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8000U - 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8000U
CN206288000U CN201621117148.4U CN201621117148U CN206288000U CN 206288000 U CN206288000 U CN 206288000U CN 201621117148 U CN201621117148 U CN 201621117148U CN 206288000 U CN206288000 U CN 206288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atic parking
control system
vehicle
trigger
brake pe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71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Nextev Ltd filed Critical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171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8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8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8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该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用于车辆的自动驻车控制,包括:触发开关,设置在制动踏板的制动行程末端的位置上,由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从而按压,并产生触发信号,和控制单元,接收来自触发开关的触发信号,并基于触发信号来激活或解除自动驻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轻驾驶员对自动驻车功能激活/解除的操作及确认的负担、并且能够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车辆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驻车(Auto hold)功能已经广泛在乘用车上应用。所谓自动驻车功能,是指驾驶员在踩制动踏板而使车辆停止后,继续保持制动踏板一定时间(由车辆厂商自行定义)后,电子控制系统可以通过ABS对制动系统继续施加缸压来维持刹车状态,从而驾驶员脚可以离开制动踏板,车辆实现驻车。另外,当需要继续行驶时,可以通过踩油门踏板来解除自动驻车。自动驻车功能使得驾驶员在车辆停下时不必长时间刹车,从而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并且也能够避免车辆不必要的滑行(例如溜车)。
这里,是否激活该自动驻车功能,需要驾驶员提供一个信号,目前比较通用的自动驻车功能激活/解除是通过在控制面板上(中央扶手箱或者仪表盘处等)提供的一个按钮开关实现的,通过驾驶员的意图来选择是否激活/解除自动驻车功能。
但是,对于在控制面板上设置自动驻车功能激活/解除开关的方式,由于在选择激活或解除自动驻车功能时,驾驶员不得不从驾驶时的视线平视状态将视线转移至控制面板来搜寻该自动驻车功能开关,在找到后用手进行一个额外的操作来激活/解除开关。这会给尤其是驾驶经验不太丰富的驾驶员带来过多的操作负担,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另外,在控制面板上需要为此单独设置一个与内饰风格匹配的精美的物理开关,这不但造成成本的增加,还会对内饰设置布局上造成困难等。
另外,在某些车型上,作为上述控制面板上的物理开关的替代方式,还有利用刹车踏板来实现自动驻车功能的激活/解除的方式。具体来说,图1中示出了现有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的例子,其中在刹车踏板上集成有位移传感器(未图示),驾驶员在刹车至停止后,继续深踩制动踏板,当达到位置传感器所预设的判定条件(位置等)后,通过ESP(ElectronicStability Program,即车身稳定系统)产生一个信号,来使自动驻车功能激活。在要解除该自动驻车功能时,可以再次深踩制动踏板或直接踩下油门踏板,给出解除自动驻车功能的信号。
但是,对于采用在制动踏板上设置位移传感器来实现自动驻车功能的激活/解除的方式,驾驶员深踩制动踏板后,踏板并不会给驾驶员的脚部一个直接的反馈,至于该深踩动作是否达到了预设的判定条件、是否已如愿激活了自动驻车功能,需要驾驶员通过观察仪表盘上是否出现了表示自动驻车功能已激活的标志,例如仪表盘上亮起“Auto Hold”标志等,从而进行判断。此方式同样会给驾驶员带来视线转移(从平视前方转移到仪表盘)的负担。况且,位移传感器价格昂贵,会导致车辆整体制造成本的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研发的,旨在提供一种减轻驾驶员对自动驻车功能激活/解除的操作及确认的负担,并且能够节省成本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用于车辆的自动驻车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开关,设置在制动踏板的制动行程末端的位置上,由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从而按压,并产生触发信号,和控制单元,接收来自触发开关的触发信号,并基于触发信号来激活或解除自动驻车。
在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触发开关为机械式按钮开关,并且被预设一定的触发力。
在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触发力被设置在30N~50N之间。
在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触发开关连接有提示装置,通过按压触发开关而由提示装置进行声音或震动提示。
在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来自触发开关的触发信号的情况下,还根据车辆状态来激活自动驻车。
