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5769U - 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65769U
CN206465769U CN201720119846.6U CN201720119846U CN206465769U CN 206465769 U CN206465769 U CN 206465769U CN 201720119846 U CN201720119846 U CN 201720119846U CN 206465769 U CN206465769 U CN 206465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ger
mounting hole
gas extraction
extraction system
spacing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198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198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65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65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65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及汽车,吊耳包括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在吊耳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柔性非弹性的限位带,限位带在吊耳处于自由状态时呈扭曲状态,在吊耳处于自身最大拉伸量时呈绷紧状态,吊耳与限位带作为整体此时不能继续拉伸,吊耳不能产生更大的拉伸量。

Description

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排气系统布置于汽车底部,通过橡胶吊耳将排气系统与车身相连接。吊耳一方面需要有较低的刚度特性,能完成排气系统与车身之间的解耦功能,以避免排气系统的振动向车身传递,影响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要求吊耳具有较高的疲劳耐久性能,以满足吊耳作为连接件能稳定牢固地连接车身和排气系统。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无支架支撑的橡胶吊耳包括作为受力主体的吊耳本体3,贯穿在吊耳本体3上的车身安装孔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2,以及位于车身安装孔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2之间的孔洞4。如图2所示,安装吊耳时,车身安装孔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2分别连接车身6的车身挂钩8和排气系统5的排气系统挂钩7。此种吊耳在低刚度特性和高疲劳耐久性能之间存在矛盾,在刚度较低时,吊耳产生过大的拉伸量,易引起断裂失效;而刚度较大时,吊耳的解耦效果差,排气系统的振动传递到车身,造成车内舒适性降低。另外,当排气系统5受来自车身侧向的力F过大时(参考图2),排气系统5在侧向上移动量大,容易出现与周边零件的动态干涉,因此需要预留较大的空间,布置紧凑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吊耳的低刚度和高疲劳耐久性能之间的矛盾,以及吊耳侧向受力变形造成排气系统在侧向上移动量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该吊耳包括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在吊耳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柔性非弹性的限位带,限位带在吊耳处于自由状态时呈扭曲状态,在吊耳处于自身最大拉伸量时呈绷紧状态。
可选的,限位带位于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之间。
可选的,限位带的长度大于吊耳处于自由状态时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限位带的长度为吊耳处于自由状态时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之间的间隙与吊耳自身最大拉伸量之和。
可选的,在吊耳的外周面设置环形的涤纶绑带。
可选的,涤纶绑带的长度为吊耳周长加上两倍的吊耳自身最大拉伸量。
可选的,限位带粘结在吊耳上。
可选的,限位带通过硫化方式固定在吊耳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排气系统,还包括上述吊耳,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分别与车身和排气系统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吊耳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柔性非弹性限位带,由于限位带在吊耳处于自身最大拉伸量时呈绷紧状态,限位带不具有弹性不能拉伸,吊耳与限位带作为整体此时不能继续拉伸,所以吊耳不能产生更大的拉伸量,保证了不提高吊耳刚度的同时吊耳具有高疲劳耐久性能;另外,限位带在吊耳侧向受力变形达到呈绷紧状态时,限位带不能继续拉伸,从而限制了吊耳的侧向变形,使得排气系统在侧向上移动量不会过大,使得排气系统设计时的空间要求降低,提高整车布置紧凑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的一种无支架支撑的橡胶吊耳;
