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11790U - 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11790U
CN206511790U CN201621444047.8U CN201621444047U CN206511790U CN 206511790 U CN206511790 U CN 206511790U CN 201621444047 U CN201621444047 U CN 201621444047U CN 206511790 U CN206511790 U CN 206511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block
bottom plate
fixed bottom
vibration
long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440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井健三郎
渡边敦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440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11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11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11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其包括:升降于井道(102)的轿厢(104);通过曳引绳(108)与所述轿厢相连接的对重(106);悬垂在所述井道内的长尺寸柔性物(116);以及设置在所述长尺寸柔性物的端部的减振装置(120,130)。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固定底板(204);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的上方、在预定的范围内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底板横向移动的减振板(206)。所述长尺寸柔性物的所述端部连接在所述减振板。当所述固定底板发生振动时,惯性使所述减振板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可以减轻从所述固定底板传播到所述长尺寸柔性物的振动。

Description

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
背景技术
近年,建筑物不断呈现高层化的势头。而高层建筑在有强风或地震的情况下发生摇摆振动将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建筑物的摇摆带动电梯井道内的曳引绳、随行电缆、补偿绳以及限速器绳等长尺寸柔性物摇摆,当这些长尺寸柔性物的摇摆幅度变得很大,就可能撞击到井道内的其他装置、设备、仪器,甚至与这些装置、设备、仪器相纠缠在一起,造成破损。尤其当遇到强风或长周期地震时,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13-252916公开了一种电梯随行电缆的制振装置。该制振装置主要由一端固定在井道壁的部件4以及设置于部件4的另一端的张紧轮3所构成。根据该公报的说明,当轿厢1上升到最高层时,张紧轮3能够作用于随行电缆2的下垂弯曲部,增加随行电缆2的张力,以抑制随行电缆2的摇摆。
但是,随行电缆等悬垂在井道内的长尺寸柔性物的摇摆振动来源于固定该长尺寸柔性物的端部的振动。例如,通常随行电缆的一端固定在井道壁(或安装在井道壁的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轿厢,当遇到强风或地震时,由于井道壁和轿厢随建筑物发生摇摆,而这种摇摆又通过随行电缆的端部传到随行电缆,才导致随行电缆发生摇摆。上述专利公报的制振装置的张紧轮3通过部件4安装在井道壁上,当建筑物发生摇摆时,部件4以及张紧轮3本身都将随井道壁一同摇摆,所以其抑制随行电缆2摇摆的作用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其能够有效地抑制悬垂在井道内的长尺寸柔性物的摇摆振动。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包括:升降于井道的轿厢;通过曳引绳与所述轿厢相连接的对重;悬垂在所述井道内的长尺寸柔性物;以及设置在所述长尺寸柔性物的端部的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固定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底板的上方、在预定的范围内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底板横向移动的减振板。所述长尺寸柔性物的所述端部连接在所述减振板。当所述固定底板发生振动时,惯性使所述减振板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可以减轻从所述固定底板传播到所述长尺寸柔性物的振动。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梯中长尺寸柔性物的端部不是直接连接在井道壁、轿厢等振动源上,而是连接在减振装置中能够相对于固定底板横向移动的减振板,所以当固定在振动源(井道壁、轿厢等)的固定底板发生振动时,惯性使减振板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可以减轻从井道壁、轿厢等振动源传播到长尺寸柔性物的振动,有效地抑制悬垂在井道内的长尺寸柔性物的摇摆振动,防止长尺寸柔性物撞击到井道内的其他装置、设备、仪器及支架,避免与这些装置、设备、仪器及支架相纠缠,造成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电梯的第1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减振装置120附近的放大示意图。
图3表示图2所示A方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4是简略地表示图2所示减振装置中的固定底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减振装置130附近的放大示意图。