在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触发开关通过制动踏板的弹性变形而被按压。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涉及一种自动驻车系统,用于车辆的自动驻车,其包括自动驻车控制系统以及驻车组件,其特征在于,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包括:触发开关,设置在制动踏板的制动行程末端的位置上,由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从而按压,并产生触发信号,和控制单元,接收来自触发开关的触发信号,并基于触发信号来激活或解除自动驻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案涉及一种车辆,具备用于自动驻车的自动驻车系统,自动驻车系统包括自动驻车控制系统以及驻车组件,其特征在于,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包括:触发开关,设置在制动踏板的制动行程末端的位置上,由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从而按压,并产生触发信号,和控制单元,接收来自触发开关的触发信号,并基于触发信号来激活或解除自动驻车。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减轻驾驶员对自动驻车功能激活/解除的操作及确认的负担、并且能够节省成本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以往技术中的基于位移传感器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驻车系统的方框图。
图3a和图3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的部分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的激活自动驻车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的解除自动驻车的控制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 自动驻车系统
2 自动驻车控制系统
21 触发开关
22 控制单元
3 自动驻车组件
4 制动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些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确的是,在缺少部分或全部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他情况下,为了不会使本实用新型存在不必要的不清楚之处,没有具体描述公知的处理步骤和/或结构。另外,尽管结合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应该理解的是,该描述并不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该描述旨在覆盖可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换、改进和等同方案。
[自动驻车功能说明]
以往,驻车制动装置在坡路起车时必须依据驾驶员的经验通过手制动来实现,因此尤其对于经验不足的驾驶员来说会造成麻烦甚至是危险。自动驻车功能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缺陷而应运而生的功能,该功能是通过ABS/ESP控制单元的作用使车辆进行自动制动的一项功能。自动驻车技术的运用,使得驾驶员在不需要长时间刹车的情况下,通过启动电子驻车制动,能够避免车辆不必要的滑行。另外,此功能还使车辆在斜坡上起动时不会溜车。
从消费者的使用角度来说,只要按下“AUTO HOLD”按钮,便会启动相应的自动驻车功能。AUTO HOLD自动驻车功能可使车辆在等红灯或上下坡停车时自动启动后轮制动,对自动挡即使在D挡,你也无需一直脚踩刹车,车子始终处于制动静止状态。当需要解除静止状态,也只需轻点油门即可解除制动。这一配置对于那些经常在城市里走走停停的车主来说确实实用,彻底解决手挡车坡路启车容易溜车的安全难题,无后顾之忧。
下面,简单介绍关于自动驻车功能的工作原理。
当驾驶员通过踩刹车踏板将车辆停止后,ESP介入工作,通过行车电脑,经过一系列传感器来测量车身的水平度和车轮的扭矩,对车辆溜动趋势做一个判定,并对车轮实施一个适当的刹车力度,使车辆静止。这个刹车力度刚好可以阻止车辆移动,并不会太大,提供一定的制动力。此时驾驶员的脚离开刹车踏板后,车辆仍能保持静止。当该刹车动作超过一定时限后,刹车系统会转为后轮机械驻车(打开电子手刹),来代替ESP提供的液压制动。
当驾驶员再次踩油门时,驻车控制单元通过离合器距离传感器,离合器捏合速度传感器,油门踏板传感器等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当驱动力大于行驶阻力时自动释放驻车制动,从而使汽车能够平稳起步。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驻车系统]
下面,结合图2和图3的内容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驻车系统。
如图2所示,自动驻车系统1在功能上主要包括自动驻车控制系统2和自动驻车组件3这两大部分。自动驻车控制系统2通常由车辆内部的行车电脑实现,主要是基于用户的指令,从而激活或解除自动驻车功能,并对自动驻车组件3进行控制。自动驻车组件3是主要包括车辆的刹车盘、刹车盘、刹车钳和活塞等构成的组件,基于来自自动驻车控制系统2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车辆的驻车以及解除驻车。
这里,主要参照图2和图3来说明自动驻车控制系统2。如图2所示,自动驻车控制系统2在功能上主要包括触发开关21以及控制单元22。
图3a和图3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的部分硬件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表示制动踏板4未被踩下的状态,图3b表示制动踏板4被踩下而与触发开关21接触的状态。
如图3a和图3b所示,自动驻车控制系统2中的触发开关21配置在制动踏板4的后方,即制动踏板4中的与用户的脚相反的一侧,并且配置在驾驶员脚踏制动踏板4到达行程末端时制动踏板4刚好能碰到的位置上。
触发开关21例如由机械式的按键开关构成,并被预设一定的触发力。当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4下方的脚蹬处,而使围绕上方的枢轴转动并到达行程最末端(制动行程已经全部完成后)的情况下,制动踏板4将会与触发开关21发生接触。若驾驶员希望触发或解除自动驻车功能,则需要进一步踩踏制动踏板4,通过使制动踏板4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借由该弹性变形产生的位移来按下触发开关21的按键。这样,当制动踏板4下踩力度大于弹性变形所产生的阻力以及预设的触发力后,按键会被按下,从而电路被接通而产生触发信号并发送给后续的控制单元22。这样,通过对触发开关21赋予适当的触发力,从而该力通过制动踏板4而作用到驾驶员的脚上,驾驶员会感受到明显的反馈力,从而意识到自动驻车功能被激活。
这里,对触发开关21预设的触发力例如设置在30N-50N之间,这样,驾驶员需要施加大于30N-50N的踩踏力才能踩下按键,这足以造成明显的力反馈来提醒驾驶员自动驻车功能已激活。
这里,作为触发开关21的例子,举出了机械式的按键开关,并且,作为对驾驶员的反馈而采用对触发开关21设置预设的触发力的方式。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次,也可以考虑采用电子式开关等其他种类的开关,并且也可以考虑通过按压上述机械或电子式触发开关21而同时触发蜂鸣器或者设置在方向盘/制动踏板上的震动器等提示装置,从而以不需要驾驶员分神来用眼睛确认的声音或震动方式来对驾驶员进行提醒。
