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35177U - 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35177U
CN206135177U CN201621195179.1U CN201621195179U CN206135177U CN 206135177 U CN206135177 U CN 206135177U CN 201621195179 U CN201621195179 U CN 201621195179U CN 206135177 U CN206135177 U CN 206135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rame
fixed
electric wire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51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NING PAS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NING PAS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NING PAS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NING PAS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951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35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35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35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它解决了现有剪切机的结构过于简单,需要人工剥皮、铆接和下料,生产速度慢等技术问题。本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上固定有主动轮,从动轴上固定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固定有若干传送板,传送板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定位住的定位结构;机架上还依次设置有送线装置、剥外皮装置一、检测装置一、分线装置、整形装置、剥内皮装置一、铆接装置、剥外皮装置二、检测装置二、拍平装置、拉线裁齐装置、剥内皮装置二、拧线装置、沾助焊剂装置和沾锡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电源线的结构主要包括外皮套、内皮套、内芯和插头。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源线剪切机【申请号:201510660359.6;公开号:CN 105337142A】。这种全自动电源线剪切机:包括机架、线槽、倒线轮、定位钳、剥线剪切钳、四方轴、拉线钳、镀锡拐臂、电加热锡盒、电源线、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倒线臂、连杆、调节盘、减速电机、感应器、电源信号线、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机架上面安装的有线槽、倒线轮、四方轴、减速电机、控制箱,剥线剪切钳通过支架安装于机架的上面,四方轴的上面安装的有定位钳、拉线钳、电加热锡盒,镀锡拐臂安装于拉线钳的下面,减速电机的上面安装的有调节盘,连杆的一端与调节盘连接、另一端与倒线臂连接,倒线臂的一端通过支架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拉线钳连接,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感应器通过电源信号线与控制箱连接。
该专利中公开的剪切机虽然可实现快速剪线,但是,该剪切机的结构过于简单,需要人工剥皮、铆接和下料,生产速度慢,因此,设计出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该电源线组装系统具有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主动轴上固定有主动轮,从动轴上固定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固定有若干传送板,传送板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定位住的定位结构;机架上还依次设置有送线装置、剥外皮装置一、检测装置一、分线装置、整形装置、剥内皮装置一、铆接装置、剥外皮装置二、检测装置二、拍平装置、拉线裁齐装置、剥内皮装置二、拧线装置、沾助焊剂装置和沾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送线装置将所需长度的电线输送到传送带上,定位结构将电线定位住,动力机构使传送带转动,将电线输送到各个工位上;剥外皮装置一对电线头部进行剥外皮,检测装置一对电线头部的内芯进行位置检测和调整,分线装置对电线头部的内芯进行分开,整形装置对电线头部的内芯进行整形,剥内皮装置一对电线头部进行剥内皮,铆接装置对插头和电线头部进行铆接,剥外皮装置二对电线尾部进行剥外皮,检测装置二对电线尾部的内芯进行位置检测和调整,拍平装置对电线尾部的内芯进行拍平,拉线裁齐装置对电线尾部的内芯进行长度裁剪,剥内皮装置二对电线尾部进行剥内皮,拧线装置对电线尾部的内芯分别进行拧紧,沾助焊剂装置对电线尾部的内芯分别进行沾助焊剂,沾锡装置对电线尾部的内芯分别进行沾锡,能够实现连续不间断作业,生产效率高。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块、活动块和扭簧,固定块固定在传送板上,活动块通过转轴设置传送板上,活动块和固定块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定位电线的定位部,扭簧设置在转轴上,且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活动块能与固定块相抵靠。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扭簧的扭力作用,活动块和固定块两者能将电线夹住,定位方便。
所述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架、上输线带、下输线带、刀架一、上切刀一和下切刀一,送线架固定在机架上,上输线带和下输线带分别设置在送线架上,且上输线带和下输线带之间具有供电线通过的间隙,刀架一固定在送线架上,且刀架一位于上输线带和传送带之间,刀架一的上端固定有气缸一,气缸一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和上切刀一相连,刀架一的下端固定有气缸二,气缸二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二的活塞杆端部和下切刀一相连;机架上还设置有能将电线两端分别压入到相邻两个定位部中的压入机构。
