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6758U - 汽车随动臂组件 - Google Patents

汽车随动臂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6758U
CN206436758U CN201621476519.8U CN201621476519U CN206436758U CN 206436758 U CN206436758 U CN 206436758U CN 201621476519 U CN201621476519 U CN 201621476519U CN 206436758 U CN206436758 U CN 206436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 shaft
servo
section
cylindrica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65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中敢
苏天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Mingxin Chassis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XIANG QIANCHAO (GUILIN) CHASSIS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XIANG QIANCHAO (GUILIN) CHASSIS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XIANG QIANCHAO (GUILIN) CHASSIS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65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6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6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6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随动臂组件,其包括随动臂(3)、防尘罩(4)、支架(6)、支架轴(7)、球座(8)、压紧圈(9)、盖板(10),防尘罩(4)与支架(6)通过卡箍(5)连接,与支架轴(7)套合连接,并通过抵臂环(42)与随动臂(3)紧密贴合;支架轴(7)上设有第一球体(73)、第二圆柱段(74)、第二球体(75),显著降低支架轴(7)与支架(6)的套筒腔(61)的装配难度,提升装配质量,第二圆柱段(74)与支架(6)的套筒腔(61)之间留有空腔,使用状态下在该空腔内填充润滑油,加强对支架轴(7)的冷却润滑作用,提升汽车随动臂组件的使用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汽车随动臂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随动臂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随动臂组件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在悬挂系统中起到导向的作用。现有的随动臂组一般包括随动臂、支架、支架轴,支架上设有套筒,支架轴一端安装于套筒内,另一端安装有随动臂并通过螺母固定。基于上述结构的随动臂组件,由于支架的套筒一端与支架轴之间一般都会存在一定的空隙,在支架轴的套筒与随动臂安装部之间存在较大间隙,致使一些杂物、油污等与轴销贴合,使轴销易于受到侵蚀损坏,降低支架轴的使用寿命。
申请号“201320718258.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名称为“随动臂总成”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公布的随动臂总成的目的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轴销易于受到杂物、油污侵蚀损坏的问题。该公布的随动臂总成包括随动臂、与随动臂连接的套筒和设置在套筒内的轴销,在轴销上设置有盘面与轴销轴向垂直的第一盘件和第二盘件,其特征在于,在套筒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通过第一密封圈与第一盘件密封连接,第二密封圈与第二盘件密封连接,使轴销被密封在套筒内,避免外界的杂物、油污等侵蚀损坏轴销,可延长轴销的使用寿命,但其技术方案还存在着结构性能可靠度不高,随动臂结构不合理,安装定位不方便,密封圈方式防尘防油污存在着内部润滑油容易渗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性能可靠度不高,随动臂组件结构不合理,安装定位不方便,密封圈方式防尘防油污存在着内部润滑油容易渗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汽车随动臂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汽车随动臂组件,包括随动臂、支架轴、支架、盖板,随动臂上有第一套环座,第一套环座有第一圆锥孔,第一圆锥孔用于与其他组件装配,利用圆锥面的导向定位功能,提升装配效率,并具有防错功能,随动臂上还有第二套环座,第二套环座有第二圆锥孔,支架轴上设有圆锥段、第一圆柱段,支架上有套筒体,套筒体内部有套筒腔,套筒腔一端利用盖板封口,支架轴的长度比支架长,支架轴置于套筒腔内,一端抵牢盖板,另一端的圆锥段与随动臂上的第二圆锥孔连接,其特征在于:支架上设有卡箍凹槽,在支架和随动臂之间还设有防尘罩,防尘罩上设有套轴口、抵臂环、卡箍环、套筒口;卡箍环与卡箍凹槽套合装配并用卡箍固定连接,套轴口纵截面为锯齿状,套轴口内径比支架轴的第一圆柱段的外径小,套轴口与支架轴上的第一圆柱段过盈配合连接,防尘罩经压缩后抵臂环与随动臂紧密贴合,利用防尘罩有效防止外部粉尘、油污等杂物通过支架轴与套筒腔之间的间隙进入套筒腔内部,从而导致支架轴被侵蚀损坏。
