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5587B -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5587B
TWI625587B TW106119093A TW106119093A TWI625587B TW I625587 B TWI625587 B TW I625587B TW 106119093 A TW106119093 A TW 106119093A TW 106119093 A TW106119093 A TW 106119093A TW I625587 B TWI625587 B TW I6255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layer
outer skin
light shielding
shield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9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8139A (zh
Inventor
許誌文
鄭至偉
周明達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19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558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8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5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5587B/zh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遮光片,包含一第一外表層、一第二外表層,一內部基材層、一空氣夾層以及一中心軸。第一外表層包含一第一開孔,第二外表層包含一第二開孔,內部基材層設置於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其中內部基材層包含一基材開孔,空氣夾層位於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間,且空氣夾層靠近第一開孔與第二開孔,中心軸與第一開孔、第二開孔及基材開孔同軸,藉由空氣夾層可有效減少漫射光的反射。

Description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遮光片及成像鏡頭,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遮光片及成像鏡頭。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搭載有成像裝置的個人化電子產品及行動通訊產品的普及,連帶帶動小型化成像鏡頭的興起,對具有高解析度與優良成像品質的小型化成像鏡頭的需求也大幅攀升。
遮光片通常用於遮蔽成像鏡頭內部不必要的光線,遮光片的表面性質攸關著對雜散光的抑制效果,因此,遮光片的表面性質連帶地影響成像鏡頭的成像品質。
習用的遮光片材質通常使用外表含碳材質,內部夾層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之類塑膠材料的複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習知且廣泛的複合材料常用於提高母材料的強度,而這裡所使用外表含碳材質的複合材料則還有取其表面是黑色可吸收光線的特性,這裡所述用於製造遮光片的複合 材料因製作方式的關係可為料帶的形式,可具有薄片化的優勢,利用控制內部夾層的製造過程可讓複合材料具有均勻厚度,容易做到不易翹曲且平整的極細薄片(thin film)。此外,習知的遮光片通常具有一內孔,通常使用沖壓的方法製造而成,然其沖壓而成的內孔表面光滑明亮而具有較高的反射率,因而無法有效消減雜散光,因而無法滿足高階成像裝置的需求。
習用遮光片的結構可參考第1A圖和第1B圖,第1A圖係繪示習用的一種遮光片1的前視示意圖,第1B圖係第1A圖中遮光片1沿割面線1b-1b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如第1A圖和第1B圖所示,遮光片1為環形,且可為三層結構,分別為外層L1、基材層L3以及外層L2,外層L1、基材層L3以及外層L2分別包含一個圓形內孔(未標號),且外層L1、基材層L3以及外層L2的圓形內孔孔徑相等,也就是說,外層L1、基材層L3以及外層L2朝向圓形內孔的表面(以下簡稱內面,且未標號)彼此切齊,當入射光線M1、入射光線M'1入射到內面,會形成反射光線R1、反射光線R'1,當遮光片1應用於成像鏡頭,反射光線R1與反射光線R'1仍會進入成像鏡頭而干擾成像,因此,習用的遮光片1的結構無法有效消減雜散光。
綜上所述,如何強化遮光片消減雜散光的能力以提升小型化成像鏡頭的成像品質,已成為當今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遮光片、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藉由遮光片包含空氣夾層,可減少漫射光的反射,進而改善成像鏡頭的成像品質,進而使電子產品滿足更高階的成像需求。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遮光片,包含第一外表層、第二外表層、內部基材層、空氣夾層以及中心軸。第一外表層包含第一開孔。第二外表層包含第二開孔。內部基材層設置於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其中內部基材層包含基材開孔。空氣夾層位於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間,且空氣夾層靠近第一開孔與第二開孔。中心軸與第一開孔、第二開孔及基材開孔同軸。第一開孔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的直徑為Φ2,該遮光片的厚度為t,其滿足下列條件:5μm<t<49μm;以及0.93<Φ1/Φ2<1.07。藉由本段所述特徵,有利於減少漫射光的反射,可減少施作空氣夾層的時間與成本,並有利於使用沖壓或雷射切割方式製造第一開孔與第二開孔,而可提高生產效率。
依據上段所述的遮光片,其中內部基材層可為塑膠材質層,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可分別是黑色碳纖維層。基材開孔的最小直徑為Φsmin,第一開孔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的直徑為Φ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μm<(Φsmin-Φ1)/2<200μm;以及2.0μm<(Φsmin-Φ2)/2<200μm。或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0μm< (Φsmin-Φ1)/2<85μm;以及3.0μm<(Φsmin-Φ2)/2<85μm。空氣夾層平行中心軸的長度為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μm<d<49μm。空氣夾層平行中心軸的長度為d,遮光片的厚度為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2<d/t<0.67。遮光片的最大外徑為Φ,遮光片的厚度為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1000t/Φ<50。藉由上述提及的各點技術特徵,有利於遮光片的薄型化並兼顧減少漫射光的反射。
根據本發明又提供一種遮光片,包含第一外表層、第二外表層、內部基材層、空氣夾層以及中心軸。第一外表層包含第一開孔。第二外表層包含第二開孔。內部基材層設置於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其中內部基材層包含基材開孔。空氣夾層位於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間,且空氣夾層靠近第一開孔與第二開孔。中心軸與第一開孔、第二開孔及基材開孔同軸。空氣夾層平行中心軸的長度為d,遮光片的厚度為t,其滿足下列條件:0.12<d/t<0.67。藉由本段所述特徵,有利於減少漫射光的反射,並可減少製程的物料耗費與生產成本。