当需要送线时,上输线带和下输线带将电线输送到刀架一的下方,气缸一带动上切刀一向下移动,气缸二带动下切刀一向上移动,将电线切断,压入机构将电线两端分别压入到相邻两个定位部中,从而完成送线作业,送线方便。
所述压入机构包括升降架、气缸三、手指气缸一、电机一和转动杆,气缸三固定在送线架上,气缸三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三的活塞杆端部和升降架相连,且升降架位于刀架一和传送带之间,升降架侧部固定有能将电线压入定位部中的压入件,电机一固定在升降架上端,电机一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部和转动杆一端相连,转动杆另一端和手指气缸一相连,手指气缸一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电线夹住的夹块一。
当需要将电线两端压入时,电机一使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手指气缸一转动,手指气缸一使夹块一将电线一端夹住,电机一使手指气缸一复位;电线切断的同时,气缸三带动升降架向下移动,升降架使压入件和夹块一同时向下移动,将电线两端分别压入到相邻两个定位部中,压入快速。
所述剥外皮装置一包括支撑架一、刀架二、上切刀二、下切刀二和气缸四,支撑架一固定在机架上,气缸四固定在支撑架一上,气缸四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四的活塞杆端部和移动板相连,刀架二固定在移动板上,刀架二上竖直设置有滑槽,上切刀二和下切刀二分别滑动在滑槽内,且移动板上设置有能驱动上切刀二和下切刀二同步移动的驱动机构;支撑架一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机架上的压块一,压块一与气缸五相连。
当头部需要剥外皮时,气缸五带动压块一向下移动,将电线压在机架上;气缸四带动移动板靠近传送带,驱动机构使上切刀二和下切刀二相互靠近,将头部的外皮切断,气缸四使移动板复位,将切断的外皮剥掉。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六和导向板,气缸六固定在移动板上,气缸六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六的活塞杆端部和导向板相连,导向板上开设有上导槽和下导槽,且上导槽和下导槽呈八字分布,上切刀二上具有上限位部,上限位部位于上导槽内,下切刀二上具有下限位部,下限位部位于下导槽内。
采用以上结构,气缸六带动导向板来回移动,可使上切刀二和下切刀二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所述检测装置一包括检测架、照相机、照明灯、计算机和转盘,检测架固定在机架上,转盘设置在检测架上,转盘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驱动件相连,转盘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电线的夹紧件,照相机固定在检测架上,且照相机的拍摄部朝下,照明灯固定在照相机的下部,照相机通过线路与该计算机相连。
当需要检测时,将电线从传送带上松开,夹紧件将电线夹住,驱动件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电线转动,照相机将拍摄到的图像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分析后使驱动件动作,将电线的内芯调整所需位置,检测方便;通过驱动件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电线转动,可使电线360度旋转,无需多次夹装电线,检测效率高。
所述分线装置包括分线架、手指气缸二、左手指气缸、右手指气缸、左摆动板和右摆动板,分线架固定在机架上,分线架上固定有气缸七,气缸七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七的活塞杆端部和手指气缸二相连,手指气缸二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电线压平的分线捋线块,左摆动板和右摆动板分别设置在分线架上,左摆动板一端和分线架相铰接,左摆动板另一端和左手指气缸相连,左手指气缸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对电线进行分线的左分线块,右摆动板一端和分线架相铰接,右摆动板另一端和右手指气缸相连,右手指气缸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对电线进行分线的右分线块,分线架上还设置有能使左摆动板和右摆动板同步摆动的摆动机构。
当需要分线时,气缸七带动手指气缸二靠近传送带,手指气缸二使分线捋线块将电线内芯压住,气缸七使手指气缸二复位将整段内芯压平;同时,左手指气缸使左分线块将左侧的内芯夹住,右手指气缸使右分线块将右侧的内芯夹住,摆动机构使左摆动板和右摆动板同步向外摆动,左分线和右分线将左右侧的内芯分开,分线快速。
所述分线装置还包括压块二和气缸八,气缸八固定在分线架上,气缸八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八的活塞杆端部和压块二相连,且压块二能与机架相接触。
采用以上结构,气缸八带动压块二向下移动,压块二将电线压在机架上。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辅助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传输带,传输带通过转动轴设置在机架上,转动轴端部与电机二相连,传输带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具有与电线内芯相对应的定位槽。
采用以上结构,传输带和传送带为同步转动,可将电线内芯定位在定位板的定位槽中,定位效果好。
所述整形装置包括整形架、整形上模、整形下模、内侧整形块和外侧整块,整形架固定在机架上,整形上模和整形下模分别设置在整形架上,整形上模与气缸九相连,整形下模与气缸十相连,内侧整形块设置在整形上模上,且内侧整形块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气缸十一相连,外侧整形块设置在整形上模上,且外侧整形块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气缸十二相连;整形架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机架上的压块三,压块三与气缸十三相连。
当需要整形时,气缸十三带动压块三向下移动,将电线压在机架上;气缸九带动整形上模向下移动,气缸十带动整形上模向上移动,通过内侧整形块和外侧整形块将电线导入到整形上模和整形下模之间,从而实现其整形。
