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90279U - 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90279U
CN206490279U CN201621067823.7U CN201621067823U CN206490279U CN 206490279 U CN206490279 U CN 206490279U CN 201621067823 U CN201621067823 U CN 201621067823U CN 206490279 U CN206490279 U CN 206490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tting recess
kink
power supply
rotary connector
connect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678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预然
李博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90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90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0Means for supporting coupling part when not engag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4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with limited rotation angle with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01R13/0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 H01R13/05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co-operating with socket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8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8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01R24/30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with additional earth or shiel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包括一承座、二导电端子及一插头,承座具有一第一装配槽、一第二装配槽及连通前述二者的一槽道;二导电端子分别固设于第一装配槽与第二装配槽中,导电端子具有一本体、一接线部及一夹板件,夹板件为自本体凹折且朝彼此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的一对金属片;插头可转动地组接承座且配置于导电端子上,插头包含设于槽道中且结合承座二侧的一枢轴及固定在枢轴上的一对插接脚且其具有一导接端,而插头以枢轴形成自由摆动而具有一旋出状态或一收合状态,从而使导接端被夹板件夹挚或者脱离夹板件。藉此,改变插头与导电端子的接触方式以改善接触不良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源转换器,尤指一种电源转换器中的旋转插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具旋转接头的电源转换器,包括有壳体、一转轴、组接该转轴的二插接脚以及二导电端子,壳体中设有二间隔配置的接脚槽,转轴可转动地轴接该壳体使二插接脚可旋出该壳体或者位于接脚槽内,以使二插接脚与二导电端子相互接触而导通或者脱离,使用时,二导电端子的外端穿设于电源供应器的电源接头,而二插接脚的外端则突出于接脚槽外,并插设于插座中;如同前述,此时接脚与端子相接触而导通,因此插座中的电力便可依序透过接脚及端子而传送到电源供应器中;然,由于插接脚与导电端子仅于一端形成接触形成导通,因此若因碰撞或各种原因而导致接脚或端子的位置有偏差,则便可能会使相对应的接脚与端子无法顺利接触而造成断路,进而无法使用。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转接头,其使用上稳定性不佳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遂针对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并改善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藉由改变插头与导电端子的接触方式以避免受到外力碰撞造成变形,或者组装公差所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包括一承座、二导电端子及一插头,承座具有一第一装配槽、一第二装配槽及连通前述二者的一槽道;二导电端子分别固设于第一装配槽与第二装配槽中,导电端子具有一本体、一接线部及一夹板件,夹板件为自本体凹折且朝彼此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的一对金属片;插头可转动地组接承座且配置于导电端子上,插头包含设于槽道中且结合承座二侧的一枢轴及固定在枢轴上的一对插接脚且其具有一导接端,而插头以枢轴形成自由摆动而具有一旋出状态或一收合状态,从而使导接端被夹板件夹挚或者脱离夹板件。