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2203U -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2203U
CN206072203U CN201621086817.6U CN201621086817U CN206072203U CN 206072203 U CN206072203 U CN 206072203U CN 201621086817 U CN201621086817 U CN 201621086817U CN 206072203 U CN206072203 U CN 206072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hydraulic cylinder
oil
piston rod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68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enjie Intelligent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enjie Intelligent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enjie Intelligent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enjie Intelligent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68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2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2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220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属于车用减震装置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减震装置中液压缸内阻尼力不能随活塞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自动调节;其结构包括活塞、活塞杆和封闭的液压缸,活塞位于液压缸的内腔内,活塞杆的底端穿入液压缸的内腔并固定在活塞上,活塞杆能够带动活塞在液压缸的内腔内上下移动,液压缸的内腔内设置有油,液压缸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回油管道;活塞与液压缸的内壁间隙配合,活塞上开有过油通孔以及过油通道,过油通道内固定有向上导通的单向阀。本车用减震装置中液压缸内阻尼力可随着活塞的移动方向自动调节。

Description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减震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减震系统是由弹簧和减震器共同组成的。减震器并不是用来支持车身的重量,而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和吸收路面冲击的能量。弹簧起缓和冲击的作用,将“大能量一次冲击”变为“小能量多次冲击”,而减震器就是逐步将“小能量多次冲击”减少。
液压缸作为减震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液体的阻尼来吸收车辆受到的冲击能量,传统的液压缸活塞上有各种大小、形状的泄油孔,以控制液体的流动,使得活塞的结构设计复杂,活塞移动时所受到的阻尼力已受泄油孔的限制,不便于实现对液压缸内阻尼力的自动调节。
如何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中液压缸内的阻尼力可随着活塞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自动调节,是需有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来解决现有减震装置中液压缸内阻尼力不能随活塞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自动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包括活塞、活塞杆和封闭的液压缸,活塞位于液压缸的内腔内,活塞杆的底端穿入液压缸的内腔并固定在活塞上,活塞杆能够带动活塞在液压缸的内腔内上下移动,液压缸的内腔内设置有油,液压缸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回油管道,回油管道与液压缸的内腔连通组成循环回路;活塞与液压缸的内壁间隙配合,活塞上开有过油通孔以及过油通道,过油通道内固定有向上导通的单向阀。
液压缸的内腔由上至下分为B腔和A腔,回油管道为匚字形管道,回油管道的两个端口均连通至B腔。
回油管道共两个,两个回油管道左右对称设置。
过油通道包括五个端口,分别为一个下端口和四个上端口,下端口开于活塞的下表面上,四个上端口均开于活塞的上表面上,四个上端口均匀分布在活塞杆的四周,单向阀固定在下端口上,下端口通过单向阀与上述四个端口连通。
过油通孔共八个,八个过油通孔围绕活塞杆均匀排布,且八个过油通孔均位于活塞上靠近液压缸的缸壁处。
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有上连接体,上连接体用于将活塞杆固定在车身上,液压缸的底端上固定有下连接体,下连接体用于将液压缸固定在车桥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活塞与液压缸的内壁间隙配合,活塞中设置有过油管道,过油管道内设置有单向阀,在活塞上移时,单向阀关闭、阻尼力大,在活塞下移时,单向阀导通、阻尼减小,即实现了液压缸内阻尼可随着活塞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自动调节;
2、本实用新型中在液压缸的B腔上连通有回油管道,活塞在B腔内上移或下移时,部分油可导入回油管道内、阻尼力减小,活塞移动加快,回油管道与单向阀配合,实现了液压缸内阻尼可随着活塞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自动调节;
3、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器能够缓冲车辆受到的冲击、对车辆进行减震,汽车行驶过程中车桥与车身相近时,减震弹簧压缩、活塞下移,活塞下移时阻尼力小、活塞可快速移动,减震弹簧和活塞配合能够缓冲车辆受到的冲击,当车桥与车身远离时,减震弹簧伸长、活塞上移,活塞上移时阻尼力大、活塞移动速度减慢,活塞可抑制减震弹簧快速伸长,即活塞配合减震弹簧减轻对车辆的震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连接体,2、活塞杆,3、液压缸,4、回油管道,5、减震弹簧,6、固定体,7、活塞,8、过油通道,9、单向阀,10、下连接体,11、过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包括活塞7、活塞杆2和封闭的液压缸3,活塞7位于液压缸3的内腔内,活塞杆2的底端穿入液压缸3的内腔并固定在活塞7上,活塞杆2能够带动活塞7在液压缸3的内腔内上下移动,液压缸3的内腔内充设有油,液压缸3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回油管道4,回油管道4与液压缸3的内腔连通组成循环回路;活塞7与液压缸3的内壁间隙配合,活塞7上开有过油通孔以及过油通道,过油通道内固定有向上导通的单向阀。