依據上段所述的遮光片,其中內部基材層可為塑膠材質層,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可分別為黑色碳纖維層。各內部基材層、第一外表層與第二外表層的厚度可為均勻。基材開孔的最小直徑為Φsmin,第一開孔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的直徑為Φ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0μm<(Φsmin-Φ1)/2<85μm;以及3.0μm<(Φsmin-Φ2)/2<85μm。第一開孔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的直徑為Φ2,其 可滿足下列條件:0.93<Φ1/Φ2<1.07。藉由上述提及的各點技術特徵,可有利於縮短製造空氣夾層的時間,並兼顧減少反射光的功效。
根據本發明更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包含鏡筒、光學鏡組以及上述的遮光片,光學鏡組設置於鏡筒內,遮光片也設置於鏡筒內。藉由本段所述特徵,可有效遮光,減少雜散光入射至成像鏡頭反射光強度,進而改善成像鏡頭的成像品質。
依據上段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遮光片的第一外表層更包含第一表面與成像鏡頭的物側面對應,遮光片的第二外表層更包含第二表面與成像鏡頭的像側面對應,且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鍍有抗反射膜層。藉由本段所述特徵,有利於進一步減少光線的反射,而可更進一步提升成像鏡頭的成像品質。
根據本發明再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成像鏡頭以及電子感光元件,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成像鏡頭的成像面。藉由本段所述特徵,可有效降低雜散光的反射光,以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質,故能滿足現今對電子裝置的高規格的成像需求。
1‧‧‧遮光片
L1、L2‧‧‧外層
L3‧‧‧基材層
M1、M'1、M2、M'2‧‧‧入射光線
R1、R'1、R2、R'2‧‧‧反射光線
20、30、40‧‧‧電子裝置
10、31、41‧‧‧取像裝置
11‧‧‧成像鏡頭
12‧‧‧驅動裝置組
13‧‧‧電子感光元件
14、15、16‧‧‧導線電路
22‧‧‧閃光燈模組
23‧‧‧對焦輔助模組
24‧‧‧成像訊號處理元件
25‧‧‧使用者介面
110A‧‧‧第一外表材料層
120A‧‧‧第二外表材料層
130A‧‧‧內部基材材料層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遮光片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1110‧‧‧第一外表層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11、1111‧‧‧第一開孔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1112‧‧‧第一表面
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3、1013、1113‧‧‧第二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1120‧‧‧第二外表層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1121‧‧‧第二開孔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1022、1122‧‧‧第一表面
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3、1023、1123‧‧‧第二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1130‧‧‧內部基材層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1031、1131‧‧‧基材開孔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1040、1140‧‧‧空氣夾層
250‧‧‧抗反射膜層
2000‧‧‧成像鏡頭
2100‧‧‧鏡筒
2200‧‧‧光學鏡組
2300‧‧‧物側面
2400‧‧‧像側面
2500‧‧‧成像面
2210‧‧‧第一透鏡
2220‧‧‧第二透鏡
2230‧‧‧第三透鏡
2240‧‧‧第四透鏡
2250‧‧‧第五透鏡
2260‧‧‧第六透鏡
2610、2620、2630、2640‧‧‧間隔元件
3000‧‧‧電子裝置
3100‧‧‧電子感光元件
Z‧‧‧中心軸
d‧‧‧空氣夾層平行中心軸的長度
t‧‧‧遮光片的厚度
Φ1‧‧‧第一開孔的直徑
Φ2‧‧‧第二開孔的直徑
Φsmin‧‧‧基材開孔的最小直徑
Φ‧‧‧遮光片的最大外徑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A圖係繪示習用的一種遮光片的前視示意圖; 第1B圖係第1A圖中遮光片沿割面線1b-1b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2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一種遮光片的前視示意圖;第2B圖係第2A圖中遮光片的夾層結構分離示意圖;第2C圖係第2A圖中遮光片沿割面線2c-2c的剖面示意圖;第2D圖是第2A圖中遮光片的複合材料示意圖;第2E圖是第2D圖中複合材料的結構分離示意圖;第3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一種遮光片的剖面示意圖;第4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遮光片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5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遮光片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6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遮光片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7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遮光片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8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遮光片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9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遮光片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第10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遮光片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11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遮光片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12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遮光片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13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示意圖;第14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示意圖;第15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5B圖係繪示第15A圖中取像裝置與其他模組的連接示意圖;第15C圖係繪示第15A圖中取像裝置與其他模組的另一連接示意圖;第16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透視示意圖;第16B圖係繪示第16A圖中電子裝置另一視角的示意圖;第17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示意圖;以及第18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示意圖。