所述剥内皮装置一包括支撑架二、刀架三、上切刀三和下切刀三,支撑架二固定在机架上,刀架三固定在支撑架二上,刀架三的上端固定有气缸十四,气缸十四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十四的活塞杆端部和上切刀三相连,刀架三的下端固定有气缸十五,气缸十五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十五的活塞杆端部和下切刀三相连;支撑架二还固定有气缸十六,气缸十六的活塞杆端部和限位气缸相连,限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安装板相连,安装板上具有凸出的限位片,安装板上还固定有手指气缸三,手指气缸三的手指上能将电线内皮夹住的剥皮块;支撑架二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定位板上的压块四,压块四与气缸十七相连。
当头部需要剥内皮时,气缸十七带动压块四向下移动,将电线压在机架上;气缸十四带动上切刀三向下移动,气缸十五带动下切刀三向上移动,可将电线切断;限位气缸带动限位片移动,使限位片位于上切刀三和下切刀三之间,气缸十四带动上切刀三向下移动,气缸十五带动下切刀三向上移动,可将电线内皮切断;气缸十六带动手指气缸三移动,剥皮块将电线内皮夹住并将切断的内皮剥掉。
所述铆接装置包括用于存放插头的振动盘、送料轨道、导料板和铆接架,铆接架固定在机架上,导料板固定在铆接架上,导料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插头进行的导向槽,导向槽中设置有推送块,推送块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气缸十八相连,振动盘固定在铆接架上,送料轨道一端和振动盘相连通,送料轨道另一端能位于导料槽正上方,铆接架上设置有冲铆机构;导料板上还设置有导向块和夹紧块。
当需要铆接时,振动盘中的插头通过送料轨道输送到导料板的导料槽中,气缸十八带动推送块靠近定位板,使电线内芯插入到插头中,冲铆机构将电线内芯和插头铆接在一起,铆接快速。
所述拍平装置包括拍平架、拍打板和支撑板,拍平架固定在机架上,支撑板设置在拍平架下端,支撑板与一能带动其往复移动的往复机构相连,拍平架上端固定有气缸十九,气缸十九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十九的活塞杆端部和拍打板相连,且拍打板能与支撑板相接触;拍平架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机架上的压块五,压块五与气缸二十相连。
当需要将电线拍平时,气缸二十带动压块五向下移动,将电线压在定位板上;气缸十九带动拍打板向下移动,拍打板和支撑板接触,往复机构带动支撑板往复移动,将电线内芯拍平。
所述拉线裁齐装置包括支架、刀架四、上切刀四和下切刀四,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支架上固定有气缸二十一,气缸二十一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二十一的活塞杆端部和手指气缸四相连,手指气缸四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电线内芯夹住的夹块二,刀架四固定在安放板上,刀架四上端固定有气缸二十二,气缸二十二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二十二的活塞杆端部和上切刀四相连,刀架四下端固定有气缸二十三,气缸二十三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二十三的活塞杆端部和下切刀四相连;支架上还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定位板上的压块六,压块六与气缸二十四相连。
当需要将电线拉线裁齐时,气缸二十四带动压块六向下移动,将电线压在定位板上;气缸二十一带动手指气缸四移动,将电线内芯拉出所需长度;气缸二十二带动上切刀四向下移动,气缸二十三带动下切刀四向上移动,可将电线内芯切断。
所述拧线装置包括拧线架、上拧线板、下拧线板、导流罩和收集箱,拧线架固定在机架上,下拧线板固定在拧线架上,拧线架上固定有气缸二十五,气缸二十五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二十五的活塞杆端部和升降基板相连,上拧线板设置在升降基板上,上拧线板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气缸二十六相连,且上拧线板能与下拧线板相接触,导流罩固定在拧线架上,导流罩的进口朝向下拧线板,导流罩的出口通过连接管和收集箱相连通,连接管中设置有抽气泵。
当需要将拧线时,气缸二十五带动升降基板向下移动,上拧线板和下拧线板接触,气缸二十六带动上拧线板来回移动,导流罩将电线的外皮收集在收集箱,从而可实现拧线作业。
所述沾助焊剂装置包括定位架一、助焊剂盒、助焊剂槽和压线板一,定位架一固定在机架上,助焊剂盒固定在定位架一的下端,定位架一的上端固定有气缸二十七,气缸二十七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二十七的活塞杆端部和助焊剂槽相连,且助焊剂槽能位于助焊剂盒内;压线板一设置在定位架上,压线板一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气缸二十八相连,且压线板一能位于助焊剂盒内。
当需要沾助焊剂时,气缸二十七带动助焊剂槽向上移动,气缸二十八带动压线板一向下移动,将助焊剂盒中的助焊剂沾涂到电线的内芯上。
所述沾锡装置包括定位架二、锡炉、沾锡槽和压线板二,定位架二固定在机架上,锡炉固定在定位架二的下端,锡炉内设置有电加热管,定位架二的上端固定有气缸二十九,气缸二十九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二十九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升降板,沾锡槽固定在升降板上,且沾锡槽能位于锡炉内;压线板二设置在定位架上,压线板二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气缸三十相连,且压线板二能位于沾锡槽内。
当需要沾锡时,气缸二十九带动沾锡槽向上移动,气缸三十带动压线板二向下移动,将锡炉中的锡沾涂到电线的内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具有该优点:将所需长度的电线输送到传送带上,传送带转动将电线输送到各个工位上;可对电线头部剥外皮,可对电线头部的内芯位置检测和调整,可对电线头部的内芯分开,可对电线头部的内芯整形,可对电线头部剥内皮,可对插头和电线头部铆接,可对电线尾部剥外皮,可对电线尾部的内芯位置检测和调整,可对电线尾部的内芯拍平,可对电线尾部的内芯长度裁剪,可对电线尾部进行剥内皮,可对电线尾部的内芯分别拧紧,可对电线尾部的内芯分别沾助焊剂,可对电线尾部的内芯分别沾锡,能够实现连续不间断作业,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送线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压入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送线装置拆去部分零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剥外皮装置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