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4042U - 缓冲复合油缸 - Google Patents

缓冲复合油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54042U
CN206754042U CN201720417113.0U CN201720417113U CN206754042U CN 206754042 U CN206754042 U CN 206754042U CN 201720417113 U CN201720417113 U CN 201720417113U CN 206754042 U CN206754042 U CN 206754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ylinder piston
composite oil
elastic bag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171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Eagle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Eagle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Eagle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Eagle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171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54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54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54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复合油缸,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缸体、第一缸体活塞、第一缸体端盖,在第一缸体端盖上固连有快合活塞杆,第一缸体底部贯穿有中空状第一缸体活塞杆,快合活塞杆的一端穿入中空的第一缸体活塞杆内,还包括能够减缓第一缸体活塞杆在运动终端的冲击力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弹性气囊,弹性气囊贯穿第一缸体活塞,弹性气囊的两端置于第一缸体活塞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缸体活塞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减小了第一缸体活塞杆与第一缸体之间的冲击力,延长了油缸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缓冲复合油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冲复合油缸。
背景技术
油缸是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密封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运动,通过油液内部的压力来传递动力。
目前,公开号为CN187713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泄露复合油缸,它包括外油缸和内油缸,内油缸设置在外油缸的活塞杆中,内油缸的快合活塞杆外端与外油缸端盖固定连接,在内油缸中设有两个工作液压腔,在快合活塞杆再设一条油路,该油路与内油缸中的上液压腔相连接。
这种无泄露复合油缸虽然能够减小复合油缸漏油的可能性,但是在复合油缸运动的过程中外油缸活塞杆在液压力的驱动下具有很大的动量,外油缸活塞杆在行程终端,当活塞杆装有活塞的一端抵触于液压缸的端盖上或者抵触于缸底时会引起机械碰撞,产生很大的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复合油缸,其具有可以减少活塞杆在靠近运动终点的冲击力的可能性,增长了油缸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缓冲复合油缸,包括第一缸体、第一缸体活塞、位于第一缸体口部的第一缸体端盖,在第一缸体端盖上固连有伸入第一缸体内的快合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底部贯穿有与第一缸体活塞连接的中空状第一缸体活塞杆,快合活塞杆背离第一缸体端盖的一端穿入中空的第一缸体活塞杆内,还包括能够减缓第一缸体活塞杆在运动终端的冲击力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性气囊,弹性气囊贯穿第一缸体活塞,弹性气囊的两端置于第一缸体活塞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气囊贯穿于第一缸体活塞内,当第一缸体活塞杆向第一缸体底部运动时,设置在第一缸体活塞靠近第一缸体底部的一侧的缓冲装置会首先抵触到第一缸体底部,减缓了第一缸体活塞杆的运行速度,减小了第一缸体活塞杆对第一缸体底部的冲击力,当第一缸体活塞杆向第一缸体端盖运动时,设置在第一缸体活塞靠近第一缸体端盖的一侧的缓冲装置会首先抵触到第一缸体端盖,减缓了第一缸体活塞杆的运行速度,减小了第一缸体活塞杆对第一缸体端盖的冲击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垫圈和第二弹性垫圈,所述第一弹性垫圈和第二弹性垫圈均固定在弹性气囊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垫圈固定在弹性气囊的两端,增加了弹性气囊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缸体活塞垂直于第一缸体缸底方向环形阵列若干个与弹性气囊相匹配的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气囊安置在第一缸体活塞内与之相匹配的圆孔里,对弹性气囊的位置起到了限定作用,减小了弹性气囊因尺寸差异掉落在第一缸体内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气囊垂直于第一缸体缸底方向的两端设有容纳第一弹性垫圈和第二弹性垫圈通过的提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垫圈安置在弹性气囊的提环内,弹性垫圈随着弹性气囊的运动而运动,弹性垫圈与弹性气囊一起作用起到缓冲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垫圈和第二弹性垫圈均设置为蛇形弹性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垫圈设置为蛇形弹性垫圈,在弹性垫圈抵触到第一缸体端盖或者抵