<遮光片>
第2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一種遮光片100的前視示意圖,第2B圖係第2A圖中遮光片100的夾層結構分離示意圖,第2C圖係第2A圖中遮光片100沿割面線2c-2c的剖面示意圖。第2A圖至第2C圖中,遮光片100包含第一外表層110、第二外表層120、內部基材層130以及中心軸Z。
請同時參照第2D圖和第2E圖,第2D圖是第2A圖中遮光片100的複合材料示意圖,第2E圖是第2D圖中複合材料的結構分離示意圖。由第2D圖和第2E圖可知,複合材料包含第一外表材料層110A、第二外表材料層120A以及內部基材材料層130A,其中,第2E圖為更清楚呈現第一外表材料層110A、第二外表材料層120A以及內部基材材料層130A的關係,其乃繪示第一外表材料層110A與第二外表材料層120A受外力拉扯撕開後材質因非均勻延展而呈現扭曲的情形,然而,在正常情況下,第一外表材料層110A、第二外表材料層120A以及內部基材材料層130A為緊密貼合,如第2D圖所示。藉此,複合材料因製作方式的關係可為料帶的形式,具有薄片化的優勢,利用控制內部夾層的製造過程可讓複合材料具有均勻厚度,容易做到不易翹曲且平整的極細薄片(thin film)複合材,而有利於遮光片100的薄型化。
請復參照第2A圖至第2C圖,第一外表層110包含第一開孔111。第二外表層120包含第二開孔121。內部基材層130設置於第一外表層110與第二外表層120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110與第二外表層120,其中內部基材層130包含基材開孔131。中心軸Z與第一開孔111、第二開孔121及基材開孔131同軸。
具體來說,第一外表層110包含朝向外側的第一表面112以及朝向內側的第二表面113,第二外表層120包含朝向內側的第一表面122以及朝向外側的第二表面123。第一外表層110以第二表面113與內部基材層130連接,第二外表層120以第一表面122與內部基材層130連接,此外,第一開孔111、第二開孔121與基材開孔131彼此對應。
基材開孔131的最小直徑為Φsmin,第一開孔1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121的直徑為Φ2,其滿足下列條件:Φsmin>Φ1;以及Φsmin>Φ2。藉此,第一外表層110、第二外表層120與內部基材層130形成一與基材開孔131連通的內部空間(請見第2C圖),所述內部空間在不填充其他材料時,可形成空氣夾層140,換言之,空氣夾層140位於第一外表層110與第二外表層120間,且空氣夾層140靠近第一開孔111與第二開孔121,並和基材開孔131連通。前述“空氣夾層140靠近第一開孔111與第二開孔121”是指空氣夾層140相較於內部基材層130更靠近第一開孔111與第二開孔121。
如第2C圖所示,當入射光線M2與入射光線M'2入射到內部空間(空氣夾層140)中的表面,即內部基材層130朝向基材開孔131的表面(未另標號)或第一外表層110的第二表面113或第二外表層120的第一表面122時,所產生的反射光線R2與反射光線R'2易於內部空間(空氣夾層140)中再次反射,因此,遮光片100可有效衰減由其反射而出的反射光強度,當遮光片100應用於成像鏡組,可有利於消減雜散光,而提升成像品質。
在本實施方式中,內部空間為空氣夾層140,藉由空氣夾層140可減少漫射光的反射。然而,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內部空間可填充其他容易吸收或降低反射光線的材料,例如:含碳材料的黑色粉體或黑色膠體或是抗反射塗層材料,其中抗反射塗層材料可包含TiO2與SiO2。所填充吸光或降反射的材料以不突出於內部空間為佳。此外,如第2C圖所示,內部基材層130朝向基材開孔131的表面可設置為傾斜的粗糙面,藉此可進一步衰減由空氣夾層140反射而出的反射光強度。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內部基材層130朝向基材開孔131的表面可設置為具有弧度且傾斜的平滑面(例如第5圖、第6圖),或者,內部基材層130朝向基材開孔131的表面可為凹面(例如第7圖)或凸面(例如第8圖)。
內部基材層130可為塑膠材質層,第一外表層110與第二外表層120可為黑色碳纖維層。藉此,遮光片100為複合材質,有利於薄型化。此外,使用黑色碳纖維可兼顧強度與消光的需求。具體來說,塑膠材質層的塑膠材質可為 黑色或透明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黑色或透明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或其組合。
基材開孔131的最小直徑為Φsmin,第一開孔1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121的直徑為Φ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μm<(Φsmin-Φ1)/2<200μm;以及2.0μm<(Φsmin-Φ2)/2<200μm。藉此,特定範圍內的尺寸差異可兼顧減少反射光的功效與製造空氣夾層140的時間。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0μm<(Φsmin-Φ1)/2<85μm;以及3.0μm<(Φsmin-Φ2)/2<85μm。
空氣夾層140平行中心軸Z的長度為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藉此,5μm<d<50μm。可減少漫射光的行走路徑。較佳地,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μm<d<49μm。
遮光片100的厚度為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μm<t<49μm。藉此,遮光片100的厚度適當,可減少施作空氣夾層140的時間與成本。
空氣夾層140平行中心軸Z的長度為d,遮光片100的厚度為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2<d/t<0.67。藉此,有利於減少製程的物料耗費與生產成本。
第一開孔1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121的直徑為Φ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93<Φ1/Φ2<1.07。藉此,有利於使用沖壓或雷射切割方式製造第一開孔111與第二開孔121,而可提高生產效率。
遮光片100的最大外徑為Φ,遮光片100的厚度為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1000t/Φ<50。藉此,可兼具較大的遮光範圍與較小的體積。
內部基材層130、第一外表層110與第二外表層120的厚度可為均勻。藉此,可快速且大量生產,使原料容易以料帶的形式供應,便於後續的製程加工。前述厚度可為均勻,是指厚度均一,也就是內部基材層130除了基材開孔131以外的區域,內部基材層130平行中心軸Z的厚度皆相同。第一外表層110除了第一開孔111以外的區域,第一外表層110平行中心軸Z的厚度皆相同。第二外表層120除了第二開孔121以外的區域,第二外表層120平行中心軸Z的厚度皆相同。
第3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一種遮光片200的剖面示意圖。第3圖中,遮光片200包含第一外表層210、第二外表層220、內部基材層230以及中心軸Z。第一外表層210包含第一開孔211。第二外表層220包含第二開孔221。內部基材層230設置於第一外表層210與第二外表層220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210與第二外表層220,其中內部基材層230包含基材開孔231。中心軸Z與第一開孔211、第二開孔221及基材開孔231同軸。
