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8070U - 自立型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立型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8070U
CN206148070U CN201590000518.3U CN201590000518U CN206148070U CN 206148070 U CN206148070 U CN 206148070U CN 201590000518 U CN201590000518 U CN 201590000518U CN 206148070 U CN206148070 U CN 206148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self
display
display device
cov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900005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田隆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8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8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立型显示装置,其提高自立型显示装置的自立的稳定性,且显示部的可视性也优良。自立型显示装置(1)具有显示部(2)和从下方支承显示部(2)的支承部(3),显示部(2)具有显示面板(21)和保护显示面板(21)的显示画面(21a)的罩构件(22),罩构件(22)是玻璃树脂层叠体,具有由玻璃片(22a)、透明粘合层(22b)、透明树脂层(22c)、透明粘合层(22b)、玻璃片(22a)构成的五层的层叠构造,玻璃片(22a)的厚度为1200μm以下。

Description

自立型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数字广告牌、信息引导板等为代表的、主要设置于车站等公共场所的自立型的大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取代以往的印刷于纸等上的海报显示等,近年来,开始使用通过平板显示器显示图像的数字广告牌。与一旦印刷则信息被固定的海报等印刷物不同,数字广告牌具有容易切换显示内容的优点。此外,数字广告牌还能够显示动画等,因此对于观察者而言吸引效果高,与以往的海报等印刷物相比广告效果提高。
作为数字广告牌中使用的平板显示器,有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与能够容易地粘贴于墙壁等的以往的海报等印刷物不同,为了将上述显示器设置于已有的墙壁、柱等需要大量的工程。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自立型的数字广告牌。自立型的数字广告牌只要能够确保显示装置的电源,则能够容易地设置于任意场所。这种自立型的数字广告牌的显示部为了使高度与作为广告对象的人的视线相匹配,多经由支承构件设置在装置的上方。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9948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数字广告牌的保护显示部的罩构件使用强化玻璃。对于强化玻璃而言,通过形成于表层的压缩应力层而提高了强度,另一方面,若来自表面的损伤对内部的拉伸应力层造成影响,则存在强化玻璃自我破坏并向周围飞溅的可能性。因此,在使用强化玻璃作为罩构件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压缩应力层的厚度,作为强化玻璃整体需要一定程度的厚度。特别是数字广告牌与一般的家庭用的电视不同,设置在不确定的大量人流来往的车站等公共场所。因此,从确保来往的人的安全性的观点出发,需要防止作为保护显示部的罩构件而使用的强化玻璃破损的情况,多使用厚度为5mm以上的板玻璃。
然而,玻璃是相对于密度高且重量大的物质。由于如上述那样显示部设置在装置的上方,因此若使用厚度为5mm以上的强化玻璃作为这种自立型的数字广告牌的显示部的罩构件,则数字广告牌本身的重心位于上方,存在数字广告牌的自立变得非常不稳定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位于上方的显示装置的重量比位于下方的支承构件大,因此在人与数字广告牌相撞的情况等,存在自立型数字广告牌倾倒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作为显示部的罩构件,可以考虑采用聚碳酸酯、丙烯酸这样的透明树脂体。
然而,聚碳酸酯、丙烯酸这样的透明树脂体与玻璃相比刚性低,在作为罩构件而在显示部的前表面使用的情况下,存在因自重而压曲变形的可能性。此外,透明树脂体的耐热性也低,因此在作为罩构件在显示部的前表面使用的情况下,存在因来自显示部的热量而产生热翘曲的可能性。若罩构件变形,则显示部的图像的可视性变差,存在无法获得期待的广告效果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这种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自立型显示装置的自立的稳定性且显示部的可视性良好的自立型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立型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部和从下方支承所述显示部的支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具有显示面板和保护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的罩构件,所述罩构件是玻璃树脂层叠体,该玻璃树脂层叠体具有由玻璃片、透明粘合层、透明树脂层、透明粘合层、玻璃片构成的五层的层叠构造,所述玻璃片的厚度为1200μm以下。
优选的是,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显示部的铅垂方向上的长度为所述自立型显示装置的高度的30~80%。
优选的是,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罩构件设置为能够呈开关门状地转动。