图6简略地表示第1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
图7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电梯的第2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图7所示减振装置的减振效果的示意图。
图9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电梯的第3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
100电梯;102井道;102a井道壁;104轿厢;106对重;108曳引绳;110机房;112曳引机;114控制柜;116随行电缆;116a松弛部;118支架;120减振装置;130减振装置;202框体;202a通孔;204固定底板;204a通孔;204b底板凹部;206减振板;206b减振板凹部;208球体;210接线板;220弹簧;602接线板;704固定底板;704a通孔;706减振板;708弹性体;900电梯;902补偿绳;920减振装置;930减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1实施例>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电梯的第1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电梯100包括井道102、轿厢104、对重106等。井道102的上方设有机房110。机房110内设有曳引机112以及控制柜114。轿厢104和对重106通过曳引绳108相连接,曳引绳108绕在曳引机112的曳引轮上。轿厢104和对重106在曳引机112的驱动下,升降于井道102。控制柜114与轿厢104之间连接有随行电缆116。控制柜114通过随行电缆116向轿厢104提供电源并传送控制指令。
随行电缆116是设置在井道102内的长尺寸柔性物的一种。在随行电缆116的、与轿厢104相连接的端部设有一个减振装置130。而在接近控制柜114的一侧,随行电缆116的上部由多个支架118固定在井道壁,在支架118的下方设有一个减振装置120。在减振装置120和减振装置130之间,随行电缆116处于悬垂状态。换言之,在随行电缆116可能发生摇摆的悬垂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减振装置120和减振装置130。
图2是图1所示减振装置120附近的放大示意图。图3表示图2所示A方向的投影示意图。如图所示,减振装置120包括框体202、固定底板204、减振板206、球体208以及弹簧220。固定底板204通过框体202固定在井道壁102a。减振板206设置在固定底板204的上方。在固定底板204的面向减振板206的一侧设有4个底板凹部204b。在减振板206的面向固定底板204的一侧,设有与底板凹部204b的数量相同的4个减振板凹部206b。每个底板凹部204b分别对应一个减振板凹部206b,两者形成一对。
图4是简略地表示图2所示减振装置中的固定底板204结构的示意图。固定底板204的底板凹部204b具有球冠形表面,该球冠对应球的半径R大于球体208的半径r。该球冠的高度(也就是该底板凹部204b的深度)h小于球体208的半径r。减振板206的减振板凹部206b也具有球冠形表面,其尺寸可以与底板凹部204b相同。在每一对底板凹部204b与减振板凹部206b之间设有一个球体208。球体208是滚动体的一种。球体208能够在底板凹部204b与减振板凹部206b内滚动,使减振板206能够在一个预定的范围内相对于固定底板204横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谓“预定的范围”是指球体208在不越出底板凹部204b和减振板凹部206b的范围内滚动时减振板206可能移动的范围。
如图2及图4所示,固定底板204的中心部开设有通孔204a。框体202在与通孔204a相对应的位置也开设有通孔202a。随行电缆116的悬垂部的端部穿过通孔202a和通孔204a,连接在减振板206。减振板206上设有接线板210。减振装置120下方的随行电缆116与减振装置120上方的随行电缆116通过接线板210相连接。
当强风或地震使建筑物(包括井道壁102a)发生摇摆,带动框体202和固定底板204发生振动时,由于在底板凹部204b与减振板凹部206b之间有球体208滚动,所以固定底板204的振动不能直接传递到减振板206。惯性使减振板206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可以减轻从固定底板204传播到随行电缆116的振动。例如,当框体202和固定底板204的振动幅度为图3所示的箭头F时,在减振板206上只发生箭头f所表示的微小振动。这可以有效地抑制随行电缆116的悬垂部摇摆振动,防止随行电缆116撞击到井道内的其他装置、设备、仪器及支架,避免与这些装置、设备、仪器及支架相纠缠,造成破损。
如图2所示,随行电缆116在减振装置120与最接近的支架118之间具有一段松弛部116a。松弛部116a的电缆不受张力的作用,与随行电缆116的悬垂部相比具有更高的柔性,易变形。松弛部116a的存在可以减缓来自支架118的振动,避免支架118的振动直接传递到减振板206。但是,松弛部116a的长度不宜太长。如果松弛部116a太长,其自身就可能发生摇摆振动,并撞击到井道内的其他装置、设备、仪器及支架。
如图2及图3所示,在减振板206的外围,可以设置用以限制减振板206的移动范围的弹簧220。本实施例中,在减振板206的四周与框体202之间,共设置有8个弹簧220。当建筑物的摇摆幅度很大时,弹簧220能够限制减振板206的移动范围,从而避免球体208从底板凹部204b或减振板凹部206b脱离,使减振装置120损坏。但是,设置弹簧220只是一个优选方案,并不是必需的。
图5是图1所示减振装置130附近的放大示意图。减振装置130的结构与减振装置120基本相同,故在此只说明与减振装置120不同的特点。固定底板204通过框体202固定在轿厢104。在减振装置130与轿厢104的接线板602之间,也设有一段松弛部116a,以减缓来自轿厢104的振动,避免轿厢104的振动直接传递到减振板206。当轿厢104发生摇摆,带动固定底板204发生振动时,减振板206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减缓从轿厢传播到随行电缆116的振动。
