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5540U - 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25540U CN207225540U CN201721205651.XU CN201721205651U CN207225540U CN 207225540 U CN207225540 U CN 207225540U CN 201721205651 U CN201721205651 U CN 201721205651U CN 207225540 U CN207225540 U CN 2072255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car
- protecting cover
- fixed frame
- protective cover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8—Hoods protecting the rider
- B62J17/086—Frame mounted ho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防护罩体和平衡车轮;平衡车轮包括万向车轮组和独立悬挂车轮组,防护罩体的前端面设置有前玻璃窗口,防护罩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后玻璃窗口,防护罩体的侧面设置有车门。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在电动车上加装一个防护罩体,而防护罩体可以对驾驶员起到防护的作用,保护驾驶员在受到碰撞时不会飞出车外,进而造成损伤。同时防护罩对驾驶员也具有保护作用,避免其它车辆直接撞上驾驶员。再通过平衡车轮,可以使得电动车不容易发生侧翻,提高电动车的平衡能力,避免了电动车的受到碰撞失去平衡,提高了电动车的防护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中,通过电动车进行代步已经非常普遍,而且随着电动车的大量使用,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对于二轮的电动车来说,掌握电动车的平衡非常重要,但是只要有发生一些碰撞或刮蹭情况下,电动车的平衡就容易失去平衡,进而导致电动车的驾驶员具有人身上的损伤,甚至具有生命的危险。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电动车在对驾驶员的防护较低,且在失去平衡时,电动车的驾驶员很难再回复平衡,因此在发生事故时,电动车的驾驶员极容易发生较大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解决电动车容易失去平衡,以及对驾驶员不具有防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防护罩体和平衡车轮;
第一固定架设置在电动车的脚踏上,第一固定架位于防护罩体的前端的底面上,第二固定架设置在电动车的尾座架上,第二固定架位于防护罩体的后端的中部上;
平衡车轮包括万向车轮组和独立悬挂车轮组,防护罩体的前端两侧各设置一个万向车轮组的车轮,防护罩体的后端两侧各设置一个独立悬挂车轮组的车轮;
防护罩体的前端面设置有前玻璃窗口,防护罩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后玻璃窗口,防护罩体的侧面设置有车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一个固定夹板和两个以上的固锁件,固定夹板夹在电动车的脚踏上,固定夹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锁孔,固锁孔与固锁孔之间等间距设置,固锁件设置在固锁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锁件为螺栓螺母、铆钉或销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固定杆和U型卡,固定杆设置在电动车的尾座架的底面,固定杆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孔,固定孔与固定孔之间等间距设置,U型卡设置在固定孔上,U型卡位于电动车的尾座架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体的前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后视镜。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体的内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弧形挡圈,弧形挡圈等间距设置在电动车的侧面上。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在电动车上加装一个防护罩体,而防护罩体可以对驾驶员起到防护的作用,保护驾驶员在受到碰撞时不会飞出车外,进而造成损伤。同时防护罩对驾驶员也具有保护作用,避免其它车辆直接撞上驾驶员。再通过平衡车轮,可以使得电动车不容易发生侧翻,提高电动车的平衡能力,避免了电动车的受到碰撞失去平衡,提高了电动车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动车的保护罩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动车的保护罩的剖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动车的保护罩的第二固定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固定架;101、固定夹板;102、固锁件;1011、固锁孔;
11、第二固定架;111、固定杆;112、U型卡;1111、固定孔;
12、防护罩体;121、前玻璃窗口;122、后玻璃窗口;123、车门;
13、平衡车轮;131、万向车轮组;132、独立悬挂车轮组;
14、后视镜;
15、弧形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包括第一固定架10、第二固定架11、防护罩体12和平衡车轮13;第一固定架设置在电动车的脚踏上,第一固定架位于防护罩体的前端的底面上,第二固定架设置在电动车的尾座架上,第二固定架位于防护罩体的后端的中部上;
平衡车轮包括万向车轮组131和独立悬挂车轮组132,防护罩体的前端两侧各设置一个万向车轮组的车轮,防护罩体的后端两侧各设置一个独立悬挂车轮组的车轮,防护罩体的前端面设置有前玻璃窗口121,防护罩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后玻璃窗口122,防护罩体的侧面设置有车门123。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件将防护罩体固定在电动车上,对于电动车包括车轮、蓄电池车架和把手等等,电动车可以是二轮电动车。在该电动车上,通过第一固定架将防护罩体的固定在电动车的脚踏上,同时让防护罩体的重心落在电动车的中心上,或者是与电动车的重心重合,这样避免电动车的重心偏移,造成骑行困难或危险。为了让防护罩体牢固的固定在电动车上,还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架将防护罩体的末端固定在电动车的尾端架上,通过两点固定,使得防护罩体不会发生摇晃的情况,多点固定可以达到固定牢固的效果。为了提高电动车的平衡性能,在防护罩的两侧设置平衡车轮,通过多点触底,使得整个电动车有多个点触地,而且这些触地的触点可以形成一个受力面,进而提高了电动车的平衡,因此通过本实施的防护罩可以提高电动的平衡能力,使得在行驶时,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的系数。