优选的是,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罩构件以与所述显示面板分离的方式配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制作可稳定地设置且显示部的可视性也良好的自立型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自立型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自立型显示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被用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罩构件的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玻璃片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5是设置有防反射层的被用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罩构件的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剖视图。
图6是罩构件设置为能够呈开关门状地转动的自立型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自立型显示装置的适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自立型显示装置1具有显示部2和从下方支承显示部2的支承部3。
如图2所示,显示部2具有显示面板21和保护显示面板21的显示画面21a的罩构件22。
作为显示面板21,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激光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特别是由于发热量少,能够减小厚度,因此优选使用液晶显示器。
如图3所示,罩构件22是玻璃树脂层叠体,具有由玻璃片22a、透明粘合层22b、透明树脂层22c、透明粘合层22b、玻璃片22a构成的五层的层叠构造。
作为玻璃片22a,使用硅酸盐玻璃、二氧化硅玻璃,优选使用硼硅酸玻璃、钠钙玻璃、铝硅酸盐玻璃,最优选使用无碱玻璃。通过使用无碱玻璃作为玻璃片22a,能够提高罩构件22的透明性,能够提高内部的显示面板21的显示画面21a上显示的图像的可视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无碱玻璃指的是实质上不含有碱成分(碱金属氧化物)的玻璃,具体地说,是碱成分的重量比为3000ppm以下的玻璃。本实用新型中的碱成分的重量比优选为1000ppm以下,更优选为500ppm以下,最优选为300ppm以下。
作为玻璃片22a,对于要求强度的情况,优选使用化学强化玻璃。对于使用化学强化玻璃作为玻璃片22a的情况,作为玻璃组成,优选使用以质量%含有50~80%的SiO2、5~25%的Al2O3、0~15%的B2O3、1~20%的Na2O、0~10%的K2O的强化玻璃板。若如上述那样限制玻璃组成范围,则易于同时高度地实现离子交换性能、耐失透性。
作为两个玻璃片22a,可以使用相同种类的玻璃组成,也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玻璃组成。例如,暴露在与观察者的接触多、容易附着指纹等污物的外部环境侧的玻璃片22a,可以使用耐气候性、耐化学性更加优异的无碱玻璃,或者为了确保强度而使用化学强化玻璃,另一方面,与显示面板21对置一侧的玻璃片22a可以使用钠钙玻璃等。
如图3所示,罩构件22的两最外层由玻璃片22a构成。由此,能够利用耐热性高且刚性也高的玻璃片22a支承耐热性低且容易压曲变形的透明树脂层22c,并且能够适当保护耐擦伤性差的透明树脂层22c。
玻璃片22a的厚度为1200μm以下。由此,在罩构件22中,玻璃片22a所占据的比例减少,因此能够实现罩构件22的轻型化。由此,能够减少显示部2的重量,能够实现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自立的稳定化。在玻璃片22a的厚度大于1200μm的情况下,在罩构件22中玻璃片22a的重量增加,因此难以实现罩构件22的轻型化。
玻璃片22a的厚度优选为8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500μm,最优选为100μm~300μm。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玻璃片22a的厚度,更加高效地进行罩构件22的轻型化。若玻璃片22a的厚度小于20μm,则玻璃片22a的强度不足,在将罩构件22设置于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情况下,存在难以防止透明树脂层22c的压曲变形的可能性。对于使用强化玻璃作为玻璃片22a的情况,从确保强度的观点出发,玻璃片22a的厚度优选为300μm~1100μm,更优选为500μm~1100μm。
两个玻璃片22a的厚度也可以为相同的厚度,也可以为不同的厚度。例如,可以将罩构件22中的、暴露在与观察者的接触多而容易附着指纹等污物的外部环境侧的玻璃片22a的厚度设定为较厚(例如300μm),而将显示面板21侧的玻璃片22a的厚度设定为较薄(例如200μm)。
优选玻璃片22a的密度尽可能低。由此,能够实现玻璃片22a的轻型化,进而能够实现罩构件22的轻型化。具体地说,优选玻璃片22a的密度为2.6g/cm3以下,更优选为2.5g/cm3以下。
优选玻璃片22a的杨氏模量尽可能高。由此,即便将玻璃片22a薄壁化至厚度达到1200μm以下,也不易因自重而挠曲。由此,如图1、图2所示,在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罩构件22以立起状态安装于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罩构件22因自重的挠曲而压曲变形的情况。优选玻璃片22a的杨氏模量为70GPa以上。由此,能够将罩构件22形成为轻型化并且刚性也达到要求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玻璃片22a可以通过公知的浮动法、压延法、狭缝下拉法、再曳引法等来制作,但优选如图4所示,通过溢流下拉法成形。由此,能够大量且廉价地制作厚度为1200μm以下的玻璃片。通过溢流下拉法制作的玻璃片无需通过研磨、磨削、化学蚀刻等调整玻璃片的厚度。另外,溢流下拉法是在成形时玻璃板的双面不与成形构件接触的成形法,所得到的玻璃板的双面(透光面)为火抛光面,即便不研磨也能够得到高表面品质。由此,能够提高透明粘合层22b的紧贴力,能够更加准确并且精密地将玻璃片22a与透明树脂层22c层叠。