具體來說,第一外表層210包含朝向外側的第一表面212以及朝向內側的第二表面213,第二外表層220包含朝向內側的第一表面222以及朝向外側的第二表面223。第一外表層210以第二表面213與內部基材層230連 接,第二外表層220以第一表面222與內部基材層230連接,此外,第一開孔211、第二開孔221與基材開孔231彼此對應。第一外表層210、第二外表層220與內部基材層230形成一與基材開孔231連通的內部空間,在本實施方式中,內部空間沒有填充其他材料而形成空氣夾層240。
第一外表層210的第一表面212與第二外表層220的第二表面223其中至少一表面鍍有抗反射膜層250。藉此,可提升遮光片200衰減反射光的效果,並使遮光片200可適用的材質更為寬廣。
在本實施方式中,僅有第一外表層210的第一表面212鍍有抗反射膜層250,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僅有第二外表層220的第二表面223鍍有抗反射膜層250。藉此,可增加正、反面辨識的功效。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第一外表層210的第一表面212與第二外表層220的第二表面223同時鍍有抗反射膜層250,藉此,可進一步提升遮光片200衰減反射光的效果,並使遮光片200可適用的材質更為寬廣。
抗反射膜層250可包含二氧化矽材質層。藉此,可增加遮光片200抗氧化的化學功效,減少因製程所需的流程而引起額外的影響。具體來說,抗反射膜層250可為複數膜層結構,且所述複數膜層結構中包含至少一二氧化矽材質層。
關於遮光片200的其他細節可與第2A圖至第2C圖中的遮光片100相同,在此不再予以贅述。
<成像鏡頭>
第13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2000示意圖。第13圖中,成像鏡頭2000包含鏡筒2100、光學鏡組2200以及遮光片100。光學鏡組2200設置於鏡筒2100內,遮光片100也設置於鏡筒2100內。藉此,可有效遮光,減少雜散光入射至成像鏡頭2000的反射光強度,進而改善成像鏡頭2000的成像品質。
具體來說,成像鏡頭2000還包含一物側面2300、一像側面2400與一成像面2500,物側面2300朝向被攝物(圖未揭示),而像側面2400朝向成像面2500。光學鏡組2200可包含至少二透鏡(2210、2220、2230、2240、2250、2260),而遮光片100與所述至少一透鏡(2210、2220、2230、2240、2250、2260)鄰接,不同透鏡(2210、2220、2230、2240、2250、2260)間還可包含其他間隔元件(2610、2620、2630、2640)。
更具體來說,在本實施方式中,光學鏡組2200包含第一透鏡2210、第二透鏡2220、第三透鏡2230、第四透鏡2240、第五透鏡2250與第六透鏡2260。遮光片100設置於第三透鏡2230與第四透鏡2240之間,遮光片100的第一外表層110的第一表面112(標號請參見第2C圖)與成像鏡頭2000的物側面2300對應,遮光片100的第二外表層120的第二表面123(標號請參見第2C圖)與成像鏡頭2000的像側面2400對應,而間隔元件2610設置於第一透鏡2210與第 二透鏡2220之間,間隔元件2620設置於第二透鏡2220與第三透鏡2230之間,間隔元件2630設置於第四透鏡2240與第五透鏡2250之間,間隔元件2640設置於第五透鏡2250與第六透鏡2260之間。在本實施方式中,遮光片100設置的位置以及使用的數量僅為例示,在實際應用時,遮光片100可設置於第一透鏡2210至第六透鏡2260中任意兩透鏡之間,且間隔元件2610、間隔元件2620、間隔元件2630及/或間隔元件2640可替換為遮光片100。
此外,遮光片100的第一外表層110的第一表112面與第二外表層120的第二表面123中至少一表面可鍍有一抗反射膜層,關於抗反射膜層的有關細節可參考第3圖,在此不予贅述。藉此,有利於進一步減少光線的反射,而可更進一步提升成像鏡頭2000的成像品質。
<電子裝置>
第14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3000示意圖。第14圖中,電子裝置3000包含第13圖中的成像鏡頭2000以及電子感光元件3100,電子感光元件3100設置於成像鏡頭2000的成像面2500。藉此,可有效降低雜散光的反射光,以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質,故能滿足現今對電子裝置3000的高規格的成像需求。電子裝置3000可進一步包含但不限於顯示單元(Display)、控制單元(Control Unit)、儲存單元(Storage Unit)、暫儲存單元(RAM)、唯讀儲存單元(ROM)或其組合。此外,電子裝置 3000可為但不限於三維(3D)影像擷取裝置、數位相機、行動產品、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體感遊戲機、車用鏡頭如行車紀錄器與倒車顯影裝置、空拍機、運動攝影器材、各式智慧型電子產品與可穿戴式產品。
<第一實施例>
第4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遮光片30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4圖的視角與第2C圖相同,且僅呈現遮光片300剖面的一半。遮光片300包含第一外表層310、第二外表層320、內部基材層330、空氣夾層340以及中心軸Z。第一外表層310包含第一開孔311。第二外表層320包含第二開孔321。內部基材層330設置於第一外表層310與第二外表層320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310與第二外表層320,其中內部基材層330包含基材開孔331。空氣夾層340位於第一外表層310與第二外表層320間,且空氣夾層340靠近第一開孔311與第二開孔321。中心軸Z與第一開孔311、第二開孔321及基材開孔331同軸。
具體來說,第一外表層310包含朝向外側的第一表面312以及朝向內側的第二表面313,第二外表層320包含朝向內側的第一表面322以及朝向外側的第二表面323。第一外表層310以第二表面313與內部基材層330連接,第二外表層320以第一表面322與內部基材層330連接。此外,第一外表層310、第二外表層320、內部基材層330的厚度均勻。
第一外表層310與第二外表層320可皆為黑色含碳材質層,內部基材層330可為塑膠材質層。第一外表層310的第一表面312以及第二外表層320的第二表面323可鍍有抗反射膜層(參見第3圖)。抗反射膜層可包含二氧化矽材質層。
第一實施例的遮光片300中,空氣夾層340平行中心軸Z的長度為d,遮光片300的厚度為t,第一開孔3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321的直徑為Φ2,基材開孔331的最小直徑為Φsmin,遮光片300的最大外徑為Φ,關於第一實施例中d、t、d/t、Φ1、Φ2、Φsmin、Φ、(Φsmin-Φ1)/2、(Φsmin-Φ2)/2、Φ1/Φ2、1000t/Φ的數值紀錄於表一。
<第二實施例>
第5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遮光片40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5圖的視角與第2C圖相同,且僅呈現遮光片400剖面的一半。遮光片400包含第一外表層410、第二外表層420、內部基材層430、空氣夾層440以及中心軸Z。第一外表層410包含第一開孔411。第二外表層420包含第二開孔421。內部基材層430設置於第一外表層410與第二外表層420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410與第二外表 層420,其中內部基材層430包含基材開孔431。空氣夾層440位於第一外表層410與第二外表層420間,且空氣夾層440靠近第一開孔411與第二開孔421。中心軸Z與第一開孔411、第二開孔421及基材開孔431同軸。
具體來說,第一外表層410包含朝向外側的第一表面412以及朝向內側的第二表面413,第二外表層420包含朝向內側的第一表面422以及朝向外側的第二表面423。第一外表層410以第二表面413與內部基材層430連接,第二外表層420以第一表面422與內部基材層430連接。此外,第一外表層410、第二外表層420、內部基材層430的厚度均勻。
第一外表層410與第二外表層420可皆為黑色含碳材質層,內部基材層430可為塑膠材質層。第一外表層410的第一表面412以及第二外表層420的第二表面423可鍍有抗反射膜層(參見第3圖)。抗反射膜層可包含二氧化矽材質層。
