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5068U - 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 - Google Patents

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25068U
CN206525068U CN201621154906.XU CN201621154906U CN206525068U CN 206525068 U CN206525068 U CN 206525068U CN 201621154906 U CN201621154906 U CN 201621154906U CN 206525068 U CN206525068 U CN 206525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nanometer
thin layer
flexible thin
electronic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549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翔宇
余冬香
杨韻蓁
陈宥嘉
周进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sh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azz Advanced Electronic Applica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azz Advanced Electronic Application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azz Advanced Electronic Applica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549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25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25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250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包括一挠性薄层,由阻燃弹性材料或导热金属所构成;一黏胶体,至少涂布在挠性薄层的一表面;以及一散热层,以纳米散热材料通过黏胶体贴附在挠性薄层的表面,使其形成由纳米散热材料及黏胶层所结合而成的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借此,热源散发的热量经由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薄膜均匀扩散之后,使电子组件热源(例如芯片,电池)所散发的热量有明确降低,不会造成电池发烫或燃烧问题,相对可以充分发挥电子设备性能,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人机体验。

Description

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尤指一种具有阻燃薄层、黏胶体及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多层复合结构的散热阻燃薄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可携带电子装置,当经由长时间使用后,则在局部出现过热现象,该现象不仅造成电子设备性能降低,机体发烫或当机问题。
次者,由于目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外观造型要求厚度过薄,并没有空间预留给传统热传递方法中的热对流(利用风扇获得对流),所以就只剩下热传导和热辐射两种方式可被应用,目前市售的可携带电子装置多是利用在热源附近贴附,例如石墨片、铜箔等高复合材料以达到散热降温目的,从市售魅族,小米,华为等品牌大屏手机来看,并无显著散热降温效果,局部温度仍居高不下,该现象不仅造成该现象不仅造成电子设备性能降低,机体发烫或当机问题甚至让消费者触感温度过高甚至烫伤用户,消费者使用中多有抱怨。
再者,目前可携带电子装置(手机)的电池爆炸事件频传,常把手机炸裂并产生燃烧,不仅影响使用者安全,甚至已经到达危及公共安全的地步,导致很多航空公司已禁止特定品牌型号手机登机,因为手机燃烧对于航空器的飞安影响实在太大。
是以,本发明人有鉴于上揭问题点,构思一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用以降低燃烧风险,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其用于解决可携带电子装置的芯片或电池,在工作时所产生的主要热源热造成电子设备性能降低,机体发烫或电池发烫或燃烧问题穿越壳体烫伤用户,进而改善消费者的不良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包括:一挠性薄层,由阻燃弹性材料或导热金属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式所构成,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相反面的第二表面;一黏胶体,至少涂布在该挠性薄层的第一表面;以及一散热层,以纳米散热材料通过该黏胶体贴附在该挠性薄层的第一表面,使其表面形成由纳米散热材料及黏胶体所结合而成的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该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呈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该挠性薄层,以构成一散热阻燃薄膜。
依据前揭特征,该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还包括该挠性薄层的第二表面。
依据前揭特征,该挠性薄层由阻燃弹性材料所构成,该阻燃弹性材料可由无卤阻燃剂与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其中之一混合所构成的挠性薄膜结构。
依据前揭特征,该挠性薄层由导热金属所构成,该导热金属由铜、铝、钛、银、金、铜合金、铝合金、银合金、钛合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式所构成的挠性薄膜结构。
依据前揭特征,该黏胶体由导热胶所构成。
依据前揭特征,该散热层的纳米散热材料由纳米碳管、纳米碳球、石墨烯、石墨微片、炭纤维、石墨纤维及石墨烯纤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式所构成的散热薄膜结构。
借助上揭露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以阻燃弹性材料或导热金属的挠性薄层搭配黏胶体及散热层所复合的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使热源经由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均匀散布在整张散热阻燃薄膜,不会造成壳体局部过热的问题,解决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电子组件热源(例如芯片,电池)所散发的热量,在工作时所产生的主要热源热穿越壳体烫伤用户或电池发烫或燃烧问题,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人机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用于解决可携带电子装置的芯片或电池,在工作时所产生的主要热源热造成电子设备性能降低,机体发烫或电池发烫或燃烧问题穿越壳体烫伤用户,进而改善消费者的不良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可行实施例的结构分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可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可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 挠性薄层
10a 阻燃弹性材料
10b 导热金属
11 第一表面
12 第二表面
20 黏胶体
30 散热层
40 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
50 散热阻燃薄膜
60 电子组件热源
60a 电池
60b 其它受贴处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的一可行实施例包括:一挠性薄层10,由阻燃弹性材料或导热金属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式所构成,其具有一第一表面11及相反面的第二表面12。
本实施例中,该挠性薄层10由阻燃弹性材料10a所构成,该阻燃弹性材料10a由无卤阻燃剂与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其中之一混合所构成的挠性薄膜结构。其中热塑性树脂为聚酰胺、聚烯烃、或苯乙烯共聚物。热固性树脂为环氧树脂。当阻燃弹性层由无卤阻燃剂与热固性树脂混合所构成时,无卤阻燃剂与该热固性树脂的重量比介约于1∶1至1∶150之间或约介于1∶1至1∶15。当阻燃弹性层由无卤阻燃剂与热塑性树脂混合所构成时,无卤阻燃剂与该热塑性树脂的重量比约介于1∶1至1∶150之间或约介于1∶1至1∶15。若无卤阻燃剂的比例过高,则固含量过多而无法加工,若无卤阻燃剂的比例过低,则无法使阻燃弹性层具有足够的阻燃效果。至于该绝缘弹性材料10a的组合成分及制备方法,因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目的,容不赘述。
再者,该挠性薄层10亦可由导热金属10b所构成,该导热金属10b由铜、铝、钛、银、金、铜合金、铝合金、银合金、钛合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式所构成的挠性薄膜结构。
一黏胶体20,至少涂布在该挠性薄层10的第一表面11;本实施例中,该黏胶体20由导热胶所构成。
以及一散热层30,以纳米散热材料通过该黏胶体20贴附在该挠性薄层10的第一表面11,使其表面形成由纳米散热材料及黏胶层所结合而成的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40,该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40呈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该挠性薄层10,以构成一散热阻燃薄膜50。本实施例中,该散热层30的纳米散热材料由纳米碳管、纳米碳球、石墨烯、石墨微片、炭纤维、石墨纤维及石墨烯纤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式所构成的散热薄膜结构。本实施例中,该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40,可视需求加以调整,极其可以如图4所示的阵列型态,亦可为整面涂层型态。
本实施例中,该散热层30的纳米散热材料以纳米碳管(CNTs)为优选,但不限定于此。因纳米碳管(CNTs)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他的长度与直径比例超过一百万,是一种高效率的导热物质。由于纳米碳管中碳原子采取SP2混成轨域,相比SP3混成轨域,SP2混成中S轨道成分比较大,使纳米碳管具有高强度,纳米碳管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却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拉伸;此外,纳米碳管的熔点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最高的。
如图3所示,该散热阻燃薄膜50还包括在该挠性薄层10的第二表面12,设有另一面的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40,更可加强散热功能。
是以,如图5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阻燃薄膜50贴附在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电子组件热源60上,如该电子组件热源60为电池60a,为防止电池爆炸燃烧,所以该散热阻燃薄膜50的挠性薄层10须以阻燃弹性材料10a所构成。而不需要阻燃的其它受贴处60b,则以导热金属10b所构成的薄膜,加强导热作用。
基于上述构成,电子组件热源60所产生的热量经散热层30的纳米散热材料及导热胶20形成的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40水平向传递后,将热量散发到周围流动的空气中,从而完成散热阻燃薄膜50的散热效能。且,由于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40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可确保电子组件热源60所产生的热量及时被排出,使电子组件能在正常工作温度下运行,以确保可靠度及使用安全。
借助上揭露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以阻燃弹性材料10a或导热金属10b所为的挠性薄层10,搭配黏胶体20及散热层30所复合的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40,使热源经由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40均匀散布在整张散热阻燃薄膜50,不会造成壳体局部过热的问题,解决可携带电子装置的电子组件热源(例如芯片,电池)60所散发的热量,在工作时所产生的主要热源热穿越壳体烫伤用户或电池发烫或燃烧问题,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人机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实用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Claims (5)

