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92528U - 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92528U
CN206592528U CN201720290394.8U CN201720290394U CN206592528U CN 206592528 U CN206592528 U CN 206592528U CN 201720290394 U CN201720290394 U CN 201720290394U CN 206592528 U CN206592528 U CN 206592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push rod
spring
block selecting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03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露青
申文权
任华林
严克勤
汪猛
施建峰
俞方
马卓
谢小兵
申屠静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03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92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92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9252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选换挡定位机构包括基体,选挡推杆,第一调整工件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会由于被选挡推杆与第一调整工件压缩而给选挡推杆向外的压力,而选挡推杆的限定块限制了选挡推杆继续向外运动的趋势,这样就使得了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初始定位不会受到弹簧压力的影响,而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初始力矩则是由第一弹簧被安装选挡推杆与第一调整工件之间的压缩形变量决定的;此时通过调整第一弹簧的尺寸或调整第一调整工件与盲孔底面之间的距离来对初始力矩进行调整,这就实现了初始定位和初始力矩的分开作业,保证了初始力矩调整不会影响到初始定位尺寸,满足了不同用户对实现调整选挡力矩的要求,提高了产品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变速器行业选换挡所采用的定位机构有:弹簧和销组合;弹簧、销和定位钢球组合或者是舍弗勒机构这三种定位机构,选挡定位机构直接影响换挡时是否能定位准确、换挡力矩(手感)是否合适。伴随着汽车技术升级,用户对选换挡定位机构的要求日益提升,如何更高精度的定位选挡行程,调整选挡力矩的要求以适应不同用户对舒适性的要求已成为现有汽车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选换挡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变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换挡定位机构,用于变速器,选换挡定位机构包括:基体,基体的一端具有第一通孔;选挡推杆,位于基体的内部,选挡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通孔伸出到基体的外部;第一调整工件,第一调整工件的一端伸入到选挡推杆内部的盲孔内,第一调整工件的另一端上具有第一限位环,基体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抵靠在第一限位环上;第一弹簧,位于第一调整工件与选挡推杆之间,第一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第一调整工件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盲孔的端部;其中,在选挡推杆的外壁上设置有限定块,限定块位于基体的内部,用于限制位于限定块内部的选挡推杆运动至基体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包括基体,选挡推杆,第一调整工件和第一弹簧,选挡推杆的一端从基体端部的第一通孔中伸出,在另一端的盲孔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盲孔的内壁相适配,并且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调整工件的一端上,在选挡推杆与第一调整工件装配之后,安装到选挡推杆与第一调整工件之间的第一弹簧会由于被压缩而给选挡推杆向外的压力,而选挡推杆的外壁上设置有限定块,限定块限制了选挡推杆继续向外运动的趋势,将选挡推杆限制向基体外部运动的最大距离进行了限制,这样就使得了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初始定位不会受到弹簧压力的影响,选挡推杆远离基体的一端面到基体表面之间的距离即为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初始位置,而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初始力矩则是由第一弹簧被安装选挡推杆与第一调整工件之间的压缩形变量决定的,当第一弹簧被压缩的形变量大,即第一弹簧对选挡推杆的作用力大时,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初始力矩则大;当第一弹簧被压缩的形变量小,即第一弹簧对选挡推杆的作用力小时,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初始力矩则小;此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弹簧的尺寸或者调整第一调整工件与盲孔底面之间的距离来对初始力矩进行调整,这就实现了初始定位和初始力矩的分开作业,保证了初始力矩调整不会影响到初始定位尺寸,满足了不同用户对实现调整选挡力矩的要求,提高了产品的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选换挡定位机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别在第一调整工件的外周和基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使第一调整工件与基体的轴向接触面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分别在第一调整工件的外周和基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使得第一调整工件与基体的轴向接触面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此时可以是第一调整工件与基体之间直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是第一调整工件与基体之间均通过具有螺纹的花键进行连接,这样都保证了在不破坏选换挡定位机构内部各个部件的情况下,只需要将连接螺纹旋进或者旋出就能实现对第一弹簧压缩量的控制,继而实现了对初始力矩的控制,通过这样的设计结构,保证了在不需要更换部件的情况下,完成了初始力矩的改变,节省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调整工件,位于在基体与第一调整工件之间,在第二调工件的内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调整工件和基体相适配的螺纹,且在第二调整工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环,使得基体的端部抵靠在第二限位环上进而间接地抵靠到第一限位环上;定位工件,一端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选挡推杆的外壁相适配,使选挡推杆穿过第二通孔;第二弹簧,套设在选挡推杆的外壁上,且位于选挡推杆与定位工件之间,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靠在第二调整工件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定位工件的内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选换挡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