触到第一缸体底部时,增加了弹性垫圈的缓冲力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蛇形弹性垫圈为丝网减震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蛇形弹性垫圈设置为丝网减震结构,丝网减震结构通过机械冲压成型,可以增强蛇形弹性垫圈的耐用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气囊为层压材料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层压材料制成的弹性气囊渗透率低,减小了液压油通过渗透进入到弹性气囊内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气囊内的介质为空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气囊内冲入空气,利用空气具有可压缩性,起到缓冲作用,达到缓冲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缸体活塞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第一缸体活塞杆面向第一缸体端盖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遇到缓冲装置破损的情况下,将第一缸体活塞从第一缸体活塞杆面向第一缸体端盖的一侧拆卸下来,便于更换新的缓冲装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缸体底部设有减震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弹性件起到缓冲作用,减小了第二缸体底部与快合活塞杆之间的撞击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缸体活塞杆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减小了第一缸体活塞杆与第一缸体之间的冲击力,延长了油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缓冲复合油缸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蛇形弹性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缸体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缸体;2、第一缸体端盖;3、快合活塞杆;4、第一缸体活塞杆;5、上液压腔;6、下液压腔;7、左油路;8、右油路;9、减震弹性件;10、第二缸体;11、第一缸体活塞;12、圆孔;13、缓冲装置;14、提环;15、蛇形弹性垫圈;16、丝网减震结构;17、凸出部位;18、凹陷部位;91、压簧;131、弹性气囊;132、第一弹性垫圈;133、第二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缓冲复合油缸,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圆柱形的第一缸体1,在第一缸体1的口部设有第一缸体端盖2,在第一缸体端盖2上固连有伸入第一缸体1内的快合活塞杆3。在第一缸体1底部还贯穿有第一缸体活塞杆4,第一缸体活塞杆4设置为中空筒状,第一缸体活塞杆4一端位于第一缸体1内,另一端位于第一缸体1外,快合活塞杆3背离第一缸体端盖2的一端穿入中空的第一缸体活塞杆4内;为了使第一缸体活塞杆4起到油缸的效果,其口部与快合活塞杆3之间密封设置构成第二缸体10。在第二缸体10内设有上液压腔5和下液压腔6,在快合活塞杆3内设有左油路7和右油路8,左油路7与下液压腔6相连通,右油路8与上液压腔5相连通,在第二缸体10底部焊接减震弹性件9,减震弹性件9为压簧91,当第一缸体活塞杆4向第一缸体端盖2方向运动时,焊接在第二缸体10底部的压簧91抵触快合活塞杆3远离第一缸体端盖2一端,起到缓冲作用。如此第一缸体1、第一缸体活塞杆4起到一级油缸的作用,第一缸体活塞杆4和快合活塞杆3起到二级油缸的作用,在第一缸体活塞杆4靠近第一缸体端盖2一侧设有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缸体活塞11,第一缸体活塞11呈圆环状,在圆环内壁设置内螺纹,在第一缸体活塞杆4靠近第一缸体端盖2一端设置与第一缸体活塞11相匹配的外螺纹,在第一缸体活塞11上环形阵列若干个圆孔12,圆孔12贯穿第一缸体活塞11,在圆孔12内嵌入弹性气囊131,在弹性气囊131的两端设置成提环14状,在弹性气囊131的两端提环14内穿入蛇形弹性垫圈15,蛇形弹性垫圈15呈波浪状,具有凹陷部位18和凸出部位17,将蛇形弹性垫圈15的凹陷部位18位于弹性气囊131的提环14内,蛇形弹性垫圈15的凸出部位17位于两个弹性气囊131同一侧顶端的空隙部分,蛇形弹性垫圈15安置在第一缸体活塞11两侧。
如图2所示, 蛇形弹性垫圈15为一种丝网减震结构16,不锈钢丝经过机械冲压成型,由于不锈钢丝具有耐腐蚀性,丝网减震结构16与其他减震材质相比具有耐腐蚀、使用寿命比一般减震结构材质长的优点。
弹性气囊131的材质选用层压材料,层压材料由防老化层-胶粘层-阻气层-胶粘层-编织式载荷承载层-胶粘层压制而成的。防老化层的材料为聚氟乙烯,阻气层的材料为涂层材料和薄膜材料,编织式载荷承载层的材料为涤纶。层压材质具有非常低的渗透率,由层压材质构成的弹性气囊131安装在油缸内可以减少液压油通过渗透进入到弹性气囊131内的可能性,增强了弹性气囊131的缓冲效果。
弹性气囊131内的介质选用具有压缩性的空气,与其他可用气体介质相比,选用空气为填充介质节约成本。
缓冲复合油缸在工作时,液压油从快合活塞杆3内的左油路7进入到第二缸体10内的下液压腔6产生压力,第二油缸中的快合活塞杆3由于与第一缸体1的端盖相连无法运动,液压油驱使第一缸体活塞杆4向第一缸体1底部运动,当第一缸体活塞杆4运动到第一缸体1底部时,安装在第一缸体活塞11上的缓冲装置13起到缓冲作用,蛇形弹性垫圈15的凸出部位17首先抵触到第一缸体1底部,起到初步缓冲作用,第一缸体活塞11继续运动,弹性气囊131靠近第一缸体1底部的一端与第一缸体1底部接触,起到再次缓冲的作用,将液压油从右油路8流入到上液压腔5内产生压力,压力驱使第一活塞杆向第一缸体端盖2运动,当第一缸体活塞杆4运动到第一缸体端盖2时,第一缸体活塞11面向第一缸体端盖2的一侧的蛇形弹性垫圈15的凸出部位17首先抵触到第一缸体端盖2,第一缸体活塞杆4继续运动,第一缸体活塞11内弹性气囊131靠近第一缸体端盖2的一端与第一缸体端盖2接触,起到缓冲的作用。