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5709U - 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5709U
CN206505709U CN201720186107.9U CN201720186107U CN206505709U CN 206505709 U CN206505709 U CN 206505709U CN 201720186107 U CN201720186107 U CN 201720186107U CN 206505709 U CN206505709 U CN 206505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witch
signal end
control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861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瑞芳
王锡平
马睿
马小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861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5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5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570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3036 priority patent/WO2018157589A1/zh
Priority to US15/759,029 priority patent/US10553140B2/en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66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04Matrix technologies
    • G09G2300/0408Integration of the drivers onto the display substrat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6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other than drivers for liquid crystal, plasma or 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输入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其中,通过上述四个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使输入信号端的电位与反相信号输出端的电位完全相反,从而将该反相控制电路应用于显示面板时,将一个时钟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即为相位完全相反的时钟信号。

Description

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显示面板越来越向着高集成度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其中,阵列基板行驱动(Gate Driver on Array,GOA)技术将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栅极驱动电路集成在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以形成对显示面板的扫描驱动,从而可以省去栅极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的绑定(Bonding)区域以及扇出(Fan-out)区域的布线空间,不仅可以在材料成本和制备工艺两方面降低产品成本,而且可以使显示面板做到两边对称和窄边框的美观设计。
一般GOA技术中需要高低电位按一定周期来回切换的时钟信号进行驱动,并且随着GOA技术中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复杂程度增加,所需的时钟信号也相应增多。以向栅极驱动电路输入六个时钟信号为例,如图1所示,在一帧显示的扫描开始后,时钟信号CLK1与时钟信号CLK4是互反信号,时钟信号CLK2与时钟信号CLK5是互反信号,时钟信号CLK3与时钟信号CLK6是互反信号;其中在各时钟信号的第一个高电位前都是低电位信号,即在这个时间段内上述三组时钟信号不是互反的,从而容易引起耦合电压的波动,造成显示面板的显示异常,例如Aging横纹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反相控制电路可以使输入信号的电位与输出信号的电位完全相反,从而在应用于显示面板时,将一个时钟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即为相位完全相反的时钟信号。
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相控制电路,包括:输入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其中,
所述输入模块分别与输入信号端、参考信号端、第一节点以及第二节点相连;所述输入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分别将所述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所述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信号端、所述参考信号端以及所述反相控制电路的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以及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在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与第二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其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其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与第四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输入信号端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参考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输入信号端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参考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输入信号端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参考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包括:第六开关晶体管与第七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反相控制电路,包括:输入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其中,
所述输入模块分别与输入信号端、参考信号端以及第一节点相连;所述输入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分别与切换控制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信号端、所述参考信号端以及所述反相控制电路的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其第一极均与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输入信号端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参考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输入信号端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参考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条时钟信号线,还包括:与各所述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线,以及与各所述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反相控制电路;
所述反相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端与对应的时钟信号线相连,反相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线相连。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最多包括三条时钟信号线。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三条时钟信号线。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各所述时钟信号线、各所述反相时钟信号线以及各所述反相控制电路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内。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输入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其中,通过上述四个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使输入信号端的电位与反相信号输出端的电位完全相反,从而将该反相控制电路应用于显示面板时,将一个时钟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即为相位完全相反的时钟信号。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6个时钟信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实施例提供的反相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2所示的反相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b为图2所示的反相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实施例提供的反相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4所示的反相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b为图4所示的反相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a为图3a所示的反相控制电路的时序图;
