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43994U - 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43994U
CN206543994U CN201720180253.0U CN201720180253U CN206543994U CN 206543994 U CN206543994 U CN 206543994U CN 201720180253 U CN201720180253 U CN 201720180253U CN 206543994 U CN206543994 U CN 206543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mould
cooling tube
fixture
way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802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建芳
李信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802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43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43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439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用于定位三通接头的夹具,所述夹具的一侧设有用于定位冷却主管的定位机构A,所述定位机构A由设于其后侧的驱动机构A驱使朝夹具移动以使冷却主管套接住三通接头直管段的一个端口;所述夹具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定位冷却软管的定位机构B,所述定位机构B由设于其后侧的驱动机构B驱使朝夹具移动以使冷却软管套接住三通接头直管段的另一个端口。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冷却主管与冷却软管定位牢固、可靠,有效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操作时只需人工将工件放置在相应的夹具上即可完成自动装夹,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分配进出水管中,冷却主管为金属硬管,冷却主管与冷却软管之间通过一个三通接头连接,该三通接头包括直管段和与直管段成一定夹角的支管段,直管段两端的端口分别与冷却主管和冷却软管装配,该结构的传统装配方式为手工装配,装配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且装配精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泄漏或脱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高,并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用于定位三通接头的夹具,所述夹具的一侧设有用于定位冷却主管的定位机构A,所述定位机构A由设于其后侧的驱动机构A驱使朝夹具移动以使冷却主管套接住三通接头直管段的一个端口;所述夹具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定位冷却软管的定位机构B,所述定位机构B由设于其后侧的驱动机构B驱使朝夹具移动以使冷却软管套接住三通接头直管段的另一个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包括竖向固定在安装基座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上端开设有与三通接头外形相同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旁侧设有固联在定位座上以利从上往下压紧三通接头的快速夹钳。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A包括横向设置在安装基座上的滑轨A、滑动设置在滑轨A上的支撑座A、设置在支撑座A上以利定位冷却主管的定位夹具A,所述支撑座A的上端还设有用于驱动定位夹具A合模和分模的动力机构A。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夹具A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座A下端的定位下模A、以及活动设于定位下模A正上方的定位上模A,所述定位下模A的上端开设有与冷却主管外形相同的下凹腔A,所述定位上模A的下端开设有与冷却主管外形相同的上凹腔A,合模时所述上凹腔A与下凹腔A形成以利定位夹紧冷却主管的凹腔;所述动力机构A包括经一位于定位上模A上方的气缸座固联在支撑座A上端的气缸A,所述气缸A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并经一推块与定位上模A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下模A的后端经螺栓连接有一以利支撑冷却主管伸出定位夹具A段的托架A,所述托架A的后端设有一托块,所述托块上设有以利冷却主管的后端卡入的凹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B包括横向设置在安装基座上的滑轨B、滑动设置在滑轨B上的支撑座B、设置在支撑座B上以利定位冷却软管的定位夹具B,所述支撑座B的上端还设有用于驱动定位夹具B合模和分模的动力机构B。