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7213U -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27213U CN207727213U CN201721820625.8U CN201721820625U CN207727213U CN 207727213 U CN207727213 U CN 207727213U CN 201721820625 U CN201721820625 U CN 201721820625U CN 207727213 U CN207727213 U CN 2077272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
- suede
- cylinder
- negative pressure
- suede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3284 Horns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529 third trochanter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5000003301 Ceiba pentandr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40000008159 Ceiba pentandr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960 car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589086 Bellapiscis med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11 flow chemistry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90 leftove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78 ring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29 tri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喂入单元、输送集聚单元和卷绕成形单元。所述喂入单元包括条筒,条筒上方为导条辊,导条辊前方为喇叭口;所述输送集聚单元包括第一聚绒筒,第二聚绒筒与第三聚绒筒,第二聚绒筒与第三聚绒筒分别置于第一负压室和第二负压室;所述卷绕成形单元包括卷取罗拉,导纱器,槽筒和卷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设备可用于各种超短细柔纤维进行聚绒纺纱,其最大特点在于:纺纱流程短、效率高、工艺控制点少,为纺纱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最优化利用木棉、落毛、落棉、循环再生棉等超短细柔纤维,本设备形成的聚绒纺纱兼顾紧密纺与转杯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背景技术
[0002]超短细柔纤维纱线的加工技术主要在于短长度、低强力纤维的纺纱生产,特别是 像木棉、有机棉等功能性绿色环保纤维,因其长度较短、强度较低,存在着用传统环锭纺难 以单独纺纱的颈瓶问题,而一直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应用,木棉、有机棉、精梳落毛等超短细 柔纤维的聚绒纺纱生产及其产品的开发应用,有利于解决天然纤维紧张短缺,能实现毛纺 企业的下脚料精梳落毛和超短细柔木棉的充分应用,有利于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有利于 提高中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的木棉种 植业的发展,解决天然纤维紧张短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品可广泛用于针 织内衣、保暖内衣、线衫、机织休闲外衣、袜类、床上用品等中高档服装及家纺面料领域。 [0003]在市场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对于各种超短细柔纤维,特别是功能性的超短细柔 纤维jE目前还不能被市场充分利用,即使运用在棉纺系统的长流程加工中,超短细柔纤维 的最高含量只有小幅度的提高,大部分超短细柔纤维在开清棉、梳棉及其精梳工序中必须 要成为落棉,否则进入后道工序如并条、粗纱、细纱工序中,无法顺利实现牵伸,超短细柔纤 维纱线加工技术难点在于纤维长度短、且纤维长度不匀性差、纤维强力低。目前有许多纺织 科研人员通过在各道纺纱工序设备上进行长流程的聚绒纺技术改造,如对超细柔纤维进行 预处理,改善该类纤维的可纺性;开清棉采用短流程,适当减小开松及落棉部分的隔距,降 低打击部件的转速;梳棉设备上抬高锡林位置,工艺上降低刺辊速度;并条采用自调匀整装 置,牵伸区增加附加摩擦力界,缩小罗拉隔距,增大胶辊加压等措施;粗纱采用高效假捻器, 适当增大粗纱捻系数减小牵伸隔距,增大摇架压力;细纱适当降低锭子和前罗拉速度,采用 新的胶圈和胶圈销,积极减少纱线毛羽。但这种聚绒纺技术改造的工序多、成本高、工艺仍 然难于控制,超短细柔纤维的含量虽能有所增加,条干、毛羽、强力等纱线质量指标在一定 程f上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能获得理想的超短细柔纤维高混纺比的优质纱线。因此开发一 种高效、无罗拉牵伸的聚绒纺纱设备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能最大化的为正在转型升级的 纺织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节约生产成本,最优化利用木棉、落毛、落棉、循环再生棉等超短 细柔纤维,并能纺制出集紧密纺、转杯纺优点于一身的聚绒纺纱。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 的不足之处。
[0005] —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喂入单元、输送集聚单元和卷绕 成形单元。