然后,来自触发开关21的触发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被传递到控制单元22。控制单元22例如通常集成在车辆内的ESP(即,车辆稳定系统)中,当驾驶员深踩制动踏板而触发该触发开关21从而输出触发信号时,控制单元22接收该触发信号并执行自动驻车运算逻辑,当车辆状态满足自动驻车功能所要求的条件的情况下,激活自动驻车功能。这里,关于车辆状态将在下面进行说明。
另外,在驾驶员希望解除自动驻车功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车辆处于自动驻车状态下,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4而使其到达行程最末端后,进一步踩踏制动踏板4,从而制动踏板4按压触发开关21的按键而产生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被发送给控制单元22,从而解除自动驻车功能。第二种方式是,在车辆处于自动驻车状态下,驾驶员踩踏油门踏板(未图示)而产生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被发送给控制单元22,从而解除自动驻车功能。
[自动驻车的激活/解除流程]
上面,对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的硬件以及功能结构进行了说明,下面,将参照图4以及图5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的激活/解除自动驻车的控制流程。
图4示出的是自动驻车的激活流程。
在车辆行驶途中,当遇到红灯或拥堵等需要停车一段时间的情况下,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4来进行刹车动作,在制动踏板4的制动行程全部完成的情况下,若驾驶员希望进行自动驻车,则继续深踩制动踏板4从而按压触发开关21并发出触发信号(S1)。然后,例如集成在ESP内部的控制单元22接收该触发信号(S2),并判断车辆状态是否满足其激活自动驻车的条件(S3)。在车辆状态不满足控制单元22激活自动驻车的条件的情况下(S3“否”),控制单元22将该触发信号过滤掉,从而不激活自动驻车(S4);另一方面,在车辆状态满足了控制单元22激活自动驻车的条件的情况下(S3“否”),控制单元22基于该触发信号来激活自动驻车(S5)。
这里,车辆状态例如是指车辆的速度或者路面坡度等参数,例如在车辆的速度低于某一车速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激活自动驻车的条件,另外,在路面坡度大于一定角度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激活自动驻车的条件,此外,也可以基于上述两个条件的组合来进行判断。当然,这里所举出的车辆的速度或者路面坡度等仅仅是一个例子,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参数来判断是非激活自动驻车。
图5示出的是自动驻车的解除流程。
在车辆已经处于自动驻车的状态下,当红灯变为绿灯或者拥堵解除等可以继续前进的情况下,若驾驶员希望解除自动驻车,则可以选择踩踏制动踏板4,并在制动踏板4的制动行程全部完成的情况下,继续深踩制动踏板4从而按压触发开关21并发出触发信号;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踩踏油门踏板(未图示)从而发出触发信号(S11)。然后,触发信号被输入到例如集成在ESP内部的控制单元22中(S12)。控制单元22若接收到该触发信号则解除自动驻车(S13)。
上面,以自动驻车控制系统为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但是除了上述自动驻车控制系统之外,使用了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的自动驻车系统、以及搭载了该自动驻车系统的车辆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减轻驾驶员对自动驻车功能激活/解除的操作及确认的负担、并且能够节省成本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Claims (8)

1.一种自动驻车控制系统,用于车辆的自动驻车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开关,设置在制动踏板的制动行程末端的位置上,由驾驶员踩踏所述制动踏板从而按压,并产生触发信号,和
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触发开关的所述触发信号,并基于所述触发信号来激活或解除自动驻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开关为机械式按钮开关,并且被预设一定的触发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力被设置在30N~50N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开关连接有提示装置,通过按压所述触发开关而由所述提示装置进行声音或震动提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来自所述触发开关的所述触发信号的情况下,还根据车辆状态来激活自动驻车。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开关通过所述制动踏板的弹性变形而被按压。
7.一种自动驻车系统,用于车辆的自动驻车,其包括自动驻车控制系统以及驻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包括:
触发开关,设置在制动踏板的制动行程末端的位置上,由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从而按压,并产生触发信号,和
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触发开关的所述触发信号,并基于所述触发信号来激活或解除自动驻车。
8.一种车辆,具备用于自动驻车的自动驻车系统,所述自动驻车系统包括自动驻车控制系统以及驻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驻车控制系统包括:
触发开关,设置在制动踏板的制动行程末端的位置上,由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从而按压,并产生触发信号,和
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触发开关的所述触发信号,并基于所述触发信号来激活或解除自动驻车。
CN201621117148.4U 2016-10-12 2016-10-12 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Active CN206288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7148.4U CN206288000U (zh) 2016-10-12 2016-10-12 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7148.4U CN206288000U (zh) 2016-10-12 2016-10-12 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8000U true CN206288000U (zh) 2017-06-30