随行电缆116的悬垂部发生摇摆振动的根源在于该悬垂部的“根”(即固定该悬垂部的端部)的振动。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治“根”。减振装置120以及减振装置130减缓了该悬垂部端部的振动,所以能够很有效地抑制随行电缆悬垂部的摇摆振动。
图6简略地表示第1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该变形例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减振装置的球体208的尺寸和个数。球体208的尺寸和个数可以根据减振装置总体的尺寸以及所要承受的荷重的大小等因素而定。
<第2实施例>
图7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电梯的第2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第1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例。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对于那些与第1实施例相同、相对应或者相当的组成部分付有相同的标记,而且将省略或简化对这些部分的说明。本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在固定底板704与减振板706之间设有弹性体708。作为弹性体708,例如可以使用橡胶弹簧、螺旋弹簧等。随行电缆116的悬垂部的端部穿过通孔202a和固定底板704的通孔704a,连接在减振板706。
图8是说明图7所示减振装置的减振效果的示意图。当强风或地震使建筑物(包括井道壁102a)发生摇摆,带动固定底板704发生振动时,弹性体708发生弹性变形,该弹性变形使减振板706在预定的范围内能够相对于固定底板704横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谓“预定的范围”是指弹性体708在其弹性变形的范围内发生变形时减振板706可能移动的范围。
图8只表示了框体202和固定底板704向左摆动的情景。这时,由于弹性体708发生弹性变形,使减振板706能够在惯性的作用下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而有效地减小从固定底板704传播到随行电缆116的振动。例如,当固定底板704的振动幅度为箭头F时,在减振板706上只发生箭头f所表示的微小振动。此外,弹性体708还能够吸收纵向的振动能量,所以可以减缓来自固定底板704的纵向振动,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随行电缆悬垂部的摇摆振动。
<第3实施例>
图9是简略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电梯的第3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对于那些与第1实施例相同、相对应或者相当的组成部分付有相同的标记,而且将省略或简化对这些部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电梯900具有补偿绳902。本实施例在补偿绳902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减振装置920和减振装置930。
补偿绳902是长尺寸柔性物的一种。减振装置920和减振装置930可以具有前述实施例所说明的结构。补偿绳902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在减振装置920和减振装置930的减振板。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由于在减振装置的上下没有部件需要相互电连接,所以减振装置920和减振装置930中不需要设置接线板210。
当强风或地震使建筑物(包括井道壁102a)发生摇摆振动,通常这种摇摆振动通过曳引绳传到轿厢和对重,再从轿厢和对重传到补偿绳。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减振装置920可以从补偿绳902的端部减缓来自轿厢104的振动,减振装置930可以从补偿绳902的另一端部减缓来自对重106的振动,从而有效地抑制补偿绳902的摇摆振动。减振装置920和减振装置930的减振原理与前述实施例中的减振装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具有所有上述组成部分的实施例中。另外,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技术特征置换为其他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还可以将某实施例的部分组成追加到其他的实施例中。此外,对每个实施例的组成的局部,可以用其他技术特征进行追加、置换,或者将其删除。例如,在一个电梯上,既可以在随行电缆的两个端部设置减振装置,也可以同时在补偿绳的两个端部设置减振装置。

Claims (7)

1.一种电梯,其包括:升降于井道的轿厢;通过曳引绳与所述轿厢相连接的对重;以及悬垂在所述井道内的长尺寸柔性物,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在所述长尺寸柔性物的端部的减振装置,
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固定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的上方、在预定的范围内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底板横向移动的减振板,
所述长尺寸柔性物的所述端部连接在所述减振板,
当所述固定底板发生振动时,惯性使所述减振板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可以减轻从所述固定底板传播到所述长尺寸柔性物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底板的面向所述减振板的一侧设有复数个底板凹部,
在所述减振板的面向所述固定底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底板凹部的数量相同的减振板凹部,