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缓冲复合油缸,包括第一缸体(1)、第一缸体活塞(11)、位于第一缸体(1)口部的第一缸体端盖(2),在第一缸体端盖(2)上固连有伸入第一缸体(1)内的快合活塞杆(3),所述第一缸体(1)底部贯穿有与第一缸体活塞(11)连接的中空状第一缸体活塞杆(4),快合活塞杆(3)背离第一缸体端盖(2)的一端穿入中空的第一缸体活塞杆(4)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减缓第一缸体活塞杆(4)在运动终端的冲击力的缓冲装置(13),所述缓冲装置(13)包括弹性气囊(131),弹性气囊(131)贯穿第一缸体活塞(11),弹性气囊(131)的两端置于第一缸体活塞(11)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复合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3)还包括第一弹性垫圈(132)和第二弹性垫(133)圈,所述第一弹性垫圈(132)和第二弹性垫(133)圈固定在弹性气囊(131)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复合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活塞(11)垂直于第一缸体(1)缸底方向环形阵列若干个与弹性气囊(131)相匹配的圆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复合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131)两端设有容纳第一弹性垫圈(132)和第二弹性垫(133)圈通过的提环(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复合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垫圈(132)和第二弹性垫(133)圈均设置为蛇形弹性垫圈(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复合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弹性垫圈(15)为丝网减震结构(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复合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131)为层压材料制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复合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131)内的介质为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复合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活塞(11)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第一缸体活塞杆(4)面向第一缸体端盖(2)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复合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活塞杆(4)内底壁处设有减震弹性件(9)。
CN201720417113.0U 2017-04-20 2017-04-20 缓冲复合油缸 Active CN206754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7113.0U CN206754042U (zh) 2017-04-20 2017-04-20 缓冲复合油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7113.0U CN206754042U (zh) 2017-04-20 2017-04-20 缓冲复合油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54042U true CN206754042U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14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17113.0U Active CN206754042U (zh) 2017-04-20 2017-04-20 缓冲复合油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540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8557A (zh) * 2021-10-15 2022-01-21 浙江中铭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中臂油缸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8557A (zh) * 2021-10-15 2022-01-21 浙江中铭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中臂油缸
CN113958557B (zh) * 2021-10-15 2023-11-24 浙江中铭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中臂油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54042U (zh) 缓冲复合油缸
CN211039231U (zh) 一种可调式液压缸
CN203051598U (zh) 一种新型液压缓冲器
JP2002323081A5 (zh)
CN206680033U (zh) 一种电梯缓冲器
CN201412411Y (zh) 缓冲型气缸
CN202022735U (zh) 广口容器灌装阀
CN205478640U (zh) 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
CN108054051A (zh) 一种断路器及其超程弹性装置
CN102777531B (zh) 稳压变频减振器
CN202833820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02719069U (zh) 汽车减震器
CN204186689U (zh) 液压缸
CN206280427U (zh) 一种气囊减震器
CN203297188U (zh) 恒压油缸
CN204900652U (zh) 一种减振器、减振器悬架系统及使用该减振器的车辆
CN206343578U (zh) 一种低噪音锻锤机
CN21065575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梯装置
CN202852180U (zh) 一种水锤吸收器
CN203594724U (zh) 一种减震器缓冲结构
CN207349350U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汽车双筒式减振器
CN202790293U (zh) 减震器
CN202790301U (zh) 吸附式汽车减震器
CN206754039U (zh) 弹簧刹车单向缸
CN206571883U (zh) 无空程单筒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