剥外皮装置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装置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分线装置拆去部分零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分线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整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整形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剥内皮装置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铆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拍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拉线裁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拧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沾助焊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沾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送线架;3、下输线带;4、上输线带;5、固定块;6、传送板;7、活动块;8、夹块一;9、手指气缸一;11、转动杆;12、电机一;13、刀架一;14、气缸二;15、下切刀一;16、上切刀一;17、气缸一;18、支撑架一;19、移动板;21、气缸四;22、气缸三十二;23、气缸六;24、刀架二;25、导向板;26、上切刀二;27、下切刀二;28、手指气缸六;29、夹紧件;30、照明灯;31、照相机;32、转盘;33、检测架;34、气缸七;35、手指气缸二;36、左手指气缸;37、分线捋线块;38、左分线块;39、右分线块;41、右手指气缸;42、分线架;43、气缸八;44、压块二;45、整形架;46、气缸十;47、内侧整形块;48、整形上模;49、气缸九;50、气缸十一;51、气缸十二;52、整形下模;53、外侧整块;54、支撑架二;55、气缸十五;56、下切刀三;57、上切刀三;58、气缸十四;59、刀架三;61、限位片;62、限位气缸;63、气缸十六;64、铆接架;65、气缸十八;66、导料板;67、送料轨道;68、振动盘;69、拍平架;71、支撑板;72、拍打板;73、气缸十九;74、气缸二十三;75、下切刀四;76、上切刀四;77、气缸二十二;78、刀架四;79、气缸二十一;81、手指气缸四;82、支架;83、拧线架;84、下拧线板;85、上拧线板;86、导流罩;87、定位架一;88、助焊剂槽;89、气缸二十七;91、气缸二十八;92、压线板一;93、定位板;94、助焊剂盒;95、定位架二;96、气缸二十九;97、升降板;98、沾锡槽;99、压线板二;101、气缸三十;102、锡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18所示,本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包括机架1,机架1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根据实际情况,动力机构可直接采用电机驱动;主动轴上固定有主动轮,从动轴上固定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固定有若干传送板6,在本实施例中,传送板6的数量为四十个;传送板6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定位住的定位结构;机架1上还依次设置有送线装置、剥外皮装置一、检测装置一、分线装置、整形装置、剥内皮装置一、铆接装置、剥外皮装置二、检测装置二、拍平装置、拉线裁齐装置、剥内皮装置二、拧线装置、沾助焊剂装置和沾锡装置;本组装系统中的剥外皮装置二、检测装置二和剥内皮装置二可以分别采用剥外皮装置一、检测装置一和剥内皮装置一的结构。
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块5、活动块7和扭簧,固定块5固定在传送板6上,固定块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传送板6上;活动块7通过转轴设置传送板6上,活动块7和固定块5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定位电线的定位部,扭簧设置在转轴上,且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活动块7能与固定块5相抵靠;机架1上还固定有若干气缸三十一,气缸三十一的活塞杆向下,气缸三十一的活塞杆端部和顶块相连,顶块能和活动块7相接触。
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架2、上输线带4、下输线带3、刀架一13、上切刀一16和下切刀一15,送线架2固定在机架1上,上输线带4和下输线带3分别设置在送线架2上,且上输线带4和下输线带3之间具有供电线通过的间隙,上输线带4和下输线带3可直接通过电机驱动;刀架一13固定在送线架2上,且刀架一13位于上输线带4和传送带之间,刀架一13的上端固定有气缸一17,气缸一17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一17的活塞杆端部和上切刀一16相连,刀架一13的下端固定有气缸二14,气缸二14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二14的活塞杆端部和下切刀一15相连;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将电线两端分别压入到相邻两个定位部中的压入机构。
压入机构包括升降架、气缸三、手指气缸一9、电机一12和转动杆11,气缸三固定在送线架2上,气缸三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三的活塞杆端部和升降架相连,且升降架位于刀架一13和传送带之间,升降架侧部固定有能将电线压入定位部中的压入件,在本实施例中,压入件包括上压入片、下压入片和手指气缸五,手指气缸固定在升降架侧部,上压入片和下压入片分别固定在手指气缸五的手指上;电机一12固定在升降架上端,电机一12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电机一12的输出轴端部和转动杆11一端相连,转动杆11另一端和手指气缸一9相连,手指气缸一9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电线夹住的夹块一8。