作为优选,防尘罩内部还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第一骨架位于套轴口与防尘罩外表面之间,第二骨架位于卡箍环与套筒口之间,利用骨架结构增强了防尘罩的安装部的强度,从而提高了防尘罩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支架轴与在支架的套筒腔配合的两端分别还设有第一球体、第二球体,在第一球体与支架的套筒腔之间设有一个球座在第二球体与支架的套筒腔之间设有一个球座,在第二球体侧的球座与盖板之间还设有压紧圈,利用第一球体、第二球体的球形表面与球座配合,安装迅速,限位稳定;利用压紧圈压牢球座,再用盖板封口,使支架轴可靠的密封固定于套筒腔中,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作为优选,球座的结构包括球座本体、轴腔,球座本体的上部还设有5~10个底托凸台,在轴腔内部设有3~6个油槽,在利用压紧圈压牢球座时,压紧圈压牢的是底托凸台,利用多个底托凸台作为支撑面,能提升组件的装配可靠性,防止支架轴的移位和晃动,油槽有利于润滑油对支架轴润滑和降温,保证随动臂组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支架的套筒腔包括第一圆柱腔、第二圆柱腔、第三圆柱腔,第一圆柱腔与第三圆柱腔位于套筒腔的两端,两者的内径相等,第二圆柱腔位于第一圆柱腔与第三圆柱腔之间,第二圆柱腔的内径大于第一圆柱腔,在汽车随动臂组件装配至汽车底盘上后,实际使用过程,在套筒腔中填充润滑油,第二圆柱腔与支架轴之间形成的空腔可有效容纳较多的润滑油,使得润滑油对支架轴起到充分的润滑降温作用,从而保证汽车随动臂组件的使用性能。
作为优选,在支架轴上设有螺柱段,螺柱段位于圆锥段的小径的圆周一端,在螺柱段与圆锥段之间通过圆角过渡连接,在螺柱段上还设有开口销安装孔,支架轴一端的圆锥段与随动臂上的第二圆锥孔连接随动臂,利用圆锥的自导向特性,在汽车随动臂组件装配过程中能迅速准确的完成安装,并且在螺柱段上锁紧六角开槽螺母,在开口销安装孔中安装开口销,有效防松,防止因为六角开槽螺母的意外松动和脱落带来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结构合理,安装定位简单高效,支架轴的冷却润滑性能提升显著,使用性能及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利用防尘罩隔绝外界与支架轴之间的间隙,有效避免外界的杂物、油污等进入套筒腔61内部侵蚀损坏支架轴,可延长支架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标号4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标号3的结构正视图。
图7是图6中E-E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C-C、D-D截面的剖视图。
图9是图1中标号8的结构正视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中标号6的正视图。
图13是图12的仰视图。
图14是图12的D-D截面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2的右视图。
图16是图1中标号7的正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开口销、2-六角开槽螺母、3-随动臂、4-防尘罩、5-卡箍、6-支架、7-支架轴、8-球座、9-压紧圈、10-盖板、41-套轴口、42-抵臂环、43-第一骨架、44-第二骨架、45-卡箍环、46-套筒口、31-第一套环座、32-第二套环座、33-连接杆、311-第一圆锥孔、321-第二圆锥孔、80-球座本体、81-底托凸台、82-油槽、83-轴腔、60-套筒体、61-套筒腔、62-卡箍凹槽、63-加强筋、64-安装座凸台、65-安装座基座、611-第一圆柱腔、612-第二圆柱腔、613-第三圆柱腔、614-压紧腔、615-盖板腔、71-圆锥段、72-第一圆柱段、73-第一球体、74-第二圆柱段、75-第二球体、76-螺柱段、77-开口销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汽车随动臂组件,如图1~图16所示,包括开口销1、六角开槽螺母2、随动臂3、防尘罩4、卡箍5、支架6、支架轴7、球座8、压紧圈9、盖板10;支架轴7安装于支架6的套筒腔61内,球座8、压紧圈9设置在支架轴7与套筒腔61之间。