第二實施例的遮光片400中,空氣夾層440平行中心軸Z的長度為d,遮光片400的厚度為t,第一開孔4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421的直徑為Φ2,基材開孔431的最小直徑為Φsmin,遮光片400的最大外徑為Φ,關於參數d、t、Φ1、Φ2、Φsmin、Φ可參照第2C圖。關於第二實施例中d、t、d/t、Φ1、Φ2、Φsmin、Φ、(Φsmin-Φ1)/2、(Φsmin-Φ2)/2、Φ1/Φ2、1000t/Φ的數值紀錄於表二。
<第三實施例>
第6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遮光片50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6圖的視角與第2C圖相同,且僅呈現遮光片500剖面的一半。遮光片500包含第一外表層510、第二外表層520、內部基材層530、空氣夾層540以及中心軸Z。第一外表層510包含第一開孔511。第二外表層520包含第二開孔521。內部基材層530設置於第一外表層510與第二外表層520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510與第二外表層520,其中內部基材層530包含基材開孔531。空氣夾層540位於第一外表層510與第二外表層520間,且空氣夾層540靠近第一開孔511與第二開孔521。中心軸Z與第一開孔511、第二開孔521及基材開孔531同軸。
具體來說,第一外表層510包含朝向外側的第一表面512以及朝向內側的第二表面513,第二外表層520包含朝向內側的第一表面522以及朝向外側的第二表面523。第一外表層510以第二表面513與內部基材層530連接,第二外表層520以第一表面522與內部基材層530連接。此外,第一外表層510、第二外表層520、內部基材層530的厚度均勻。
第一外表層510與第二外表層520可皆為黑色碳纖維層,內部基材層530可為黑色塑膠PET材質層。第一 外表層510的第一表面512以及第二外表層520的第二表面523可鍍有抗反射膜層(參見第3圖)。抗反射膜層可包含二氧化矽材質層。
第三實施例的遮光片500中,空氣夾層540平行中心軸Z的長度為d,遮光片500的厚度為t,第一開孔5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521的直徑為Φ2,基材開孔531的最小直徑為Φsmin,遮光片500的最大外徑為Φ,關於參數d、t、Φ1、Φ2、Φsmin、Φ可參照第2C圖。關於第三實施例中d、t、d/t、Φ1、Φ2、Φsmin、Φ、(Φsmin-Φ1)/2、(Φsmin-Φ2)/2、Φ1/Φ2、1000t/Φ的數值紀錄於表三。
<第四實施例>
第7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遮光片60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7圖的視角與第2C圖相同,且僅呈現遮光片600剖面的一半。遮光片600包含第一外表層610、第二外表層620、內部基材層630、空氣夾層640以及中心軸Z。第一外表層610包含第一開孔611。第二外表層620包含第二開孔621。內部基材層630設置於第一外表層610與第二外表層620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610與第二外表層620,其中內部基材層630包含基材開孔631。空氣夾層 640位於第一外表層610與第二外表層620間,且空氣夾層640靠近第一開孔611與第二開孔621。中心軸Z與第一開孔611、第二開孔621及基材開孔631同軸。
具體來說,第一外表層610包含朝向外側的第一表面612以及朝向內側的第二表面613,第二外表層620包含朝向內側的第一表面622以及朝向外側的第二表面623。第一外表層610以第二表面613與內部基材層630連接,第二外表層620以第一表面622與內部基材層630連接。此外,第一外表層610、第二外表層620、內部基材層630的厚度均勻。
第一外表層610與第二外表層620可皆為黑色碳纖維層,內部基材層630可為透明塑膠PET材質層。第一外表層610的第一表面612以及第二外表層620的第二表面623可鍍有抗反射膜層(參見第3圖)。抗反射膜層可包含二氧化矽材質層。
第四實施例的遮光片600中,空氣夾層640平行中心軸Z的長度為d,遮光片600的厚度為t,第一開孔6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621的直徑為Φ2,基材開孔631的最小直徑為Φsmin,遮光片600的最大外徑為Φ,關於參數d、t、Φ1、Φ2、Φsmin、Φ可參照第2C圖。關於第四實施例中d、t、d/t、Φ1、Φ2、Φsmin、Φ、(Φsmin-Φ1)/2、(Φsmin-Φ2)/2、Φ1/Φ2、1000t/Φ的數值紀錄於表四。
<第五實施例>
第8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遮光片70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8圖的視角與第2C圖相同,且僅呈現遮光片700剖面的一半。遮光片700包含第一外表層710、第二外表層720、內部基材層730、空氣夾層740以及中心軸Z。第一外表層710包含第一開孔711。第二外表層720包含第二開孔721。內部基材層730設置於第一外表層710與第二外表層720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710與第二外表層720,其中內部基材層730包含基材開孔731。空氣夾層740位於第一外表層710與第二外表層720間,且空氣夾層740靠近第一開孔711與第二開孔721。中心軸Z與第一開孔711、第二開孔721及基材開孔731同軸。
具體來說,第一外表層710包含朝向外側的第一表面712以及朝向內側的第二表面713,第二外表層720包含朝向內側的第一表面722以及朝向外側的第二表面723。第一外表層710以第二表面713與內部基材層730連接,第二外表層720以第一表面722與內部基材層730連接。此外,第一外表層710、第二外表層720、內部基材層730的厚度均勻。
第一外表層710與第二外表層720可皆為黑色含碳材質層,內部基材層730可為塑膠材質層。第一外表層710的第一表面712以及第二外表層720的第二表面723可 鍍有抗反射膜層(參見第3圖)。抗反射膜層可包含二氧化矽材質層。
第五實施例的遮光片700中,空氣夾層740平行中心軸Z的長度為d,遮光片700的厚度為t,第一開孔7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721的直徑為Φ2,基材開孔731的最小直徑為Φsmin,遮光片700的最大外徑為Φ,關於參數d、t、Φ1、Φ2、Φsmin、Φ可參照第2C圖。關於第五實施例中d、t、d/t、Φ1、Φ2、Φsmin、Φ、(Φsmin-Φ1)/2、(Φsmin-Φ2)/2、Φ1/Φ2、1000t/Φ的數值紀錄於表五。
<第六實施例>
第9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遮光片80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9圖的視角與第2C圖相同,且僅呈現遮光片800剖面的一半。遮光片800包含第一外表層810、第二外表層820、內部基材層830、空氣夾層840以及中心軸Z。第一外表層810包含第一開孔811。第二外表層820包含第二開孔821。內部基材層830設置於第一外表層810與第二外表層820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810與第二外表層820,其中內部基材層830包含基材開孔831。空氣夾層840位於第一外表層810與第二外表層820間,且空氣夾層 840靠近第一開孔811與第二開孔821。中心軸Z與第一開孔811、第二開孔821及基材開孔831同軸。
具體來說,第一外表層810包含朝向外側的第一表面812以及朝向內側的第二表面813,第二外表層820包含朝向內側的第一表面822以及朝向外側的第二表面823。第一外表層810以第二表面813與內部基材層830連接,第二外表層820以第一表面822與內部基材層830連接。此外,第一外表層810、第二外表層820、內部基材層830的厚度均勻。
第一外表層810與第二外表層820可皆為黑色含碳材質層,內部基材層830可為塑膠材質層。第一外表層810的第一表面812以及第二外表層820的第二表面823可鍍有抗反射膜層(參見第3圖)。抗反射膜層可包含二氧化矽材質層。
