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98001U - 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98001U CN206398001U CN201720055806.XU CN201720055806U CN206398001U CN 206398001 U CN206398001 U CN 206398001U CN 201720055806 U CN201720055806 U CN 201720055806U CN 206398001 U CN206398001 U CN 2063980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mping
- inner tube
- vibration
- piston
- ram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本体,减震本体内部设有减震主轴,减震主轴上端连接有受撞头,受撞头上端连接有消音套,受撞头下端连接有外减震弹簧,减震本体上端连接有防尘套,防尘套下端连接有油封圈,油封圈下端连接有轴承,轴承下端设有蓄压海绵,减震主轴下端连接有活塞,活塞外侧连接有内管,活塞下端连接有内减震弹簧,内管下端连接有逆止阀,内管左侧均匀设有排油孔,内管上端设有回油孔,减震本体下端连接有底座,底座下端连接有注油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自行车的多级减震,同时也提高了减震的平稳性,使得减震更加平顺,此外,还使得减震能力可以调节,满足了不同的地势环境的行车需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此车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我国居民出门代步的常用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身体锻炼,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越来越喜爱的交通工具,传统的自行车一般都没有减震装置,遇到路面不平时,自行车往往因颠簸而不好控制方向,只有放慢速度,这不仅增加了路途时间,而且使骑车者饱受颠震之苦。山地骑行越野需要使用专用的山地越野自行车,由于其路况复杂,对于自行车减震器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755719U所提供的这种普通减震器在受到大幅度变化的振动时,减震动作平顺性不足,无法满足骑行越野的较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本体,所述减震本体内部设有减震主轴,减震主轴上端连接有受撞头,受撞头上端连接有消音套,所述受撞头下端连接有外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本体上端连接有防尘套,防尘套下端连接有油封圈,油封圈下端连接有轴承,轴承下端设有蓄压海绵,所述减震主轴下端连接有活塞,活塞外侧连接有内管,活塞下端连接有内减震弹簧,所述内管下端连接有逆止阀,内管左侧均匀设有排油孔,内管上端设有回油孔,所述减震本体下端连接有底座,底座下端连接有注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减震弹簧下端连接有减震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减震弹簧下端连接有固定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外侧与减震本体内壁之间设有回油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油孔与逆止阀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长度远大于减震主轴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活塞、外减震弹簧和内减震弹簧实现了对自行车的多级减震,大大增加了减震效果,同时通过设有的排油孔、回油孔和逆止阀大大提高了减震的平稳性,使得减震更加平顺,此外,通过设有的注油孔使得减震装置的减震能力可以调节,满足了不同的地势环境的行车需要,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本体1,所述减震本体1内部设有减震主轴4,减震主轴4上端连接有受撞头5,用于减小行车过程中对减震主轴4的冲击力,受撞头5上端连接有消音套6,减小了减震过程中产生摩擦噪音,所述受撞头5下端连接有外减震弹簧7,外减震弹簧7下端连接有减震本体1,所述减震本体1上端连接有防尘套3,密闭外界环境中的灰尘进入到轴承2中,从而保证了轴承2的工作稳定性,防尘套3下端连接有油封圈8,用于对轴承2进行油封,油封圈8下端连接有轴承2,轴承2下端设有蓄压海绵9,所述减震主轴4下端连接有活塞18,活塞18外侧连接有内管17,内管17外侧与减震本体1内壁之间设有回油腔20,从而保证了液压油的快速补充回油,内管17长度远大于减震主轴4长度,避免了减震主轴4收到较大冲击力后损坏固定座19,进而影响着整个减震效果,活塞18下端连接有内减震弹簧11,内减震弹簧11下端连接有固定座19,用于对内减震弹簧11进行固定,所述内管17下端连接有逆止阀13,使得液压油只可以从回油腔20流向内管17内部,而不可以从内管17下端流向回油腔20中,从而保证了内管17内部的压强,内管17左侧均匀设有排油孔12,使得内减震弹簧11压缩过程中,液压油可以排到回油腔20中,内管17上端设有回油孔10,使得一部分液压油从上端进入到内管17中,所述减震本体1下端连接有底座14,底座14下端连接有注油孔15,注油孔15与逆止阀13相互连通,从而实现了液压油的注入。
所述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当受撞头5受到较大冲击时,首先通过外减震弹簧7实现一部分减震,其他剩余的撞击力作用于减震主轴4,从而使得减震主轴4往下移动,此时,内减震弹簧11向下移动实再次实现一部分减震作用,而大部分的作用力推动活塞18向下运动,同时液压油通过排油孔12流向回油腔20,通过逆止阀13的作用使得大部分液压通过逆止阀13进入到内管17中,避免活塞18继续向下运动,而其余少部分液压油通过回油孔10进入到活塞18上端,避免了减震结束后,活塞18的快速恢复,增加了减震的平稳性,当我们需要对减震装置的减震能力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往注油孔15中注入或者排出液压油即可快速改变,操作简单快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活塞18、外减震弹簧7和内减震弹簧11实现了对自行车的多级减震,大大增加了减震效果,同时通过设有的排油孔12、回油孔10和逆止阀13大大提高了减震的平稳性,使得减震更加平顺,此外,通过设有的注油孔15