[0006]所述喂入单元包括条筒,条筒上方为导条辊,导条辊前方为喇叭口;
[0007]所述输送集聚单元包括第一聚绒筒,第一聚绒筒一端连接第一固定转轴,第一固 定转轴固装于负压室-侧并与第二聚线筒的一端连接,第二聚绒筒的另—端连接第二 固定转轴,第-定转轴固装于第-负压室和第二负压室的中间公共部位并与第三聚续筒 的-端趙,第二聚域筒的另-端连接第三固定转轴,第三固定转轴固装于第二负压室 一侧并与出纱口连通;
[0008]所述卷绕成形单元包括卷取罗拉,导纱器,槽筒和卷装。 _9]所述第-聚绒筒中部固装第-传动槽,第一传动槽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变频 上的第一转子连接;
[0010]所述第二聚绒筒中部固装第二传动槽,第二传动槽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变频电机 上的第二转子连接;
[0011]所述第三聚绒筒中部固装第三传动槽,第三传动槽通过第三皮带与第三变频电机 上的第三转子连接;
[0012]所述的第一聚域筒内壁分布着均匀的螺纹;
[0013]所述的第二聚绒筒和第三聚绒筒上均匀分布着微孔,其目数多5000目/英寸,孔径 ^0.01mm〇
[0014]所述的第一聚绒筒、第二聚绒筒和第三聚绒筒的筒径逐级变小。
[0015]所述的第一聚绒筒、第二聚绒筒和第三聚绒筒在工作过程中转动方向一致,且第 三聚绒筒转速大于第二聚绒筒转速,第二聚绒筒转速大于第一聚绒筒转速。
[0016]所述第一负压室和第二负压室中负压范围控制在2000〜5000Pa之间,第一负压室 负压值低于第二负压室。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本设备可用于各种超短细柔 纤维进行聚绒纺纱,其最大特点在于:纺纱流程短、效率高、工艺控制点少,为纺纱企业节约 生产成本,最优化利用木棉、落毛、落棉、循环再生棉等起短细柔纤维,本设备形成的聚绒纺 纱兼顾紧密纺与转杯纺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条筒,2为导条辊,3为喇叭口,4为第一 聚绒筒,5为第一固定转轴,6为第一负压室,7为第二聚绒筒,8为第二固定转轴,9为第二负 压室,10为第三聚绒筒,11为第三固定转轴,12为出纱口,13为卷取罗拉,14为导纱器,15为 槽筒,16为卷装,17为第一传动槽,18为第一皮带,19为第一变频电机,20为第一转子,21为 第二传动槽,22为第二皮带,23为第二变频电机,24为第二转子,25为第三传动槽,26为第三 皮带,27为第三变频电机,28为第三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喂入单元、输送集聚单元和卷绕 成形单元。
[0020]所述喂入单元包括条筒1,用来盛放纺纱用的条子,条筒1上方为导条辊2,导条辊2 用于托放条子,并对条子进行断条监控,导条辊2前方为喇叭口 3,条子由喇叭口 3喂入输送 集聚单元;
[0021 ]所述输送集聚单元包括第一聚绒筒4,第一聚绒筒4 一端连接第一固定转轴5,第一 固定转轴5固装于第一负压室6—侧并与第二聚绒筒7的一端连接,第二聚绒筒7的另一端连 接第二固定转轴8,第二固定转轴8固装于第一负压室6和第二负压室9的中间公共部位并与 第三聚绒筒10的一端连接,第三聚绒筒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固定转轴11,第三固定转轴U 固装于第二负压室9的一侧并与出纱口 12连通;
[0022] 所述卷绕成形单元包括卷取罗拉13,导纱器14,槽筒15和卷装16。
[0023]所述第一聚绒筒4中部固装第一传动槽17,第一传动槽17通过第一皮带18与第一 变频电机I9上的第一转子20连接;第一变频电机19通过第一皮带18带动第一聚绒筒4转动; [0024]所述第二聚绒筒7中部固装第二传动槽21,第二传动槽21通过第二皮带22与第二 变频电机23上的第二转子24连接;第二变频电机23通过第二皮带22带动第二聚绒筒7转动; [0025]所述第三聚绒筒10中部固装第三传动槽25,第三传动槽四通过第三皮带26与第三 变频电机27上的第三转子28连接;第三变频电机27通过第三皮带26带动第三聚绒筒1〇转 动;
[0026]所述的第一聚绒筒4内壁分布着均匀的螺纹;第一聚绒筒4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条 子旋转加捻;
[0027]所述的第二聚绒筒7和第三聚绒筒10上均匀分布着微孔,其目数多5000目/英寸, 孔径 <〇.〇lnm。
[0028]所述的第一聚绒筒4、第二聚绒筒7和第三聚绒筒10的筒径逐级变小,以适应条子 尺寸的变化。
[0029]所述的第一聚绒筒4、第二聚绒筒7和第三聚绒筒10在工作过程中转动方向一致。 且第三聚绒筒10转速大于第二聚绒筒7转速,第二聚绒筒7转速大于第一聚绒筒4转速。
[0030]所述第一负压室6和第二负压室9中负压范围控制在2000〜5〇〇〇Pa之间,并可以根 据实际纺纱需要进行调控,其中,第一负压室6负压值低于第二负压室9。
[0031]纺纱生产时,条筒1中的条子经过导条辊2的托持喂入喇叭口 3,并依次经过输送集 聚单元的各个部分,由出纱口 12引出到卷取罗拉I3、导纱器14和槽筒15,在槽筒15的转动过 程中形成卷装I6。条子在第一聚绒筒4中,由于第一聚绒筒4内壁分布着均匀的螺纹,第一聚 绒筒4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条子旋转,条子径向收缩变紧,并加上一定的捻回;第二聚绒筒7 和第二聚绒筒10上均匀分布有微孔,由于第一负压室6和第二负压室g中的负压作用,第二 聚绒筒7和第三聚绒筒1〇中条子表层纤维受到一股“吸力”,纤维指向第二聚绒筒7和第三聚 绒筒10上的微孔,由于第二聚绒筒7和第三聚绒筒10的高速旋转,使得条子表层纤维沿着条 子轴向发生倾斜,产生加捻作用,由于第二聚绒筒7转速大于第一聚绒筒4转速,第三聚绒筒 10转速远大于第二聚绒筒7转速,使得条子在径向收缩的同时,轴向也发生牵伸变细,最终 ^出纱口 I2引出纱线。纱线的规格可以根据条子的规格,通过改变第一聚绒筒4、第二聚绒 筒7和第三聚绒筒1〇的转速及第一负压室6和第二负压室g中的负压值来进行控制。
[0032]所涉及电路均为已知或通用。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 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 为准。