第六實施例的遮光片800中,空氣夾層840平行中心軸Z的長度為d,遮光片800的厚度為t,第一開孔8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821的直徑為Φ2,基材開孔831的最小直徑為Φsmin,遮光片800的最大外徑為Φ,關於參數d、t、Φ1、Φ2、Φsmin、Φ可參照第2C圖。關於第六實施例中d、t、d/t、Φ1、Φ2、Φsmin、Φ、(Φsmin-Φ1)/2、(Φsmin-Φ2)/2、Φ1/Φ2、1000t/Φ的數值紀錄於表六。在第六實施例中,由於空氣夾層840於平行中心軸Z具有不同的長度(即d不同),表六中記載的是最小長度(即所有d中的最小值)。
<第七實施例>
第10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遮光片90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10圖的視角與第2C圖相同,且僅呈現遮光片900剖面的一半。遮光片900包含第一外表層910、第二外表層920、內部基材層930、空氣夾層940以及中心軸Z。第一外表層910包含第一開孔911。第二外表層920包含第二開孔921。內部基材層930設置於第一外表層910與第二外表層920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910與第二外表層920,其中內部基材層930包含基材開孔931。空氣夾層940位於第一外表層910與第二外表層920間,且空氣夾層940靠近第一開孔911與第二開孔921。中心軸Z與第一開孔911、第二開孔921及基材開孔931同軸。
具體來說,第一外表層910包含朝向外側的第一表面912以及朝向內側的第二表面913,第二外表層920包含朝向內側的第一表面922以及朝向外側的第二表面923。第一外表層910以第二表面913與內部基材層930連接,第二外表層920以第一表面922與內部基材層930連接。此外,第一外表層910、第二外表層920、內部基材層930的厚度均勻。
第一外表層910與第二外表層920可皆為黑色含碳材質層,內部基材層930可為塑膠材質層。第一外表層910的第一表面912以及第二外表層920的第二表面923可鍍有抗反射膜層(參見第3圖)。抗反射膜層可包含二氧化矽材質層。
第七實施例的遮光片900中,空氣夾層940平行中心軸Z的長度為d,遮光片900的厚度為t,第一開孔9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921的直徑為Φ2,基材開孔931的最小直徑為Φsmin,遮光片900的最大外徑為Φ,關於參數d、t、Φ1、Φ2、Φsmin、Φ可參照第2C圖。關於第七實施例中d、t、d/t、Φ1、Φ2、Φsmin、Φ、(Φsmin-Φ1)/2、(Φsmin-Φ2)/2、Φ1/Φ2、1000t/Φ的數值紀錄於表七。
<第八實施例>
第11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遮光片100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11圖的視角與第2C圖相同,且僅呈現遮光片1000剖面的一半。遮光片1000包含第一外表層1010、第二外表層1020、內部基材層1030、空氣夾層1040以及中心軸Z。第一外表層1010包含第一開孔1011。第二外表層1020包含第二開孔1021。內部基材層1030設置 於第一外表層1010與第二外表層1020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1010與第二外表層1020,其中內部基材層1030包含基材開孔1031。空氣夾層1040位於第一外表層1010與第二外表層1020間,且空氣夾層1040靠近第一開孔1011與第二開孔1021。中心軸Z與第一開孔1011、第二開孔1021及基材開孔1031同軸。
具體來說,第一外表層1010包含朝向外側的第一表面1012以及朝向內側的第二表面1013,第二外表層1020包含朝向內側的第一表面1022以及朝向外側的第二表面1023。第一外表層1010以第二表面1013與內部基材層1030連接,第二外表層1020以第一表面1022與內部基材層1030連接。此外,第一外表層1010、第二外表層1020、內部基材層1030的厚度均勻。
第一外表層1010與第二外表層1020可皆為黑色含碳材質層,內部基材層1030可為塑膠材質層。第一外表層1010的第一表面1012以及第二外表層1020的第二表面1023可鍍有抗反射膜層(參見第3圖)。抗反射膜層可包含二氧化矽材質層。
第八實施例的遮光片1000中,空氣夾層1040平行中心軸Z的長度為d,遮光片1000的厚度為t,第一開孔10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1021的直徑為Φ2,基材開孔1031的最小直徑為Φsmin,遮光片1000的最大外徑為Φ,關於參數d、t、Φ1、Φ2、Φsmin、Φ可參照第2C圖。關於第八實施例中d、t、d/t、Φ1、Φ2、Φsmin、Φ、 (Φsmin-Φ1)/2、(Φsmin-Φ2)/2、Φ1/Φ2、1000t/Φ的數值紀錄於表八。
<第九實施例>
第12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遮光片1100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12圖的視角與第2C圖相同,且僅呈現遮光片1100剖面的一半。遮光片1100包含第一外表層1110、第二外表層1120、內部基材層1130、空氣夾層1140以及中心軸Z。第一外表層1110包含第一開孔1111。第二外表層1120包含第二開孔1121。內部基材層1130設置於第一外表層1110與第二外表層1120間且連接第一外表層1110與第二外表層1120,其中內部基材層1130包含基材開孔1131。空氣夾層1140位於第一外表層1110與第二外表層1120間,且空氣夾層1140靠近第一開孔1111與第二開孔1121。中心軸Z與第一開孔1111、第二開孔1121及基材開孔1131同軸。
具體來說,第一外表層1110包含朝向外側的第一表面1112以及朝向內側的第二表面1113,第二外表層1120包含朝向內側的第一表面1122以及朝向外側的第二表面1123。第一外表層1110以第二表面1113與內部基材層 1130連接,第二外表層1120以第一表面1122與內部基材層1130連接。此外,第一外表層1110、第二外表層1120、內部基材層1130的厚度均勻。
第一外表層1110與第二外表層1120可皆為黑色含碳材質層,內部基材層1130可為塑膠材質層。第一外表層1110的第一表面1112以及第二外表層1120的第二表面1123可鍍有抗反射膜層(參見第3圖)。抗反射膜層可包含二氧化矽材質層。
第九實施例的遮光片1100中,空氣夾層1140平行中心軸Z的長度為d,遮光片1100的厚度為t,第一開孔1111的直徑為Φ1,第二開孔1121的直徑為Φ2,基材開孔1131的最小直徑為Φsmin,遮光片1100的最大外徑為Φ,關於參數d、t、Φ1、Φ2、Φsmin、Φ可參照第2C圖。關於第九實施例中d、t、d/t、Φ1、Φ2、Φsmin、Φ、(Φsmin-Φ1)/2、(Φsmin-Φ2)/2、Φ1/Φ2、1000t/Φ的數值紀錄於表九。
<第十實施例>
請參照第15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10的示意圖。第十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0 係一相機模組,取像裝置10包含成像鏡頭11、驅動裝置組12、電子感光元件13以及導線電路14,其中成像鏡頭11包含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鏡組(圖未揭示)以及一承載光學鏡組的鏡筒(未另標號)。取像裝置10利用成像鏡頭11聚光產生影像並配合驅動裝置組12進行影像對焦,最後成像於電子感光元件13,並透過導線電路14將影像資料輸出。