其中,液压缸3的内腔由上至下分为B腔和A腔,回油管道4均为匚字形管道,回油管道4的两个端口均连通至B腔,上述回油管道4共两个,两个回油管道4左右对称设置。活塞7在B腔内移动时,液压缸3内的油可导入回油管道4内,从而活塞7受到的阻尼力减小,活塞7移动速度相对加快。
过油通孔共八个,八个过油通孔围绕活塞杆2均匀排布,且八个过油通孔均位于活塞7上靠近液压缸3的缸壁处。过油通道用于实现油在活塞7上部和活塞7下部之间的流动。
过油通道包括五个端口,分别为一个下端口和四个上端口,下端口开于活塞7的下表面上,四个上端口均开于活塞7的上表面上,四个上端口均匀分布在活塞杆2的四周,单向阀固定在下端口上,下端口通过单向阀与上述四个端口连通。活塞7上移时,单向阀向上导通,油可通过过油通道流向活塞7上方的液压缸3的内腔,减小了活塞7受到的阻尼力,活塞7移动加快,活塞7下移时,单向阀向下不导通,油不能通过过油通道,则活塞7受到的阻尼力增加,活塞7移动减缓。
活塞杆2的顶端固定有上连接体1,上连接体1用于将活塞杆2固定在车身上,液压缸3的底端上固定有下连接体,下连接体用于将液压缸3固定在车桥上。
本实用新型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将该减震装置套接在减震弹簧5内,其中在液压缸3的外壁上套接有固定体6,减震弹簧5的底端固定在固定体6上,通过上连接体1将活塞杆2固定在车身上,通过下连接体用于将液压缸3固定在车桥上。车辆行驶过程中车桥移近车身时,减震弹簧5迅速压缩吸收能量后返回释放能量,活塞7抑制减震弹簧5迅速伸长、减少车辆受到的冲击。车辆行驶过程中车桥远离车身时,减震弹簧5缓慢伸长吸收能量后返回释放能量,活塞7能够抑制减震弹簧5迅速伸长、减少车辆的震动。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Claims (6)

1.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包括活塞、活塞杆和封闭的液压缸,活塞位于液压缸的内腔内,活塞杆的底端穿入液压缸的内腔并固定在活塞上,活塞杆能够带动活塞在液压缸的内腔内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液压缸的内腔内设置有油,液压缸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回油管道,回油管道与液压缸的内腔连通组成循环回路;
活塞与液压缸的内壁间隙配合,活塞上开有过油通孔以及过油通道,过油通道内固定有向上导通的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缸的内腔由上至下分为B腔和A腔,回油管道为匚字形管道,回油管道的两个端口均连通至B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油管道共两个,两个回油管道左右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油通道包括五个端口,分别为一个下端口和四个上端口,下端口开于活塞的下表面上,四个上端口均开于活塞的上表面上,四个上端口均匀分布在活塞杆的四周,单向阀固定在下端口上,下端口通过单向阀与上述四个端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油通孔共八个,八个过油通孔围绕活塞杆均匀排布,且八个过油通孔均位于活塞上靠近液压缸的缸壁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有上连接体,上连接体用于将活塞杆固定在车身上,液压缸的底端上固定有下连接体,下连接体用于将液压缸固定在车桥上。
CN201621086817.6U 2016-09-28 2016-09-28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72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6817.6U CN206072203U (zh) 2016-09-28 2016-09-28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6817.6U CN206072203U (zh) 2016-09-28 2016-09-28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2203U true CN206072203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40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681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72203U (zh) 2016-09-28 2016-09-28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22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6792A (zh) * 2016-09-28 2016-12-21 山东文捷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及减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6792A (zh) * 2016-09-28 2016-12-21 山东文捷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及减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6792B (zh)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及减震方法
CN204284289U (zh) 一种振幅选择减振器
CN204458962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103821868A (zh) 具有双通节流阀和空气弹簧的减振器
CN203335717U (zh) 一种弹簧液压双阻尼减震器
CN20677049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减震器结构
CN204004145U (zh) 汽车减震器
CN203743286U (zh) 具有双通节流阀和空气弹簧的减振器
CN102518730A (zh) 一种充气式减震器
CN206072203U (zh) 可自动调节的车辆用减震装置
CN203477159U (zh) 汽车减震器
CN207261552U (zh) 一种自动调节减震装置
CN206770480U (zh) 一种自动调节减振器
CN204985478U (zh) 一种车用双向减震器
CN204164257U (zh) 双柱减震装置
JP2015158255A (ja) 流体圧緩衝器
CN205061261U (zh) 一种电梯轿顶液压减震器
CN201202762Y (zh) 带有九档可调机构的减震器
CN207454644U (zh) 一种内端调节式双向阻尼机构以及汽车液压减震器活塞
CN206159355U (zh) 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汽车减震器
CN102128228A (zh) 油气分离车辆减振器
KR20150142907A (ko) 감쇠력 가변식 쇽업소버
CN201184386Y (zh) 双向阻尼可变阻尼器
RU111598U1 (ru) Гидродемпфер с системой "несмачиваемая жидкость - нанопористое тело"
KR102152027B1 (ko) 쇽업소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06