剥外皮装置一包括支撑架一18、刀架二24、上切刀二26、下切刀二27和气缸四21,支撑架一18固定在机架1上,气缸四21固定在支撑架一18上,气缸四21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四21的活塞杆端部和移动板19相连,刀架二24固定在移动板19上,刀架二24上竖直设置有滑槽,上切刀二26和下切刀二27分别滑动在滑槽内,且移动板19上设置有能驱动上切刀二26和下切刀二27同步移动的驱动机构;支撑架一18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机架1上的压块一,压块一与气缸五相连;根据实际情况,移动板19上还设置有剥皮定长机构,剥皮定长机构包括气缸三十二22和手指气缸六28,气缸三十二22固定在移动板19上,气缸三十二22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三十二22的活塞杆端部和手指气缸六28相连,手指气缸六28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电线夹住的夹块三,从而可控制电线的长短。
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六23和导向板25,气缸六23固定在移动板19上,气缸六23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六23的活塞杆端部和导向板25相连,导向板25上开设有上导槽和下导槽,且上导槽和下导槽呈八字分布,上切刀二26上具有上限位部,上限位部位于上导槽内,下切刀二27上具有下限位部,下限位部位于下导槽内;采用该结构,气缸六23带动导向板25来回移动,可使上切刀二26和下切刀二27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检测装置一包括检测架33、照相机31、照明灯30、计算机和转盘32,检测架33固定在机架1上,转盘32设置在检测架33上,转盘32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驱动件相连,根据实际情况,驱动件可以采用电机直接驱动;转盘3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电线的夹紧件29,在本实施例中,夹紧件29包括夹紧杆,夹紧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夹紧杆一端和转盘32相铰接,夹紧杆另一端为夹紧部;照相机31固定在检测架33上,且照相机31的拍摄部朝下,照明灯30固定在照相机31的下部,照相机31通过线路与该计算机相连。
分线装置包括分线架42、手指气缸二35、左手指气缸36、右手指气缸41、左摆动板和右摆动板,分线架42固定在机架1上,分线架42上固定有气缸七34,气缸七34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七34的活塞杆端部和手指气缸二35相连,手指气缸二35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电线压平的分线捋线块37,左摆动板和右摆动板分别设置在分线架42上,左摆动板一端和分线架42相铰接,左摆动板另一端和左手指气缸36相连,左手指气缸36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对电线进行分线的左分线块38,右摆动板一端和分线架42相铰接,右摆动板另一端和右手指气缸41相连,右手指气缸41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对电线进行分线的右分线块39,分线架42上还设置有能使左摆动板和右摆动板同步摆动的摆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摆动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分线装置还包括压块二44和气缸八43,气缸八43固定在分线架42上,气缸八43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八43的活塞杆端部和压块二44相连,且压块二44能与机架1相接触。
机架1上设置有辅助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传输带,传输带通过转动轴设置在机架1上,转动轴端部与电机二相连,传输带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板,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的数量为二十个;固定板上固定有定位板93,定位板93上具有与电线内芯相对应的定位槽。
整形装置包括整形架45、整形上模48、整形下模52、内侧整形块47和外侧整块53,整形架45固定在机架1上,整形上模48和整形下模52分别设置在整形架45上,整形上模48与气缸九49相连,整形下模52与气缸十46相连,内侧整形块47设置在整形上模48上,且内侧整形块47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气缸十一50相连,外侧整形块设置在整形上模48上,且外侧整形块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气缸十二51相连;整形架45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机架1上的压块三,压块三与气缸十三相连。
剥内皮装置一包括支撑架二54、刀架三59、上切刀三57和下切刀三56,支撑架二54固定在机架1上,刀架三59固定在支撑架二54上,刀架三59的上端固定有气缸十四58,气缸十四58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十四58的活塞杆端部和上切刀三57相连,刀架三59的下端固定有气缸十五55,气缸十五55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十五55的活塞杆端部和下切刀三56相连;支撑架二54还固定有气缸十六63,气缸十六63的活塞杆端部和限位气缸62相连,限位气缸62的活塞杆端部和安装板相连,安装板上具有凸出的限位片61,安装板上还固定有手指气缸三,手指气缸三的手指上能将电线内皮夹住的剥皮块;支撑架二54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定位板93上的压块四,压块四与气缸十七相连。
铆接装置包括用于存放插头的振动盘68、送料轨道67、导料板66和铆接架64,铆接架64固定在机架1上,导料板66固定在铆接架64上,导料板66上开设有用于对插头进行的导向槽,导向槽中设置有推送块,推送块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气缸十八65相连,振动盘68固定在铆接架64上,送料轨道67一端和振动盘68相连通,送料轨道67另一端能位于导料槽正上方,铆接架64上设置有冲铆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冲铆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导料板66上还设置有导向块和夹紧块。
