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8229U -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68229U
CN206368229U CN201621225894.5U CN201621225894U CN206368229U CN 206368229 U CN206368229 U CN 206368229U CN 201621225894 U CN201621225894 U CN 201621225894U CN 206368229 U CN206368229 U CN 206368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vel
hole
revolving cup
cambered surface
spi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258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良春
杨军
沈加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umei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ume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umei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ume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258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68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68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682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在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开有贯穿弧面的通孔,通孔与外界风机相连,具有抽气功能。转杯纺纱时,外界负压会将纱线吸附在通孔上,会使所纺纱线与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摩擦作用加大,从而增强假捻盘的假捻作用,减少转杯纺纱时的断头现象。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假捻盘可以有效解决转杯纺纺14.7tex以下精梳落棉纱时的断头现象,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进行产业升级以及简约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装备领域,涉及一种转杯纺假捻盘,特别是涉及一种假捻盘弧面部分开有通孔的转杯纺假捻盘。
背景技术
转杯纺纱在我国又称为气流纺纱转,是新型纺纱技术的一种,属于自由端纺纱工艺范畴。由于转杯纺纱具有生产效率高、成纱条干好、工艺流程短、劳动环境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最普及的一种新型纺纱形式。在我国转杯纺纱已较为普及,其棉纱的生产总量仅次于环锭纺纱。因而,转杯纺纱在纺纱行业中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棉纺时,由梳理机生产出的条子在质量上会有较多缺陷,如条子中含有较多的短纤维、杂质和疵点,纤维的伸直平行度也较差。这些缺陷会影响后道加工、成纱质量及成纱的细度。精梳就是指当纤维须从一端被握持时,另一端受到梳理,因此精梳中对细小杂质和短纤维的排除、伸直纤维是非常有效的。精梳落棉是指棉纺时条子经过精梳工序而梳理下来的含短纤及杂质较多的原料。
利用转杯纺精梳落棉14.7tex以下高支纱时,由于精梳落棉中纤维长度较短,纺纱强力较低,纺纱时极易产生断头现象,这是制约转杯纺纺高支纱的最主要限制因素。经分析,转杯纺纱时,纱线断头现象通常出现在纱线与转杯凝聚槽剥离至假捻盘的路径上,转杯纺假捻盘是设置在转杯内且位于回转中心线位置的固定元件。固定的假捻盘对转杯内高速回转的纱臂产生摩擦造成假捻,最终输出纱的捻度不变,但纱臂与凝聚槽剥离处捻度增加,可降低转杯纺纱的设计捻度或增加剥离点处纱条的动态强力,达到断头减少的效果。假捻盘的假捻程度取决于假捻盘表面的材质(钢、陶瓷等)、形状(盘曲率半径、外径、孔径等)和特征(沟槽的数量、位置、形态、表面处理方式等)。现有技术为提高假捻盘的假捻效率,通常在假捻盘对假捻盘的弧面进行处理,一般会在假捻盘的弧面上刻有凹槽(未贯穿开孔假捻盘的上底面和下底面)或者凸起,使假捻盘的弧面的粗糙度增加,从而增大纱线在假捻盘表面上的摩擦力,但仅仅依靠改变假捻盘弧面的形态对假捻盘的假捻效率提高有限,当纺一些特殊纱线时,起到的假捻效率一般或有限。且在假捻盘弧面上刻凹槽时,使用时间过长后,凹槽内部会累积有灰尘或者杂质,从而降低假捻盘的使用寿命和假捻效率。因此,如何提高假捻盘的假捻效率,有效减少转杯纺纱的断头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杯纺假捻盘,特别是一种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开有通孔的转杯纺假捻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为0.05~0.1mm2,,所述通孔贯穿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上、下底面。所述通孔与外界风机相连,在转杯纺纱时,转杯内的部分气体会通过通孔流出,产生外界负压会将纱线吸附在通孔上,会使所纺纱线与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摩擦作用加大,从而增强假捻盘的假捻作用,提高假捻盘的假捻效率,纺纱过程中纱线的捻度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纱线中的弱捻部位会相对减少,纱线的强力会更加稳定,由于转杯纺纱的断头现象主要是由于纱线中存在的弱捻部位而引起的纱线强力不匀,因此,提高假捻盘的假捻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转杯纺纱的断头。与未贯穿开孔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开有通孔的假捻盘由于负压气流的作用,可以使纱线与假捻盘弧面接触更紧密,假捻盘的假捻效率更高,所纺转杯纱的捻度更为稳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所述通孔分布在纱线从转杯内引出与假捻盘弧面的初始接触点至引纱管与假捻盘弧面连接点之间的弧面部分。
如上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沿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母线方向开设通孔,形成条形通孔组,将多个通孔排列组合成为条状的目的在于可以保证纱线在与假捻盘接触的的整个弧面上受到持续稳定气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阻捻效果。
如上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所述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内开设条形通孔组的数目为1~10组。
