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6813U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6813U
CN206506813U CN201621305828.9U CN201621305828U CN206506813U CN 206506813 U CN206506813 U CN 206506813U CN 201621305828 U CN201621305828 U CN 201621305828U CN 206506813 U CN206506813 U CN 206506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radiating piece
heater elemen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058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帅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058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6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6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6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上设置有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上设置有散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用于将所述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上设置有隔热膜,所述隔热膜用于将所述散热件上的热量隔离在所述散热件侧。所述电子装置的散热效率高,且不影响电子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装置配置参数的提高,如手机、平板等,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功耗也相应增大,尤其在运行一些大型3D游戏时,芯片发热量很大,功耗的增大会使电子装置的温度升高,手机壳发烫,甚至会影响电子装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严重的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佳且不影响轻薄化设计的电子装置。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上设置有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上设置有散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用于将所述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上设置有隔热膜,所述隔热膜用于将所述散热件上的热量隔离在所述散热件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散热件之间设置屏蔽盖。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屏蔽盖支撑在所述支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架和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隔热膜背离所述散热件的一侧设置有显示模组,以使所述隔热膜设置于所述散热件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隔热膜背离所述散热件的一侧设置有壳体,以使所述隔热膜设置于所述散热件和所述壳体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电池,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电池上,以使所述散热件为所述电池散热。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池与所述散热件之间设置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用于将所述电池发出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或所述第二导热件为导热硅胶。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散热件为石墨片。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由于相对发热元件的位置设置有隔热膜,使得隔热膜防止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沿电子装置的厚度方向扩散至电子装置外表面,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件进行扩散,从而热量能够较快地散出至电子装置外,由于发热元件与散热件之间还设置有导热件,进一步提高了热量传导的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可以有效散热并且隔热膜将热量隔离在散热件侧,从而降低手机外表面的发热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装置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或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相机、硬盘等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装置10为手机。具体地,电子装置10包括支撑件11、发热元件12、导热件13、两个支架14、屏蔽盖15、散热件16、壳体17、隔热膜18、显示模组19、及电池190。发热元件12安装在支撑件11上,发热元件12发出的热量如不及时排出,将影响电子装置10的性能,甚至导致电子装置出现损坏。导热件13临近发热元件12设置,用于传导发热元件12产生的热量。两个支架14和屏蔽盖15配合盖在发热元件12和导热件13上,用于保护发热元件12和/或屏蔽电磁干扰。散热件16与隔热膜18分别设置在壳体17的两侧,散热件16设置在屏蔽盖15上,用于对发热元件1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隔热膜18位于壳体17和显示模组19之间,且所处位置对准发热元件12,用于防止发热元件12发出的热量沿电子装置10厚度方向直接传导。电池190设置在支撑件11的一侧,用于为电子装置10提供电力。当然,电子装置10还可包括其他元件,例如后盖、外壳、按键、触控板、摄像头、其他电子元器件等,为重点描述与本创造有关的方案,这些结构简化描述。
支撑件11可以为支撑板、电路板或其他支撑结构,也可为其他非板状起支撑的结构,用于支撑发热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1大致为矩形,设置在电子装置10的内部,为简化描述,支撑件11周边的其他结构未示出。发热元件12可以为任何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的电子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1为电路板。电路板可为柔性电路板、硬性电路板、或者软硬结合电路板。发热元件12为主芯片,其设置在电路板(即支撑件11)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
