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5136U - 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5136U
CN206725136U CN201720155042.1U CN201720155042U CN206725136U CN 206725136 U CN206725136 U CN 206725136U CN 201720155042 U CN201720155042 U CN 201720155042U CN 206725136 U CN206725136 U CN 206725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fixed
wheel
plate
wheel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550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立元
郜慧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550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5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5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51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该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轮的前减震器固定的固定结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轮力传感器的定子固定连接的安装孔;连接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与车轮力传感器所固定的车轮轮胎的胎面弧度匹配的圆弧部分;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车轮力传感器固定,避免了垂向移动和Z轴的转动,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试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开发早期,常需要采集车辆的整车载荷谱,以便校核车身、底盘件等重要部件的疲劳耐久特性。这时需要利用车轮力传感器,采集路面对车辆的载荷,这种方式由于可以越过轮胎的非线性特性,从而为后续方针计算带来便利。由于车轮是旋转部件,车轮力传感器是由滑环和定子组成的,滑环随车轮一起转动,定子固定于车身,力传感器固定在车轮上,信号从车轮经过滑环传递给定子,定子通过信号线缆连接到车身上,线缆沿着车身进入车内的数据采集系统。车轮是上下跳动的,车辆前轮除了垂向跳动还有车辆转向时绕Z轴的转动,当车辆转弯时,定子会相对于Z轴偏转一个角度,这时会造成力传感器采集的Z向力产生较大误差。且力传感器的采集过程通常是在试验场的强化坏路采集的,路面颠簸,对车辆冲击较大,影响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现有技术的固定方式使用塑料板、铝管、扎带等固定定子,与车身连接时,将铝管固定车辆转向节上。这种形式的固定方式较为复杂,通用性差。且在铝管与车辆的固定过程中,由于铝管较细,很难保证这个机构的约束。对定子的摆动限制较弱,从而引入较多的信号干扰。同时铝管弹塑性较差,不能克服机构的垂向变形,从而使得机构和力传感器承受交变载荷,使得整个检测机构处于危险之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用以实现解决垂向移动和绕Z轴转动,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轮的前减震器固定的固定结构;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轮力传感器的定子固定连接的安装孔;
连接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与车轮力传感器所固定的车轮轮胎的胎面弧度匹配的圆弧部分;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为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壁设置为与车轮力传感器的线束表面弧度相匹配的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的槽口处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的边沿处设置有减震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车轮的前减震器的表面弧度相匹配的半圆弧曲面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夹角大于60度小于12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车轮力传感器固定,避免了垂向移动和Z轴的转动,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的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车轮力传感器线束的开槽,将线缆固定在机构的中,使得力传感器的定子稳定的保持与地面的垂直姿态,符合力传感器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包括:
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轮的前减震器固定的固定结构3;
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二固定板5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轮力传感器的定子固定连接的安装孔6;
连接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4,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包括与车轮力传感器所固定的车轮轮胎的胎面弧度匹配的圆弧部分11;
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5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夹角大于60度小于120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也可以表述为所述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板1,包括与车轮力传感器所固定的车轮轮胎的胎面弧度匹配的圆弧部分11;
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第一端连接,且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车轮的前减震器固定的固定结构3;
第二连接板4,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第二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4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120度小于180度;
第二固定板5,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远离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相连接一端的相对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5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方向为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方向,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小于120度;
所述第二固定板5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轮力传感器的定子固定连接的安装孔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中,通过第一固定板2的固定结构3将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的一端与车轮的钱减震器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固定板5将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的另一端与力传感器的定子连接,通过两端的固定连接避免了垂向移动和Z轴的转动,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同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中,第一连接板1上设置有与车轮力传感器所固定的车轮轮胎的胎面弧度匹配的圆弧部分11,通过设置圆弧部分11缓解试验时振动等力矩在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上的传输,避免了剧烈运动下损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且圆弧部分11既能起到增加水平刚度的作用,同时使得结构外形更加小巧,避免在转向时与车辆车轮旋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4和所述第二固定板5为一体连接。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板4上设置有开槽41,所述开槽41的内壁设置为与车轮力传感器的线束表面弧度相匹配的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41的槽口处设置有挡片42,所述挡片42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连接板4上设置有开槽41,在开槽41的槽口处设置有挡片42,通过开槽41将力传感器信号传输线缆固定在开槽41内,使用挡片42将线缆固定在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中(优选为设置合适的槽深,使得线缆固定在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的正中),使得力传感器的定子,在两个下固定螺栓和信号传输线缆三个点的固定下,稳定的保持与地面的垂直姿态,达到力传感器的技术要求。
