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5567U -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5567U
CN206715567U CN201720357265.6U CN201720357265U CN206715567U CN 206715567 U CN206715567 U CN 206715567U CN 201720357265 U CN201720357265 U CN 201720357265U CN 206715567 U CN206715567 U CN 206715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dimentation basin
smoke
smoke evacuation
shower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572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顺国
王顺禹
彭冬莲
黄健
彭天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SHAN SHUNTI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SHAN SHUNTI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SHAN SHUNTI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SHAN SHUNTI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572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5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5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5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包括抽烟风机、进烟尘管、沉淀池、污水泵、喷水管道、排烟尘管和喷头;所述沉淀池为多级沉淀池,上端密封,每级沉淀池之间设有隔板,分一级、二级、三级或多级沉淀,到最后一级水基本无尘渣;所述进烟尘管下端伸入沉淀池,位于水上空间,所述排烟尘管下端伸入沉淀池,位于水上空间,所述进烟尘管距水面的位置低于排烟尘管距水面的位置;所述排烟尘管的上端通过排烟管道与抽烟风机相连;所述沉淀池上分别设有排污海底阀和出水阀,所述出水阀通过管路与污水泵相连,所述污水泵通过喷水管道与喷头相连,所述喷头位于排烟尘管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实现烟尘排放达标,能节约用水,降低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日益增加,同时空气质量也日益恶化。在节能减排环保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烟气净化显得格外重要。
在使用生物质气化系统中,烟气净化设备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烟气除尘净化设备种类很多,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机械式、过滤式、洗涤式、静电式几种。
机械式净化设备利用重力、惯性力或离心力,使得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是一种投资少、有效果的除尘装置,但其对直径5um 以下的颗粒粉尘分离效率较低。
过滤式净化设备是一种有效去除细颗粒粉尘的方法,但过滤材料阻力大、容易堵塞,使用时更换频繁、劳动强度太大,在连续运行中,必须采用切换工艺(一用一备),增加了投入。
电捕式除尘设备对微粒除尘非常有效,但在其设备内,已经具备了爆炸三要素的两个要素,即燃物和火源。而对运行中的生物质气化系统,要长期保证其可燃气体中氧含量低于电捕的要求是十分困难的。
传统洗涤式净化设备可以有效地脱除直径1um 以上的固体粉尘和液体杂质,设备简单,运行效率高而可靠,但传统洗涤器有一个重要的缺点,就是处理效果还不够理想,且用水量大,处理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烟尘排放达标,能节约用水,降低处理成本的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包括抽烟风机、进烟尘管、沉淀池、污水泵、喷水管道、排烟尘管和喷头;所述沉淀池为多级沉淀池,上端密封,每级沉淀池之间设有隔板,分一级、二级、三级或多级沉淀,到最后一级水基本无尘渣;所述进烟尘管下端伸入沉淀池,位于水上空间,所述排烟尘管下端伸入沉淀池,位于水上空间,所述进烟尘管距水面的位置低于排烟尘管距水面的位置;所述排烟尘管的上端通过排烟管道与抽烟风机相连;所述沉淀池上分别设有排污海底阀和出水阀,所述出水阀通过管路与污水泵相连,所述污水泵通过喷水管道与喷头相连,所述喷头位于排烟尘管内。
进一步,所述多级沉淀池优选4-5级。
进一步,所述喷头为涡轮式喷头。所述涡轮式喷头,用于喷水,使喷进的水形成螺旋状水雾,以便充分吸收排烟尘管内的烟尘,使烟尘排放达标,同时,能克服水中含尘渣堵塞喷头孔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进烟尘管的通道入口上设有除尘人孔,便于清理烟尘。
进一步,还设有外排烟管道,所述外排烟管道与抽烟风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进烟尘管下端距水面距离≤10cm;所述排烟尘管下端距水面距离为15-30c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实现烟尘排放达标,通过多次沉淀,除尘喷淋用水循环利用,可节约用水;进一步,选用涡轮式喷头,能克服水中含尘渣堵塞喷头孔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烟风机,2、除尘人孔,3、进烟尘管,4、沉淀池,5、排污海底阀,6、出水阀,7、污水泵,8、喷水管道,9、排烟尘管,10、喷头,11、外排烟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抽烟风机1、进烟尘管3、沉淀池4、污水泵7、喷水管道8、排烟尘管9和喷头10;所述沉淀池4为多级沉淀池,上端密封,每级沉淀池之间设有隔板,分一级、二级、三级或多级沉淀,到最后一级水基本无尘渣;所述进烟尘管3下端伸入沉淀池4,位于水上空间,所述排烟尘管9下端伸入沉淀池,位于水上空间,所述进烟尘管3距水面的位置低于排烟尘管9距水面的位置;所述排烟尘管9的上端通过排烟管道与抽烟风机1相连;所述沉淀池4上分别设有排污海底阀5和出水阀6,所述出水阀6通过管路与污水泵7相连,所述污水泵7通过喷水管道8与喷头10相连,所述喷头10位于排烟尘管9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4为4级沉淀池。