图2是吊耳与车身和排气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吊耳的正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吊耳沿Y-Y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吊耳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吊耳是汽车上常用的连接件,吊耳希望满足具有较低的刚度的同时具有高疲劳耐久性能,但是现有技术中吊耳较低的刚度和高疲劳耐久性能之间存在矛盾。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吊耳的基础上增加了柔性非弹性的限位带,使得吊耳在保持低刚度的同时具有高疲劳耐久性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10,吊耳10可以是无支架支撑吊耳,也可以是有支架支撑吊耳。其本体由橡胶制成,橡胶里可以设置金属骨架,本体内不包括金属骨架的吊耳称之为无支架支撑吊耳,本体内包括金属骨架的吊耳称之为有支架支撑吊耳。
吊耳10包括作为受力主体的吊耳本体13,贯穿吊耳本体13的车身安装孔1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12,以及车身安装孔1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12之间的孔洞14。车身安装孔1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12分别连接车身和排气系统。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一般情况下各为一个,但不限于一个,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以上,比如设置两个车身安装孔、一个排气系统安装孔,可以适应不同的车型。吊耳的安装孔之间可以设置有形状各异的孔洞,不同的孔洞使得吊耳具有不同的刚度,当吊耳受力时,吊耳的孔洞发生拉伸变形。
在吊耳10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柔性非弹性的限位带A,其中柔性是指限位带A在不受力的自由状态下可以任意扭曲变形,非弹性是指限位带A在受力绷紧状态下不会发生拉伸变形,涤纶是一种常见的柔性非弹性材料。限位带A在吊耳10处于自由状态时呈扭曲状态,当吊耳10处于自身最大拉伸量时,限位带A呈绷紧状态。
如图3所示,在Z轴方向即车身高度方向上,吊耳10受拉伸力时,在吊耳10自身最大拉伸量允许的范围内,限位带A仍为扭曲状态,不起作用;当Z轴方向上的拉伸力使得吊耳10达到自身最大拉伸量时,限位带A呈绷紧状态,由于限位带A不具有弹性不能拉伸,吊耳10和限位带A作为一个整体此时具有很大的刚度,整体在Z轴方向上不会继续发生拉伸,因此限制了吊耳10产生更大的拉伸量,使得吊耳在刚度较低的情况下确保吊耳不会产生过大的拉伸变形;当排气系统受来自车身侧向的力作用时(参考图2),吊耳10会产生变形(参考图4),吊耳10的纵轴线O绕X轴方向即吊耳10端面的水平方向发生了的弯曲变形,其中O’是吊耳10发生弯曲变形后的纵轴线。当弯曲变形量达到吊耳10自身最大弯曲变形量时,限位带A呈绷紧状态,由于限位带A不具有弹性不能拉伸,吊耳10和限位带A作为一个整体此时具有很大的刚度,整体不会绕X轴继续发生弯曲变形,从而限制了吊耳10的弯曲变形。
在第一实施例中,具体地在吊耳10的两个端面上各设置一条限位带A。相比较只在一个端面设置限位带,在两个端面上各设置限位带使得吊耳在发生弯曲变形时,限位带能够限制吊耳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绕X轴的弯曲变形。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在两个端面上各设置一条以上的限位带,在限位带呈绷紧状态时,吊耳与限位带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更高的刚度,而且当其中一条限位带失效时其他限位带可以继续工作。
在第一实施例中,限位带A具体位于在车身安装孔1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12之间,由于孔洞14是吊耳10中发生拉伸形变最大的部分,这样设置限位带A的位置能够有效地限制位于车身安装孔1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12之间的孔洞14的拉伸变形。
限位带A的长度大于吊耳10处于自由状态下车身安装孔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2之间的间隙L,即在吊耳10处于自由状态下,限位带A呈扭曲状态。限位带A的长度为吊耳10处于自由状态时车身安装孔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2之间的间隙L与吊耳10自身最大拉伸量之和,即当吊耳10处于自身最大拉伸量时,限位带A刚刚呈绷紧状态,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吊耳10自身的刚度。限位带A的长度也可选择小于吊耳10处于自由状态时车身安装孔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2之间的间隙L与吊耳10自身最大拉伸量之和,当吊耳10处于自身最大拉伸量之前,限位带A就绷紧,使得吊耳10和限位带A作为整体无法继续拉伸,整体的最大拉伸量小于吊耳10自身最大拉伸量。其中,限位带A可直接粘结在吊耳10上,或者在吊耳10的硫化过程中通过硫化方式固定在吊耳10上。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20,吊耳20可以是无支架支撑吊耳,也可以是有支架支撑吊耳。如图5所示,吊耳20同样包括作为受力主体的吊耳本体23,贯穿吊耳本体23的车身安装孔2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22,以及车身安装孔21和排气系统安装孔22之间的孔洞24。在吊耳20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柔性非弹性的限位带A。限位带A在吊耳20处于自由状态时呈扭曲状态,当吊耳20处于自身最大拉伸量时,限位带A呈绷紧状态。另外,在吊耳20的外周面设置环形的涤纶绑带25。涤纶绑带25的长度为吊耳20周长加上两倍的吊耳20自身最大拉伸量。在吊耳20处于自由状态时,涤纶绑带25不起作用;在吊耳20处于自身最大拉伸量时,涤纶绑带25呈绷紧状态,从而限制吊耳20在车身高度方向上的拉伸。涤纶绑带25与限位带A在吊耳20处于自身最大拉伸量时共同作用,起到更好地限制吊耳20进一步地拉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排气系统,还包括上述吊耳,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分别与车身和排气系统相连接。