1.一种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挠性薄层,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相反面的第二表面;
一黏胶体,至少涂布在该挠性薄层的第一表面;以及
一散热层,以纳米散热材料通过该黏胶体贴附在该挠性薄层的第一表面,使其表面形成由纳米散热材料及黏胶体所结合而成的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该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该挠性薄层,构成一散热阻燃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散热涂层或阵列还包括该挠性薄层的第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薄层由阻燃弹性材料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薄层由导热金属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胶体由导热胶所构成。
CN201621154906.XU 2016-10-31 2016-10-31 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25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4906.XU CN206525068U (zh) 2016-10-31 2016-10-31 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4906.XU CN206525068U (zh) 2016-10-31 2016-10-31 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25068U true CN206525068U (zh) 2017-09-26

Family

ID=59887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5490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25068U (zh) 2016-10-31 2016-10-31 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250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1514A (zh) * 2018-05-10 2018-08-10 苏州科技大学 基于三维深度视觉技术的机器人
CN110936677A (zh) * 2019-12-09 2020-03-31 苏州康丽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与导电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1514A (zh) * 2018-05-10 2018-08-10 苏州科技大学 基于三维深度视觉技术的机器人
CN108381514B (zh) * 2018-05-10 2019-12-13 苏州科技大学 基于三维深度视觉技术的机器人
CN110936677A (zh) * 2019-12-09 2020-03-31 苏州康丽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与导电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5716B (zh) 石墨烯散熱結構
CN102573417B (zh) 壳体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DE602005005048T2 (de) Wärmeverteiler mit gesteuerter z-achsen-leitfähigkeit
CN204981729U (zh) 一种含导热胶粘剂的高效散热膜
CN104748606B (zh) 冷却结构体
CN103098575A (zh) 具有emi屏蔽性质的顺从多层导热界面组件
CN206525068U (zh) 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阻燃薄膜
CN10302512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Zhou et al. Controllable construction of CNT-Interconnected liquid metal network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CN207820461U (zh) 高导热、高电磁屏蔽铜网增强石墨复合泡棉
CN105744425A (zh) 一种听筒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6506817U (zh) 电子装置的定向散热结构
WO2017045232A1 (zh) 一种天然石墨/铝复合散热片
CN109801885A (zh) 包括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电子设备
CN109207084A (zh) 电磁波屏蔽及散热复合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06585877U (zh) 可携带电子装置的散热绝缘薄膜
CN207199362U (zh) 一种电缆
TWI749942B (zh) 具有高效熱管理功能之機殼結構
CN207266506U (zh) 用于电子墨水屏的降温均温结构
CN207706630U (zh) 一种阻燃屏蔽薄膜
CN108683765A (zh) 电子设备
TWM511068U (zh) 展熱裝置
CN204498543U (zh) 一种石墨烯散热膜
CN105050369B (zh) 一种智能终端
TW201913027A (zh) 散熱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703, block B, Changxing building, 4002 Huaqiang North Road, Yuanling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eish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Liaobu Town,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523421 Liu Wu Xiang Village Fulailu No. 51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JAZZ ADVANCED ELECTRONIC APPLICATION MATERIAL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