使得减震装置的减震能力可以调节,满足了不同的地势环境的行车需要,适用性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本体(1)内部设有减震主轴(4),减震主轴(4)上端连接有受撞头(5),受撞头(5)上端连接有消音套(6),所述受撞头(5)下端连接有外减震弹簧(7),所述减震本体(1)上端连接有防尘套(3),防尘套(3)下端连接有油封圈(8),油封圈(8)下端连接有轴承(2),轴承(2)下端设有蓄压海绵(9),所述减震主轴(4)下端连接有活塞(18),活塞(18)外侧连接有内管(17),活塞(18)下端连接有内减震弹簧(11),所述内管(17)下端连接有逆止阀(13),内管(17)左侧均匀设有排油孔(12),内管(17)上端设有回油孔(10),所述减震本体(1)下端连接有底座(14),底座(14)下端连接有注油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减震弹簧(7)下端连接有减震本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减震弹簧(11)下端连接有固定座(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7)外侧与减震本体(1)内壁之间设有回油腔(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15)与逆止阀(13)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7)长度远大于减震主轴(4)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55806.XU CN206398001U (zh) | 2017-01-18 | 2017-01-18 | 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55806.XU CN206398001U (zh) | 2017-01-18 | 2017-01-18 | 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98001U true CN206398001U (zh) | 2017-08-11 |
Family
ID=59518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5580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98001U (zh) | 2017-01-18 | 2017-01-18 | 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9800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0599A (zh) * | 2017-09-08 | 2018-02-16 | 安徽兴安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稳流补偿器 |
CN108591350A (zh) * | 2018-05-07 | 2018-09-28 | 宋金博 | 一种轨道交通减震装置 |
CN108644293A (zh) * | 2018-06-01 | 2018-10-12 | 安徽知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缓冲装置 |
-
2017
- 2017-01-18 CN CN201720055806.XU patent/CN20639800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0599A (zh) * | 2017-09-08 | 2018-02-16 | 安徽兴安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稳流补偿器 |
CN108591350A (zh) * | 2018-05-07 | 2018-09-28 | 宋金博 | 一种轨道交通减震装置 |
CN108644293A (zh) * | 2018-06-01 | 2018-10-12 | 安徽知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缓冲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398001U (zh) | 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多级减震装置 | |
CN103523142B (zh) | 一种倒置式摩托车前减震器 | |
CN201258937Y (zh) | 机动车减震器 | |
CN204025514U (zh) |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 | |
CN203202102U (zh) | 具有双系数弹簧的电动自行车减震器结构 | |
CN205780522U (zh) | 一种散热降噪的汽车减震器 | |
CN221503854U (zh) | 一种液压同步的串联式双减震器 | |
CN204716859U (zh) | 一种自行车、电动车鞍座用减震装置 | |
CN102922967B (zh) | 汽车主动减振装置 | |
CN106926661A (zh) | 一种外阻尼方式的减震器装置 | |
CN207106025U (zh) | 一种减震车轮 | |
CN206988359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减震安装装置 | |
CN206456491U (zh) | 一种多级自行车减震前叉 | |
CN206159355U (zh) | 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汽车减震器 | |
CN105416487A (zh) | 一种可减震的自行车架 | |
CN207842578U (zh) | 一种汽车避震装置 | |
CN204004159U (zh) | 车用弹簧减震机构 | |
CN207539249U (zh) | 一种汽车减振器 | |
CN204623708U (zh) | 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 | |
CN207661054U (zh) | 一种双向分段阻力内置气囊减震器 | |
CN207481832U (zh) | 一种双气式液压汽车保险杠 | |
CN205440635U (zh) | 一种减震自行车 | |
CN203035835U (zh) | 重型工矿车辆所用后悬架油缸 | |
CN206206486U (zh) | 一种汽车驾驶室后置减震机构 | |
CN215059115U (zh) | 一种高级旅游车用减震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