调整工件,定位工件和第二弹簧,第二调整工件设置在基体与第一调整工件之间,并且分别与第一调整工件和基体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定位工件通过第二通孔套设在选挡推杆的外壁上,在选挡推杆与定位工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定位工件限制在基体的内,可以通过在内壁上设置限位元件,或者是将基体的内壁设置成锥面,也可以起到限制定位工件继续向前运动,在选挡推杆上的限定块运动到定位工件的位置时,定位工件将限定块的运动进行阻挡,此时如果再需要向前运动则需要克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这就使得选档的作业力呈现峰值增加,使得用户明显感受到与之前的作用力不再相同,而不会再继续推进选挡推杆,实现了选换挡定位机构的一选定位,而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的力则影响到一选力矩的变化,这就实现了一选定位和一选力矩的分开作业,保证了一选位置时,力矩调整不会影响到一选定位尺寸;而选换挡定位机构继续克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前进,此时的二选力矩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同时组成,二选定位则由变速器进行限定,也同时实现了二选定位和二选力矩的分开作业,保证了二选位置时,力矩调整不会影响到二选定位尺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选挡推杆到第一弹簧底端的距离大于等于选挡推杆远离第一调整工件的端面到基体的外端面之间的距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选挡推杆到第一弹簧底端的距离大于等于选挡推杆远离第一调整工件的端面到基体的外端面之间的距离,使得选挡推杆在被推进时,其底面不是首先被第一调整工件而阻挡,保证了选挡推杆在基体内部运动时不会被第一调整工件限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基体的内侧壁上具有向中心线方向凸出的凸台,定位工件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搭设在凸台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基体的内侧壁上具有向中心线方向凸出的凸台,使得定位工件的一端搭设在凸台上,保证了定位工件不会向限定块的方位移动,使得一选定位位置不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定块与选挡推杆为一体式结构;和/或第一限位环与第一调整工件为一体式结构;和/或第二限位环与第二调整工件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分别将限定块与选挡推杆、第一限位环与第一调整工件、第二限位环与第二调整工件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一体式结构可以保证部件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定块的下表面与定位工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一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块的下表面与定位工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一间隙,保证第一弹簧的最大被压缩量大于第一间隙,确保了一选定位时,是限定块的下表面首先接触到定位工件的上表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位工件的下表面与第二调整工件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二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工件的下表面与第二调整工件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二间隙,保证第二弹簧的最大被压缩量大于第二间隙,确保了二选定位时,是定位工件的下表面首先接触到第二调整工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和。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和,保证了在一选定位和二选定位前的两次被压缩时,第一弹簧均有足够的被压缩量,进而保证了选挡推杆能向内运动足够的距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位于第二调整工件外部的第一调整工件的横截面为六边形;和/或位于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的第二调整工件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一调整工件的部分和第二调整工件的部分横截面设置为六边形,这样在调整第一调整工件和第二调整工件旋进和旋出时,六边形的外表面有助于施加外加载荷对第一调整工件或第二调整工件的螺旋位置进行选择,六边形的横截面相比于圆柱形的横截面在旋进或旋出时,会具有更大的摩擦力,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选换挡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基体,102凸台,20选挡推杆,202限定块,30第一调整工件,302第一限位环,40第一弹簧,50第二调整工件,502第二限位环,60定位工件,7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换挡定位机构,用于变速器,选换挡定位机构包括:基体10,基体10的一端具有第一通孔;选挡推杆20,位于基体10的内部,选挡推杆20的一端通过第一通孔伸出到基体10的外部;第一调整工件30,第一调整工件30的一端伸入到选挡推杆20内部的盲孔内,第一调整工件30的另一端上具有第一限位环302,基体10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抵靠在第一限位环302上;第一弹簧40,位于第一调整工件30与选挡推杆20之间,第一弹簧40的一端套设在第一调整工件30上,第一弹簧40的另一端抵靠在盲孔的端部;其中,在选挡推杆20的外壁上设置有限定块202,限定块202位于基体10的内部,用于限制位于限定块202内部的选挡推杆20运动至基体10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包括基体10,选挡推杆20,第一调整工件30和第一弹簧40,选挡推杆20的一端从基体10端部的第一通孔中伸出,在另一端的盲孔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40,第一弹簧40与盲孔的内壁相适配,并且第一弹簧40套设在第一调整工件30的一端上,在选挡推杆20与第一调整工件30装配之后,安装到选挡推杆20与第一调整工件30之间的第一弹簧40会由于被压缩而给选挡推杆20向外的压力,而选挡推杆20的外壁上设置有限定块202,限定块202限制了选挡推杆20继续向外运动的趋势,将选挡推杆20限制向基体10外部运动的最大距离进行了限制,使得选挡推杆20能运动到的最远位置为图2中a点处,这样就使得了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初始定位不会受到弹簧压力的影响,选挡推杆20远离基体10的一端面达到的位置即为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初始位置,而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初始力矩则是由第一弹簧40被安装选挡推杆20与第一调整工件30之间的压缩形变量决定的,当第一弹簧40被压缩的形变量大,即第一弹簧40对选挡推杆20的作用力大时;当第一弹簧40被压缩的形变量小,即第一弹簧40对选挡推杆20的作用力小时,可以获得大小不一的力矩,此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弹簧40的尺寸或者调整第一调整工件30与盲孔底面之间的距离来对初始力矩进行调整,这就实现了初始定位和初始力矩的分开作业,保证了初始力矩调整不会影响到初始定位尺寸,满足了不同用户对实现调整选挡力矩的要求,提高了产品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分别在第一调整工件30的外周和基