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24758U - 后驱式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后驱式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24758U
CN206124758U CN201620955789.0U CN201620955789U CN206124758U CN 206124758 U CN206124758 U CN 206124758U CN 201620955789 U CN201620955789 U CN 201620955789U CN 206124758 U CN206124758 U CN 206124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versal joint
power
guard formula
differential mechanism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557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吉龙
赵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ongw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ongw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ongw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ongw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557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24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24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24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驱式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底盘部件;所述底盘部件包括变速器、差速器以及用于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的后驱式传动件,本动力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布置在三轮车等空间有限的车辆上,由于发动机和变速器等装置可靠近车辆前端布置,因此,使车辆的自重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Description

后驱式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动力系统,具体是一种后驱式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各种道路交通工具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其中,对于动力三轮车,需要通过动力系统的牵引力传递至车轮驱动行驶。
现有动力三轮车的动力由发动机等动力装置传递给变速器,然后在传递至后桥,发动机等动力装置通常采用后置式布置,这种布置形式将底盘的部件均集中至车身后侧,因此,整个车体的重量分布不均匀,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不好,同时车辆的操控性较差。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三轮车实现前置后驱的后驱式动力系统,以提高车辆动力系统的传动效率,使车辆的自重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三轮车实现前置后驱的后驱式动力系统,以提高车辆动力系统的传动效率,使车辆的自重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本实用新型的后驱式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底盘部件;所述底盘部件包括变速器、差速器以及用于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的后驱式传动件。
进一步,所述后驱式传动件包括传动轴和万向节,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万向节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所述万向节为两个,分别为设置于传动轴的万向节I和万向节II,所述万向节I靠近动力装置,万向节II靠近所述差速器;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前端通过所述万向节I接受来自所述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动轴后端通过所述万向节II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为空心传动管;
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的壳体与变速器的壳体通过法兰配合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管包括管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管体两端分别对应用于与所述万向节I和万向节II传动连接的花键套;
进一步,所述底盘部件还包括轮毂、用于接受所述后驱式传动件的动力并驱动轮毂转动的半轴以及外套于所述半轴的桥壳;所述桥壳外固定或一体成形有用于支承所述后驱式传动件转动的轴承座;
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底部固定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前托架;所述变速器底部固定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后托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后驱式动力系统,发动机或电动机等动力装置的动力经过变速器后通过后驱式传动件传递至差速器并由差速器分配至车辆的左半轴和右半轴以驱动车辆前进,本动力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布置在三轮车等空间有限的车辆上,由于发动机和变速器等装置可靠近车辆前端布置,因此,使车辆的自重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后驱式动力系统,包括包括动力装置和底盘部件;所述底盘部件包括变速器3、差速器8以及用于将变速器3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8的后驱式传动件,本动力系统中,发动机2或电动机等动力装置的动力经过变速器3后通过后驱式传动件传递至差速器8并由差速器8分配至车辆的左半轴11和右半轴10以驱动车辆前进,本动力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布置在三轮车等空间有限的车辆上,由于发动机2和变速器3等装置可靠近车辆前端布置,因此,使车辆的自重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驱式传动件包括传动轴和万向节,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万向节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8的输入端,由于传动轴上设有万向节,因此,变速器3的输出端和差速器8的输入端之间不需要保持同轴,变速器3的动力依然可以可靠的传递至差速器8,变速器3和差速器8可根据底盘的布置空间调整变速器3和差速器8的位置,提高车辆底盘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节为两个,分别为设置于传动轴的万向节I5和万向节II14,所述万向节I5靠近变速器,万向节II14靠近所述差速器,两个万向节能够保证变速器输出的转速与差速器3输入端的转速保持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前端通过所述万向节I5接受来自所述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动轴后端通过所述万向节II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驱式传动件包括传动轴、万向节I5和万向节II14,所述传动轴前端通过所述万向节I5接受所述变速器3输出的动力,传动轴后端通过所述万向节II14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8,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为空心传动管7;采用管件作为传动轴,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小传动轴的自重,另一方面能够保证传动轴具有较高的抗扭强度和刚度,避免发生断裂,所述传动管7靠近两端的内圆柱设有用于与所述万向节连接的内花键;万向节的一个接头通过法兰与变速器3输出轴或差速器8输入轴传动连接,万向节的另一个接头上设有外花键,通过花键与传动管7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的壳体与变速器3的壳体通过法兰配合固定连接,使动力装置和变速器3形成整体式结构,大大提高了本动力系统的紧凑性,便于将本动力系统搭载于三轮车等空间有限的小型车辆,同时,这种连接方式简化了整车的装配工艺。