驅動裝置組12可為自動對焦(Auto-Focus)模組,其驅動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馬達(Voice Coil Motor;VCM)、微機電系統(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壓電系統(Piezoelectric)以及記憶金屬(Shape Memory Alloy)等驅動系統。驅動裝置組12可讓光學鏡組取得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攝物於不同物距的狀態下,皆能拍攝清晰影像;此外,驅動裝置組12亦可搭配加速計、陀螺儀或霍爾元件(Hall Effect Sensor)等動能感測元件,藉由調整光學鏡組不同軸向的變化以補償拍攝瞬間因晃動而產生的模糊影像,進一步提升動態以及低照度場景拍攝的成像品質,例如:光學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電子防手震(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等;此外,取像裝置10搭載一感光度佳及低雜訊的電子感光元件13(如CMOS、CCD)設置於光學鏡組的成像面,可真實呈現光學鏡組的良好成像品質。
在實際應用中,取像裝置10可以其他模組連接,以賦予取像裝置10所需的功能。請參照第15B圖,其係繪示第15A圖中取像裝置10與其他模組的連接示意圖,第 15B圖中,取像裝置10是透過導線電路15與閃光燈模組22連接,藉此,閃光燈模組22可提供補光的功能,有利於優化成像品質。另請參照第15C圖,其係繪示第15A圖中取像裝置10與其他模組的另一連接示意圖。第15C圖中,取像裝置10是透過導線電路16與對焦輔助模組23連接,藉此,對焦輔助模組23可提供的被攝物物距資訊而有利於取像裝置10快速對焦。第15B圖與第15C圖中,閃光燈模組22與對焦輔助模組23僅為例示,可視實際需求更換為其他模組,此外,取像裝置10可僅與一個其他模組或同時與多個其他模組連接。而導線電路14、導線電路15與導線電路16可為但不限於軟式電路板(Flexible Printing Circuit;FPC)。
<第十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6A圖與第16B圖,第16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的透視示意圖,第16B圖係繪示第16A圖中電子裝置20另一視角的示意圖。第十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20包含第十實施例取像裝置10、閃光燈模組22、對焦輔助模組23、成像訊號處理元件24(Image Signal Processor)、使用者介面25,其中取像裝置10與閃光燈模組22、對焦輔助模組23、成像訊號處理元件24(Image Signal Processor)、使用者介面25電性連接(圖未繪示)。當使用者透過使用者介面25進行拍攝,電子裝置20利用取像裝置10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22進行補光,並使用對焦輔 助模組23提供的被攝物物距資訊進行快速對焦,再加上成像訊號處理元件24進行影像最佳化處理,來進一步提升光學鏡組所產生的影像品質。其中對焦輔助模組23可採用紅外線或雷射對焦輔助系統來達到快速對焦。其中使用者介面25可採用觸控螢幕或實體拍攝按鈕,配合影像處理軟體的多樣化功能進行影像拍攝以及影像處理。
<第十二實施例>
第17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示意圖。第17圖中,第十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係一平板電腦,電子裝置30包含取像裝置31,取像裝置31可與前述第十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另贅述。
<第十三實施例>
第18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40示意圖。第18圖中,第十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40係一頭戴式顯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HMD),電子裝置40包含取像裝置41,取像裝置41可與前述第十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另贅述。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5)

  1. 一種遮光片,包含:一第一外表層,包含一第一開孔;一第二外表層,包含一第二開孔;一內部基材層,設置於該第一外表層與該第二外表層間且連接該第一外表層與該第二外表層,其中該內部基材層包含一基材開孔;以及一空氣夾層,位於該第一外表層與該第二外表層間,且該空氣夾層靠近該第一開孔與該第二開孔;以及一中心軸,與該第一開孔、該第二開孔及該基材開孔同軸;其中,該第一開孔的直徑為Φ1,該第二開孔的直徑為Φ2,該遮光片的厚度為t,其滿足下列條件:5μm<t<49μm;以及0.93<Φ1/Φ2<1.07。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遮光片,其中該內部基材層是一塑膠材質層,該第一外表層與該第二外表層分別是一黑色碳纖維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遮光片,其中該基材開孔的最小直徑為Φsmin,該第一開孔的直徑為Φ1,該第二開孔的直徑為Φ2,其滿足下列條件:2.0μm<(Φsmin-Φ1)/2<200μm;以及2.0μm<(Φsmin-Φ2)/2<200μ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遮光片,其中該基材開孔的最小直徑為Φsmin,該第一開孔的直徑為 Φ1,該第二開孔的直徑為Φ2,其滿足下列條件:3.0μm<(Φsmin-Φ1)/2<85μm;以及3.0μm<(Φsmin-Φ2)/2<85μ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遮光片,其中該空氣夾層平行該中心軸的長度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5μm<d<49μ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遮光片,其中該空氣夾層平行該中心軸的長度為d,該遮光片的厚度為t,其滿足下列條件:0.12<d/t<0.67。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遮光片,其中該遮光片的最大外徑為Φ,該遮光片的厚度為t,其滿足下列條件:1<1000t/Φ<50。
  8. 一種遮光片,包含:一第一外表層,包含一第一開孔;一第二外表層,包含一第二開孔;一內部基材層,設置於該第一外表層與該第二外表層間且連接該第一外表層與該第二外表層,其中該內部基材層包含一基材開孔;以及一空氣夾層,位於該第一外表層與該第二外表層間,且該空氣夾層靠近該第一開孔與該第二開孔;以及一中心軸,與該第一開孔、該第二開孔及該基材開孔同軸;其中,該空氣夾層平行該中心軸的長度為d,該遮光 片的厚度為t,其滿足下列條件:0.12<d/t<0.67。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遮光片,其中該內部基材層是一塑膠材質層,該第一外表層與該第二外表層分別是一黑色碳纖維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遮光片,其中各該內部基材層、該第一外表層與該第二外表層的厚度均勻。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遮光片,其中該基材開孔的最小直徑為Φsmin,該第一開孔的直徑為Φ1,該第二開孔的直徑為Φ2,其滿足下列條件:3.0μm<(Φsmin-Φ1)/2<85μm;以及3.0μm<(Φsmin-Φ2)/2<85μm。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遮光片,其中該第一開孔的直徑為Φ1,該第二開孔的直徑為Φ2,其滿足下列條件:0.93<Φ1/Φ2<1.07。
  13. 一種成像鏡頭,包含:一鏡筒;一光學鏡組,設置於該鏡筒內;以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遮光片,設置於該鏡筒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遮光片的該第一外表層更包含一第一表面與該成像鏡頭的一物側面對應,該遮光片的該第二外表層更包 含一第二表面與該成像鏡頭的一像側面對應,且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鍍有一抗反射膜層。