拍平装置包括拍平架69、拍打板72和支撑板71,拍平架69固定在机架1上,支撑板71设置在拍平架69下端,支撑板71与一能带动其往复移动的往复机构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往复机构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凸轮机构;拍平架69上端固定有气缸十九73,气缸十九73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十九73的活塞杆端部和拍打板72相连,且拍打板72能与支撑板71相接触;拍平架69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机架1上的压块五,压块五与气缸二十相连。
拉线裁齐装置包括支架82、刀架四78、上切刀四76和下切刀四75,支架82固定在机架1上,支架82上固定有气缸二十一79,气缸二十一79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二十一79的活塞杆端部和手指气缸四81相连,手指气缸四81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电线内芯夹住的夹块二,刀架四78固定在安放板上,刀架四78上端固定有气缸二十二77,气缸二十二77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二十二77的活塞杆端部和上切刀四76相连,刀架四78下端固定有气缸二十三74,气缸二十三74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二十三74的活塞杆端部和下切刀四75相连;支架82上还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定位板93上的压块六,压块六与气缸二十四相连。
拧线装置包括拧线架83、上拧线板85、下拧线板84、导流罩86和收集箱,拧线架83固定在机架1上,下拧线板84固定在拧线架83上,拧线架83上固定有气缸二十五,气缸二十五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二十五的活塞杆端部和升降基板相连,上拧线板85设置在升降基板上,上拧线板85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气缸二十六相连,且上拧线板85能与下拧线板84相接触,导流罩86固定在拧线架83上,导流罩86的进口朝向下拧线板84,导流罩86的出口通过连接管和收集箱相连通,连接管中设置有抽气泵。
沾助焊剂装置包括定位架一87、助焊剂盒94、助焊剂槽88和压线板一92,定位架一87固定在机架1上,助焊剂盒94固定在定位架一87的下端,定位架一87的上端固定有气缸二十七89,气缸二十七89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二十七89的活塞杆端部和助焊剂槽88相连,且助焊剂槽88能位于助焊剂盒94内;压线板一92设置在定位架上,压线板一92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气缸二十八91相连,且压线板一92能位于助焊剂盒94内。
沾锡装置包括定位架二95、锡炉102、沾锡槽98和压线板二99,定位架二95固定在机架1上,锡炉102固定在定位架二95的下端,锡炉102内设置有电加热管,定位架二95的上端固定有气缸二十九96,气缸二十九96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二十九96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升降板97,沾锡槽98固定在升降板97上,且沾锡槽98能位于锡炉102内;压线板二99设置在定位架上,压线板二99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气缸三十101相连,且压线板二99能位于沾锡槽98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上输线带4和下输线带3将电线输送到刀架一13的下方,气缸一17带动上切刀一16向下移动,气缸二14带动下切刀一15向上移动,将电线切断;电机一12使转动杆11转动,转动杆11带动手指气缸一9转动,手指气缸一9使夹块一8将电线一端夹住,电机一12使手指气缸一9复位;电线切断的同时,气缸三带动升降架向下移动,升降架使压入件和夹块一8同时向下移动,将电线两端分别压入到相邻两个定位部中;
气缸五带动压块一向下移动,将电线压在机架1上;气缸四21带动移动板19靠近传送带,气缸六23带动导向板25来回移动,使上切刀二26和下切刀二27相互靠近,将头部的外皮切断,气缸四21使移动板19复位,将切断的外皮剥掉;
气缸三十一带动顶块向下移动,顶块和活动块7相接触,将电线从传送带上松开,夹紧件29将电线夹住,驱动件带动转盘32转动,转盘32带动电线转动,照相机31将拍摄到的图像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分析后使驱动件动作,将电线的内芯调整所需位置;
气缸八43带动压块二44向下移动,压块二44将电线压在机架1上;气缸七34带动手指气缸二35靠近传送带,手指气缸二35使分线捋线块37将电线内芯压住,气缸七34使手指气缸二35复位将整段内芯压平;同时,左手指气缸36使左分线块38将左侧的内芯夹住,右手指气缸41使右分线块39将右侧的内芯夹住,使左摆动板和右摆动板同步向外摆动,左分线和右分线将左右侧的内芯分开;
气缸十三带动压块三向下移动,将电线压在机架1上;气缸九49带动整形上模48向下移动,气缸十46带动整形上模48向上移动,通过内侧整形块47和外侧整形块将电线导入到整形上模48和整形下模52之间,实现其整形;
气缸十七带动压块四向下移动,将电线压在机架1上;气缸十四58带动上切刀三57向下移动,气缸十五55带动下切刀三56向上移动,可将电线切断;限位气缸62带动限位片61移动,使限位片61位于上切刀三57和下切刀三56之间,气缸十四58带动上切刀三57向下移动,气缸十五55带动下切刀三56向上移动,将电线内皮切断;气缸十六63带动手指气缸三移动,剥皮块将电线内皮夹住并将切断的内皮剥掉;
振动盘68中的插头通过送料轨道67输送到导料板66的导料槽中,气缸十八65带动推送块靠近定位板93,使电线内芯插入到插头中,冲铆机构将电线内芯和插头铆接在一起;剥外皮装置二对电线尾部进行剥外皮,检测装置二对电线尾部的内芯进行位置检测和调整;
气缸二十带动压块五向下移动,将电线压在定位板93上;气缸十九73带动拍打板72向下移动,拍打板72和支撑板71接触,往复机构带动支撑板71往复移动,将电线内芯拍平;
气缸二十四带动压块六向下移动,将电线压在定位板93上;气缸二十一79带动手指气缸四81移动,将电线内芯拉出所需长度;气缸二十二77带动上切刀四76向下移动,气缸二十三74带动下切刀四75向上移动,可将电线内芯切断;剥内皮装置二对电线尾部进行剥内皮;
气缸二十五带动升降基板向下移动,上拧线板85和下拧线板84接触,气缸二十六带动上拧线板85来回移动,导流罩86将电线的外皮收集在收集箱,实现其拧线;
气缸二十七89带动助焊剂槽88向上移动,气缸二十八91带动压线板一92向下移动,将助焊剂盒94中的助焊剂沾涂到电线的内芯上;