图6b为图5a所示的反相控制电路的时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反相控制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8为图2所示的反相控制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9为图4所示的反相控制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时钟信号线中信号与反相时钟信号线中的信号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相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输入模块11、切换控制模块12、第一输出模块13以及第二输出模块14;其中,
输入模块11分别与输入信号端Input、参考信号端Vref、第一节点A以及第二节点B相连;输入模块11用于在输入信号端Input的控制下分别将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与第二节点B;
切换控制模块12分别与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CS1、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CS2、第一节点A以及第二节点B相连;切换控制模块12用于在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CS1的控制下将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CS1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在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CS2的控制下将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CS2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B;
第一输出模块13分别与输入信号端Input、参考信号端Vref以及反相控制电路的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相连;第一输出模块13用于在输入信号端Input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
第二输出模块14分别与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CS1、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CS2、第一节点A、第二节点B以及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相连;第二输出模块14用于在第一节点A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CS1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在第二节点B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CS2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包括:输入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其中,输入模块用于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分别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在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在第二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通过上述四个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使输入信号端的电位与反相信号输出端的电位完全相反,从而将该反相控制电路应用于显示面板时,将一个时钟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即为相位完全相反的时钟信号。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在输入信号端的有效脉冲信号的电位为高电位时,参考信号端的电位为低电位;在输入信号端的有效脉冲信号的电位为低电位时,参考信号端的电位为高电位。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在当前预设间隔时长内,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电位为高电位(或低电位),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电位为低电位(或高电位);在下一个预设间隔时长内,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电位为低电位(或高电位),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电位为高电位(或低电位);并在下一个预设间隔时长之后,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与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一直重复执行上述当前预设间隔时长和下一个预设间隔时长的过程,直至停止显示。其中,预设间隔时长为显示N帧的时间;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在实际应用中,例如预设间隔时长可以为2~4s,当然预设间隔时长的具体时间需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3a与图3b所示,输入模块11具体可以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M3与第四开关晶体管M4;其中,
第三开关晶体管M3的控制极与输入信号端Input相连,第一极与参考信号端Vref相连,第二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
第四开关晶体管M4的控制极与输入信号端Input相连,第一极与参考信号端Vref相连,第二极与第二节点B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3a所示,第三开关晶体管M3与第四开关晶体管M4可以为N型晶体管。或者,如图3b所示,第三开关晶体管M3与第四开关晶体管M4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三开关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第四开关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3a与图3b所示,切换控制模块12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M1与第二开关晶体管M2;其中,
第一开关晶体管M1的控制极与其第一极均与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CS1相连,第二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
第二开关晶体管M2的控制极与其第一极均与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CS2相连,第二极与第二节点B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3a所示,第一开关晶体管M1与第二开关晶体管M2可以为N型晶体管。或者,如图3b所示,第一开关晶体管M1与第二开关晶体管M2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一开关晶体管在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将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第二开关晶体管在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将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一般在工艺制备时将第三开关晶体管的尺寸设置的比第一开关晶体管的尺寸大,这样设置使得当输入信号端为有效脉冲信号时,第三开关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的速率大于第一开关晶体管在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的速率,从而保证第一节点的电位与输入信号端为有效脉冲信号时的电位相反。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一般在工艺制备时将第四开关晶体管的尺寸设置的比第二开关晶体管的尺寸大,这样设置使得当输入信号端为有效脉冲信号时,第四开关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的速率大于第二开关晶体管在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的速率,从而保证第二节点的电位与输入信号端为有效脉冲信号时的电位相反。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一开关晶体管的尺寸与第三开关晶体管的尺寸满足1:2的关系,第二开关晶体管的尺寸与第四开关晶体管的尺寸满足1:2的关系,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开关晶体管的尺寸与第三开关晶体管的尺寸满足的关系也可以是其它比例关系,第二开关晶体管的尺寸与第四开关晶体管的尺寸满足的关系也可以是其它比例关系,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六开关晶体管的尺寸与第五开关晶体管的尺寸满足1:6的关系,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六开关晶体管的尺寸与第五开关晶体管的尺寸满足的关系也可以是其它比例关系,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3a与图3b所示,第一输出模块13具体可以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M5;其中,
第五开关晶体管M5的控制极与输入信号端Input相连,第一极与参考信号端Vref相连,第二极与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3a所示,第五开关晶体管M5可以为N型晶体管。或者,如图3b所示,第五开关晶体管M5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五开关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3a与图3b所示,第二输出模块14具体可以包括:第六开关晶体管M6与第七开关晶体管M7;其中,