导热件13层叠设置在发热元件12上,且横截面尺寸与发热元件12大致相同,以充分接触发热元件12,增加导热的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件13为导热硅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热件13不限定为导热硅胶,可以为其他导热率较高的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架14分别设置在支撑件11上,并位于发热元件12的两侧。每个支架14的纵截面呈“┍”形,包括固定部141及与固定部141连接的支撑部143。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41与支撑部143为一体成型,且固定部141大致垂直于支撑部143。两个支架14的固定部141相互平行,两个支架14的支撑部143大致在同一平面,两个支撑部143背离支撑件11的面与导热件13背离支撑件11的面大致在同一平面。
屏蔽盖15盖在支架14上,从而使得支架14与屏蔽盖15共同对发热元件12产生电磁屏蔽作用。屏蔽盖15包括盖板151和由盖板151两侧沿同一方向凸伸形成的两个卡持部153。盖板151层叠在两个支架14的支撑部143与导热件13上,两个卡持部153分别挡在两个固定部141的外侧,从而屏蔽盖15与两个支架14共同形成一个收容空间150,且发热元件12和导热件13收容在收容空间150中。屏蔽盖15不仅对发热元件12和/或支撑件11上的其他元件起电磁屏蔽作用,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发热元件12发出的热量,经过导热件13导至屏蔽盖15,屏蔽盖15进一步导热,将热量导至散热件16,实现辅助散热。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4采用洋白铜制成,屏蔽盖15采用不锈钢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14和屏蔽盖15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材料,可采用其他具屏蔽效果的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14的数量可为一个,此时支架14的形状需改为方便平稳支撑屏蔽盖15的形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14也可以省略,屏蔽盖15可以直接安装在支撑件11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14与屏蔽盖15可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中组装结构,例如可以是一体式结构,此时可采用洋白铜制成。
电池190设置在屏蔽盖15的一侧,电池190包括第一表面1901及与第一表面1901平行相对的第二表面190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1901为上表面,第二表面1902为下表面。电池190的第一表面1901与屏蔽盖15背离支撑件11的面大致在同一平面,电池190的第二表面1902与支撑件11背离发热元件12的面大致在同一平面。散热件16设置在屏蔽盖15和电池190上,用于散发发热元件12及电池190发出的热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件16为片状,其层叠在屏蔽盖15和电池190上。散热件16为石墨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散热件16不限定为石墨片,也可有其他导热率高的材料制成。
壳体17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中板或中壳,其由热导率较高的材料制成,以增加对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的传导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7由金属材料制成。壳体17层叠设置在散热件16上,且壳体17与散热件16为面与面接触。隔热膜18设置在壳体17上,且位于壳体17背离散热件16的面上,即隔热膜18与散热件16分别位于壳体17的相对两侧上。隔热膜18的尺寸小于散热件16的尺寸,且沿垂直支撑件11的方向与发热元件12相对,以隔离发热元件12发出的热量,防止发热元件12发出的热量直接从垂直支撑件11的方向散出至电子装置10的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膜18的厚度大于散热件16的厚度,并小于壳体17的厚度。隔热膜18的尺寸稍大于屏蔽盖15的盖板151的尺寸,从而避免发热元件12的热量被传到至屏蔽盖后,沿垂直支撑件11的方向导出。
显示模组19层叠在隔热膜18上,以使得隔热膜18位于散热件16(或壳体17)与显示模组19之间。显示模组19可采用现有的显示结构,例如可以包括触控板、液晶显示屏、连接件、驱动电路、PCB电路板、背光结构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19可替换为没有触控的显示模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不限定于为有显示屏和/或触摸板的电子装置,此时显示模组19可以省略。从电子装置10的支撑件11到显示模组19依次层叠设置的结构有:支撑件11、发热元件12、屏蔽盖15的盖板151、散热件16、壳体17、隔热膜18及显示模组19。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中的元件不限定于上述元件,例如可以在其中两个层叠的元件中间插入其他元件,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元件也可省略,例如导热件13、支架14、屏蔽盖15、壳体17、显示模组19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省略。在壳体17省略的情况下,与电池190接触的部分散热件16可与显示模组19接触。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装置10,由于正对着发热元件12设置有散热件16和隔热膜18,使得隔热膜18防止发热元件12发出的热量沿电子装置10的厚度方向扩散至电子装置外表面,发热元件12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件16进行扩散,从而热量能够较快地散出至电子装置10以外,由于发热元件12与散热件16之间还设置有导热件13和屏蔽盖15,进一步提高了热量传导的效率。由于散热件16还层叠在电池190上,因此,电池190发出的热量,同样能通过散热件16及时排出。由于电子装置10内的热量能够及时排出,提高了电子装置10的性能、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另外,此设计中的散热元件较薄,且为层叠设置,不影响电子装置的轻薄化。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装置20,包括支撑件21、发热元件22、两个导热件23、两个支架24、屏蔽盖25、散热件26、隔热膜28、壳体29、及电池290。发热元件22安装在支撑件21上,两个导热件23中的一个临近发热元件22设置,另一个临近电池290设置,用于传导发热元件22和电池290产生的热量。两个支架24和屏蔽盖25配合盖在发热元件22和导热件23上,用于保护发热元件22和/或屏蔽电磁干扰。散热件26设置在屏蔽盖25上,用于对发热元件2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隔热膜28设置在散热件26上,且所处位置对准发热元件22,用于防止发热元件22发出的热量电子装置20的沿厚度方向直接传导。电池290设置在支撑件21的一侧,用于为电子装置20提供电力。当然,电子装置20还可包括其他元件,例如显示模组、触控板、按键、摄像头、其他电子元器件等,为重点描述与本创造有关的方案,这些结构简化描述。