气缸二十九96带动沾锡槽98向上移动,气缸三十101带动压线板二99向下移动,将锡炉102中的锡沾涂到电线的内芯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两端分别水平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主动轴上固定有主动轮,从动轴上固定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固定有若干传送板,传送板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定位住的定位结构;机架上还依次设置有送线装置、剥外皮装置一、检测装置一、分线装置、整形装置、剥内皮装置一、铆接装置、剥外皮装置二、检测装置二、拍平装置、拉线裁齐装置、剥内皮装置二、拧线装置、沾助焊剂装置和沾锡装置;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块、活动块和扭簧,固定块固定在传送板上,活动块通过转轴设置传送板上,活动块和固定块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定位电线的定位部,扭簧设置在转轴上,且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活动块能与固定块相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架、上输线带、下输线带、刀架一、上切刀一和下切刀一,送线架固定在机架上,上输线带和下输线带分别设置在送线架上,且上输线带和下输线带之间具有供电线通过的间隙,刀架一固定在送线架上,且刀架一位于上输线带和传送带之间,刀架一的上端固定有气缸一,气缸一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和上切刀一相连,刀架一的下端固定有气缸二,气缸二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二的活塞杆端部和下切刀一相连;机架上还设置有能将电线两端分别压入到相邻两个定位部中的压入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剥外皮装置一包括支撑架一、刀架二、上切刀二、下切刀二和气缸四,支撑架一固定在机架上,气缸四固定在支撑架一上,气缸四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四的活塞杆端部和移动板相连,刀架二固定在移动板上,刀架二上竖直设置有滑槽,上切刀二和下切刀二分别滑动在滑槽内,且移动板上设置有能驱动上切刀二和下切刀二同步移动的驱动机构;支撑架一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机架上的压块一,压块一与气缸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一包括检测架、照相机、照明灯、计算机和转盘,检测架固定在机架上,转盘设置在检测架上,转盘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驱动件相连,转盘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电线的夹紧件,照相机固定在检测架上,且照相机的拍摄部朝下,照明灯固定在照相机的下部,照相机通过线路与该计算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装置包括分线架、手指气缸二、左手指气缸、右手指气缸、左摆动板和右摆动板,分线架固定在机架上,分线架上固定有气缸七,气缸七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气缸七的活塞杆端部和手指气缸二相连,手指气缸二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电线压平的分线捋线块,左摆动板和右摆动板分别设置在分线架上,左摆动板一端和分线架相铰接,左摆动板另一端和左手指气缸相连,左手指气缸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对电线进行分线的左分线块,右摆动板一端和分线架相铰接,右摆动板另一端和右手指气缸相连,右手指气缸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对电线进行分线的右分线块,分线架上还设置有能使左摆动板和右摆动板同步摆动的摆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辅助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传输带,传输带通过转动轴设置在机架上,转动轴端部与电机二相连,传输带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具有与电线内芯相对应的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装置包括整形架、整形上模、整形下模、内侧整形块和外侧整块,整形架固定在机架上,整形上模和整形下模分别设置在整形架上,整形上模与气缸九相连,整形下模与气缸十相连,内侧整形块设置在整形上模上,且内侧整形块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气缸十一相连,外侧整形块设置在整形上模上,且外侧整形块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气缸十二相连;整形架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机架上的压块三,压块三与气缸十三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剥内皮装置一包括支撑架二、刀架三、上切刀三和下切刀三,支撑架二固定在机架上,刀架三固定在支撑架二上,刀架三的上端固定有气缸十四,气缸十四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十四的活塞杆端部和上切刀三相连,刀架三的下端固定有气缸十五,气缸十五的活塞杆竖直向上,气缸十五的活塞杆端部和下切刀三相连;支撑架二还固定有气缸十六,气缸十六的活塞杆端部和限位气缸相连,限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安装板相连,安装板上具有凸出的限位片,安装板上还固定有手指气缸三,手指气缸三的手指上能将电线内皮夹住的剥皮块;支撑架二上设置有能将电线压在定位板上的压块四,压块四与气缸十七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装置包括用于存放插头的振动盘、送料轨道、导料板和铆接架,铆接架固定在机架上,导料板固定在铆接架上,导料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插头进行的导向槽,导向槽中设置有推送块,推送块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气缸十八相连,振动盘固定在铆接架上,送料轨道一端和振动盘相连通,送料轨道另一端能位于导料槽正上方,铆接架上设置有冲铆机构;导料板上还设置有导向块和夹紧块。