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本体开设有至少一对位孔且其位于夹板件和接线部之间,本体邻近对位孔的位置形成有一阶梯凹折,阶梯凹折为一直向凹折或一斜向凹折,而第一装配槽及第二装配槽对应对位孔分别设有一定位件,该些导电端子以定位孔组接定位件以形成固定。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夹板件包含一固持部、一弯折部及自弯折部延伸的一夹挚部,固持部为自本体二长边侧形成弯折且平行直列的一对金属片,弯折部为自本体末端形成弯折且形成直立的一金属片,而夹挚部为自弯折部二端且朝彼此对应侧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夹板件包含一固持部、一弯折部及自弯折部延伸的一夹挚部,固持部为自本体二长边侧邻近阶梯凹折的位置形成弯折且平行直列的一对金属片,弯折部为自本体末端形成弯折且形成直立的一金属片,而夹挚部为自弯折部二端且朝彼此对应侧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夹板件包含一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的一弯折部及自弯折部延伸的一夹挚部,固持部为自本体二长边侧邻近阶梯凹折的位置形成弯折且平行直列的一对金属片,弯折部自固持部朝接线部方向延伸且于彼此对应侧方向凹折,而夹挚部为自弯折部且朝彼此对应侧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导电端子更包含有一底垫部,底垫部为自本体邻近弯折部的位置形成一圆弧凹折的片体,而底垫部与本体之间所形成的高低差相符于阶梯凹折与本体所形成的高低差。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弯折部的弯折处为一凹折端,夹挚部末端为一坡底端,坡底端至凹折端形成有一向上隆起的一斜坡段以及自斜坡段平直延伸至凹折端的一平坦段,而自夹挚部的坡底端朝固持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外扩分岔。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固持部二侧分别贴抵于第一装配槽的内侧壁以及第二装配槽的内侧壁。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第一装配槽与第二装配槽分别于邻近槽道的底壁凸伸有一凸台,本体部分抵接于凸台的一顶面,本体自阶梯凹折朝接线部延伸的部分贴抵于第一装配槽及第二装配槽的一底壁,以使本体与底壁之间形成有一弹性空间。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第一装配槽与第二装配槽分别于邻近槽道的底壁凸伸有一凸台,底垫部的底缘贴抵于第一装配槽及第二装配槽的一底壁,本体自阶梯凹折朝接线部延伸的部分贴抵于第一装配槽及第二装配槽的底壁,以使本体与底壁之间形成有一弹性空间。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插头于旋出状态以导接端抵接本体表面且夹挚部夹挚导接端二侧。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于该对插接脚之间的枢轴径向突出有一定位块,承座对应定位块的位置直立延伸有一对定位柱,而插头于收合状态或者旋出状态以定位块抵顶该对定位柱从而定位插头,且定位块使插头于受外力产生旋转过程对一施力者产生有阻力的手感。
于一实施例所述,其中第一装配槽与第二装配槽的周壁更分别设有一凹口,以使插头的导接端可于自由摆动路径上自凹口穿过而不形成干涉。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更包含以下所述功效:插头于旋出状态时的导接端的末端可抵接于本体的表面而形成三面接触,且透过弹性空间以使导接端抵压于本体表面时具有可压缩空间,以避免该些元件发生加工精度误差时可能造成接触不良或者未相互接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换器与旋转头结构的外观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换器与旋转头结构的一侧外观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一实施例外观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头结构的外观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头结构于收合状态的一侧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头结构于旋出状态的一侧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头结构于旋出状态的上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另一实施例外观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另一实施例外观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壳体
100…容置空间
11…盖体
110…收容槽