Claims (6)
1.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喂入单元、输送集聚单元和卷绕成 形单元;所述喂入单元包括条筒,条筒上方为导条辊,导条辊前方为喇机口;所述输送集聚 单元包括第一聚绒筒,第一聚绒筒一端连接第一固定转轴,第一固定转轴固装于第一负压 室一侧并与第二聚绒筒的一端连接,第二聚绒筒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转轴,第二固定转 轴固装于第一负压室和第二负压室的中间公共部位并与第三聚绒筒的一端连接,第三聚绒 筒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固定转轴,第三固定转轴固装于第二负压室的一侧并与出纱口连通; 所述卷绕成形单元包括卷取罗拉,导纱器,槽筒和卷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绒 筒中部固装第一传动槽,第一传动槽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变频电机上的第一转子连接;所 述第二聚绒筒中部固装第二传动槽,第二传动槽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变频电机上的第二转 子连接;所述第三聚绒筒中部固装第三传动槽,第三传动槽通过第三皮带与第三变频电机 上的第三转子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聚 绒筒内壁分布着均匀的螺纹;所述的第二聚绒筒和第三聚绒筒上均匀分布着微孔,其目数 彡5000目/英寸,孔径<〇 • 01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聚 绒筒、第二聚绒筒和第三聚绒筒的筒径逐级变小,以适应条子尺寸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二聚绒筒和第三》筒在x作过程中转动方向‘ 來绒筒转速,第二聚绒筒转速大于第一聚绒筒转速。 如6笛根m要斑所述的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压 |和弟-负压室中负压范酿制在2GGG〜SGGGPa之间,第-负压室负压值低于第二负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20625.8U CN207727213U (zh) | 2017-12-23 | 2017-12-23 |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20625.8U CN207727213U (zh) | 2017-12-23 | 2017-12-23 |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27213U true CN207727213U (zh) | 2018-08-14 |
Family
ID=63085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20625.8U Active CN207727213U (zh) | 2017-12-23 | 2017-12-23 |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27213U (zh) |
-
2017
- 2017-12-23 CN CN201721820625.8U patent/CN2077272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56319A (zh) | 一种高效纺织工艺 | |
CN101892533B (zh) | 高强力低张力纺纱装置 | |
CN204825198U (zh) | 一种双向包缠纱 | |
CN103981612B (zh) | 一种ab竹节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4762700B (zh) | 一种纳米级静电赛络纺纱方法 | |
CN102965773B (zh) | 一种光洁纱线的纺纱装置及其用途 | |
CN103266375A (zh) | 一种木棉纤维纱线的加工方法 | |
CN103938307B (zh) | 一种半精纺梳毛工艺及其设备 | |
CN103938320B (zh) | 一种涤棉自捻纱线的加工方法 | |
CN103388208B (zh) | 竹节弹力针织纱及其制作工艺 | |
CN103924350A (zh) | 一种捻合纱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 |
CN102358974A (zh) | 棉纤维与铜氨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7904716A (zh) |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 |
CN203855718U (zh) | 一种四罗拉环锭自捻纺纱装置 | |
CN207727213U (zh) | 一种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纱设备 | |
CN203866463U (zh) | 一种空气变形丝包芯缝纫线 | |
CN103088491B (zh) | 一种涡流纺新型环保纤维制品的生产方法 | |
CN106480566B (zh) | 一种纳微尺度增强短纤维成纱的赛络纺纱方法 | |
CN104695074A (zh) | 一种气流纺粘纤经编纱及制备方法 | |
CN105525403A (zh) | 纺制粘胶紧密赛络纺纱线生产方法 | |
CN207727211U (zh) | 一种用于超短细柔纤维聚绒纺的多级可旋转聚绒装置 | |
CN210974969U (zh) | 一种涡流纺包芯纱纺制装置 | |
CN204185647U (zh) | 一种四罗拉牵伸赛洛菲尔包芯纱生产装置 | |
CN103451798B (zh) | 一种含有少有害毛羽与丰富有益毛羽的纯棉纱线的生产方法 | |
CN107675311B (zh) | 牛角瓜纤维纯纺混纺纱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