支撑件21可以为支撑板、电路板或其他支撑结构,也可为其他非板状起支撑的结构,用于支撑发热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21大致为矩形,设置在电子装置20的内部,为简化描述,支撑件21周边的其他结构未示出。发热元件22可以为任何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的电子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21为电路板。电路板可为柔性电路板、硬性电路板、或者软硬结合电路板。发热元件22为主芯片,其设置在电路板(即支撑件21)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在其他施例中,发热元件22是电池或者电路板。
为方便描述,两个导热件23分别命名为第一导热件231和第二导热件232。第一导热件231层叠设置在发热元件22上,且横截面尺寸与发热元件22大致相同,以充分接触发热元件22,增加导热的效率。第二导热件232层叠设置在电池290上,且横截面尺寸与电池290大致相同,以充分接触电池290,增加导热的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热件231和第二导热件232为导热硅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热件231和第二导热件232不限定为导热硅胶,可以为其他导热率较高的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架24分别设置在支撑件21上,并位于发热元件22的两侧。每个支架24的纵截面呈“┍”形,包括固定部241及与固定部241连接的支撑部243。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41与支撑部243为一体成型,且固定部241大致垂直于支撑部243。两个支架24的固定部241相互平行,两个支架24的支撑部243大致在同一平面,两个支撑部243背离支撑件21的面与导热件23背离支撑件21的面大致在同一平面。
屏蔽盖25盖在支架24上,从而使得支架24与屏蔽盖25共同对发热元件22产生电磁屏蔽作用。屏蔽盖25包括盖板251和由盖板251两侧沿同一方向凸伸形成的两个卡持部253。盖板251层叠在两个支架24的支撑部243与导热件23上,两个卡持部253与支架24相卡持,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卡持部253分别挡在两个固定部241的外侧,从而屏蔽盖25与两个支架24共同形成一个收容空间250,且发热元件22和导热件23收容在收容空间250中。屏蔽盖25不仅对发热元件22和/或支撑件21上的其他元件起电磁屏蔽作用,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发热元件22发出的热量,经过第一导热件231导至屏蔽盖25,屏蔽盖25进一步导热,将热量导至散热件26,实现辅助散热。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24采用洋白铜制成,屏蔽盖25采用不锈钢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24和屏蔽盖25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材料,可采用其他具屏蔽效果的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24的数量可为一个,此时支架24的形状需改为方便平稳支撑屏蔽盖25的形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24也可以省略,屏蔽盖25可以直接安装在支撑件21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24与屏蔽盖25可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中组装结构,例如可以是一体式结构,此时可采用洋白铜制成。
电池290设置在屏蔽盖25的一侧,电池290包括第一表面2901及与第一表面2901平行相对的第二表面290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2901为上表面,第二表面2902为下表面。电池290的第一表面2901与屏蔽盖25背离支撑件21的面大致在同一平面,电池290的第二表面2902与支撑件21背离发热元件22的面大致在同一平面。散热件26设置在屏蔽盖25和第二导热件232上,用于散发发热元件22及电池290发出的热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件26为片状,其层叠在屏蔽盖25和电池290上。散热件26为石墨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散热件26不限定为石墨片,也可有其他导热率高的材料制成。
隔热膜28层叠设置在散热件26上,并位于散热件26背离屏蔽盖25的一侧,以使得隔热膜28位于散热件26与壳体29之间。隔热膜28的尺寸小于散热件26的尺寸,且沿垂直支撑件21的方向与发热元件22相对,以隔离发热元件22发出的热量,防止发热元件22发出的热量直接从垂直支撑件21的方向散出至电子装置20的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膜28的厚度大于散热件26的厚度。隔热膜28的尺寸稍大于屏蔽盖25的盖板251的尺寸,从而避免发热元件22的热量被传到至屏蔽盖后,沿垂直支撑件21的方向导出。
壳体29盖在隔热膜28及层叠在第二导热件232上的部分散热件26上,在实施方式中,壳体29为电池盖。从电子装置20的支撑件21到壳体29依次层叠设置的结构有:支撑件21、发热元件22、屏蔽盖25的盖板251、散热件26、隔热膜28及壳体29。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20中的元件不限定于上述元件,例如可以在其中两个层叠的元件中间插入其他元件,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元件也可省略,例如支撑件21、导热件23、支架24、屏蔽盖25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省略。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装置20,由于正对着发热元件22设置有散热件26和隔热膜28,使得隔热膜28防止发热元件22发出的热量沿电子装置20的厚度方向扩散至电子装置外表面,发热元件22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件26进行扩散,从而热量能够较快地通过散热件散发,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可以有效散热并且隔热膜将热量隔离在散热件侧,从而降低手机外表面的发热量。