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使第一调整工件30与基体10的轴向接触面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分别在第一调整工件30的外周和基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使得第一调整工件30与基体10的轴向接触面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此时可以是第一调整工件30与基体10之间直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是第一调整工件30与基体10之间均通过具有螺纹的花键进行连接,这样都保证了在不破坏选换挡定位机构内部各个部件的情况下,只需要将连接螺纹旋进或者旋出就能实现对第一弹簧40压缩量的控制,继而实现了对初始力矩的控制,通过这样的设计结构,保证了在不需要更换部件的情况下,完成了初始力矩的改变,节省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调整工件50,位于在基体10与第一调整工件30之间,在第二调工件的内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调整工件30和基体10相适配的螺纹,且在第二调整工件5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环502,使得基体10的端部抵靠在第二限位环502上进而间接地抵靠到第一限位环302上;定位工件60,一端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选挡推杆20的外壁相适配,使选挡推杆20穿过第二通孔;第二弹簧70,套设在选挡推杆20的外壁上,且位于选挡推杆20与定位工件60之间,第二弹簧70的一端抵靠在第二调整工件50上,第二弹簧70的另一端抵靠在定位工件60的内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选换挡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调整工件50,定位工件60和第二弹簧70,第二调整工件50设置在基体10与第一调整工件30之间,并且分别与第一调整工件30和基体10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定位工件60通过第二通孔套设在选挡推杆20的外壁上,在选挡推杆20与定位工件6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70,定位工件60限制在基体10的内,可以通过在内壁上设置限位元件,或者是将基体10的内壁设置成锥面,也可以起到限制定位工件60继续向前运动,在选挡推杆20上的限定块202运动到定位工件60的位置时,定位工件60将限定块202的运动进行阻挡,此时如果再需要向前运动则需要克服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70的弹力,这就使得选档的作业力呈现峰值增加,使得用户明显感受到与之前的作用力不再相同,而不会再继续推进选挡推杆20,实现了选换挡定位机构的一选定位,一选定位的位置如图2中b点所示,而对第一弹簧40进行压缩的力则影响到一选力矩的变化,这就实现了一选定位和一选力矩的分开作业,保证了一选位置时,力矩调整不会影响到一选定位尺寸;而选换挡定位机构继续克服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70的弹力前进,此时的二选力矩由第一弹簧40和第二弹簧70同时组成,二选定位则由变速器进行限定,也就是选挡推杆20被推进到基体10内的最大距离,一选定位的位置如图2中c点所示,也同时实现了二选定位和二选力矩的分开作业,保证了二选位置时,力矩调整不会影响到二选定位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选挡推杆20到第一弹簧40底端的距离大于等于选挡推杆20远离第一调整工件30的端面到基体10的外端面之间的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选挡推杆20到第一弹簧40底端的距离大于等于选挡推杆20远离第一调整工件30的端面到基体10的外端面之间的距离,使得选挡推杆20在被推进时,其底面不是首先被第一调整工件30而阻挡,保证了选挡推杆20在基体10内部运动时不会被第一调整工件30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基体10的内侧壁上具有向中心线方向凸出的凸台102,定位工件60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搭设在凸台102上。
在该实施例中,在基体10的内侧壁上具有向中心线方向凸出的凸台102,使得定位工件60的一端搭设在凸台102上,保证了定位工件60不会向限定块202的方位移动,使得一选定位位置不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限定块202与选挡推杆20为一体式结构;和/或第一限位环302与第一调整工件30为一体式结构;和/或第二限位环502与第二调整工件50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将分别将限定块202与选挡推杆20、第一限位环302与第一调整工件30、第二限位环502与第二调整工件5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一体式结构可以保证部件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限定块202的下表面与定位工件6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h,第一弹簧40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一间隙h。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块202的下表面与定位工件6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h,第一弹簧40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一间隙h,保证第一弹簧40的最大被压缩量大于第一间隙h,确保了一选定位时,是限定块202的下表面首先接触到定位工件60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定位工件60的下表面与第二调整工件5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弹簧70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二间隙。
在该实施例中,定位工件60的下表面与第二调整工件5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弹簧70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二间隙,保证第二弹簧70的最大被压缩量大于第二间隙,确保了二选定位时,是定位工件60的下表面首先接触到第二调整工件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弹簧40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和。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弹簧40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和,保证了在一选定位和二选定位前的两次被压缩时,第一弹簧40均有足够的被压缩量,进而保证了选挡推杆20能向内运动足够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位于第二调整工件50外部的第一调整工件30的横截面为六边形;和/或位于第一限位环302与第二限位环502之间的第二调整工件50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一调整工件30的部分和第二调整工件50的部分横截面设置为六边形,这样在调整第一调整工件30和第二调整工件50旋进和旋出时,六边形的外表面有助于施加外加载荷对第一调整工件30或第二调整工件50的螺旋位置进行选择,六边形的横截面相比于圆柱形的横截面在旋进或旋出时,表面会具有更大的摩擦力,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选换挡定位机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选换挡定位机构,用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换挡定位机构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的一端具有第一通孔;
