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37375U - 一种下安装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安装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37375U
CN206537375U CN201621479974.3U CN201621479974U CN206537375U CN 206537375 U CN206537375 U CN 206537375U CN 201621479974 U CN201621479974 U CN 201621479974U CN 206537375 U CN206537375 U CN 206537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board
lower installation
board
front panel
installatio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99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和丽梅
陈聪
刘亚
陈旭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99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37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37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373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安装板总成,包括下安装板和前围板延伸板,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为“U”形,所述下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一侧面上部,所述下安装板与所述前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两端分别与左铰链上支架、左铰链下支架和右铰链和支架、右铰链下支架固定连接。这样,通过将前围板延伸板设计为“U”形,前围延伸板与下安装板的焊接面位置较高,并涂点焊密封胶,可靠性高,不容易出现生锈、漏水等问题,而且下安装板结构简单,零件的制造与精度保证都相对容易,“U”形结构大大增加了前围板延伸板的抗扭转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具有耐腐蚀、结构简单、开发制造成本低、安装精度高及抗扭转性能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下安装板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安装板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下安装板总成的作用是在车辆前风窗下端形成连接左右侧围与前围板的结构,给玻璃提供安装面,与前挡玻璃、上安装饰板等组成排水系统,将玻璃与上安装装饰板的水往车身两侧引导,具有排水功能,同时提供雨刮系统的安装点与运动空间。该车型下安装板区域由前围板、下安装板、前围延伸板组成,下安装板与前围延伸板在上端和下端焊接,形成腔体结构,前围延伸板为总装件,前围延伸板与下安装板之间有密封胶条,通过8颗螺栓固定。
该结构的缺点如下:由于前悬挂在前围延伸板下方,导致前围延伸板挡住前悬的安装,所以总装顺序为先装配前悬再装配前围延伸板。在维修前悬时,必须先拆除前围延伸板。前围延伸板必须在厂外电泳和进行喷漆,采购成本较高。前围延伸板与习安装板之间的密封胶条成本也较高,且容易出现密封不可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安装板总成,具有耐腐蚀、结构简单、开发制造成本低、安装精度高及抗扭转性能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安装板总成,包括下安装板和前围板延伸板,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为“U”形,所述下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一侧面上部,所述下安装板与所述前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两端分别与左铰链上支架、左铰链下支架和右铰链和支架、右铰链下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侧壁上设置有空调风口安装孔,所述空调风口安装孔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下方。
所述空调风口安装孔在边缘位置设置有空调风口加强板。
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两侧壁之间设置有下安装板加强支架,所述安装板加强支架两端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两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下安装板加强支架设置有两个。
所述前围板延伸板内部下方固定设置有延伸板加强板,所述延伸板加强板下表面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下部上表面贴合。
所述延伸板加强板包括延伸板左加强板和延伸板右加强板,所述延伸板左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延伸板加强板左端内部上表面,所述延伸板右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延伸板加强板右端内部上表面。
所述下安装板上设置有前挡玻璃安装沉台,所述前挡玻璃安装沉台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连接位置处,所述前挡玻璃安装与所述下安装板一体成形。
所述下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加强部件,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部件。
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部件均为向上凸起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安装板总成,包括下安装板和前围板延伸板,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为“U”形,所述下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一侧面上部,所述下安装板与所述前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两端分别与左铰链上支架、左铰链下支架和右铰链和支架、右铰链下支架固定连接。这样,在安装时,由于延伸板设计为“U”形,其安装点均设置在“U”行内部,不需要必须在总装装配前后再安装,在车辆进行总装时,直接对应其所在位置即可进行安装,通过将前围板延伸板设计为“U”形,前围延伸板与下安装板的焊接面位置较高,并涂点焊密封胶,可靠性高,不容易出现生锈、漏水等问题,而且下安装板结构简单,零件的制造与精度保证都相对容易,“U”形结构大大增加了前围板延伸板的抗扭转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具有耐腐蚀、结构简单、开发制造成本低、安装精度高及抗扭转性能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安装板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安装板总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安装板总成的延伸板加强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安装板总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下安装板,2、前围板延伸板,3、空调风口加强板,4、下安装板加强支架,5、延伸板右加强板,6、前挡玻璃安装沉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安装板总成,包括下安装板1和前围板延伸板2,所述前围板延伸板2为“U”形,所述下安装板1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延伸板2一侧面上部,所述下安装板1与所述前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延伸板2两端分别与左铰链上支架、左铰链下支架和右铰链和支架、右铰链下支架固定连接。这样,在安装时,由于延伸板设计为“U”形,其安装点均设置在“U”行内部,不需要必须在总装装配前后再安装,在车辆进行总装时,直接对应其所在位置即可进行安装,通过将前围板延伸板2设计为“U”形,前围延伸板与下安装板1的焊接面位置较高,并涂点焊密封胶,可靠性高,不容易出现生锈、漏水等问题,而且下安装板1结构简单,零件的制造与精度保证都相对容易,“U”形结构大大增加了前围板延伸板2的抗扭转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具有耐腐蚀、结构简单、开发制造成本低、安装精度高及抗扭转性能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的下安装板总成,如图1-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前围板延伸板2侧壁上设置有空调风口安装孔,所述空调风口安装孔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1下方。这样,空调风口可以直接安装在前围板延伸板2上,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直接将空调风口对准前围板延伸板2上的空调风口安装孔位置,再进行固定,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调风口安装孔在边缘位置设置有空调风口加强板3。这样,空调风口加强板3设置在空调风口的边缘位置,大大增加了边缘位置处的结构强度,保证其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的下安装板总成,如图1-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前围板延伸板2两侧壁之间设置有下安装板加强支架4,所述安装板加强支架两端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2两侧壁固定连接。