、1200的外径D1、D2,且遮光片1300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各二镜片1100、1200的圆锥面1112、1212的最小直径C1、C2。借此,可使遮光片1300稳定设置于二镜片1100、1200间。另外,承接空间1400平行于光轴的宽度为R,R约在0.01mm至0.05mm的范围内。
配合参照图1D,其绘示依照图1C实施方式中遮光片1300的平面图。由图1D可知,遮光片1300具有一多边形开孔1301,其具有多个内边,且相邻的各二内边形成的外角中小于90度者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9.0度<θ<33.0度。借此,可使直拍强光源的使用状态下,获得品质较佳的光学影像,较精准地遮蔽特定光束,使光源的成像效果与肉眼观察到的影像较相近。
再配合图1E以及图1F,其中图1E绘示依照图1C实施方式中遮光片1300的爆炸图,图1F绘示依照图1C实施方式中遮光片1300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E可知,遮光片1300可为一复合遮光片,其包含第一表面层1311、第二表面层1312以及内部基材层1313。第一表面层1311具有第一开孔1311a,第二表面层1312具有第二开孔1312a,内部基材层1313具有一基材开孔1313a,其位于第一表面层1311与第二表面层1312之间,且连接第一表面层1311与第二表面层1312。第一开孔1311a、第二开孔1312a与基材开孔1313a沿光轴对应设置形成多边形开孔1301。由于复合材质可使材料强度较易获得控制,因此容易加工出品质佳的多边形开孔也可降低遮光片的厚度,容易承接于承接空间内而不影响镜片组装的精度。需另说明的是,图1F所绘示的第一表面层1311及第二表面层1312为扭曲状是受外力拉扯开后的材质非均匀延展的情况,一般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第一表面层1311及第二表面层1312是与内部基材层1313紧密贴合。
另外,遮光片1300的内部基材层1313可为塑胶材质;详细来说,可为黑色或透明的PC、黑色或透明的PET、黑色或透明的PMMA,但不以此为限。遮光片1300的第一表面层1311与第二表面层1312可皆为黑色含碳材质。借此,可使遮光片1300较平整,冲压加工后不易翘曲。
由图1B可知,各镜片1100、1200的圆锥面与光轴的夹角为β,其满足下列条件:0度<β<40度。由于相邻的二镜片1100、1200是透过对应的圆锥面1112、1212彼此对正,故相互对应的圆锥面1112、1212与光轴的夹角会相同,而满足上述条件者,可维持对正光轴的精度,并减少组装失败。
由图1B可知,各镜片1100、1200可还包含一平直面1401、1402,对应于承接空间1400,且与光轴垂直。借此,可提供较适合承接遮光片1300的空间,避免遮光片1300在承接空间内部受到不必要的外力导致其扭曲变形。
另外,光学镜片组中,至少一镜片透过其上的圆锥面与遮光片对正。配合图1A详细来说,各镜片1100、1200的圆锥面1112、1212除使彼此对正外,更有助于其各自的光轴与遮光片1300的中心轴对正。借此,增加镜片组装的流畅度,简化机构复杂度。
再由图1D可知,遮光片1300的多边形开孔1301的内孔直径为(即遮光片1300的多边形开孔1301中任二内边通过光轴的连线),遮光片1300的外径为其满足下列条件:借此,可确保光学镜片组具有较大的开孔特征,适用于大光圈的成像镜头,其中大光圈是指光圈值(f-number)小于2.4,但不以此为限。较佳地,可满足下列条件:借此,可在较小承接空间内,放置一个可提供精准遮光范围的遮光片。
参照图2A以及图2B,其中图2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2000的示意图,图2B绘示依照图2A实施方式中遮光片2010的示意图。由图2A可知,成像镜头2000包含镜筒2001以及光学镜片组,其中光学镜片组可为图1A实施方式的光学镜片组,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片组包含多个镜片(2100、2200、2300、2400、2500、2600)以及至少一遮光片(2010、2020、2030),其中遮光片2010承接于镜片2100与镜片2200间的承接空间2040,遮光片2020承接于镜片2200与镜片2300间的承接空间(未另标号),遮光片2030承接于镜片2300与镜片2400间的承接空间(未另标号)。
由图2A及图2B可知,遮光片2010的多边形开孔2011的内孔直径为各内边的长度为s,镜片的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以及5≤N≤9。借此,配合满足上述特征的遮光片,可以使直拍强光源的使用环境时,获得品质较佳的光学影像,可较精准地遮蔽特定光束使光源的成像效果与肉眼观察到的影像较相近。
由图2A可知,镜筒2001的一最小中心开孔2002可为成像镜头的一光圈,且光学镜片组的遮光片2010的多边形开孔2011与镜筒2001的最小中心开孔2002对应,即二者同轴排列。通过上述提及的技术特征,可减少光学机构复杂度,有助于成像镜头达到小体积的需求。
本实施方式中,镜片、遮光片及其之间的配置与对应关系皆可符合图1A至图1F实施方式中的条件,在此不另加赘述。另外,各镜片间的承接空间除了如上述实施方式可承接遮光片或彼此对正外,亦可用以承接其他光学元件,如镜片、镜间环等,不以此为限。
参照图3,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3000的示意图。由图3可知,电子装置3000包含成像镜头2000以及电子感光元件3100,其中本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2000为图2A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2000,但不以此为限。借此,可使直拍强光源的使用状态下,获得品质较佳的光学影像,较精准地遮蔽特定光束,使光源的成像效果与肉眼观察到的影像较相近。电子装置3000可进一步包含但不限于显示单元(Display)、控制单元(ControlUnit)、储存单元(Storage 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储存单元(ROM)或其组合。此外,电子装置3000可为但不限于三维(3D)影像撷取装置、数字相机、移动产品、数字平板、智能电视、网络监控设备、体感游戏机、车用镜头如行车记录仪与倒车显影装置、空拍机、运动摄影器材、各式智能电子产品与可穿戴式产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4A、图4B、图4C以及图4D,其中图4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片组的组合示意图,图4B绘示依照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片组的分解示意图,图4C绘示依照第一实施例中一遮光片140的示意图,图4D绘示依照第一实施例中另一遮光片150的示意图。由图4A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片组包含三镜片以及二遮光片,分别为第一镜片110、遮光片140、第二镜片120、遮光片150以及第三镜片130,其中遮光片140承接于第一镜片110与第二镜片120间的承接空间141,承接空间141平行于光轴的宽度R1为0.038mm,遮光片150承接于第二镜片120与第三镜片130间的承接空间151,承接空间151平行于光轴的宽度R2为0.038mm。