Family

ID=59095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7148.4U Active CN206288000U (zh) 2016-10-12 2016-10-12 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800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8296A (zh) * 2017-12-26 2018-06-08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机动车的智能保持功能的控制方法
CN109367535A (zh) * 2018-10-15 2019-02-2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304039A (zh) * 2018-03-23 2019-10-08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驻车装置以及车辆
CN112193238A (zh) * 2019-07-08 2021-01-08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驻车的方法和系统
CN112224207A (zh) * 2019-06-28 2021-01-1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汽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8296A (zh) * 2017-12-26 2018-06-08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机动车的智能保持功能的控制方法
CN110304039A (zh) * 2018-03-23 2019-10-08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驻车装置以及车辆
CN109367535A (zh) * 2018-10-15 2019-02-2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驻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224207A (zh) * 2019-06-28 2021-01-1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汽车
CN112193238A (zh) * 2019-07-08 2021-01-08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驻车的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8000U (zh) 自动驻车控制系统、自动驻车系统以及车辆
US9802537B2 (en) Approach notification device of straddle type vehicle
US8100217B2 (en) Vehicle with hand control system
CN106032141B (zh) 用于车辆的驻车制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
CN106608188B (zh) 基于虚拟开关的汽车电子功能控制方法
US20100288567A1 (en) Motor vehicle with a touchpad in the steering wheel and method for actuating the touchpad
US2014025766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behavior of an occupant of a vehicle
CN105605214B (zh) 用于同时操纵的多功能电子换挡杆及其控制方法
US11193580B2 (en) Control element for a vehicle
CN102897254A (zh) 车辆用控制装置、具备该控制装置的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09085B (zh) 一种汽车油门控制方法
US20120158252A1 (en) Motor vehicle
CN107848539A (zh) 用于选择用于自动化行驶的运行模式的用户界面装置
DE102007031541A1 (de) Geschwindigkeitsregler für Kraftfahrzeuge
EP2162335B1 (de) Verfahren zum reaktivieren einer unterbrochenen geschwindigkeitsregelung
JP2017044081A (ja) 車両の出力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出力制御方法
US11345237B2 (en) Drive mode selector for a drivetrain,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drive mode selector, and a method of selecting a drive mode of a drive train
US10196004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saddle-type vehicle, and saddle-type vehicle
DE102008027120A1 (de) Geschwindigkeitsregelsystem mit einem berührungssensitiven Bedienelement
JP2011248657A (ja) 自動車の1ペダル装置
JP2019118222A (ja) 電動車両の表示システム
JP5794720B2 (ja) アクセル/ブレーキペダル踏み間違いを起因とする自動車事故防止のための自動車運転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アクセル装置及び同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ブレーキ装置
JP6044406B2 (ja) エンジン不停止警告装置
CN201132511Y (zh) 加速度感应式汽车油门误踩控制器
KR101594562B1 (ko) 차량용 제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9

Address after: Susong Road West and Shenzhen Road North,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lai (Anhui)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2, Bank of America building, 12 Harcourt Road, Central

Patentee before: NIO NEXTEV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