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夹具B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座B下端的定位下模B、以及活动设于定位下模B正上方的定位上模B,所述定位下模B的上端开设有与冷却软管外形相同的下凹腔B,所述定位上模B的下端开设有与冷却软管外形相同的上凹腔B,合模时所述上凹腔B与下凹腔B形成以利定位夹紧冷却软管的凹腔;所述动力机构B包括经一位于定位上模B上方的气缸座固联在支撑座B上端的气缸B,所述气缸B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并经一推块与定位上模B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下模B的后端经一连接块连接有一以利支撑与冷却软管相连接的出水感应器接头的托架B,所述托架B上设置有以利定位出水感应器接头的定位台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上模A与定位下模A之间、定位上模B与定位下模B之间均设有以利导向的导柱,所述定位上模A和定位上模B的下表面均设有圆柱形定位凸柱,所述定位下模A和定位下模B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以利合模时与定位凸柱配合的定位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A包括经一气缸座固定在安装基座上的第一气缸,所述支撑座A靠近第一气缸侧下端设有以利第一气缸活塞杆伸出后顶抵住的顶块A;所述驱动机构B包括经一气缸座固定在安装基座上的第二气缸,所述支撑座B靠近第二气缸侧下端设有以利第二气缸活塞杆伸出后顶抵住的顶块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冷却主管与冷却软管定位牢固、可靠,有效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操作时只需人工将工件放置在相应的夹具上即可完成自动装夹,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冷却软管、冷却主管与三通接头的装配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快速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装基座;2-夹具;201-定位座;202-凹槽;203-凹槽本体;240-缺口;3-定位机构A;301-滑轨A;302-支撑座A;303-顶块A;4-驱动机构A;401-第一气缸;5-定位机构B;501-滑轨A;502-支撑座B;503-顶块B;6-驱动机构B;601-第二气缸;7-快速夹钳;701-基座;702-压杆;703-摆杆;704-自锁连杆;705-压紧柱;706-压块;8-定位下模A;801-下凹腔A;9-定位上模A;901-上凹腔A;902-气缸A;10-推块;11-托架;110-托块;111-凹部;12-定位下模B;120-下凹腔B;13-定位上模B;130-上凹腔B;131-气缸B;14-连接块;15-托架B;151-托架本体;152-凸部;153-第一凹部;154-第二凹部;16-导柱;17-凸条;18-手柄;19-滑块;20-冷却主管;21-三通接头;211-直管段;212-支管段;22-冷却软管;23-出水感应器接头;231-接头本体;232-定位板;233-锁紧螺母;234-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三通接头包括直管段和与直管段211成一定夹角的支管段212,直管段211两端的端口分别与冷却主管20和冷却软管22装配,即装配时使得三通接头21直管段211两端的端口分别压入到冷却主管20与冷却软管22内,使得冷却主管20与冷却软管22分别套接住三通接头21。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包括安装基座1,所述安装基座1上设有用于定位三通接头的夹具2,所述夹具2的一侧设有用于定位冷却主管的定位机构A3,所述定位机构A3由设于其后侧的驱动机构A4驱使朝夹具2移动以使冷却主管套接住三通接头直管段的一个端口;所述夹具2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定位冷却软管的定位机构B5,所述定位机构B5由设于其后侧的驱动机构B6驱使朝夹具2移动以使冷却软管套接住三通接头直管段的另一个端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2包括竖向固定在安装基座的定位座201,所述定位座201的上端开设有与三通接头外形相同的凹槽202,即该凹槽202包括半圆形状的凹槽本体203,三通接头的直管段置于凹槽本体203内,凹槽本体203靠近定位机构A5端开设有一用于放置三通接头支管段的缺口204;所述凹槽202的旁侧设有固联在定位座上以利从上往下压紧三通接头的快速夹钳7。
本实施例中,所述快速夹钳7选用现有的常规快速夹钳结构,利用死点原理进行压紧,所述快速夹钳7包括基座701、压杆702、摆杆703、自锁连杆704,压杆702前端设置有压紧柱705,压杆702后端与基座701铰接,压紧柱705端部设置有压块706,摆杆703一端与与基座701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把手,自锁连杆704两端部分别与摆杆703、压杆702铰接,处于压紧状态时,自锁连杆704处于死点位置,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A3包括横向设置在安装基座上的滑轨A301、滑动设置在滑轨A301上的支撑座A302、设置在支撑座A302上以利定位冷却主管的定位夹具A,所述支撑座A302的上端还设有用于驱动定位夹具A合模和分模的动力机构A。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夹具A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座A302下端的定位下模A8、以及活动设于定位下模A8正上方的定位上模A9,所述定位下模A8的上端开设有与冷却主管外形相同的下凹腔A801,所述定位上模A9的下端开设有与冷却主管外形相同的上凹腔A901,合模时所述上凹腔A801与下凹腔A901形成以利定位夹紧冷却主管的凹腔;由于冷却主管为金属直管,冷却主管伸出定位夹具A端设有一折弯,故所述上凹腔A801和下凹腔A901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状,且均水平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A包括经一位于定位上模A9上方的气缸座固联在支撑座A502上端的气缸A902,所述气缸A902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并经一推块10与定位上模A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下模A8的后端经螺栓连接有一以利支撑冷却主管伸出定位夹具A段的托架A11,所述托架A11的后端设有一托块110,所述托块110上设有以利冷却主管的后端卡入的凹部111;即托架11以及托块110上凹部111的设置,用于对冷却主管伸出定位夹具A段上折弯部的定位,保证冷却主管处于水平状态,便于对冷却主管与三通接头进行压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B5包括横向设置在安装基座上的滑轨B501、滑动设置在滑轨B501上的支撑座B502、设置在支撑座B502上以利定位冷却软管的定位夹具B,所述支撑座B的上端还设有用于驱动定位夹具B合模和分模的动力机构B。