由图4A及图4B可知,第一镜片110包含接合结构111,第二镜片120包含接合结构121a,借以彼此对正搭接。第一镜片110的接合结构111包含承接面112以及圆锥面113,第二镜片120的接合结构121a包含承接面122a以及圆锥面123a,二承接面112、122a互相对应连接,二圆锥面113、123a互相对应连接,借以形成承接空间141,其中承接空间141与光轴的垂直距离较各圆锥面113、123a与光轴的垂直距离短;也就是说,承接空间141较各圆锥面113、123a靠近光轴。承接空间141用以承接遮光片140,其中遮光片140的外径小于第一镜片110的外径D11(D11=4.4mm)及第二镜片120的外径D12(D12=4.3mm),且遮光片140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镜片110的圆锥面113的最小直径C11(第一实施例中,C11=3.55mm)及第二镜片120的圆锥面123的最小直径C12a(第一实施例中,C12a=3.59mm)。
配合图4C可知,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镜片110的圆锥面113与光轴的夹角(等于与其连接的第二镜片120的圆锥面123a与光轴的夹角)为β1,遮光片140具有一多边形开孔(未另标号),其具有20个内边,内边的长度分别为s1及s2,且相邻的各二内边形成的外角中小于90度者分别为θ1及θ2,遮光片140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分别为遮光片140的外径则为而相关数值则记载如下。
再者,第二镜片120另包含接合结构121b,第三镜片130包含接合结构131,借以彼此对正搭接。第二镜片120的接合结构121b包含承接面122b以及圆锥面123b,第三镜片130的接合结构131包含承接面132以及圆锥面133,二承接面122b、132互相对应连接,二圆锥面123b、133互相对应连接,借以形成承接空间151,其中承接空间151与光轴的垂直距离较各圆锥面123b、133与光轴的垂直距离短;也就是说,承接空间151较各圆锥面123b、133靠近光轴。承接空间151用以承接遮光片150,其中遮光片150的外径小于第二镜片120的外径D12(D12=4.3mm)及第三镜片130的外径D13(D13=4.9mm),且遮光片150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二镜片120的圆锥面123b的最小直径C12b(第一实施例中,C12b=3.65mm)及第三镜片130的圆锥面133的最小直径C13(第一实施例中,C13=3.71mm)。
配合图4D可知,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镜片120的圆锥面123b与光轴的夹角(等于与其连接的第三镜片130的圆锥面133与光轴的夹角)为β2,遮光片150具有一多边形开孔(未另标号),其具有16个内边,内边的长度为s,且相邻的各二内边形成的外角中小于90度者为θ,遮光片150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为遮光片150的外径则为而相关数值则记载如下。
第一实施例中,遮光片140、150皆为上述图1A实施方式所述的复合遮光片,且其内部基材层皆为塑胶材质,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皆为黑色含碳材质。
另外,第一镜片110还包含平直面114,第二镜片120还包含平直面124a以及124b,第三镜片130还包含平直面134,其中平直面114、124a对应于承接空间141,且与光轴垂直,平直面124b、134对应于承接空间151,且与光轴垂直。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5,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组的一遮光片240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片组,镜片与遮光片240的配置关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镜片110、第二镜片120与遮光片140的配置关系相同,在此不另绘示及说明。
配合图5可知,第二实施例中,遮光片240具有一多边形开孔,其具有12个内边,内边的长度为s,且相邻的各二内边形成的外角中小于90度者为θ,遮光片240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为遮光片240的外径则为而相关数值则记载如下。
第二实施例中,遮光片240为上述图1A实施方式所述的复合遮光片,且其内部基材层皆为塑胶材质,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皆为黑色含碳材质。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6,其绘示依照第三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组的一遮光片340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片组,镜片与遮光片340的配置关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镜片110、第二镜片120与遮光片140的配置关系相同,在此不另绘示及说明。
配合图6可知,第三实施例中,遮光片340具有一多边形开孔,其具有24个内边,内边的长度为s,且相邻的各二内边形成的外角中小于90度者为θ,遮光片340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为遮光片340的外径则为而相关数值则记载如下。
第三实施例中,遮光片340为上述图1A实施方式所述的复合遮光片,且其内部基材层皆为塑胶材质,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皆为黑色含碳材质。
<第四实施例>
图7,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组的一遮光片440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片组,镜片与遮光片440的配置关系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镜片110、第二镜片120与遮光片140的配置关系相同,在此不另绘示及说明。
由图7可知,第四实施例中,遮光片440具有一多边形开孔,其具有18个内边,内边的长度分别为s1及s2,且相邻的各二内边形成的外角中小于90度者分别为θ1及θ2,遮光片440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分别为遮光片440的外径则为而相关数值则记载如下。