111…槽孔
12…电路集成模块
20…承座
200…容轴孔
201…第一装配槽
202…第二装配槽
203…槽道
21…格档块
210…定位柱
211…固定件
212…凹口
213…凸台
213a…顶面
213b…侧面
30,30A,30B…导电端子
300…弹性空间
31,31A,31B…本体
310,310A,310B…对位孔
311,311A,311B…阶梯凹折
312…底垫部
32,32A,32B…接线部
33,33A,33B…夹板件
330,330A,330B…夹持空间
331,331A,331B…固持部
332,332A,332B…弯折部
3320,3320A,3320B…凹折端
333,333A,333B…夹挚部
3330,3330A,3330B…斜坡段
3331,3331A,3331B…坡底端
40…插头
41…枢轴
41a…主轴部
41b…端部
411…定位块
42…插接脚
421…导接端
43…绝缘套
L…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所述电源转换器包含一壳体10及组接壳体10的一盖体11,壳体10具有一容置空间100且于其内装设有一电路集成模块12,盖体11具有一收容槽110,且收容槽110开设有二槽孔111(见于图4)以连通容置空间100,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插头结构设于容置空间100中邻近收容槽110的位置,于本实施例中,旋转插头结构包含一承座20、二导电端子30及一插头40,插头40可旋转地自前述二槽孔111突露于收容槽110外,或者收容于前述收容槽110内。
请参阅图2所示,承座20二侧之间具有一中空的格档块21且自格档块21对应承座20二侧之间具有一第一装配槽201、一第二装配槽202,而自隔档块21顶部形成有连通第一装配槽201与第二装配槽202的一弧状凹陷的槽道203,承座20的二侧壁面对应槽道203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容轴孔200,第一装配槽201与第二装配槽202的底壁分别设有至少一固定件211,固定件211可为自前述底壁外凸的一圆状凸块,但不依此为限,而于格档块21的中空部分的底壁邻近沟道203的位置直立延伸有二相对应的一对定位柱210,而第一装配槽201以及第二装配槽202分别于邻近槽道203的底壁凸伸有一凸台213,凸台213选择性连接或者不连接第一装配槽201以及第二装配槽202的各内周壁,在此不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导电端子30包含一金属制的本体31、设于本体31一端的一接线部32以及设于另一端的一夹板件33,接线部32提供一导线L(见于图5)套设固定于其中且导线L电性连接上述电路集成模块12本体31表面对应前述固定件211位置开设有至少一对位孔310且其位于夹板件33和接线部32之间,而本体31邻近该对位孔310形成有一阶梯凹折311,阶梯凹折311可为一直向凹折或一斜向凹折,而本实施例以直向凹折做说明,直向凹折的长度相符于第一装配槽201及第二装配槽202中的凸台213高度,而夹板件33为自导线端子30的本体31凹折且朝彼此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的一对金属片。
承上所述,该些对位孔310提供前述圆状凸块穿设该些对位孔310,从而使二导电端子30分别固定于第一装配槽201与第二装配槽202中,而本体31部分贴抵于上述凸台213的一顶面213a,且自阶梯凹折311朝接线部32延伸的本体31部分贴抵于第一装配槽201及第二装配槽202的底壁,以使本体31未贴底于前述底壁的部分与前述底壁之间形成有一弹性空间300。
承上所述,前述夹板件33包含一固持部331、一弯折部332及自弯折部332延伸的一夹挚部333,固持部331为自导电端子30的本体31二长边侧形成弯折且平行直列的一对金属片,各金属片分别贴抵于第一装配槽201及第二装配槽202的内侧壁,弯折部332为自导电端子30的本体31末端缘形成弯折且形成直立的一金属片,金属片二端延伸连接夹挚部333且于前述连接处朝接线部32方向形成弯折,而夹挚部333为自弯折部332的金属片二端且朝彼此对应侧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的二金属片,二金属片之间构成有一夹持空间330,夹持空间330呈现一三角空间轮廓。
进一步说明,前述弯折部332的弯折处定义为一凹折端3320,夹挚部333的二金属片末端为一坡底端3331,坡底端3331至凹折端3320形成有一向上隆起的一斜坡段3330以及自斜坡段3330平直延伸且连接凹折端3320的一平坦段3340,而自夹挚部333的坡底端3331分别朝固持部331的方向延伸形成一外扩分岔。
请参阅图4所示,插头40可转动地组接于承座20且配置于导电端子30上,插头40包含一枢轴41、一对插接脚42及一对绝缘套43,枢轴41设于承座20的槽道203中且包含一主轴41a及自主轴延伸的二端部41b,主轴41a以各绝缘套43包覆且二端部41b突伸于绝缘套43外以轴接承座20的二容轴孔200,各插接脚42自该对绝缘套43二端凸伸且其中一端为一导接端421。
承上所述,插头40以枢轴41形成自由摆动而具有一旋出状态或一收合状态,从而使各插接脚42的各导接端421侧面被夹板件33的夹挚部333稳定地夹挚,或者脱离夹板件33的夹持空间330,其中前述自由摆动的摆动角度根据承座20或者上述收容槽110的结构设计而考量,故可以大于90度或小于90度,而于各插接脚42之间的枢轴41径向突出有一定位块411以对应上述各定位柱210,而插头40于收合状态或者旋出状态时,将迫使定位块411抵顶定位柱210的表面从而定位插头40,再者,使用者施力于插头40使其旋转过程中,定位块411表面紧迫抵接于其中一定位柱210而使施力者于施力时产生有阻力的手感。