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头10为涡轮式喷头。所述涡轮式喷头用于喷水,使喷进的水形成螺旋状水雾,以便充分吸收排烟尘管内的烟尘,使烟尘排放达标,同时,能克服水中含尘渣堵塞喷头孔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烟尘管3的通道入口上设有除尘人孔2,便于清理烟尘。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外排烟管道11,所述外排烟管道11与抽烟风机1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烟尘管3下端距水面距离为10cm;所述排烟尘管9下端距水面距离为20c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实现烟尘排放达标,通过多次沉淀,除尘喷淋用水循环利用,可节约用水。另一方面,选用涡轮式喷头,能克服水中含尘渣堵塞喷头孔的问题。

Claims (6)

1.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包括抽烟风机、进烟尘管和排烟尘管,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沉淀池、污水泵、喷水管道、喷头;所述沉淀池为多级沉淀池,上端密封,每级沉淀池之间设有隔板,分一级、二级、三级或多级沉淀,到最后一级水基本无尘渣;所述进烟尘管下端伸入沉淀池,位于水上空间,所述排烟尘管下端伸入沉淀池,位于水上空间,所述进烟尘管距水面的位置低于排烟尘管距水面的位置;所述排烟尘管的上端通过排烟管道与抽烟风机相连;所述沉淀池上分别设有排污海底阀和出水阀,所述出水阀通过管路与污水泵相连,所述污水泵通过喷水管道与喷头相连,所述喷头位于排烟尘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沉淀池为4-5级沉淀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为涡轮式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尘管的通道入口上设有除尘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外排烟管道,所述外排烟管道与抽烟风机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尘管下端距水面距离≤10cm;所述排烟尘管下端距水面距离为15-30cm。
CN201720357265.6U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 Active CN206715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7265.6U CN206715567U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7265.6U CN206715567U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5567U true CN206715567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0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57265.6U Active CN206715567U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5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75496Y (zh) 低成本高效率除尘脱硫装置
CN202237757U (zh) 一种燃煤烟气旋流除尘脱硫装置
CN206325351U (zh) 一种石化加工过程中的烟尘过滤装置
CN201880454U (zh) 双循环烟气脱硫除尘器
CN204338005U (zh) 三层水床群塔叠落组合燃煤烟气一体化净化设备
CN102389696A (zh) 燃煤烟气旋流除尘脱硫装置
CN206404498U (zh) 一种用于改性聚氨酯砂浆自流平生产的除尘器
CN201015722Y (zh) 混合式高效除尘器
CN205360935U (zh) 一种热源炉除尘脱硫系统
CN204735075U (zh) 一种新型锅炉烟气除尘器
CN207126283U (zh) 一种循环过滤废水箱体内喷雾除尘环保装置
CN105107332A (zh) 一种沸腾炉除尘脱硫及尘灰处理方法
CN206996157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及烟尘余热回收利用综合系统
CN206715567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系统
CN107185333A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过滤装置
CN106975338A (zh) 一种智能喷淋式脱硫除尘方法及其装置
CN201684533U (zh) 湿式除尘脱硫装置
CN206069798U (zh) 一种u‑gas气化炉开停车期间放空气水洗除尘装置
CN204447645U (zh) 一种旋风喷雾式脱硫除尘器
CN201815231U (zh) 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器
CN107138029A (zh) 一种锅炉烟尘脱硫净化器
CN106925060A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除烟尘及烟尘余热回收利用综合系统
CN202460407U (zh) 旋激湿式脱硫除尘器
CN105381675A (zh) 一种新型喷雾除尘器
CN201275459Y (zh) 离心式烟气脱硫除尘器及脱硫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