第四实施例中,遮光片440为上述图1A实施方式所述的复合遮光片,且其内部基材层皆为塑胶材质,第一表面层与第二表面层皆为黑色含碳材质。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8,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10的立体示意图。由图8可知,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系为一相机模块,取像装置10包含成像镜头11、驱动装置组12以及电子感光元件13,其中成像镜头11包含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片组以及一承载光学镜片组的镜筒(图未另标示)。取像装置10利用成像镜头11聚光且对被摄物进行摄像并配合驱动装置组12进行影像对焦,最后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13,并将影像资料输出。
驱动装置组12可为自动对焦(Auto-Focus)模块,其驱动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压电系统(Piezoelectric)、以及记忆金属(Shape Memory Alloy)等驱动系统。驱动装置组12可让影像撷取系统组取得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摄物于不同物距的状态下,皆能拍摄清晰影像。
取像装置10可搭载一感光度佳及低杂讯的电子感光元件13(如CMOS、CCD)设置于影像撷取系统组的成像面,可真实呈现影像撷取系统组的良好成像品质。
此外,取像装置10更可包含影像稳定模块14,其可为加速计、陀螺仪或霍尔元件(Hall Effect Sensor)等动能感测元件,而第五实施例中,影像稳定模块14为陀螺仪,但不以此为限。通过调整影像撷取系统组不同轴向的变化以补偿拍摄瞬间因晃动而产生的模糊影像,进一步提升动态以及低照度场景拍摄的成像品质,并提供例如光学防手震(OpticalImage Stabilization;OIS)、电子防手震(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等进阶的影像补偿功能。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9A、图9B、图9C以及图9D,其中图9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20的一侧的示意图,图9B绘示依照图9A中电子装置20的透视图,图9C绘示依照图9A中电子装置20的另一侧的示意图,图9D绘示依照图9A中电子装置20的系统示意图。由图9A、图9B、图9C以及图9D可知,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是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20包含取像装置10、闪光灯模块21、对焦辅助模块22、影像信号处理器23、使用者界面24以及影像软件处理器25。当使用者透过使用者界面24对被摄物26进行拍摄,电子装置20利用取像装置10聚光取像,启动闪光灯模块21进行补光,并使用对焦辅助模块22提供的被摄物物距信息进行快速对焦,再加上影像信号处理器23(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以及影像软件处理器25进行影像最佳化处理,来进一步提升影像撷取系统组所产生的影像品质。其中对焦辅助模块22可采用红外线或激光对焦辅助系统来达到快速对焦,使用者界面24可采用触控屏幕或实体拍摄按钮,配合影像处理软件的多样化功能进行影像拍摄以及影像处理。
第六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与前述第五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相同,在此不另赘述。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10,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30的示意图。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是一平板电脑,电子装置30包含取像装置31,其中取像装置31可与前述第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另赘述。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11,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40的示意图。第八实施例的电子装置40是一穿戴装置(Wearable Device),电子装置40包含取像装置41,其中取像装置41可与前述第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另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二镜片,其分别包含一接合结构,用以对正该二镜片,其中各该接合结构包含:一承接面;以及一圆锥面;其中,该二镜片的承接面互相对应连接,且该二镜片的圆锥面互相对应连接,借以于该二镜片间形成一承接空间,且该承接空间与光轴的垂直距离较各该圆锥面与光轴的垂直距离短;以及
至少一遮光片,承接于该承接空间中,且具有一多边形开孔,其中该遮光片的外径小于各该二镜片的外径,且该遮光片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各该二镜片的圆锥面的最小直径;
其中,该多边形开孔具有多个内边,且相邻的各二内边形成的外角中小于90度者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
9.0度<θ<33.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片为一复合遮光片,其包含:
一第一表面层,具有一第一开孔;
一第二表面层,具有一第二开孔;以及
一内部基材层,具有一基材开孔,该内部基材层位于该第一表面层与该第二表面层之间,且连接该第一表面层与该第二表面层;以及
其中,该第一开孔、该第二开孔与该基材开孔沿光轴对应设置形成该多边形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内部基材层为塑胶层,该第一表面层与该第二表面层皆为黑色含碳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各该二镜片的圆锥面与光轴的夹角为β,其满足下列条件:
0度<β<4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各该二镜片还包含:
一平直面,对应于该承接空间,且与光轴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镜片透过其上的该圆锥面与该遮光片对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片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为该遮光片的外径为其满足下列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片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为该遮光片的外径为其满足下列条件:
9.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镜筒;以及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镜片组,其设置于该镜筒内;
其中,该光学镜片组的遮光片的多边形开孔与该镜筒的一最小中心开孔对应,且该最小中心开孔为该成像镜头的一光圈。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镜头;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该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该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
1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镜筒;以及
一光学镜片组,设置于该镜筒内,且包含:多个镜片;以及至少一遮光片,具有一多边形开孔,且该多边形开孔与该镜筒的一最小中心开孔对应;
其中,该多边形开孔具有多个内边,该遮光片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为各该内边的长度为s,所述多个镜片的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
以及
5≤N≤9。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片为一复合遮光片,其包含:
一第一表面层,具有一第一开孔;
一第二表面层,具有一第二开孔;以及
一内部基材层,具有一基材开孔,该内部基材层位于该第一表面层与该第二表面层之间,且连接该第一表面层与该第二表面层;
其中,该第一开孔、该第二开孔与该基材开孔沿光轴对应设置形成该多边形开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内部基材层为塑胶层,该第一表面层与该第二表面层皆为黑色含碳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最小中心开孔为该成像镜头的一光圈。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各二内边形成的外角中小于90度者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
9.0度<θ<33.0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镜片中至少二者分别包含一接合结构,用以对正该二镜片,其中各该接合结构包含:
一承接面;以及
一圆锥面;
其中,该二镜片的承接面互相对应连接,且该二镜片的圆锥面互相对应连接,借以于该二镜片间形成一承接空间,且该承接空间与光轴的垂直距离较各该圆锥面与光轴的垂直距离短;
其中该遮光片承接于该承接空间中,且该遮光片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各该二镜片的圆锥面的最小直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各该二镜片的圆锥面与光轴的夹角为β,其满足下列条件:
0度<β<40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片的多边形开孔的内孔直径为该遮光片的外径为其满足下列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镜片透过其上的该圆锥面与该遮光片对正。
2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该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该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
CN201720126730.5U 2017-01-12 2017-02-13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5714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0576 2017-01-12
TW106101054 2017-01-12
TW106200576U TWM545257U (zh) 2017-01-12 2017-01-12 光學鏡片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106101054A TWI633380B (zh) 2017-01-12 2017-01-12 光學鏡片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7143U true CN206757143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0888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2300.9A Active CN112230362B (zh) 2017-01-12 2017-02-13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N201720126730.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57143U (zh) 2017-01-12 2017-02-13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N201710075536.3A Active CN108303776B (zh) 2017-01-12 2017-02-13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2300.9A Active CN112230362B (zh) 2017-01-12 2017-02-13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5536.3A Active CN108303776B (zh) 2017-01-12 2017-02-13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4) US10054721B2 (zh)
CN (3) CN11223036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3776A (zh) * 2017-01-12 2018-07-2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N109946808A (zh) * 2017-12-20 2019-06-28 春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遮光片的镜头组件模块