如图3~图5所示,防尘罩4上包括设有卡箍环45、套筒口46、套轴口41、抵臂环42,内部设有第一骨架43、第二骨架44,第一骨架43位于套轴口41与防尘罩外表面之间,第二骨架44位于卡箍环45与套筒口46之间,利用骨架结构增强了防尘罩的安装部的强度,从而提高了防尘罩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如图6~图8所示,随动臂3包括第一套环座31、第二套环座32、连接杆33、第一圆锥孔311、第二圆锥孔321;第二圆锥孔321与支架轴7装配,第一圆锥孔311与汽车底盘的其他轴装配,利用圆锥轴的导向和防错特性,提升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如图8所示,连接杆33靠近第二套环座32侧使用时的应力大于靠近第一套环座31侧,故连在连接杆33靠近第二套环座32侧的截面大于靠近第一套环座31侧的截面,保证强度的同时节约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
如图9~图11所示,球座8包括球座本体80、均布10个底托凸台81、4个油槽82、轴腔83,轴腔83与支架轴7上的第一球体73、第二球体75配合定位,装配稳定可靠,利用压紧圈9压牢球座8,利用多个底托凸台81作为支撑面,能提升组件的装配可靠性,防止支架轴7的移位和晃动,再用盖板10封口,使支架轴7可靠的密封固定于套筒腔61中,油槽82有利于润滑油对支架轴7润滑和降温,结构可靠,使用性能稳定,且结构简洁美观。
如图12~图15所示,支架6包括套筒体60、套筒腔61、卡箍凹槽62、加强筋63、安装座凸台64、安装座基座65、第一圆柱腔611、第二圆柱腔612、第三圆柱腔613、压紧腔614、盖板腔615,如图1所示,支架轴7的第一球体73、第二球体75分别置于第一圆柱腔611、第二圆柱腔612内,支架6的第三圆柱腔613与支架轴7第二圆柱段74留有一点的空腔,用于存储润滑油,保证汽车随动臂组件长时间的使用性能。
如图16所示支架轴7圆锥段71、第一圆柱段72、第一球体73、第二圆柱段74、第二球体75、螺柱段76、开口销安装孔77;如图1所示,支架轴7一端的圆锥段71与随动臂3上的第二圆锥孔321连接随动臂3,利用圆锥的自导向特性,在汽车随动臂组件装配过程中能迅速准确的完成安装,并且在螺柱段76上锁紧六角开槽螺母2,在开口销安装孔77中安装开口销1,有效防松,防止因为六角开槽螺母2的意外松动和脱落带来安全隐患。
如图1~图16所示,防尘罩4设置在支架6和随动臂3之间;防尘罩4的卡箍环45与支架6上的卡箍凹槽62套合装配并用卡箍5固定连接,套轴口41纵截面为锯齿状,套轴口41内径比支架轴7的第一圆柱段72的外径小,套轴口41与支架轴7上的第一圆柱段72过盈配合连接,防尘罩4经压缩后抵臂环42与随动臂3紧密贴合,利用防尘罩4有效防止外部粉尘、油污等杂物通过支架轴7与套筒腔61之间的间隙进入套筒腔61内部,从而导致支架轴7被侵蚀损坏。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6)

1.汽车随动臂组件,包括随动臂(3)、支架轴(7)、支架(6)、盖板(10),其特征在于:随动臂(3)上有第二套环座(32),第二套环座(32)上设有第二圆锥孔(321),支架轴(7)上设有圆锥段(71)、第一圆柱段(72),支架(6)上有套筒体(60),套筒体(60)内部有套筒腔(61),套筒腔(61)一端利用盖板(10)封口,支架轴(7)的长度比支架(6)长,支架轴(7)置于套筒腔(61)内,一端抵牢盖板(10),另一端的圆锥段(71)与随动臂(3)上的第二圆锥孔(321)连接;支架(6)上设有卡箍凹槽(62),在支架(6)和随动臂(3)之间还设有防尘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随动臂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箍(5),防尘罩(4)上设有套轴口(41)、抵臂环(42)、卡箍环(45)、套筒口(46);卡箍环(45)与卡箍凹槽(62)套合装配并用卡箍(5)固定连接,套轴口(41)纵截面为锯齿状,套轴口(41)内径比支架轴(7)的第一圆柱段(72)的外径小,套轴口(41)与支架轴(7)上的第一圆柱段(72)过盈配合连接,防尘罩(4)经压缩后抵臂环(42)与随动臂(3)紧密贴合;防尘罩(4)内部还包括第一骨架(43)、第二骨架(44),第一骨架(43)位于套轴口(41)与防尘罩外表面之间,第二骨架(44)位于卡箍环(45)与套筒口(4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随动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架轴(7)与在支架(6)的套筒腔(61)配合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球体(73)、第二球体(75),在第一球体(73)与支架(6)的套筒腔(61)之间设有一个球座(8),在第二球体(75)与支架(6)的套筒腔(61)之间也设有一个球座(8),在与第二球体(75)装配的球座(8)与盖板(10)之间还设有压紧圈(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随动臂组件,其特征在于:球座(8)的结构包括球座本体(80)、轴腔(83),球座本体(80)的上部还设有5~10个底托凸台(81),在轴腔(83)内壁设有3~6个油槽(8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随动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架(6)的套筒腔(61)包括第一圆柱腔(611)、第二圆柱腔(612)、第三圆柱腔(613),第一圆柱腔(611)与第三圆柱腔(613)位于套筒腔(61)的两端,两者的内径相等,第二圆柱腔(612)位于第一圆柱腔(611)与第三圆柱腔(613)之间,第二圆柱腔(612)的内径大于第一圆柱腔(6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随动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架轴(7)上设有螺柱段(76),螺柱段(76)位于圆锥段(71)的小径的圆周一端,在螺柱段(76)与圆锥段(71)之间通过圆角过渡连接,在螺柱段(76)上还设有开口销安装孔(77)。