每个所述底板凹部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减振板凹部,两者形成一对,
在每一对所述底板凹部与所述减振板凹部之间设有一个滚动体,
所述滚动体能够在所述底板凹部与所述减振板凹部内滚动,使所述减振板相对于所述固定底板横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在所述减振板的外围、用以限制所述减振板的移动范围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减振板之间的弹性体,当所述固定底板发生振动时,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能够使所述减振板相对于所述固定底板横向移动,并减缓来自所述固定底板的纵向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置在所述减振板的外围、用以限制所述减振板的移动范围的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尺寸柔性物是随行电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尺寸柔性物是补偿绳。
CN201621444047.8U 2016-12-27 2016-12-27 电梯 Active CN206511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4047.8U CN206511790U (zh) 2016-12-27 2016-12-27 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4047.8U CN206511790U (zh) 2016-12-27 2016-12-27 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11790U true CN206511790U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62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44047.8U Active CN206511790U (zh) 2016-12-27 2016-12-27 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117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6832A (zh) * 2023-12-14 2024-01-19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电梯随行电缆自预紧的旋转吊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6832A (zh) * 2023-12-14 2024-01-19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电梯随行电缆自预紧的旋转吊架
CN117416832B (zh) * 2023-12-14 2024-03-29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电梯随行电缆自预紧的旋转吊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32582B1 (ko) 로프 흔들림이 완화된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US8348217B2 (en) Base isolation table with damping mechanism and base isolation table unit using the same
CN102345333B (zh) 变刚度变阻尼调谐质量阻尼器
CN206511790U (zh) 电梯
JP6201871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動吸振器
KR100649728B1 (ko) 트롤리의 안티 스웨이 장치
KR20100005057A (ko) 비선형 스프링 분리 디바이스
CN106064779B (zh) 电梯
JP6275591B2 (ja) 岸壁クレーン
JP5280300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CN110418761B (zh) 电梯用主绳索止振装置
CN207551654U (zh) 一种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
JPWO2021090401A5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索条体の制振装置
CN109971629A (zh) 基因测序仪
CN112408169A (zh) 一种用于高速电梯的减震装置及其减震系统
JP487467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6144834B (zh) 电梯补偿链或补偿缆的导向装置
KR102198469B1 (ko) 선박내 마련되는 전자기기용 방진 거치대
CN208308208U (zh) 电梯
CN107416648A (zh) 电梯装置
CN102976219B (zh) 缓冲装置、工程机械及其吊臂
CN109026527B (zh) 抑振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装置
JP2022538902A (ja) 衣類ケア設備用の衣類振動装置
CN210066460U (zh) 一种应用于悬索桥吊索的柔性碰撞阻尼装置和体系
Kaczmarczyk The resonance condi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passive and a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in high-rise lifts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building sw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