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夹具B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座B502下端的定位下模B12、以及活动设于定位下模B12正上方的定位上模B13,所述定位下模B12的上端开设有与冷却软管外形相同的下凹腔B120,所述定位上模B13的下端开设有与冷却软管外形相同的上凹腔B130,合模时所述上凹腔B130与下凹腔B120形成以利定位夹紧冷却软管的凹腔;由于冷却软管上设置有一弯曲部,上凹腔B130和下凹腔B120均呈靠近夹具2端高、靠近驱动机构B6端低的倾斜状,以便更好的定位住冷却软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B包括经一位于定位上模B13上方的气缸座固联在支撑座B502上端的气缸B131,所述气缸B131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并经一推块10与定位上模B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下模B12的后端经一连接块14连接有一以利支撑与冷却软管相连接的出水感应器接头的托架B15,连接块14一端经螺栓与定位下模B12连接,另一端经螺栓与托架B15连接,所述托架B15上设置有以利定位出水感应器接头的定位台阶结构;由于所述出水感应器接头包括圆柱形接头本体231,所述接头本体231上设置有圆形状的定位板232,所述定位板232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母233,所述接头本体231的一端还连接有一支管231,故所述托架B15包括托架本体151,托架本体151的后端设有呈台阶结构的凸部152和第一凹部153,凸部152与第一凹部153之间设有第二凹部154,凸部152用于支撑接头本体,第二凹部154用于放置定位板,第一凹部153用于支撑锁紧螺母。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上模A9与定位下模A8之间、定位上模B13与定位下模B12之间均设有以利导向的导柱16,所述定位上模A9和定位上模B13的下表面均设有圆柱形定位凸柱,所述定位下模A8和定位下模B1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以利合模时与定位凸柱配合的定位圆孔,以提高定位夹具A和定位夹具B的定位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A4包括经一气缸座固定在安装基座1上的第一气缸401,所述支撑座A302靠近第一气缸401侧下端设有以利第一气缸401活塞杆伸出后顶抵住的顶块A303;所述驱动机构B6包括经一气缸座固定在安装基座1上的第二气缸601,所述支撑座B502靠近第二气缸601侧下端设有以利第二气缸601活塞杆伸出后顶抵住的顶块B603。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支撑座A302和支撑座B502的移动精度,所述滑轨A301和滑轨B501上均滑动连接有一滑块19,所述滑块19分别与支撑座A302和支撑座B502的底面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凹腔A901和、下凹腔A801、上凹腔B130以及下凹腔B120内均嵌设有防滑橡胶,防止装配时冷却主管和冷却软管滑动,影响装配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下模A8和定位下模B12的下表面均开设有一分别与滑轨A301和滑轨B501垂直并贯穿两端的通槽,所述支撑座A302的下端与支撑座B502的下端均设有用于通槽相配合的凸条17;凸条与通槽的设置,可有效防止装配时定位下模A8和定位下模B12沿平行于滑轨方向窜动,影响冷却主管和冷却软管的定位精度,进而影响装配质量。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手工调整定位夹具A与定位夹具B的位置,所述支撑座A302与支撑座B502的前侧下端分别螺接有一手柄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用于定位三通接头的夹具,所述夹具的一侧设有用于定位冷却主管的定位机构A,所述定位机构A由设于其后侧的驱动机构A驱使朝夹具移动以使冷却主管套接住三通接头直管段的一个端口;所述夹具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定位冷却软管的定位机构B,所述定位机构B由设于其后侧的驱动机构B驱使朝夹具移动以使冷却软管套接住三通接头直管段的另一个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竖向固定在安装基座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上端开设有与三通接头外形相同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旁侧设有固联在定位座上以利从上往下压紧三通接头的快速夹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A包括横向设置在安装基座上的滑轨A、滑动设置在滑轨A上的支撑座A、设置在支撑座A上以利定位冷却主管的定位夹具A,所述支撑座A的上端还设有用于驱动定位夹具A合模和分模的动力机构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具A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座A下端的定位下模A、以及活动设于定位下模A正上方的定位上模A,所述定位下模A的上端开设有与冷却主管外形相同的下凹腔A,所述定位上模A的下端开设有与冷却主管外形相同的上凹腔A,合模时所述上凹腔A与下凹腔A形成以利定位夹紧冷却主管的凹腔;所述动力机构A包括经一位于定位上模A上方的气缸座固联在支撑座A上端的气缸A,所述气缸A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并经一推块与定位上模A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下模A的后端经螺栓连接有一以利支撑冷却主管伸出定位夹具A段的托架A,所述托架A的后端设有一托块,所述托块上设有以利冷却主管的后端卡入的