在制造装置4的成形炉41内部配设有具有剖面呈楔形的外表面形状的成形体42,通过向成形体42供给利用未图示的熔融窖熔融后的玻璃(熔融玻璃),该熔融玻璃从成形体42的顶部溢出。然后,溢出的熔融玻璃经过成形体42的剖面呈楔形的两侧面而在下端汇合,从而开始从熔融玻璃向玻璃带G成形。在成形体42下端刚刚汇合后的玻璃带G通过冷却辊(辊式拉边器)43一边限制宽度方向的收缩一边向下方拉拽,从而减薄至规定的厚度。接下来,通过辊44送出达到所述规定厚度的玻璃带G,在退火炉(annealer)中逐渐冷却,去除玻璃带G的热应力,将逐渐变冷的玻璃带G充分冷却至室温左右的温度。通过退火炉后的玻璃带G通过弯曲辅助辊45从铅垂方向朝水平方向改变进行方向,之后,通过长度方向切断装置46将存在于玻璃带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无用部分(与冷却辊43、辊44等接触的部分)切断。之后,通过利用宽度方向切断装置47每隔规定宽度进行切断,从而能够获得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玻璃片22a。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利用宽度方向切断装置47沿宽度方向切断后,利用长度方向切断装置46将玻璃带G的无用部分切断除去,由此制作出玻璃片22a。另外,在上述的制造装置4中,对以单片式制作玻璃片22a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电可以在利用长度方向切断装置46将无用部分切断后,不在宽度方向切断,经由捆扎缓冲片将玻璃带G卷绕成辊状,由此制作出玻璃辊。另外,在上述的制造装置4中,对制造具有挠性的玻璃片22a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在制造较厚的具有300~1200μm的厚度的玻璃片22a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弯曲辅助辊45,在保持纵姿态的情况下利用宽度方向切断装置47每隔规定宽度进行切断,由此以单片式制作玻璃片22a。
透明粘合层22b将玻璃片22a与透明树脂层22c粘合。对于透明粘合层22b的材质,并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双面粘合片、热塑性粘合片、热交联性粘合片、能量固化性的液体粘合剂等,例如,可以使用光学透明粘合片、EVA、TPU、COP、丙烯酸系热塑性粘合片、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热固化型粘合剂、常温固化型粘合剂等进行粘合。在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在粘合后呈透明状态的粘合剂。另外,若透明粘合层22b具有紫外线屏蔽(紫外线吸收),则在将自立型显示装置1设置于室外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透明树脂层22c因紫外线劣化。
透明粘合层22b的全光线透过率优选为85%以上。由此,不会损害的显示面板21上显示的图像的色调,而能够使观察者观察内部的图像。透明粘合层22b的全光线透过率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2%以上。
透明粘合层22b的厚度优选为25μm~1000μm,更优选为50μm~8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0μm~600μm。透明粘合层22b使用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厚度越大越能够吸收透明树脂层22c与玻璃片22a的因热膨胀差导致的伸缩的差。
透明粘合层22b的雾度(haze)优选为2%以下。由此,在使用丙烯酸、聚碳酸酯等透明度高的材料作为透明树脂层22c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为透明度高的罩构件22。透明粘合层22b的雾度(haze)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
透明树脂层22c只要是透明的树脂则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聚碳酸酯、PET、COP等。特别是,由于透明性优异,作为保护罩用途而广泛普及,因此优选使用丙烯酸、聚碳酸酯。透明树脂层22c优选为无色透明,但也可以着色为不损害显示画面21a上显示的图像的可视性的程度。例如,也可以通过使透明树脂层22c呈淡绿色,形成与一般的钠钙玻璃呈现的颜色相同的颜色,从而体现玻璃板的质感。
透明树脂层22c的厚度优选为两个玻璃片22a的厚度相加而得到的厚度(玻璃片的总厚度)以上,更优选为两个玻璃片22a的厚度的1.5倍以上。由此,在罩构件22中透明树脂层22c所占据的比例增加,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罩构件4整体的重量,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轻型化。
图5是示出用作罩构件22的玻璃树脂层叠体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在图5中,在玻璃片22a的两个外表面形成有防反射层22d。防反射层22d的视感反射率优选为2%以下。由此,能够形成为可防止炫光而良好地观察显示面板21的显示画面21a上显示的图像的罩构件22。另外,防反射层22d可以仅形成于表面侧(观察者侧)的玻璃片22a。
需要说明的是,视感反射率为JIS Z 8701(1999年)规定的三刺激值的色度Y,色度Y能够利用U-4100日立制分光计测定来自观察者侧面的反射率,并基于上述JIS通过计算而求出。此时,视角设为10°。
防反射层22d优选通过在玻璃片22a上进行成膜而设置。例如,可以使用折射率比玻璃片22a低的低折射率膜、折射率相对较低的低折射率层、折射率相对较高的高折射率层交替层叠而成的电介质多层膜。防反射层22d例如可以通过溅射法、CVD法等形成。
防反射层22d也可以通过在玻璃片22a的表面粘贴单独的公知的防反射膜而形成。
也可以在玻璃片22a的表面侧(观察者侧)形成未图示的防污层。防污层优选在主链中包括含有硅的含氟聚合物。作为含氟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在主链中具有-O-Si-O-单元并且在侧链中具有含氟的疏水性的官能团的聚合物。含氟聚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硅烷醇脱水缩合而合成。在玻璃片22a的表面侧(观察者侧)形成有防反射层22d与防污层的情况下,防污层形成在防反射层22d上。