这样,在前围板延伸板2两侧壁之间设置下安装板加强支架4,安装板加强支架两端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2两侧壁固定连接,安装板加强支架两端将前围板延伸的两侧连接,当前围板延伸收到向内的压力是,安装板加强支架可以对其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前围板延伸板2发生变形,保证前围板延伸板2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下安装板加强支架4设置有两个。这样,设置两个下安装板加强支架4可以保证前围板延伸板2在受力时的力分担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保证前围板延伸板2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的下安装板总成,如图1-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前围板延伸板2内部下方固定设置有延伸板加强板,所述延伸板加强板下表面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2下部上表面贴合。这样在车辆的整体结构中,由于在前围板延伸板2位置需要安装及支撑的零部件比较多,所以前围板延伸板2所需承受的外力更多更大,为了保证前围板延伸板2的结构稳定性,在前围板延伸板2内部下方固定设置有延伸板加强板,通过延伸板加强板来加强前围板延伸板2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加了前围板延伸板2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延伸板加强板包括延伸板左加强板和延伸板右加强板5,所述延伸板左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延伸板加强板左端内部上表面,所述延伸板右加强板5设置于所述延伸板加强板右端内部上表面。这样,在车辆的整体结构中,由于前围板延伸板2位置需要安装及支撑的零部件比较多,所以前围板延伸板2所需承受的外力更多更大,延伸板左加强板设置于延伸板加强板左端内部上表面,延伸板右加强板5设置于延伸板加强板右端内部上表面,通过延伸板左加强板和延伸板右加强板5加强前围板延伸板2的结构强度,不但增大了前围板延伸板2的结构强度,同时也提升了车辆在碰撞时发生变形的手里要求,提高整车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的下安装板总成,如图1-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下安装板1上设置有前挡玻璃安装沉台6,所述前挡玻璃安装沉台6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1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2连接位置处,所述前挡玻璃安装与所述下安装板1一体成形。这样,在下安装板1上设置有前挡玻璃安装沉台6,前挡玻璃安装在前挡玻璃安装沉台6位置处,不但方便前挡玻璃的安装,同时前挡玻璃安装沉台6的结构可以增强下安装板1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的下安装板总成,如图1-图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下安装板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部件,所述前围板延伸板2上设置有第二加强部件。这样,为了进一步保证下安装板1及前围板延伸板2的结构强度,在下安装板1上设置第一加强部件,在前围板延伸板2上设置第二加强部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部件均为向上凸起的加强筋。这样,加强筋是制造工业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在保证提升结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大大节省了开发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下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安装板和前围板延伸板,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为“U”形,所述下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一侧面上部,所述下安装板与所述前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两端分别与左铰链上支架、左铰链下支架和右铰链和支架、右铰链下支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侧壁上设置有空调风口安装孔,所述空调风口安装孔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风口安装孔在边缘位置设置有空调风口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两侧壁之间设置有下安装板加强支架,所述安装板加强支架两端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两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板加强支架设置有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内部下方固定设置有延伸板加强板,所述延伸板加强板下表面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下部上表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加强板包括延伸板左加强板和延伸板右加强板,所述延伸板左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延伸板加强板左端内部上表面,所述延伸板右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延伸板加强板右端内部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下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板上设置有前挡玻璃安装沉台,所述前挡玻璃安装沉台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与所述前围板延伸板连接位置处,所述前挡玻璃安装与所述下安装板一体成形。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下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加强部件,所述前围板延伸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和所述第二加强部件均为向上凸起的加强筋。
CN201621479974.3U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下安装板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37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9974.3U CN206537375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下安装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9974.3U CN206537375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下安装板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37375U true CN206537375U (zh) 2017-10-03

Family

ID=59937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997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37375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下安装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37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2445B (zh) 一种汽车全景天窗加强环
CN105197031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侧墙组件
CN206242887U (zh) 汽车全景天窗加强板总成
CN106809278A (zh) 一种电动汽车副车架
CN206537375U (zh) 一种下安装板总成
CN210483323U (zh) 一种汽车车门隐藏式外开手柄安装结构
CN106740002A (zh) 一种汽车背门撑杆安装支架总成
CN209096844U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CN207617801U (zh) 一种尾门气弹簧安装组件
CN206317668U (zh) 一种汽车背门撑杆安装支架总成
CN201357869Y (zh) 一种车门外蒙皮加强件
CN210634375U (zh) 一种集成型安装加强板结构
CN103057381B (zh) 一种暖风机压力室结构
CN205131391U (zh) 一种物流车顶盖总成
CN203612072U (zh) 汽车前仓流水槽总成
CN209454878U (zh) 一种轻量化客车铝合金顶盖骨架结构
CN108859971B (zh) 前门后视镜密封支架结构
CN202743248U (zh) 车顶空调安装框及铁路车辆
CN209112286U (zh) 一种后端梁组件
CN2413955Y (zh) 带检修门的客车前围
CN203047383U (zh) 一种轿车后裙板总成
CN206374829U (zh) 一种下安装板总成
CN205768550U (zh) 一种汽车前门上铰链加强板、车门及汽车
CN205836474U (zh) 一种内开支架结构
CN208789459U (zh) 立柱、车门窗框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