而对于平衡车轮可以是万向车轮组和独立悬挂车轮组,万向车轮组和独立悬挂车轮组的每组车轮都是两个,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防护罩体上设置四个平衡车轮。四个平衡车轮可以都是万向车轮组的车轮,或者四个都是独立悬挂车轮组的车轮,又或者一两个是万向车轮组的车轮,另外两个是独立悬挂车轮组的车轮。对于万向车轮可以跟随着电动车上的驱动轮进行带动,且其万向车轮组的车轮其灵活性较强,因此在转弯时可以避免从动轮的干扰。也可以是独立悬挂车轮组作为从动轮,对于独立悬挂车轮组的车轮是以独立的连杆机构来控制,可以单独随路况变化运动而不影响整个车身和防护罩体,增加了行驶的平顺性、安全性。采用独立式悬挂的方式,可以使电动车的重心得以下降,提高了电动车的行驶稳定性。另外,独立式悬挂中广泛采用较软的螺旋弹簧来做缓冲元件,所以乘驾舒适性也比较好。所以可以很好的达到独立转向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包括一个固定夹板101和两个以上的固锁件102,固定夹板夹在电动车的脚踏上,固定夹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锁孔1011,固锁孔与固锁孔之间等间距设置,固锁件设置在固锁孔内。所述固锁件为螺栓螺母、铆钉或销钉。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固定杆111和U型卡112,固定杆设置在电动车的尾座架的底面,固定杆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孔1111,固定孔与固定孔之间等间距设置,U型卡设置在固定孔上,U型卡位于电动车的尾座架的顶面。
具体的对于第一固定架通过固定夹板和固锁件进行固定,固定夹板的主板通过螺栓螺母设置在防护罩体的两侧边上,将主板放置到电动车的脚踏顶面,而在固定夹板的副板放置到电动车的脚踏的底面,使得固定夹板夹住电动车的脚踏,继而通过固锁件和固定夹板上的固锁孔将固定夹板锁紧,可以是通过螺栓螺母进行固定锁紧。为了提高固定夹板的实用性能,在固定夹板上等间距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锁孔,也就是在固定夹板的板面上设置一排固锁孔,因此对于不同宽度的脚踏都可以通过该固定夹板进行安装。而对于第二固定架则是通过固定杆和U型卡进行固定,通过U型卡可以将第二固定杆固锁在电动车的尾架上,U型结构的锁定,也避免了第二固定杆会产生滑动,第二固定杆的两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防护罩的两侧边上。因此便于人们安装拆卸。
本实施例中的防护罩体的前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后视镜14。所述防护罩体的内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弧形挡圈15,弧形挡圈等间距设置在电动车的侧面上。通过后视镜可以让驾驶员了解身后的行车情况,而弧形挡圈可以增加防护罩体的刚度,而且弧形的挡圈可以很好将撞击的力量分散,进而达到对驾驶员的防护,减少撞击时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防护罩体和平衡车轮;
第一固定架设置在电动车的脚踏上,第一固定架位于防护罩体的前端的底面上,第二固定架设置在电动车的尾座架上,第二固定架位于防护罩体的后端的中部上;
平衡车轮包括万向车轮组和独立悬挂车轮组,防护罩体的前端两侧各设置一个万向车轮组的车轮,防护罩体的后端两侧各设置一个独立悬挂车轮组的车轮;
防护罩体的前端面设置有前玻璃窗口,防护罩体的后端面设置有后玻璃窗口,防护罩体的侧面设置有车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一个固定夹板和两个以上的固锁件,固定夹板夹在电动车的脚踏上,固定夹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锁孔,固锁孔与固锁孔之间等间距设置,固锁件设置在固锁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锁件为螺栓螺母、铆钉或销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固定杆和U型卡,固定杆设置在电动车的尾座架的底面,固定杆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孔,固定孔与固定孔之间等间距设置,U型卡设置在固定孔上,U型卡位于电动车的尾座架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体的前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后视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体的内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弧形挡圈,弧形挡圈等间距设置在电动车的侧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05651.XU CN207225540U (zh) | 2017-09-20 | 2017-09-20 | 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05651.XU CN207225540U (zh) | 2017-09-20 | 2017-09-20 | 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25540U true CN207225540U (zh) | 2018-04-13 |
Family
ID=6186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0565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25540U (zh) | 2017-09-20 | 2017-09-20 | 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25540U (zh) |
-
2017
- 2017-09-20 CN CN201721205651.XU patent/CN2072255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550571A4 (en) | AUTOMOBILE | |
CN207225540U (zh) | 一种电动车的保护罩 | |
US9327796B2 (en) | Scooter having position recovery and shock-absorbing functions | |
CN205930891U (zh) | 一种车轮定位参数调节机构 | |
CN104260606A (zh) | 一种无人车悬挂系统 | |
CN210881542U (zh) | 一种新型改进型车桥 | |
GB1497428A (en) | Motor car suspension | |
CN207683480U (zh) |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用保险杠 | |
CN205469608U (zh) | 带有中央减震器的电动自行车 | |
CN220243440U (zh) | 一种减震车架及平衡车 | |
CN208021639U (zh) | 一种车辆及其车架 | |
CN214565960U (zh) | 电动三轮车上的后轮总成 | |
KR101954060B1 (ko) | 판스프링을 구비하는 자전거 프레임 | |
CN208813434U (zh) | 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平衡机构 | |
CN210502143U (zh) | 一种耐冲击稳定型v型推力杆安装座 | |
KR100969008B1 (ko) | 차량용 서브 프레임 구조 | |
CN208069328U (zh) | 一种减震型汽车后悬挂支架 | |
KR200243624Y1 (ko) | 대차의 바퀴 장치 | |
KR200270375Y1 (ko) | 자동차용 현가장치 | |
Sankarasubramanian et al. | System Level Design of a Self-Stabilizing Two-Wheeler Suspension Concept | |
KR20030038005A (ko) | 상용차의 현가장치 | |
CN204937385U (zh) | 一种上天平支架 | |
KR200147667Y1 (ko) | 차량의 휠하우스 클랙 방지용 지지판 | |
CN116022251A (zh) | 一种车底导流装置及设计方法 | |
CN204956819U (zh) | 一种上下摇摆支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