进一步说明,请再参阅图2所示,邻近夹持件33的上述第一装配槽201以及第二装配槽202的周壁更可设有一凹口212,以使前述插接脚42的导接端421于旋出状态或收合状态的摆动路径上可自凹口212穿过,而不受到第一装配槽201及第二装配槽202的内壁干涉到插头40的自由摆动空间。
请参阅图5所示,二导电端子30分别固设于第一装配槽201与第二装配槽202中,且对位孔310对应于固定件211套接而固定,接线部32提供一导线L固定于其中,且导线L电性连接上述电路集成模块12,此时插头40是以直立方式被收合在收容槽110内。
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操作时插头40以枢轴41为旋转中心向外旋出,从而使各插接脚42的各导接端421顺势嵌入夹板件33的夹挚部333内而被稳定地夹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插头结构的该对夹持件33的结构设计改善现有技术中导接端于导电端子之间以点对点的接触方式或者单面接触方式,而其前述接触方式的轴向为插接脚的延伸方向,本实施例中,该对夹持件33夹挚于导接端421的二侧形成面对面的接触方式以更稳定的形成接触,而该些接触面之间的轴向为垂直插接脚42的方向,更可改善因碰撞或各种原因而导致接脚或端子的位置有偏差而造成无法顺利接触的问题,再者,于旋出状态时的导接端421的末端亦可抵接于本体31的表面而形成三面接触,且透过前述弹性空间300使导接端421抵压于本体31表面时具有一可压缩空间,以避免该些元件发生加工精度误差时可能造成接触不良或者未相互接触的问题。
请参阅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旋转插头结构包含上述承座20、二导电端子30A及上述插头40。
导电端子30’包含一本体31A、设于本体31A一端的一接线部32A以及设于另一端的一夹板件33A,本体31A的表面对应上述固定件211开设有至少一对位孔310A,夹板件33A包含一固持部331A、弯折部332A及自弯折部332A延伸的一夹挚部333A,弯折部332A为自固持部331A远离接线部32A方向朝该对金属片对应侧的方向凹折,夹挚部333A为自弯折部332A朝该对金属片对应侧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其中弯折部332A的弯折处定义为一凹折端3320A,夹挚部333A的二金属片末端为一坡底端3331A,而坡底端3331A至凹折端3320A形成有一向上隆起的一斜坡段3330A以及自斜坡段3330A平直延伸且连接凹折端3320A的一平坦段3340A,而自夹挚部333A的坡底端3331A分别朝固持部331A的方向延伸形成一外扩分岔。
承上所述,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主要差异在于本体31A邻近该对位孔310A形成有一阶梯凹折311A,该阶梯凹折311A为一斜向凹折,而该斜向凹折与本体31A之间所形成的高低差相符于上述第一装配槽201及上述第二装配槽202中的凸台213高度,而固持部331A为自本体31A二长边侧邻近阶梯凹折311A的位置形成弯折且平行直列的一对金属片,而固持部331A的该对金属片的长度大于前一实施例所述固持部331的该对金属片的长度,且该对金属片分别贴抵于第一装配槽201及第二装配槽202的内壁面。
本实施例同样具有前一实施例的功效,且本实施例的的导电端子30A结构设计更具有材料成本较低及增加上方冲击缓冲效果的功效。
请参阅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旋转插头结构包含上述承座20、二导电端子30B及上述插头40。
导电端子30B包含一本体31B、设于本体31B一端的一接线部32B以及设于另一端的一夹板件33B,本体31B的表面对应上述固定件211开设有至少一对位孔310B,夹板件33B包含一固持部331B、一弯折部332B及自弯折部332B延伸的一夹挚部333B,而本体31B邻近对位孔310B的位置形成有一阶梯凹折311B,夹挚部333B为自弯折部332B朝该对金属片对应侧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其中弯折部332B的弯折处定义为一凹折端3320B,夹挚部333B的二金属片末端为一坡底端3331B,而坡底端3331B至凹折端3320B形成有一向上隆起的一斜坡段3330B以及自斜坡段3330B平直延伸且连接凹折端3320B的一平坦段3340B,而自夹挚部333B的坡底端3331B分别朝固持部331B的方向延伸形成一外扩分岔。
本实施例与上述二实施例主要差异在于固持部331B为自本体31B二长边侧邻近阶梯凹折311B的位置形成弯折且平行直列的一对金属片且连接弯折部332B,该对金属片分别贴抵于第一装配槽201及第二装配槽202的内壁面,而弯折部332B为自固持部331B的该对金属片以远离接线部32B方向延伸且朝彼此对应侧凹折的部分,再者,导电端子30B更包含有一底垫部312,底垫部312为自本体31B邻近前述凹折端3320B形成与前述阶梯凹折311B同向一圆弧凹折的片体,其中该圆弧凹折与本体31B之间所形成的高低差相符于前述阶梯凹折311B与本体31B所形成的高低差,以使底垫部312的底缘抵接于第一装配槽201及第二装配槽202的底壁且于其该凹折处的表面抵接于上述凸台213的一侧面213b,而夹板件33B的下缘抵接于上述凸台213的顶面213a。
本实施例同样具有前一实施例的功效,而本实施例的的导电端子30B结构设计更具有材料成本较低及增加上方冲击缓冲效果功效。
进一步说明,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导电端子(30,30A,30B)的夹板件(33,33A,33B)于各表面涂覆有一导电油膏以降低接触电阻。
