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3914U - 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3914U
CN206493914U CN201621249762.6U CN201621249762U CN206493914U CN 206493914 U CN206493914 U CN 206493914U CN 201621249762 U CN201621249762 U CN 201621249762U CN 206493914 U CN206493914 U CN 206493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prevention
prevention girders
fixedly connected
expansion link
welding ma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97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俊波
何千
金庭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ngma Electric Vehicle Co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ngma Electric Vehicl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ngma Electric Vehicle Co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ngma Electric Vehicle Co
Priority to CN2016212497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93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3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39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包括第一防撞梁和安装孔,所述第一防撞梁表面设有减震层;所述第一防撞梁四周拐角处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防撞梁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撞梁,第一防撞梁与第二防撞梁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外侧包裹有弹簧,弹簧顶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防撞梁,弹簧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防撞梁;所述第一防撞梁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第二防撞梁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弹性钢片。该汽车后保险杆在使用时减震性能好,当汽车之间发生碰撞时,弹性钢片和第二防撞梁能有效减缓汽车之间的撞击力,大大提升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汽车的持有率越来越高,但是我国汽车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每年汽车事故中失去生命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尤为重要。
汽车后保险杆作为一种保护汽车免于遭受碰撞的一种配件,在汽车配件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汽车保险杆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当汽车之间发生碰撞时,现有的保险杆减震性能较差,且现有的保险杆为单杆结构,当汽车之间碰撞以后,碰撞力度较大,单杆难以实现保险功能,汽车行驶中的安全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包括第一防撞梁和安装孔,所述第一防撞梁表面设有减震层;所述第一防撞梁四周拐角处设有安装孔,第一防撞梁通过安装孔与螺栓固定方式安装在汽车表面;所述第一防撞梁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撞梁,第一防撞梁与第二防撞梁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外侧包裹有弹簧,弹簧顶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防撞梁,弹簧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防撞梁;所述第一防撞梁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第二防撞梁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弹性钢片,弹性钢片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层为弹性材质制成,减震层通过热压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撞梁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第二防撞梁和第一防撞梁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不少于四根且固定柱的长度小于伸缩杆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后保险杆在使用时减震性能好,当汽车之间发生碰撞时,弹性钢片和第二防撞梁能有效减缓汽车之间的撞击力,大大提升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汽车后保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防撞梁;2-减震垫;3-第二防撞梁;4-弹性钢片;5-安装孔;6-伸缩杆;7-弹簧;8-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包括第一防撞梁1和安装孔5;所述第一防撞梁1表面通过热压方式固定连接有减震层2,减震层2为弹性材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防撞梁1四周拐角处设有安装孔5,第一防撞梁1通过安装孔5与螺栓固定方式安装在汽车表面;所述第一防撞梁1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撞梁3,第一防撞梁1 与第二防撞梁3之间通过伸缩杆6连接,伸缩杆6与第一防撞梁1和第二防撞梁3一体成型;所述伸缩杆6外侧包裹有弹簧7,弹簧7顶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防撞梁3,弹簧7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防撞梁1,作为优选,伸缩杆6的数量不少于四根;所述第一防撞梁1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柱8,固定柱8的长度小于伸缩杆6 的长度;所述第二防撞梁3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弹性钢片4,弹性钢片4为弧形结构;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弹性钢片4受力发生形变,当碰撞力量大于弹性钢片4的受力范围时,第二防撞梁4受压向第一防撞梁5移动,弹簧7缓冲了第二防撞梁3的移动速度,减缓乐汽车之间的撞击力,当汽车之间的撞击力,当撞击力大于弹簧7形变受力范围时,第二防撞梁3向下移动,固定柱8支撑第二防撞梁3防止第二防撞梁3撞击第一防撞梁1,减震层2可有效减少汽车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大大提升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包括第一防撞梁(1)和安装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梁(1)表面设有减震层(2);所述第一防撞梁(1)四周拐角处设有安装孔(5),第一防撞梁(1)通过安装孔(5)与螺栓固定方式安装在汽车表面;所述第一防撞梁(1)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撞梁(3),第一防撞梁(1)与第二防撞梁(3)之间通过伸缩杆(6)连接;所述伸缩杆(6)外侧包裹有弹簧(7),弹簧(7)顶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防撞梁(3),弹簧(7)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防撞梁(1);所述第一防撞梁(1)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柱(8);所述第二防撞梁(3)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弹性钢片(4),弹性钢片(4)为弧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2)为弹性材质制成,减震层(2)通过热压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撞梁(1)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第二防撞梁(3)和第一防撞梁(1)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的数量不少于四根且固定柱(8)的长度小于伸缩杆(6)的长度。
CN201621249762.6U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93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9762.6U CN206493914U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9762.6U CN206493914U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3914U true CN206493914U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0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976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93914U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93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63357U (zh) 一种汽车吸能盒
CN204236395U (zh) 一种保险杠总成
CN206493914U (zh) 一种电动汽车后保险杆
CN204750063U (zh) 一种汽车防撞钢梁
CN20529251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保险杠
CN207311338U (zh) 一种新型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CN207029108U (zh) 一种车辆撞梁总成和车辆防撞结构
CN206954313U (zh) 一种汽车的前纵梁结构
CN206306982U (zh) 一种汽车用保险杠
CN201932100U (zh)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
CN206510873U (zh) 一种低速电动汽车前防撞梁装置
CN205417487U (zh) 一种汽车后钢梁防撞吸能装置
CN208559509U (zh) 一种汽车门槛梁总成结构
CN107600013A (zh) 一种新型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CN207345731U (zh) 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
CN207809290U (zh) 全包围保险杠
CN207481826U (zh) 一种小型汽车前防护杠
CN207274603U (zh) 一种减少撞击动能的汽车防撞梁
CN209022875U (zh) 一种双层汽车前防撞梁
CN205524461U (zh) 一种吸收冲击能量的车梁
CN206254943U (zh) 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
CN205854069U (zh) 一种汽车防撞架
CN218703102U (zh) 一种高强度低变形汽车横梁凸筋结构
CN204173081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防撞杆的不锈钢复合管
CN206171374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