优选罩构件22以与显示面板21分离的方式设置。由此,即便从外部对罩构件22施加冲击,也能够防止该冲击到达显示面板21,能够防止显示面板21破损。此外,能够在显示面板21与罩构件23之间设置空间,因此通过使气流在该空间通过,能够良好地维持显示面板21的散热性。
罩构件22与显示面板21的分离距离t优选为1~10mm,更优选为1~5mm,进一步优选为3~5mm。由此,能够维持显示面板21的散热性,并且还提高显示面板21的显示画面21a上显示的图像的可视性。在以单体的方式使用聚碳酸酯、丙烯酸等的树脂板作为罩构件22的情况下,存在由于来自显示面板21的热量而使树脂板热变形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增大罩构件22与显示面板21的分离距离,存在显示面板21的显示画面21a上显示的图像的可视性变差的可能性。通过如本实用新型那样使用玻璃树脂层叠体作为罩构件22,与树脂板的单体相比能够缩短分离距离t,能够使罩构件22接近显示面板21,能够提高显示面板21的显示画面21a上显示的图像的可视性。
如图2所示那样,显示部2的铅垂方向上的长度d优选为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高度h的30~80%。在使用强化玻璃板作为罩构件22的情况下,在显示部2的长度d为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高度h的50%以下且设置在显示装置的上方的情况下,自立特别容易变得不稳定,在本实用新型的自立型显示装置1中,由于使用玻璃树脂层叠体作为罩构件22,因此即便在显示部2的长度d为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高度h的50%以下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自立。显示部2的铅垂方向上的长度d更优选为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高度h的40~70%。
如图6所示,优选罩构件22设置为能够呈开关门状地转动。在使用强化玻璃板作为罩构件22的情况下,若如图6所示那样处于将罩构件22打开的状态,则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自立变得特别不稳定,通过采用由玻璃树脂层叠体构成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罩构件22,能够形成为即便在如图6所示那样处于将罩构件打开的状态的情况下也稳定地自立的自立型显示装置1。
如图1所示那样,支承部3从下方支承显示部2。由于自立型显示装置1载置于载置面,因此通过设置支承部3,能够构成为显示部2位于与观察者的视线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在图1、图2中,支承部3与显示部2单独地构成,但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将支承部3与显示部2构成为一体化的壳体。在该情况下,位于壳体内配置的显示部2的下方的部分相当于支承部3。
支承部3在图1、图2中构成为箱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框体。
优选如图1、图2所示,在支承部3的与载置面接触的接触侧,设置有从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前表面突出的突出部31。由此,能够使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自立更加稳定。在图1、图2中,示出了与未图示的墙壁等接近设置的自立型显示装置1,但也可以还设置有从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背面突出的突出部。
如图2所示那样,突出部31距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前表面的突出宽度w优选为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高度h的4%~10%。在使用强化玻璃板作为罩构件22的情况下,自立型显示装置1容易变得不稳定,因此需要确保突出部31的突出量较多,然而通过如本实用新型那样使用玻璃树脂层叠体作为罩构件22,能够将突出部31的突出宽度w适当地设为上述的范围。突出部31距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前表面的突出宽度w更优选为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高度h的5%~7%。
在图1、图2中,通过使支承部3的一部分从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前面突出,从而形成突出部31,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另外设置独立于支承部3的未图示的基座,将基座构成为从自立型显示装置1的前表面突出,通过将支承部3载置并固定于该基座上而设置突出部31。
以上,主要对自立型显示装置1进行了说明,但在固定设置于柱、墙壁的固定型的显示装置(数字广告牌)中,也能够适当应用上述的罩构件22(玻璃树脂层叠体)。对于固定型的显示装置,通过使用上述的罩构件22,与使用强化玻璃作为罩构件的情况相比,具有向柱、墙壁等设置的设置工程变得容易的优点。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当用于主要以设置在车站等公共的场所为目的的自立型显示装置,例如,数字广告牌、信息引导板等。
附图标记说明
1 自立型显示装置
2 显示部
21 显示面板
22 罩构件
22a 玻璃片
22b 透明粘合层
22c 透明树脂层
3 支承部
31 突出部

Claims (4)

1.一种自立型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部和从下方支承所述显示部的支承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具有显示面板和保护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的罩构件,