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藉由导电端子的结构设计以改变接头与导电端子的接触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减少因为组装公差产生的接触不良状况;
2.可以降低因上方受到冲击而使导电端子受力造成永久形变导致接触不良状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确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而解决现有的缺失,又因极具新颖性及创造性,完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

Claims (15)

1.一种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承座,具有一第一装配槽、一第二装配槽及连通前述二者的一槽道;
二导电端子,分别固设于该第一装配槽与该第二装配槽中,该导电端子具有一本体、设于该本体一端的一接线部及设于该本体另一端的一夹板件,该夹板件为自该本体凹折且朝彼此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的一对金属片;
一插头,可转动地组接该承座且配置于该导电端子上,该插头包含设于该槽道中且结合该承座二侧的一枢轴及固定在该枢轴上的一对插接脚,该对插接脚具有一导接端,该插头以该枢轴形成自由摆动而具有一旋出状态或一收合状态,从而使该导接端被该夹板件夹挚或者脱离该夹板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开设有至少一对位孔且其位于该夹板件和该接线部之间,该本体邻近该对位孔的位置形成有一阶梯凹折,该阶梯凹折为一直向凹折或一斜向凹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板件包含一固持部、一弯折部及自该弯折部延伸的一夹挚部,该固持部为自该本体二长边侧形成弯折且平行直列的一对金属片,该弯折部为自该本体末端形成弯折且形成直立的一金属片,而该夹挚部为自该弯折部二端且朝彼此对应侧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板件包含一固持部、一弯折部及自该弯折部延伸的一夹挚部,该固持部为自该本体二长边侧邻近该阶梯凹折的位置形成弯折且平行直列的一对金属片,该弯折部为自该本体末端形成弯折且形成直立的一金属片,而该夹挚部为自该弯折部二端且朝彼此对应侧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板件包含一固持部、自该固持部延伸的一弯折部及自该弯折部延伸的一夹挚部,该固持部为自该本体二长边侧邻近该阶梯凹折的位置形成弯折且平行直列的一对金属片,该弯折部自该固持部朝该接线部方向延伸且于彼此对应侧方向凹折,而该夹挚部为自该弯折部且朝彼此对应侧的方向形成渐缩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还包含有一底垫部,该底垫部为自该本体邻近该弯折部的位置形成一圆弧凹折的片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垫部与该本体之间所形成的高低差相符于该阶梯凹折与该本体所形成的高低差。
8.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弯折部的弯折处为一凹折端,该夹挚部末端为一坡底端,该坡底端至该凹折端形成有一向上隆起的一斜坡段以及自该斜坡段平直延伸至该凹折端的一平坦段,而自该夹挚部的该坡底端朝该固持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外扩分岔。
9.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持部二侧分别贴抵于该第一装配槽的内侧壁以及该第二装配槽的内侧壁。
10.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装配槽与该第二装配槽分别于邻近该槽道的底壁凸伸有一凸台,该本体部分抵接于该凸台的一顶面,该本体自该阶梯凹折朝该接线部延伸的部分贴抵于该第一装配槽及该第二装配槽的一底壁,以使该本体与该底壁之间形成有一弹性空间。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装配槽与该第二装配槽分别于邻近该槽道的底壁凸伸有一凸台,该底垫部的底缘贴抵于该第一装配槽及该第二装配槽的一底壁,该本体自该阶梯凹折朝接线部延伸的部分贴抵于该第一装配槽及该第二装配槽的该底壁,以使该本体与该底壁之间形成有一弹性空间。
12.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头于该旋出状态以该导接端抵接该本体表面且该夹挚部夹挚该导接端二侧。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该对插接脚之间的该枢轴径向突出有一定位块,该承座对应该定位块的位置直立延伸有一对定位柱,而该插头于该收合状态或者该旋出状态以该定位块抵顶该对定位柱从而定位该插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开设有至少一对位孔且其位于该夹板件和该接线部之间,该第一装配槽及该第二装配槽对应该对位孔分别设有一定位件,该些导电端子以该定位孔组接该定位件以形成固定。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装配槽与该第二装配槽的周壁还设有一凹口,以使该插头的该导接端于自由摆动路径上自该凹口穿过而不形成干涉。