如上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所述条形通孔组内有10~20个通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菱形,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为0.05~0.1mm2。条形通孔组内通孔的截面形状可以任意组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所述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材质为陶瓷或钢铁。所述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材质不只限于上述列举的材质,其他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刚度的材质也可以考虑。
如上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所述条形通孔组内通孔的截面形状相同或不同。
如上所述的转杯纺假捻盘的转杯纺方法,所述转杯纺方法中包括纱线在假捻盘内的假捻步骤,假捻时,将假捻盘置于转杯纺纱器的转杯内,外界风机通过假捻盘本体弧面上的通孔抽除转杯内的气体,使转杯内产生负压,所述转杯内负压的大小为-300~-500Pa,假捻时,外界风机会通过通孔抽气,转内的气流通过通孔被外界风机抽出,使转杯内和假捻盘本体弧面的上表面产生负压,进而因为负压作用使所述纱线贴服在所述假捻盘本体弧面上表面上,增大了所述假捻盘本体弧面与纱线间的摩擦力,提高所述假捻盘的假捻效率。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的转杯纺假捻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开有通孔的假捻盘由于负压气流的作用,可以使纱线与假捻盘弧面接触更紧密,假捻盘的假捻效率更高,所纺转杯纱的捻度更为稳定,可以有效减少转杯纺纱时的断头现象。
2.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假捻盘所纺纱线与现有技术相比纱线捻度更加稳定,弱捻部位较少,纱线强力较高,且强力均匀度较好。
3.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假捻盘对于转杯纺14.7tex以下精梳落棉纱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以及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假捻盘的示意图;
图2为纱线与转杯纺假捻盘接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假捻盘的示意图;
其中,1-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2-通孔,3-假捻盘弧面部分下底面,4-初始接触点,5-引纱管与假捻盘连接点,6-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结构如图1-3所示,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1开有通孔2,图3中显示了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下底面3的位置,通孔2贯穿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上底面和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下底面,通孔分布在纱线6从转杯内引出与假捻盘弧面1的初始接触点4至引纱管与假捻盘弧面1相连接点5的弧面部分,沿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1母线方向开设通孔,形成条形通孔组,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内开设条形通孔组的数目为1组,条形通孔组内有15个通孔,通孔2形状为圆形,通孔2的横截面积为0.05mm2,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材质为陶瓷,条形通孔组内通孔的截面形状相同。
实施例2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1开有通孔2。通孔分布在纱线6从转杯内引出与假捻盘弧面1的初始接触点4至引纱管与假捻盘弧面1相连接点5的弧面部分,沿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母线方向开设通孔,形成条形通孔组,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内开设条形通孔组的数目为8组,条形通孔组内有10个通孔,通孔2形状为椭圆形,通孔2的横截面积为0.1mm2,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材质为钢铁,条形通孔组内通孔的截面形状相同。
实施例3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1开有通孔2。通孔分布在纱线6从转杯内引出与假捻盘弧面1的初始接触点4至引纱管与假捻盘弧面1相连接点5的弧面部分,沿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母线方向开设通孔,形成条形通孔组,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内开设条形通孔组的数目为4组,条形通孔组内有20个通孔,通孔2形状为菱形,通孔2的横截面积为0.1mm2,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材质为陶瓷,条形通孔组内通孔的截面形状相同。
实施例4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1开有通孔2。通孔分布在纱线6从转杯内引出与假捻盘弧面1的初始接触点4至引纱管与假捻盘弧面1相连接点5的弧面部分,沿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母线方向开设通孔,形成条形通孔组,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内开设条形通孔组的数目为10组,条形通孔组内有18个通孔,通孔2形状为圆形和椭圆形组合孔,通孔2的横截面积为0.07mm2,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材质为钢铁,条形通孔组内通孔的截面形状不同。
实施例5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1开有通孔2,通孔2的横截面积为0.06mm2,通孔2的数目为100个,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材质为钢铁,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和菱形组合孔。
实施例6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1开有通孔2,通孔按任意曲线形状分布在纱线6从转杯内引出与假捻盘弧面1的初始接触点4至引纱管与假捻盘弧面1相连接点5的弧面部分,通孔2的横截面积为0.08mm2,通孔2的数目为80个,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材质为钢铁,通孔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和菱形组合孔。
实施例7
一种转杯纺方法,纺纱步骤中使用实施例1中的假捻盘进行假捻,转杯纺方法中包括纱线在假捻盘内的假捻步骤,纺纱时,原料为纤维长度20mm的精梳落棉,棉条定量为20g/5m,捻系数为500,转杯速度为95000r/min,分梳辊速度为7500r/min,假捻时,外界风机通过通孔抽气,使转杯内产生负压,转杯内产生的负压大小为-300Pa。经上述纺纱工艺所纺的14.5tex精梳落棉纱条干均匀度为15.39%,-50%细节个数为41个/km,+50%粗节个数为122个/km,纱线断裂强力为167cN。
实施例8