选挡推杆,位于所述基体的内部,所述选挡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出到所述基体的外部;
第一调整工件,所述第一调整工件的一端伸入到所述选挡推杆内部的盲孔内,所述第一调整工件的另一端上具有第一限位环,所述基体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环上;
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调整工件与所述选挡推杆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调整工件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盲孔的端部;
其中,在所述选挡推杆的外壁上设置有限定块,所述限定块位于所述基体的内部,用于限制位于所述限定块内部的所述选挡推杆运动至所述基体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分别在所述第一调整工件的外周和所述基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使所述第一调整工件与所述基体的轴向接触面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调整工件,位于在所述基体与所述第一调整工件之间,在所述第二调工件的内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整工件和所述基体相适配的螺纹,且在所述第二调整工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环,使得所述基体的端部抵靠在所述第二限位环上进而间接地抵靠到所述第一限位环上;
定位工件,一端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选挡推杆的外壁相适配,使所述选挡推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选挡推杆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选挡推杆与所述定位工件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调整工件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定位工件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挡推杆到所述第一弹簧底端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选挡推杆远离所述第一调整工件的端面到所述基体的外端面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的内侧壁上具有向中心线方向凸出的凸台,所述定位工件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搭设在所述凸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定块与所述选挡推杆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第一调整工件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第二调整工件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工件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工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调整工件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选换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调整工件外部的所述第一调整工件的横截面为六边形;和/或
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第二限位环之间的所述第二调整工件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1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选换挡定位机构。
CN201720290394.8U 2017-03-23 2017-03-23 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92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0394.8U CN206592528U (zh) 2017-03-23 2017-03-23 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0394.8U CN206592528U (zh) 2017-03-23 2017-03-23 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92528U true CN206592528U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21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0394.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92528U (zh) 2017-03-23 2017-03-23 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925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3744A (zh) * 2017-03-23 2017-05-31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3744A (zh) * 2017-03-23 2017-05-31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6088C (zh) 自适应变导程螺旋传动机构
CN203202193U (zh) 一种汽车换挡手柄
CN206592528U (zh) 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US20150158364A1 (en) Adjustable damping curve shock absorber
CN204595667U (zh) 一种汽车空调旋钮操控装置
CN107414203A (zh) 一种齿轮加工夹具
CN106763744B (zh) 选换挡定位机构及变速器
CN102937180A (zh) 一种汽车换档杆结构以及汽车
CN202053215U (zh) 扭力套筒结构
CN101623546B (zh) 运动器材的手动式阻力控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运动器材
CN102079148B (zh) 压力机摆臂式安全拴
CN104712747B (zh) 车辆变速操纵单元、操纵系统及车辆
CN204696015U (zh) 一种空调旋钮操控机构
EP2494233B1 (en) Spring stiffness and pretension adjusting system
CN206246451U (zh) 智能电控气动变速控制系统用止动气缸
CN101428318A (zh) 多点成形模具的复合冲头
US20220396110A1 (en) Actuator or suspension
CN103836177B (zh) 一种变速箱选档手感装置
CN208578966U (zh) 一种中轻卡变速器选倒挡机构
CN104895895A (zh) 一种平端轻扭矩铆轴螺栓连接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090008196A1 (en) Multistage Adjusting Device
CN220646599U (zh) 减振器及车辆
CN206900208U (zh) 一种操作力可调的调节手柄机构
CN206593535U (zh) 一种弹道光栏纵向调节结构
CN220475541U (zh) 一种能控制轴承预紧力的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