CN201621067823.7U 2016-08-22 2016-09-21 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 Active CN2064902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2756U TWM535426U (zh) 2016-08-22 2016-08-22 電源轉換器之旋轉插頭結構
TW105212756 2016-08-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90279U true CN206490279U (zh) 2017-09-12

Family

ID=58400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67823.7U Active CN206490279U (zh) 2016-08-22 2016-09-21 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93649B1 (zh)
CN (1) CN206490279U (zh)
TW (1) TWM53542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57923B1 (ko) * 2016-01-12 2023-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러그 일체형 어댑터
CN113889803A (zh) * 2020-07-02 2022-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IT202000016942A1 (it) * 2020-07-13 2022-01-13 Eggtronic Eng S P A Una spina elettrica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7381A (en) * 1990-02-26 1991-03-05 Oh Tae J Dual functional, electrical plug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an electric appliance
US5494449A (en) * 1994-09-01 1996-02-27 Chioo; Ming D.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portable computers
US6312271B1 (en) * 2001-03-09 2001-11-06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nnector having foldable plug
TWM273876U (en) * 2005-03-14 2005-08-2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Rotatable plug
TWM340603U (en) * 2008-01-25 2008-09-1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Power adapter
US8979549B2 (en) * 2013-08-08 2015-03-17 Kuei-Yang Lin Rotating pl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5426U (zh) 2017-01-11
US9793649B1 (en) 201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0279U (zh) 电源转换器的旋转插头结构
TWI427875B (zh) 具有旋轉及摺合的插頭
CN206727341U (zh) 电连接器
CN201444505U (zh) 一种安全插座
TWM334513U (en) Socket connector of miniature USB
CN104916936A (zh) 板对板连接器
KR101992433B1 (ko) 회전용 소켓
CN102637969B (zh) 一种插座
KR200470015Y1 (ko) 전원 연결 기구
CN201927758U (zh) 转接器
CN206340699U (zh) 一种易于安装在pcb板上的电池连接器
CN206471539U (zh) 插头组件及插头
CN102842831B (zh) 一种安全插头转接座
CN207098098U (zh) 电连接器
CN108023200A (zh) 一种微簧插孔电接触组件
CN207705441U (zh) 一种微簧插孔电接触组件
EP3666097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8706937U (zh) 一种扁形插头结构和电源连接器
CN109841984A (zh) 插座、插接件及耦合装置
CN217427146U (zh) 一种插座导电片排布结构
CN216488933U (zh) 旋转便携式连接器
CN217361775U (zh) 一种便携式小型聚合物锂电池
CN202444099U (zh) 链条式插排
CN2410773Y (zh) 电连接器
CN107230859B (zh) 旋转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