一种转杯纺方法,纺纱步骤中使用实施例2中的假捻盘进行假捻,纺纱时,原料为纤维长度20.2mm的精梳落棉,棉条定量为20g/5m,捻系数为500,转杯速度为95000r/min,分梳辊速度为7500r/min,外界风机通过通孔抽气,使转杯内产生负压,转杯内产生的负压大小为-500Pa。经上述纺纱工艺所纺的14.7tex精梳落棉纱条干均匀度为15.5%,-50%细节个数为39个/km,+50%粗节个数为125个/km,纱线断裂强力为169cN。
实施例9
一种转杯纺方法,纺纱步骤中使用实施例3中的假捻盘进行假捻,纺纱时,原料为纤维长度20.5mm的精梳落棉,棉条定量为20g/5m,捻系数为500,转杯速度为95000r/min,分梳辊速度为7500r/min,假捻时,外界风机通过通孔抽气,使转杯内产生负压,转杯内产生的负压大小为-350Pa。经上述纺纱工艺所纺的14.6tex精梳落棉纱条干均匀度为15.25%,-50%细节个数为38个/km,+50%粗节个数为118个/km,纱线断裂强力为165cN。
实施例10
一种转杯纺方法,纺纱步骤中使用实施例4中的假捻盘进行假捻,纺纱时,原料为纤维长度21mm的精梳落棉,棉条定量为20g/5m,捻系数为500,转杯速度为95000r/min,分梳辊速度为7500r/min,假捻时,外界风机通过通孔抽气,使转杯内产生负压,转杯内产生的负压大小为-400Pa。经上述纺纱工艺所纺的14.5tex精梳落棉纱条干均匀度为15.58%,-50%细节个数为45个/km,+50%粗节个数为126个/km,纱线断裂强力为163cN。
对比例1
一种转杯纺方法,纺纱步骤中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假捻盘(与实施例2的假捻盘的区别在于其假捻盘本体弧面上未开有通孔)进行假捻,纺纱时,原料为纤维长度20.2mm的精梳落棉,棉条定量为20g/5m,捻系数为500,转杯速度为95000r/min,分梳辊速度为7500r/min。经上述纺纱工艺所纺的14.7tex精梳落棉纱条干均匀度为15.58%,50%细节个数为60个/km,50%粗节个数为150个/km,纱线断裂强力为147cN。
本实用新型的开有通孔的假捻盘由于负压气流的作用,可以使纱线与假捻盘弧面接触更紧密,假捻盘的假捻效率更高,所纺转杯纱的捻度更为稳定,弱捻部位较少,纱线强力较高,且强力均匀度较好,可以有效减少转杯纺纱时的断头现象。用对比例1中的假捻盘所纺转杯纱与实施例8中的转杯纱强力相比较,实施例8中的纱线强力比对比例1中的假捻盘所纺纱线强力提高了8~10%,说明了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假捻盘可以有效地提高所纺纱线的强力。

Claims (8)

1.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其特征在于: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为0.05~0.1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分布在纱线从转杯内引出与假捻盘弧面的初始接触点至引纱管与假捻盘弧面相连接点之间的弧面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其特征在于:沿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母线方向开设通孔,形成条形通孔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内开设条形通孔组的数目为1~10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孔组内有10~20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菱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假捻盘本体弧面部分的材质为陶瓷或钢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孔组内通孔的截面形状相同或不同。
CN201621225894.5U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68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5894.5U CN206368229U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5894.5U CN206368229U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8229U true CN206368229U (zh) 2017-08-01

Family

ID=59389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2589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68229U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682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9697A (zh) * 2016-11-15 2017-01-11 江苏普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9697A (zh) * 2016-11-15 2017-01-11 江苏普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5773B (zh) 一种光洁纱线的纺纱装置及其用途
CN103343408B (zh) 转杯纺纱加捻工艺
CN103320924B (zh) 一种纯羊毛气流纺工艺
CN103014944A (zh) 一种分束助捻式涡流纺纱器
CN111691022A (zh) 一种改进型喷气涡流纺加捻器
CN204342966U (zh) 一种涡流-环锭纯纺包芯纱
CN203855718U (zh) 一种四罗拉环锭自捻纺纱装置
CN101294323A (zh) 纺制涤纶转杯纱的加工方法
CN206368229U (zh)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CN112695421B (zh) 一种转杯包芯纱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206599627U (zh)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CN203034183U (zh) 一种分束助捻式涡流纺纱器
CN102839452A (zh) 一种利用涡流喷嘴来提高细纱质量的装置及应用
CN106319697A (zh)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CN105525403B (zh) 纺制粘胶紧密赛络纺纱线生产方法
CN107904716B (zh)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CN103088491B (zh) 一种涡流纺新型环保纤维制品的生产方法
CN106319696A (zh)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
CN105525404A (zh) 纺制纯棉紧密赛络纺纱线生产工艺
CN102926056A (zh) 一种可减少成纱毛羽的复合喷嘴装置
CN110093692B (zh) 一种纤维须条集聚装置
CN100457991C (zh) 一种纺制牛奶纤维转杯纱的加工方法
CN207727213U (zh)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CN103451798B (zh) 一种含有少有害毛羽与丰富有益毛羽的纯棉纱线的生产方法
CN207727211U (zh) 一种用于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的多级可旋转聚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