同时,在线缆放入开槽41后,使用挡片42将开槽41的槽口封闭,不仅可以固定线缆,使线缆始终固定在开槽41内,同时还原了第二连接板4因为加工开槽41造成的水平刚度损失,使得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继续保持对定子在水平方向的牢靠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中,所述开槽41的边沿处设置有减震垫(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减震垫可以有效保护力传感器的线束(线缆),确保其在复杂的试验环境中不会将外皮磨损、损坏。其中,减震垫的材料优选为橡胶。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7。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4与所述第二固定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8。
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折弯处分别设置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8,增加了水平刚度,使得在限制滑环转动对定子产生的水平切向力的时候,限制作用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的水平刚度更大,当定子摆动时,能够保证力传感器要求的定子垂直放置姿态,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4和所述第二固定板5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现有技术中,多数力传感器固定装置均使用3mm厚铁板或者参照力传感器公司推荐的铜管。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厚度和质量,以及对车辆的簧下质量影响,采用不锈钢材料,优选为1mm厚304不锈钢板,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不会过大,不会影响车辆的动力学特性而为力数据采集带来误差。同时不锈钢板的弹塑性好,可以吸收车辆底盘件的振动变形能,可以减少将振动力传递给力传感器的定子,从而起到保护传感器的作用,同时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中,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与车轮的前减震器的表面弧度相匹配的半圆弧曲面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将与车轮减震器固定连接端设置为与车轮的前减震器的表面弧度相匹配的半圆弧曲面,便于通过卡箍将其固定在减震器上,且连接牢固,可以获得较高的水平向刚度,起到减小定子摆动的作用。其中,固定结构3的材料优选为铁,确保结构刚度和连接的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中,所述固定结构3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焊接将固定结构3与第一固定板2固定连接,焊点致密,连接牢固,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水平向刚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车轮力传感器固定,避免了垂向移动和Z轴的转动,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采用不锈钢材料,对车辆的簧下质量影响小,塑性好,可以吸收车辆底盘件的振动变形能,减少振动对力传感器的定子的影响,保护了车轮力传感器。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的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车轮力传感器线束的开槽,将线缆固定在机构的中,使得力传感器的定子稳定的保持与地面的垂直姿态,符合力传感器的技术要求。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轮的前减震器固定的固定结构;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轮力传感器的定子固定连接的安装孔;
连接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与车轮力传感器所固定的车轮轮胎的胎面弧度匹配的圆弧部分;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为一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壁设置为与车轮力传感器的线束表面弧度相匹配的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槽口处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边沿处设置有减震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车轮的前减震器的表面弧度相匹配的半圆弧曲面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夹角大于60度小于120度。
CN201720155042.1U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5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5042.1U CN206725136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5042.1U CN206725136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5136U true CN206725136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0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5504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5136U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51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0463A (zh) * 2018-12-07 2019-02-19 北京维盛网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结构、传感器和模拟系统
CN110296783A (zh) * 2019-07-11 2019-10-0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硬点载荷的测量结构和测量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0463A (zh) * 2018-12-07 2019-02-19 北京维盛网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结构、传感器和模拟系统
CN110296783A (zh) * 2019-07-11 2019-10-0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硬点载荷的测量结构和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5136U (zh) 一种车轮力传感器固定结构
CN106945553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
CN207389302U (zh) 汽车杆系和汽车
CN206141251U (zh) 一种上横置板簧式后独立悬架结构
CN202727902U (zh) 电动汽车使用的前后四轮独立悬架装置
CN104890461A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CN201619415U (zh) 一种用于中置轴式汽车拖车的独立车轴悬挂车架
CN202053829U (zh) 弹力连杆步进装置
CN103935421B (zh) 一种汽车螺旋弹簧刚度的设计方法
CN203186029U (zh)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
CN205905690U (zh) 一种改善舒适性的汽车悬架与车身连接的纵臂衬套总成
CN211663331U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驱动前桥
CN205292169U (zh) 一种电动车前悬挂系统
CN107985401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节
CN207942895U (zh) 重型卡车驾驶室前悬摆臂装置
CN206469889U (zh) 一种自行车的里程计数和速度测量装置
CN209833871U (zh) 一种车架连接件
CN206255057U (zh) 一种汽车转向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08102164U (zh) 一种四分之一后独立悬架工装
CN213035911U (zh) 一种电动车后泥板支架
CN206938368U (zh) 一种新型汽车悬架总成
CN203198666U (zh) 一种加强型汽车摆臂结构
CN107933786A (zh) 一种双轮轴减震的平衡车
CN207225540U (zh) 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
CN219903937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前桥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