第六开关晶体管M6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第一极与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CS1相连,第二极与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相连;
第七开关晶体管M7的控制极与第二节点B相连,第一极与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CS2相连,第二极与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3a所示,第六开关晶体管M6与第七开关晶体管M7可以为N型晶体管。或者,如图3b所示,第六开关晶体管M6与第七开关晶体管M7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六开关晶体管在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将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第七开关晶体管在第二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将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实施例提供的反相控制电路中各模块的具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上述各模块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所有开关晶体管一般均采用相同材质的开关晶体管,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a所示,所有开关晶体管可以均为N型晶体管,此时输入信号端Input的有效脉冲信号的电位为高电位。或者,如图3b所示,所有开关晶体管也可以均为P型晶体管,输入信号端Input的有效脉冲信号的电位为低电位,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N型晶体管在高电位作用下导通,在低电位作用下截止;P型晶体管在高电位作用下截止,在低电位作用下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开关晶体管可以是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Metal OxideScmiconductor),在此不作限定。在具体实施中,这些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为其栅极,第一极和第二极根据开关晶体管类型以及信号端的信号的不同,可以将第一极作为开关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以及将第二极作为开关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以图3a所示的反相控制电路的结构为例,结合电路时序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作以描述。其中,以预设间隔时长为显示一帧时间为例。下述描述中以1表示高电位信号,0表示低电位信号,其中,1和0代表其逻辑电位,其仅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而不是在具体实施时施加在各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上的电位。
实施例一、
如图3a所示,反相控制电路中所有开关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对应的输入输出时序图如图6a所示,具体地,主要选取如图6a所示的输入输出时序图中的显示一帧时间T1内的T11与T12两个阶段,CS1=1,CS2=0;下一个显示一帧时间T2内的T21与T22两个阶段,CS1=0,CS2=1。
在T11阶段,Input=1,CS1=1,CS2=0。
由于Input=1,因此第三开关晶体管M3、第四开关晶体管M4以及第五开关晶体管M5均导通。由于第三开关晶体管M3导通并将低电位的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因此第一节点A的电位为低电位。由于第一节点A的电位为低电位,因此第六开关晶体管M6截止。由于第四开关晶体管M4导通并将低电位的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B,因此第二节点B的电位为低电位。由于第二节点B的电位为低电位,因此第七开关晶体管M7截止。由于第五开关晶体管M5导通并将低电位的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因此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输出低电位的信号,即与输入信号端Input的电位相反。由于CS2=0,因此第二开关晶体管M2截止。
在T12阶段,Input=0,CS1=1,CS2=0。
由于Input=0,因此第三开关晶体管M3、第四开关晶体管M4以及第五开关晶体管M5均截止。由于CS1=1,因此第一开关晶体管M1导通并将高电位的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CS1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因此第一节点A为高电位。由于第一节点A为高电位,因此第六开关晶体管M6导通并将高电位的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CS1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因此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输出高电位的信号,即与输入信号端Input的电位相反。由于CS2=0,因此第二开关晶体管M2截止。
在T12阶段之后,一直重复执行T11阶段与T12阶段的工作过程,直至下一帧显示时间开始。
在T21阶段,Input=1,CS1=0,CS2=1。
由于Input=1,因此第三开关晶体管M3、第四开关晶体管M4以及第五开关晶体管M5均导通。由于第三开关晶体管M3导通并将低电位的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因此第一节点A的电位为低电位。由于第一节点A的电位为低电位,因此第六开关晶体管M6截止。由于第四开关晶体管M4导通并将低电位的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B,因此第二节点B的电位为低电位。由于第二节点B的电位为低电位,因此第七开关晶体管M7截止。由于第五开关晶体管M5导通并将低电位的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因此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输出低电位的信号,即与输入信号端Input的电位相反。由于CS1=0,因此第一开关晶体管M1截止。
在T22阶段,Input=0,CS1=0,CS2=1。
由于Input=0,因此第三开关晶体管M3、第四开关晶体管M4以及第五开关晶体管M5均截止。由于CS2=1,因此第二开关晶体管M2导通并将高电位的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CS2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B,因此第二节点B为高电位。由于第二节点B为高电位,因此第七开关晶体管M7导通并将高电位的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CS2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因此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输出高电位的信号,即与输入信号端Input的电位相反。由于CS1=0,因此第一开关晶体管M1截止。
在T22阶段之后,一直重复执行T21阶段与T22阶段的工作过程,直至下一帧显示时间开始。
如图6a所示,一般在相邻显示帧之间会设置一个暗态时间Blacking Time。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电位与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电位均在该暗态时间Blacking Time阶段进行切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反相信号输出端的电压与输入信号端的电位完全相反,与现有的采用电容与晶体管组合的方式构成的反相控制电路相比,由于晶体管的占用空间远远小于电容的占用,甚至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个晶体管的占用空间相比现有中的两个电容的占用空间也较小,从而可以降低空间占用面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显示面板中时,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反相控制电路的驱动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其中,
S701、在第一阶段,输入模块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分别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第一输出模块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
S702、在第二阶段,切换控制模块在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第二输出模块在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
或者,如图8所示,包括: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其中,
S801、在第一阶段,输入模块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分别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第一输出模块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
S802、在第二阶段,切换控制模块在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第二输出模块在第二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反相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输入模块21、切换控制模块22、第一输出模块23以及第二输出模块24;其中,