由于发热元件22与散热件26之间还设置有导热件23和屏蔽盖25,进一步提高了热量传导的效率。由于散热件26还层叠在电池290上,散热件26与电池290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件232,因此,电池290发出的热量,同样能通过散热件26及时排出。由于电子装置20内的热量能够及时排出,提高了电子装置20的性能、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另外,此设计中的散热元件较薄,且为层叠设置,不影响电子装置的轻薄化。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上设置有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上设置有散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用于将所述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上设置有隔热膜,所述隔热膜用于将所述散热件上的热量隔离在所述散热件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散热件之间设置屏蔽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屏蔽盖支撑在所述支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架和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膜背离所述散热件的一侧设置有显示模组,以使所述隔热膜设置于所述散热件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膜背离所述散热件的一侧设置有壳体,以使所述隔热膜设置于所述散热件和所述壳体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电池,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电池上,以使所述散热件为所述电池散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与所述散热件之间设置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用于将所述电池发出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或所述第二导热件为导热硅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为石墨片。
CN201621305828.9U 2016-11-30 2016-11-30 电子装置 Active CN206506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5828.9U CN206506813U (zh) 2016-11-30 2016-11-30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5828.9U CN206506813U (zh) 2016-11-30 2016-11-30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6813U true CN206506813U (zh) 2017-09-19

Family

ID=59843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05828.9U Active CN206506813U (zh) 2016-11-30 2016-11-30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68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51901A1 (zh) * 2018-09-14 2020-03-1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装置
EP4132244A4 (en) * 2020-04-23 2023-09-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BILE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51901A1 (zh) * 2018-09-14 2020-03-1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装置
EP4132244A4 (en) * 2020-04-23 2023-09-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BILE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3760B (zh) 一种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JP5743251B2 (ja) 複合材料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CN203722975U (zh) 一种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和屏蔽罩架
CN102573417B (zh) 壳体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US20240081026A1 (en) Terminal device
KR20080011392A (ko) 써멀 라미네이션 모듈
CN211127183U (zh) 无线充电器
CN207783425U (zh) 智能手表的散热结构
CN205105522U (zh) 电磁波屏蔽片和电子设备
CN103327786A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3179120A1 (zh) 电子设备
CN206506813U (zh) 电子装置
CN104981134A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106413335B (zh) 移动电子装置的散热缓冲屏蔽复合结构
TWM460508U (zh) 電子遮蔽蓋散熱結構
CN204733519U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205071568U (zh) 移动电子装置的散热缓冲屏蔽复合结构
CN108712853B (zh) 智能穿戴设备
US836339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eat dissipation casing
CN108683765A (zh) 电子设备
CN213126959U (zh) 电子设备
CN208609264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5555107A (zh) 无风扇散热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16362380U (zh) 一种具有反射功能的显示器电路板
CN204810786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