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B包括横向设置在安装基座上的滑轨B、滑动设置在滑轨B上的支撑座B、设置在支撑座B上以利定位冷却软管的定位夹具B,所述支撑座B的上端还设有用于驱动定位夹具B合模和分模的动力机构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具B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座B下端的定位下模B、以及活动设于定位下模B正上方的定位上模B,所述定位下模B的上端开设有与冷却软管外形相同的下凹腔B,所述定位上模B的下端开设有与冷却软管外形相同的上凹腔B,合模时所述上凹腔B与下凹腔B形成以利定位夹紧冷却软管的凹腔;所述动力机构B包括经一位于定位上模B上方的气缸座固联在支撑座B上端的气缸B,所述气缸B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并经一推块与定位上模B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下模B的后端经一连接块连接有一以利支撑与冷却软管相连接的出水感应器接头的托架B,所述托架B上设置有以利定位出水感应器接头的定位台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上模A与定位下模A之间、定位上模B与定位下模B之间均设有以利导向的导柱,所述定位上模A和定位上模B的下表面均设有圆柱形定位凸柱,所述定位下模A和定位下模B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以利合模时与定位凸柱配合的定位圆孔。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A包括经一气缸座固定在安装基座上的第一气缸,所述支撑座A靠近第一气缸侧下端设有以利第一气缸活塞杆伸出后顶抵住的顶块A;所述驱动机构B包括经一气缸座固定在安装基座上的第二气缸,所述支撑座B靠近第二气缸侧下端设有以利第二气缸活塞杆伸出后顶抵住的顶块B。
CN201720180253.0U 2017-02-28 2017-02-28 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3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0253.0U CN206543994U (zh) 2017-02-28 2017-02-28 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0253.0U CN206543994U (zh) 2017-02-28 2017-02-28 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43994U true CN206543994U (zh) 2017-10-10

Family

ID=59994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8025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3994U (zh) 2017-02-28 2017-02-28 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439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9828A (zh) * 2022-03-30 2022-07-29 上海群力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窗洗涤管组装工装
CN116408755A (zh) * 2023-05-11 2023-07-11 江苏红阳全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驳接头安装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9828A (zh) * 2022-03-30 2022-07-29 上海群力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窗洗涤管组装工装
CN116408755A (zh) * 2023-05-11 2023-07-11 江苏红阳全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驳接头安装机构
CN116408755B (zh) * 2023-05-11 2024-02-09 江苏红阳全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驳接头安装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43994U (zh) 冷却软管端部压配三通接头装置
CN210690270U (zh) 一种用于排水管生产的抗压能力检测装置
CN206241151U (zh) 一种可移动的建筑施工用钢筋拉直装置
WO2018223603A1 (zh) 一种新型三联动式全自动钢针折弯机
CN203924705U (zh) 矩形梁模夹具
CN105945503A (zh) 一种圆管焊接夹具
CN212835007U (zh) 一种低墩悬臂施工0#块托架预压装置
CN203292745U (zh) 一种具有仰焊定位功能的焊接试板定位装置
CN219694732U (zh) 一种用于管道静液压试验的夹具
CN208101047U (zh) 衬塑钢管复合用的管端夹持固定机构
CN116106116A (zh) 一种碳纤维管材压力检测装置用夹具
CN206662676U (zh) 出水感应器接头压入装置
CN208178801U (zh) 顶升压紧装置
CN207103685U (zh) 一种钢筋弯曲机
CN209335034U (zh) 一种管件焊接夹具
CN203292746U (zh) 一种具有管焊定位功能的焊接试板定位装置
CN206543995U (zh) 冷却旁支管压配三通接头装置
CN110509564A (zh) 一种汽车油管对接插管设备
CN206543996U (zh) 三通接头压配三端口软管装置
CN217619148U (zh) 一种管材加工工装
CN220490558U (zh) 一种汽车橡胶管路质量检测装置
CN220240594U (zh) 弯管自动压入装置
CN216882363U (zh) 一种管道法兰组装定位装置
CN220146276U (zh) 一种可保证生产质量的张拉机构
CN220516025U (zh) 车轮轮辋多工位同步夹紧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