CN201621476519.8U 2016-12-30 2016-12-30 汽车随动臂组件 Active CN206436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6519.8U CN206436758U (zh) 2016-12-30 2016-12-30 汽车随动臂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6519.8U CN206436758U (zh) 2016-12-30 2016-12-30 汽车随动臂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6758U true CN206436758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6519.8U Active CN206436758U (zh) 2016-12-30 2016-12-30 汽车随动臂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67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4974A (zh) * 2022-10-10 2023-02-03 江苏科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双臂式降噪汽车后下臂以及焊接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4974A (zh) * 2022-10-10 2023-02-03 江苏科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双臂式降噪汽车后下臂以及焊接工艺
CN115674974B (zh) * 2022-10-10 2023-08-22 江苏科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双臂式降噪汽车后下臂以及焊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36758U (zh) 汽车随动臂组件
CN102927123A (zh) 粮食清选机带座偏心外球面轴承装置
CN202151996U (zh) 矿用平衡悬架的平衡轴总成
CN201206478Y (zh) 发动机凸轮轴框架
CN208806706U (zh) 一种主轴电机装置
CN205768432U (zh) 开口式汽车摆臂总成
CN204726178U (zh) 减振器及悬架
CN208165099U (zh) 一种转向节主销盖
CN102922947B (zh) 高速轨道车辆轮对行走装置
CN208702937U (zh) 一种低摩擦低损耗的重载荷的轮毂单元
CN219827682U (zh) 一种气动胀套
CN207997904U (zh) 一种汽车转向直拉杆
CN207997903U (zh) 一种汽车主邦汰
CN206723270U (zh) 一种改进的紧密配合型法兰盘
CN206437056U (zh) 汽车随动臂组件支架
CN217969159U (zh) 一种沙滩车前悬挂摆臂
CN108964341A (zh) 一种主轴电机装置
CN219062221U (zh) 一种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结构
CN205047675U (zh) 用于沙滩车的轮毂轴承总成
CN213619701U (zh) 固定旋转挂车支腿
CN216231543U (zh) 一种车辆下控制臂结构
CN220865268U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的防尘装置
CN202579650U (zh) 粮食清选机带座偏心外球面轴承装置
CN215204335U (zh) 一种前上前摆臂总成
CN217348105U (zh) 一种电动三轮乘用车的防护型前悬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8 Tieshan Road, Gui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1004

Patentee after: Guangxi Mingxin Chassis Componen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18 Tieshan Road, Gui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1004

Patentee before: Wanxiang Qianchao (Guilin) Chassis Part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