输入模块21分别与输入信号端Input、参考信号端Vref以及第一节点A相连;输入模块21用于在输入信号端Input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
切换控制模块22分别与切换控制信号端CS以及第一节点A相连;切换控制模块22用于在切换控制信号端CS的控制下将切换控制信号端CS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
第一输出模块23分别与输入信号端Input、参考信号端Vref以及反相控制电路的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相连;第一输出模块23用于在输入信号端Input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
第二输出模块24分别与切换控制信号端CS、第一节点A以及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相连;第二输出模块24用于在第一节点A的信号的控制下将切换控制信号端CS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包括:输入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其中,输入模块用于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通过上述四个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使输入信号端的电位与反相信号输出端的电位完全相反,从而将该反相控制电路应用于显示面板时,将一个时钟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即为相位完全相反的时钟信号。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在输入信号端的有效脉冲信号的电位为高电位时,参考信号端的电位为低电位,切换控制信号端的电位为高电位;在输入信号端的有效脉冲信号的电位为低电位时,参考信号端的电位为高电位,切换控制信号端的电位为低电位。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5a与图5b所示,输入模块21具体可以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M2;其中,
第二开关晶体管M2的控制极与输入信号端Input相连,第一极与参考信号端Vref相连,第二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5a所示,第二开关晶体管M2可以为N型晶体管。或者,如图5b所示,第二开关晶体管M2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二开关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5a与图5b所示,切换控制模块22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M1;其中,
第一开关晶体管M1的控制极与其第一极均与切换控制信号端CS相连,第二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5a所示,第一开关晶体管M1可以为N型晶体管。或者,如图5b所示,第一开关晶体管M1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一开关晶体管在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将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一般在工艺制备时第二开关晶体管的尺寸设置的比第一开关晶体管的尺寸大,这样设置使得当输入信号端为有效脉冲信号时,第二开关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的速率大于第一开关晶体管在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的速率,从而保证第一节点的电位与输入信号端为有效脉冲信号时的电位相反。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一开关晶体管的尺寸与第二开关晶体管的尺寸满足1:2的关系,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开关晶体管的尺寸与第二开关晶体管的尺寸满足的关系也可以是其它比例关系,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5a与图5b所示,第一输出模块23具体可以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M3;其中,
第三开关晶体管M3的控制极与输入信号端Input相连,第一极与参考信号端Vref相连,第二极与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5a所示,第三开关晶体管M3可以为N型晶体管。或者,如图5b所示,第三开关晶体管M3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三开关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5a与图5b所示,第二输出模块24具体可以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M4;其中,
第四开关晶体管M4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A相连,第一极与切换控制信号端CS相连,第二极与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如图5a所示,第四开关晶体管M4可以为N型晶体管。或者,如图5b所示,第四开关晶体管M4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四开关晶体管在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将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第四开关晶体管的尺寸与第三开关晶体管的尺寸满足1:6的关系,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四开关晶体管的尺寸与第三开关晶体管的尺寸满足的关系也可以是其它比例关系,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实施例提供的反相控制电路中各模块的具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上述各模块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中,所有开关晶体管一般均采用相同材质的开关晶体管,在具体实施时,如图5a所示,所有开关晶体管可以均为N型晶体管,此时输入信号端Input的有效脉冲信号的电位为高电位。或者,如图5b所示,所有开关晶体管也可以均为P型晶体管,输入信号端Input的有效脉冲信号的电位为低电位,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N型晶体管在高电位作用下导通,在低电位作用下截止;P型晶体管在高电位作用下截止,在低电位作用下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开关晶体管可以是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Metal OxideScmiconductor),在此不作限定。在具体实施中,这些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为其栅极,第一极和第二极根据开关晶体管类型以及信号端的信号的不同,可以将第一极作为开关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以及将第二极作为开关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以图5a所示的反相控制电路的结构为例,结合电路时序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作以描述。
实施例二、
如图5a所示,反相控制电路中所有开关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对应的输入输出时序图如图6b所示,具体地,主要选取如图6b所示的输入输出时序图中的显示一帧时间T1内的T11与T12两个阶段;下一个显示一帧时间T2内的T21与T22两个阶段。
在T11阶段,Input=1,CS=1。
由于Input=1,因此第二开关晶体管M2与第三开关晶体管M3均导通。由于第二开关晶体管M2导通并将低电位的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因此第一节点A的电位为低电位。由于第一节点A的电位为低电位,因此第四开关晶体管M4截止。由于第三开关晶体管M3导通并将低电位的参考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因此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输出低电位的信号,即与输入信号端Input的电位相反。
在T12阶段,Input=0,CS=1。
由于Input=0,因此第二开关晶体管M2与第三开关晶体管M3均截止。由于CS=1,因此第一开关晶体管M1导通并将高电位的切换控制信号端CS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因此第一节点A的电位为高电位。由于第一节点A的电位为高电位,因此第四开关晶体管M4导通并将高电位的切换控制信号端CS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因此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输出高电位的信号,即与输入信号端Input的电位相反。
在T12阶段之后,一直重复执行T11阶段与T12阶段的工作过程,直至下一帧显示时间开始。
在T21阶段,Input=1,CS=1。具体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二中T11阶段的工作过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详述。
在T22阶段,Input=0,CS=1。具体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二中T12阶段的工作过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详述。
在T22阶段之后,一直重复执行T21阶段与T22阶段的工作过程,直至下一帧显示时间开始。