所述罩构件是玻璃树脂层叠体,该玻璃树脂层叠体具有由玻璃片、透明粘合层、透明树脂层、透明粘合层、玻璃片构成的五层的层叠构造,
所述玻璃片的厚度为1200μ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立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的铅垂方向上的长度为所述自立型显示装置的高度的3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立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构件设置为能够呈开关门状地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立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构件以与所述显示面板分离的方式配置。
CN201590000518.3U 2014-07-28 2015-07-23 自立型显示装置 Active CN2061480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2494A JP2016031396A (ja) 2014-07-28 2014-07-28 自立型表示装置
JP2014-152494 2014-07-28
PCT/JP2015/071004 WO2016017529A1 (ja) 2014-07-28 2015-07-23 自立型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8070U true CN206148070U (zh) 2017-05-03

Family

ID=55217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90000518.3U Active CN206148070U (zh) 2014-07-28 2015-07-23 自立型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031396A (zh)
CN (1) CN206148070U (zh)
WO (1) WO201601752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1139B2 (ja) * 2001-08-02 2007-09-05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積層体
JP2010249948A (ja) * 2009-04-13 2010-11-04 V-Sync Co Ltd 広告用表示装置
US20120128952A1 (en) * 2010-06-02 2012-05-24 Yoshiharu Miwa Glass film laminate
JP5904456B2 (ja) * 2011-05-13 2016-04-13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積層体
WO2012157617A1 (ja) * 2011-05-16 2012-11-22 旭硝子株式会社 複層ガラスおよび車両用のルーフ部材
JP2013218185A (ja) * 2012-04-11 2013-10-24 Panasonic Corp 表示装置
JP6186675B2 (ja) * 2012-07-05 2017-08-30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樹脂積層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17529A1 (ja) 2016-02-04
JP2016031396A (ja) 2016-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34130U (zh) 显示装置
JP6186675B2 (ja) ガラス樹脂積層体
TWI583649B (zh) 液晶透鏡用玻璃基板
US20180257978A1 (en) Plate with print layer,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and glass with functional layer for in-vehicle display devices
TWI683748B (zh) 積層玻璃製品與用於形成該製品之方法
US20180217317A1 (en) Light guiding panel and laminated light guiding panel using same
CN107667303A (zh) 具有不透明屏幕的表面显示单元
WO2011152380A1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
KR20150104180A (ko) 강화 적층 유리 구조
CN104955641A (zh) 由光敏玻璃制成的压缩应力化层合玻璃制品及制备所述制品的方法
JP5403487B2 (ja) ガラスロール
TW201109287A (en) Glass plate
TWI587040B (zh) Lcd組件與製造其之方法
US8189134B2 (en) Durable display panel with impact resistance
US9428417B2 (en) Composite substrate
CN203311022U (zh) 展示物或显示物用覆盖部件、展示箱、框体、显示设备和水箱
CN109562979B (zh) 玻璃基板、半导体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US20170326843A1 (en) Glass resin laminate
WO2017057446A1 (ja) ガラス基板、積層基板、および積層体
WO2016121591A1 (ja) 表示装置付き建材ガラス板及び建材ガラス構造
JP2020199766A (ja) 積層基板、および梱包体
CN206148070U (zh) 自立型显示装置
JP2014065169A (ja) 展示物カバー用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
TW201720772A (zh) 玻璃積層體及玻璃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CN107861184A (zh) 一种偏光片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