CN201621195179.1U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 Active CN206135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5179.1U CN206135177U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5179.1U CN206135177U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35177U true CN206135177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77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5179.1U Active CN206135177U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3517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9261A (zh) * 2018-07-18 2019-01-01 深圳市联鑫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化插头组装设备
CN110571046A (zh) * 2019-09-25 2019-12-13 珠海林顺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扭线机构及设备
CN110661161A (zh) * 2019-09-23 2020-01-07 葛林刚 一种圆形电路板焊接设备的皮线剥皮裁切装置
CN111864508A (zh) * 2020-07-29 2020-10-30 科络普线束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电缆自动理线分线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3523483A (zh) * 2021-08-06 2021-10-22 东莞市钢成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焊锡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9261A (zh) * 2018-07-18 2019-01-01 深圳市联鑫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化插头组装设备
CN110661161A (zh) * 2019-09-23 2020-01-07 葛林刚 一种圆形电路板焊接设备的皮线剥皮裁切装置
CN110661161B (zh) * 2019-09-23 2021-01-12 威海凯琪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圆形电路板焊接设备的皮线剥皮裁切装置
CN110571046A (zh) * 2019-09-25 2019-12-13 珠海林顺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扭线机构及设备
CN111864508A (zh) * 2020-07-29 2020-10-30 科络普线束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电缆自动理线分线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3523483A (zh) * 2021-08-06 2021-10-22 东莞市钢成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焊锡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35177U (zh) 一种带360度旋转的电源线组装系统
CN106654788A (zh) 一种电源线的组装系统
CN106374321A (zh) 一种电源线的装配线
CN106410555A (zh) 一种三芯电源线的生产系统
CN106602382B (zh) 一种电源线的制作方法
CN109347004A (zh) 一种具有线和皮同时收卷回收功能的电力电缆剥线装置
CN107171164A (zh) 线材单端打端沾锡机
CN206116837U (zh) 一种三芯电源线的生产系统
CN109461548A (zh) 一种高精准度的通讯线缆外包胶退皮装置
CN103269007A (zh) 电线剥皮剪纱机
CN109004497A (zh) 电源线自动化装置
CN109119863A (zh) 多芯线压端子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多芯线压端子机
CN209692133U (zh) 一种多芯线缆送线机构
CN206116113U (zh) 一种电源线的组装系统中的套护套装置
CN107248433A (zh) 一种电缆线芯生产线
CN106451006B (zh) 一种三芯电源线的加工方法
CN206650285U (zh) 一种全自动连续端子机
CN104938087A (zh) 一种留种花生智能剥壳装置及剥壳方法
CN206116843U (zh) 一种电源线的生产系统中的送线装置
CN209881248U (zh) 一种全自动同轴电缆剥皮机
CN207782117U (zh) 一种高精度电缆自动剥头压接机
CN206117014U (zh) 一种电源线的生产系统中的剥皮设备
CN209675660U (zh) 全自动多线束同步加工设备的线束成型系统
CN209516286U (zh) 全自动多线束同步加工设备
CN203787747U (zh) 自动剪线沾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13

Address after: Bridge in the town of Mao Santou village of Cixi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city 315317

Patentee after: Cixi Wanneng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415, second, Jiaxing, Zhejiang Province, Jianshan Haining new road, 86 Jiang An Roa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AINING PAS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3

Address after: 314400 Building 2, No.86 Anjiang Road, Jianshan New District, Haini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AINING PAS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Maosanxiang village, Qiaotou town, Cixi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XI WANNENG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