  15.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成像鏡頭;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成像鏡頭的一成像面。
TW106119093A 2016-11-14 2016-11-14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I625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9093A TWI625587B (zh) 2016-11-14 2016-11-14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9093A TWI625587B (zh) 2016-11-14 2016-11-14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139A TW201818139A (zh) 2018-05-16
TWI625587B true TWI625587B (zh) 2018-06-01

Family

ID=62949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9093A TWI625587B (zh) 2016-11-14 2016-11-14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255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1885B (zh) * 2019-07-19 2022-04-21 日商凸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板、相機單元、電子機器及遮光板的製造方法
CN110376664A (zh) * 2019-08-08 2019-10-2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遮光隔圈及其制造方法、成像镜头组、摄像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0645A (en) * 1990-03-24 1993-05-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ght blocking device for optical lenses
US7364291B2 (en) * 2006-06-29 2008-04-2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ntact lenses with light blocking rings
CN102621771A (zh) * 2011-01-27 2012-08-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遮光片及采用该遮光片的相机模组
TWM493072U (zh) * 2014-08-13 2015-01-01 tian-cong Liao 遮光片
CN204269897U (zh) * 2014-09-16 2015-04-15 江苏久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镜筒表面通光孔反射杂光的手机镜头
TWM521747U (zh) * 2015-10-16 2016-05-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片、遮光元件、光學元件、成像鏡頭與鏡頭模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0645A (en) * 1990-03-24 1993-05-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ght blocking device for optical lenses
US7364291B2 (en) * 2006-06-29 2008-04-2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ntact lenses with light blocking rings
CN102621771A (zh) * 2011-01-27 2012-08-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遮光片及采用该遮光片的相机模组
TWM493072U (zh) * 2014-08-13 2015-01-01 tian-cong Liao 遮光片
CN204269897U (zh) * 2014-09-16 2015-04-15 江苏久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镜筒表面通光孔反射杂光的手机镜头
TWM521747U (zh) * 2015-10-16 2016-05-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片、遮光元件、光學元件、成像鏡頭與鏡頭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139A (zh) 2018-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6417B (zh)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US10830928B2 (en)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ing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594011B (zh) 取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31382B (zh) 攝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31381B (zh) 環形光學元件組、成像鏡片組與電子裝置
CN108061955A (zh) 塑胶光学透镜组、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US11254098B2 (en) Composite light blocking sheet,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531181B2 (en) Imaging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98672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33380B (zh) 光學鏡片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US20220373715A1 (en) Plastic light-folding element,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25587B (zh)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I783557B (zh) 遮光片、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769815B (zh) 塑膠光轉折元件、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M545257U (zh) 光學鏡片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I691782B (zh)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4764157A (zh)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TWI784676B (zh) 塑膠光學轉折元件、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202307499A (zh) 相機模組、影像模組及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