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管7包括管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管体两端分别对应用于与所述万向节I和万向节II传动连接的花键套6;花键套6可焊接在管体两端,所述传动管7通过该花键套6连接万向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部件还包括轮毂9、用于接受所述后驱式传动件的动力并驱动轮毂9转动的半轴以及外套于所述半轴的桥壳;轮毂上设有鼓式制动器12,该鼓式制动器12通过凸轮13驱动实现制动,所述桥壳外固定或一体成形有用于支承所述后驱式传动件转动的轴承座,后驱式传动件的自重通过轴承座依次传递至桥壳和车架,轴承座内圆设有阶梯面,并通过阶梯面对轴承进行轴向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底部固定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前托架1;所述变速器3底部固定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后托架4,托架可采用槽钢或工字钢等抗弯强度较高的型钢,托架上可设有螺纹孔,便于使其与车架可拆卸式固定,这种布置方式能够有效缩短动力装置与变速器3的传动距离,省去传动轴等中间件,大大提高动力系统的传动效率,另外,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减小三轮车动力系统所占据的空间,大大提高其布局的紧凑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后驱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和底盘部件;所述底盘部件包括变速器、差速器以及用于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的后驱式传动件;所述后驱式传动件包括传动轴和万向节,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万向节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的输入端;所述传动轴为空心传动管;所述底盘部件还包括轮毂、用于驱动轮毂转动的半轴以及外套于所述半轴的桥壳;所述桥壳外固定或一体成形有用于支承所述后驱式传动件转动的轴承座,且所述轴承座内圆设有用于对轴承进行轴向限位的阶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驱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为两个,分别为设置于传动轴的万向节I和万向节II,所述万向节I靠近变速器,万向节II靠近所述差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驱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前端通过所述万向节I接受来自所述变速器的动力,传动轴后端通过所述万向节II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驱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的壳体与变速器的壳体通过法兰配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驱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管包括管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管体两端分别对应用于与所述万向节I和万向节II传动连接的花键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驱式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底部固定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前托架;所述变速器底部固定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后托架。
CN201620955789.0U 2016-08-25 2016-08-25 后驱式动力系统 Active CN206124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5789.0U CN206124758U (zh) 2016-08-25 2016-08-25 后驱式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5789.0U CN206124758U (zh) 2016-08-25 2016-08-25 后驱式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24758U true CN206124758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65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55789.0U Active CN206124758U (zh) 2016-08-25 2016-08-25 后驱式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247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4746A (zh) * 2018-02-12 2019-08-23 宏佳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驱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4746A (zh) * 2018-02-12 2019-08-23 宏佳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5873B (zh)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3138718B1 (en) Integrated steering drive axle for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06067464U (zh) 离合控制型电驱动车桥
CN106347091A (zh) 离合控制型电驱动车桥
CN108859732A (zh) 一种分布式轮毂驱动电动汽车底盘结构
CN203995682U (zh)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驱动系统
CN107054460B (zh) 一种四轮差速转向机构及车辆
CN204020566U (zh) 一种四轮驱动车的传动装置
CN201670099U (zh) 一种超微型低速纯电动轿车后置后驱底盘
CN206124758U (zh) 后驱式动力系统
CN202727877U (zh) 一种独立悬挂的前后桥结构
CN206394359U (zh) 一种轮毂总成
CN206317925U (zh) 后驱式三轮车
CN212124773U (zh) 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转向独立悬架系统
CN201670092U (zh) 一种超微型纯电动汽车用四驱底盘
CN204432393U (zh) 一种可前后四轮驱动的拖拉机
CN107344490A (zh) 一种电动四驱驱动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09616885U (zh) 一种可实现车轮独立控制的车辆行驶驱动装置
CN209382077U (zh) 一种五轴半挂车主动差角转向系统
CN207697481U (zh) 一种适用于多轴纯电动客车的电动轮驱动系统
CN205044436U (zh) 一种具有辅助驱动功能的组合式液压悬架挂车
CN202054065U (zh) 一种多功能铰接式拖拉机
CN206718972U (zh) 一种汽车用精密冷拔无缝钢管底盘
CN206106944U (zh) 汽车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CN201751275U (zh) 一种大功率轮式拖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