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所述吊耳包括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耳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柔性非弹性的限位带,所述限位带在吊耳处于自由状态时呈扭曲状态,在吊耳处于自身最大拉伸量时呈绷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位于所述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的长度大于吊耳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的长度为吊耳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之间的间隙与吊耳自身最大拉伸量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耳,其特征在于,在吊耳的外周面设置环形的涤纶绑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绑带的长度为吊耳周长加上两倍的吊耳自身最大拉伸量。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粘结在所述吊耳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通过硫化方式固定在吊耳上。
9.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吊耳,所述车身安装孔和排气系统安装孔分别与所述车身和排气系统相连接。
CN201720119846.6U 2017-02-09 2017-02-09 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及汽车 Active CN206465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9846.6U CN206465769U (zh) 2017-02-09 2017-02-09 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19846.6U CN206465769U (zh) 2017-02-09 2017-02-09 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5769U true CN206465769U (zh) 2017-09-05

Family

ID=5970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19846.6U Active CN206465769U (zh) 2017-02-09 2017-02-09 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57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9955A (zh) * 2017-12-21 2018-05-18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保型的机动车排气吊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9955A (zh) * 2017-12-21 2018-05-18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保型的机动车排气吊耳
CN108049955B (zh) * 2017-12-21 2023-05-23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保型的机动车排气吊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65769U (zh) 排气系统的橡胶吊耳及汽车
US20100295224A1 (en) Tubular vibration-damping mount
JP2017507068A (ja) 自動車シャシー用の懸架ばねユニット
CN104653698A (zh) 减震器及制造所述减震器的方法
CN104019182A (zh)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
CN206943322U (zh) 动力机构的隔振装置和包含该隔振装置的电动汽车
CN105003577A (zh) 双向减振器
CN206493832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CN107554273A (zh) 发动机的悬置拉杆
CN203717750U (zh) 一种减震弹簧
CN203793107U (zh) 一种纵置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CN207848276U (zh) 一种汽车缓冲块
JP2011241931A (ja) 防振装置
CN205589150U (zh) 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汽车
CN207311013U (zh) 一种轻量型摆臂
CN201566644U (zh) 动车组转向架制动梁用弹性节点
CN204845784U (zh) 一种汽车用防共振吸振块
CN105172567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13684290U (zh) 一种高阻尼的汽车挠性节
CN205350177U (zh) 一种变截面钢板弹簧总成
CN215110233U (zh) 一种u型结构刚度减震器
CN205589149U (zh) Ecu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05469298U (zh) 一种汽车支撑杆的固定卡扣结构
CN203974454U (zh) 一种缓冲块结构
CN211106925U (zh) 用于汽车动力系统的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