WO2021000254A1 (zh) * 2019-07-02 2021-01-07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遮光片及镜头模组
US11762132B2 (en) 2019-09-25 2023-09-19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38719A4 (en) * 2016-03-29 2019-04-03 Nanchang O-FILM Optical-Electronic Tech Co., LTD. LENS UNIT
JP2019012111A (ja) * 2017-06-29 2019-01-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CN109407253A (zh) * 2017-08-16 2019-03-01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结构
US10473880B2 (en) 2017-12-12 2019-11-1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lens assembly
TWI671548B (zh) * 2018-08-17 2019-09-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1474664A (zh) * 2019-01-23 2020-07-31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镜头及具有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TWI701473B (zh) * 2019-09-11 2020-08-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06157B (zh) * 2019-09-12 2020-10-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光學元件組、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DE102019128573A1 (de) * 2019-10-23 2021-04-29 Arnold & Richter Cine Technik Gmbh & Co. Betriebs Kg Streulichtblende für ein kinematografisches Kamerasystem
CN111142147B (zh) * 2019-12-26 2023-04-07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空间带电粒子探测器中挡光片的无损安装方法
US20210302684A1 (en) * 2020-03-25 2021-09-3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Spacer and lens assembly including spacer
CN114077024A (zh) * 2020-08-10 2022-02-2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5145091A (zh) * 2021-03-31 2022-10-04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遮光组件及应用该遮光组件之光学成像镜头
US11789352B2 (en) * 2021-11-01 2023-10-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amera system laminated into glass using microsensor and lens
TWI829423B (zh) * 2022-04-08 2024-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202405541A (zh) * 2022-07-21 2024-0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2465A (ja) * 2000-08-16 2002-02-28 Sony Corp 光学部品連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モジュール
JP5220973B2 (ja) * 2001-07-17 2013-06-26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遮光フィルム
JP2003307763A (ja) * 2002-04-17 2003-10-31 Canon Inc 光学絞り装置および露光装置
JP2006053409A (ja) * 2004-08-13 2006-02-23 Nisca Corp 光量調整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WO2009125640A1 (ja) * 2008-04-09 2009-10-1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KR101750583B1 (ko) * 2010-05-20 2017-06-23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차광 필름
CN201837805U (zh) * 2010-07-13 2011-05-18 世大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进光应用系统及其光圈
US8837060B2 (en) * 2011-02-25 2014-09-16 Visera Technologies Company Limited Image capture lens module and wafer level packaged image capture devices
CN103135202B (zh) * 2011-11-30 2017-0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KR101444526B1 (ko) 2012-07-27 2014-09-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JP2014164006A (ja) * 2013-02-22 2014-09-08 Canon Inc 光学機器及び撮像装置
TWM490029U (en) 2014-06-13 2014-11-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Light shielding plate, optical lens system and mobile device