如图6b所示,一般在相邻显示帧之间会设置一个暗态时间Blacking Time。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反相控制电路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反相信号输出端的电压与输入信号端的电位完全相反,与现有的采用电容与晶体管组合的方式构成的反相控制电路相比,由于晶体管的占用空间远远小于电容的占用,甚至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个晶体管的占用空间相比现有中的两个电容的占用空间也较小,从而可以降低空间占用面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显示面板中时,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反相控制电路的驱动方法,如图9所示,包括: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其中,
S901、在第一阶段,输入模块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第一输出模块在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
S902、在第二阶段,切换控制模块在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第二输出模块在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反相信号输出端。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0a与图10b所示,包括:至少一条时钟信号线clk_m(m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其中M为时钟信号线的总数),还包括:与各时钟信号线clk_m一一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线nclk_m,以及与各时钟信号线clk_m一一对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反相控制电路RP_m;
反相控制电路RP_m的输入信号端Input与对应的时钟信号线clk_m相连,反相信号输出端Output与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线nclk_m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由于时钟信号线clk_m与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线nclk_m之间通过反相控制电路RP_m相连,因此,如图11所示,当向时钟信号线clk_1输入时钟信号CLK1后,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线nclk_1的信号为时钟信号CLK4;当向时钟信号线clk_2输入时钟信号CLK2后,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线nclk_2的信号为时钟信号CLK5;当向时钟信号线clk_3输入时钟信号CLK3后,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线nclk_3的信号为时钟信号CLK6,从而可以使时钟信号线与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线的信号的电位完全相反。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一般采用GOA技术制作的显示面板通过栅极驱动电路向显示面板中的栅线输入扫描信号,以打开像素对像素进行充电。如图10a与图10b所示,栅极驱动电路一般均是由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单元:GOA1、GOA2、GOA3...组成,并通过各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实现依次向显示面板上的各行栅线输入扫描信号。各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可以均包括第一参考信号端VDD1、第二参考信号端VDD2、第三参考信号端VSS、时钟信号端CLK,级联信号输入端IN、扫描信号输出端OUT。其中,各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第一参考信号端VDD1均与同一条用于输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线Vdd1相连,各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第二参考信号端VDD2均与同一条用于输入第二参考信号的信号线Vdd2相连,各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第三参考信号端VSS均与同一条用于输入第三参考信号的信号线Vss相连;其中,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少信号线的数量,可以将信号线Vdd1中的信号与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CS1的信号设置为同一种信号,将信号线Vdd2中的信号与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CS2的信号设置为同一种信号,并且这个向上述移位寄存器输入的信号的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结合图10a、图10b以及图11,当向时钟信号线clk_1、clk_2、clk_3分别输入时钟信号CLK1、CLK2、CLK3时,第6k-5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时钟信号端CLK均与同一条时钟信号线clk_1相连,第6k-4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时钟信号端CLK均与同一条时钟信号线clk_2相连,第6k-3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时钟信号端CLK均与同一条时钟信号线clk_3相连,第6k-2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时钟信号端CLK均与同一条反相时钟信号线nclk_1相连,第6k-1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时钟信号端CLK均与同一条反相时钟信号线nclk_2相连,第6k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时钟信号端CLK均与同一条反相时钟信号线nclk_3相连;其中,k为正整数。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如图12所示,上述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具体可以包括:十六个输入晶体管,分别为第一输入晶体管Tr1至第十六输入晶体管Tr16。具体链接方式以及驱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如图10a与图10b所示,显示面板最多包括三条时钟信号线,即分别为时钟信号线clk_1、时钟信号线clk_2、时钟信号线clk_3。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显示面板也可以包括三条以上的时钟信号线。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如图10a与图10b所示,显示面板包括三条时钟信号线。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各时钟信号线、各反相时钟信号线以及各反相控制电路均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内。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与反相控制电路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输入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其中,通过上述四个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使输入信号端的电位与反相信号输出端的电位完全相反,从而将该反相控制电路应用于显示面板时,将一个时钟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即为相位完全相反的时钟信号。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反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其中,
所述输入模块分别与输入信号端、参考信号端、第一节点以及第二节点相连;所述输入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分别将所述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所述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信号端、所述参考信号端以及所述反相控制电路的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以及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在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与第二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其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其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与第四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输入信号端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参考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输入信号端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参考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输入信号端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参考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包括:第六开关晶体管与第七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第一极与所述第一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
6.一种反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以及第二输出模块;其中,