TWM502181U (zh) * 2014-11-19 2015-06-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成像鏡頭模組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1621446A (zh) * 2014-12-02 2016-06-16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元件與具有該遮光元件的光學透鏡組
US9400383B2 (en) 2014-12-10 2016-07-26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Light blocking plate and lens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JP6655881B2 (ja) * 2015-03-31 2020-03-0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遮光層付き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205027955U (zh) * 2015-10-23 2016-02-1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镜头、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TWM520143U (zh) * 2015-12-17 2016-04-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2230362B (zh) * 2017-01-12 2022-09-0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3776A (zh) * 2017-01-12 2018-07-2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N108303776B (zh) * 2017-01-12 2020-11-0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N109946808A (zh) * 2017-12-20 2019-06-28 春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遮光片的镜头组件模块
WO2021000254A1 (zh) * 2019-07-02 2021-01-07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遮光片及镜头模组
US11762132B2 (en) 2019-09-25 2023-09-19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88778B2 (en) 2019-05-14
CN108303776B (zh) 2020-11-06
US10830928B2 (en) 2020-11-10
US20180196171A1 (en) 2018-07-12
US20190383975A1 (en) 2019-12-19
US20190227203A1 (en) 2019-07-25
US10054721B2 (en) 2018-08-21
US10444411B2 (en) 2019-10-15
CN112230362B (zh) 2022-09-09
CN108303776A (zh) 2018-07-20
CN112230362A (zh) 2021-01-15
US20180321427A1 (en) 2018-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57143U (zh) 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TWI601995B (zh) 影像擷取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17857B (zh) 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0099198A (zh) 相机模块
CN108732716A (zh) 摄影系统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089278A (zh)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725402A (zh) 光学成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TWI596417B (zh)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210954387U (zh)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08072967A (zh) 光学摄影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459388A (zh) 环型光学元件组、成像镜片组与电子装置
TWI633380B (zh) 光學鏡片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111522184A (zh) 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08900751A (zh) 一种图像传感器、移动终端及拍摄方法
CN104221149B (zh) 摄像元件以及摄像装置
TWI667507B (zh) 環形光學元件、成像鏡頭以及取像裝置
CN108205185A (zh) 影像撷取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TWM545257U (zh) 光學鏡片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I625587B (zh)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110398814B (zh) 环形光学元件与成像镜头模块
TWI633357B (zh) 影像對焦方法以及應用該方法的影像擷取裝置與電子裝置
CN214375492U (zh) 使用固定元件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TWI804305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CN109510938A (zh) 影像对焦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影像获取装置与电子装置
TWM577511U (zh) Single sensor dual lens application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11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