所述输入模块分别与输入信号端、参考信号端以及第一节点相连;所述输入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分别与切换控制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信号端、所述参考信号端以及所述反相控制电路的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参考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其第一极均与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输入信号端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参考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输入信号端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参考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相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第一极与所述切换控制信号端相连,第二极与所述反相信号输出端相连。
1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条时钟信号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各所述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线,以及与各所述时钟信号线一一对应的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反相控制电路;
所述反相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端与对应的时钟信号线相连,反相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线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最多包括三条时钟信号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三条时钟信号线。
14.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时钟信号线、各所述反相时钟信号线以及各所述反相控制电路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内。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720186107.9U 2017-02-28 2017-02-28 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05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6107.9U CN206505709U (zh) 2017-02-28 2017-02-28 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17/103036 WO2018157589A1 (zh) 2017-02-28 2017-09-22 反相控制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5/759,029 US10553140B2 (en) 2017-02-28 2017-09-22 Inversion control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6107.9U CN206505709U (zh) 2017-02-28 2017-02-28 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5709U true CN206505709U (zh) 2017-09-19

Family

ID=59841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8610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05709U (zh) 2017-02-28 2017-02-28 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3140B2 (zh)
CN (1) CN206505709U (zh)
WO (1) WO20181575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57589A1 (zh) * 2017-02-28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反相控制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1266B2 (ja) * 2003-10-16 2009-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079301B2 (ja) * 2006-10-26 2012-1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KR101674690B1 (ko) 2010-03-30 2016-11-09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제이올레드 인버터 회로 및 표시 장치
CN104269137B (zh) * 2014-10-13 2016-08-2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相器、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04809979B (zh) * 2015-05-26 2017-07-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相器及驱动方法、goa单元、goa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427821B (zh) 2015-12-25 2018-05-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In 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的GOA电路
TWI605369B (zh) * 2016-08-31 2017-11-1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互容式壓力感測器以及具有壓力感測功能之觸控顯示裝置與其壓力感測方法
CN206505709U (zh) 2017-02-28 2017-09-1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反相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57589A1 (zh) * 2017-02-28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反相控制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553140B2 (en) 2017-02-28 2020-02-0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Inversion control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7589A1 (zh) 2018-09-07
US20190378447A1 (en) 2019-12-12
US10553140B2 (en)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7825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及栅极驱动电路
CN105096904B (zh) 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CN105469738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632562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157912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134430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575315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扫描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7039014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04952406B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205984242U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551422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05185290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7093414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6228927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6782399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8573673A (zh) 移位寄存器、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07507556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显示装置
CN106710561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线集成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6910452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6782267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07393461A (zh)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7610736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5957470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器件
CN106504692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6504721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